学科门类(二级类):_化工与制药类_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张 珩
所在院校:
武汉工程大学
推荐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〇一〇年一月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1.团队建设的背景
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化工及相关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是学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其前身是化学制药专业,始建于1975年,按照原石油化学工业部布点要求,在中南地区将"化学制药专业(工科)"布点到了我校,在很长一段时间(至1998年)一直是全国化学制药工业专门人才培养两个主要的基地之一(另一个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制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办学经验,形成了注重制药工程训练与制药工艺设计的专业特色,使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994年,被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医药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6年,化学制药被原化学工业部评为重点学科.1998年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我校将化学制药专业改造为制药工程专业,随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纷纷新开办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自然形成,依托"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新型反应器及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制药工程学科建设经费和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团队教师承担了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承担各级教研项目,大力开展教材编写与建设工作,与国内药学,制药工程教育界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教学与科研成果.2007年"制药工艺设计"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制药工程专业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200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为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200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04~2009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共58项,其中一等奖13项, 二等奖15项,三等奖24项,优秀奖6项(09年不分等级).
2.团队的组成
团队负责人张珩教授是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药学会制药工程委员会常委,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学科带头人.曾担任国家医药管理局"普通高等药学教育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 "制药工艺设计"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制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制药工程专业"省级品牌专业负责人, 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200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2005年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一),2005年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张珩教授执教28年来,始终工作在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第一线.先后为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主讲"制药工艺设计",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技术","制药工程电算"等主干课程9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级项目14项,发表教研论文17篇.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级教研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湖北省重点教研项目"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药厂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四个项目,其中两项经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教育部国家级教研课题"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究"和"制药工程专业专业评估研究与实践"两个项目的研究.在团队课程建设中,顺应医药工业的发展,率先开出多门具有工程特色的校本课程,其中负责将"制药工艺设计"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将"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参与将"药物化学"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将"药物合成反应"建设成为校级重点课程.积极进行教材建设,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与著作16部.在教学中严谨治学,教书育人,2008年获校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09年获校级师德标兵,2004年和2007年两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2006~2009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重点项目及横向课题90余项,其中"双氯灭痛合成新工艺"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研究"通过鉴定,该项目为国内领先水平并成为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抗溃疡药物瑞巴匹特,新型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抗肝炎新药硫普罗宁,抗病毒药伐昔洛韦等一批项目已进行工业化开发,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