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化工大学邮编 > 学科门类(二级类)
  • 学科门类(二级类)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7-0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hnh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学科门类(二级类): 材料类
    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 科)
    团队名称:
    聚合物工程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张 立 群
    所在院校:
    北京化工大学
    推荐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九年四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工程教学团队由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系)和聚合物工程系的教师编制构成,承担学院聚合物工程类课程的授课工作.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属于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包括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学科,材料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学科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坚强的学科背景为聚合物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本团队形成于1998年新的学科目录开始实施之时.1998年,为了贯彻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素质教育的方针,我校以高分子系为班底,并入校内其它与材料有关的专业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初设四系二所,即聚合物科学系,聚合物工程系,金属表面工程系,无机材料系,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和感光材料研究所.本科专业则归并为二级学科口径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一级学科口径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教学工作重新进行了分工,各个系分工负责学科相关的课程,就此完成了科研体制与教学体制的统一.本教学团队由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系)和聚合物工程系的教师组成,负责聚合物工程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囊括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四个模块(塑料工程,弹性体工程,复合材料和化工工程)专业课程,组织力量编写了《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高分子材料》等系列教材,为本团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团队由16名老师构成,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与学缘结构.团队中50岁以上教师5人,40~50岁6人,40岁以下5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教授10人.本教学团队新,老教师汲取了国内外,校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工程教育以及课程体系改革,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深化改革,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坚持理工融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理念:"厚基础,重前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科特色鲜明".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聚合物加工工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推荐上报了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模块专业教学》课程承担着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半以上的本科生的专业课和生产认识实习及高等实验的教学工作.
    本教学团队成员继承了老一辈教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认真钻研学术与教学方法,成为聚合物工程专业基础教学的中坚力量.团队成员多次受到各级表彰,代表性的荣誉称号如下:
    姓名
    代表性荣誉称号
    教学团队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08),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08)
    张立群
    教授,聚合物加工工程北京市精品课负责人(2006),北京市教学名师(2009),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北京市优秀教师(2004),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北京市科技新星(1999)
    赵素合
    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名师(2007),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主讲教师
    吴友平
    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2004),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主讲教师
    刘 力
    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6),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2006),北京市科技新星(2003),专业模块教学课程主讲教师
    田 明
    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北京市科技新星(2002),高分子材料课程主讲教师
    王益庆
    副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2007),专业模块教学课程主讲教师
    卢咏来
    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高分子材料课程主讲教师
    本团队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接受了先进的高等教育学理念,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充实了团队成员教学工作的内涵与底蕴,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结合在一起,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证.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地址  北京化工大学bbs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  北京化工大学资助网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  北京化工大学论坛  北京化工大学就业  北京化工大学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