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模块单片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30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实验记录表

    项目名称:环境电磁波供电的微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研究

    申请单位:_____ 通信工程学院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 龙青_______________

    项目组成员:__ 孟航、胡韬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 刘彦明___________

    资助金额:______ 10000元__________

    研究时间:__ 2010年4月 至 2011年4月

    _ 填报时间:_____ 2010年9月24日____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表1: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表

    项目名称

    环境电磁波供电的微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研究

    实验时间

    2010·9

    实验室名称、地点

    “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心(竹园4号楼1区423)

    实验人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龙青

    01081078

    010811

    孟航

    01081096

    010811

    胡韬

    01081045

    010811

     

     

     

     

     

     

     

     

     

     

    1、            实验名称、内容(以下可根据需要另加页)

    ____ 实验名称:315无线模块的特性研究与性能测试

    ____ 实验内容:环境电磁波供电的微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到数_ 据后,将返回给接收端。因为线圈收集到的电能有限,所以拟采用不带编解码器的315无线模块,采用ASK方式进行通信,以减小功耗。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_____ (1)315无线模块发射端无信号时,接收端噪声测试;

    _____ (2)测试课题组编写的编码方案,实现发射端(MSP430单片机)和接收端(51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_____ (3)315无线模块的有效通信距离测试;

    _____ (4)315无线模块的通信误码率测试;

    _____ (5)315无线模块的静态功耗及发射功耗测试;

     

     

     

    2、            实验目的

    __ 了解315无线模块的特性,测试编码方案,实现节点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并测试相关性能指标。

     

    3、            实验器材

    (1)cos5021型双踪示波器

    (2)EE1641B1型函数型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MSP430单片机

    (5)STC51单片机

    (6)PC机

    (7)315无线通信模块

     

     

    4、            实验步骤

    1、完成315无线模块的硬件电路,其中发射端与MSP430单片机相连,接收端与51单片机相连,并将接收端与示波器相连,用示波器显示接收端接受到的数据波形,最后将51单片机通过串口和PC机相连,在PC机上用串口调试助手显示返回的数据。

    2、MSP430不发送数据,观察示波器上噪声波形强度及PC机上返回的数据。

    3、MSP430发送未经编码的数据,观察示波器上波形及PC机上返回的数据。

    4、MSP430发送经编码的数据,在示波器上观察同步头、起始位、数据位的波形,并在PC机上观察返回数据。然后,根据情况对编码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5、MSP430发送经编码的数据,每次增大10米通信距离,测试有效通信距离。

    6、MSP430发送经编码的数据,在50米间隔下测试通信误码率。

    7、MSP430发送经编码的数据,测试在正常接发状态下其静态功耗及发射功耗测试。

     

    5、            实验数据

    _____ 1、有效通信距离为300米(无线模块供电为3V时),当大于300米时,基本收不到数据。

    _____ 2、误码率为10-3 (50米通信距离)

    3、MSP430发射模块静态功耗为2uA,发射功耗2mA。

     

     

     

    6、            问题讨论

    ____ 1、使用315模块时,数据发送端串口会自动返回数据?是因为发送端天线影响。

    ____ 2、串口直接对PC机返回数据,开头可能会有2进制下的2位丢失,导致接受时完全错误?是因为未经编码的数据,接收端无法正确识别数据起始端。

    ____ 3、不同供电电压对无线模块工作的影响?3V时能正常收发,电压越小,有效通信距离越近,当低于1.5V时315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___ 4、无线模块接收端极不稳定,以及电涌?由于U口引脚与U口固定端短路,可能烧坏USB线!!!!_____

    ____ 5、2010年10月12日,再次调试无线通信,电路不稳,当手接触电路时,能通过无线正常收发,指示灯(显示进入中断)闪烁速度明显较快,而一般情况下,却无法正常进行通信,指示灯闪烁速度较慢。在(300波特率和9600波特率下都是这种状况,有线无线都是这种状况)怀疑是滤波电容问题,但接入大电容后也无改善?最后重新焊制了电路板,电路稳定性大大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心得体会

    ____ 1、315模块发送端不能直接连示波器看波形,会引起电脑U口电涌。

    ____ 2、经调试正确的程序要及时保存,避免再次修改后无法找回原数据。

    ____ 3、使用无线模块通信,且接收模块数据位接串口时,串口线会对通信造成很大干扰。

    ____ 4、接收端,串口RXD端有连接315Data位时,无 法烧程序

    ____ 5、无线通信时,高波特率情况下误码率很高。

    6、开发板扩展口不和芯片序号对应,须看说明,经试验,扩展口P5在输出高时不对应输出高,其他情况下正常。

    7、输出力是电流大小,不是电压大小。

    ___ _ 8、msp430为3V逻辑电平,51为5V逻辑电平,在他们直接进行串口通信时需要转换逻辑电平,使之相等。(后发现3V发5V收为可行,5V发3V收未经验证,但3V单片机与5V其他芯片连接或5V单片机与3V其他芯片连接是否需要转逻辑电平还未验证)

    ____ 9、247与149的波特率设置表示不同,应该采用TI官方代码写法。

    ____ 10、IAR中Option设置芯片类型错误,可能导致Make无法通过。

    ____ 11、焊接时的持续高温导致了PJ1117的损坏,要注意焊接时的间隔

    ____ 12、天线必须有,且有足够长度,才能保证稳定收发。__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单片机无线收发模块  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  单片机tft模块  单片机语音模块  2272接收模块单片机  单片机键盘模块  单片机模块  gps模块单片机  单片机读写sd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