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语文第四课课后题 > 2010学年第一学期钱清镇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 2010学年第一学期钱清镇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0-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YlmF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初一八班语文合格率为94..8%,优秀率为25.9%,平均分为91.71;初一九班为91.4%,,优秀率为13.8%,平均分为87.67,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班级语文优秀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学期在保持合格率,平均分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好优秀率,力求两班总体水平一致.
    虽然两班优秀率有所差异,但存在的问题是相似的,这些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两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初二上册语文书第四课  初二语文第四课  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课  初二语文上册第四课  初二语文上册课后题  初一语文第四课课后题  初二语文上册课本21课  初二语文第三课蜡烛  初二语文上册第2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