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经济学方法读后感 > 《龙与象:中国,印度崛起的全球冲击》读后感
  • 《龙与象:中国,印度崛起的全球冲击》读后感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4-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James Kurtz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龙与象:中国,印度崛起的全球冲击》读后感
    在职专班(硕一)吴蕙兰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崛起时,中国的邻国印度也正在悄然兴起.除了印 度的经济崛起之外,它在地缘政治上的崛起以及美,中,印三角关系的发展将会 改变国际关系的版图. 印度近年来在经济上的发展耀眼,颇有直追中国,甚至超越的态势.但是在 经济之外,印度对於中国以至整体华人的启示不仅是经济表现的数字,而是另一 种价值,一种不同极权的发展路线. 首先,西方的政治理论者一直认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是民主的重要条件,很多 人也以这样的看法看中国,认为共党应该先发展经济,以后再谈民主.然而,印 度从 1947 年独立开始,无论经济好坏,无论战争和平,却始终坚持著民主的政 治体制.在民主的机制下,同样为了经济发展,印度人民的声音就能被新德里的 中央与地方各邦政府顾及.譬如印度开发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亦徵 收大量土地,引发农民的不满,甚至酿成某些社会冲突.但是由於有反对党的制 衡与媒体的报导,使得权益受损的农民,能在制度与政策制订上获得基本的保 障.地方政府发展工业时,不仅考量经济效应,亦重视就业机会的提供,以提升 人民的整体福祉.中国也有类似的口号,譬如「发展和谐社会」,但是印度的地 方与中央政府面临著民主选举的考验,虽然不能完全达成目标,却也不敢让这些 目标流於口号,不然势必失去政权.换言之,一样是广大的工农人民,印度人可 以用选票让政府不敢忽视他们的声音.中国除了指望党的「施恩」,就只能进行 著效果有限的维护权利. 其次,十七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涉入印度的统治,逐步扩张在印度的 势力范围.在 1857 年英国对印用兵的塞波战争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换
    言之,印度受过西方帝国主义的迫害,可谓数百年之久,甚至还有印巴分裂是英 国设计的说法.因此,国大党以及之后各执政党绝对有资格声嘶力竭地批判英国 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甚至可以不断地炒作仇恨,藉此稳固政权.然而,印度 固然采取不靠近强国的不结盟政策,却甚少有对外国强烈仇恨的行为.相形之 下,中共为了巩固政权,不断地,扭曲地煽动民族主义.对於没有侵占,殖民中 国的美国大肆攻讦,日本固然在战争罪责的道歉问题上,尚有可议之处,但是本 身领导人 (毛泽东) 感谢日本侵略的言论一出,又大量收取日本提供的官方援助, 中共政权怎麼还有仇日的正当性 对真正侵略领土最多的俄国,中国却是缄默以 对.如此扭曲的民族主义,相较於印度的持平态度,又怎能给中国人一个客观看 世界的视野 一样是从低收入的环境起步,一样面对广大的贫穷人口,印度的发展策略不 能说绝对正确,但是对於稳定压倒一切,死命维持单一极权政党领导的中国而 言,兼顾民主,人权与持平对外态度的印度,不啻针对是中共专制正当性的破绽. 自从印度政府在 1991 年放弃了独立以来一直实施的许可证管理体制之后, 印度的经济开始起飞.印度过去 4 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在 9%左右,仅次於中国.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采用的购买力平价估算方法,印度经济总量目前已经位居世界 第四,中国第二.按照商业汇率计算,印度可望在 10 年的时间裏取代日本成为 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经济所发生的这种巨大而又快速的转型给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 巨大的影响,包括印度家庭收入的快速增加,中产阶级的扩大,以及不少具有国 际竞争力企业的出现等.不过,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贫富分化也 带来了不少严峻的社会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印度目前还有 3 亿人处於绝 对贫困之中. 印度是一个包含了各种可能存在的矛盾的结合体.尽管印度经济自从 1991 年以来年增长速度达到 6%,仅逊色於中国,但是在这样一个拥有 11 亿人口的国 家,纳税人只有 3 千 5 百万.只有 10%的印度劳动力在正式经济中有工作.印度
    优秀的工程学院每年的毕业生达到一百万,10 倍於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但是 35% 的人口是文盲.印度的人口到 2032 年将超过中国.到 2050 年,讲英语的人将超 过美国.管印度面临贫困,贫富分化加大,爱滋病危机,腐败以及低效率的地方 政府管理等巨大的挑战,世人还是对印度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印度崛起中往往被低估的一个方面就是它在地缘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援引 一个美国情报分析报告的话说,在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强权国家---美国和可能对 美国的地位构成挑战正在崛起的中国之间,印度是一个在二者的较量中起决定性 作用的国家 美中印这个三角关系的发展对於 21 世纪的国际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 正是因为印度的这种重要性,美国政府在 2006 年 3 月同印度达成了史无前例的 美印核能合作协议,其目的就是为了抗衡中国的崛起.与此同时,美国还同印度 大大加强了军事方面的联系,包括在亚洲地区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扩大对印 度的武器销售. 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是难以想像的.到目前为 止,中国对美印加强关系所做出的反应相当明智.他也指出,尽管中印双方都对 对方心存芥蒂,但是双边关系正在不断的改善之中,而且贸易关系的发展潜力巨 大. 从长远来看,中国面临的挑战要更大,原因在於中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新闻 言论自由等不足,要比印度在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更加难以矫正. 另外,与中国高龄化趋势相比,印度人口年青化的人口结构将会给它带来巨大的 经济优势. 前段时间,据印度媒体报导,印度导弹拦截试验成功,"让整个印度都为之 自豪".不过,如此重大的军事技术进步,在西方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相反, 西方防务专家却表示怀疑,例如权威军事杂志《简氏防务周刊》副主编罗宾说: "如果他们有做这样的一次试验,那真是一种特殊的技术进步",言语中不免有 嘲讽口气.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论经济学方法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  信息经济学读后感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