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班 集 体 建 设 与 交 往 交 往 由不同的主体关系联结起来的人们,在共同活动中,通过交流体现 价值判断的信息,而相互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说,交往是人 类特有的社会实践.它作为一种过程,其中必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 1) 作为主体的复数的人或群体,其中一方是主动主体,另一方是受动主体 (或称交往对象),他们因共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之中而可能相互转化. (2)有文化信息:人类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信息,组成了 交往的内容,它镌刻着特定交往主体价值判断的印记,并通过一定的载 体(语言或语言手段)形式介入传输过程.(3)有信息通道:主动主体 发出的信息能通过这一通道,顺畅地(排除可能干扰)传输给受动主体, 随后借助这一通道,及时获取后者的反馈信息.(4)发生交互作用;主 体们在人格(或群体的结构要素)的各个方面相互施加影响,这种影响 通常表现为意识中的沟通,互动和理解,并凝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 会联系.可见,人们司空见惯的种种现象,如串门走户,信件来往,互 通电话,聚会联欢,礼尚往来,待人接物等,都是具体的交往事实,由 于它们之中都包含着上述四个基本要素,因而它们便从不同的侧面展示 了交往的内涵.总之,交往如生产劳动一样,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范 畴之一,它既是人类自身的基本需要的特有机能,又是纵贯人类社会历 史的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交往的独特阐释和科学分析表现在三个方 面.(1)提出了交往实践观并将其作为科学实践观的基础.科学的实践 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在标志其思想成熟的《德 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把"交往"与"生产"作为考察社会历史发展 的对应性范畴来加以诠释.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劳动和交 往两个方面,实践本质上是交往的,只讲生产劳动而忽视交往的观点是 片面的实践观;同时,社会实践也包含着"主体—客体"和"主体—主 体"这两种关系,只讲前者而忽视后者也是片面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 观是将"主体—客体"的实践观与社会交往关系在模式上的综合,是这 双重关系的统一,交往性是人类实践突出的社会本质特征.(2)揭示了 交往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有机联系.马克思的理论告诉我们:①物质交 往是物质实践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它与物质生产之间有着辩证的联系: 物质生产孕育物质交往,物质交往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就对物 质生产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 的",生产力作为个人的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 能成为真正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24,25 页) 此外,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相互作用中,物质生产中分化出精神生 产,物质交往中分化出精神交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 必须以物质交往为中介,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经济结构与物质生产之间
的联系,即物质生产怎样通过物质交往,形成与之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辩证统一的社会经济结构.③应当以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为中介, 才能弄清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辩证关系,这 也才能在实质上说明其与生产联系.( 3)指明了交往实践观与人及其主 体的发展间的密切联系.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 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515 页).从马克思早年思想形成过程来看,其中有两个基本点 为人们所关注:①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劳动,实 践视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第 56 页),这是人的"类本质",也是创 造世界历史的基础.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这里,必须借助马克思指出的"交往"实践才能将这两个 貌似分离,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因为:①在交往实践所展开的"主体— 客体—主体"这个相关性框架中才能把握立体的本质规定,即自主性与 交往性的统一,构成交往实践立体.②在交往实践关系的双向建构和双 重整合中才能理解立体的本性和形态.③在以交往实践为轴心的全部交 往关系中才能揭示主体资质的生成和演化.马克思除了从作为人的主体 性的内容这一层次上指明交往的作用外,我们还可从有关主体模式的变 革方面理解交往的价值.交往实践观按照自己的本性建立以"主体—客 体—主体"为代表的诸种主体模式,其中每一极主体在交往实践中既由 于其整合而获得主体的共性,又具备相互区别的个性.主体借助于介入 时代的,民族的和社会的交往关系的规范结构而将自身社会化,一开始 就站在时代文化的水准上建立主体资质,而不至于从零开始.但主体又 不断改变既往的交往关系,力图造就新的主体地位,本质和能力."…… 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 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第 36 页)每一代人都在既定的交往结构中生成,同时又变革和 发展这一结构,推动诸主体序列和交往关系序列的双重演化."共产主 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马 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第 31 页).综上所述,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 对全部历史发展和人类主体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洞见和整体把握的 基本理论尺度,它也是贯穿马克思毕生思想发展的中心视界. 各学科对交往的界定 以人类社会及其相关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都在对交往作 一定的研究,由于各门具体学科以及同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学者的研究角 度,重点,层次和方法千差万别,他们对交往的界定也就各不相同.哲 学认为,交往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为基 本的方式或过程,是与生产相并列并交错成一体的社会实践系统的构成 要素,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通过交往,人类的本质和个人的 人格才得以生成和展现,并达到历史的统一.人类学认为,交往是作为 类似人的神奇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它伴随着生命进化的历程,通 过植物性,振奋,相时,信号,符号,语言等六个层级的递升,最终在
- 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 班集体建设与交往交往
-
班集体建设与交往交往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7-09-0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6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pdf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分类: 创建时间: 2010-04-22 08:11:12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建设新型班级的系列策略
下一篇:班集体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原理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怎样看待班级卫生值日 阜阳人怎么看待王怀中 佛教中如何看待肥胖 怎么看待生活中的美 如何看待中美汇率问题 如何看待收入分配不公 如何看待看病难看病贵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人
- 大家在找
-
- · 综治工作个人总结
- · 动物营养学知识
- · 2012年普通话测试查询
- · 网易轩辕传奇激活码
- · 福清dj晓夜a
- · 南京二手车评估
- · 湖南专业烹饪厨师
- · 不朽的神迹安卓
- · 小区规划总平面图
- · 车间班组长工作总结
-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 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
- · sf666.com
- · 长江流域水质情况
- · 河南会计证考试试题
- · 灵罗戒txt小说下载
- · matlab评价模型
- · nbalive2011最新补丁
- · 高级食品检验工工资
- · 垫片模具冲压及设计
- · 小学语文教案网
- · 怎么预防库房辐射
- · 昨日重现mp3
- · 新乡丰绿农药
- · 碱烧伤ppt
- · www.5edy.com
- · 奇米影视盒v1.1官网
- · autocad2004win7版
- · cad2011激活码注册机
- · 极品飞车13漂移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