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媳关系亲子论坛 > 特定学生议题处理
  • 特定学生议题处理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9-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English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Layla Neufeld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第四篇
    特定学生议题处理
    ~ 332 ~
    第一章
    网路沉迷与成瘾
    症状与筛检
    第一节
    壹,症状
    「网路成瘾」虽还未列入正式的医学诊断中,但由於常见於青少年中,且有日益成长的 趋势,目前已有许多学者著手研究并建议及早预防. 陈淑惠教授表示网路成瘾的症状如下: 一,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 二,永难满足的上网欲望. 三,难以忍受的上网空窗期. 关於「网路成瘾」,心理学界虽已於 1997 年正式承认其研究价值,但目前对於网路成 瘾的诊断,并无一个共同认定的标准,一般而言,我们谈到「网路成瘾」都会都会联想到 Kimberly Young,他可以说是开启网路成瘾实徵研究调查的第一人,他认为在所有上瘾诊断 中,「赌瘾」是一种无涉及到中毒的「冲动控制失序症」,其状态是最接近网路成瘾的.他 在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指出,网路上瘾具有下列诊断标准: 一,强迫性地非本质使用. 二,对活动或人际往来失去兴趣. 三,被线上及时活动占据. 四,无法控制使用.
    贰,初步筛检指标
    Young(1996)对网路成瘾归纳八个主要特徵,提供网路成瘾的检测标准,我们可以自行 检测看看是否上瘾了: □ 生活全神贯注於网路活动或线上服务活动,即使下线后仍想著上网的情形. □ 要花更长的时间在网路上,才能满足自己上网需求. □ 多次努力控制仍无法控制上网时间,上了网就停不下来. □ 当试著离线或不能上网时,容易有不安,易怒,沮丧或暴躁心情. □ 在网路上所花费时间,较原来预估久. □ 因为上网使得重要人际关系,课业或工作陷入困境. □ 曾对家人或医生隐瞒自己对网路涉入的程度. □ 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平复烦躁不安的情绪,如无助,罪恶,焦虑等感觉. 若上述情形有五项或以上的答案是肯定时,则有网路成瘾的危险.提醒您,如果因为上 网的问题,而导致工作,生活,学业或人际关系有影响,则需要请专业人员帮忙处理. 网路成瘾简易量表 http://tns.ndhu.edu.tw/~life/netholic/index.html
    ~ 331 ~
    第二节
    处理与辅导
    壹,处理流程(王智弘,2000)
    一,第一步骤:「觉」-觉察病识感:协助当事人觉察到自己已过度使用网路了. 二,第二步骤:「知」-认知潜在问题:协助当事人认知到导致过度上网行为的潜在心 理问题. 三,第三步骤:「处」-处理潜在问题:协助当事人去面对现实,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 而非沉迷网路以逃避问题. 四,第四步骤:「行」-发展并执行改变计画:协助当事人发展出改善过度使用网路行 为的行动计画并加以执行. 五,第五步骤:「控」-培养自我监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网时间培养出对时间的敏感度 与对自我的监控能力.
    贰,辅导策略
    一,强化学校辅导管道:关怀与觉察. 二,强化家庭支持系统:沟通. 三,设立使用界线:协助孩子时间管理,增加人际互动. 四,具体策略 (一)加强其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沟通维系技巧训练. (二)厘清其生活目标与学习时间规划. (三)重要他人的适度规范与约束. (四)适当的环境规划(提供上网的限制,建立优质与健康的家庭与学校网路环境 等). (五)提供增强当事人觉察力与自制力的训练. (六)提供选择性,取代的活动(包括娱乐,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尊与责任感活 动)等. (七) 提供有助於降低网路成瘾或网路重度使用情形的班级团体辅导与团体课程 (罗 士媛,2005).
    ~ 332 ~
    第二章
    新移民子女暨家庭扶助
    新移民现况与问题
    第一节
    「移民」,是指人民自原有居住权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的迁移常伴随著面对熟 悉的人,事,物,语言文字,价值信念,生活规范,宗教习惯,行为表达方式和诠释等文化 冲击和改变.
    壹,新移民的文化适应模式
    依据 John Berry 的移民者文化适应模式指出,为平衡个人在新环境中与其他团体所产 生的文化认同,特徵,和传统的价值的冲击,所采取的应对环境的方式如下:
    一,边缘化
    (一)移民者同时孤立於自己的文化族群和主流文化族群. (二)移民者不可能或没有兴趣去保持自己文化传统,也不可能或没有兴趣与其他族群 建立关系的时候(可能因为语言或其他生活技能的影响).
    二,隔离 Separation
    为维持自己所重视的文化认同,价值和特质,有意识地避免和主流社会的人接触,只在 自己的族群内活动,孩子在家使用父母的母国语言.
    三,同化 Assimilation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婆媳关系论坛  婆媳关系天涯论坛  女人论坛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论坛西祠  婆媳关系论坛育儿  网易婆媳关系论坛  搜狐婆媳论坛  sohu婆媳论坛  婆媳论坛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