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学研究所 王春光
进入二十世纪,城市化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变迁态势. "20 世纪是一个发 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最大的变化是全球大量的人口出生和这些人口的居住状况.1950 年以 来,全球人口高速增长,从 25 亿增加到 60 亿,60%的增长人口都来到了城市地区,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50 年中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 6 倍. ① 如果说 20 世纪前半叶是 " 发达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的话,那么 20 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晚期则是发展中国家主导城市 化的时代; 如果说 20 世纪是发达国家完成城市化的世纪, 那么 21 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 城市化的世纪. "世界正处于高速的'最大城市化'中,欧洲和北美,南美洲已经基本完成 城市化.因此今后大部分人口增长都将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吸收,到 2030 年新增人口将增 加一倍. ② 那么,在世界城市化坐标中,中国的城市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面临什么样的 " 问题 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全面的,综合的变迁过程,自然引起 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态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关 注和研究, 由此也出现了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和界定, 乃至迄今为止还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 没有获得最大多数人认可的界定. 在人口学看来, 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因此城市人口在一个社会中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 经济学则认为, 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 业化时代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农业生产活动比重逐渐下降, 非农活动比重逐步提 升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看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 非农活动比重加大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 地理学把城市化看作是人类居住形式在空间上的 变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时代,城市成了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农村居住 点向城市居住点转变. 人类学趋向于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从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向以城市生 活方式为主的转变过程. 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看作是社会结构, 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以乡村 为主向以城市为主的变化过程. 以上看法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去理解城市化, 体现了城市化的 复杂多样性.从这些不同看法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或相似性:首先,所有学科都 看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其次, 这种转移与工业化等非农化发展直接 有关,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是因为非农活动向城市集中带来的;最后,人口从乡村向城 市转移,会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政治,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 学科都是依照自己的理论对城市化的这些不同层面进行研究. 与其他学科相比, 社会学更偏重于从社会结构, 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角度去看待城市 化过程, 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 不只是一种人口空间布局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关系,阶层结构,组织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学 之所以重视城市化的研究, 是因为一个社会通过城市化发展, 就会改变原来的社会结构形态, 实现了从农业社会,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社会 学看来, 城市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态的实质性变化, 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 值. 从这样的社会学视角来看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中国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中的位置, 就会认 识到, 当前中国城市化实践正是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表现之一.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
①
②
联合国人居署编著, 《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 2003》 于静等译,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年,第 5 页. 同上,第 3 页.
家,中国的城市化实践如何,不仅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到整 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重新肯定了城市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学术界对 城市化特别是中国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布局,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体系, 城市规划等问题, 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比较而言,城市化实践远比学者所想象的更 复杂和多样, 还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 对具体的城市化实践进行有深度的调查和 研究,才能突破目前重宏观轻微观,重经济轻社会,重政策轻实证的研究格局,才能在理论 上有更多的创新, 才能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 本文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对中 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回顾,分析和讨论.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 国内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普遍的指标就是城市人口比重, 统称为城市 化率.这实际上是一个纯人口学指标,这一指标并不是说对衡量城市化水平没有意义,但是 至少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城市化水平高, 像在拉 美一些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比重高达 80%以上,但是,却面临着严重的城市问题,比如贫民 窟以及相关的贫困,犯罪,环境恶劣等问题. ① 当然,城市人口比重低,确实也不能表明 城市化水平高, 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是很低的, 城市人口高是发达国 家的普遍现象或特征.从这一点上看,城市人口比重又对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 因此通常用城市人口比重来划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 10%以下, 属于城市化史前阶段;10%到 20%为城市化起步阶段;20%到 50%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50%到 60%为城市化基本实现阶段;60%到 80%为城市高度发达阶段;80%以上为城市化自 我完善阶段和城乡完全一体化阶段. ② 当然, 不能简单地用以上的指标机械地去评价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城市化, 特别是中国的 城市化进程和水平. 首先, 中国对城市人口的界定与许多国家很不一致, 因为中国有着独特的城乡二元户籍 制度,用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来区分城乡人口,这一做法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变,因此也就 影响到人们对当前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化的看法, 甚至引起了相当的混乱. 至少目前有 ③ 不同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城市户籍人口;城市常住人口;城镇人口等等. 现在,国家 统计局已经采用城市常住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率指标, 而城市常住人口指在城市居住生活半 年以上的各类人口. 但是, 是否所有城市常住人口都具有城市化特征 仅仅用人口指标是否 准确反映城市化 有人已经对此提出质疑: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关'城市化'的概念注释, 观念主张甚至政策导向,却多朝着人口,经济方面明显倾斜. '城市化'被简单地解释为人 口学的过程,被等同于产业化,或者被解释为城市的扩展和再开发.人,社会以及生活,意 识等方面的内容被忽略了. ④ 许多农村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生活多年,但是并没有真正成 " 为城市居民,处于"半城市化"状态,⑤ 如果将他们视为城市人口,是否会高估中国城市化水 平
- 北京下一任市委书记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0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8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 pdf 文档作者: UP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Universtiy of Pretoria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UPUser 修订次数: 43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28 段落数: 149 字节数: 1990803 备注: 1 演示格式: On-screen Show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年全国两会特别
下一篇:07年4月自考时事政治复习汇总(完整版)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北京下一任市委书记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下一任重庆市委书记 下一任上海市委书记 佛山下一任市委书记 合肥下一任市委书记 预测下一任北京领导人 合肥市下一任市委书记 安徽下一任省委书记 下一任云南省委书记 下一任江西省委书记
- 大家在找
-
- ·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案
- · autocadwin7
- · 东宫匪我思存txt下载
- · 石家庄解放前19号特务组织匪首王钧图片
- · 国家对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 · 水污染控制经济分析论文
- · 百度文库全部小说
- · 四位全加器设计报告
- · 生物工程技术就业前景
- · 电工应注意的安全事故
- · 公务员道德建设大讨论
- · 2011年10月獭兔价格
- · 艾利之书插曲
- · 邳州论坛拉呱
- · linux内核编译
- · 湘菜厨师招聘信息
- · 数学动画课件
- · 第四代电子捕鸟器
- · 电视遥控器原理图
- · 高级电工试题库
- · 等比数列求和计算公式
- · cad2008无法安装
- · 中学生心理学书籍
- · 信息化教育概论试卷
- · 2011款jeep指南者油耗
- · 江西理工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考试试卷
- · 普通物理学课件
- · 声母表和韵母表打印版
- · 佛建技2009 13号
- · 影印版图书有什么区别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