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之混沌无极道 > 道教"三洞"学说的思想渊源
  • 道教"三洞"学说的思想渊源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0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65·
    道教"三洞"学说的思想渊源

    承文
    内容提要:中古道教"三洞"学说对道教的整合和统一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东晋末年 江南出现的一批早期灵宝经中,已经有相当完整的"三洞"学说."三洞"一词的最初出现与《三 皇经》有关.其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汉代以来早期道教对"元气"论和"三一i'理论的发展.而早 期灵宝经将其与上清,灵宝,三皇等三组道经相结合,使之具有了"三洞经书"的涵义,并确立了 元始天尊作为"三洞经书"共同教主的地位.作为中古道教各宗派中与佛教关系最为密切的灵 宝派,其"三洞"学说一方面使道教统一的经教体系的建立具备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 突显了这一时期道教理论建设中的"文化本位"的特征. 关键词:三洞
    三皇经
    元气说
    三一学说
    灵宝经
    三洞经书
    东晋南朝之际,道教"三洞"学说的兴起,反映了道教经过汉魏以来教派分立分散的阶段,开始向以 经典传授为核心的具有统一性经教体系的教会道教发展,同时又直接影响了唐宋以来作为道教经书总 集的《道藏》的编纂,因而在中古道教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道教三洞学说的起源,半个世 纪以来,一直是国内外道教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道教"三洞"学说的哲学思想渊源似乎尚未见有学者 讨论.我们认为,道教"三洞"一词最初出现与古三皇经中的"三洞尊神"有关.而"三洞尊神"的创立又 根源于自汉代以来"元气"说和道教"三一"理论的发展.在东晋末年江南所出现的一批古灵宝经中,已 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三洞经书"的思想,突出地反映了早期灵宝派既试图包罗众经和整合道教各派,又要 "超九流,越百氏"①的宗教抱负.古灵宝经所提出的"三洞"学说对于南北朝隋唐道教的整合和统一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因此在晋唐道教经教体系的发展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一,道教"三洞尊神"的确立与早期道教"三一"理论
    唐代佛教学者玄嶷《甄正论》卷上称道教"三洞之名,还拟佛经三藏.三洞者,一日洞真,二日洞玄, ---El洞神,此之谓三洞."②然而陈国符先生则称:"按释子未尝详检《道藏》,辄论三洞经来源,以是所述

    释道安《二教论》记:"老经五千,最为浅略.上清三洞乃是幽深.且灵宝尊经,天文玉字,超九流,越百氏,儒统
    道家,岂及此乎 "《广弘明集》卷八,《大藏经》卷52,第141页. ②《大藏经》卷52,第561页.
    万 方数据
    ·66
    ·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
    率误谬不可据."①日本学者大渊忍尔亦认为,道教三洞说的缘起不能说是模仿佛教"三藏"而来,然而 却与佛教"三乘"说有关②.尾崎正治一方面强调"有人以佛教去理解三洞,这是绝对错误的",但另一方 面又认为,"三洞说同佛教的三藏也并非全无关系"③.前人的研究启发我们,需要从汉晋道教本身思想 的发展来进一步讨论道教"三洞"学说的起源. 中古道教"三洞"一词最初出现在《三皇经》中.北周道书《无上秘要》卷六《帝王品》引《三皇经》有
    云:
    黄帝日:三皇者则三洞之尊神,大有之祖气也.天宝君者,是大洞太元玉玄之首元;灵宝君者, 是洞玄太素混成之始元;神宝君者,是洞神皓灵太虚之妙气.故三元凝变,号日三洞.气洞高虚,在 于大罗之分,故大洞处于玉清之上,洞玄则在于上清之域,洞神总号则在于太极.大洞之气,则天 皇是矣.洞玄之气,则地皇是矣.洞神之气,则人皇是矣.天皇主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
    德,万物化焉.
    以上《三皇经》的论述值得特别注意,首先,《三皇经》中"三洞"一词的最初出现是与"三洞尊神"联系在一 起的."三洞尊神"指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等三君.而"三洞尊神"实际上又是从天皇,地皇,人皇等 "三皇"演变而来.《三皇经》的出现虽然由来已久,但是以上《三皇经》将"三皇"又称为三洞尊神的时间, 我们认为是在东晋后期. 其次,与道教神学相关的"洞"和"天宝","灵宝","神宝"之名称,早在汉代典籍特别是《太平经》中即 已出现.例如《太平经》卷六十AEl:"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汉代典籍中的 "洞"基本上等同于"通".这与后来道教"三洞"一词"洞"的涵义相通.《云笈七签》卷六引《道门大论》 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太平经》卷九十二:"上皇气至,当助德君治,恐时人行不改易,为恶 行以乱正气,毁天宝,故遣吾下,为德君出文."《太平经》卷九十七有云:"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 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太平经》卷七十--El:"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精光,随五行为色, 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也."《太平经》卷七十三日:"天地之尊位,为神灵所因任,上下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火影之太极无极  无极生太极  太极基本功无极桩  舞蹈世界太极无极视频  太极无极桩  太极松功无极桩  杜清河无极太极  无极太极养生文化  无极太极养生文化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