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现实德育问题 > 成为优质自己:生命道德教育的价值期望
  • 成为优质自己:生命道德教育的价值期望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11-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成为优质自己:生命道德教育的价值期望
    刘 慧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要:生命意义的寻找,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口"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作为人
    类的不懈追求.生命的意义使我们即使在面对愧疚,痛苦,不公,表面的混乱和无法避免的死亡时,仍然 能找到存在的理由. "从生命的视域看, "成为自己"是符合个体生命成长之道和生物多样性的,但成为自 己具有多种可能性,成为怎样的自己是具有可抉择性的. "成为优质自己"是对成为自己的一种价值引导, 是符合生命道德的.那么,生命道德教育促进个体生命成为优质自己是其重要使命.这也是生命道德教育 的价值期望所在. 关键词:优质自己 生命道德教育 价值期望
    一,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视野 (一) 何谓成为自己 在生命的视域下, 成为自己是指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是自己生命潜能不断实现 的过程,包括成为"生命所是的自己"和"生命能是的自己" . 关于个体生命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有多处论说, 在此再从基因等方面 作以说明.虽然地球上现有二百多万种生物,无论是霉菌,大肠杆菌,还是动植物,人类都 具有相同的基因构造与原理,但却因组合不同而造出的生命体也不同.也就是说,绝不会制 造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体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不存在 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之缘故.一对夫妻要生一个孩子,会有 70 兆组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是在 70 兆个组合的可能性中被挑选出来的,所以每个人的个体生命都是独特的. 世界上没有基因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这不仅表现在相貌上, 也表现在人的能力, 个性等方面. "无论何人,都有着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不仅如此,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都是在其所处的 环境中, 依照有巧妙结构的生命原理来活动的. 所以每个人的个体生命是以其独特性来显现 自身,这种独特性是其本身遗传所具有的"规定性"与其生长所处的环境之"共作"的产物. "生命所是的自己"是在现实生活中显现的当下的"状态性"自己,成为生命所是的自 己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下的自己不仅仅是"现在"的自己,其本身既蕴 涵着过去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即"生命能是的自己""生命所能是的自己"是指个体生命在 . 成长的过程中,生命潜能不断实现的自己.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不断"超越"当下的 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前者是"状态性"的存在,后者是"过程性"的存在. 在前者中蕴涵着后者,后者孕育在前者之中,但不等于前者,而是对前者的超越.生命的自 己既不是固定不变的"既定物" ,又不是无"道"可循的"任意物" .而是一个开放性与封闭 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共在"的过程.这是人的生命特性所致.对于生命的这一特性,许 多哲学家都有明确的论述.杜维明曾指出,虽然每个人都是孤立的,独一无二的,有着结构 上限制的存在, 但并不意味着人只能生来如此的这个人. 这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有限的结构限 制, 也是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而这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过程的展现. 因为人的存在是动态的, 不可能在任何时空中停止.因此,所谓发展,是一个人展现自己潜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而 言,一个人的存在限制就是使他能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既限制自我,
    也成全自我.对这一点,克尔凯戈尔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他既不将人看成是既成的,也 不将人看成是他自身的意欲所致, 还不将人看成是两者的简单叠加, 而是既成性与意欲性之 间的关系.有限,暂时和必然是人的限制性因素,是人在其中是其直接所是的人;无限,永 恒和自由是拓展性因素, 它将人引向可能的超越, 人在其中成为他意欲成为的人. 科恩认为, "人的'自我'尽管有它的客观'给定性' ,而且这种'给定性'甚至比任何物质对象都难 改变,但它毕竟又是一种特殊的主观现实.人的'自我'的本质不仅是由制约它和'进入' 它的东西(心理生理素质,社会条件和教育等等)规定,而且还由'出自'它的东西,它的创 造积极性所创造的东西规定. [1] " 关于个体生命的潜能,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认识与理解:首先,人的所有能力都写在 基因上的,基因上没写的,人是无法具有的.村上和雄认为,人类的能力及其可能性决不是 无限的,基因上没有写的事是无法做到的.人类的能力预先都被写在基因上了.我们常常会 以为自己获得了后天的能力,其实,那是以往一直潜藏在体内的能力表面化了.从某种意义 上讲,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虽说是有限的,但是这种有限与我们所想象的限度有着极大 的差别,即写在基因上的信息量是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这样,可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可 能性的,把它想象成无限也是无妨的.威尔逊《人类的本性》(1978)一书中,通过对遗传与 环境在个体生命生成中的关系,揭示了遗传的作用.他认为,遗传提供了人类行为特质发展 的潜在能力,限定了人类所可能发展的行为特质,也就是说,人们在一生中所实际发展的行 为特质只可能在遗传所提供的潜在能力之中,而不可能超出这些潜在能力之外.并且,遗传 还限定了各种行为特质在特定环境中发展的概率, 在同样一种环境中, 各种行为特质所可能 发展的概率各不相同.不同的人,这种遗传所提供的行为发展的潜在能力,以及由遗传所限 定的各种行为特质在特定环境中发展的概率都不相同.但是,遗传并没有决定某种行为特质 在任何环境中都必然会发展. 环境则为实际发展遗传所提供的潜在能力中的那一种行为特质 提供了外在条件, 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实际发展的行为特质不同—将是遗传所提供的 潜在能力中的不同的行为特质. 其次, 每个人的潜能状况也是不同的, 而且在个体生命的过程中, 在现实的具体生活中, 一个人能实现的潜能是有限的. 这不但因为每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 而且还因其遗传而来的 "发展的地形"的不同,因而限制了个人去实现人类的所有可能性.按照加德纳的研究,每 个个体生命都具有多元智能, 但哪一种智能更具有优势, 不同的个体是不同的. 威尔逊以 "发 展的地形"作比喻,揭示了每个个体生命的潜能与实现的条件.所谓"发展的地形"是指一 个人一生中所实际发展的行为就如同一个球在一块地面上所滚过的道路. 既定的地面情况一 一沟谷河道,丘陵山峰等地形—是由遗传所限定的,而作用在球上的推动力则是环境.球所 实际滚过的道路,只可能在地面上所具有的沟谷河道,丘陵山峰这些地形之中,而不可能超 出这些地形之外:而作用在球上的推动力则为实际地滚过这些地形中的那一条道路提供了外 部条件,推动力的方向大小不同,球所实际滚过的道路也不同.威尔逊还进一步指出, "我 们常常以为,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意志力, 我们便可以学会如何事情. 可是限制却一直存在. 我们必须承认, 即使是天才或记忆术的专家, 可以精通的事物总是在量上和复杂性上有个断 然的限度, 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学到心智技能的某些方面, 换成别的方面就不见得如此 [2] 了. " 所以,成为怎样的自己在个体生命的历程中是可以有选择的. (二)何谓成为优质自己 既然个体生命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多种可能,而且受自身的遗传特性,寿命,环境等 诸因素的限制, 那么成为怎样的自己就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 从符合个体生命之道与符合生 态之道来看, 成为优质自己是一种最佳方向. 所谓优质自己是指在个体生命之道及所处环境 所允许的最佳自己.其特点是能从自己的生命本身出发,珍惜和利用自己的生命资源,滋养 生命, 保持自身生命内在的一贯性;其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性地适应生存环境, 不断超越 "当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我国常用的德育模式  我国德育成败  我国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德育的问题  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