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一章
教学要求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必要性,对外开放政策的 内涵与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领会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掌握中国各阶段,特别 是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现阶段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各项战略 与措施.
教学内容
一,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二,对外贸易发展进程与特点 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一节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外开放政策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对其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 而深远的影响. (一)实行对外开放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只 能认识它,适应它,而决不能违背它. (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实行对外开放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三)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引进国外的竞争机 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都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二, 对外开放的内涵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 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 区分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最主要内容和最根本内容的不同,领会对外贸易与 对外开放的关系. 1,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 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 和劳务合作; 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第 1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带动内地开放. 2,最主要的内容 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3,最根本的内容 发展出口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 度,因此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 三,对外开放格局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对外开放并没有采取全 国同步开放的方针.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 北,从东到西,形成了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 开放格局.
表 1-1: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表
开放层次 经济特区 开放时间 1979 年 1988 年 1990 年 1984 年 1985 年 1988 年 1992 年 1992 年 地域范围 深圳,珠海,厦门 ,汕头 海南省 上海浦东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 海,宁波,温州,福州,广东,湛江,北海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珲春,绥芬河,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伊宁,塔城, 博乐,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 上海浦东,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沿长江港 口城市 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州,西安, 兰州,西宁,银川等 11 个内陆省会城市;昆明,乌鲁 木齐,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 7 个边 境,沿海省会城市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新疆,内蒙,广西,重庆
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陆地边境市,镇 沿江开放城市
内陆,边境,沿海 1992 年 省会城市
进一步扩大西部地 1999 年 区的对外开放
(一)1992 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 早在实行对外开放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确定了"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 地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此项战略,将我国地域的对外开放分为经济特区,沿海 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个层次. 1,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它们有着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从外贸经 营权,利润留成,财政包干,税收优惠,以及一定程度的立法权都归地方控制.经济特
第 2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区的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开创性措施.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国家对这些城市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 政策.在这些开放城市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兴工业.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国家对其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 政策.沿海经济开放区可凭借交通方便,对外联系广泛,工农业基础好,有丰富的劳动 力资源,以及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的力量,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通过吸引外商直接 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工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扩大出口创汇. 4,逐步向内地开放 内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四个层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导思想,我国实行对 外开放政策,就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由沿 海带动整个内地的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 (二)1992 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十四大报告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确定了发展目标: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 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因此,1992 年以后,我国在继续开放沿海 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了陆地边境市,镇,沿江(长江)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使我 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进一步开放陆地边境市,镇,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我国对陆地边境市, 镇,实行类似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沿边地区利用中央赋予的政策,逐步打开了封闭的 门户,一种以贸易为先导,以内地为依托,以高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为重点,以开拓周边 国家市场为目标的沿边开放新态势已经形成. 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将使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地域发展.我国通过该地区 的开放,不仅促进了长江流域和大半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扩大和完善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距都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3,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1999 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对外开 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为了推动西部对外开放,国家在吸引外资,发展对外 经济合作方面给予了西部地区许多政策支持.
第 3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范围示意图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十五计划期间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由单方面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转向更加平衡的全面开放战略 (三)由"引进来"为主的开放模式,转变为"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模 , 式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旧中国对外贸易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属于半殖民地性质.新中国成立后,从 四个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一)废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二)没收官僚资本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
第 4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各时期的发展都与该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和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 年) 该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开展反帝国主 义封锁禁运斗争.根据这些任务,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积极发展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 2,进口大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需的物资与抗美援朝物资. 2,相应组织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的出口.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年) 该时期国民经济的中心任务是启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围绕国家奠定工业化初步基 础的中心任务,对外贸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从前苏联,东欧国家分别进口 156 项和 68 项重点建设工程所需技术设备. 2,除了出口传统的农副产品外,增加了轻纺产品的出口. 3,拓展了与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4,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从 1956 年起扭转了长期的逆差局面.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 年) 该时期在大跃进左倾思想指导下,加上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国民经 济发生了暂时困难,为此国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 针,对外贸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步回升. 2,进口中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资料比重下降. 3, 贸易伙伴开始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尤其是同日本和西欧的贸易取得突破性进 展. 4,出口商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整,轻纺产品出口增加较快. (四)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 年) 1,文革前期,由于"左倾"思想严重泛滥,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外 贸易处于停滞下降状态.
第 5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文革后期,由于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主持工作,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加之比较有 利的国际环境,对外贸易由下降转为回升,并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03 年)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并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新的发 展时期.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外贸规模每五年翻一番
图 1—1:各五年计划时期外贸规模示意图
九五时期, 17747 十五时期, 19818
八五时期, 10145 七五时期, 4864 六五时期, 五五时期, 2524 1162
贸易规模(单位:亿美元)
注:十五计划数据为 2001—2003 年贸易总额之和.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编制.
(2)对外贸易绝对值大幅增长
第 6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图 1—2:1978 年以来进出口额增长曲线图
单位:亿美元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出口额 2000年 进口额 2003年
进出口总额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编制. 表 1—2:1978 年-2003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及增长率
单位:亿美元 年 份 进出口 进出口额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206.4 293.3 378.2 440.2 416.1 436.2 535.5 696.0 738.5 826.5 1027.8 1116.8 1154.4 比上年% 39.4 42.0 28.9 16.4 -5.5 4.8 22.8 30.0 6.1 11.9 24.4 8.7 3.4 出口额 97.5 136.6 182.7 220.1 223.2 222.3 261.4 273.5 309.4 394.4 475.2 525.4 620.9 出口 比上年% 28.4 40.2 33.8 20.4 1.4 -0.4 17.6 4.6 13.1 27.5 20.5 10.6 18.2 进口额 108.9 156.8 195.5 220.2 192.9 213.9 274.1 422.5 429.0 432.2 552.7 591.4 533.5 进口 比上年% 51.0 43.9 24.7 12.6 -12.4 10.9 28.1 54.1 1.5 0.7 27.9 7.0 -9.8
第 7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357.0 1655.3 1957.0 2366.2 2808.6 2898.8 3251.6 3239.5 3606.3 4743.0 5097.7 6207.9 8512.1 17.6 22.0 18.2 20.9 18.7 3.2 12.2 -0.4 11.3 31.5 7.5 21.8 37.1 719.1 849.4 917.4 1210.1 1487.8 1510.5 1827.9 1837.1 1949.3 2492.0 2661.5 3255.7 4383.7 15.8 18.1 8.0 31.9 23.0 1.5 21.0 0.5 6.1 27.8 6.8 22.3 34.6 637.9 805.9 1039.6 1156.2 1320.8 1388.3 1423.7 1402.4 1657.0 2250.9 2436.1 2952.2 4128.4 19.6 26.3 29.0 11.2 14.2 5.1 2.5 -1.5 18.2 35.8 8.2 21.2 39.9
注:1981 年以前的数据来自于外经贸业务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1)1978—2003 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3%. (2)1978—2003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5%. (3)1978—2003 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7%.
图 1—3
第 8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3:1980 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率(%)
时期 贸易 国家分组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转型经济国家 7.03 7.29 7.73 0.93 6.98 6.95 8.20 1.64 6.57 5.51 9.05 8.76 6.48 5.71 8.33 8.72 -3.57 -3.43 -5.14 6.87 -3.26 -4.14 -3.00 11.12 1980-2000 出口 进口 1990-2000 出口 进口 2000-2001 出口 进口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手册.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 次不断提前,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进入世界贸易大国的行 列.
第 9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4: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及位次 时间 1978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2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 位次 32 17 15 11 10 11 9 7 6 5 4 比重(%) 1 1.4 1.8 2.3 3.3 3 3.5 4.5 4.41 4.86 5.45
5,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 系程度的标尺.与世界其它大国比较,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 表 1-5:中国与其它大国外贸依存度比较 外贸依存度 1980 中国 印度 孟加拉国 俄罗斯 巴西 墨西哥 13 17 24 n.a. 20 24 1990 32.5 13.1 17.6 n.a. 11.6 32.1 1995 40 27 37 44 15 48 2001 44.0 19.5 32.0 50.6 23.2 54.2
国
家
第 10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美国 日本 德国
21 28 n.a.
15,8 17.1 46.0
24 17 46
19.0 18.2 57.6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发展报告》 ,1997 年和 2003 年.
6,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持续改善,表明中 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不断推进. (1)出口商品结构 1)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变化 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来衡量一国出口产业结构,以至整个 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 以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大类划分法,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其它世界主要贸易 国进行比较, 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仅低于日本, 大大高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 也高于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
表 1—6: 中国几个时期的出口商品结构比较 单位:%
年份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0 1985 1990 1995
53.4 54.2
46.6 45.8
25.7
14.4
74.3
85.6
第 11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000
10.2 9.9
8.7
89.8 90.1
91.3
2001 2002 2003
8.6
91.4
资料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各年
表 1-7:世界部分国家 2000 年出口结构 国家 加拿大 美国 巴西 欧盟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英国 日本 新加坡 初级产品 46.6 16.8 42,5 18.6 19.5 26.4 11.7 17.9 7.2 14.6 单位:% 工业制成品 53.4 83.2 57.5 81.4 80.5 83.6 88.3 82.1 92.8 85.4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统计 2001 年.
2)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变化 ①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 机电产品自 1995 年起已连续九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 目前已占全部外贸出口 的半壁江山,其中超过四成是高新技术产品.这表明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成功地承接了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第 12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8:机电产品出口统计 年份 出口额 (亿美元)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6.7 110.9 141 195 227 320 438 482 593 665 770 1053 1187.9 1150.8 2274.6 占全国比重 (%) 6.1 17.8 19.6 23.0 24.7 26.4 29.5 31.9 32.5 36.2 39.5 42.3 44.6 48.2 51.9 同比增长 (%) —— —— 27.4 38.5 16.1 40.9 37.2 9.8 23.0 12.2 14.7 36.9 12.8 32.3 44.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编制.
表 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统计 年份 出口额 (亿美元) 1997 1998 1999 2000 163.1 202.5 247.0 370.4 占全国比重 (%) 8.9 11.0 12.7 14.9
第 13 页 共 36 页
同比增长 (%) 28.8 24.2 22.0 49.9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001 2002 2003
464.6 677.1 1102.2
17.5 20.8 25.2
25.4 45.7 62.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编制.
②轻纺产品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轻纺产品虽然仍是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 优化,其在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表 1—10:1997—2003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总值表 年份 出口额 (亿美元)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455.53 428.54 430.62 520.78 532.8 617.69 804.84 占全国比重 (%) 24.93 23.32 22.09 20.9 20.02 18.97 18.36 同比增长 (%) 31.1 -6 0.52 20.94 2.31 15.66 27.72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 图 1—4:1997—2003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第 14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5 20 15 10 5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纺织品出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数据编制.
3)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供应上,缺乏以资本集中 所反映的规模经济优势和以高科技所反映的技术创新优势. ①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②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 (2)进口商品结构 ①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较为稳定.
表 1—11: 中国几个时期的进口商品结构比较
年份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34.8
17.1
65.2
82.9
18.5
18.5
81.5
81.5
20.8
79.2
第 15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001 2002 2003
18.8
16.7 17.6
81.2
83.3 82.3
资料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各年. ②"九五"计划以来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升级显著 第一,大量进口了短缺的资源型商品. 第二,以信息,通讯类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大增. 第三,技术引进项目和金额成倍增长. 第四,国内技术和生产能力逐步完善的进口商品大幅度减少. 7,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 90 年代以后,由于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使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地理方向逐渐向全方 位发展,2000 年止,已与 22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 (1)前十位贸易伙伴 表 1—12:2003 年中国前十位贸易伙伴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进出口额 同比 占比 占比变化 1 日本 1335.7 31.1 15.7 —0.7 2 美国 1263.3 30.0 14.8 —0.9 3 欧盟 1252.2 44.4 14.7 0.7 4 香港地区 874.1 26.3 10.3 —0.8 5 东盟 782.5 42.8 9.2 0.4 6 韩国 632.3 43.4 7.4 0.3 7 台湾省 583.7 30.7 6.9 —0.3 8 俄罗斯 157.6 32.1 1.9 0.0 9 澳大利亚 135.6 30.0 1.6 —0.1 10 加拿大 100.1 26.2 1.2 —0.1 合计 7117.1 83.6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2)出口市场分布状况 表 1—13:2003 出口市场分洲别(地区)分布状况
第 16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14:2003 中国前十位出口市场 单位: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出口额 同比 占比 占比变化 1 美国 924.7 32.2 21.1 -0.4 2 香港地区 762.9 30.5 17.4 -0.6 3 欧盟 721.5 49.7 16.5 1.7 4 日本 594.5 22.7 13.6 -1.3 5 东盟 309.5 31.1 7.1 -0.1 6 韩国 201.0 29.4 4.6 -0.2 7 台湾省 90.0 36.7 2.1 0.1 8 澳大利亚 62.6 36.6 1.4 0.0 9 俄罗斯 60.3 71.4 1.4 0.7 10 加拿大 56.3 30.9 1.3 0.0 合计 3783.3 34.6 86.3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2)进口市场分布状况
第 17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15:2003 进口市场分洲别(地区)分布状况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16:2003 年中国前十位进口市场 单位:亿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出口额 同比 占比 占比变化 1 日本 741.5 38.7 18.0 -0.1 2 欧盟 530.6 37.7 12.9 0.2 3 台湾省 493.6 29.7 12.0 -0.9 4 东盟 473.3 51.7 11.5 0.9 5 韩国 431.3 51.0 10.4 0.7 6 美国 338.6 24.3 8.2 -1.0 7 香港地区 111.2 3.7 2.7 -0.9 8 俄罗斯 97.3 15.7 2.4 -0.4 9 澳大利亚 73.0 24.8 1.8 -0.2 10 巴西 58.4 94.6 1.4 0.4 合计 3348.8 39.9 81.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第 18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17:2003 年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地 单位:亿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逆差额 1 香港地区 403.6 2 美国 230.4 3 荷兰 147.3 4 英国 78.5 5 阿联酋 68.0 6 西班牙 50.0 7 匈牙利 37.0 8 越南 36.9 9 尼日利亚 32.1 10 墨西哥 30.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表 1—18:2004 年中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 单位:亿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逆差额 1 台湾省 651.7 2 韩国 586.1 3 马来西亚 115.7 4 日本 72.5 5 德国 42.6 6 泰国 25.3 7 巴西 19.9 8 俄罗斯 17.2 9 菲律宾 17.2 10 沙特阿拉伯 15.9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7,对外贸易方式多样化 改革开放前,中国只有一般的商品贸易.改革开放以后,除原有的贸易方式外,中 国还采用了加工贸易,补偿贸易,边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外贸易.
第 19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表 1—19:2003 年出口贸易方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20:2003 年进口贸易方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第 20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加工贸易 在各种贸易方式中, 加工贸易发展最为突出, 不仅成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 要因素,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表 1—21:1996—2003 年加工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贸易额 1466 1698 1730 1845 2303 2414 3022 4048 增长速度 11 15 1.9 6.6 24.8 4.8 25 34 所占比重 50.6 52.2 53.4 51.1 48.5 47.4 48.8 47.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曾出现过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但九五计划以来呈上升态势. 表 1—22:1996—2003 年一般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53 2254 2653 40.4 9.8 17.7 43 44.2 42.7 贸易额 1022 1170 1178 增长速度 ―11 14.5 0.6 所占比重 35 36 36.4
第 21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003 年
3697.3
39.4
43.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8,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单一,只有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开放 后,随着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主体已实现多元化.从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国 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经营业务范围看,包括外贸专业公司, 工贸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大中型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商业物资流通企业,外商 投资企业等. 表 1—23:2003 年各类出口企业贸易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24:2003 年各类进口企业贸易统计
第 22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1)外商投资企业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随之大幅度 增长,占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中坚力 量. 表 1—25:1996—2003 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统计 年份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贸易额(亿美元) 1372 1526 1577 1746 2367 2591 3302 4722 增长速度(%) 24.8 11.3 3.3 10.7 35.5 9.5 27.5 43.0 所占比重(%) 47.3 46.9 48.7 48.4 49.9 50.8 53.1 55.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国有外贸企业
第 23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有外贸企业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 态势. 表 1—25:1997—2003 年国有外贸企业进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贸易额 1636 1567 1727 2154 2188 2373 2805 增长速度 12.7 ―4.2 10.2 24.7 1.54 9.5 18.2 所占比重 50.4 48.3 47.9 45.4 42.9 38.0 33.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3)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 近年来以集体企业为主的其他类型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中最活 跃的因素. 表 1—26:2000—2003 年其他外贸企业进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贸易额 222.0 339.0 477.4 984.5 52.7 40.8 106.2 增长速度(%) 所占比重(%) 4.7 6.6 7.7 11.6 197 327.7 600.0 142 149.7 384.5 出口额 进口额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9,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 由于地理,交通,通讯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地区分 布十分不平衡,沿海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 1—27:2003 年前十位省市进出口总值表
第 24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单位:亿美元,%
地区 广东省 上海市 江苏省 北京市 浙江省 山东省 福建省 天津市 辽宁省 河北省
进出口总额 2836.5 1123.5 1136.2 684.6 614.2 446.4 353.3 293.6 265.6 89.8
占总比 33.3 13.2 13.3 8.0 7.2 5.2 4.2 3.4 3.12 1.1
出口额 1529.7 484.6 591.2 168.5 416.0 265.6 211.4 143.7 146.3 59.3
进口额 1307.0 639.0 545.0 516.1 198.1 180.8 142.0 150.0 119.3 30.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的含义和意义 出口商品战略是一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 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出口商品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对于增强出口商品的 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出口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二)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依据 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仅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结构和发展政策的制约. (三)出口商品战略的内容 要在分析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掌握不 同历史时期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不同内容. 1, "六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1-1985 年) 根据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我国制定的出口商品战 略是: 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 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 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 工品的出口.
第 25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根据上述战略安排, "六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了石油,煤炭等矿产品和农副 土特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了轻纺产品的出口,逐步发展了机电产品及有色金属,稀有 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2, "七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6-1990 年) 针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初级产品贸易趋于萎缩,制成品贸易增长加速;我国出 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有所上升, 但初级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的情况, 我国提出了以实现 "两 个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出口商品战略: 出口商品构成要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由主 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图 1—5:六五至七五计划时期出口商品构成及比重变化示意图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5年 50.60% 49.40% 1990年 25.60% 74.40%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资料来源:商务部统计数据. 3, "八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1-1995 年) 从国际市场变化看,在各类商品中机电产品贸易增长最快.从国内经济发展看,一 大批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创造效益, 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此, 我国制定的出口商品战略是: 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即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成品 出口为主的转变,努力增加附加价值高的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鼓 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经过"八五"计划期间的努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八五"计划末, 机电产品已取代轻纺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轻纺产品及农副产品,资源性
第 26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虽然下降,但绝对额仍保持持续的增长. 表 1—28:八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增长% 比重% 八五时期 1322 32.9 25.5 1991 141 27.4 19.6 1992 195 38.5 23.0 1993 227 16.1 24.7 1994 320 40.9 26.4 1995 438 37.2 29.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29:八五时期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纺织品 服装 年份 金额 增长% 比重% 金额 增长% 比重% 八五时期 507 9.8 919 17.7 1991 77 10.8 90 12.5 1992 86 10.0 10.1 166 85.5 19.6 1993 87 1.3 9.5 184 10.3 20.1 1994 118 35.8 9.8 237 28.7 19.6 1995 139 17.7 9.4 240 1.2 16.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图 1—6:八五时期机电产品与轻纺产品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资
30.00% 20.00% 10.00% 0.00% 机电产品 轻纺产品 机电产品 轻纺产品 1991年 19.60% 23.30% 1995年 29.50% 25.50%
料 来 源:根 据中华 人民共 和国海 关统计 编制. 4, "九 五"计 划时期 的出口
商品战略(1996-2000 年) 根据国家 "九五" 计划中提出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方针, 我国在该时期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
第 27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其具体措施是,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 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 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 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业. "九五"时期,通过"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的贯彻实施,我国各类出 口商品的内部结构都有较大程度的优化.机电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轻 纺产品中,出口结构有明显的升级,产品附加值有较大提高;在农副产品中,减少了粮 食作物的出口,增加了创汇农产品的出口. 表 1—30:九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增长% 比重% 九五时期 3563 21.9 37.1 1996 482 9.8 31.9 1997 593 23.0 32.5 1998 665 12.2 36.2 1999 770 14.7 39.5 2000 1053 36.9 42.3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 1—31:九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增长% 比重% 1996 128 8.5 1997 165 28.5 9.0 1998 202 22.3 11.0 1999 247 22.6 12.7 2000 370 50.0 14.9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图 1—7:九五时期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比较
第 28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25.50% 23.00% 9.80% 1996 1997 机电产品 28.50% 22.30% 12.00% 1998 23% 14.70% 1999 高新技术产品 2000 36.90% 50%
5, "十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2001-2005 年)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增长十分强 劲;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20 多年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都有较大的 提升,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是出口产品中低技术,低附 加价值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提出要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战略目标 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 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增强我国外经贸的国际竞争力, 努力保持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的保证措施.通过全面贯 彻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力争到 2005 年,机电产品出口达到 1800 亿美元,在 出口中的比重占到 50%左右;高科技产品出口达到 600 亿美元,在出口中的比重将提高 到 20%左右;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1)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 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来抓.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 3)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 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4)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产品出口. 二,以质取胜战略 (一)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内在质量与 外观质量,样品质量和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 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 3,创名牌出口商品. (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重要意义
第 29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适应国际竞争机制的需要. 2,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节约资源和社会劳动,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需要. 3,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减少贸易摩擦,保持出口持续,稳定的发展的需 要. (三)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 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加强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执法力度,为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供必要的法 律环境.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方面,产品科技含 量与产品竞争力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我国在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的过程中,也要依靠 科技进步.首先,要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并加速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 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 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其次,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推进技贸结合.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面对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加强的趋势,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是提高我 国产品技术标准化水平,立足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首先,要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完 善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其次,要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认证标准; 第三,还应积极宣传和推行《ISO14000 环境管理标准系列》 . 4.实施名牌战略 创造名牌是实施名牌战略首要环节.在创造名牌的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是关键,同时加强在国内外市场的广告宣传也很重要. 实施名牌战略还包括对名牌的保护.企业保名牌,一方面要保护商标不受侵犯,另 一方面要通过保证产品的内外在质量和不断更新换代,争取市场,占领市场.同时,政 府也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宏观管理手段,为企业创立名牌形成一个良好的外 部环境.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实现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狠抓生产过程的质量管 理,把"事后检验"放到"事先控制" .其次,要加强流通领域中的质量管理.在流通领 域中,既有商品收购,存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有商品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三,科技兴贸战略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 科技兴贸战略从商品生产和交换角度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力推动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 1,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 表 1-32:世界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变化(%) 产业/ 中高技术产 中低技术产 全部制造 高技术产业 低技术产业 时间 业 业 业
第 30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985 1993 2002 85-93 年增长 率
13. 0 17.7 24.5 14.3
28.7 28.8 28.1 9.9
28.0 24.2 20.1 8.0
30.0 29.0 27.1 9.4
100 100 100 9.9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统计. 2,高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 1,确立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将有力地推动我 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依靠技术创新建立我国出口产业和产品新的动态比较优势,从 而在未来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取较为有利的位置,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 的能力. 3,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可在扩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有力推动国民 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科技兴贸战略成效 1999 年科技兴贸战略启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 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图 1—8:1997—2003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变化
30 25 20 15 10 8 . 9 5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1 12.7 14.9 20.8 17.5 25.2
第 31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图 1—9: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出口总额增长率曲线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2.6 49.9 28.8 23 21 36.9 27.8 45.7 25.4 12.8 6.8 2000 2001
出口总额
24.2 12.2 0.5 1998
22 14.7 6.1 1999
32.3 22.3
44.8 34.6
数 据 来 源:中 华人民 共和国 海关统 计.
1997
2002
机电产品
200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五) "十五"计划时期科技兴贸战略的目标与措施 1,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推进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国际化,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 竞争力,是科技兴贸"十五"规划的核心. 科技兴贸战略的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提高传统出 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出口额最大的机电产品,纺织产品和农产品作为高新技 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保证措施 (1)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 包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体 制创新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资金投入机制创新. (2)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首先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其 次要促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3)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以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水平. (4)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不仅要加强技术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性 贸易措施的研究与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外贸领域的推广应用,而且要加大知识产权的 保护力度 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必须有市场拓展作保证.任何市场的容量都是有限 的,市场的分散和多元化成为市场扩展的主要方面. (一)出口市场战略的含义 出口市场战略就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格局做出战略性安排. 我国从"八五"计划起开始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即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 变化,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我国出口市场合理的多元化
第 32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的总体格局. (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 1,中国出口市场分布特点 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来看,至今尚未 改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香港地区,欧盟和日本的特点. 表 1—33:我国对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变化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金额 出口比重 1990 年 466 75.1 1995 年 1081 72.6 2000 年 1765 70.8 2003 年 3004 68.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图 1—10:2003 年四大传统市场出口比重
出口占比, 其 他, 31.5
出口占比, 美 国, 21.1
出口占比, 香 港地区, 17.4 出口占比, 日 本, 13.6 美国 香港地区
出口占比, 欧 盟, 16.5 欧盟 日本 其他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第 33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 上述这种相对集中的市场格局, 不仅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回旋余地受到限制, 而且也潜伏着一定风险.因此,我国必须调整目前的出口市场格局,坚持实施市场多元 化战略.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 (2)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措施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要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开拓战略.我国对发达 国家市场的开拓要以商品结构的优化为重点, 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要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出口政策,逐步实现以新兴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贸 易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其具体措施是: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首先,深度开拓要以商品结构的优化为重点,逐步扩大参与水平分工的比重,获取 更多的比较利益. 其次,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法规和惯例,充分运用其先进的 贸易基础设施和经销网络,特别是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上深层次的销售系统. 第三,要改善售后服务,稳定和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在深度开发和巩固传统市场时,还应根据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 开拓策略.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香港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应继续发挥其作为内地出口商品中转站的作用, 推动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港澳地区出口的管理和协 调工作,维护对港澳地区出口的良好秩序,保证对港澳地区出口的稳定增长.中国对东 盟,台湾省,韩国的贸易都呈逆差,应一方面调整商品结构,适应对方市场需求,另一 方面加强双边磋商,按国际贸易规则,要求对方消除贸易壁垒,增加我产品进入市场的 机会.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贸易规模不大,外汇短缺,有些市场 交通运输不便,气候不利等问题,我国应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适销对路 产品出口.同时我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贸易做法,将出口,援外,对外投资, 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多种经济交往形式结合起来,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进行综合 性开拓,以扩大对其出口.此外,我国还应在政策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所倾斜,如提 供优惠贷款,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等.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我国开拓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不仅面临机遇,而且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应采取 有力措施积极开拓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第一,要加强市场调研.第二,要努力扩大 优质产品出口.第三,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鼓励扶持政策. 五,进口商品战略 (一)进口商品战略的含义 进口商品战略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作的战
第 34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略性规划. (二)制定进口商品战略的依据 进口发展战略是以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为依据的,具体又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国家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三)进口商品战略的内容 我国各个五年计划都对进口结构进行了规划. 1,"六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1981-1985年) 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生产和建设所需的短缺物资的进口;组织好国内市 场所需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 对本国能够制造和供应的设备, 特别是日用消费品, 不要盲目进口,以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七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1986-1990年) 进口重点是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必要的,国内急需的短缺生产资 料. 3,"八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1-1995年) 按照有利于技术进步,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和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口,把 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用于国家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物资以及 农用物资的进口;防止盲目引进和不必要的引进;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促进民族 工业的发展;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争取少进口或不进口;严格控制奢 侈品,高档消费品和烟,酒,水果等商品的进口. 4,"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6-2000年)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努力发展技 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5,"十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2001-2005年) 根据"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我国产业结构和进口结构的现状,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重点应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保证重要资源和加工贸易物资 的进口; 按照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市场开放进程和国内市场的需求, 扩大消费品进口. (1)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①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意义 引进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是加速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在国民经济宏观层次,产业 中观层次及企业微观层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即: 我国要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有赖于其竞争力的提高,而技术水平的提升,则是提高竞争力的必要保障. ②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点 围绕着国家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目标,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部署,我国引进技术 和设备的重点包括:确保电子信息等先导产业发展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能源,交 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 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 (2)确保重要资源的进口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一切资源,因此需要进口一部分国内 短缺物资来满足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我国也不例外.所以,应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进 口重点建设物资,以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 (3)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 加工贸易是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措施, 有助于改善我国工业生产能力与原
第 35 页 共 36 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材料供应的比例关系;加工贸易进出口已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加工贸易对于 保持对外贸易规模的稳定增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 机会.鉴于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我国要确保加工贸易所需物资的进口. (4)扩大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 "十五"计划强调,要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 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等.因此,扩大消费品进口,能更好地满足国内不同层次 的消费需求. 消费物资的进口, 一方面要保证某些基本消费品的进口, 另一方面要根据生产需求, 进口一般消费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贸易依存度 出口商品战略 科技兴贸战略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5,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是什么 6, 我国为何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科技兴贸 "十五" 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7, 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意义何在 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 具体措施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全发,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出版社. 2,李荣林,张岩贵,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 出版社. 3,王允贵, 《中国加入 WTO 后的外经贸发展战略》 ,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 36 页 共 36 页
- 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现状及政策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03-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English 文档格式: pdf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University of Montana 分类: 创建时间: 2009-02-04 15:51:38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对中国石油对外依 存度问题 的思 考
下一篇:中国面临对外贸易争端升级挑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现状及政策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例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 对外贸易摩擦 2011年中国贸易摩擦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中国贸易摩擦统计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贸易摩擦案例
- 大家在找
-
- · 直缝埋弧焊自动焊技术
- · cba赛季
- · 嵩山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 · cf刷雷者1.97下载
- · 变温模具论文
- · 安徽省教育网
-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分校
- · 光电子学勷勤创新班
- · 典范英语7教案
-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 · 山西证券金典通下载
- · 长安高维厂招聘
- · c1驾照考试试题
- ·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 · led鱼缸灯
- · 玄幻小说霸美天尊下载
- · 洋务运动高考题
- · 映泰主板a780l3b
- · 自考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试题与答案
- · 郑州学日语
- ·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
- ·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考证
- · 旅游文化学
- · 暮光堡垒古加尔攻略
- · 娘家情深第二部第七集
- · 什么是高位肛瘘
- · 物流法规试题及答案
- · 仁寿新农合报销流程
- · 乳化剂的危害
- · 解放前四后八二手货车
- · 多位led显示系统设计
- · 创业故事文章
- · 数控车床维修
- · 2011c1驾驶证理论考试
- · 西西cf自雷挂
- · 济南市车管所地址
- · 2011年大学生村官
- · 导游业务说课
- · 项目制教学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