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络社会对人类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
  •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1-10-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guo ying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 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
    ——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刘精明 李路路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 GSS2003 的数据, 集中探讨了中国城镇社会中客观阶层位置在有关社会领 域中的后果和影响,居住模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和阶层意识构成了这一分析的 4 个维度.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居住,交往和认同维度上,特别是在客观分层结构的两 端,阶层化构成了主要的趋势;在生活方式维度上阶层化的趋势则比较模糊.在 4 个维 度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对应关系. 关 键 词:社会分层 阶层化 潜类分析 对应关系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现代化和制度急剧转型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成为引人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围绕 "市场转型" 理论所引发的争论, 集中于分层结构的变迁,而较少关注阶层化(或结构化)问题或分层后果的分析;然而,后 者在当代是更具理论和现实挑战的问题.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中国正在经历的现代化和制度转 ① 型的背景,利用 2003 年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GSS2003) 对当代中国城镇社会的 , 阶层化程度进行分析, 探讨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 考察二者之间 是否存在某种一致性的对应关系, 或者说在什么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的对应关 系,集中回答有关我国城镇社会中"阶层化"过程是否出现,以及在哪些领域中表现出来的 问题,从而为分析中国城镇社会的社会分层状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阶层化问题的理论探讨
    阶层化问题的讨论是社会分层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 大多数传统的关于社会分层 ② 结构的研究 基本上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即:一个社会的阶级或阶层是基于客观社 会位置而形成的,例如,阶级位置,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财产和收入,权力等,即使是社 会声望这样看起来是主观的评价标准,其基础也是社会经济的,内在地包括了权力,教育水 平和收入等要素(Blau & Duncan,1967;Featherman,Jones & Hauser,1975;等等) . 但是, 社会分层研究并非仅仅是对客观社会位置的分类和分析, 而是如埃里克森和戈德 索普所指出的, 其首要任务是阐明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中可见的主要社会行动模式之间, 或 简单地说"结构和行动"之间的关系(Erikson & Goldthorpe,1992:1) .马克思关于"自在 的阶级"和"自为的阶级"的著名概念,韦伯关于"阶级"仅仅是某一种共同体行为的可能 基础的讨论(马克斯·韦伯,1997/1976〔下册〕 :247-251) ,都强调了客观分层结构和相应 群体行动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赖特主张,对阶级的分析必须区分"阶级结构" 和"阶级形成" (Class Formation)两个层次:阶级结构被定义为一种决定个人或家庭的阶 级利益的社会关系结构,而阶级形成则是"在这种阶级结构之中,基于由结构所决定的利益 基础而形成的组织化的集体行动" (Wright,1985:9-10) . 因此, 尽管社会分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客观社会位置的分析, 但都内在地包含了一个基 本假设: 客观的分层结构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基本分界线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基础, 构成了 社会集体行动的基本组织原则和社会矛盾及冲突的基础, 也就是说, 构成了集体行动的基础. 在分层结构和集体行动两极之间, 存在着一系列的中间过程和条件. 这些过程在吉登斯 那里被称之为"结构化"过程(Giddens,1973:109) ,或者我们将其称之为"阶层化"过


    2003 年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合作主持的问卷调查项目,南 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系,所合作参与了部分调查工作. 这里所谓"传统"是指相对于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立场所形成的相关理论.
    1
    程.由于社会行动的极端复杂性,客观的分层结构在行为,消费,认同和社会意识等各个领 域中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以及它与集体行动的联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也是一个 更具挑战性且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主题. 不同的理论传统在关注阶级形成问题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是理论归宿有较强的一致 性: 阶层化研究不仅仅指一种客观分层结构的划分, 而且需要充分注意到其他因素与客观结 构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标识着一个社会内部的阶层化水平.在本文作者看来,居住空间, 社会交往, 生活方式和阶层认同 4 个维度对于分析阶层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 个维度在 这 客观结构和行动模式之间表现出某种递进的关系, 构成了衡量阶层化的层次结构, 居住方式 更接近于客观结构, 而阶层认同更接近于集体行动. 本文的基本目标是基于我国城镇居民的 职业,教育和收入等客观位置,探讨客观阶层位置与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社会 认同 4 个维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中国城镇社会的资料来检验并发展上述基本假设. 一 居住模式 住房是财产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多数被雇佣者来说更是如此.同时,住房又不仅 仅是一个栖身的场所,而且包含了居住者对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往对象和生活方式的 选择.因此,分层结构和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很早就为研究者所注意.恩格斯曾经对 19 世 纪 40 年代英国曼彻斯特社会居住空间模式进行过分析,从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割的角度 探讨了英国社会的阶层化问题. 而现代社会学的研究中, 则集中探讨了居住与社会封闭之间 的关系.例如,英国新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雷克斯对于"住宅阶级"的研究(参见夏建中, 1998) ;住宅社会学关于住宅的使用差异是人类社会隔离的指示器,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 级隔离,种族隔离和贫富隔离的分析(周运清主编,1991:12) ;消费社会学提出的居住空 间因社会阶层的分化而产生空间分隔的判断(渡边雅男,1998) ;以及 P. 马库斯在 1993 年 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视角而提出的城市社区持续模式等, 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分层结构与 居住空间的关系. 一些学者还通过运用社会居住分离指数及相应的统计分析, 进一步研究了 职业(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寿命周期,种族与民族隔离等因子对造成西方城市居住分异的 影响(王兴中,2000) . 上述关于居住空间分割与阶层关系问题的探讨, 主要存在两种研究倾向, 并在某种程度 上相互分离.其间,一种倾向强调以居住类型的差异为基础,由此分析真实社会阶级的形成 和阶级冲突; 而更多的研究者则以人群中的其他结构性的区隔因素, 比如种族, 收入, 教育, 职业等,来分析和探讨产生住宅类型差异的原因.然而,事实上这两个方面在阶级形成的过 程中,存在相互促进的影响.居住空间上的阶层分化特征并非单纯的社会分层现象,同时也 是一种导致社会阶层化,社会封闭趋势显性化的重要机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由于受到 不同的结构性条件的制约,选择了不同的居住方式,这表现在,在一些生活质量和居住质量 十分类似的社区中,集中居住着一些在生活条件和生活机会上大致相似的人群;并且,在这 样的封闭性社区中, 人们逐渐养成了大致相似的生活方式和地位认同, 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 上,产生了相对封闭的社会阶层群体. 二 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属于现实的社会行为范畴.与"纯粹"的客观社会位置相区别的是,人的行为 是其结构属性和社会心理前提相结合的结果(布劳,1991/1977:246) . 从结构社会学的传统出发, 布劳在其社会交往的宏观结构理论中曾经阐述了一个基本假 设,即:人们更多地与自己群体或社会阶层中的其他成员交往,处于相同社会位置的人们有 着共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以及相似的属性和态度, 这一切都将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 例如婚 姻,朋友等性质的交往关系.这一假设可以称之为"接近性"假设.在布劳看来,接近性假 设具有社会交往理论的首要基本公理的性质(布劳,1991/1977:57-59,67) .格兰诺维特 有关关系强度的著名研究,其理论逻辑的起点也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Granovetter,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小络的新生活  络方式  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2015年人类的生活方式  维络城  少林圣方通络康膜  络红人程琳被谁睡  维络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