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数理统计课后答案 > 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尽管是对某一问题深思的结果
  • 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尽管是对某一问题深思的结果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8-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English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bramwelll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前 言 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尽管是对某一问题深思的结果,但却不一定是熟虑的 产物.顿悟只是瞬间的事,若由此想去完成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得付出 大量的,艰辛的劳动了. 自树起"教育美学"这面旗帜至今,已近十个年头了.提出这一命题时 的兴奋,随着研究的深入已逐渐降温.因为我们发现"更有早行人".但是, 我们之所以仍能矢志不移地坚持十载春秋,是因为我们同时也发现我们的起 点和归宿与别人不一.有人提出教育美学而研究的只是教育的艺术或艺术性 的教育;有人提出教育美学而仍立足于"借美育人"(借教育之外的如社会 的,自然的,艺术的美).我们倡导的是"立美育人"(立教育自身之美, 当然不否认"借美"),认为正由于教育过程中本身有美或美的因素,"教 育美学"才可能成立. 于是,我们赴京访学,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以挖掘教育过程中美的因 素为前提,以把美贯串于教育过程各环节为终结.我们能够做的更多的可能 是后者(它近似于建立一个教育学的分支);但我们企望做得更多的是前者 (它近似于建立一个美学的分支).当然,前后两者可能本身就是一贯的, 至少是不相悖的.《关于建立教育美学的构想》,《教育从艺术中吸取些什 么》,《论教育美学的本质》,《论教育美学的特性》等理论性的系列论文 便由此发表了.在进一步的,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又发表了《论教学的"情 知对称"问题》,《启发式教学新解》,《论审美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等更 近于实际的系列论文.由论题到论文再至系列论文,教育美学的板块阵容业 已构成,只要串引一条线索,便可望构筑大厦了.1990 年际,湖南教育出版 社陈民众先生对我们的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他又站在严谨的科学立场 上提议:不号称"学",可望成书.我们汗颜,在痛恨能力有限之同时,又 叹惜资料之贫乏.但我们心高,不想生产这个"早产儿". 再孕,又是五年.我们曾分别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和湖南教育学院教 育系先后开了三届"教育美学"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认识和 研究都得到了一定的升华,然而不满意的东西也愈来愈多.这是"学然后知 困,教然后知不足"吧 难怪孔夫子都 "述而不作",吾辈之人,何能何德 在书稿羞于面人之际,又蒙本书责任编辑翦开明先生垂青,并转变了我们的 想法.我们以为,只有面世,求教于大方之家,得时贤之赐教,能人之指点, 出身贫寒之家的"丑小鸭"方可吃百家食而成"美天鹅". 基于这样的自慰,加上"论稿"二字,也就心安理得了. 作者 1996 年 3 月于岳麓山下.
    教 育 美 学 论 稿 郑钢 杨新援 著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文明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教育 的不断普及,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 的活力.然而,要使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培 养出自由,和谐,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对全部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性 的思考和前瞻性的设计.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的 本性之所在. 当然,思考和设计可以仁智互见,众说纷纭.但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社 会活动,那么一切关于教育的思考和设计都离不开对以往教育的正负效应的 考察,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给人格发展提出的要求的考察,一句话,离不开站 在人类发展的必然性高度对教育的思考.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在这种思 考的基础上,我们才把注意力投放到一个新的领域中去,才导致我们提出教 育美学这个范畴. 1.以往两种极端的教育模式及其对人性的损害 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观点,思想和活动方式不一而足, 其中有两种较极端的模式在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性,在这里 有必要加以简要的讨论. 第一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人一生下来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教育的目 的就是要通过教育的灌输和整治,把既定的社会价值观,知识和经验输入人 的心灵,使人最终超然于动物之上,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得到社会传统的 认可.这种思路支配下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强调外 在的知识的绝对价值,教师在教育中以惩罚威吓为手段,以灌输为方法,向 学生传授狭隘死板的教条,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被动环节,必须遵守各种 各样的清规戒律,以既定的传统的统一的人格模式作为自身成长的框架,以 死记硬背作为学习的方法,以记忆的机械发展作为最终的标志.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尤其宋,明以后的教育,大体上就遵循着这种模 式.在西方,从斯巴达教育到基督教教育再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 实际上也没有脱离这个模式的范围. 第二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种种应该肯定的天赋本 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些天赋本能得到自然的生长和扩展,最后达到 人格的完满和成熟.在这种思路支配下的教育模式强调教育过程应以学生为 中心,强调学生内在的兴趣,需要及个人的经验;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自 我的活动提供材料,重视个人学习的主观性,偶然性,反对一切现成的框架, 主张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活动,自己评价,实行一种"自由化" 的教育.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最典型的代表当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 育. 上述两种极端的教育模式,前者的价值观是"人之初,性本恶",其理 论基点在于强调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抽象理性,认为只有在外界强大的压力 下,通过高度理性和逻辑化的程序,学生才能认识和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全 部知识;后者的价值观是"人之初,性本善",其理论基点是重视人的心理 结构中的感性经验,认为教育过程就在让学生在感情冲动的指引下, "自由"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医药数理统计课后答案  数理统计课后答案  应用数理统计答案  应用数理统计习题答案  应用数理统计书后答案  应用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  应用数理统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