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1-26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 工程”三期子项目“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与
公共政策学科平台建设”资助;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面上一
般项目(08XNB009)
作者简介:刘鹏(1979-),男,湖南衡阳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博
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监管与
卫生政策。
从 2007 年初开始,一场“中国制造”危机开始
在全球蔓延,从玩具、牙膏、宠物食品、原料药,直到
2008 年的“三鹿”奶粉,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信任
度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打击,这其中又以食
品安全的情况最为严峻。从前几年的“苏丹红”工业
添加剂事件、龙口粉丝事件、阜阳奶粉事件,到近段
时期的三鹿奶粉事件、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海南
豇豆事件等,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逐步由国内向国
际扩散。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唐
安竹(Drew Thompson)曾经在美国著名智库詹姆斯
通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所举办的《中国简
报》(China Brief)撰文,惊呼中国食品安全的危机
将给全球的公共卫生治理带来挑战[1]。
虽然西方国家对于这场危机的严重性有夸大
的成分,但是却无法掩饰中国政府产品安全监管体
制的不足与乏力。各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表明,
一个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虽然不是培育
良好的食品安全格局的充分条件,却是遏制食品安
全事故频发的必要条件。2008 年 10 月 6 日召开的
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
奶制品监管严重缺失的突出问题”[2]。从某种意义上
看,
“中国制造”的危机就是缺乏监管的市场经济的
危机,就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危机。因此,可
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监管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维护中
国食品的质量和声誉,将成为中国政府努力的方
向。
然而,食品安全监管改革虽已成为政府和社会
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系统和深度的学术研究精
品仍然乏善可陈。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研究既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