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W§iJt*~IR AIO-4 :I:tl!~nEt&~lim (PF~~nlnJ* ~-t5~=?Xffi }~,'1X:1t1Jt*) 申明 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上海康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开 展对惠南镇东城区A10-4地块征收安置房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 规及规定, 并经上海康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 公 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 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本项目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东城区,东至政海路、南至拱北路、西至 A10-3地块、北至A10-3地块.用地性质为三类居住用地(R3). 本项目原名称为惠南镇东城区A10-4地块项目.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 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 1.2.1 建设组成及内容 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备注 主体工程 高层住宅 共15 幢 配套工程 居住配套用房 共1幢地下车库 600 辆 环保工程 土建烟气道 厨房脱排烟机排风通过连接管接入土建烟气道内排出 屋面. 噪声防治措施 通风空调设备、 污水泵等噪声源采用消声、 隔声、 减振、 隔振等防治措施. 垃圾处理 垃圾收集站 公用工程 给水 本项目拟从市政道路引入市政给水管, 室外给水管道在 基地内成环布置. 排水 室内生活污、废水合流,室外采用雨污分流,项目生活 污水拟经专用检测井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雨水排入 市政雨水管道. 消防 包括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配置等 供电 本项目拟设 1 座开关站,3 座加强型街坊站. 燃气 本项目设燃气调压站 1 座. 1.2.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见表2. 表2 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总用地面积 m2 74908.4 2 总建筑面积 m2 184618.82 3 不计容建筑面积 m2 34953.0 4 计容建筑面积 m2 149665.8 5 容积率 2.0 6 绿地率 % 35.1% 1.2.3 建设周期和投资 本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始施工,预计2017年12月竣工.项目总投资约为 11815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700万元. 1.3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本项目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东城区,项目的建设符合《惠南镇东城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南府[2007]270号). 本项目为房地产类项目,项目产生的污染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后能降到最 低, 并满足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因此项目的实施不会改变 《上海市2012 年~2014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浦东新区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 划(2012年至2014年)》所确定的区域环境质量功能和指标等级,符合上述计划 所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声环境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2011年修订)》(沪环保防[2012]37 号),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噪声标准适用区. 2014年4月,评价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了现状监测.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 连续监测2日.监测结果表明,现场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 (2)环境空气 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项目所在区域为 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2014年4月,评价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 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 最大允许浓度相关限值. 根据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10个监测站点 及全市平均7天的24小时平均值, PM2.5 24小时平均值部分超过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中的相应标准. (3)地下水环境 2014年4月,评价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 在地地下水环境现状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相应 标准,同时满足荷兰地下水干预值标准的要求. (4)土壤环境 2014年4月,评价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 在地土壤环境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 《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T350-2007)中的A级标准.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 (1) 声环境:项目基地周界外 200m. (2) 环境空气:以项目中心为圆点半径 2.5km 范围内. (3) 地下水:四周河道范围内. (4) 土壤: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及临时占地范围. 本项目评价范围见附图 1.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 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拟建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 工程各阶段 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见表3. 表3 工程各阶段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环境要素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影响性质一、施工期: 声环境 项目施工会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施工 机械. 短期、不利 地表水环境 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 短期、不利 环境空气 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各施工 阶段及施工期车辆行驶二次扬尘.此外部分施工机械作业 时产生少量废气. 短期、不利 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工程废弃渣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 圾等. 短期、不利 二、营运期 环境空气 地下停车库废气,主要为 NOx、CO 等; 住宅厨房油烟;垃圾房臭气; 长期、不利 地表水 住宅、配套生活污水; 地下车库冲洗水; 长期、不利 声环境 设备噪声:水泵、风机、变配电站噪声; 小区内车辆行驶噪声; 长期、不利 辐射 变电站 长期、不利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 基于《惠南镇东城区A10-4地块征收安置房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上海浦东 千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4.5)以及现场踏勘,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涉及到华钜 御庭、新凤凰城、金地城、爱盛家园、东城华都、红光村、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 导中心(南汇博物馆)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华钜御庭、金地城、爱盛家园、红 光村、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南汇博物馆)等声环境保护目标;规划河道 环城港等规划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具 体见附图1.此外,本项目还涉及规划环境保护目标若干. 3.3 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 果(1)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车辆以及土建施工中的施工机械. 施工期夜间 噪声影响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显著的特点,应避免夜间施工;采用低噪声施工 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因运输车辆超载、超速、鸣笛以 及野蛮施工等带来的人为噪声污染. 营运期噪声分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对本项目的影 响.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水泵房、风机房、变电站等设备房中设备运行产生的 噪声,以及小区内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等. 外部环境对本项目的噪声影响主要是项目地块周边的拱北路、 靖海路、 规划 政海路、规划城北路交通噪声影响.本项目采用德国 DataKustic 公司的 CADNA/A(Computer Aided Noise Abatement)软件进行营运期噪声预测, 该软件已 通过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评审. 预测结果表明,临道路第一排建筑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本项目已设计双层玻璃窗以达到降噪效果. (2)环境空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车辆行驶导致的二次扬尘及装修油漆 等,可通过设置施工场地围挡、洒水、密闭运输等进行控制.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地下车库废气、垃圾站臭气和居民厨房油烟等. 地下车库 NOX 排 放浓 度 和排 放速 率达到 《 大气 污染 物综合 排 放标 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废气排放口设置满足《机动车停车车库(场) 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02)要求.垃圾站设置位置满足《小型压缩 式生活垃圾收集站设置标准》 (DGTJ08-2000)相应要求,并加强管理、及时清 运. 居民厨房油烟通过家用油烟机并由居民楼内置油烟竖井在楼顶排放, 对周围 环境影响小 (3)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及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 响. 施工期生产废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工程施工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将被 降低至最低程度. 营运期主要为生活污水, 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并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经 处理达标后外排. (4)固废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渣土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 活垃圾等.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修正) 》和《上海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的通告》 (沪府发 [2009] 2 号)的相关要求及时外运、合理处置. 营运期主要为生活垃圾,本项目设置垃圾房,日产日清,对周围环境影响很 小. 3.4 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 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本项目不涉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环境敏感区. 3.5 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 措施及效果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时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尽量减少 22:00~次日 6:00 的运 输量; 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 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期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项目建成后,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禁鸣和限速标志;水泵、风机、变压器等均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各设备房应采用吸声、隔声材料,设备采取 防振动基础,安装减振垫或减振支架,使设备降噪减振.风口安装消声器. 本项目临街首排住宅楼应选用隔声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和密闭性良好的门 窗,使室内声环境质量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相应标 准.同时加强机动车运输管理,禁止车辆超速行驶和鸣号.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场界应设置临时隔离屏障; 材料堆场采用室内堆放或遮盖防尘; 定时对 施工区域进行洒水,开挖土方集中堆放,采用商品混凝土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 施后,施工期颗粒物排放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中的二级标准. 项目营运期居民厨房油烟通过家用油烟机并由居民楼内置油烟竖井在楼顶 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地下车库汽车尾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垃圾站设置位置满足 《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设置标准》 (DGTJ08-2000)相关要求. (3)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多余的废水用于工地降尘洒 水, 最终少量的排水必须经过沉淀池多级沉淀处理达到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 质标准》(DB31/445—2009)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下车库冲洗水经隔油沉 砂池后、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 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2010)》的相关要求及时外运、合理处置;建设单位应 当在办理工程施工手续前,向工程所在地的区(县)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申请 核发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证. 营运期生活垃圾设垃圾房, 派专人管理并由地方环卫部门每日清运, 不会对 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项目为房地产项目,不涉及重要、特殊生态敏感区,因此环境风险影响较 小,在依托上海市以及嘉定区风险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下,其环境风险可控. 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对由外环境交通噪声引起超标的住宅楼采取隔声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及密 闭性能良好的门窗,使室内能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相应标准. 3.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本工程的建设将带动地块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升. 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会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但采取一定的环 保措施后,这些影响将会减轻或消除.经本报告估算,用于环保的直接投资约为 7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60%,其环境和社会效应显著. 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本项目不涉及防护距离,无防护距离内的搬迁. 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定了完整有效地环境管理机构和体系, 在考虑了施 工期、营运期两阶段环境影响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覆盖噪声、大气和废水的比 较全面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测重点为施工期噪声、扬尘以及营运期的废气、废水 和噪声.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定了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体系. 施工 期环境管理实施机构主要为施工承包商, 负责机构为项目公司. 营运期环境管理 实施机构为开发商与物业公司. 4 公众参与方案 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 次数: 两次. 第一次信息发布是在建设单位确定委托环评机构承担报告书编 制任务后7个工作日内;第二次信息发布是在环评报告书编制基本完成后. 内容:第一次信息发布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概要;(2)建设单位概要;(3)环 评机构概要;(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5)征求公众意见的 主要事项;(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7)信息发布有效期限.第二次信息发 布内容按《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 指导意见(2013年版)>的通知》(沪环保评[2013]201号)附件一中的要求进行 发布. 方式:第一信息发布委托上海环境热线(http://www.envir.gov.cn)网站统一 发布;第二次信息发布委托上海环境热线(http://www.envir.gov.cn)网站统一发 布、当地区县报进行公告刊登. 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 范围: 上海环境热线覆盖范围内的公众; 居住或工作在项目建设地点周围或 者工作在附近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次数:3次.第一次为在上海环境热线网信息公开;第二次为在上海环境热 线网信息公开、 在当地区县报进行公告刊登; 第三次为评价范围内现场公众参与 问卷调查. 形式:共3类形式,分别为在上海环境热线网上公开环境信息;在当地区县 报进行公告刊登; 在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代表现 场填写纸质问卷调查表.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上海环境热线、 当地区县报信息公告, 由上海康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书面委 托并确认公开内容后由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 现场公众参与 问卷调查由上海康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参与.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 项目的建设符合 《惠南镇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南府[2007]270 号),项目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通过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对 策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 可行的. 6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联系人 宋经理 靳小姐 地址 浦东新区惠南镇拱极路 4650 号 浦东新区峨山路 91 弄101 号5号楼 6 楼 邮编 201300 200127 电话 68092333 50124255 电子邮箱 khzy2885@163.com debl_pp@126.com 附图1-1 500m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敏感点 序号 行政范 围 敏感点名称 M1 浦东新区惠南镇观海居委会, 其中 500m 内 华钜御庭 M2 新凤凰城 M3 明光居委会, 其中 500m 内 金地城 M4 爱盛家园 M5 东城华都 M6 红光村村委 会, 其中 500m 内 红光村 M33 明光居委会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 指导中心(南汇博物 馆) 100m 500m 范围 项目所在地 M 环境保护目标 附图 1-2 项目评价范围及 500m 外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敏感点 序号 行政 范围 敏感点名称 M7 浦东新区惠南镇红光居委会(包括红光花苑等居住点) M8 东城居委会(包括东城时代华庭、东城花苑等居住点) M9 灶路村村委会 M10 城北村村委会 M11 靖海居委会(包括乐源城、沙梅苑、东城靖海苑、丁家宅、黄家宅 等居住点) M12 梅花居委会(包括兴东佳苑、桃花源一村、金梅雅苑、康达小区、 梅花新邨等居住点) M13 陆楼村村委会 M14 永乐村村委会 M15 学海居委会(包括煌烘雅墅、东门路 500 弄等居住点) M16 北门居委会(包括彩虹新村、百乐公寓、北门新村、三八小区等居 住点) M17 塘路村村委会村 M18 勤丰村村委会 M19 荡湾居委会(包括荡湾新村、永乐小区等居住点) M20 东门居委会(包括繁新苑、海燕苑、盛和小区等居住点) M21 陆路村村委会(包括龙源新城、伊顿公馆等居住点) M22 西门居委会(包括西北新村、汇昆小区、华盛新村、华汇公寓、西 潭新邨、汇通新村等居住点) M23 海燕居委会(包括莎海惠晨苑、香桂园、康敏苑等居住点) M24 惠东村村委会(包括惠东村、人生港湾南欧城等居住点) M25 南门居委会(包括西门新邨、惠房苑、向阳公寓、西南小区、公园 新邨等居住点) M26 惠城居委会(包括鼎城丽景苑、福汇新村、福汇二村等居住点) M27 民乐村村委会(包括汇景名苑、杨家宅、姚家宅等居民点) M28 听北居委会(包括听潮一邨、听潮二邨、听潮民乐苑等居住点) M29 卫星居委会(包括鑫通公寓等居住点) M30 听南居委会(包括南田公寓、彩虹园等居住点) M31 祝桥镇高永村村委会 M32 星火村村委会 M34 惠南镇红光村村委会 民办云翔小学 M35 城北村村委会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 M36 陆路村村委会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 M37 昂立学院南汇校区 M38 南汇中学 M39 上海电力学院南汇校区 M40 明光村村委会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 M41 浦东新区第三少年体育学校 M42 梅花居委会 南汇三中 M43 北门居委会 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 M44 南汇区中心医院 M45 惠南小学 M46 东门居委会 南汇一中 M47 惠东村村委会 上海托普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