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邯郸学院 > 著名学者丁学良先生访谈录
  • 著名学者丁学良先生访谈录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3-06-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第 17 卷 第 2 期 Vol. 17 No.2 学术名家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2007 年 6 月 June 2007
    著名学者丁学良先生访谈录
    康香阁,李俊丹,周冰毅
    (邯郸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
    摘 要:2006 年 12 月 5 日,丁学良教授应邀到邯郸学院讲学,并就当前高等教育中的若干热点问题接受了学报编辑部 专访:(1)1998 年以来,国内高校的硬件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软件方面改善的速度远远滞后于硬件方面的改 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管理,应该是一种宏观管理,而不应该是一 种微观管理。(2)“高等教育是一个产业”的提法是对的,因为教育是需要资源投入的,资源的投入同样是要讲究它 的效益的,但并不等于说,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它都要以盈利为目标,这是两回事儿。(3)一个好的大学 校长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一位学者,不一定顶尖,但要中等偏上。第二,有若干年高教系统工作的经历, 对教育有深刻的理 第三,懂得运用教育资源,包括寻找教育资源。此外,还要对学校充 心,爱校如家,爱校 胜家。(4)扩大招生不是就业难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产品(学生)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另外,复杂的用 人制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5)地方院校要设立专门的调查机构,调查本地和周边地市的用人情况,对人才需求进行 预测,并根据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特色。(6)笼统地用“海归派”来概括所有从海外学习回来的人 是一个很混乱的标准。海外回来的人越来越多,真假难辨,应该在国内一些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都建立一个海外学 历人员信息服务中心,通过验证找到一个公平的起点,货真价实的海外人员理应得到合理的待遇。 关键词:丁学良;学者访谈;中国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产业化;招生与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收稿日期:2006-12-05 作者简介: 〔采访者〕康香阁(1959—) ,男,河北成安人, 《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受访者]丁学良,男,安徽 人,美国哈佛大学博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兼该校“大学发展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07)02-0001-09
    ———————————————————————————————————————————— 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就要明白这个差距在哪 里。当然这个差距有好多类,有硬件的、有软件的、 有体制的,还有大环境的,有小环境的,等等。 编辑部: 中国领导人自 1998 年提出建设世界一流 大学以来,已对若干重点大学进行优先投入,这些大 学自己也在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进发。据您近距 离的观察,您认为国内大学这些年已经取得哪些重要 进展?不足之处是什么? 丁学良:自从 1998 年到现在为止,将近 8 年的时 间,若干著名大学得到了国家有限的投入,这些有限的 投入按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准看来,都是很巨大的增长。
    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软环境更重要
    编辑部:您已就“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话题发表 了许多言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您能否用最简练的 语言概括您关于这个话题最核心的思想? 丁学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话题,我只能这 么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提的是对的。 这些年来,我的很多言论,就是告诉国内的人们,只 有明白了国内高校和世界著名高 距离在哪里,然 后你才能够设计出前进的目标。如果不明白这些距离 在什么地方的话,即使再投入更多的物质的财力的资 源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要想从实质上缩短中国的大学
    我看取得的重要进展有这么几点,第一个,房子 盖的更多了;第二个,校园变得更大了,校园里面的 草地更漂亮了, 从教师到学生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来看, 有显著的改善, 这些对于办好学校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但是,像另外一些更重要的方面,我还没有看到 显著的变化,例如,对教师的招聘、教师职称评定的 改革还不 显著,不 全面。换句话说,在大幅 度的改善学校里面的研究的软环境方面,我看到的变 化还很少。 编辑部:能否具体谈谈。 丁学良: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就说开会要报批这 件事。国内一所大学,如果要开一个国际研讨会,超 过多少人, 就要拿到相应的那一级主管部门去审批, 常常是, 会计划的日期已经过了,批文还没有 下来。 我听了以后觉得很纳闷, 这和我 20 几年前出国时 的情况差不多。我的意思就是说,学校要开一个纯学 术性的会议,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机构审批。在国外, 哪怕是三流大学,把开会的钱拿来了,然后找到了开 会的合适的人,就可以开。至于开会的效果怎么样, 是更难、更关心的一件事情。开一个会,能不能 在这个会议的学术主题上面有一个很好的学术研究成 果的交流, 这个交流的本身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出来, 比如是出论文集,还是在哪一个学刊上能出版一个专 刊,这倒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越是好的研讨会,越 是需要带来的是与会者最近的研究成果,能够使得参 加会议的人在学术研究成果方面有很尖锐的面对面的 碰撞,如果没有这种碰撞,也不可能产生促进这个学 科研究的效果。任何一个大学都要开学术会,如果在 软环境方面你不改善的话,你就是多出钱,我看效果 也是不会好的。 从 1998 年到目前为止, 国内高校在硬件建设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软件方面改 善的速度远远滞后于硬件方面的改善,更基本的、更 基础的,更核心的软件,包括体制、包括措施、包括 机制这些方面的改善, 不能说一点没有, 但很不显著, 很不全面,很不系统,很不牢固。 编辑部:就大学的外部环境而言,您认为要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还要在哪些 方面进一步改革? 丁学良:中国教育行政 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河北邯郸学院怎么样  河北邯郸学院招生网  河北邯郸学院分数线  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河北邯郸学院贴吧  河北邯郸学院好不好  河北邯郸学院校  河北邯郸学院教师招聘  河北邯郸学院函授报名  河北邯郸中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