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盛况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沈阳隆重召开 论坛侧记 "能源与环境" "绿色建筑与城市发展" "本土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校友工作 校友总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分别在沈召开 大会花絮 校友谢克昌院士即兴赋诗赠母校 北洋老学长华泽澎赠墨宝祝福母校 景秀美 人相聚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参观辽河保护区 大会倡议 天津大学120年校庆倡议书 天津大学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 总第 141 期 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一) 欢度国庆 喜看盛世和谐 凝心筑梦 再创天大辉煌 祝海内外广大校友节日快乐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群策群力 同心同德 共筑"天大梦"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沈阳隆重召开 在欢度中秋佳节,喜迎阖家团圆之际,9 月21 日-23 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 会在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的东北重镇沈阳隆重召开.2015 年,我校将迎来建校 120 周年 华诞.本次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以"牵手辽沈情,相续北洋缘,喜迎双甲子,共谋新发展"为主题,来自海 内外 42 个校友分会的天津大学校友代表和老北洋大学学长 300 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再叙友情. 这是一次天津大学海内外校友的盛会,凸显了母校广大校友的凝聚力和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感.在为期 2 天的会议中,海内外各地校友代表聆听了学校事业发展报告和新校区建设情况介绍,为母校取得的成绩欢 欣鼓舞,对天大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大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天津大学校友总会章程》 ,并顺利完成了天津 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的换届,一批年富力强的校友骨干进入了理事会,体现出母校校友工作承前启 后、生机勃发的活力.大会表彰了"优秀校友工作者" 、 "校友工作贡献奖"和"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组织奖" 等,并进行了各地校友工作交流.大会还举行了专题论坛、 "校友院士辽宁行" 、天津大学科技成果展等活 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促进了学校与辽宁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知名校友、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陈冀平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校长李家俊在开幕式上向校友介绍天津大学事业发展及新校区建设情况 原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名誉会长杨渝钦在闭幕式上致辞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9月21 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举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致开幕词,校长李家俊作了"以人为本内 涵发展为把天津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共同努力"的大会报告.校友总会副会长、天津大学 副校长冯亚青就 6 年来校友总会工作作了报告.出席大会的嘉宾、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校友总会名誉会 长陈冀平,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分别致词.大会承办方代表、沈阳校友会会长、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党 委书记鲍风雨致大会欢迎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会长单位浙江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43 家常务理事单位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山西校友会 名誉会长谢克昌院士以及谢礼立、侯立安、崔恺等院士校友,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 杨渝钦及校领导钟登华、汪曣、元英进,工程院院士余贻鑫、叶声华,校友总会副会长王德惠、袁国林、 曹嘉庚、张洪波、俞辉出席了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 陈冀平在致辞中说: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中国梦'包含着我们 的'天大梦'——把母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广大校友们以母校为荣,期盼天大发展再创新辉煌,将 会和母校全体师生一起,共同为实现'天大梦'而努力奋斗. " 刘建平在开幕词中表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事业发展都深深凝聚着广大海内外校友的 热切期待和重要贡献.学校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国家和天津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 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真切地希望凝聚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海内外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 的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支持.诚挚欢迎各位校友继续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共同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他向海内外校友发出诚邀的邀请,希望在学校建校 120 周年之际,广大校友 能相聚北洋,共话"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 ,共同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天大梦"而努力奋 斗. 李家俊在报告中从"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稳 步提升" 、 "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 "学科实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 "全面加大改革实施力度" 、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六个方面介绍了 2009~2012 年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与会人员深受鼓舞.针对 广大校友高度关注的新校区建设工作,李家俊表示,学校积极开展新校区前期报批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新校区周边配套设施初具形态.目前正在继续深化完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综合实验楼组团、图书馆组团 和机械学院组团已开工建设.他表示不辜负校友的期待,要把新校区建设成为智慧绿色的校园,为建设世 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打好基础.李家俊还对未来几年学校的工作部署向校友作了汇报. 大会通过了冯亚青代表校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并进行了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工作,通过了新一届校 友总会理事会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名单.冯亚青以"一项情感工程、双向服 务宗旨、三位一体格局、四类创新工作"概括汇报了第五届校友总会理事会工作情况,并对未来工作进行 了展望.六年来,校友总会鼓励校友关爱母校,凝聚广大校友情感力量,助力天津大学事业发展,逐步形 成母校和校友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会表彰了 191 名"优秀校友工作者" ,向138 名校友颁发了"校友工作贡献奖" ,授予北美校友会等 12 个校友会"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组织奖" .该校 1948 届土木工程专业校友、连续参加了 10 届世界校友会、 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获得者郑汉钧在会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郑汉钧在发言中说,自己从 1988 年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校友大会至今,见证了大会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现在的数百人,也了解到 了母校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欣慰、兴奋.他表示母校是自己永远的牵挂,希望在 下一届世界校友大会上与大家再次相见.该校 1962 届水利系校友、原水利部总工、三峡建设集团总公司副 总经理袁国林代表"校友工作贡献奖"获奖者发言,他表示,校友工作是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份担当, 更是一种享受,祝福母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该校天津校友会秘书长申志丰作为"优秀校友工作者" 代表,介绍了自己从事校友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并向广大参会校友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冯亚青作校友总会工作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曣宣读表彰决定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刘建平向香港校友郑汉钧颁发"特别荣誉奖" 李家俊向校友代表颁发"校友工作贡献奖"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组织奖"获奖校友会代表合影 大会承办方代表、沈阳校友会会长鲍风雨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9月22 日下午,大会闭幕式举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原校党委书记、校友总 会名誉会长杨渝钦,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亚青出席了闭幕式,大会承办方沈阳校友会会长 鲍风雨主持会议. 闭幕式上,各地校友会进行了工作交流,天津、北京、上海、安徽、湖南等 10 个校友会负责人介绍了 各自校友会的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并就母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建设、新校区建设等建言献策, 表示将一心一德、共扬校誉、携手筑就"天大梦" .湖南、北美等校友会还提出了承办下一届世界校友代表 大会的申请. 大会发出了"天津大学 120 年校庆倡议" ,号召各地校友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庆祝母校"双甲子"华诞,号召海内外广大校友"秉承校训精神献礼华诞、相约同窗荣归欢聚故土、异乡共话情谊全球同庆、心 怀感恩之情捐资助力、拾忆珍贵时光抒发豪情" ,携手同心为母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天大梦"而努力奋 斗. 杨渝钦致闭幕词,他简要回顾了大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对承办方沈阳校友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表示感 谢,希望参会的校友代表将大会情况传达给各地广大校友,进一步凝聚校友的情感和力量,欢迎校友 2015 年相聚母校参加校庆盛典. 大会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闭幕式后,大连歌舞团与沈阳校友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天津大学的校友们在欢乐的氛围中相约在 母校 120 周年校庆之际再次"相叙北洋缘" .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专题论坛研讨"能源与环境" 9月21日,天津大学第十届校友代表大会"能源与环境"主题论坛在辽宁大厦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谢克昌,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侯立安和辽宁能发伟业科技集团董事长李刚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天津 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副校长冯亚青出席了论坛,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钟登华院士和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 李文秀校友主持了论坛,百余名校友到场聆听报告. 谢克昌院士作了题为《树立新能源安全观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的报告.他从几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 天气出发,详细分析了 PM2.5高值区形成的原因,通过列举具体的数据表明环境污染已达严重程度,并多角 度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他认为,应该树立新能源安全观,从能源战略制定、控制能源总量、能源消费与 生产、突破重点技术变革及优化人文精神、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赢得了在场校友的热 烈响应. 余贻鑫院士和与会校友分享了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他说,自己在天大呆了60年,这漫长的时间也见 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面对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建立分布式电源的设想.他表示, 智能电网不仅能使我们获得高安全、高可靠、高质量、高效率的电力供应,还能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同 时激励市场与创新,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 侯立安院士着眼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及我国的生态环境实际,详细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提倡绿色发展.他选取了海内外的典型城市生态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和同事总结出的关于我国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赢得了校友们的一致认可. 李刚校友作为能源与环境发展专家、企业家,从自企业的科研实战经验为立足点,以七个数字的形式 从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环境污染及节能诊断和节能改造等方面阐述了"向节能要能源,向节能要蓝天" 的主题,他还特别强调了智能化管网技术,带给大家很多思考. 每位主讲人作完报告后,都与现场校友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温馨.该论坛不仅是 天大人的团聚,更是智慧的汇集和科技的起点,广大校友将以此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合作交流, 共同致力于祖国能源与环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谢克昌, 1946年生,天津大学1968届化工系校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煤化工专家,全国人大常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委、中国科协副主席,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长期从事煤化工研发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 者之一.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7项. 余贻鑫, 1936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著名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他长期结 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 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 侯立安,1957年生,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环境工程专家,文职少将.他长期致 力于军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推动我国国防地下工程密闭空间的污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 了富有创造性的成就. 李刚,1977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任辽宁能发伟业科技集团董事长.该科技集团以辽宁能发伟业能源科 技有限公司为主体,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第一批备案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绿色建筑与城市发展"专题论坛举行 9月21日,主题为"绿色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天津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专题论坛在沈阳辽宁大 厦"零点餐厅"举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布正伟校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周恺校友、天津大学建筑设 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教授及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营分别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报 告.天津大学原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杨渝钦,副校长冯亚青和参加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的部分 校友百余人到场聆听报告,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沈阳建筑大学副校长李成滨校友主持报告会. 布正伟在报告中结合诸多实例就"环境-建筑-城市三位一体的设计实践"与"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和 最优化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例就环境、建筑和城市设计中运用"资源 共享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设计理念,探索符合城市开发运作规律的新思路与新模式等进行了讲解.他在 报告中希望设计师们能够以"资源共享效益"为尺度,有效地拓展设计视域、激活设计神经、广开设计思 路、丰富设计手法, 使创作实践工作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于"拼资源,拼形象,拼面子"的全新境界,为 "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周恺的报告题目为"相融" .报告前,他简要介绍了自己在天大的求学经历,谈到天大校友们身上的务 实精神和校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相融"的一种体现.从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到青岛软件基地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再到北川震后纪念园,他通过一组组精美的设计图阐述"相融"的设计理念,周恺认为,建筑和环境以及 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和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互动的,作为建筑师最感乐趣的是能在设计中体味"物我 相融,相生相成"的感觉. 洪再生以"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实践与创新"为题,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瑞典哈马碧滨水新城、 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等规划设计项目的实例,就生态新城的定位、发展目标、建设实践等进行了介绍,并 就生态新城发展的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未来生态新城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应坚持科学规划,遵循 生态学原理,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李营以"欧洲、日本装配式建筑印象"为题,从装配式建筑概念、PC 化装配式在建筑中的应用、日本 及欧洲 PC 建筑印象等方面做了介绍, 并就该公司情况做了介绍. 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 年,是以建筑用 PC 部件制造、商品混凝土加工为核心,以现代建筑设计、工程为辅的建设开发企业. 据悉,本次专题论坛为天津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坛由天津大学校友总 会主办、沈阳校友会承办,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和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协办. 布正伟校友,1939年生,现为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近30年来参加和主持的工程 设计设计居住、文教、行政、医疗、商业等各类建筑类型,共计70余项,是现今天津大学主校门的设计者. 周恺校友,1961年生,现为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客座教授.曾获 首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十大优秀青年建筑师等荣誉,主要作品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天津大学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等. 洪再生,1962年生,现为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 事城市更新与再开发、城市设计及理论、绿色城市规划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 奖、建设部村镇规划一等奖等荣誉. 天大建筑系校友崔恺院士在沈阳传播"本土设计"理念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大会在沈阳举办期间,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天大校友院 士辽宁行"系列活动也精彩纷呈.9月22日,天津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崔恺在东北建筑设计总院为该院设计师们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天津大学党委副 书记、纪委书记汪曣,东北建筑设计总院院长冯晓明出席了报告会. 崔恺院士报告的题目是"本土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他表示,本土设计是以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之土为 本的建筑设计策略,它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是"和谐"这一中国社会核心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具 体体现.他从自己长期建筑设计的实践出发,结合自己的设计团队的优秀设计作品,展示出其团队设计的 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大背景下一些独具本土文化、注重与自然环境融合,以及面向现实、体现时代精神, 将地方材料、建构技术和生态策略用于建筑创新的优秀作品,向与会人员阐释了本土设计的内涵. 崔恺表示,本土设计的理念绝不是一种"本地人设计"的市场保护主张,而是研究建筑与地域环境的 关系.它不同于过去"继承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讨论,也不同于国际上的"地域主义建筑"理论,其 内涵也远远超出注重建筑传统形式相关性的文脉主义.崔恺认为,本土设计需要的是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觉, 反对全球化导致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它提倡的是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浮夸的、以吸引眼 球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和时尚追风;它承担的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商业主 义;它主张的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面向未来;它追 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设特色,反对千篇一律的模仿和平庸. 崔恺的报告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报告展示了杭州杭帮菜博物馆、北京西山艺术家工作坊、莫高窟游 人中心等十余个成功案例,其团队设计并完工的建筑作品与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完美结合,令人赞叹不已. 50余人的报告厅内挤进了100多人,许多东北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人员甚至站在门外的楼道内听大师的报告, 大家对大师的报告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 崔恺,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曾任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设师,华森建筑与工程 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建筑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年担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总建筑师,是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建筑学 会副理事长.其代表作品有北京丰泽园饭店、北京现代城规划、外交部办公楼方案等.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校友总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分别在沈召开 9月20日,天津大学校友总 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在沈阳市 天津大学东北研究院召开.校党 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 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 长冯亚青出席会议,原校党委书 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杨渝钦 主持会议,来自国内和海外的16 名常务理事参加会议. 刘建平在讲话中对各位常 务理事多年来为校友工作的辛 苦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希望各位 校友在未来一如既往地关心支 持母校事业发展,为学校人才培 养、120周年校庆、新校区建设、地方校友会建设等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会议听取了沈阳校友会会长鲍风雨关于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准备情况和主要议程的汇报.据了解, 此次大会主题为"牵手辽沈情,相续北洋缘,喜迎双甲子,共谋新发展" .大会期间校长李家俊将作题为"迎 接建校120周年,天津大学的新发展"的主题报告;进行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邀请知名校友院士与专家就 "绿色建筑与现代城市" 、 "低碳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做专题报告.与会常务理事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 沈阳校友会为大会所作的精心准备和沈阳校友的辛苦付出,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大学校友总会章程"的修改意见;通过了校友总会关于表彰"优秀校友工作者" 和颁发"校友工作贡献奖" "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组织奖" "特别荣誉奖"的决定;审议了新一届校友总会理 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秘书长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校友总会迎接母校120周年校庆倡议书" .会议 还听取了学校两办主任肖松山关于天津大学章程起草工作的相关情况介绍. 会后举行了天津大学东北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东北设计机构揭牌仪式,刘建平、 杨渝钦、冯亚青及沈阳市有关领导共同为两单位揭牌. 同日,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各地 方校友会秘书长会议在辽宁省沈阳 市辽宁大厦召开.校友总会副秘书 长、校友办主任王葳介绍了天津大 学校友网、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的功 能及使用情况,并对天津大学校友 服务 QQ 平台、 校友服务志愿者队伍 建设、校友周报建设、校友刊物的 发送、校友总会微博、微信建设等 工作情况向各校友会负责人作了汇 报. 校友总会还就天津大学120周年 校庆活动向各地校友会征求了意 见.各地校友会负责人积极发言, 对校友总会的工作和各地校友会的 建设交流了意见.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校友谢克昌院士即兴赋诗赠母校 9月21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沈阳召开.300余名北洋大学、天津大学 校友欢聚一堂,共叙情缘.我校1968届高分子化学专业校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民革 中央副主席谢克昌院士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开幕式上,谢院士听取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的报告后,难 掩激动心情,即兴赋诗一首赠与母校,表达了天大人的拳拳报国之心和对母校的殷殷赤子之情. 谢院士在诗中写到: "北洋天大双甲子,实事求是育新知.世界一流母校梦,同心同德不言迟.兴学强 国为宗旨,人才学科享盛誉.特色优势春常在,全面发展争第一. "谢院士工工整整地在纸上誊写出诗作赠 与母校,并表示将继续支持母校发展,希望天津大学早日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9月21日下午,他 还出席了该世界校友大会"校友院士论坛" ,作了题为《树立新型能源安全观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的报告.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北洋老学长华泽澎赠墨宝祝福母校 3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上,北洋老学长、原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华泽澎校友曾 向母校赠送了现场挥毫书写的"实事求是"校训. 3年后的9月21日,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开幕式前,华泽澎学长再次向母 校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祝福母校,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代 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对老学长表示感谢,并祝愿他健康长寿.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景秀美 人相聚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参观辽河保护区 9月22日上午,参加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在沈阳校友会的组织下 赴辽宁省辽河保护区参观. 辽河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 ,曾由于水体污染、河道沙化、过度围垦等问题突 出,被国家列入解决重度污染的"三河三湖"之一.经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辽河水质和生态得到了 明显改善,昔日的满目疮痍荡然无存,生态宜人的自然风光彰显独特魅力.在辽河的治理过程中,凝聚了 天津大学沈阳校友们的智慧和汗水、辛勤与奉献. 景秀美、人相聚,与会校友代表在辽河畔和七星湿地驻足欣赏、合影留念,深深为沈阳校友们在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美丽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纷纷表示也将继 续秉承母校校训和优良传统,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母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作出贡献. 校友周报 2013 年第 18 期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特刊天津大学120年校庆倡议书 亲爱的校友: 201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年华诞.在120年的岁月更迭中, 我们的母校始终与中华民族共命运、 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同步伐,培养造就了国家栋梁之 才20余万.广大校友们秉承 "实事求是"校训、 "爱国奉献"传统、 "追求卓越"的精神,为 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使得我们的母校在海内外享有盛 誉,成为真正的"国之大学" . 120年校庆将是海内外全体北洋人、天大人共同的节日,为此,我们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发 出五点倡议,希望大家一起喜迎双甲子、铸就新辉煌. 一、秉承校训精神,献礼华诞.希望广大校友继续继承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实现 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抱定天大志向、成就天大事业,展现拼搏、进取、创新和奋斗风采,用自 身的业绩、贡献、成绩为母校生日献礼. 二、相约同窗荣归,欢聚故土.校庆是全体校友的节日,希望校友们在金秋的时节,带着 对往昔求学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约昔日同窗,结伴荣归故地,在卫津路校 区和北洋园校区,再续情缘,喜迎华诞. 三、异乡共话情谊,全球同庆.在母校生日这一天,希望遍布于世界的101个海内外校友 会积极组织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希望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祝愿母校事业发 展取得新辉煌,扩大母校的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在网络世界 交互分享您的激动、喜悦、自豪和荣耀. 四、心怀感恩之情,捐资助力.亲爱的校友们,踏入校门那一刻,您是北洋的孩子,多少 年来青春化作回忆,注定一生的缘;迈向社会那一刻,您就是天大的家人,多少年来精神融入 血脉,唯有情谊久远.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校庆捐款"活动,为新校区建设、北洋励学金等项 目慷慨解囊,助力后学奋发进取、助力天大教育事业腾飞. 五、拾忆珍贵时光,抒发豪情.用心情与文字给母校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吧!大学时光是 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每当回首那段过往,您一定有美丽的故事珍藏心底,有难忘的画面浮 现脑海,我们希望您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那封尘岁月中的点滴,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也希望您用精美的文字描绘人生的精彩生活,展现天大人的幸福时刻;更希望您总结凝练人生 岁月中的感悟与体会,为在校学子的成长进步提供精神财富. 亲爱的校友,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母校,而您是母校的二十万分之一. 天大的发展,需要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天津大学正处于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战 略目标的攻坚阶段,面临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希望您在实现丰富多彩的"个人梦"的同时, 成为一个律动的音符、一段激昂的文字,共同融汇、凝聚,谱写成那本更厚重的时代之书、奏 响那更华美的盛世乐章,共同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天大梦" . 天津大学校友总会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