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
  • 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8-2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 质量报告淮北师范大学 2013 年12 月16 日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录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 二、师资及教学条件…4 1、师资队伍…4 2、校舍及建筑面积…6 3、教学经费…6 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 5、图书与信息资源…6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7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7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8 3、 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8 4、 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10 5、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1 6、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11 7、大力加强实践环节…12 —1—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 8、科学组织安排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14 9、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4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5 1、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15 2、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7 五、学生学习效果…18 1、学生学习满意度…18 2、学生体质与竞技活动…19 3、毕业生就业情况…19 4、学生获奖情况…20 六、教师教育特色建设…21 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3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 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 年建校,时为安 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 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隶属原煤炭工业部, 面向全国招生. 1998 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 体制.2010 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学 校分相山校区、滨湖校区,占地面积 1980 亩,建筑面积 60 万平方米. 在近 40 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先理念,逐步形成了"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 "敬业、奉献"的校风,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 "知行 合一、学做真人"的学风.学校紧紧围绕"特色鲜明高水平师 范大学"的办学目标,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学校突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培养"厚基 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1—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基层.通过实施教育质量工程、 教育振兴计划等, 着力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固化 "以 教师教育为本,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和其他各类社会急 需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2012 年,学校有本科专业 61 个,涵盖"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 学"等10 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66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教育硕士.2012 年, 各类全日制在校生 17321 人.其中,本科在校生 16803 人, 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 97%.2012 年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 自治区招生,最低录取分超过各地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 15 分左右,部分学生录取最高分超过了一本最低控制分数线. 本科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附表 1.淮北师范大学 2012 年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 —2—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表1.淮北师范大学 2012 年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 序号学科门类 专业数 专业名称 比例 1 经济学 3 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4.9% 2 法学5法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 教育 8.2% 3 教育学 4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 与管理 6.6% 4 文学6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新闻 学、广告学 9.8% 5 历史学 1 历史学 1.6% 6 理学13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教育技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1.3% 7 工学11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 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数字 媒体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生物工 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8.0% 8 农学1园艺 1.6% 9 管理学 9 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电 子商务、旅游管理 14.8% 10 艺术学 8 音乐学、音乐表演、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 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13.1% 合计61 100% —3—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师资及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 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培养中青年学 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 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 工程"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推进教师队 伍的整体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 合理、符合学校目标定位要求、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发 展势头良好的师资队伍. 师资数量符合要求,结构合理.2012 年,我校有专任教 师983 人,外聘教师 76 人,其中"双聘"院士 2 名, "新世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 资助计划人选 1 名, "皖江学者"讲席教授 3 名,省教学名 师6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14 名,省高校学 科拔尖人才 8 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7 名,省高校 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57 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 105 人、副高级职称 334 人;博士 211 人,硕士 560 人.生师比 为17.8:1. —4—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表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专任教 师数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 任教师比例(%) 983 105 10.68 334 33.98 44.66 表3.专任教师学位结构 博士 硕士 合计 专任教 师数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 人数 占专任教师 比例(%) 983 211 21.46 560 56.97 771 78.43 表4.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35 岁以下 36—50 岁51 岁及以上 专任教 师数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人数 占专任教 师比例 (%) 人数 占专任教师 比例(%) 983 481 48.93 438 44.56 64 6.51 学校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把教学作为教师 考核首要内容,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2012 —5—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教授全部主讲本科课程,讲授的本科生课程占总课程 门数的 12%. 2、校舍及建筑面积 2012 年7月,滨湖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办 学空间.2012 年,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 250967 平方米, 生均面积 14.49 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 55217 平方米,生均3.19 平方米,满足教学需要. 3、教学经费 2012 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达 2241 万元,生均1334 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达 1244 万元,生均 740 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达 244 万元,生均 145 元;本科实习 经费支出达 181 万元,生均 108 元. 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不断增加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改 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建有省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1.25 亿元、生均 6893 元.2012 年新增仪器设备总值为 1022.12 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为 8.9%. 5、图书与信息资源 图书馆总面积 22717 平方米.其中书库、阅览室、自修 —6—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室24 个,阅览座位 2412 个.馆藏文献范围广,学科覆盖面 全,特藏文献较为丰富,资源形式多样,已经形成以师范教 育为主, 兼顾工学、 商学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馆藏图书 166 万多册,生均 91.54 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 1800 余种, 电子图书与期刊 116 万余种.购买和试用多种电子文献和多 媒体资源,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超星数字图 书馆、读秀学术搜索、EBSCO、Springer Link 等30 多个中 外文数据库.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人才 培养新模式.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等现代 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分类指导,发展个性,夯实基础,通 专兼顾,强化实践,注重创新"为教学工作总要求,优化课 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 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平台"为主 体,包含"公共必修课程、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 活动"等课程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 —7—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较强 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力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提升 专业办学水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大力发展社会紧缺以及 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专业.2012 年,获批特殊 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园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5 个新专业.学校在增设新专业的同时,也重视对老专业的 改造与调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设了金融数学方向,英 语专业增设了翻译方向等,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报考需要.学校还对学生报考率低、就 业率低、办学效益低的"三低"专业停止招生.制定了《新 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支持与扶持新专业建设,提升新专业 的办学水平.通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我校已有国家特色专 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 6 个;特殊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特殊教 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3、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机构和功能.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 —8—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任主任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有组织地开展教师教育方面的 研究与实践,引领学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务处设置教 师教育管理科,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具体负责学科 教学论资源调配和优化、与中小学交流合作事宜和教师教育 改革实验.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教师[2011]6 号)要求,制定了《关于调整 2012 级本科教 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本着"育人为本、实践 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方 面做出重大改革,由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提升为培养全面 发展的创新型基础教育人才和未来教育家,将具有综合教学 能力、 高尚师德、 创新精神等正式纳入到人才培养规格当中. 在课程结构和具体内容调整方面,强化实践,突出创新,重 视师德培养与教师人格魅力塑造.实践学时大大增加,教育 实习由原来的 8 周增加 18 周, 增加了 《中学课程教学设计》 、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等实践性课程. 增设 《教师入门专题》 、 《教师职业道德》 、 《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师 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可与理解.根据教师教育类课程 标准,重新修订了《现代教育技术》 、 《中学教育学》 、 《中学 心理学》等课程标准. —9—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依托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实验区,制定了《淮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 施方案》 ,组建了两届卓越教师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叠加式 教学模式、校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构建 了学科专业提升、教育理论拓展及教育实践强化等三个课程 模块,突出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教学观,建立了与基础教 育学校深度合作的教师教育发展平台,探索了卓越教师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的机制,也为学生逐渐成长为卓越的中小学教 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4、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2012 年, 获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6 门.目前共建有省级精品课程 19 门、校级精品课程 76 门.积极鼓励教师引入现代科技研究 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2012 年,在获得 立项的 56 个校级教研项目和 21 个省级教研项目中,课程改 革与研究均超过 40%. 随着滨湖校区建设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教学用房、 师资紧张的情况大大缓解, 课堂教学规模也渐趋合理、 科学. 60 人以下的小班开课数约占总开课班数的 40%.为进一步完 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学校大力增加选修 —10—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课比例,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大大提 升.2012 年开设课程 1600 门,选修课(含全校公共选修课) 425 门.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 20%. 5、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全面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凸现示范建设、狠抓薄弱 环节,丰富和优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2012 年,立项建设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9 大类、122 项, 其中扶持资助重点建设课程 7 项,新专业建设点 5 个,培育 资助教研项目 56 项,特色专业 1 个,重点建设专业 1 个, 示范教研室 10 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3 个,教学团 队3个, 教学成果奖励 36 项. 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47 项, 其中专业综合改革点 3 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 个,精 品视频公开课 2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4 门,校企合作实践教 育基地 2 个, 教学成果奖 12 个、 教研项目 21 个 (重点 7 项) 、 优秀教学管理单位 1 个. 6、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 修订调整,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修订与制 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 度实施办法》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 《期末考 —11—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试管理规定》 、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 《本 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做到各类教学活动都能有章可 依、照章办事,教学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7、大力加强实践环节 重视创新实践模式,拓宽实践渠道.学校构建了"第一 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 式,建立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实践教学模 块,形成了"课堂教学+教育实习+实验室+科技创新+社会实 践" 五个平台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载体体系,进一步强化 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验室(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充 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 面的作用.制定和修订了《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 、 《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 《淮北师范大学实验 教学管理规程》 、 《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8项规定或办法,建立了"一体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实验 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全校共 资助 87 个实验室开放项目,其中 A 类开放项目 25 项、B 类 开放项目 62 项、25608 人时;各实验室承担学生参加相关专 —12—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业竞赛和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任务 7890 人时;实践教学 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 20%,开设实验课的理工科专业实践 教学学分约占总学分的 40%. 重视加强校外实践(实训)教育基地建设.学校建设校外 教育实习基地 60 余个,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见习、研习和实 习中的作用,推进"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实践 教学模式.借助国培项目,继续做好农村实习支教工作,稳 定实习支教学生规模,与实习基地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 关系,保证实习支教健康持续发展.加大应用型实践教育基 地建设力度,建立校外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 100 余个,培养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如,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学 生在实习过程中,累计发表各类作品 3000 余篇.探索了与 省级、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课程置换和毕 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试点、教师挂职研修等制度,在实 习、见习、实训、就业、课程开发、横向科学研究、教师培 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 才新机制. 重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 过程管理,加强毕业论文的选题管理,严格毕业论文各环节 的管理要求,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保证毕业论文(设—13—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计)质量.学校每年开展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 教师的评选活动,组织督导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 查,加强对毕业论文环节的监督,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8、科学组织安排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完成《淮北师范大学落实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 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 、 《淮北师范大学国 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报教育厅备案; 完成《淮北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 理办法》报教育厅备案.同时,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主 动联合淮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意 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并被淮北市政府认定为创业培训定 点机构.作为定点机构,我校承担着全市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训、创办企业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三项工作职能.这些工 作的开展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奠定了 扎实的基础.2012 年,我校被安徽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大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申报 2012 年度国家级大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 项并全部获准立项,学校从质量 工程经费中为每个项目资助经费 0.5 万元,共计 10 万元. 9、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签署交流合作 —14—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意向书,就双方学生交流互派项目达成一致意向,并于2013 年实施该项目;与美国阿尔格西大学萨拉索塔分校、柬埔寨 王国柬埔寨专业大学签署交流合作意向书,正式建立合作关 系.与日本神户国际语言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帮助日语专业 的学生前往该学院进行语言培训,并由该学院推荐进入相关 高校继续深造.学校选派学生前往美国罗杰·威廉斯大学、 台湾中华大学及世新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修订 完善《淮北师范大学教师出国(境)管理规定》,进一步规 范了教师出国(境)访学或研修的相关要求与程序.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见》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本科教学的中心 地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坚持本科教学质量党政领导亲自抓,坚持本科教学工 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领导到教学一线调查研究、 听课制度,坚持学校领导联系基层教学单位制度,坚持校、 院党政领导班子定期召开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制度,坚持 教学考核制度,把对教学工作尽职履责和教学质量作为评 —15—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价和考核学院工作的重要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委会 议、校长办公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涉 及的有关问题. 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学校建立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聘请 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为学校、学院教学督 导员,重点开展集中听课、集中反馈、专题调研、为教学工 作出谋划策、指导检查等工作.教学督导专家深入各个教学 单位、针对各个教学环节,全方位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向各 学院、教务处、学校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注重"督" "导" 并重,进行有效引导,协助解决问题,帮助教学单位与教师 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工作的创新,将以往以查问题为中 心的工作内容,逐步过渡到发现教学单位优长之处、发现教 师优秀教学法方面来,以典型带动一般.通过听课、召开各 种类型的座谈会,深入教学单位调研,着力发现一批优秀青 年教师,并在此基础上协助教务处举办公开教学示范课、青 年教师课堂大赛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的提高. 实行各教学单位年度教学考评制度. 2011 年, 印发了 《学 院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考评办法(试行)》.从 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教学实践 —16—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环节、教学质量和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进 行年度考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 教学工作不断进步和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 效益. 2、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修订和完善了《教师课堂 教学工作规范》、《课程考试评卷工作规范》、《教学事故 认定办法》、 《关于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意见》; 制订了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 《期末考试管理规定 (试行) 》等系列文件.同时,还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 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使各主要 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更加完善、合理. 坚持实施"三段"检查制度.开学初为第一段,重点对 教师课程教学准备、教学秩序和教学保障等进行监控;学期 中为第二段,重点检查教师教学材料、教学秩序、课堂教学 质量以及学院教学监督与管理情况;学期末为第三段,重点 检查学期末的各项工作,对期末考试的组织与领导、考试命 题、考务工作、监考与巡考、阅卷与成绩登记等各环节进行 检查, 严格考试管理, 严肃考风, 促进教风与学风建设. "三—17—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段"检查制度在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坚持学生网上评教制度.为加强对本科教学的有效监 管,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 量,学校继续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并将评教结果及时反 馈给任课教师所在学院. 坚持毕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率调查制度.为了解应届 毕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状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坚 持毕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率调查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 到各学院. 五、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持毕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率调查制度.为了解应届毕 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状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坚持 毕业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率调查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 各学院. 2012 年, 共对 1595 门满意度进行调查, 共有 125781 人(次)毕业生参加,学生对所学课程满意率为:很满意 67.4%;满意 26.6%;基本满意 5.4%;不满意 0.6%.2012 届毕业生毕业率为 98.52%、学位授予率为 97.93%,考研录 取率为 15%. —18—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学生体质与竞技活动 重视本科生体育教学工作、竞技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 本科生在校四年均开设体育课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其中大 一、大二开设必修课,大三、大四开设选修课,学生保持较 好的身体素质.2012 年,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 89.6%.在2012 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上, 我校代表队获女子乙组团体 总分第二名、 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 总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张静同学获女子乙组第六名.学校 成功召开了第 38 届田径运动会,共打破 3 项学校田径最高 纪录.举行了 2012 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启动 仪式. 3、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2 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1.80%,学校荣 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第二 届安徽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最佳组织奖、 "昆山花 桥杯"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 大赛最佳组织奖.谷凤艳老师、余磊老师荣获"安徽省普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开设创业意识培 训班及创业模拟实训班 26 个,培训学员 1830 人. 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事业心强,勤奋务实,爱岗敬 —19—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业,乐于奉献.他们"朴实、安心、能干" ,受到用人单位 的普遍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调查中, 用人单位在"敬业精神" 、 "思想政治素质" 、 "吃苦耐劳精 神" 、 "自我管理能力" 、 "基础理论知识" 、 "适应能力"和 "独立工作能力"等项目上,认为我校毕业生均表现"优秀"和"良好" . 4、学生获奖情况 2012 年,学生共获国家级奖 12 项,省部级奖 115 项. 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四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 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刘焕以数学组第 三名获得二等奖,这也是安徽省高校在此项赛事中的历史性 突破;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 竞赛中,获得 2 个二等奖、1 个三等奖;在"美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竞赛"(MCM/ICM)中,我校三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 在第十六届 "外研社· 亚马逊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华 东赛区)中,获得二等奖;在"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 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张硕同学获得了 C++程序设计本科组全国三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管 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管理学院学生李雪娇、杨 梦娜、管飞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外研社" —20—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中,王逸群同学获三等奖. 六、教师教育特色建设 学校依托传统优势平台,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培育、巩 固和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学校提出了"五个以"的工作目标 和部署,即:以师范教育办学优势为基础,以"打造精品, 追求卓越"的理念为先导,以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项目"卓越中小学教师"为载体,以实施"卓越教师计划" 为突破口,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支撑,着力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打造精品教师教育工程. 1、加强教师教育文化建设 增设《教师职业发展入门》课程.邀请校内教学经验丰 富的教师、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学名师等开设系列讲座.他 们从自身成长、教学体会、师生关系、人生成就等方面对师 范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感受名师的人生追求和教师的 职业精神,营造一方培育"教师人"的精神、情感和职业素 质的良田沃土. 2、培养学生教育实践智慧 进一步协同探索"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的 教师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优 秀中小学校、幼儿园合作办学,增加教育实习、见习时间, —21—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强化实践教学.教育类课程如教材分析、课堂管理、班主任 工作、课堂观察、教育研究方法等和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 从校内选拔学术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高级职 称人员担任校内导师. 从中小学、 幼儿园聘请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和教研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 3、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 2004 年成立的"义务薪火支教社"是一支志愿从事 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大学生公益性社团, 旨在 "投薪加火, 为农村教育助燃;沥胆披肝,帮农家孩子读书".学生通过 义务支教,贴近教育、感知教育、锻炼教育教学技能、培养 教师职业情怀."义务薪火支教社"已为淮北地区 23 所农 村中小学义务授课 4 万余课时,三年级以上有 90%师范生均 参加过支教活动,超过 6000 名农家子弟受益.学校的义务 支教活动于 2006 年荣获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2008 年荣获安徽省文明办授予的 "江淮百万志愿和谐行动"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2010 年荣 获"第八届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奖",四次被安 徽省文明委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中央电视台、 安徽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诸多媒体均 从不同角度对学校大学生义务支教进行了专题报道. —22—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4、积极推进卓越教师计划 着眼于培养未来教育家,学校积极推进卓越教师培养 计划,着力打造精品师范."卓越计划"采取"三模合一" 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课程+卓越教师计划课程"的 叠加式学习模式、"高校+基础教育学校"的校校联合培养 模式、 "校内导师+校外导师" 的双导师学习指导模式. "卓 越中小学教师"项目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现已在 2011、2012 级学生遴选组建了两届"卓越教师实验 班". 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滨湖校区建设,调整完善建 设规划,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力争早日全面建成滨湖校区. 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图书文献、实验室等人才培养资 源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 用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 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加强柔性引进人才 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吸纳人才.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兼顾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 发展诉求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 生适度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实施 —23— 2012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4— 学分制、双学位、辅修制和相关课程的分级分层教学.创新 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成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倡导启 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 动,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 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狠抓实践 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 理,探索与境外高校实施"2+2" "3+2" "3+1"合作项目, 做好本校学生出境学习和留学生引进、培养工作.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专业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校花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附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蚌埠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2014招生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学报  淮北煤炭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