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 第一节 壮族一、概况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全国人口达 1 548 万余人( 1990 年) .其中分布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 1 100 多万人, 主要聚居在南宁、 百色、 河池、 柳州四个地区; 分布在云南文山 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他县的有 82 万多人; 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地的有 3 .5 万多 人; 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有 1 万多人; 还有约 4 000 人散居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 治县内. 壮族居住的地方, 基本上连接在一起,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族、 瑶族、 苗族、 侗族、 水族等民 族杂居.壮族分布地区位于东经 99°57′ ~ 112°、 北纬 21°31′ ~ 26°45′ 之间.境内山峦起伏, 石灰 岩分布很广.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 形成了壮丽的石林、 岩洞等奇特的岩溶地貌.河流纵横交 错, 有左江、 右江、 红河水、 龙江等, 汇流于西江, 流向东南经广州入南海; 盘龙江、 普梅河等, 向南 流, 经越南入北部湾; 还有锦江, 流经越南入海.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南临南海, 沿海有北海、 防 城等重要港口.在河流与山地之间, 多为狭小的平原、 盆地.这里土壤肥沃, 雨量充沛, 利于农 耕.在辽阔的山地丘陵中, 森林密布, 牧草常青, 利于林业、 牧业和各种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壮族 主要从事农业. 壮族居住地区气候温和, 年平均温度在 20℃ 左右, 属于亚热带气候.夏日日照时间长, 冬天 很少见霜雪, 适合植物生长.农作物以稻谷、 玉米、 薯类为主, 一年可以两或三熟, 并盛产甘蔗、 香蕉、 龙眼等亚热带作物.在西北和西南部山区, 森林覆盖, 盛产各种木材, 著名的柳杉, 行销全国 各地.同时, 还出产价值很高的桐油、 茶油、 香菇等土特产.矿藏也很丰富, 已发现的有金、 铜、 铁、 锡、 锰、 铝、 煤和石油等 90 多种, 特别是锰和铝, 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位.南部海域, 出产珍珠及 各种鱼类等海产品.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 分南北两个方言, 但语法 结构、 基本词汇大体相同.长期以来, 由于和汉族人民的密切往来, 很多壮族人民学会使用汉语 和汉文.壮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 已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 壮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广西南部的花山原始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精华, 壮族 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 2 000 多年历史, 素有" 铜鼓之乡" 的誉称.壮歌久负盛名, 定期举办对歌 比赛的" 歌圩" 盛会.壮锦是壮族享有盛誉的工艺纺织品, 以织工精巧、 图案别致、 色调明快、 色彩 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壮族刺绣、 竹芒编等皆富有特色. · 0 6 ·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壮族住房多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杆栏式( 又称" 麻栏式" ) 建筑.柱子、 楼架用 几十棵质地坚硬的原木搭成, 楼板和墙壁用木片或竹篱.屋顶为双斜面, 用稻草扎成草排覆盖. 竹楼呈方形, 分为上下两层, 楼下关牲口、 堆放杂物.楼上住人, 一般分内外两间, 内间为卧室, 外 间为用餐、 休息或会客场所.离地面约 2 m 多高.开门的一方有走廊、 凉台.即使在闷热、 潮湿 的夏天, 只要一登上竹楼, 凉爽、 舒适之感油然而生. 壮族在饮食方面, 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 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喜吃腌制的酸食, 以 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 ( 二)服饰冠履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 广西西北部, 年老壮族妇女多穿无领、 左衽、 绣花、 滚边的衣服和滚边、 宽 脚的裤子, 腰间束绣花围腰, 喜带银饰物; 广西西南部龙州、 凭祥一带的妇女, 着无领、 左衽的黑色 上衣, 包方块形状的黑帕, 穿黑色宽脚裤子.男性多穿唐装. 壮族制作和穿着木屐的历史非常悠久.因为木屐取材方便、 制作简单, 穿上走路既防滑又凉 快, 水又不容易从后跟甩到裤子上, 所以直到今天, 木屐依然深受中老年和部分青年人的喜爱. 现在当地还有木屐出卖.他们的木屐多选用苦见树( 又称花心木) 、 银木、 松木等制作.苦见木屐 最普遍, 它花纹美、 木质好、 重量轻, 走路声音清脆.过去, 有的人家还自制木屐.这种木屐是将 小竹条镶拼在一起, 再用小竹钉固定而制成, 形似江中的竹筏. ( 三)婚俗节庆 壮族的民俗节日, 除春节、 中元节、 牛魂节外, 最主要的是以对歌为主要活动的歌圩节.歌圩 节是壮族的民间传统歌节, 多在春秋两季举行, 为期数天.民间盛传跟唐代歌仙刘三姐有关.每 逢圩日, 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会聚传统的歌场, 有数千至万人.各村寨分为男队、 女队, 以歌传 情, 通宵达旦, 持续数天.圩日期间还举行抛绣球、 碰红蛋、 踢毽子、 抢花炮等活动.未婚青年常 以此寻找意中人, 交换信物, 再经父母请媒说亲.还举办各种庙会活动, 形成商品集散盛会. 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拜山节, 传说是为了纪念晋代朝臣介子推的.说介子推曾割股 肉煮熟后献给流落荒野的重耳吃.重耳平息内乱重登王位后, 宴请有功之臣, 介子推隐居深山谢 绝.重耳为了逼介子推出山, 下令放火烧山, 介子推抱住一棵大枫树宁死不从, 结果烧死, 为了纪 念介子推, 每年三月初三举行拜山节.届时除为祖先扫墓上坟外, 还要吃枫叶泡水蒸的乌米饭. 同一家族的人有时要联合举行祭祖和会餐. 广西东兰县长乐一带的壮族同胞, 于农历每年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和正月末, 都要举行铜鼓 节, 铜鼓是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重器, 多用于节日和祭祀活动, 平时珍藏保护.铜鼓以铜铸造, 形 若圆墩, 平面弯腰, 中空无底, 通体厚度均匀, 约0.7 cm.鼓面中心有太阳光文浮雕, 鼓面周围有 铜铸 的青蛙、 骑士、 牛等立体装饰.鼓身有花草虫鱼等浮雕图案.节日里, 除祭祀外, 主要赛铜 鼓, 青年人以村寨为单位组成鼓队, 集中到赛场, 搭起竹棚, 对擂比赛.公鼓对公鼓、 母鼓对母鼓, 每鼓配三个鼓手, 定好时辰, 按鼓谱曲牌演奏敲打, 要离了谱, 乱了套, 就被淘汰. 广西壮族农历每年九月初九举行祝寿节, 凡是有寿满 60 岁老人的家庭, 其子孙都要给老人 准备一个寿米缸, 缸形如坛, 口小肚大缸盖下压有红纸或红布, 平时里面总有些米.不断米, 表示 · 1 6 · 岁寿持续.节日里, 要给寿米缸中添满新米.晚辈及出嫁的女儿节日来祝贺时, 要带最好的米回 来, 倒入缸中, 表示为老人" 添寿" 、 " 养缸" .寿米缸平时放在老人床边, 为老人祝寿时, 才吃其中 的米.节日里要杀鸡宰鸭, 为来人设寿宴, 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壮族崇拜祖先, 信仰多神.唐宋以后, 佛教、 道教传入壮乡, 对壮族文化影响较深. 壮族的禁忌: 不称" 猪肝" 称" 猪湿" , 不称" 猪舌" 称" 猪利" , 因当地汉语" 干" 与" 舌" 即亏本之 意; 忌食牛肉和蛙肉; 忌讳用脚踩踏锅灶, 禁止在灶上煮狗肉; 忌筷子跌落地上, 认为不吉利; 吃饭 时忌用嘴把饭吹凉, 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忌从晾晒的妇女裤子下走过; 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 无 论家人、 客人, 忌坐门槛中间. 第二节 满族一、概况 满族, 现有人口 982 .1 余万人( 1990 年) , 分布于全国各地, 其中主要分布在辽宁、 吉林、 黑龙 江三省, 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新疆、 山东、 福建等省区, 一小部分散居于北 京、 天津、 上海、 西安、 成都、 广州等大、 中城市. 满族在历史上精于狩猎和征战, 因此他们的传统体育项目大都与此相关.清朝历代武举考试 的内容就是骑马、 射箭和举重.如今骑射已经衰落, 但举重一直沿袭至今.此外, 还有八旗兵训练 中的跳马和跳骆驼.如今, 这些跃上敌骑、 擒拿敌人的军事技巧已变为饶有风趣的传统体育活动.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莽势" 、 " 空齐" 是传统舞蹈, 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 相对, 举一袖于额, 反一袖于背, 盘旋作势, 称为" 莽势" ; 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 空齐" 二字相和, 叫" 空齐" ." 清音子弟书" 是八旗子弟于 18 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 没有说白, 配合鼓板、 三弦演唱的新鼓词, 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在科学工艺方面具有很大的成就.康熙主持编修的《 数理精蕴》 、 《 历象考成》 、 《 皇帝舆 全览图》 等书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水利专家撰写的《 河工器具图说》 是中国最早的水利专著; 陶 瓷专家唐英在清代创立了" 唐窑" , 其工艺奠定了中国现代陶瓷业的基础; 复旦大学教授满族人秉 志是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 满族在文化艺术方面同样是人才辈出, 如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文学名著《 红楼梦》 的作者 曹雪芹、 " 五四" 以后的著名文学家老舍、 端木蕻良等.此外还有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 相声大 师侯宝林等, 他们都以卓越的成就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满族主要分布地区盛产大豆、 高粱、 玉米、 粟米、 烟草、 苹果和柞蚕.有一部分满族人民主要 从事柞蚕、 苹果等的养殖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因其偏僻山区盛产人参、 蘑菇、 木耳, 故采集业也是 其副业之一.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文是 16 世纪末在蒙古文 的基础上创制的.17 世纪 40 年代, 满族人大量入关以后, 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目前, 只有在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人能讲满语. 满族信仰萨满教, 崇拜祖先, 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影响. · 2 6 ·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满族的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以矮墙, 院内有影壁( 照墙) , 立有供神用的" 索罗杆" . 口袋房又称" 斗室" , 是东北地区满族人民最常见的一种传统的民居形式, 近代东北农村的住 宅也基本如此.平房一般为一字形三开间, 也有少数五间、 七间的, 一幢房屋只有中间一间开门 与室外相通.叫外屋, 两边为卧室, 也叫里屋.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 房檐和门一般都较矮. 满族的火炕一般置于房间的南、 西、 北三面, 构成" 匚" 形, 称为" 万字炕".灶膛与两侧房间 的火墙和火炕相通.火墙和炕道都是用砖砌成的空心墙, 火墙兼作卧室与堂屋的隔墙, 火墙火炕 散热量大, 温度均匀, 保温时间长.西炕为贵, 供奉祖先牌位, 北炕为大, 一般为家长住, 南炕为 小, 由晚辈住. 满族居室的西墙是专门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 不许悬挂其他东西, 西炕也不许随便坐卧. 2 . 饮食习俗 满族传统主食有停悸、 煮饽饽( 饺子) 、 米饭、 秫米水饭、 高粱米( 休米) 豆干饭、 豆糕、 酸汤子 等.尤其喜欢吃粘食和甜味食品, 如饽饽、 年糕等.流传至今的" 驴打滚" 、 " 萨其玛" 都是满族传 统点心.火锅、 全羊席、 酱肉也是满族人传统吃肉方法.酸菜是他们喜欢的素食, 或炒, 或炖, 或 凉拌.而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 满汉全席" .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 历史.又称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清朝中叶, 由于满、 汉官员经常互相宴请而形成.席上珍肴有熊 掌、 飞龙鸟、 猴头、 蛤土螺、 人参、 鹿尾、 驼峰等, 其中猪肉比重较大.做法多是烧、 烤、 煮、 蒸.火锅 类、 涮锅类、 沙锅类菜肴占突出地位.以干鲜果品、 蜜饯为主要配料的菜肴, 必不可少.主食以满 族饽饽为主.此席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 还有一些风味主食, 如小肉饭、 龙虎斗、 秫米水饭、 饽饽、 酸汤子、 布缩结、 火锅等. ( 二)服饰冠履 满族的" 旗袍马褂" 是颇具特色的民族服装, 可以说旗袍马褂的故乡在满族生活的长白山下, " 旗袍" 就是旗人服装的俗称, 而" 马褂" ( 即马蹄袖袍褂) 则是短旗袍的俗称." 旗袍" 、 " 马褂" 随着 满族入主中原而逐渐在汉族中流行开来, 成了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两侧开叉、 腰中束带, 便于骑射的马蹄袖长袍马褂, 头顶后束辫垂于 脑后, 戴圆顶帽, 下穿套裤, 脚着呈船形的双鼻皮条布鞋, 大拇指戴搬指; 妇女则多喜穿旗袍, 梳京 头或" 盘盘辔" , 戴耳环, 腰间挂长手帕, 天足, 蹬花盆底鞋. 满族的帽子有礼帽( 也称" 官帽" ) 和便帽( 现在叫帽头) , 又分暖帽和凉帽; 妇女戴" 坤秋" 帽或 " 卧兔" , 后来妇女头饰不断改进, 贵族妇女多戴钢子, 饰以绢花球翠. 满族入关后, 满汉服装渐趋一致, 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经过不断改进, 旗袍 的样式逐渐成为直领、 窄袖、 右大开襟、 钉扣拌、 紧腰身、 长至膝下、 两侧开衩, 穿上后既能体现身 姿, 又可显示女性的高雅大方.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满族婚姻一夫一妻制, 男娶女嫁, 子女随父姓.满族人十分重视修家谱, 家谱按辈分, 从祖上 · 3 6 · 一代代排下来, 只记男子名, 配偶只记某某氏. 满族的婚俗各地差异较大.有的地方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 先后要去三次, 每次都携带一 瓶酒, 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语" 成不成?三瓶酒" .东北南部从订婚到完婚, 要经过" 换盅" 、 " 问话" 、 " 过柜箱" 、 " 压炕钱" 、 " 拜天地" 、 " 分大子" 等过程.结婚时, 新娘要在南炕 上坐帐一日, 称为" 坐福" .晚间, 在地上放一桌子, 其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 新郎新娘手挽手, 绕 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 通宵不熄, 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 名曰" 拉空桌" , 或有人 用黑豆往新房里撒, 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 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在满族婚俗中,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 男方由儿女双全的妇女布置洞房, 被子的四周, 箱柜内洒 满枣子、 花生、 桂圆、 栗子等物, 中间放一如意, 其意为" 早生贵子, 万事如意" . 2 . 丧葬习俗 满族的丧葬也很有特点, 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 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 因此, 死人入 棺后, 只能从窗户抬出, 人死后, 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 高一丈五尺左右, 上挂布幡, 幡长九尺, 用 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 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 亲友要抢幡上的布, 给自己的 孩子做衣服, 认为可以避邪, 不做噩梦等.一般进行土葬.满族对丧葬的日期十分谨慎, 一般选 择单日出殡, 而忌讳在双日出殡.在死者葬后的第三天家人要到坟地祭奠一次, 称为" 圆坟" . 3 . 传统节庆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 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农历正月十五过灯节, 正月二十 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 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 还有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六虫王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 1)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 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 放在仓库, 用秫秸棍编织 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 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 丰衣足食.第一天要连着添三回新饭.也有的人家 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还保留着. ( 2)虫王节.六月天, 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 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 天, 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 杀猪祭祀, 求虫王爷免灾, 保佑地里的收成好.如今虽不搞虫王节 祭祀活动, 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 以防虫蛀.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满族信仰萨满教, " 萨满教" 是通古斯语, 意为" 疯狂的人" , 汉译为巫师.满族萨满教的神职 人员有管祭祀的家萨满和跳神的萨满之分别.一般满族家中除供观世音、 关公、 楚霸王神位外, 还喜欢供" 锁头妈妈" , 用麻线拴一支箭在门头, 一年祭三四次, 祭时一般在晚上把箭头拿下来, 摸 黑磕头, 祈求" 锁头妈妈" 保佑一家平安. 满族的禁忌: 不吃狗肉, 不打狗, 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 这与满族的犬图腾崇拜、 祖先崇 拜有关, 也与狗在满族人生活、 生产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有关. 第三节 回族一、概况 回族, 现有 866 .3 余万人( 1990 年)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在宁夏回 · 4 6 · 族自治区以及甘肃、 青海、 河南、 河北、 山东、 云南、 新疆等地, 其余分布全国各地. 回族多数人从事农业, 兼营畜牧业, 善于经营商业、 手工业和饮食业. 回族聚集区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这里物产丰富, 有红、 黄、 蓝、 白、黑" 宁夏五宝" : 红指枸杞, 黄指甘草, 蓝指贺兰石( 产于贺兰山, 可用来制作砚台和刻章) , 白指滩 羊皮, 黑指煤炭.除此之外, 宁夏的其他资源也很丰富. 在元代, 回族被蒙古统治者定为" 色目人" ( 元朝统治者对西域各族人及西夏人的总称) , 辅助 治理国家, 社会地位较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末, 使回族中涌现出不少政治家、 思想家、 科学 家、 航海家, 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花儿" 是西北民歌的一种, 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 回族群众十分喜欢唱" 花儿" , 回族" 花儿" 旋律高亢豪放, 悠扬婉转, 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回族通用汉语, 使用汉文, 但在日常用语和宗教活动用语中夹杂着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 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回族的居住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与回民族的萌芽、 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也 与回族的信仰习俗、 饮食习俗等有一定联系. 回族住宅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依据山大沟深、 丘陵纵横、 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 修成窑洞居住, 如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内蒙古、 河南、 河北等山区的回民, 因本地林木少、 经济基础薄弱, 大多住这种窑洞.这 种窑洞结构简单, 坚固耐用, 节省材料, 经济方便, 施工简单, 冬暖夏凉. 第二种:根据地势较平坦的川、 坝、 塬、 台、 平川的地形特征和缺少木材的自然经济条件, 利 用地面空间, 用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 回民叫箍窑. 第三种:根据地形特点和经济条件, 建造上栋下宇的房屋, 有句俗话说: " 回族有钱盖房, 汉 族有钱存粮. " 说明回族人民富裕后首先改善居住条件. 回族的房子讲究工艺和装潢, 颇具民族特色.宁夏同心县的有些回民盖小高楼式的房子, 门 窗全是拱形, 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 显得肃穆典雅, 格外别致, 大门两侧有用回文写的楹 联. 在甘肃临夏等地的回民房子的檐头、 檩榫、 砖墙、 门窗、 廊前等处搞木雕或砖雕, 刻牡丹、 葡萄 等各种图案, 抽象多变的几何形以及卷草式的植物纹样和吉祥如意的图案, 古朴典雅、 别具风格, 在全国也颇有名气. 随着现在经济条件的改善, 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昔日的窑洞、 箍窑、 茅屋有 一部分正在被发展中的回族人民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的新房屋逐步取代. 回民在居住上历来爱美, 素以清洁、 文明著称.回族人喜欢种花弄草, 北方回民特别喜欢凤 仙花( 阿拉伯语谓之" 海轗" ) , 俗称" 指甲花" . 室内装饰也别具特色, 一般回民家庭的墙上都悬挂具有伊斯兰艺术特色的工艺制镜以及克 尔白挂图等.由于受阿拉伯地区风俗的影响, 回族还喜爱薰香, 一般家庭都备有香案和香炉. · 5 6 · 此外, 回民居住民俗也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 回民与汉族人杂居共 处, 分散在全国各地.但由于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不同, 在居住上愿意相对集中在一起, 便于集体 开展宗教活动, 因为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一方面, 回族穆斯林经常上礼拜寺, 认为集体在清真寺礼拜比个人在家礼拜意义更大, 更受 真主的喜爱; 另一方面, 由于回族特殊的生活习惯与共同的民族心理, 不愿意与养猪、 吃猪肉、 自 死动物肉以及吃驴、 狗、 骡等肉的民族住得很近.集居在一起的回族居住区内, 人们可以送孩子 到清真寺学习伊斯兰基本知识, 还可以由阿訇或教长处理本居住区内回民的婚丧嫁娶等日常事 务等.《 古兰经》 规定: 回族人只吃牛、 羊、 驼等反刍类偶蹄动物, 不吃马、 驴、 骡、 狗肉, 不吃动物的 血和自死动物, 尤其禁食猪肉. 2 . 饮食习俗 回族的食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叶, 从陆路来到长安的阿拉伯商人, 他们在 经商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带来了许多阿拉伯、 波斯地区的清真菜点, 如唐代就流行" 油香" , 相传油 香是从古波斯的布哈拉和亦斯法罕城传入中国的. 回族的食俗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回族主食中, 面食多于米食, 面食是回族喜爱的一种饭食, 品种之多、 花样之新、 味道之香、 技术之精湛, 显示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回族的面食制作方法 丰富多彩, 以煮、 蒸、 炸、 烙、 烤、 煎、 炒、 熬等为主, 其技术精湛, 名目繁多, 别具一番风味, 香、 甜、 咸、 辣、 酸、 软、 硬、 酥、 脆、 黏, 富有回族特色.如油香, 作为回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 凡是回 族聚居的地方, 都有吃油香的习俗, 无论是家里来了贵宾, 或给孩子过满月、 过百日、 结婚, 都要炸 油香庆贺, 当祭祀亡人时, 要炸油香过" 尔麦里" , 表示纪念.特别是回族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经节等, 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回族的油香以色红、 味美、 醇香、 酥软而闻名遐迩. 馓子, 是回民待客、 过节送礼的传统食品, 这些传统食品还包括麻花、 卷煎饼、 酥合子、 卷果、 油糕、 油圈、 烫面炸糕、 炸春卷、 油炸江米面麻团等.其入口脆酥, 味道香甜. 具有回族风味的烙、 蒸、 煎、 烤等食品品种较多, 比较驰名的有宁夏回族的馄馍、 干粮馍, 甘肃 平凉回族的干面锅块, 河北的咸酥烧饼、 甜咸烧饼, 陕西的煎饼, 以及整个北方回族盛行的糖火 烧、 咸火烧、 肉火烧、 烧麦、 糖酥馍, 等等.回族的面条、 面片做法也多种多样, 名目繁多, 如甘肃兰 州回民的牛肉拉面, 宁夏同心县的揪面, 吴忠的炒糊饽, 辽宁、 黑龙江等地回民的抻面、 油拉面、 水 拉面等, 宁夏回族的米蒿子长面也叫" 过桥面" . 油茶, 是回族群众出门经商、 旅游的方便食品, 而手抓羊肉是西北回族人民的地方风味名菜. 在整个菜肴中, 羊肉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说全国回族当中共有 1 000 多种羊肉菜谱. 回民在饮食生活习惯中还喜欢吃甜食, 继承了阿拉伯地区喜欢甜食的风俗." 甜" 在波斯语 中叫" 哈鲁瓦" , 而西北回民把甜食糕点统称为" 哈鲁瓦" . 茶是回族人喜欢的一种传统饮料.盖碗茶是全国各地回民普遍饮用的一种茶, 有红糖砖茶、 白糖清茶、 冰糖锅锅茶等.回民饮茶十分重视其保健功效, 如八宝茶, 即除了放茶外, 还放白糖、 红糖、 红枣、 核桃仁、 桂圆肉、 芝麻、 葡萄干、 枸杞等, 还有三香茶、 白四品( 青茶、 白糖、 柿饼、 红枣) 、 红四品( 砖茶、 红糖、 红枣、 果干) 等.实践证明, 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注重科学配方, 是良好的养生 食品之一.回族饮茶习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回民喜欢饮糖茶. 除盖碗茶外, 回族由于大分散、 小集中在全国各地, 因此, 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惯.如北方部 分回民喜欢喝罐罐茶, 云南等回民喜欢饮烤茶, 而在湖南的回民则习惯喝擂茶用芝麻、 黄豆、 茶·66·叶、 绿豆等混合制成) , 青海等地的回民喝奶茶, 而西北部分地区的回民则饮麦茶. ( 二)服饰冠履 回族的服饰既有历史的继承性, 又受到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回族的服 饰大体与汉族相近, 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 号帽" , 即白色无沿小 帽, 表示清洁不染, 也称" 顶帽" 、 " 孝帽" 、 " 回回帽" 或" 礼拜帽" , 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号帽从颜 色上看, 有白、 灰、 绿、 黑四色, 供春、 夏、 秋、 冬不同的季节使用.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 冬 季戴灰色或黑色帽.云南的回民还有戴尖顶红帽的.在泉州、 海南等地的有些回民, 在帽前正中 用金黄色线绣着阿拉伯经文" 真主至大" , 有的绣有" 清真言" 即" 万物非主, 惟有真主, 穆罕默德, 真主使者" .回民喜欢戴无沿小白帽, 这主要与伊斯兰教有关, 回民在礼拜叩头时, 前额与鼻尖必 须着地, 为了方便, 他们就戴上了无沿的小白帽. 麦赛海袜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准白, 阿拉伯语音译, 意即" 袍子" 、 " 长 大衣" , 是回族阿訇( 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 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回族男子还喜欢 穿白衬衫、 白高筒布袜、 白布大档宽松裤等.回族男女都喜欢穿坎肩. 回族还特别注意面容修饰, 男子留胡须, 认为留胡须是一种风度和大丈夫气概. 回族女子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 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 戴盖头( 也叫" 搭盖头" ) , 盖 头旨在盖住头发、 耳朵、 脖颈, 一般都是绿、 黑、 白三种颜色, 有少女、 媳妇、 老年妇之分.一般少女 戴绿色的, 媳妇戴黑色的, 有了孙子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老年妇女的盖头较长, 少 女和媳妇的比较短, 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 着长裤, 年轻人喜欢在前襟、 胸前绣花, 在衣服上镶色、 滚边. 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 最喜悦和最清白的颜色.因此, 戴白帽、 穿白衣已成为回族服饰习俗 的特点之一.此外, 回族还喜欢穿绿色和黑色服装, 认为绿色是神圣的颜色, 伊斯兰教喜欢" 黑、 白、 绿" 三色.中国史书上有" 白衣大食" 、 " 黑衣大食" 和" 绿衣大食" 之称, " 大食" 即古代波斯人对 阿拉伯人的称谓的汉语音译.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回民的婚姻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如对婚姻的认识和态度, 选择婚配的 条件以及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回族认为, 婚姻是构成家族、 产生亲族的基础.成年男女因需要而结婚是" 瓦直卜" ( 意为当 然) , 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 逊奈" ( 即圣行) , 因此, 主张回族穆斯林男女都要结婚, 反对终身不娶、 不嫁的独身主义.回族对婚姻的这一态度, 主要是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 婚礼, 是回族人一生中的一个大礼.回族老人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 完婚叫" 卸担儿" , 认为 这是终身大事, 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 但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 回族 婚礼形式多种多样, 据史书上记载, 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如娶妻, 要经过请 媒人提亲、 送礼、 写婚书、 择吉日成婚等程序.无论从史书记载, 还是从现实的调查看, 回族的婚 礼习俗, 各地大同小异, 概括起来经过以下几道程序: 请媒人提亲, 看人家家道, 说色俩目( 也叫 " 定茶" ) , 插花( 也叫" 定亲" ) , 迎娶, 念尼卡哈, 撒喜, 闹洞房, 摆针线, 回门等. 2 . 丧葬习俗 回族丧葬民俗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 实行土葬, 忌火葬; 第二, 主张速葬; 第三, 从俭节约; 第·76·四, 一律平等.人去世后, 一般晚上亡故凌晨出葬, 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 要洗净全身, 叫" 着水" , 洗后用写过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 叫" 开凡" , 女性多一块) 裹身.口、 鼻、 眼、 额头、 手 脚处要放冰片、 麝香, 然后移入" 塔布匣子" ( 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 , 由亲人抬到清真 寺, 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立仪式, 人们面对" 塔布匣子" , 由阿訇朗读《 古兰经》 ( 内容为真主 宽恕死者, 祝愿死者安息) , 旋即抬往坟地, 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 3 . 传统节庆 回族有三大节日, 即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经节.除此之外, 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 如法图 麦节、 登雪节、 阿舒拉节等, 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 1)开斋节.是阿拉伯语" 尔德 · 菲士尔" 的意译, 它与古尔邦节、 圣经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 三大节日.开斋节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 说古代的阿拉伯人为了躲避异族人的入侵和掠夺, 白天躲进山里, 等到日落西山、 月亮升起才敢生火做饭.历代沿袭, 久而成俗.其二, 据伊斯兰教 经典记载, 伊斯兰教创立初期, 在封斋满月时, 穆罕默德曾率穆斯林到郊外旷野举行节日礼拜, 散发" 菲士尔" 钱表示赎罪, 从此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 隆重庆祝.开斋节是信仰伊斯兰教民 族的盛大节日, 甘肃、 青海、 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 大尔德" , 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回民则称为" 小 尔德" .回族的斋月, 是伊斯兰教历九月, 回族人习惯称它为" 莱麦丹月" .由于伊斯兰教历是纯 农历, 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即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定为斋月.在斋 月里, 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 整个白天不能吃饭喝水, 称为" 守斋" .此外, 还要做 到清心寡欲.按规定老弱病残儿童可以不守斋, 但也要节制食欲.据说, 这种封斋的日子, 就是 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 让有钱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 回族逐步养成坚忍、 刚强、 廉 洁的美德.广义的斋戒不仅不吃不喝, 更重要的是做到清心寡欲, 表里一致, 对耳、 目、 身、 心都要 有所节制, 要做到耳不听邪, 目不视邪, 口不道邪, 脑不思邪, 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饮食、 挨饥饿, 而两面三刀, 恶语中伤, 横行霸道, 胡作非为, 是不符合斋诫真谛的, 也是不全面、 不完美的.开斋 节那天, 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 身着节日盛装, 到清真寺做礼拜, 人们走访亲友, 互相 馈赠礼品, 互相祝福. ( 2)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 尔德 · 古尔邦" 、 " 尔德 · 阿祖哈" , 意为" 牺牲, 献身" , 故亦称 " 宰牲节" 、 " 献牲节" 、 " 忠孝节" 、 " 尔德节" , 一般在开斋节过后的 70 天举行, 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 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教历规定每年十二月上旬, 穆斯林去麦加朝觐, 朝觐的最后一 天, 开始举行庆祝活动.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相传, 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一易卜 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 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从那以后, 穆罕默德就把 伊斯兰教历上十二月七日规定为宰牲节, 这就是传说的" 古尔邦" 的来历.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 斋节一样, 非常隆重, 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 请阿訇宰牲, 将所宰的牛、 羊肉 一部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宰牲典礼后, 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 老人们一边煮肉, 一边吩咐孩子: 吃完肉, 骨头不能扔给狗嚼, 要用黄土覆盖, 这是古尔邦节的一种讲究. ( 3)圣经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 这天是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也是穆罕默 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 在活动中诵经演说, 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 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 善事宴会) , 宴请宾客.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伊斯兰教也称" 清真" , " 清" · 8 6 · 的含义是清净、 清洁, 远离秽物及不良思想行为和恶劣品行; " 真" 则指真实、 真理、 真知." 清真" 一词准确概括了伊斯兰教的精髓, 反映了回族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在饮食方面, 禁食猪、 狗、 驴、 骡、 马、 猫及一切凶猛禽兽, 以及自死的牲畜、 动物和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 禁止抽烟喝酒等.二是在信仰方面, 禁止崇拜 偶像等.三是在社会行为等方面, 禁止放高利贷、 玩赌等. 第四节 苗族一、概况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 湖北、 贵州、 四川、 云南、 广西、 海南等七个省区, 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 年人口普查, 贵州苗族有 360 余万人, 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其次, 湖南 155 万人, 云南 89 万人, 四川 53 万人, 广西 42 万人, 湖北 20 万人, 海南 5 万余人.这七个省区的苗族人口 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 98% 以上, 在这七个省区都有苗族的自治地.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 一片的, 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他民族形成区域性的犬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中国苗族主要居住 在山区, 如湘黔川边的武陵山, 黔东南的苗岭、 月亮山, 黔南的大小麻山, 广西的大苗山, 滇黔川边 的乌蒙山等.尤其是西部苗族居住环境更为恶劣, 大多生活在高山山顶地带或石山区.此外, 陕西、 北京、 江西、 广东等省市也有数以千计的苗族散居. 苗族语言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苗语分三大方言: 东部( 湘西) 、 中部( 黔东) 、 西部( 川黔 滇) , 各方言又分一些次方言或土语, 其中川黔滇方言分为七个次方言, 各个方言及次方言内部还 有土语之分.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间差异较大, 基本上不能用各自的苗语通话.苗族大部分兼通 汉语, 有些地区的苗族还兼通布依语或彝语等.新中国建立后, 政府组织语言学家为苗族三大方 言各创制了一套苗文, 还把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改进为拉丁字母形式, 然后在一些地方开展新文 字试验推行. 苗族以农业为主, 部分地区的苗族兼事畜牧、 狩猎和采集.狩猎和采集是为了补充食物的不 足, 男人狩猎, 女人采集.东部、 中部地区的苗族还常常在稻田里养鱼.对于黔东南、 桂北及湘西 南的苗族, 林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部类.大多数苗族主要种植水稻、 玉米、 洋芋、 荞麦、 薯类及 豆类作物, 经济作物主要有麻、 烤烟、 棉花、 蓝靛、 花生等, 东部、 中部地的苗族还喜种糯米.苗族 农民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犁、 耙、 锄、 翻锹、 弯刀、 镰刀、 砍刀、 柴刀、 斧之类, 近年来大多数使用先 进的生产工具.苗族地区工商业尤其是商业和现代工业不发达, 仅有少数人兼营手工业, 而且是 作为农业的副业. 苗族的民间文学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苗族古歌古词是苗族 神话和口碑历史的主要载体, 亦称" 苗族史诗" .它主要包括开天辟地、 铸日造月、 射日射月、 人类 起源、 洪水滔天、 兄妹结婚、 战争迁徙等篇章.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 情歌) 、 酒歌、 苦歌、 反歌、 丧歌、 劳动歌、 时政歌、 儿歌、 谜语歌等几类, 曲调各不相同.苗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 歌曲、 芦笙调、 唢呐调等, 苗族传统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芦笙和鼓是苗族地区普遍采 用的传统乐器, 芦笙在苗族文化中具有民族象征意义, 鼓分为牛皮鼓、 铜鼓和木鼓三种, 东部苗族 多使用牛皮鼓, 中部苗族用铜鼓和木鼓都有, 西部苗族中铜鼓较为普遍.许多苗族地区还在婚丧 · 9 6 · 场合中使用唢呐.苗族青年男女喜欢吹奏木叶、 口弦, 借以传情达意.苗族舞蹈主要有湘西的花 鼓舞及与其类似的或单人、 或双人、 或多人的皮鼓舞, 黔东南有台江反排的木鼓舞( 集体舞) , 黔东 南还普遍流行集体参与性舞蹈芦笙舞、 铜鼓舞、 踩鼓舞, 西部苗族的芦笙舞带有杂技性的高难动 作, 以个人或数人表演为主.此外, 一些地区还有板凳舞、 摆手舞等.苗族民间工艺有蜡染、 刺绣、 挑花、 银饰制作等, 均十分精湛,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工艺在各地苗族中都有, 不过各有 优点和特色.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苗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民居形式与习俗不尽相同.黔东南和湘 西多为" 吊脚楼" 式住房, 湘西也有一些苗族垒石为屋, 西部苗族多为土房或石头房.各地苗族住 房多以茅草、 树皮、 石块为顶, 现瓦房逐渐增多, 一些处于极贫困状态的苗族还住岩棚或叉叉房 ( 几根树枝搭建而成, 十分简陋) .近十几年来, 苗族的住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 大多数地区苗族主食是大米或包谷, 辅以麦子、 高粱、 薯类、 大豆等, 同时糯米食品很受苗族 人喜爱.副食主要有各种蔬菜瓜果以及家禽家畜和鱼.苗族人普遍喜食酸辣味道, 家里有各种 酸菜、 腌菜.苗族喜饮酒, 以酒解除疲劳, 以酒示敬, 以酒祭祖, 以酒待客, 以酒传情, 以酒表喜庆, 以酒烘染气氛, 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饮酒风俗. ( 二)服饰冠履 各地苗族服装有不同特点.男装简朴, 一般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两大类, 下穿长裤, 束大 腰带, 头裹青色长巾, 冬天腿上多缠裹腿.女装为右衽大襟或胸前交叉式两大类, 每类又有众多 的样式和盛变便装之分, 下着宽腿长裤, 头饰式样繁多, 挽髻于头顶, 配上各式各样的包头帕, 包 成尖顶或圆顶, 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黔东南的苗族妇女服饰多将银饰钉在衣 服上, 称为" 银衣" , 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制头饰, 高达尺余, 独具特色.有的苗族妇女盛装上的 银饰白银近 10 千克. ( 三)婚俗节庆 1 . 婚姻习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 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 活动形式.湘西叫做" 赶边边场" 或" 会姑娘" , 黔东南苗族则称为" 游方" , 广西融水叫" 坐妹" 或"走寨" , 黔西北称为" 踩月亮" , 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 跳花" 、 " 跳场" 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 中, 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 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 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 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 所, 如黔东南的游方坪、 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 更看重个人才华和 品质. 2 . 传统节庆 苗族地区节日按其功能和主要活动内容分为农时性季节性节日、 纪念性节日、 娱乐性社交性 节日、 祭祀性节日等, 当然有些功能是交叉或重叠的, 有的功能会发生变异.农时性季节性节日 有吃新节、 苗年; 纪念性节日有纪念英雄" 亚努" 节、 龙船节( 或端午节) ; 娱乐性社交性节日如中部 苗族的姊妹节, 东部苗族的赶歌节, 凯里地区的芦笙节, 西部苗族的踩花山、 串年坡、 跳场, 贵州黎 · 0 7 · 平和广西三江一带的杨梅节, 黔东一些地方的爬坡节; 祭祀性节日如中部苗族的祭鼓节、 敬桥节, 龙船节也有一些祭祀功能.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 苗族迷信鬼神、 盛行巫 术.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 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 因而对其顶礼膜拜, 酒肉祭 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 怪石) 、 岩洞、 大树、 山林等.此外, 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 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 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 或者两词并用.除了这些原始信仰之外, 自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传教, 在滇黔川交界地区、 贵州凯里、 湖南沅陵等地区 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 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新中国建立之后, 基督教、 天 主教的影响一度衰微, 近年有一定的复苏趋势. 苗族的禁忌有: 苗族人不吃羊肉, 忌狗肉上灶, 忌在屋里煮蛇肉, 险恶环境中忌嬉笑, 忌刀口 朝上, 忌用凶器指人.父母或同村人去世, 一个月内忌食辣椒, 忌在家里或夜间打口哨. 第五节 维吾尔族一、概况 维吾尔族, 现有人口 721 .4 万( 1990 年) ,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位于欧亚 大陆的中心, 古称" 西域" ,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不 同的语言文字, 如卢尼文、 回鹘文、 摩尼字母、 婆罗米文、 吐蕃文、 察合台文, 现代维吾尔文是在晚 期察合台文的基础参照突厥语民族的文字改进而来, 有32 个字母自左向右横写, 至今仍在使用. 维吾尔族自称" 维吾尔" , 意为" 团结" 、 " 联合" . 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新疆的" 绿洲农业" 以盛产粮棉和瓜果闻名于世, 其中哈密瓜、 葡萄、 香梨等驰名中外. 维吾尔族历史悠久, 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汉文史书中" 维吾 尔" 的译音也不尽相同, 有乌护、 回纥、 回鹘和畏兀儿等.在漫长的岁月中, 维吾尔族创造了灿烂 的民族文化, 主要的历史人物有玉素甫 ·哈斯 ·哈吉甫, 著名的思想家、 诗人.主要的著作有古典 叙事长诗《 福乐智慧》 , 是按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宣扬为人处世的道理, 内容涉及社会、 政治、 经济、 哲学、 文学等方面, 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玛赫穆德 ·喀什噶里, 学者, 所著的 《 突厥语大词典》 是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 对研究新疆及中亚地区突厥语族各民 族语言和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维吾尔族素有歌舞民族之称, " 赛乃姆" 是人们喜欢的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轻盈优美, 通常以 旋转、 多变著称.古典民间音乐《 十二木卡姆》 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 带有古龟兹音乐的韵 味, 共有 170 多首曲牌和 72 首乐曲, 被誉为东方音乐的瑰宝, 世所罕见.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 1 7 · 1 . 居住习俗 维吾尔族民居一般为平顶, 房顶有天窗, 可以晾瓜果和粮食, 传统的维吾尔族民居一般包括 庭院和住房两部分, 一般为土木结构, 屋外有带护栏的廊子, 屋内设壁炉、 壁龛.壁炉用于做饭取 暖, 壁龛用于放置日用品.房屋内外装饰着各种纹饰和色彩, 鲜艳夺目.房屋建筑在材料运用、 技术处理及建筑形式等方面都颇具民族特色.装饰纹样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只采用几何图案和 花草纹样, 不使用人物、 动物或其他纹样. 2 . 饮食习俗 维吾尔族喜欢饮茶, 有些地方在茶中加入牛、 羊奶, 煮成奶茶.吃蔬菜较少, 食瓜果较多.许 多食物, 人们喜爱用手抓食, 如果来客, 要请客人坐在上席. 在饮食方面, 严格禁止吃猪肉、 驴肉、 狗肉、 骡肉.在新疆部分地区还禁止食马肉, 一般未经 阿訇宰杀的牲畜和家禽亦禁食. 维吾尔族的饮食以面食为主, 喜食羊、 牛肉, 最常吃的有馕、 抓饭、 拉面、 炒面、 烤包子、 薄皮包 子、 烤羊肉串、 烤全羊等. ( 二)服饰冠履 传统的维吾尔族服饰种类多样而优美.男女长袍右衽、 斜领、 无纽扣, 女子普遍穿连衣裙, 外 罩坎肩或短上衣.男女喜戴绣花小帽, 称为" 朵帕" .女子还爱戴耳环、 项链、 手镯、 戒指等.南疆 维吾尔族妇女外出时, 在帽子外还蒙一块头巾. 新疆的花帽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 维吾尔语音译为" 朵帕" , 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羊绒绣出 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维吾尔族的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 家庭成员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 按照 传统, 多子女的家庭, 儿子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家, 另立门户.但是, 父母身边要留下一个最年 幼的儿子.维吾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一般是在本民族或周围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 通婚.婚配的过程, 一般需要经介绍、 订婚、 结婚三个阶段. 2 . 丧葬习俗 维吾尔族的丧葬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 盛行土葬.人死后必须立即埋葬, 至多不能超过 一天( 或三天) .人死后净身并用白布裹身, 用移尸木匣抬到墓地入葬. 3 . 传统节庆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 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前两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 日期是 按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 1)肉孜节.在封斋一个月以后, 开斋的那一天举行, 因此, 也叫" 开斋节" .伊斯兰教规定, 成年的教徒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 封斋期间, 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 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一个月斋期满后, 教徒聚集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 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 盛的节日食品, 并且互相登门贺节, 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 这个节日一般要过三天. ( 2)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以后的 70 天举行.家境稍好一点的都要宰羊, 因此也叫 " 宰牲 节" .宰杀的牲畜不能出卖, 除将规定的部分送交寺院和宗教职业者外, 剩余的用于招待客人和 赠送亲友. · 2 7 · ( 3)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诺鲁孜节在阳历正月初一春分时节, 相 当于公历 3 月22 日.在这一天, 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 麦西莱甫 " , 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 安幸福、 人丁兴旺、 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在诺鲁孜节时才唱的民歌. 维吾尔族在节日和休闲时节以及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各种娱乐和体育活动.如" 麦西莱甫" 是 维吾尔族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麦西莱甫" 一般分为三部分, 乐曲舞蹈, 娱乐游戏和惩罚行为 不端者. 此外, 维吾尔族还有巴拉特节、 白雪节等.巴拉特节又称" 油葫芦节" , 在封斋前约半个月举 行.节日那天, 居民多烧油葫芦, 形成满村灯火, 宗教人士则通宵念经.白雪节是在每年第一次 降雪时举行的娱乐活动.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 除了饮食方面的禁忌外, 在清真寺和麻扎( 墓地) 附近禁止喧哗, 吃 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 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 不能剩饭, 不慎落地的饭屑要拾起放在餐布 上, 不能将拾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盘中.与人交谈时, 禁忌擤鼻涕、 吐痰等不文明习惯.在衣 着方面, 忌短小, 上衣一般要过膝, 裤腿达脚面, 最忌户外着短裤, 屋内就坐时要跪坐, 忌双腿直 伸, 脚向人.亲友见面时要握手互道问候, 然后双手摸须, 躬身后退一步, 右臂抚胸, 妇女在问候 之后要双手躬身道别, 接受物品或请茶要双手, 忌用单手. 第六节 彝族一、概况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 历史悠久、 人口众多、 分布较广、 富有文化传统的民族.根据 1990 年 全国人口普查, 彝族共 657 万余人, 居全国第七位, 是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云南、 四川、 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其中云南 408 万, 四川 178 万, 贵州 70 万, 广西 近1万人.居住呈大分散、 小聚居之状况.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 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彝族人口最为聚居的地区; 同时云南省路南、 南润、 峨山、 漾濞、 宁蒗等彝 族自治县, 以及云南省巍山、 新平、 寻甸、 元江、 墨江、 江城、 景东, 贵州省威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 林彝族和各族联合自治县里, 彝族人口也比较聚居.此外, 大抵北自大渡河, 南到云南国境线, 东 自乌江, 西抵澜沧江都有彝族人口以村落为单位的零星分布.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 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 是中国最早的音 节文字, 其中比较通用的有 1 000 多个.1957 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 确定 819 个规范彝字, 并 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用彝文记载的历史、 文学、 医学、 历法等著作中, 不乏价值极高的珍 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 跳乐"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 刺绣、 银饰、 雕刻、 绘画等.彝族主 要从事农业, 畜牧业是副业, 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 3 7 · 1 . 居住习俗 彝族分布在川、 滇、 黔、 桂四省区, 其中大小凉山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除一些地区外, 彝族 大部分和其他民族杂居.因此, 大分散、 小聚居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 村寨的分布与坐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 2 000~ 3 000 m 的山区、 半山区, 聚族而居, 一般选择向阳山麓, 顺山修建, 以山腰、 山梁处居多, 山脚、 河谷地带较少.一般说来, 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瓦房、 土掌房、 闪片房、 垛木 房、 茅草房等. 彝家院落宽敞, 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 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 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 正 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牌位, 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 狮雕像; 正中安放八仙桌, 用于接待 客人; 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 由三块石头支成, 俗称" 锅庄" , 用以取暖御寒, 热水烤茶, 火塘周围 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 2 . 饮食习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 以杂粮面、 米为主食.安宁河、 大渡河流域的彝族, 早餐多为疙 瘩饭, 午餐以粑粑作为主食, 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 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 面粑粑有消食、 化积、 止汗、 消炎的功效, 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 的传统小吃. 肉食以猪、 羊、 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 坨坨肉" 、 牛汤锅、 羊汤锅, 或烤羊、 烤小猪, 狩猎所获 取的鹿、 熊、 岩羊、 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山地还盛产蘑菇、 木耳、 核桃, 加上菜园生产的蔬 菜, 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 除鲜吃外, 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 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彝 族日常饮料有酒、 有茶, 以酒待客, 民间有" 汉人贵茶, 彝人贵酒" 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 普遍, 以烤茶为主, 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 徐徐而饮.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 荞粑, 彝 族风味主食; 面糊酸菜肉, 彝族农家家常菜; 白水煮乳猪, 云南彝族传统佳肴; 锅巴油粉, 云南彝族 风味名小吃. ( 二)服饰冠履 彝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形式很多, 各地不同.比较常见的如凉山、 黔西一带, 男子穿黑色窄袖 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 也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头顶留二三寸头发一小块, 称为" 子尔" ( 汉称" 天菩萨" ) , 裹以青蓝布帕包头, 在右前方扎成细长锥形" 子帖" ( 汉称" 英雄结" ) , 以示英 武.男子以无须为美, 左耳戴黄、 红大耳珠, 珠下缀红丝线流苏.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 衣和多褶长裙, 裙缘镶以多层色布, 色调和谐, 美观大方.外出时男女都穿" 擦尔瓦" , 形如斗篷, 下端缀以长穗, 长可及膝, 用羊毛线织成, 多为黑色.冬天以领部有裥褶的羊毛披毡套在擦尔瓦 内, 夜间可作被盖.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彝族青年男女相爱后, 男方留在家中, 请一伙伴作代表, 偕同其他迎亲者前往女家, 以假抢婚 的形式把新娘" 抢" 走.按照彝族的习俗, 女子一旦被" 抢" 到男家的堂屋, 便意味着已经正式缔结 为夫妻.三天后新郎新娘各背一捆柴到女方家回门,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 主人便会热情招待新 郎.当天姑娘携带着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 跟着小伙子回到男家.如果女方父母反对, 就会扣 下女儿, 把新郎赶走. · 4 7 · 彝族青年男女婚恋中, 流行着" 吃山酒" 的习俗.小伙子在赶街、 放牧、 串亲或外出路上, 如看 中了某位姑娘, 不管自己是否相识, 便故意抢走姑娘的帽子或轻便的饰物, 也有的姑娘主动抢小 伙子的东西.如果被抢的姑娘或小伙子不中意, 便不追赶, 这时, 主动抢东西的一方只好将原物 送还.如果被抢的一方有意, 就会追打而来, 双方来到僻静之处商定好约会的地点, 由男方买糖, 女方买酒, 双方邀请自己的伙伴, 来到山坡上, 燃起篝火, 边饮酒叙情, 边以歌对唱, 当地人把青年 男女这种恋爱习俗, 称为" 吃山酒" . 凉山彝族人在举行婚礼时, 有" 接风" 的习俗.女方送亲队伍来到离男家不远的地方便停下 来, 接受主人家的接风仪式.男家让操办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酒为客人接风洗尘.操办人举着 一个小簸箕, 里面放着一杯酒、 一把烟叶, 优美地舞动着.主人家选定的伴娘, 将新娘的服饰换上 新的, 并把其离开家时解散的发辫扎束起来, 随后, 新娘在送亲的队伍护送下进入男家. 2 . 丧葬习俗 从各地彝族的丧葬习俗来看, 彝族的丧葬有多种类型, 如树葬、 陶器葬、 岩石葬、 水葬、 天葬、 棺木土葬、 火葬等.有的为历史上本民族所实行过的古老葬式, 有的则是根据死因而采取的特殊 葬法.明清以前, 彝族社会普遍盛行的传统葬式是火葬, 迄今大小凉山彝区仍沿行; 而滇、 黔、 桂 其他彝区在明末清初受汉族影响已改为棺木土葬, 但仍保留了本民族的丧俗. 3 . 传统节庆 彝族自己的传统节庆日主要有火把节、 彝族年( 彝年) 、 跳公节. ( 1)火把节.是以扎制和燃烧火把为节日的主要形式, 也是其他几个民族共同的喜庆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一般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 火把节, 彝族男女老少, 身穿节日盛装, 宰杀牲畜祭献灵牌, 尽情跳舞、 唱歌、 赛马、 摔跤.夜晚, 手 持火把, 转绕住宅和田间, 然后相聚一起燃起篝火, 翩翩起舞. ( 2)彝族年.彝族年也是彝族一个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很早以前彝族历一年为 10 个月, 因此彝族传统过年日期与汉族不一样, 后因受汉族影响, 大部分彝族使用农历计年月, 每年农历 正月过春节, 而在川、 滇、 大小凉山及贵州、 滇东北的一些彝族聚居区还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传统年 节. ( 3)跳公节.彝族跳公节流传至今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是欢庆子弟兵凯旋和纪念胜利 的节日, 各地过这一节日的时间不统一, 不过大都集中在农历四月上旬.跳公节一般要过三天, 内容主要是祭天地、 祭祖先、 祭山神、 讲本民族历史、 唱歌跳舞、 吃菜喝酒等.有一个盛大场面是 不可少的, 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 ( 4)插花节.农历十月初八, 云南昙华山彝族举行传统的插花节.此时的昙华山区, 满山盛 开马樱花、 杜鹃花、 山茶花.清晨, 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昙华山, 采摘象征吉祥的杜鹃花, 插于门 前、 房子周围、 田园.人们在山寨的路边、 树旁, 搭起花棚, 以祈人兴畜旺、 五谷丰登.在昙花山青 年男女视插花节为神圣美好的爱情节日, 他们将采来的花插在心爱的人头上, 以示他们的坚贞爱 情像花一样纯洁、 美好.老阿波、 老阿嫫则在大树下的火塘边吸着辣烟, 喝着带来的包谷酒, 品尝 着鲜美的野味佳肴.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在历史的进程中, 彝族民间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 集自然物崇拜、 图腾崇拜、 灵物崇拜为 一体的传统俗信, 而这些民间的信仰, 与宗教禁忌联系起来, 构成了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 5 7 · 祖先崇拜: 彝族祖先崇拜的思想基础是" 三魂说" 和" 祖界" 观念.彝族人普遍认为已故祖先 具有三个灵魂, 这三个灵魂各有不同的归宿, 其中一魂守焚场或坟墓, 一魂归祖界与先祖灵魂相 聚, 一魂居家中供奉的祖先灵位上.而无论那一个灵魂, 其安适与否、 清洁与否以及受到相应的 供奉与否, 都能影响和左右子孙后代的祸福兴衰. 自然崇拜: 在彝族民间信仰中, 天地、 日月、 风雨、 雷电、 山川、 水火乃至一树一石、 一兽一鸟都 有精灵主宰, 这些自然现象既可造福于人, 又可为害于人, 为了祈福避灾, 自然形成了人们对自然 对象的崇拜.主要的崇拜对象有天、 地、 石、 山等. 天崇拜: 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逢腊月祭天神.而云南武定、 禄劝等地的彝村在山林中建屋供奉 天神.天神的神位以竹筒中贮竹节草根代表, 草上以红白色丝线缠羊毛少许, 放入米 10 数粒, 每 逢节日进行祭献. 地崇拜: 彝族的地崇拜一般都与农业生产相关.昆明西山彝族逢农历 10 月撒秧时祭田神. 届时, 携腊肉、 猪心、 酒、 饭等祭品, 对秧田焚香祈祷, 撒祭品至田中祈求田神保佑秧苗出得齐, 长 得壮.祭毕方撒秧. 石崇拜: 祭石神的彝区很多, 但目的各异, 有的是为求育, 有的是为保佑小孩子健康, 有的是 为平安, 有的是为丰收, 总之, 彝族人对石的崇拜是比较明显的.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 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 且各地有别. 巍山一带的彝族忌火把节次日下地干活, 以防触怒火神带来不祥; 正月初一忌串门, 忌泼水 吹水, 以防财运丢失.饮食禁忌禁食狗、 马、 熊等动物的肉, 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 是雪 的子孙; 过年三天内忌新鲜蔬菜进屋, 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 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 禁过年七天内推磨, 会使家境贫困; 禁平日反向推磨, 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忌推磨时磨心突断, 俗 信是鬼在作怪, 磨出的粉不能食用; 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 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 式.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 更不能从男子身上、 头上跨过; 忌讳女客上楼, 妇女不能上房顶; 忌讳妇女将自己的首饰、 衣物送给别人, 认为妇女的生育魂" 格非" 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 若送与 别人, 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日常生活中, 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 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 方向搅动, 忌人出远门便扫地, 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忌讳言死, 而称" 老了" .忌讳影子 被人踩踏, 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 或砍树烧荒.禁止 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 放牧.参加祈雨仪式时, 禁止男子戴帽、 女子打包头.禁止跨越火塘或踩 踏锅庄石.服饰在穿戴时, 禁忌被人触摸, 彝族男子头上的" 天菩萨" , 严禁他人特别是小孩儿触 动, 假如被人触摸过, 就会冒犯神灵, " 护身符" 避祸求吉的功效, 便也随即失去了.彝族禁忌在室 内吹口哨、 大声喧哗, 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 第七节 土家族一、概况 据1990 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土家族人口为 570 多万, 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省石柱、 秀山、 酉阳、 黔江及黔东北沿河、 印江等县.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 大多数人通汉语, 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 · 6 7 · 文字, 通用汉文.崇拜祖先, 信仰多神.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 绘画、 剪纸、 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 西兰卡普" , 是中国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 山歌有情歌、 哭嫁歌、 摆手歌、 劳动歌、 盘歌等.传统舞蹈有" 摆手舞" 、 " 八 宝铜铃舞" 及歌舞" 茅古斯" .乐器有唢呐、 木叶、 " 咚咚喹" 、 " 打家伙" 等.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土家族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 创造了不同形式的建筑风格, 土家族村落依山傍水, 骑岭卧 谷, 就地势特点而建.土家族人创造了高超的建筑工艺, 而其建筑风格也因自然环境而分两类. ( 1)吊脚楼.土家族人多居河边、 山湾中, 他们的" 吊脚楼" 别具特色.楼多分两层, 上层作 卧室, 下层则堆放杂物和饲养畜禽. ( 2)木瓦房屋.居住于河谷盆地、 向阳坡地的土家人家的房屋多是木瓦结构, 铺地楼板, 隔 潮防湿.每栋一般为三间, 也有五间和九间的. 2 . 饮食习俗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日常主食除米饭外, 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 粑粑和团馓 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 用以腌泡酸菜, 几乎餐餐不离酸 菜.豆制品也很常见, 如豆腐、 豆豉、 豆叶皮、 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 即将黄豆磨细, 浆渣不 分, 煮沸澄清, 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 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的饮酒, 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 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 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度数不高, 味道纯正. 茶也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 有凉水甜酒茶、 凉水蜂蜜茶、 姜汤茶、 锅巴茶、 绿茶等.在待客时, 土家族人会拿出上等好茶款待远方客人, 既显示出他们热情好客的习俗, 又反映出了土家族源远 流长的茶文化. ( 二)服饰冠履 土家族的服饰,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 不断地改进和变化, 而且较为显著.由于土家族织锦 工艺历史悠久, 故服饰也就五彩斑斓. 男子一般上穿短衣, 下穿青、 蓝布缝制的统统裤, 裤腰上有白布, 大脚大腰, 穿时在腹前打折 子, 脚打绑带, 用青布或白布包头.有些老年男子头顶仍挽椎髻, 俗称" 螺丝鬏" , 保留远古装束之 遗风, 习俗传录性很强. 土家族妇女一般上身穿短衣领右襟大褂, 袖大而短, 衣服边沿处镶有三条花边.下身穿八幅 罗裙, 现在一些地方改穿裤子, 裤脚宽大, 衣袖口、 袖脚都绣有花边, 头包青布或白布长帕. 土家族妇女佩戴的首饰, 比较繁杂, 头插金簪、 金花、 银凤耳、 金银耳环, 浑身上下佩戴金银首 饰, 行走叮当作响, 逗人喜爱. 土家族小孩的服饰, 随着年龄增长、 季节变化而更替.刚满月的婴儿, 爱用布缝顶金瓜小帽. 待小孩半岁左右, 春秋季, 戴" 紫金冠" ; 夏季, 戴" 冬瓜圈" , 绣花镶金, 额门处插英雄标或五彩绒 · 7 7 · 球; 冬季, 戴" 虎头帽" , 穿绣有虎头的" 虎头鞋" . 节日里, 土家族讲究穿新衣裳, 穿干净、 穿整洁.鄂西恩施、 鹤峰、 宣恩、 来凤等地区土家族, 每年春季的" 女儿节" , 是妇女最盛大和热闹的节日.每到节日这天, 姑娘们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 服, 按衣裤长短, 从内到外, 依次重叠地穿着, 戴佩上最好最珍贵的金银首饰, 打扮得格外美丽俊 俏. ( 三)婚丧节庆 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 若有客至, 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 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 然后 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 或汤圆、 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 修房造 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 一般习惯于每桌 9 碗、 7 碗或 11 碗菜, 但无 8 碗桌、 10 碗桌.因为 8 碗桌被称为" 吃花子席" , 10 碗的 10 与石同音, 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 故回避 8 和10. 土家族有许多独特而多彩的民族节日. 赶年, 或曰: " 提前过年" , 是土家族最隆重、 祭祀活动最丰富、 民族特色最浓厚的一个节日. 所谓" 赶年" , 顾名思义, 就是向前赶过年.汉族过年, 是腊月三十.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要提前一 天. 迎春, 是湘西北地区土家族在立春之日举行盛大集会, 欢庆春天的降临. 元宵节, 是土家族隆重的节日.白天, 家家剁半边猪头敬祭" 门神" , 所谓" 烧了门神纸, 爷爷 崽扒猪屡" .意思是从正月十六日始, 就要忙碌农事积肥等生产活动了.夜晚, 玩灯、 燃灯闹元 宵, 男女青年相约, 热闹异常.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土家族的宗教信仰是崇拜自然, 万物有灵, 敬奉祖先, 信鬼尚巫. 神灵崇拜, 土家族信奉万物有灵, 便形成了本民族的神灵崇拜. 女神崇拜, 女神是土家族信仰中最原始、 最能干的神, 这些女神没有雄峙的庙宇, 也没有姓 氏, 而且同一神, 有多种起源.土家族崇拜的女神主要有生育神、 女猎神, 还有" 火畲" 女神— — —会 巴婆女麻 . 猪神崇拜, 在土家族眼中, 猪神( 又称" 豕官神" ) 是位送喜财的神.土家族把猪称作" 血财" , 把猪神神位设上, 逢年过节必敬奉, 祈求赐给财喜, 六畜兴旺. 傩神崇拜, 土家族还敬奉傩神, 冬腊月间, 谁家无子, 就请巫师" 还傩愿" , 祭请傩神赐子. " 地母" 崇拜, 地母, 即五谷神, 是抚育庄稼兴盛的神.土家族传颂、 敬祭五谷神, 会免除饥饿. 因此, 逢年过节, 土家族人必会设上神位, 敬奉" 地母" . 祖先崇拜, 土家崇奉的始祖神, 都是群体性的, 有八部大神、 彭公爵主、 向老官人、 田老汉等. 土家人还敬祭廪君, 他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结为一体的祖神.各地土家族人每年都要敬 奉这位祖先. 图腾崇拜, 土家族崇拜白虎, 以虎为图腾, 故历史上有" 白虎复夷" 、 " 白虎之后" 的族称.从整 个土家族宗教信仰心理来看, 崇拜白虎是其族征. 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禁忌文化也是异彩纷呈. 土家族敬火塘, 火塘及其三脚架是每个家庭禁忌的中心所在, 每逢有大的举动必须先恭恭敬 敬地告之于火塘, 平时不许对其有任何亵渎.土家族对于虎的称谓禁忌, 为忌" 虎" 字, 意以" 猫猫" 代指老虎.过去土家族认为逢五不吉, 禁止生产, 所以每月的初五、 十五、 二十五都是" 法定" · 8 7 · 的农休日.土家族不许小孩和未上学的人吃鸡爪子, 怕上了学读书时写字似鸡爪, 写不好字; 不 能吃猪鼻子, 说长大了, 会像猪那样高声打鼾; 不得吃敬奉神灵的肉、 菜、 饭等, 否则, 记忆不好; 禁 止吃猪尾巴, 怕一生落后, 事事掉队.土家族忌在室内吹口哨, 特别是在夜间在别人家玩时更是 忌讳此举.还禁忌在室内唱歌、 讲粗话以及摆弄琴笛、 锣、 鼓等乐器.土家族不准男人与姑娘开 玩笑, 不容许外人( 男性) 和姑娘同坐一条板凳上.土家族不准妇女坐堂屋门槛, 相传犯忌会辱没 宗神, 导致家中遭灾破财的结局.鄂西土家族人忌讳结烛熄灭, 每逢婚礼开始前, 男方家要请两 位儿女双全、 勤劳节俭、 善理家务的人, 在大堂中同时点燃两支红蜡烛, 插到神龛之上, 俗称其为 " 结烛" .倘若" 结烛" 燃得不旺, 或者中途有熄灭的现象发生, 即会认为新人有灾祸, 不能同舟共 济、 终生相伴,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破解.鄂西土家族人待客要筛一碗鸡蛋茶, 即在油茶汤里 打几个荷包蛋, 其俗规定鸡蛋茶内用三个或四个鸡蛋.据说, 一个喻示独吞, 两个是骂人, 五个为 锁五谷, 六个谐音" 禄" , 七个八个九个又应了" 七死八亡九埋" 的不吉之语.所以忌讳打一、 二、 五、 六、 七、 八、 九等数目的鸡蛋招待客人. 第八节 蒙古族一、概况 蒙古族, 人口 480 .6 万( 1990 年) ,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其余多分布在新疆、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甘肃、 青海等省、 自治区的各蒙古自治州、 县, 在宁夏、 河北、 河南、 四川、 云南、 北京等 省、 自治区、 市, 也有少数聚居式散居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 以畜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 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创造 出了历史、 文学、 医学、 天文、 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籍.其中, 《 蒙古秘史》 是中国最早用蒙古 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 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蒙古族的口 头文学以英雄史诗《 江格尔》 最为著名, 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动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战争时代的社 会历史, 是中国文学史上" 三大英雄史诗" 之一. 蒙古族能歌善舞, 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 筷子舞、 安代舞等.蒙古人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 蒙古族不但素以" 马背民族" 著称, 而且也擅长工艺美术.早在元代, 服饰中大量使用刺绣物 品, 并专门设有" 绣局" .内蒙古集宁古城窖藏出土的" 仙鹤绣花" 、 北京故宫藏元代刺绣" 妙法莲 华经卷" 是体现元代刺绣水平的代表作.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早在 13 世纪初, 蒙古族就创制 了自己的文字, 最初的蒙古文字是在回鹘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蒙古语分内蒙古、 卫拉特、 巴尔 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14 世纪初, 蒙古学者却吉 · 翰斯尔对最初的蒙古文字进行了改革, 成为今 天通用的蒙古文字.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 · 9 7 · 族的传统住房, 其特点是易于装拆搬迁.蒙古包内使用面积大, 空气能很好的流通, 采光好, 冬暖 夏凉, 遮风挡雨, 很适合牧民的生活.蒙古包根据材料和机构形式分为毡包, 砖木结构的蒙古包 和复合板式蒙古包等.毡包是最常见的蒙古包, 它是一种圆形毡房, 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 其顶 端中央有可以开合的通气、 采光、 出烟的天窗( 称为陶脑) .蒙古包一般高 2 .5 m 直径 4 m, 室内 面积约 15 m 2 .具有轻便, 易拆卸装运, 冬暖夏凉, 抗大风等的特点. 2 . 饮食习俗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白指白食, 乳及乳制品; 红指红食, 肉及肉制品.蒙古人以 白为尊, 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白食主要有奶豆腐、 奶皮子、 奶干、 奶酪、 奶油、 酸奶等.红食主要 以牛羊为主, 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 俗称" 手扒肉" .最著名的有蒙古族全羊 席, 全羊席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庆祝重大节日和婚娶等喜庆之日款待尊贵客人的传统食品. " 全羊" 必须是绵羊, 以二三月的羯羊为上品. 奶茶是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 宁可一日无餐, 不可一日无茶" .奶 酒也是蒙古人的传统饮品, 它的酿酒原料是马奶, 故称" 马奶酒" . 炒米是蒙古人的主食.牧民每日两顿茶一顿饭, 茶茶不离炒米, 不可一日无茶, 也不可一日 无米.炒米的原料是糜米, 俗称" 蒙古米" .特别是肉干炒米具有方便、 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 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 生产、 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 二)服饰冠履 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长宽大, 右衽, 高领大袖, 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 晚上 能当被盖; 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 夏天可防叮咬; 宽的腰带在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 稳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节之分: 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 冬袍是粗布主料面的羊皮袍.颜色有 男子喜欢的棕色、 深蓝色, 女子喜欢的橘红、 浅绿和粉红, 老年人喜欢的黑、 灰色等.蒙古妇女的 帽饰和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 显得雍容华贵. 任何民族的服饰都要适合本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点.千百年来, 蒙古袍成为蒙古 人特有的服装.正如一本书讲的: " 袖子是枕头, 里襟是褥子, 前襟是簸箕, 后襟是斗篷, 怀里是口 袋, 马蹄袖是手套. " 蒙古人认为头是人体之首, 帽子是头衣, 扎腰带是" 郑重的礼节" , 戴帽扎腰带是尊严在身, 禄 马奔腾的意思.平时不戴帽子的, 敬酒时也一定要戴上才给你敬, 和汉人脱帽表示尊敬正好相 反.赤头拜见长者和参加宴会, 被视为不忌. 此外, 男子的佩饰甚多, 女子头饰复杂, 男子的佩饰有蒙古刀、 牙签、 火镰、 碗袋、 鼻烟壶、 鼻烟 壶袋、 烟带、 烟荷包、 烟灰缸、 鞭子、 蝇拂子、 羊角、 鳖甲、 图海、 弓箭等.女子头饰有练垂, 头戴有发 箍、 后屏、 护耳、 垂饰、 马鬃、 可坠六件.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严格辈分, 讲究由父母做主的聘婚制度, 男到女家娶亲.结婚仪式 过程讲究对歌、 祝词.蒙古族传统家庭以男子为主, 但家庭中的大事一般都能征求妻子的意见. 儿子娶妻生子之后, 与父母分家, 幼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蒙古族的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 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 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新郎佩带火镰、 蒙古刀和弓箭, 致颂词、 祝词和对歌 · 0 8 · 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 大门口对歌, 洞房门口致颂词、 祝词, 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 客时抢新郎的帽子, 以试双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 地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 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 接亲的队 伍由新郎、 接亲亲家、 伴郎组成, 新郎身背弓箭, 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 新 郎一行来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 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 开始对歌, 伴 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 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 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 意了, 新郎才可把礼物献上, 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 蒙古包里隆重的" 乌查" ( 全羊席) 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 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 惜别.宴席结束, 新娘要去夫家了, 娘家人唱着" 送女歌" 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 只见门前 燃着两堆火, 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 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 贞不渝, 隐含纯洁辟邪、 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 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 新娘一一 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 新郎手执铜壶, 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宾客敬酒, 被敬酒者一定要一 饮而尽, 并祝新人幸福, 婚礼进入高潮, 丰盛的宴席、 醇香的美酒、 宾客的欢歌起舞, 包含了对新人 的衷心祝愿. 2 . 丧葬习俗 蒙古族葬俗有天葬、 火葬、 土葬等葬制.天葬又称" 野葬" , 即弃尸荒野, 任鸟兽啄食为吉.火 葬以白布裹尸焚烧即可, 或将骨灰送五台山灵域存放, 喇嘛死后多火葬.现在普遍施行土葬.给 死者更换新衣、 或裹白布, 也有净身涂酥油者, 连同死者生前用物一同入棺, 入棺后请喇嘛念经, 之后前去墓地埋葬.一般不设灵床, 没有供品, 不穿孝服, 不烧纸钱, 不放哀乐. 3 . 传统节庆 蒙古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年.年节有大小之分.小年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为送火神 之日.届时用各种食品供祭火神.大年在农历正月初一, 节前清扫房屋, 宰杀牛羊, 购制新衣, 除 夕守岁、 熬年.蒙古族的年节亦称" 白节" 或" 白月" , 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年节传 说不一, 据史书记载, 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 因此, 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 这就是蒙古族过" 春节" 的由来.蒙古族年节, 虽然与汉族节一致, 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 如吃 五更饺子、 放鞭炮等, 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如除夕吃" 手扒肉" , 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 晨晚辈向长辈敬" 辞岁酒" , 亲朋间互赠哈达, 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蒙古族另一个重大节日是那达慕, 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蒙古语意为" 游戏" 或" 娱乐" .原 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 — —摔跤、 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 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 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 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敖包会、 马奶节、 剪羊毛节等.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 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 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 崇拜" 长生天" .此后, 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 藏传佛教在 蒙古地区兴盛起来. 祭祀有腾格里、 祭火、 敖包会、 宗教音乐等. ( 1)腾格里.蒙古语音译, 意为" 天" , 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既指上层世界, 即天上; 又指 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 先主" ; 还包含" 命运" 的意思.祭" 腾格里" 是蒙古族重要祭祀之一.祭天 · 1 8 · 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 白祭" 和以宰羊血祭的" 红祭" 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 动, 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 2)祭火.蒙古族的牧民、 猎民十分崇拜火, 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 有灵观念的萨满教, 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 于是对" 渥德噶赖汗 ·额赫" ( 火神母) 更加崇敬. 祭火分年祭、 月祭.年祭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举行, 届时, 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 白酒、 牛羊肉等 祭品投入火堆里, 感谢火神爷的庇佑, 祈祷来年人畜两旺、 五谷丰登、 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 一、 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 如不能向火中泼水, 不能用 刀、 棍在火中乱捣, 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 3)敖包会.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 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 或鼓包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 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 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 里面请放神像, 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届时, 供祭熟牛羊肉, 主持人致祷告词, 男女老少膜拜 祈祷, 祈求风调雨顺、 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 常举行赛马、 射箭、 摔跤等竞技活动.敖包会 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 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 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祀仪式, 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宗教音乐也叫" 萨满教歌舞" , 由蒙古族萨满巫师表演.使用圆形单鼓伴奏, 鼓柄环上套有铜 钱等金属物, 摇之沙沙作响, 以鼓鞭敲击鼓面, 按鼓点节奏而舞.萨满歌舞将音乐、 舞蹈、 诗歌、 魔术、 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熔于一炉, 包括迎神歌舞、 娱神歌舞、 精灵舞 蹈( 亦称" 图腾舞蹈" ) 三个 主要部分, 其结构为散板—慢板—中板—快板( 急板) —慢板.祭祀歌曲、 巫术歌曲等, 则以吟诵 及祝辞为主, 舞蹈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 亦有集体歌舞, 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最后, 主祭巫师歌唱《 送神曲》 , 萨满歌舞即进入尾声. 习惯禁忌: 蒙古人忌用手指着天空中的星星, 这与崇拜天的原始信仰有关.进蒙古包要将马 鞭立于门侧, 不能带入包内.绝不能打牛、 马的头部. 服饰禁忌: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 因此, 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 触摸、 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 被看做是很不吉利的事.系腰带, 对蒙古男子来说 是权威的象征, 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系腰带.戴帽子、 系腰带是交际礼 节之一. 居住禁忌: 元朝时人们出入宫殿不许踩门槛, 如果有人犯禁, 要严惩.脚踏门槛, 被视为无异 于脚踩主人的咽喉, 现蒙古人仍忌讳脚踏门槛.其次, 蒙古包内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蒙 古人平时尚右, 毡包内则中为上, 右次之, 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 男人居右, 女人居左. 坐次错乱, 是一大禁忌, 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日期禁忌: 蒙古人对农历每月的初一、 初八、 十五很重视, 这与佛教的有些理论有关.一般在 这些日子不举行婚礼, 病人不出远门, 病已痊愈的人要提防旧病复发等. 第九节 藏族一、概况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据1990 年统计共有 459 .3 万人, 分布在约占全国面 · 2 8 · 积14 的青藏高原上.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 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 海西藏族自治州, 甘肃省的甘南藏族 自治州、 天祝藏族自治县, 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自治州、 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等, 部分藏族与汉、 蒙古、 回、 土、 撒拉、 羌、 门巴、 珞巴等民族杂居.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藏语支, 分卫藏、 康方、 安多三种方 言.现行藏文是七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 群, 以其建筑特色、 辉煌的绘画、 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 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 著作主要有《 医方四续》 .算学可以预测日、 月食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藏族的建筑式样很多, 最能体现艺术创作的是宫殿、 寺院建筑.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是藏区 现存的最高、 最完整的古代高层建筑, 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藏族牧民以居住藏式毡房为主, 毡房有方形、 长方形和椭圆形等不同的平面造型.毡房用高 约2m的木杆作框架, 四周用牛毛绳牵引, 将框架固定在地上, 再用牦牛皮覆盖, 顶部留有宽 1 .5 cm, 长1.5 m 的出气孔, 以便采光和通风.毡房内部用草泥块垒成矮墙, 高约 50 cm, 矮墙上 可堆放青稞、 酥油袋和牛粪.藏式毡房拆装灵活, 便于搬迁, 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拉萨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 二层或三层楼房.民居结构为正方形网承重体系, 木梁柱, 黏土平屋顶, 净高 2 m 左右.民居朝向主要面向东、 南面, 西面和北面不开窗或仅开小窗, 以防风 沙侵袭.民居一般包括有居室、 厨房、 厕所、 外廊等几部分, 居室选用最好的朝向和其他辅助房间 形成有机的整体.拉萨民居选用外廊和凹廊, 除用作晾晒衣物的场所外, 亦可设床, 作睡眠、 起居 之用, 扩大了生活空间.民居一般都有院落, 用以组织生产和户外生活, 单门独院的平房, 还将院 落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民居的平屋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用来晾晒食物、 柴草、 衣被, 亦 可进行家务劳动.居室具有睡眠、 起居、 贮藏以及佛龛、 炊事等多功能, 因此, 居室的空间划分和 处理, 在拉萨民居中有突出的特点.居室空间划分以中柱为起点, 利用活动隔断调整空间大小, 多数用布帘或衣柜、 碗柜作隔断, 手段简便, 灵活自如.民居内利用窗台下空间做成小柜, 设置壁 龛, 或在室内边角上设吊床、 搁板等, 都是对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 2 . 礼节习俗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 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 向空中抛撒三次.酒 席上, 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 然后一饮而尽, 主人饮完头杯酒后, 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 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 否则认为是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 嚼不 出声, 喝不作响, 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 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 要敬给最尊敬的 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 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 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 · 3 8 · 语, 即纱巾或绸巾, 以白色为主, 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 一般长约 1 .5~ 2 m, 宽约 20 cm.最好 的是蓝、 黄、 白、 绿、 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 最隆重的仪式, 如佛事等. 3 . 饮食习俗 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 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 食用糌粑时, 要拌上 浓茶或奶茶、 酥油、 奶渣、 糖等一起食用; 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 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 地区, 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 饿了随时可食用. 藏族副食以牛、 羊肉为主, 藏族食用牛、 羊肉讲究新鲜, 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 而是将大块肉 盛入盘中, 用刀子割食.将牛、 羊血和碎牛羊肉灌入牛、 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 风干法, 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 羊肉一时食用不了, 多切成条块, 挂在通风之处, 使其风干.冬 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 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 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 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 羊奶中提炼的酥油, 除饭菜用酥油外, 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 奶酪、 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 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 体.在藏族地区, 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 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 以铁三 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 酒具、 餐具喜用铜制.有些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 黄、 橙色的 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民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 主要用来切割 食物, 还用于宰羊、 剥皮、 削帐篷厥子等, 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 工艺精湛.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 青稞酒、 酥油茶外, 还有很多, 如足玛米饭, 是藏族传统宴席食品, 用 足玛、 大米、 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 是藏族传统菜肴, 用牛( 羊) 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 是藏 族传统菜肴, 用牛、 羊奶发酵后制成. ( 二)服饰冠履 由于藏区各地自然条件及气候不同, 所以服装也有不同的品种和样式.但普遍的特点是大 襟袍式, 前襟大, 后襟小. 农区男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 还有用氆氇做的上衣和裤子, 男式袍一般用黑白氆氇做料 子, 也有用毛呢哔叽做料子的, 男穿藏袍时, 里面穿白色衬衫者较多, 外面再穿上藏袍.藏袍一般 比人的身高要长, 穿时把腰部提起, 腰面系上绸子腰带, 垂下去的部分略过膝盖.牧区因气候寒 冷故穿皮袍, 男式皮袍在襟、 袖口和底边外镶有边宽约 12 cm 的平绒、 灯心绒或毛呢.女牧民皮 袍外边用" 围裙" 料和红、 蓝、 绿色呢料做宽边, 美观大方.牧区的皮袍肥大、 袖宽, 腰带一系, 腰以 上形成一个大囊袋, 可放随身带的许多东西, 有的还把婴儿放在里面.农区和城市妇女的藏袍以 黑氆氇和其他色的哔叽呢作衣料, 冬季穿有袖的长袍, 夏季穿无袖的, 内着各色鲜艳丝绸衬衫, 腰 前围一块" 帮典" ( 毛织彩色横条围裙) , 典雅庄重. 藏族的帽子式样很多, 依据男女不同、 地区不同样式各异.拉萨和日喀则一带, 冬季一般戴 金花帽, 是用金丝缎、 金银丝带做装饰的, 用毡子、 氆氇、 毛皮等原料做出的帽子, 制作精细, 很受 群众喜欢.夏季戴穿边毡帽. ( 三)传统节庆 藏历为公农合历, 以" 五行" ( 指金、 木、 水、 火、 土) 公农配合十二生肖纪年, 每60 年一周, 以阴 火兔年( 丁卯) 为始年, 月有大、 小建, 一般三年置闰; 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 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 月15 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 民间举行庆 · 4 8 · 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藏历年、 萨噶达瓦节、 花灯节、 雪顿节和望果节. ( 1)藏历年.在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 置办年货, 家家都要用 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 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 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 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 类似于饺子) , 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 辣椒、 木炭、 羊毛, 每一种东 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 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 而吃到包羊毛的 面团者, 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 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 2)花灯节.正月十五是藏族的酥油花灯节, 最热闹的是晚上, 华灯齐放, 用各种酥油捏成 的彩色人像、 花鸟、 动物花灯挂满了街头、 寺院.据说花灯节是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 1409 年 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 传昭法会时给佛陈列了各种供品, 以纪念释迦牟尼, 此后每年这一天就成 为人们观酥油花灯的节日, 藏语称为" 居昂曲巴" . ( 3)雪顿节.按藏语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日子.每当藏历七月初开始.各地藏戏剧团, 集 中到拉萨罗布林卡会演各种剧目的藏戏.人们一边看戏, 一边喝奶, 而且都穿上盛装, 甚为热闹. 各地的名称不同, 日喀则称" 色母青布" , 巴塘称" 雅耐" . ( 4)望果节.是藏族人民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 流行于农区, 一般在秋收之前择吉日举行. 农业丰收的秋天, 望果节就开始了." 望" 是" 田地" , " 果" 是" 转圈" , " 望果" 是转地头.这天农民 男女老少身着新衣, 打着各色彩旗, 手擎麦穗, 边歌边绕田边地头转, 还有演戏、 赛马、 射箭等活 动.这一天在城内的亲友也要到农村来看望, 大家欢聚在一起, 尽情歌舞, 并进行丰盛的会宴.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藏族人民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藏族早期还信仰苯教, 直到现在, 西藏仁布、 南木林、 藏北三 十九族地区, 江达、 贡觉、 芒康、 工布江和林艺等地, 还有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 苯教比 较盛行. 苯教藏语称" 苯曲" , 俗称" 黑教" .传说苯教始祖是象雄地方( 今阿里地区一带) , 时代大致与 释迦牟尼同时的屯巴( 导师) 辛绕, 在苯教与佛教的斗争中, 苯教深受佛教影响, 苯教的教理教义 带上若干佛教色彩, 同时保留了某些原始苯教的内容和仪式.藏族一般把佛教影响较深, 变化较 大的称为" 白苯" ; 处于偏僻地区, 保持原始特点较多的称" 黑苯" , 藏传佛教藏语称" 囊巴曲" , 是中 国佛教的一支, 俗称" 喇嘛教" .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 显密具备, 尤重密宗, 即主张通过实践明白 教义, 达到修行的目的, 更主张通过佛师秘密传授特殊的真言及仪式, 达到除恶扬善、 修行成佛的 目的. 藏族严禁随便步入经堂.佛像、 寺、 庙里的经书、 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 佩戴的念珠、 护身符 等, 在藏族人的心目中视如圣物, 他人一律不得触及, 不然会触怨神灵, 降至灾祸予以惩戒.丧葬 期间禁止穿红色服饰, 以免冲撞鬼神, 对逝者不利.青海的藏族同胞不允许在帐篷上面晾晒褥 子、 靴子、 毡子, 否则, 会认为惹怒神明、 罹祸于家人.藏族饮酒时须用小拇指从杯里蘸一点儿酒, 弹向空中或地下, 以示敬献神灵, 而后方能自饮.否则, 将来得不到神灵的佑助, 就不会有新的食 物补给, 招致饥荒灾荒.藏族一般用天葬.藏族人过世后, 要将尸体运至天葬场.藏族有" 忌门" 的习俗, 在病人门上用树枝、 草、 旗、 红布、 竹笠等物作记号, 设门标, 禁止他人出入. · 5 8 · 第十节 侗族一、概况 侗语, 属汉藏语系, 侗泰语族, 侗水语支.榕江侗语属侗语南部方言第一土语.语音系统包 括声母, 韵母, 声调三大内容.原来只有语言而无文字, 长期靠口传心记或刻木结绳记事.后以 拉丁字母为符号的侗文方案实行, 结束了侗族无文字的历史. 侗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生产习俗和生产经验, 有的一直沿用至今." 清 明下早种, 谷雨撤迟秧" 是侗族一直沿用的生产习俗.侗族有稻田养鱼的习惯, 插秧后在田里放 老口鱼或鱼苗, 谷子黄熟期间开田捉鱼.每年春耕和秋收大忙季节, 为不误农时, 人们常常以换 工形式, 抢时间耕种收割.换工不计较劳力强弱, 技术高低以及劳动工具的优劣, 更不计较主人 招待的好坏, 只彼此合心即可.此外, 鱼、 猎的原始生产习俗在侗族地区仍然依稀可见.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侗族村寨多坐落在田土较多的山间盆地和溪河沿岸的田坝边缘, 依山傍水.侗族民居分为 杆栏式木楼和地屋两种.居于平坝、 沿河两岸的侗族多居地屋, 山区溪旁的侗民多居木楼. 侗族以大米为主食, 尤喜糯食, 过去均以糯米为主.副食种类繁多, 除猪、 牛、 鸡、 鸭等家禽和 鱼外, 还有野生禽兽, 可食的昆虫、 小虾、 螺蚌、 鳅鳝等.在食味上, 侗族喜吃酸, 家家有腌桶, 酸坛.酸有素酸、 荤酸、 煮酸三种.素酸分泡制、 腌制两种; 荤酸有鱼酸和肉酸.腌鱼是侗族人民招 待来宾的佳肴.侗族喜食烧鱼, 摘禾季节各户都选择最后一天, 邀请亲朋好友到田边吃烧鱼. ( 二)服饰冠履 侗族衣料, 以自纺自织的家织土布为主, 细布和绸缎多作盛装或配饰.侗族妇女装束分穿裙 和穿裤两种.因居住地不同, 服饰也有差别.侗族儿童不分男女, 多穿右衽花衣、 花裤, 头带银铃 绣花帽, 下穿裙片, 脚穿靴袜.帽配银饰, 前沿多配佛像或吉祥字样, 帽后吊银牌, 颈戴银项圈, 手 戴银手圈, 脚穿花靴. ( 三)婚丧节庆 侗族人际交往频繁, 每逢建房、 嫁娶、 生育、 祝寿、 老人过世等, 亲朋、 近邻都前往祝贺或致哀. 侗族是一个崇尚文明、 礼仪的民族.凡有人进家, 不论认识与否, 都视为客人, 热情招呼, 端 凳让坐.进出不得从客人面前过, 若非过不可, 得先说" 得罪了, 过面前了" ; 进餐前先端水给客人 洗手, 然后才请客人入席. ( 1)萨玛节( 祭萨节) .农历正月至二月是侗族萨玛节, 是侗族最盛大而古老的节日, 是母系 民族社会文化的延续." 萨玛" 是侗语, " 萨" 是祖母, " 玛" 最大, " 萨玛" 即大祖母.侗族女神崇拜 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萨即是氏族的长者, 也是首领.萨玛节就是祭祀侗族女神. ( 2)三月三.家家户户做黄草粑吃, 以示三月初三后农忙季节开始. ( 3)祭牛节.相传古时候, 天上贯公看到凡人很苦, 便叫天牛下界传话: " 公赐你们一日一饭 而饱" , 可天牛一路上被凡间景色所迷, 忘乎所以, 把话错传为" 公赐你们一日三餐不饱" , 给人们 · 6 8 · 带来更大的苦难.贯公气极, 将天牛贬下凡间给人犁田.天牛负罪来到人间, 勤勤恳恳为民出 力.为了对牛答谢, 把天牛的生日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祭祀日, 祈求保佑耕牛平安. ( 4)吃新节.也称" 尝新节" , 在农历六七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该日严禁妇女纺棉花, 以免 引来风灾, 粮食减产. ( 5)八月八.节日期间, 各姓氏家族都宰杀牛、 猪等, 各户还制糖糕、 发糕和买月饼祭祖, 定 亲人家则给女方送节礼等. ( 6)侗年.主要是缅怀祖宗, 祭祀农耕, 在农历八九月谷子成熟后分户举行.年前, 家家打 扫房前屋后, 杀年猪, 打年粑等.期间, 寨上举行大规模的踩堂对歌, 跳芦笙舞和斗牛等活动, 有 的青年则举办婚庆礼仪. ( 7)春节.春节期间, 饭菜均吃昨天做好的, 意为上年余下的, 以示年年有余.大年初二, 寨 上妇女到萨堂祭祀萨岁祈求保佑, 初三以后始演侗戏或玩龙, 亲友互邀吃年酒.小伙子们白天与 姑娘踢毽子或到田野游玩, 直至正月十五把龙送下海, 春节才算过完.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侗族崇拜英雄.萨, 有的地方称" 萨麻" , 即大祖母, 有的称" 萨岁" , 即第一大祖母.认为萨能 驱赶邪恶和管理猛兽保安宁.萨在侗族人民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忌锄地与挖土休息时把锄头插在土里, 否则腰易痛; 忌在上工或收工时撒秧, 否则种子会浮 于水面.忌大年三十晚到别家借宿, 否则一辈子受穷; 大年初一忌往外倒垃圾或泼水, 否则一贫 如洗; 大年初一忌串门, 否则将给人家带来不幸; 男女婚配忌不按时辰, 否则带来不幸; 忌初七出 门初八归.办红喜事忌打破碗, 否则夫妻会分离; 新娘出阁及亡人出柩忌触及大门两侧和门栏, 否则不吉利; 新娘出阁后忌掉头往后看, 否则婚后必有一方后悔等. 第十一节 瑶族一、概况 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居住最为分散的民族之一, 共有 213 .40 万人( 1990 年统计) , 居住在 广西、 湖南、 云南、 广东、 贵州、 江西等省( 区) 130 多个县的深山密林之中.因此素有" 五岭无山不 有瑶" 之说, 被称为" 登山惟恐不高, 入林惟恐不密" 的民族. 瑶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五岭山脉的九万大山、 十万大山、 哀牢大山等山区.那里山高岭峻林 密, 自然资源丰富, 盛产众多的土特产, 瑶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 瑶语属汉藏语系, 瑶语族, 瑶语支, 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 " 勉" 话, 属苗瑶语族瑶语支; 有25 的人说" 布努" 语, 属苗语支; 广西地区有的说" 拉珈" 语, 属壮 侗语族.多通汉语、 壮语, 无本民族文字, 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以农业为主, 兼营林业和狩猎, 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 7 8 · 瑶族住房十分简陋, 有竹木结构的草房、 竹舍、 木屋和少部分的泥墙瓦屋等形式.一般两层, 楼下住人, 进门左边一间为住房, 右边为堂屋, 煮饭在房屋正中, 楼上一般用来堆放粮食或杂物. 瑶族仓库多数设在屋外或村外, 无人窃取. 云南一些地区瑶族住木瓦房, 其特色是用木棉代替瓦房顶.建房时, 先把两侧梁架立好, 然 后上房梁, 木瓦从屋檐处盖起, 一排排往上铺, 直到屋脊. 广东连南瑶族村寨房屋一排排地建在山坡上, 历史上曾有" 八排二十四冲" 之称.现在人们 称" 瑶排" 或" 八排瑶" . 2 . 饮食习俗 瑶族一日三餐, 一般为两饭一粥或两粥一饭, 农忙季节可三餐干饭.过去, 瑶族常在米粥或 米饭里加玉米、 小米、 红薯、 木薯、 芋头、 豆角等.有时也用" 煨" 或" 烤" 的方法来加工食品, 如煨红 薯等各种薯类, 煨苦竹笋、 烤嫩玉米、 烤粑粑等.居住山区的瑶族, 有冷食习惯, 食品的制作, 都考 虑便于携带和储存, 故主食、 副食兼备的粽粑、 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 就地野餐, 大家凑在一块, 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 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 豆类、 青菜、 萝卜、 辣椒, 还有竹笋、 香菇、 木耳、 蕨菜、 香椿、 黄花等. 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 淡, 基本上是加盐的白水煮食; 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 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 以保持各种 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广西的瑶族烹调肉类一般用干炒、 水煮, 放盐调味, 用作料的较少; 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 鲜肉或腊肉, 先炸烤焦黄, 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欢吃虫蛹, 常吃的有松树蛹、 葛藤蛹、 野蜂蛹、 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 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 红薯糖、 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 一般家中用大米、 玉米、 红薯等自酿, 每天常喝二三次.云南瑶族喜用 醪糟泡制水酒饮用, 外出时, 常用竹筒盛放, 饮时对水. 广西地区的瑶族还喜用桂皮、 山姜等煎茶, 认为这种茶有提神、 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 的瑶族喜欢打油茶, 不仅自己天天饮食, 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 ( 二)服饰冠履 瑶族妇女的服饰、 衣着、 发结种类很多, 各个支系差异很大, 但都有本民族特色.瑶族妇女夏 装胸前和背后都有两块黑色的布, 上面用彩线绣成各种图案, 下身穿到膝盖的短裙, 绣上花边. 红瑶妇女喜欢穿自织红绒布对襟衣, 袖狭长不及腕, 下穿五彩百褶短裙, 长仅及膝.头挽银梳, 耳 环大至垂肩. 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 有戴帽的、 缠头的, 有包帕的、 椎髻的, 有顶板的、 戴银钗的等等. 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 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 然后蒙上布, 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 诸如花鸟鱼虫、 山川树木、 狮 龙麒象、 锦鸡凤凰等, 但惟独不能绣虎豹, 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 妇女头上的椎髻, 类多形奇, 头部装饰更是异彩多姿, 极为讲究.有的戴竹箭, 有的竖顶板, 有的戴尖帽, 有的戴竹壳, 有的用精美鲜艳刺绣而成的" 帕铳" 遮盖, 有的则戴上三五斤重的银条, 各备其美, 各显其采.再插上银簪、 银花、 银牌、 银串珠、 白雉尾, 佩带上耳环、 项圈之类的装饰品, 整个头饰就更加显得别致、 壮观.纵观瑶族的头饰, 其式样大体可分为塔式、 三角式、 飞檐式、 银 钗式、 平顶式、 钢盔式、 絮帽式等. · 8 8 · 瑶族的腰带十分精美, 多用彩色的棉、 麻、 毛、 丝手工编织而成, 色彩艳丽, 结构严谨, 纹样朴 实.盘瑶织锦腰带上的传统纹样即有瓜子花、 十七节花、 大树花等 40 余种. 黔南地区妇女的盛装中也有一种银腰带, 不过与傣族的不太一样.如黄平的银腰带是在一 条宽约 12~ 13 cm, 长约 140~ 150 cm 的布腰带上钉缀两排共 84 个银菩萨和一排 24 个银花牌制 成的.菩萨呈戴帽屈腿坐姿, 花牌为长方形, 上面捶压有鱼纹、 凤纹、 麒麟纹、 马纹、 龙纹、 鸟纹、 蝴 蝶纹等纹式.银牌下缘还垂挂有银铃、 银喇叭等.腰带总重约 1 .5 斤, 盛装时围系在腰部.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 耍歌堂" 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 一旦男女情投意合, 双方的家长就可 通过媒人去说亲, 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 都要大摆筵席, 按传统习惯, 婚宴上必须要 请寨老参加, 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2 . 丧葬习俗 瑶族送葬时, 棺木未出门, 先由一人沿送葬路线喊叫, 村里人听见喊声后, 禁止开着大门, 必 须紧闭, 以免鬼魂误入.下葬前, 请巫师祭穴, 巫师口念咒语, 手提柴刀向棺木猛砍三刀, 表示死 者离家后, 只能为活人赐福纳吉, 不许作祟捣乱. 3 . 传统节庆 瑶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 1)盘王节.又称" 跳盘王" , 是广西、 湖南、 云南等地瑶族的传统节日.各地瑶族节日时间 不一, 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盘王节节期时间一般三天两夜, 也有长达七天七夜的. 活动内容是跳长鼓舞, 人们打起长鼓, 舞者伴着长鼓声, 时而翻腾、 旋转、 跳跃, 舞姿粗犷, 表现开 荒、 播种、 造林、 伐木等.瑶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唱盘王歌、 爱情歌、 生产歌等, 欢庆丰收, 祭祀祖 先. ( 2)芦笙节.又称" 芦笙会" , 是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因苗族分布广泛, 各地苗族节 期不一.芦笙会的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该舞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舞者围成圆圈, 在吹笙 者的领舞下, 其他人手牵手, 随之翩翩起舞; 一种由两个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 群众在旁围 成圆圈, 顿足助兴.芦笙舞的规模可大可小, 小者几人、 十几人, 大者几十人甚至上千人不等.歌 舞相伴相随, 场面宏大热烈, 是人们进行技艺及情感交流的大好时机. ( 3)达努节." 达努" 是瑶语, 意为" 不要忘记" .在不同瑶族又称" 瑶年" 、 " 盘古王节" 、 " 祖娘 节" 、 " 二九节" , 是广西西部等地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 节期3~ 5 天.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瑶族主要信奉原始宗教与道教, 也有信仰佛教崇拜观音菩萨的, 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的瑶族还 有颂古非今天主教的. 瑶族原始宗教主要崇拜雷王、 风伯和雨师, 也崇拜五谷灵娘( 即五谷神) 、 山神、 河神、 树神、 兽 神和牛王等自然神; 崇拜盘古圣帝造物神, 崇拜密洛陀、 伏羲等创世神.在多神崇拜中, 道教诸神 的影响尤为广泛, 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张天师等都是瑶族的祖师神.众神之中, 賙瓠神和密洛陀 神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 瑶族最大的两个宗教性节日便一个是" 勉" 支系的賙王节; 另一个 是布努支系的祝蓍节( 祭密洛陀女神) . · 9 8 · 瑶族的宗教活动主要由师公道公执事.师公主管" 还愿" 、 祛邪、 做洪门、 祭密洛陀等; 道公主 管超度亡魂.师公道公还会卜卦作法事.卜卦不仅运用于生活, 也运用于政治, 即" 神明裁判" . 师公道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知识面较广, 能说会唱, 民众认为他们是人鬼之间的信使. 另外, 瑶族村寨的寨老、 族长、 长老、 头人等大都由师公道公担任, 因而社会地位较高, 他们具有政 教合一的至高权威, 主宰着一村一寨的生产祭、 社祭、 丧葬等一切活动. 瑶族禁忌很多,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建房时忌在墙上打钉和忌踏灶, 以 免冒犯家神灶神等. 第十二节 朝鲜族一、概况 朝鲜族现有人口 192 .1 万人( 1990 年) , 主要分布在吉林、 黑龙江、 辽宁三省, 其中以吉林省 居多.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始创于 15 世纪. 在朝鲜族分布的土地上, 山川秀丽、 物产丰美, 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朝鲜族居住地区是中国 北方著名的" 水稻之乡" , 也是中国主要烟叶产区之一.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 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 长鼓舞、 扇舞、 顶水舞等.舞姿或轻 盈舒展, 或柔婉沉静, 或刚劲跌宕, 明朗与含蓄相交织, 细腻与大方相表里.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 婉转、 欢快明朗, 如《 桔梗谣》 、 《 诺多尔江边》 等人人会唱.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亻 耶琴, 伽亻 耶琴有12 根弦, 音色深沉柔和, 表现力很强.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 摔跤和踢足球则 是男人们的运动.延边素有" 足球之乡" 的美称.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 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 吃饭时 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 60 周年这一天, 子女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 也叫" 花 甲礼" ) .花甲宴上, 子女亲戚欢聚一堂, 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 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 为序, 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是一个勤劳、 勇敢的民族, 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特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时期, 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 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 屋里用木板隔成单 间, 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 炕底有火道, 即使是严冬, 室内也温暖如春.居住于吉 林和黑龙江省的朝鲜族人民的住房与汉人有明显的区别, 其房屋平面呈长方形, 四边墙的高度相 等, 无山墙, 屋顶为四斜面式, 房屋正面开 3~ 4 扇有玻璃的拉门, 门同时也是窗户, 玻璃拉门一般 朝南或西南, 房前无院落.房屋结构有砖瓦房和草房两种. · 0 9 · 2 . 饮食习俗 朝鲜族以大米和小米为主要食粮.以米饭为主, 其次为用大米制作的打糕、 苏叶饼、 汤饺子、 赤豆包.喜欢吃" 辣泡菜" 、 打糕、 冷面、 大酱汤、 辣椒和狗肉.其中, 最有名的是打糕、 冷面、 泡菜. 喝" 耳明酒" 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 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 此酒并非特制, 凡是在正 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 耳明酒" .传说此日喝耳明酒可使人耳聪目明, 一年不闹耳病, 常闻喜 讯.朝鲜族喜爱吃狗肉, 并有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的习俗.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可是朝 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肉酱汤的习俗.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 这是一种习俗, 也是一种礼节. 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新罗国时, 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 乌忌之日" , 用五谷饭祭扫乌 鸦.《 三国遗史》 第一卷中记载的《 射琴匣》 一文, 与民间流传的五谷祭内容相同.每逢正月十五, 农民用江米、 大黄米、 小米、 高粱米、 小豆做成五谷饭吃, 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 看牛先吃哪一种, 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 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吃五谷饭意味着五谷丰登. 在冬至, 有吃小豆粥的习惯.称小豆粥为" 粤古郎粥" , 此粥用小豆、 大米、 糯米做成.认为冬 至不吃小豆粥, 老得快, 鬼闹身, 小病不断.在元宵节, 常吃" 五谷饭" 、 " 药饭" , 喝" 耳聪酒" . ( 二)服饰冠履 朝鲜人喜欢穿素色.由于白色的衣服显示出喜爱清洁、 朴素的特性, 于是" 白衣民族" 就成为 朝鲜族的爱称, 从这一美妙的代称可以看出朝鲜族衣饰文化的隽永意蕴.朝鲜族妇女衣着的民 族特色尤为突出裙子, 有长、 短之分, 长裙长及脚面, 一般为中年妇女所穿; 短裙短至膝盖, 大多为 年轻姑娘、 小孩所穿.短衣朝鲜语叫" 则高利" , 是一种斜领、 无扣、 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 服; 长裙, 朝鲜语也叫做" 契玛" , 腰间有细褶, 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 色彩鲜 艳.儿童喜穿七彩上衣, 袖管用七色相同的绸缎制成, 色彩绚丽, 使儿童更加天真可爱.朝鲜族 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 外加坎肩, 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 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现在 基本上不穿, 改穿制服或西装. ( 三)婚丧节庆 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近亲、 同宗、 同姓不得通婚." 男主外, 女主内" 是一种普遍的习俗. 朝鲜族婚礼仪式比较隆重, 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举行. 朝鲜族生活的多数地区流行土葬, 城镇多实行火葬.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 并要请风水先 生选择墓地, 墓地多选择在山坡的阳面, 头朝山顶脚朝下.以后要连续祭祀三天, 第一天叫" 初云" , 第二天叫" 拜云" , 第三天叫" 三云" , 并且逢死者生日、 死日及清明、 端午、 中秋节都要祭祀.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 主要的节日有春节、 老人节、 清明节( 寒食节) 、 端午节、 上 元节( 元宵节) 、 中秋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 即婴儿生日节、 回甲节( 诞生 60 周年纪念日) 、 回婚节( 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 . 农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 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 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 头, 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 人们还要家里举行洗头宴, 唱洗头歌, 然后全家 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 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朝鲜族早期宗教流行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 信仰土谷神, 后来形成檀君教、 东学教等本民族 宗教, 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道教、 佛教、 基督教也先后传入. · 1 9 · 第十三节 白族一、概况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人口 159 万余人( 1990 年) , 主 要分布在云南省, 80% 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贵州毕节地区 和湖南桑植等地也有少数白族和当地民族杂居.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 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人民通用.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 创世纪》 、 《 火烧松明楼》 、 《 望夫云》 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 一 直流传至今, 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 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善种水稻.大理雪梨、 宾川橘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 产.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白族人聚居在山川秀丽平坦富饶的大理点苍山麓, 洱海之滨,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 颇具其本民族特色的居住习俗, 同时, 白族的建筑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 西倚苍山, 东临洱海, 山川秀丽, 民居具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白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唐代就有汉族工匠来大理修建佛寺、 佛塔, 民间建筑很 早就吸收了汉族的工艺技术.民居院落绝大多数坐西向东, 由于这里常年的风向是西风或西南 风, 风力很大, 正房向东主要考虑背风.民居院落为封闭式院落, 组合规整.由于大理地区是多 地震带, 又受水灾威胁, 所以, 白族的居住地多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 并就地取材, 以方石砌成牢 固的屋基和柱石, 屋架和墙壁为土木结构, 梁、 柱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 这样既能防潮, 也能抗震. " 三坊一照壁" 是白族民居的主要形式, 装饰精细是白族民居最显著的特点, 此外, 白族民居 的墙面装饰颇具特色. 2 . 饮食习俗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 小麦为主食; 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 洋芋、 荞麦为主食.主食都 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 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做腌菜, 腌菜的种类 很多, 除腌制鲜菜外, 还做豆瓣酱、 豆豉、 面酱; 剑川、 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 加工烹制 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 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 还喜腌制年猪, 加工成火腿、 腊肠、 香肠、猪肝、 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 白族都喜欢食大锅牛肉汤, 食时要加蔓菁、 萝卜、 葱等作料一起食 用.临河而居的白族, 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 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 酒的种类很多, 制酒时常用 40 多种草药制成 酒曲, 制成各种白酒, 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 是专为妇女和孕 · 2 9 · 妇制作的, 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 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 早茶" 或" 清醒茶" , 一起床就喝茶, 成年人都喝; 午茶又叫" 休息茶" 或" 解渴茶" , 内放米花和奶, 包括小孩也要喝一 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 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 荤菜.毛驴汤锅, 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 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 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 用发酵面团加作料蒸制而成. 白族家庭里, 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 无论是否认识都热 情接待.凡客人光临, 必以" 三道茶" 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 具有一苦、 二甜、 三回味的特 点.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 长辈、 客人坐上首, 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 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 加汤, 热情侍候. ( 二)服饰冠履 白族人民勤劳纯朴, 男女崇尚白色, 服饰以白色为尊贵, 艳素相衬, 充分体现了白族在服饰方 面的独特风格. 白族男子一般上身穿白衣, 外披黑短褂, 下穿宽腿裤, 用白色或蓝色布包头.脚穿" 丝线草 鞋" , 草鞋全用麻皮和丝线编制而成.外出肩挎一个绣着花纹的布袋和一把长刀. 女子的服饰极为丰富多彩, 地区差别较大.多数地区穿右襟无领上衣, 下穿长裤子, 胸前挂 成串的银饰.在着装上严格区分已婚与否.较有特色的地区性民族服装如: 云南哀牢山上段的 哈尼族女子喜欢佩戴银耳环、 耳坠和银项圈, 以银链和成串的银币做胸饰, 手腕上戴银方镯、 扭镯 和楷镯.居住在云南墨江县的白宏支的妇女服装以短、 紧、 小而著称, 衣长不过脐, 以显露小腹和 肚脐眼为美.妇女服饰地区差别较大, 以大理一带为例, 多穿白色或浅蓝色右衽上衣, 外套红色 或黑丝绒坎肩, 右衽结纽处系三须或五须银饰品, 腰系绣花短围裙, 下着蓝色或白色宽裤, 足登绣 花" 百节鞋" .在发式上, 姑娘独辫盘头, 已婚妇女挽髻于脑后, 洱海以东则梳" 凤点头" , 罩以丝 网, 或绾以簪子, 再以绣花巾或黑布包头.洱源、 剑川姑娘戴小帽或编织有玉兔等图案的" 鼓钉 帽" 和" 鱼尾帽" , 鹤庆姑娘包蓝、 黑色头巾, 外挽红丝绳, 已婚妇女改为黑色丝质大包头. ( 三)婚俗节庆 1 . 婚姻习俗 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 姑娘如同意, 要向男方送粑粑; 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 鱼羹" ; 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 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 后 摆四四如意( 即四碟、 四盘、 四盆、 四碗) 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 三岔道 或人员集结的地方, 陪宾们便停下来, 把嫁妆码成两大摞, 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 8" 字. 2 . 传统节庆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 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现被定名为 " 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 又称" 星回节" ) 等民族节日. ( 1)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 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 洱海之滨, 白族人民举行每 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节日这天, 云南大理白族人民邻近的彝、 藏、 纳西、 傈僳等少数民族兄弟姐 · 3 9 · 妹, 穿戴着节日盛装, 赶着牲畜, 满载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 云集一隅.它的形成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了.今三月街已发展成为民族工艺、 物资交流及文娱体育的盛会.整个会期人山人 海, 在参加物资交流的同时, 还要举行对歌、 跳舞、 射箭、 赛马、 球类等比赛活动. ( 2)逛桑林.逛桑林又称" 绕山林" 或" 绕山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 在苍山五台峰南 麓的圣源寺和濒临洱海的金龟寺等处举行.这是民族的又一次盛会.逛桑林的主要内容是祈求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也兼有" 令会男女" ( 即使男女相会) 之意义.通过节日活动, 青年男女之间, 通过对唱情歌, 倾吐衷肠, 两情相悦, 遂结连理.据说, 如果有找不到意中人的男女, 他( 她) 们只 要虔诚地采摘一片桑叶或柳叶回家, 藏于枕下, 来年此时定有佳音.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白族人居住的地区存在多种宗教信仰, 这是国内外各民族交往的结果.白族人信仰多神、 佛教, 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白族宗教信仰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奉祀" 本主" , 佛教盛行, 但不 排斥其他宗教. 道教在白族甚为流行, 人死后要请道士超度亡灵, 房屋落成周年, 要做道场, 逢灾遇难, 也请 道士诵经.白族的" 洞经会" 将释、 道、 儒的三位祖师同供于上方.近代, 西方传教士将天主教、 耶 稣教( 新教) 传入白族地区, 但只是极少数人信仰. 龙图腾是白族人的原始崇拜, 认为龙住在洱海湖泊中, 凡洪灾旱灾都是龙造成的.在白族民 间流传着许多崇龙的习俗和神话.后来人民以龙作为本主, 本主崇拜源于龙图腾崇拜.白族人 崇拜" 本主" 神灵, 认为它是保佑本村、 本地或本境之神.据传大理白族" 绕三灵" 节, 源于祭" 本主" 活动, 人们要举行盛大庙会.巨石图腾是白族人的原始崇拜.白族对巨石的崇拜极为普遍, 有些地方, 每间屋内供有巨石, 人们称之为" 如快舞呆" , 意为石头皇帝.认为这些石头能主宰人 类, 管辖野兽和山神, 在剑川石宝山石窟里, 供着一块巨石, 白族叫" 阿央白" , 意为女性生殖器, 这 既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也是对巨石的崇拜. 白族逢春分、 清明、 大暑、 小暑、 立秋等日均忌下田劳作, 否则会伤地脉龙神, 农田长势不好. 为避灾荒, 白族忌农历初一、 十五劳动.白族把农家肥看成是不洁的污秽物, 不许用其肥田, 否则 会认为能诱使食此粮食者害病.白族人看重子嗣, 禁忌常关屋门, 惟恐" 关门绝户" .又以为门槛 是家神凭依之处, 不能随意坐、 踏或站在其上, 尤其禁止用刀砍或者以其为砧在上边砍东西, 反之, 家里就会招惹灾祸, 殃及人畜, 亏财蚀物.白族严禁女人从男人使用的刀、 枪、 马鞭、 马鞍子、 套马杆、 犁、 锄、 扁担等工具上跨逾, 更不得用脚踢踏, 否则, 晦气不断, 劳作无获.不许女人踩踏、 跨越、 坐卧男人的服装衣帽和行李, 反之, 如同女子从男人身上跨过一样, 会诱发不祥, 对男人不 利.同样, 也禁止男人由晾晒着的妇女的衣裤下面经过, 如是, 将视此为男人的不幸和耻辱.白 族不准妇女坐堂屋的门槛, 相传如果犯忌会辱没宗神, 导致家中遭灾破财的结局.白族忌以男女 任何一方出生的属命之日为婚日, 如果男女一方有一方属马或属鼠, 那么属马日属鼠日禁止结 婚.白族忌讳男女双方婚日同床.白族老人死时, 忌讳附近没有亲人接气, 否则, 在儿女们看来, 这是最对不起老人的事情.白族人将龙( 辰) 日、 虎( 寅) 日列为禁葬之日. · 4 9 · 第十四节 哈萨克族一、概况 哈萨克族, 人口 111 .1 万( 1990 年) , 主要居住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阿勒泰、 塔城以及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 历史上哈萨克族各部与周边民族交往频繁, 与中原地区也互通有无.比较著名的是公元前 138 年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与他们建立的良好的关系.哈萨克族不仅有精通汉文写作的文吏学 家, 如编著辽、 金、 宋三史的脱脱、 铁木尔达世、 泰不华, 还有词曲作家金元素、 木忽木等, 汉字书法 艺术家康里子山、 康里回回等. 哈萨克族著名的历史人物有: 法拉比、 米尔咱、 马里麻、 海苍尔、 阿不赍、 阿拜、 库南拜.其中 法拉比最为著名, 他被公认为是在中世纪穆斯林东方世界中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二位导师, 是 一位杰出的哲学家、 文学家、 音乐家、 天文学家、 物理学家.他的著作有: 《 科学的起源》 、 《 音乐全 书》 等.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 的拼音文字.中国的哈萨克语比较统一, 方言差别较小, 共有 9 个元音、 24 个辅音音位.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 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 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 移牧场,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 他们很早就创造了便于搬迁的房屋—毡房, 其外形 似" 蒙古包" .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哈萨克族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 称为" 宇" .冬天则在冬季牧场( 俗称" 冬 窝子" ) 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向东开门, 内部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 分成堆放东西和 住人的部分.进门左右上方是铺位, 正上方放置衣箱、 马鞍, 箱前铺坐垫, 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进 门左右两侧则是放马具、 打猎用具、 拴幼畜和灶具、 食物的地方.毡房虽小, 用处却很多, 它不仅 是供人住宿待客的地方, 还是从事生产的地方, 不仅是春天接羔时护理病弱羔犊的" 医院" , 也是 牧民们生产乳制品的" 车间" , 也是孩子的课堂和娱乐的场所.毡房所用的毛毡都是勤劳聪慧的 哈萨克族妇女手工制作的. 哈萨克牧民一般从 11 月至来年 4 月住在冬牧场.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 山谷中, 在林区一般用木头构筑而成.这种房屋冬暖夏凉, 不仅山区有, 在城市中也有.在冬牧 场的房屋四周, 还有用坯垒的矮墙, 或者用树枝编成的篱笆, 用以圈放牲畜. 2 . 饮食习俗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其畜牧业生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马、 牛、 羊、 驼是哈萨克牧民千百年来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 因而, 哈萨克人民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与牲畜和放牧有关, 他 们善于用牲畜的肉和奶制品做各种具有风味的食品.哈萨克族的饮食主要有茶、 肉类、 奶类、 面·59·类四种食品. ( 1)茶.是哈萨克牧民的必需品, 一般吃饭被称为" 长依依茶" , 就是喝茶的意思.哈萨克的 传统习惯, 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喝茶, 伴之以馕式炒面, 亦食炒小麦, 只在晚上吃一顿带 有肉、 面、 馕等的食品.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芳香油, 能溶解脂肪, 起消食、 提神、 醒脑的作用, 所以 哈萨克人中也流传着" 宁可一日无食, 不可一日无茶" 的说法.甚至还说" 无茶则病" .哈萨克人 大多饮坚硬心黑砖茶, 次为茯茶. ( 2)肉类.肉食主要是羊肉、 牛肉和马肉, 平时一般多吃羊肉.肉有鲜肉和熏肉.每年 11— 12 月间, 牛壮马肥, 哈萨克人都要宰杀一些膘肥的羊、 牛、 马贮备起来过冬食用.哈萨克族把这 种过冬的肉称为" 索古姆" . 哈萨克人把马肉当作肉中的上品, 特别是招待尊贵的客人时, 要宰两岁的马驹. ( 3)奶类.奶类食品主要是由羊奶、 牛奶、 马奶、 骆驼奶制成, 有奶油、 奶皮子、 奶豆腐、 酸奶 子等多种奶制品, 这些奶制品具有香甜油酥、 松软、 清软、 酪酸等特点, 奶味芳香爽口, 哈萨克族谚 语说: " 奶子是哈萨克的粮食" . 此外, 哈萨克有一种叫" 吉尼提" ( Jenit) 的食品, 是用奶豆腐、 米粉、 白砂糖、 炒面、 酥油( 马油 或羊尾巴油) 、 葡萄干等食物混合制成." 那仁" 饭也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食品, 是把羊肉切碎, 加上 洋葱、 面片和香料, 搅拌煮熟. ( 4)面类.哈萨克族虽以奶食、 肉食为主, 但也有很多各式面类食品.主要有馕, 实际就是 面饼, 与维吾尔族的馕形式不同, 是用两口小锅合在一起烤出来的.还有包子沙克( 油果子) 、 油饼、 面条、 蒸饼、 面炸小饼、 油馓子、 抓饭、 " 别斯巴尔巴克" 、 炒小麦、 小麦饭、 麦子酒等. ( 二)服饰冠履 哈萨克人长期逐水草游牧, 多生活在山区、 戈壁和高寒地区, 因而哈萨克人民的服饰也都带 有较浓的高寒草原上畜牧生活的特征.他们的服饰很多是用牲畜的皮毛制成, 其中使用最广的 是羊皮.为了便于乘骑, 服饰一般都比较宽大结实, 经久耐磨, 衣袖长过手指头.皮大衣带布面 的叫" 衣什克" , 不带布面的叫" 桶翁" , 絮有骆驼毛或绵羊毛的大衣叫" 库仆" .下雨天也当雨衣 用.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 牧民在冬、 夏两季选择不同的服饰.男子还喜欢扎腰带, 多用牛皮 做, 腰带上镶嵌着金、 银、 珊瑚、 珍珠、 宝石等装饰品, 左侧悬皮囊, 存放杂物, 右侧佩有小刀, 便于 随时使用.哈萨克妇女的服饰较男子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衣服多用各种色彩图案的绸缎、 条绒 和棉布缝制.姑娘和少妇穿袖子上绣花、 下摆带多褶的连衣裙, 上身外加半截紧身黑色的坎肩, 衬出丰满、 苗条的体态, 显出青春活力.未出嫁的姑娘身穿着色内衣, 衣领上绣有各种花纹, 外穿 坎肩和短袖长衣, 其下摆是双层花边的连衣褶子裙, 胸佩金银制的银元、 钿子、 珠串.新婚妇女要 穿一年特制的衣服, 这种衣服的帽子和衣服连在一起用红绸子制成( 哈语称" 结列克" ) , 使人一看 便知是个新婚妇女, 一年或两年后, 换上套天盖巾.在暖季, 中年妇女胸前和下摆用彩绒绣边, 两 边有两个衣袋的半截袖长襟袷拌的坎肩. 哈萨克的帽子, 男女各有特色.吐马克是冬季戴的帽子, 有两个耳扇, 后面有一个长尾扇的 四棱尖毡帽.其他还有库拉帕热( 尖帽) 、 塔克亚( 圆顶形的帽子) 等等.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哈萨克族实行一夫一妻、 氏族外婚制, 而同一氏族的男女不能成婚.通常可与周围的维吾 · 6 9 · 尔、 柯尔克孜、 乌孜别克、 回等族通婚.家庭多为小家庭, 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构成.男子长大成 婚后一般另立毡房独立生活, 但有" 还子" 习俗, 即每对夫妇要把自己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 的父母抚养, 祖父母视孙儿孙女为自己最小的儿女, 疼爱备至.哈萨克族的订婚仪式是结婚仪礼 中的首要仪式, 一般在女方家举行, 届时男方家人带着订婚礼物前往女方家, 女方家举行订婚宴 招待宾客, 即时要宰羊款待.一般要宰红毛白头羊或黄毛白头羊, 严禁宰杀胸部有黑毛的羊.在 哈萨克族看来, 宰杀红毛白头羊或黄毛白头羊, 表示以赤诚、 纯洁无瑕的心来定亲.在订婚宴席 上, 女方主人还要特意给男方主人端送一大盆煮熟切成碎片的羊尾巴肉、 羊肝和酸奶搅拌而成的 食物.哈萨克族认为这种食物是富足、 美好的象征.订婚宴结束后, 双方来往频繁不断, 诚恳的 往来不断加深双方的了解和情感. 2 . 丧葬习俗 哈萨克族的葬礼也很隆重, 丧礼严格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 实行土葬.用纱布给死者缠身, 人死后必须立即埋葬, 至多不能超过 1 天( 或3天) , 进行土葬.第7、 第40 天都要宰牲祭祀.死 者生前骑乘的马在主人死后要剪去尾巴, 牧场搬家时, 要将死者的衣帽放在马背上与家人一起转 移, 每经过一个" 阿乌勒 " , 妇女都要唱哀歌, 以示悼念, 一年以后再将马宰杀, 以殉死者. 3 . 传统节庆 哈萨克的节庆、 礼俗都与宗教有一定联系.哈萨克主要的节日有肉孜节、 古尔邦节和纳吾鲁 孜节.前两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 ( 1)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 是哈萨克语" 送旧迎新" 之意, 节期大致在农历春分 时.这一天, 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 大米、 小麦、 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饭, 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 节日器皿招待客人, 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歌, 并翩翩起舞.在牧区的有些地方, 人们还要在 这一天宰杀牲畜, 把羊头赠给老人, 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 2)纳吾热孜节.每年的农历二月春分那一天( 公历 3 月21 日前后) 被称为" 纳吾热孜节" ( 即新年之意) , 是哈萨克人民的春节, 即哈历新年的元旦.哈萨克人取公历 3 月21 日春分这一 天为" 纳吾热孜" 节.哈萨克人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 ( 3)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 而阿拉伯语的音译则为" 尔德 ·菲土尔" , 意为" 开斋 节" .所以" 肉孜节" 又称为" 开斋节" .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 教徒要封斋 一个月.在斋月里, 穆斯林只要不是病人、 旅客、 怀孕和哺乳的妇女, 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 要戒 除一切饮食和房事.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每天进两餐.斋戒是教徒必行的" 天命" 功课,象征着 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 克以禁欲,畏主守 法之人.一个月斋戒期满,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即行开斋.这一天, 各民族部落之哈萨克人都得 聚集附近礼拜寺中净身礼拜, 相互祝贺.这一日就是肉孜节. ( 4)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 70 天, 称为回历的" 新年" , 也叫" 大节" , 比肉孜节隆重." 古 尔邦" 一词系阿拉伯音译, 意为" 献牲" , 所以也称" 宰牲节" .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宰 杀牲畜, 祭祀安拉. 哈萨克的礼仪既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色, 又有伊斯兰教特色, 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 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 祝为摇篮礼.哈萨克族的婴儿一般是在摇篮里长大的, 所以 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 7~ 10 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 每逢节日和喜庆, 牧民们都要在草原上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 " 克孜库瓦尔" ( 姑娘追) 是·79·青年们最喜爱的游戏.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关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主要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的牲畜及 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 吃饭时, 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同时吃饭时最好戴 上帽子, 表示尊敬.在毡房内不许坐床, 要席地盘腿坐在地毡上, 不许把两腿伸直, 更不能脱摔鞋 子.年轻人不许当着老人的面喝酒.儿媳不能使用公公的马鞍和公公的床位, 公公也不能使用 儿媳的马鞍和儿媳的床位. 在交谈和吃饭时, 最忌讳擤鼻涕、 吐痰、 打呵欠、 放屁等; 不能当面数主人的畜群和点牲畜的 数目; 不要用脚和棍棒跟打牲畜的头部; 不能跨过拴牲畜用的绳子; 走路遇羊群要绕道而过; 不许 乘马进出羊群; 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追打猎犬和守门的狗; 不许当着父母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 尤 其不能说胖、 美、 俊之类的词.哈萨克人认为每星期二、 五是不吉利的日子, 不能外出.忌讳客人 在毡房门前停, 要在拴马桩那里下马.最忌讳损坏或拔掉青草, 因为青草是草原生命继续的象 征. 哈萨克人在数字方面很重视单数, 尤其是 7 和9, 特别是" 7" 被他们崇尚敬重.在哈萨克的 民间文学作品中, " 7" 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字, 泛指数目之多, 如" 7 天" 、 " 7 昼夜" 、 " 7 年" 等多半 是比喻征途的漫长, 生活的煎熬、 毅力的磨炼.在生活习俗上也常和" 7" 结下不解之缘.如哈萨 克人在婴儿出生后第 7 天要举行摇篮礼和命名礼.7 代内不准通婚, 而联姻的人家必须隔 7 条河.娶妻的彩礼也是多为 77 匹马, 中等户为 47 匹马, 下等户为 17 匹马.人死后, 把死者放入墓 穴后, 每人也必须铲 7 掀土.第7天要为死者祭祀.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毡房中点 7 盏油灯等. 甚至有 7 个客人一同来到门前时, 主人也特别高兴, 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 哈萨克人以纯朴、 真诚、 直爽、 热情好客而闻名, 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 " 如果在太 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 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 " 还有谚语说, " 好客人来到, 羊要下双 羔" .因此, 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 无论认识与否, 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 也不论哪 个民族, 他们都热情欢迎, 竭诚接待. 哈萨克人认为, 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 也是应尽的义务, 如果是贵客或贵亲, 还要宰上 一匹两岁的马款待, 表示祝福.宰羊款待时, 不能宰黑羊, 他们认为黑羊是不吉利的. 第十五节 黎族一、概况 黎族, 人口 111 .1 万人( 1990 年) ,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部的琼中县、 白沙县、 昌江县、 东方 县、 乐东县、 陵水县、 保亭县、 通什市、 三亚市等七县两市之内, 人口占黎族人口的绝大多数, 其余 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 屯昌、 澄迈、 儋县、 定安等县.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 黎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 不少黎族人 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而使用汉字, 1957 年制定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黎族在生产领域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海南岛地区, 高温多雨, 光照充足, 适宜种植水稻, 普 遍用水牛犁耕, 一般可种双季稻.除了种植水稻之外, 黎族在偏僻的山区还存在着一种" 刀耕火 · 8 9 · 种" 的原始农业, 黎族人民称之为" 砍山栏" .黎族的山栏地, 主要种植旱稻, 也种植玉米等五谷杂 粮, 还种薯类.农闲时, 村寨里的男子便组织起来, 举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 获得的猎物, 除首先 打中野兽的人, 可以多分些兽肉, 其余部分, 大家平均分配.捕鱼是男子经常从事的生产活动, 使 用的主要鱼具有竹、 藤编的鱼笥、 鱼罩和各式鱼篓; 也用捞网、 挂网和撒网.这些用具和捕鱼方 式, 与祖国南方各地水乡大致相同.只有用弓箭射鱼, 是比较特殊的捕鱼方式.黎族重视采集, 不论男女, 凡出门上山, 皆身系腰篓, 随时采摘植物的果实、 野菜, 挖掘野生的块根或茎, 还捕捉一 些小动物以供食用.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黎族的住房是古老的民居— — —船形屋.它的外形像一条被高架起来的船, 门外有船头( 晒台) , 室内间隔像船舱, 整座房子用木柱支撑, 离地面 1 .5~ 2 m 左右, 用竹片和藤条编成架空地 板, 靠小梯上下.黎族民居船形屋, 亦属于杆栏式住宅的一种. 船形屋平面呈纵长方形, 由两端山墙入口, 最原始的船形屋顶和墙合而为一, 屋盖呈半圆拱 形, 整个外形轮廓像一条船.船形屋一般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 居室后面附有杂物间, 或在 前廊一侧另盖小房一间.前廊的修建有几种形式: 一种是进口处的山墙后退形成凹廊, 凹廊的大 小各户不一; 一种是船形屋山墙部分的屋顶作悬山式挑出, 挑出部分约 1~ 1 .5 m, 并有茅草覆 盖, 形成前廊; 一种是用立柱支撑起门廊, 进深可达 3~ 4 m, 是一种凉棚式前廊. 居室部分跨度为 4~ 6 .5 m, 深度约 6 m 左右, 也有深度达 10 m 以上的居室.居室是全家睡 觉和煮食的地方, 室内布置简陋.睡床为竹片和木板床, 离居室地面约 45 cm, 架空楼板的居室 可席地而卧.炉灶为用石头砌成的三石灶或马蹄形灶, 通常设在床铺的对面.居室四面用竹子 或吊绳搭成棚架, 以挂放食物、 粮食、 种子等杂物.居室或前廊的屋梁上悬挂婴儿的摇篮和儿童 玩耍的秋千, 成为儿童嬉戏的场所. 2 . 饮食习俗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 主食大米, 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 与 汉族焖米饭的方法大体相同; 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 即取下一节竹筒, 装进适量的米和 水, 放在火堆里烤熟, 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 这便是有名的" 竹筒饭" .若把猎获的野味、 瘦肉混 以香糯米和少量盐, 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 更是异香扑鼻, 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 族地区的特产, 用香糯米焖饭有" 一家香饭熟, 百家闻香" 的赞誉. " 雷公根" 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 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 是极为可口的佳 肴; " 雷公根" 也可药用, 能消炎解毒. " 祥" 是黎族的风味佳肴, 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 分" 鱼茶" 和" 肉茶" 两种.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 无论是山鼠、 田鼠、 家鼠、 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 先把鼠投入火中烧 一会, 然后刮去毛, 除去内脏, 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 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 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 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 常作为贵重的礼品. 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 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 用栳叶包住, 配上石灰膏和烟丝, 放入口 · 9 9 · 中细嚼, 可使人像喝了酒一样面色发红, 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 故黎 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 二)服饰冠履 黎族的服饰绚丽多彩, 黎族五大支系" 亻孝" 、 " 祀" 、 " 润" 、 " 美孚" 、 " 赛" 在服饰上虽有相同之处, 但又各有特点.无论服装款式、 色彩、 图案、 花纹, 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1)着" 萾" 系服饰的黎族人数最多, 主要居住在乐东县, 陵水、 三亚、 东方、 昌江、 保亭等县 市, 也有散居.不同地区服饰又有差别, 有的地区, 妇女头发分拨两边, 梳髻于脑后, 不戴头巾, 两 耳戴沉重的大小多个金属圈或耳环, 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上衣对襟无领, 用线系扣, 衣的前摆 长, 后摆短, 对襟两边和衣下有花纹, 襟前左右花纹上端各系有铜钱和小花球, 摆端往往系铜铃, 挂流苏.衣背正中有一道垂直的红线或白线, 把衣服分为左右两边.下身穿过膝中花筒裙, 筒裙 花纹以小方格几何图案为主.有的地区, 妇女包黑头巾, 戴小耳环, 上身着开襟矮领黑上衣, 下身 穿长花筒裙, 达小腿中部.男子上穿麻衣, 下着三角包布. ( 2)着" 祀" 系服饰的黎族人, 主要居住在琼中、 保亭两县, 乐东县的部分地区, 昌东县的王 下、 陵水县的大里乡等地也有分布.妇女头系黑色长巾, 部分地区系黑色两端以红黄线织出菱形 方格花纹, 并挂以流苏的花头巾.上身内着菱形胸挂, 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 分穿对襟黑、 蓝色 无领或矮领上衣, 长袖口白布镶边间有两条红道, 衣对襟处下部两边, 有专为装饰用的金属扣饰, 闪闪发光, 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 植物花纹, 内容繁多. 下穿色彩艳丽的紧身过膝中花筒裙, 筒裙花纹有人物、 动物、 植物和几何图案, 内容丰富.有的只 织出各色花纹; 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 还有的地区用绒绣, 色彩鲜艳夺目.妇女盛装时, 戴小耳 环, 颈饰扁形或圆形金属项圈, 以及蓝色或白色料珠串成的多道项圈, 胸挂银牌和珠铃, 手脚戴银 圈, 行走时周身闪光, 叮当作响.男子上穿麻衣, 下着梯形吊 ? . ( 3)" 润" 系服饰, 亦称" 本地黎" , 着此服饰的黎族人居住在白沙县.妇女头缠厚厚的黑头 巾, 似戴一无顶宽边黑帽, 发髻插一大型刻花骨簪, 用红绿线挂穗, 飘于左右两侧或一侧.上着黑 色无领上衣, 领口前后均呈" V" 字形, 或仅前呈" V" 字形.有的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 边, 衣身前后用小珠串连成方格的彩色图案; 袖口和下摆均饰以贝纹为底、 人和动物纹为主体图 案的彩绣花布.下身穿色彩艳丽的紧身超短花筒裙, 坐时下拉, 走时上提.花纹以人和动物为 主, 内容复杂, 繁缛多变, 花纹多为单面织, 也有双面织的, 如著名" 双面绣" .小腿缠黑布绑腿, 上 方用红线扎结.男子上穿麻衣, 下着三角包布. ( 4)着" 美孚" 服饰的黎族人, 主要居住在东方、 昌江两县.妇女头系黑布交扎于脑后, 头巾 在前额左右两侧各有白色相间两道.身着平领黑、 蓝色开襟上衣, 用红线系扣, 衣背中间有一道 横条几何形人纹图案.下身穿五光十色华丽的宽大长花筒裙, 筒合口摺在前面, 长盖脚面.筒裙 花纹撷染而成, 以人纹为主要题材, 以兽类、 蛙类、 鱼类等动物花纹为辅助题材, 也有几何图形. 男子穿开胸对襟无扣无领黑蓝上衣, 下着黑蓝色短筒裙. ( 5)着" 赛" 系服饰的黎族人, 主要分布在保亭县六弓、 加茂地区, 以及陵水县部分地区、 三亚 藤桥等地.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 传统服饰发生较大变化.妇女头系长黑巾飘于身后.身着各 种浅色高领镶边右大襟上衣, 与汉族服饰有相似之处.下穿长筒裙, 达小腿部.筒裙花纹简单, 多为成组细小的几何形花纹, 有的为彩条花纹.男子衣着与汉族相同. ( 三)婚俗节庆 · 0 0 1 · 1 . 婚姻习俗 " 夜游" 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与" 隆闺" 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 男 青年们便穿戴整齐, 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 姐妹隆闺" 去, 通过对歌和吹奏口弓、 鼻箫来寻找情 人, 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恋爱.进入" 姐妹隆闺" 需要有一番才智.首先, 男子要以歌叩门, 女方 若同意他进来, 就回应一首歌; 若不同意, 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 男子只得另找.待到男子进得门 来, 还不可随便乱坐, 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行.坐下后, 男子便要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 说明 是来找情侣还是来求婚的, 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要是进入的" 隆闺" 里姑娘多, 不知哪个姑娘 愿投情, 男女便要唱试情歌, 愿意的姑娘自然就会回应他的.接下来, 那种表达爱情的对歌声、 口 弓声和鼻箫声就会此起彼落, 直到情投意合.情投意合后, 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 铜钱、 针、 布衫、 腰篓、 竹笠等等物品, 作为同床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 夜间常来常往.这种往来关系, 有的 达一月半年, 有的达二三年.当然, 也有花谢蒂落的, 那就互唱断情分离歌, 之后便互不干涉, 各 自寻找新的情人去. 2 . 传统节庆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 传统节日有春节、 三月三和敬牛节等. ( 1)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 家家做年饭、 酿年酒、 舂" 灯叶" ( 即一 种年糕) .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 即变得很坚韧, 可用利刀切片, 再烤或炸, 别有风味.除夕傍晚 开始祭拜祖宗, 吃年饭, 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 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 或上山打猎, 或 下河摸虾, 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 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 ( 2)三月三.黎族特有节日.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 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 制的山菜、 酿好的米酒、 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 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 打鱼, 姑娘们烤鱼、 煮饭.夜幕降临, 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 男女青年对唱山歌, 互诉衷 情.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 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 然后共同娱乐, 相看意 中人.相中后, 男女双方吃一种嵌入糖心的" 灯叶" 糕饼.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 伙子的腰间, 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 3)敬牛节.海南省通什、 毛阳一带的部分黎族在每年三、 七、 十月的丑日要为牛过节日, 为 耕牛和禾苗举行扫魂仪式, 祈求五谷丰登.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 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 也有自然崇拜, 个别地区还残留图腾崇 拜的痕迹.黎族信鬼, 最大的鬼是祖先鬼, 祭祖先鬼要剽牛, 其他鬼可以杀猪、 杀狗或杀鸡.从事 宗教活动的人, 黎族称为" 道公" 、 " 娘母" .道教传入后, 对黎族的宗教产生了一些影响, 但只是利 用了道教的一些名称、 法器和形式, 核心内容仍然是黎族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黎族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 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第十六节 傣族一、概述 傣族, 人口 102 .5 万人( 1990 年) ,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 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 1 0 1 · 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等四个地区, 其余的 傣族散居在临沧、 澜沧、 新平、 元江、 元阳、 金平、 景东、 景谷等县.此外, 在金沙江沿岸的华坪、 大姚、 禄劝以及四川的会理、 盐边等地也有少部分居住, 其居住地分别与缅甸、 老挝、 越南等国接壤.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 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尤以傣历、 傣医药 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傣族居住习俗, 各地有所不同, 从住房上来说, 以居住杆栏式竹楼或木楼为多.傣族有近水 而居的习惯, 且在竹楼周围种植一些热带果树和花木, 富有一派诗情画意.傣族地区的佛寺和佛 塔特别多, 是村寨中最富丽堂皇的建筑. 傣族居民以杆栏式竹楼最具代表性, 竹楼分上下两层, 上层有堂屋、 卧室、 前廊、 晒台及楼梯, 下层为架空屋.堂屋中设火塘, 为烹饪、 烧茶及待客处, 主客双方围火塘团坐, 主人习惯于坐火塘 内侧.卧室间为一大通间, 在楼面上铺垫、 挂帐, 一家数代人席地而卧, 同室而寝, 睡觉位置排列 有序, 傣族风俗一般不欢迎外人进入卧室.竹楼上层的前廊宽敞通风, 四周无墙, 仅有重檐屋顶 遮阳挡雨, 前廊是纺织、 家务活动、 乘凉的好处所.晒台面积有 15~ 20 m 2 左右, 有矮栏围护或不 设栏, 主要用于晾晒.竹楼底层为架空层, 由数十根木柱支撑整座建筑物, 一般不设围墙.竹楼 的大小规模以使用若干根木柱表示.木柱间距为 1 .5 m 左右, 行距 3 m, 一般民居使用木柱 5~ 6 排, 约40~ 50 根左右.解放前宣慰使的竹楼, 使用木柱达 7 排120 根.竹楼用料以竹为主, 竹片、 圆竹筒、 半圆竹、 竹篾等, 几乎无处不用竹.屋顶多用草排, 可自制, 亦可到市场购买.随着傣 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竹楼的承重构件如梁、 柱、 屋架、 楼板等改用木料, 屋顶改用铁皮, 延 长了住房的使用年限. 西双版纳佛寺保留有较多的原始风格.一般由大殿、 僧舍和鼓房三部分组成, 建筑布局是坐 西向东, 取释迦牟尼成佛在东之意.大多是大殿在前, 鼓房在中( 或西侧) 僧舍在后, 四周围以矮 墙, 形成东西向的一座长方形大院. 德宏地区的佛寺, 多数具有内地建筑的风格, 多为绿瓦粉墙, 重门层阶, 大殿屋顶多为二层或 三层檐, 上小下大.屋背正中为一尖塔, 金粉贴塔.殿内正中塑有大佛像一尊, 大佛像两侧设有 佛龛, 龛内陈设有大小不一的数百尊小佛像.大殿四墙有各种彩画, 梁柱间悬挂佛幡、 佛伞.整 个佛殿点缀装饰极为富丽堂皇. 2 . 饮食习俗 傣族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 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 舂现吃, 民间认为: 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 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 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 隔夜米, 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 如酸笋、 酸豌豆粉、 酸肉及野生的 酸果; 喜欢吃干酸菜, 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 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 而酸味食品 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 牛、 鸡鸭, 不食或少食羊肉, 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 善做烤鸡、 烧鸡, 极 喜鱼、 虾、 蟹、 螺蛳、 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 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 多做成酸鱼或烤 · 2 0 1 · 成香茅草鱼, 此外还做成鱼剁糁( 即把鱼烤后捶成泥, 与大芫荽等调成) 、 鱼冻、 火烧鱼、 白汁黄鳝 等.吃螃蟹时, 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 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 螃蟹喃咪布" . 苦瓜是傣族产量最高、 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 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由此形成 的傣族饮食苦的风味, 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 昆虫种类繁多, 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 是傣族食物构成 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 竹虫、 大蜘蛛、 田鳖、 蚂蚁蛋等.傣族人嗜酒, 但酒的度数 不高, 是自家酿制的, 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 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 炒至焦, 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 拌以烟草、 石灰, 终日不断.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 猪肉 干巴、 腌蛋、 干黄鳝等. ( 二)服饰冠履 傣族的现代服饰包括男服、 女服、 头饰、 文身、 饰齿等, 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1)男服.男子一般都穿大襟或对襟短衣, 小袖、 无领, 下穿长管裤, 裤脚窄小.衣服以白布 ( 为多) 或青布缝制, 裤皆用青布制作.以青布束腰, 再用丈余长的一块白布或青布包头, 用宽 10 cm 左右长数尺的青布裹在两脚上, 冬季寒冷时并不穿棉衣, 只用一块毛毡披在身上, 白天做披 毡, 夜里便作被盖.这是以前傣族男子典型的服装.今天的傣族男子服装, 除个别地区仍着对襟 上衣, 头裹白头巾外, 大多改穿汉装, 或只在节庆娱乐场所穿原有的服装.在边疆地区尤喜穿西 装, 以德宏边疆穿西装最为普遍. ( 2)女服.西部德宏傣族妇女, 婚前多穿浅腓色大襟短衫, 有长袖和短袖两种, 下着长裤, 束 一小围腰; 婚后改穿对襟短衫, 不穿裤, 改穿筒裙, 以青布制成.短衫开襟到右方不到腋下, 衣服 上有五个银纽扣, 较大, 状如半剖圆球, 中空, 镂刻精致花纹; 右边三颗扣子, 第二颗靠下, 领子中 间一颗, 下沿中间一颗.衣服有小开叉, 皆无领.颜色多为素色、 白色的居多, 也有黄、 红、 褐色和 浅色花.筒裙穿时不用腰带, 用手将一角拧成结, 掖入腰间, 前面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褶, 筒裙一 般以花布为主, 也有单色( 黑或蓝) 或是在一边上镶上红、 蓝布等为花布边的.南部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妇女装束皆既美观又华丽, 上身着浅腓色的紧身小背心, 外穿紧身短上衣, 大襟, 也有对襟, 圆领, 长袖, 袖极窄小, 紧束肘臂, 腰细窄, 下摆宽, 成荷叶状, 长仅过脐, 多用轻软的洋布或薄绸裁 制, 颜色或淡红色, 或浅绿色, 或天蓝色, 或杏黄色, 或纯白色.下着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的筒裙不 仅历史悠久, 而且在制作、 式样、 艳丽等方面都独具民族特色. ( 3)头饰.幼女, 辫发盘绕头顶用黑或绿色带束之; 少女及少妇, 则编发为辫围绕头周, 或堆 髻于顶上, 多戴耳环与项链. ( 4)文身.文身是傣族古老的习俗, 有着悠久的历史, 且流传至今, 在傣族中很盛行.在傣 族人的审美观念里, 文身是男子勇敢的表现, 在傣族" 文身是男人, 不刺墨不是男人" .此外, 文身 还和婚姻、 宗教有很大关系, " 不文身就找不到老婆" , " 文身死后可以上天堂" . ( 5)齿饰.齿饰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镶牙套, 即用金银片牙套带于齿上, 近现代以来大部分 地区的傣族群众, 尤其是青年男女都习惯用金片、 银片等做成的套子套在门牙上, 并认为镶的牙 套越多越美, 越显示富裕; 另一种是染齿, 姑娘们到一定的年龄即开始染齿, 这是傣族妇女区别于 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 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习俗.染齿多用锅底灰或中草药为原料.新 平十三四岁的少女即开始染齿, 她们以一种野草" 臭藤果" 及雀硝为主要原料, 配以未成熟的酸石 榴等物, 捣碎置于两指宽的香蕉叶片上, 每晚睡前包敷牙齿面, 数日之后即成黑色, 再用一块铁 · 3 0 1 · 片, 放于灶的烟囱下部, 让紫灯薰烤, 就有一种类似黑漆的油状物附于铁片上, 用此物涂抹黑齿, 齿面就逐渐光亮. ( 三)婚俗节庆 1 . 婚姻习俗 " 赶摆黄焖鸡" 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 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 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 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 让其坐在自己身旁, 通过交谈, 如双方情 投意合, 两人就端着鸡、 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 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 姑娘就会加倍要 价. " 吃小酒" , 在男女订婚时, 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 当客人散去后, 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 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 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 讲吃三道菜: 第一道要热的; 第二道要盐多; 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 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 先上楼的是小伙子, 抬着牛头, 唱 祝福歌, 壮年男子抬箱子, 已婚妇女抱被褥, 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 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 架, 摆桌置酒备菜, 唱贺新房歌, 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2 . 传统节庆 ( 1)赶花街.又称" 赶新街" , 是新平、 景谷一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春节后举行, 共赶三 个街, 10 天一次, 前后共一个月.第一街是十一二岁的少年, 第二街是十八九岁的青年, 第三街 是20 岁以上的已婚成年人.赶街期间, 在蓝蓝的江边, 活跃着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 姑娘们头戴 鲜花, 身穿新的花边筒裙. ( 2)采花节.采花节是德宏潞西等地傣族流行的传统节日, 时间在清明之日.节日当天, 各 村寨男女老少身着盛装, 手提花篮, 肩挎" 筒帕" 上山采花, 休息时男女青年背着象脚鼓跳民族舞 蹈.采花归来, 用鲜花点缀房屋、 赠送亲朋好友, 以示友谊和祝福. ( 3)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三大节日之一, 也是傣历的新年, 一般在清明 前后举行,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傣语称为" 桑勘比迈" 、 " 棱贺桑勘" .由于在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 故名" 泼水节" . ( 4)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 毫瓦萨" , 也称" 进轘" , 时间固定在傣历九月十五日( 公历 7 月 中旬) , 从关门节到开门节共经历三个月时间.关门节期间, 正是傣族农忙季节, 所以在此期间除 佛教活动外, 一切活动都要停止, 青年人可以谈情说爱, 但不许结婚.人们不能外出, 以表示对佛 的虔诚, 求得死后灵魂能得以升天, 更重要的是人们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 5)开门节.开门节即" 出轘" .在三个月的佛教活动结束时, 各村寨男女老幼, 都要举行盛 大的集会, 到佛寺去拜佛祷告, 忏悔一年的罪恶.傣族群众皆穿红着绿, 成群结队前往佛寺, 其场 面格外热闹. ( 6)做摆节.做摆节是德宏地区傣族中流行的一种宗教大典.做摆被傣族视为走往佛国天 堂的准备.做摆节时间, 各家各户可根据情况自定, 节期有一日, 也有数日, 要视各人的财力而 定.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傣族多以小乘佛教为全民信仰, 但同时又保留了原始的鬼神信仰, 近代以来在一些地区又出 现了西方的基督教等宗教信仰, 形成了傣族信仰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有矛盾与斗争, 但 又互相渗透, 使三种不同性质的信仰并存下来. · 4 0 1 · 傣族鬼神信仰较为普遍.这种鬼神信仰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发展而形成的, 有人称其为" 巫教" , 即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宗教或原始宗教, 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佛教传入以前傣族民间就 普遍信仰鬼神, 佛教传入以后, 并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 但鬼神信仰仍以残留的形式继续保留在 民间, 而且与佛教混杂而共存.在傣族的原始鬼神信仰中, 他们认为与自然、 生产、 生活有关的 日、 月、 天、 地、 山、 川、 水、 土地、 鱼塘、 树木、 雷电、 住地等自然万物都有灵魂, 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 的神和鬼, 诸如太阳神、 山神、 水神、 树神、 寨神、 山鬼、 水鬼、 寨鬼、 家鬼等.这些鬼神既可给人们 带来幸福也可给人们带来灾害, 因此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 为了祈求丰收, 保佑平安, 对于这 些鬼神都需要定期祭祀它们, 从而产生了许多祭祀活动, 而且这些祭祀活动就成为傣族生产生活 中的特有习俗. 在傣族的信仰习俗里, 佛教信仰— — —主要是小乘佛教的信仰, 比起原始的鬼神信仰规模更 大、 更为普遍, 是一种全民信仰, 影响很深, 在信仰中更具民族特色.傣族人的一生都与小乘佛教 分不开, 从出生就是佛教的信徒, 名字是佛爷给取的, 结婚、 生病、 老葬, 一生的活动都与佛有密切 的关系, 故此产生了许多傣族信仰的特殊风俗.傣族称佛教为" 沙斯那" 或" 卜塔沙斯那" , 来自印 度的巴利语, 说明傣族信仰是一种南传佛教.传入时间大约在公元的 6—8 世纪之间, 到公元 14—15 世纪已成为傣族的全民族信仰. 居住在接近云南内地的部分傣族除信仰" 万物有灵" 的巫教外, 还有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 如 元江新平等地就有部分傣族信仰基督教.教徒每天要祈祷, 每逢星期日要做礼拜.教徒不得吃 狗肉, 不得抽烟, 喝酒.近年来信基督教的人又有所增加. 傣族民间的禁忌很多, 在生产、 生活、 佛教、 村寨中都有各种不同的禁忌.各地傣族都很重视 禁忌条规, 要求大家严格遵守. ( 1)生产禁忌.祭轙日不得进行劳动.农历每月初一、 十五、 逢年过节都不出工劳动.撒秧、 栽秧、 种玉米要选吉日、 忌羊日下种.本寨有人死了, 当日不下田, 否则会" 跟死人去" .吃新 谷要选日子, 忌猪日、 马日吃新谷.妇女不许犁田, 男人不许栽秧; 妇女只许割谷, 不许挑谷; 男人 只许挑谷, 不许割谷.织布机是女人的专用工具, 平时, 男子不得乱动乱坐.村寨中死了人, 在停 柩期间, 全村停止生产.每月属牛日不得用牛干活, 属马日不得用马干活.逢冬至日这天, 不能 进行生产劳动. ( 2)生活禁忌.在景谷地区, 房屋中央所设的床位, 妇女不能坐.房屋中厅所设的床, 不能 挂蚊帐.睡觉时必须脚朝外, 即对着门.在元江地区, 年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别家出殡, 其他 各家不能出来看, 否则认为鬼会到自己家中来.在耿马地区, 家中火塘中的三脚架忌随便移动, 更不能将鞋子搭在上面.如需移动, 必须请佛爷看好日子才能移动.屋中火塘上边是主人坐处, 外来的客人不得乱坐.进入傣族人家, 上楼进屋前要脱鞋.在西双版纳、 德宏地区, 忌在家里剪 指甲, 认为这样不吉利.主人家有产妇未满月者, 不要出去串门.忌在菜地大、 小便, 认为这样不 卫生.客人到主人家, 未经主人允许, 不得偷看主人卧室, 更不能进入卧室.客人不能坐门槛, 如 果客人宿主人家, 也只能睡在堂屋, 头部不能朝着主人卧室的方向.不论自家或外人, 不能在房 内杀鸡. ( 3)信仰禁忌.西双版纳的村寨祭神时, 要封锁路口, 关闭寨门, 禁止本村寨的成员外出, 忌 外村成员闯入.骑马到寨门, 必须下马入寨, 忌骑马入寨.别寨死人, 在埋葬前不得串寨.每个 村寨的寨心称为" 宰曼" , 是用树枝或竹篾编织装土而成的台子, 象征村寨的灵魂, 寨心是绝对禁 · 5 0 1 · 止任何人用脚踏或坐站, 不许拴牛马和大、 小便, 否则会触犯社神, 将会对全寨人都不利.村寨边 的神树( 种林) 不许砍折和拴牛马, 也不许在其周围大、 小便; 神树下的鬼匾、 鬼台等不许乱动.德 宏傣族村寨的神庙, 外寨人不得进入; 神庙旁有神树, 经过神树前不许骑马和打枪.新平等地傣 族在祭轙活动时不许讲汉族话.佛寺是佛所在的地方, 因此在进入佛寺时必须将鞋脱在门口, 妇 女在例假期间不得进入佛寺.在德宏见佛爷还要跪拜.各傣族地区都忌摸小和尚的头部, 也不 许踩着和尚的影子, 否则视为不懂佛规, 对佛不敬. ( 4)村寨之间的禁忌.在西双版纳等地傣族村寨与村寨之间也存在许多禁忌, 违反禁忌要 受处罚, 主要禁忌有: 未经许可, 不得赶猪从他寨人家屋下经过, 违者按猪的半价罚款, 赔给屋主; 未经许可, 不得挑鸡进入他寨人家, 违者罚鸡一半给屋主; 未经许可赶猪从他寨桥上过者按猪的 半价罚款, 交给该寨; 未经许可赶牛进他寨者, 按牛的半价罚, 罚款交给该寨.忌进入他寨不关寨 门, 否则罚款 3 元.若因不关寨门而导致牲畜进寨或出寨( 遗失或被盗或吮庄稼等) 造成的后果 自负.他寨人死还未埋就闯入者, 罚鸡两只、 酒一瓶、 钱2.5 元.忌披头散发进入他寨, 否则罚款 1 .5 元.挑担子进他寨, 忌扁担在他寨内折断, 否则要将所挑东西的一半给该寨, 无论挑什么东 西都要给一半.忌只挑一头担子进入他寨, 否则所挑全部东西全部给该寨.忌将锄头扛在肩上 进入他寨人家里, 否则锄头归屋主.忌将砍得的树枝叶子拖着进入他寨, 否则罚款 3 元.忌将马 拴到他寨的寨门栅栏的木桩上, 若违忌者, 按马的半价罚款, 交给该寨.忌将裤脚卷到大腿进入 他寨, 否则罚酒一瓶、 钱6元. 第十七节 畲族一、概况 畲族 630 400 人, 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闽、 浙、 赣、 粤、 皖五省 100 多个县内部山区的一个杂 散居的兄弟民族.其中 94%分布在福建、 浙江两省. 畲族在福建有 208 000 余人, 主要分布在宁德、 建阳、 莆田等地区的宁德、 福安、 福鼎、 霞浦、 古田、 寿宁、 周宁、 柘荣、 南平、 顺昌、 建阳、 建瓯、 邵武、 光泽、 永泰、 仙游、 莆田以及罗源、 连江、 漳平 等县; 在浙江 147 000 余人, 主要分布在温州、 丽水、 金华三个地区的 10 多个县内; 江西 7 400 余人, 主要分布在铅山、 贵溪、 兴国、 吉安、 永丰、 资溪、 武宁等县; 广东 3 200 余人, 主要分布在潮安、 海丰、 增城、 丰顺、 博罗、 惠东等县; 安徽宁国县有 1 100 余人.畲族分布零散, 一般是几户或几十 户聚居成村, 周围是汉族村落, 彼此交错杂处, 也有与汉族杂居在一起.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畲族多住茅草房和木结构泥墙瓦房.畲族称房子为" 寮" .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 搭个架子, 然后屋顶盖瓦, 最后才四周筑墙、 整修室内.所以, 畲民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 分期进行, 农闲时多干, 农忙时不干或少干, 因此往往会拖上好几年才告完工.畲民一家盖房, 往 往邀请亲友或寨中劳动力帮工.有的助木料, 有的助木皮, 有的助砖瓦, 有的助人工, 大家同心协 · 6 0 1 · 力把房子盖好, 发扬团结、 互助、 友爱的传统美德.帮工一般不计报酬, 只招待饭食.请木工、 泥 瓦匠的, 需付工钱. 2 . 饮食习俗 畲族人民普遍以番薯丝为主食, 吃大米饭的极少.景宁畲村有这样一种习惯, 一甑要煮三种 饭: 白米饭以招待客人, 半米半番薯丝饭供老人小孩吃, 占绝大部分的番薯丝饭给年轻人吃.畲 族人民种植蔬菜少, 蔬菜种类较少, 主要有萝卜、 南瓜、 豆类、 丝瓜、 洋白菜、 空心菜、 芥菜等.此外, 春天有毛竹笋, 6—9 月有芦竹笋, 还有干菜、 酱菜等佐餐.有时也到市场购买酱油、 咸鱼、 虾皮、 海带、 味精等佐食. 畲民嗜酒, 每逢喜庆佳节、 红白喜事、 结婚、 生孩子、 盖房等都要请客喝酒.酒有用糯米酿造 的, 叫" 米酒" , 醇香浓郁, 味甜可口; 有用小麦酿造的, 叫" 麦酒" , 淡而无味. 畲族地区盛产茶叶, 不少还是名贵品种.如浙江景宁的惠明茶、 广东的凤凰茶、 福建福安的 红茶和武夷岩茶等.凤凰茶中的乌龙茶, 产于畲族居住的石古坪村, 是全国的名茶之一, 具浓郁 的山野异味、 香气清润而有耐泡的特点, 素有" 中国奇茶" 之称. ( 二)服饰冠履 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 一种是平常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 另一种是结婚或 祭祖时穿的礼服, 红顶黑缎官帽, 青色或红色长衫, 外套龙凤马褂, 长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 龙的花纹图案, 脚穿白色布袜, 圆口黑面布底鞋.由于长期以来与汉族杂居, 这两种服装现在很 少有人穿了, 他们的装束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畲族妇女的服装独具特色, 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 有黑蓝两色, 黑色居多, 衣服是右开 襟, 衣领、 袖口、 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 一般来说, 花多、 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她们均系 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 腰间还束一条花腰带, 亦叫合手巾带, 宽4cm, 长1m多, 上面有各种装饰 花纹, 也有绣上" 百年合好" 、 " 五世其昌" 等吉祥语句的.还有的是用蓝印花布制作的, 束上它别 有一番风采.衣服和围裙上亦绣有各种花卉、 鸟兽及几何图案, 五彩缤纷, 十分好看. 有些地区的畲族妇女系黑色短裙, 穿尖头有穗的绣花鞋; 有的喜爱系罗裙, 裙长及脚面, 周围 绣有花边, 中间绣有白云图案; 还有的不分季节, 一年到头穿短裤, 裤脚镶有锯齿形花边, 裹黑色 绑腿, 赤脚. 畲族妇女的装饰要数发式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已婚妇女, 她们有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 式发髻, 像一 个鸡冠 形的 帽子扣 在后脑 勺上, 发 间用 红绒线 环束.有 的是 在头 顶上 放一 个5~ 6 cm长的小竹筒, 把头发绕在竹筒上梳成螺形, 显得很别致.梳头时, 不仅要用茶油和水抹, 还要掺以假发, 所以显得高大、 蓬松而且光亮.结婚时, 小竹筒要用红布包裹, 上饰以银钗、 银牌, 盘绕着石珠串.有的前顶还用银质头花围成环状, 头花下沿有无数银球、 银片之类的装饰品垂落 在眼前.未婚少女的发式比较简单, 只将头发梳平绕在头的周围, 用红线束紧即可.不过, 现在 不少畲族姑娘也剪短发或梳辫子了. 畲族妇女多带大耳环、 银手镯和戒指, 外出时戴精致的斗笠.斗笠是畲族著名的编织工艺 品, 做工精细, 上面有各式细巧的花纹, 用200 多条 1 mm 粗的细竹丝编成, 造型优美, 再配上水 红绸带、 白绸带以及各色珠子, 更加精致美观, 成为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 畲族不论男子和妇女都喜欢镶金牙, 一般是上齿的左右各镶一颗. ( 三)传统节庆 · 7 0 1 ·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 如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冬至等, 其中以春节、 端 午最为隆重, 但也有本民族特有的招兵节、 会亲节、 三月三、 封龙节等民族节日. ( 1)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为春节, 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家家贴红, 人人着新 衣, 到处鞭炮声, 相互串门道喜, 备办三牲厚礼祭祖.畲民十分重视过春节, 从农历十月开始, 就 准备糯米酿制" 过年酒" , 用粳米、 灰碱水做年糕( 糍粑) .吃糍粑是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 节日里还举行对歌、 " 打尺寸" 、 登山比赛和荡秋千等文娱活动, 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十五过 了元宵节, 春节的活动乃告结束. ( 2)招兵节.招兵节是广东凤凰山区畲族传统的节日, 一般在农历大雪后至冬至前择吉日 举行, 节期活动一般为三天三夜.节日里在公厅搭一高木台, 设神坛, 摆香火炉, 上饰有各种兵马 的令旗, 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 家家户户备办供品, 宴请宾客.村里神坛前悬挂祖图, 由村中德 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由本民族师公敲打道具, 翩翩起舞, 口中念念有祠, 吹牛角, 一时鼓乐喧 天, 热闹非常.举行" 招兵节" 旨在恭请三奶娘娘驱邪除恶, 扶正压邪, 保佑全村风调雨顺, 五谷丰 登, 人畜两旺, 使畲族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 3)会亲节.农历二月初二会亲节, 是福建鼎县畲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节日里, 浙南、 闽东的畲族男女从四面八方云集在双华乡, 访亲友, 叙家常, 互致问 候, 并举行诙谐有趣的赛歌会.入夜, 山谷里家家灯火辉煌, 处处歌声嘹亮, 锣鼓声响彻云霄, 鞭 炮声震谷山鸣.当发出提灯游村的信炮时, 只见一队队人们手提鱼灯、 兔灯、 鸡灯、 猪灯、 寿桃灯、 莲花灯、 丰收灯、 孔雀灯等, 形成一条金色长龙, 鱼贯穿行在各个畲村, 山谷里礼炮齐鸣, 烟火怒 放.居住在福鼎境内的畲族同胞,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要到鼓楼山上举行庙会. ( 4)三月三.三月三染乌米饭祀祖先.畲族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 照例要蒸乌米饭吃, 合家 共餐, 馈赠亲友, 共同欢庆节日.乌米饭的做法是采集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叶, 捣碎后用布包好 放入锅中, 加水煮成汤, 流出黑汁, 然后捞出布包, 放入糯米, 蒸成乌饭. ( 5)封龙节.封龙节是畲族传统的节日, 每年在农历夏至后" 辰" 日举行( 福建霞浦县畲族在 农历五月二十日举行, 叫" 立秋封龙" ) .传说这一天天上玉皇大帝给畲山" 封龙" , 象征着风调雨 顺, 五谷丰收, 是日畲族人民禁用铁器, 禁挑粪桶, 不事劳动.他们还群集预定地点或登高举行赛 歌会, 青年男女通过这一盛会, 对唱山歌, 寻觅情侣.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畲民十分重视祖先崇拜.每年将农历二月十五、 七月十五、 八月十五定为祭祖日, 有的还在 端午节小祭祖.祭祖乃畲族最重视的宗教生活.畲族祭祖, 又称" 做树头" 、 " 做阳" 、 " 聚头" 、 " 学师" .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奠, 也是对子孙的训勉. 畲民以往在农业生产的活动中, 往往祈求神明保佑,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如浸谷种催芽时 要点香烧纸, 拜祭" 五谷神" , 祈求催芽快、 壮.在播种时, 则在田塍上点香烧纸再拜" 五谷神" , 祈 求保护秧苗茁壮成长.一年中第一次插秧时, 叫" 开秧门" , 要择良辰吉日, 备办一小块猪肉、 一盅 黄酒、 两个熟鸡蛋等祭品, 点香烧纸拜祭" 五谷神" 和" 山神土地" , 保佑禾苗长得茂盛.在禾秧遭 病虫害时, 认为是鬼魔作祟, 要从墓穴中挖出棺材板、 破扫帚和樟树皮等插在田头, 以驱除鬼魔. ( 1)生产禁忌.正月二十日禁止做田工.二月初二种竹子, 能兴旺发达.三月三日不下田, 否则田会断水路.封龙节不准动铁器, 不准拿锄头下田, 否则会闹水灾.立秋日不能动土, 不能 用牛.这一天要上山打猎, 不耘禾, 故云: " 人歇昼, 禾歇秋. "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和白露两天, · 8 0 1 · 禁止上山采茶, 否则认为茶叶会生虫. ( 2)生活禁忌.除夕要扫地, 初一至初四不扫地, 初五早上扫地, 把垃圾放在路口烧掉, 叫"送年" .正月十五日以前不能晒衣服, 否则养不好鸡.产妇 40 天内忌沾冷水, 忌吃青菜及肥猪 肉, 少吃食盐, 只吃米饭、 鸡蛋、 红糖、 酒等.妇女婚后回娘家要住双日, 不能住单日.结婚当天, 公婆不见媳妇.家里有为老人预备好的寿棺, 平时不能开启, 否则不吉利. 第十八节 纳西族一、概况 纳西族, 人口 278 009 人( 1990 年) ,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小部分分布 在云南省中甸、 宁蒗、 维西、 永胜、 贡山等地, 另外有一些分布在四川省盐源、 盐边、 木里以及西藏 自治区的芒康等县.各地纳西族自称不同, 云南丽江等地多自称" 纳西" , 云南宁蒗、 四川盐涯等 地的自称" 纳" 或" 纳汝" 、 " 纳恒" .在汉文历史文献中称之为" 摩沙" 、 " 么些" 、 " 末些" 、 " 摩梭" 、 " 摩挲" 、 " 磨些" 等. 早在 1 000 多年前, 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 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 纳西语叫做" 森究鲁究" , 被中外学者誉为" 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 书" .1957 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也有发展, " 丽江马" 闻名全国.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 药材和特产.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丽江纳西族多伴水而居, 民居房屋规模视家庭人口、 经济条件及地形地貌而建.住房形式有 " 三坊一照壁" 、 " 四合五天井" 、 " 两坊房" 和" 一坊房" 等.其中最常见、 最为人们喜爱的形式是" 三 坊一照壁" .这种形式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 由一坊比较高的正房、 两边各为一坊稍低的厢房与 次低的围墙( 照壁) 组成院落( 内院) , 其平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正房与厢房的厦子为共用一根 柱, 梁柱断面尺寸较大.在外观上, 厚实的封火板和别具一格的山墙构成了纳西民居建筑外观优 美、 浑厚的特点.封火板正中的" 悬鱼" , 一般长 80 cm, 大方朴实, 纳西族人视为" 吉庆有余" 的象 征, 起到盖缝及装饰作用, 是区别纳西族与白族民居的明显标志.而呈阶梯状的外墙既起到了抗 震、 增加房屋稳定性的作用, 又使房屋显得别致、 美观.在院内装饰方面, 纳西族人极为讲究.一 般民居的正房有宽敞的檐廊, 正面是六扇或四扇雕有多层象征吉祥的花禽鸟兽镂空图案, 窗亦为 镂空花饰图案, 十分华丽、 精细.有的房屋石柱础上、 梁头上亦雕刻画饰, 而廊、 厦及天井地面则 用瓦片、 卵石、 碎砖石嵌成各种图案.在小巧玲珑的庭院内, 家家户户都有栽种花草的习惯, " 丽 郡从来喜植树, 山城无户不养花" , 清新宜人, 赏心悦目, 有" 庭院中的花园" 之美誉. 纳西族村寨都有一个平坦方整的广场称为" 四方街" , 这里是商业和集贸市场的中心, 由此向 四周延伸的小街小巷, 坐落着具有民族风格的纳西族民居. · 9 0 1 · 在纳西族民间, 经济困难的人家, 也有修建" 两坊房" 和" 一坊房" 的, 待经济好转之后, 再逐步 扩充. 纳西族一般设祭祖台于正屋的墙上, 平时不设偶像.各个家庭在房屋附近设有一个存放祖 灵的篾箩, 箩内放三个大若杯状的祖灵石, 象征祖灵的依托物, 每个祖灵即代表一代祖灵.每年 农历六月和冬月就将祖灵石迎请至祭祖台上进行祭祀. 2 . 饮食习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 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 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 和咸菜、 汤等, 特别喜食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 蔬菜品种较多, 四时应市, 山区广种 洋芋、 蔓菁和瓜豆, 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 清蒸虫草鸭、 贝母鸡、 天麻鸡等. 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 酿松茸" 是用松茸菌帽, 酿入肉泥, 蒸熟后作为祭祀, 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 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 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 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 可以保存数 年至 10 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就餐时围桌而坐, 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 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 丽江火腿粑粑、 麻补、 雪莲花拼盘、 丽春铜火锅、 丽江火烤粑粑等. ( 二)服饰冠履 纳西族妇女上穿大面襟宽袖上衣和坎肩, 着长裤, 下身腰系黑、 白蓝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 上打百折, 下边镶上天蓝色宽边, 两边各系着两条白色或天蓝色布飘带.形如一把折扇, 美丽而 大方.劳动或外出时还要披上羊皮披肩.纳西族的披肩制作得比较精致, 羊皮上面 1 3 的部分 用黑粗毛呢覆盖, 称" 羊皮颈" , 上缀两个直径约 15~ 16 cm 的绣花圆盘( 现在已极少见了) , 称" 羊 皮眼" .粗毛呢的下边即紧挨白色羊皮的地方并排钉着七个直径约 10 cm 左右的小圆盘, 称" 七星" .每一小圆盘中心各垂两根细鹿皮线, 称" 羊皮须" .一般认为, 披肩上的两个大圆盘分别代 表日月, 七枚小圆盘代表七颗星, 象征着纳西族妇女" 肩担日月, 背负繁星" , 整日起早贪黑辛勤劳 作的美德.14 根鹿皮线, 象征着繁星的光芒, 寓意光明、 温暖.这种披肩俗称" 披星戴月" 或" 七 星披肩" .披用时用上角的两根白布带在胸前交叉, 然后绕回背后下端把羊皮系紧, 冷时毛朝里, 热时毛朝外.七星披肩是纳西族羊图腾、 蛙图腾在服饰上的表现, 更是古羌人游牧文化的一种遗 迹. 纳西族男子服饰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 下身穿宽脚裤, 裤长至膝, 裤口宽约一尺, 拼裆, 多 用麻布、 棉布缝制.老人用黑布包头, 青年用白或花布包头.男子腰间系有用羊皮缝制的羊皮兜 肚, 外面饰有花纹图案, 用来放零星之物. ( 三)婚俗节庆 1 . 婚姻习俗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 男女青年相识后, 通过媒人撮合, 双方家长合完八字, 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两筒、 糖四盒或六盒、 米两升, 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 以表示山盟 海誓, 算是订婚, 订婚时要摆订婚宴, 婚礼要进行 3~ 5 天, 届时男、 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 上八位、 下八位, 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坐, 然后奏乐上菜, 上至第三道菜时, 主婚人敬酒; 第五道菜 时, 新郎、 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送客. 抢婚遗风.在部分纳西族地区, 仍存在着一种" 抢婚" 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 妻·011·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娘家, 丈夫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 抢婚" 仅是一种形式, 并非真的强抢, 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 为了以" 生米已成熟饭" 来搪塞对婚 姻持有异义的女方父母. 2 . 传统节庆 纳西族有着自己民族传统的节日, 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纳西族的节日风情, 也是独具 特色. ( 1)海坡会.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 都要欢聚泸沽湖, 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 人们载歌载舞, 尽情娱乐, 一是为女神助威, 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 祈求她保佑人们平安, 五谷丰登, 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 互结" 阿注" . ( 2)三朵节.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节日期间, 纳西族男女老少踏春赏花, 小伙子骑上骏马, 进行拔旗、 拾银圆赛马活动, 胜者, 备受姑娘们的青 睐.晚饭后, 人们围坐在篝火旁, 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 阿哩哩" . ( 3)棒棒会.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 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按照 纳西族传统, 正月十五是小年, 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 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 和场所.这里犁耙、 锄头、 镰刀、 竹筐、 背篓、 扁担等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 把柄的农具的木把, 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 棒棒会" .棒棒会上也有出售花卉、 果木树苗、 盆景、 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在畜牧经济向农耕过渡的漫长岁月中, 纳西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 — —东巴教, 而纳西族东部 方言区永宁摩梭人信仰打巴教( 又称" 达巴教" ) , 这就形成了纳西族独特的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纳西族信仰的一种民族宗教, 流行于以云南丽江为中心的纳西族西部方言区, 因其 经师被称为" 东巴" 而得名.东巴教没有统一的组织、 教规、 寺庙、 宗教财产和职业教徒队伍, 但其 已渗透到了整个纳西族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并形成了白地派、 宝山派、 白沙派、 太安鲁 甸派等派别.东巴也分为普通东巴、 大东巴和东巴王三个等级.东巴教的宗教仪式十分繁多复 杂, 主要有" 什罗务" 、 " 美布" 等仪式以及灵洞朝拜、 朝圣习俗和大型集会等.东巴教信仰在纳西 族社会中具有重大影响, 它已深入到了纳西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诸如婚丧、 年节、 动土、 求寿、 祈年、 卜命、 治病、 驱鬼等.以东巴教为主要内容所形成的东巴文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巴舞谱 是世界上惟一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舞谱; 祭天仪俗是中国各民族中保留得最完整、 最系统 的原始宗教祭祀; 东巴所念诵的祭天古歌比较系统完整地保留了纳西族最古老的民俗、 祭祀、 信仰, 其内容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生命现象、 人类繁衍的心理因素和 生理因素的探索. 打巴教亦称" 达巴教" , 是纳西族东部方言区永宁摩梭人信仰的古老宗教, 打巴教的基础信仰 是图腾崇拜、 多神崇拜、 祖先崇拜和女神崇拜.其图腾物为虎和鹰, 特别崇拜山神、 泉水神和火 神.打巴教把宇宙分为三界, 认为中间的人类既得到上天( 上界) 的爱护和救助, 又受到地下( 下界) " 小人" 的尊崇, 是宇宙中最幸福者, 人类必须团结和睦、 乐善好施.人行善死后便能回归祖先 发祥地, 继而升天为神, 到达上界" 天堂" ; 行恶者将会被罚到地下层受苦变成鬼. 纳西族人年年都要祭天, 祭天时, 有一条特别的禁忌事项: 只能讲黑话.纳西族比较看重子 嗣, 禁忌常关屋门, 惟恐" 闭户绝户" , 又以为门槛是家神凭依之外, 不能随意坐, 踏或站在其上, 尤·111·其禁止用刀砍或者以其为砧在上边砍东西.不准在锅灶口塘上烤脚、 袜子、 鞋靴; 禁止将吃剩下 的食物、 骨头、 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禁忌在锅灶或火塘边舂盐巴; 忌讳在锅灶或火塘旁吐 痰、 擤鼻涕或往火上倒水; 忌在火塘旁边分娩、 裸露身体、 大小便或摆弄被视为不洁的东西, 等等. 第十九节 达斡尔族一、概况 达斡尔族现有人口 12 .1 万( 1990 年) ,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以及新疆塔城等地. " 达斡尔" 的意思是" 开拓者" .达斡尔族的生产以农业为主, 兼营牧业和狩猎. 达斡尔族人以善于造车而闻名, 被称为" 草上飞" 的北国名车— — —大轱辘车即出自达斡尔族 人之手.达斡尔族人民对被称之为" 波依阔" ( 与现代曲棍球运动极其相似) 的体育运动情有独 钟.赢得了" 曲棍球" 之乡的美誉, 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曲棍球运动员. 达斡尔族有自己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无本民族文字, 大多数人使用汉文.由于其 居住分散, 达斡尔语分为布特哈、 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土语, 但语音、 词汇、 语法的差别不大, 可以 相互通话, 清代, 达斡尔族多用满文, 辛亥革命以后普遍使用汉文. 在几世纪以前分布在黑龙江上中游地区的蒙古、 鄂温克、 鄂伦春以及赫哲等民族中, 达斡尔 族是惟一从事农业生产、 过定居生活的民族.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达斡尔族人的村落大多依山傍水, 风景秀丽, 他们的村落、 房屋都修建得十分整齐.他们的 风俗是不管谁家建房, 都全村动员, 大家动手, 建房时一般都在屋外围上用红柳条编织的各种花 样的篱笆, 显得大方又美观.住房一律朝向南, 南面、 西面开窗, 窗上糊纸, 门开在东侧, 将房子劈 成内外两间, 外间为堂屋, 里间住人.房屋形似纵式口袋.在居室中建有三面相连的大炕, 称之 为" 蔓子炕" , 这种炕保温性能好, 是达斡尔族人民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2 . 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多种生产的特点, 决定了他们食品种类和食用方法的多样化.主食有米食和面食, 副食有肉类、 鱼类、 奶类和各种蔬菜. 米食除后来食用的小米外, 传统的米食有稷子米、 荠麦米两种.达斡尔族喜欢吃" 稷子米" , 它生长期短, 收获早, 煮出的饭又松又软, 将它煮沸、 炕干至八成时碾成米, 称为" 阿勒莫" .除夕 之夜吃完肉食后, 习惯吃荠麦米酸奶黏粥夜宵, 拌白糖、 奶汁或奶油, 是达斡尔族人的上等素食, 也是腊八节的主食.燕麦米炒熟后再碾压成粉面、 细面, 称之为" 哈格" , 成粒者称" 新特勒" , 拌上 酸奶, 是野外劳动或应时小吃的主要食品. 荞面是达斡尔人传统的主食之一, 荞面轚烙拌酸奶或拌各种肉汤是农忙季节的上等主食, 如 配上飞龙、 沙鸡、 野鸡或狍子肉烧汤, 更是招待客人的最佳便饭.荞麦苏子面馅饼, 也是达斡尔人 · 2 1 1 · 传统的主食.菜食是柳花芽野菜.达斡尔人野果掺面做成的点心" 瓦特" 和" 喜日格勒" 也都非常 出名. 达斡尔人素有吃手扒肉的习惯.在婚礼和葬礼的宴席上几乎以手把肉和片白肉为主, 如第 一、 二、 三桌必须分别上猪的尻背骨和肩骨. 由于达斡尔人沿江河居住, 鱼类是他们肉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奶食在达斡尔人的饮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以牧为主或农牧并举的海拉尔、 塔城地 区达斡尔人中, 奶茶是不可缺少的饮料, 奶食的花样也很多, 鲜奶粥、 鲜奶面片、 酸奶拌米饭、 酸奶 拌燕麦拌面, 等等.奶皮和奶油是达斡尔族食品的精华, 是达斡尔人的高级奶食品, 也是达斡尔 族妇女用以馈赠远方亲友的最好礼品. ( 二)服饰冠履 达斡尔族人的服饰是由布匹、 狍皮和羊皮等多种原料制作的.达斡尔族人的男装多为长袍, 两侧开口, 长袍一般是蓝色、 灰色, 长袍上的衣扣大多用皮条编成.达斡尔族妇女多穿袍, 外套坎 肩儿, 袍有两边开口或前开口的, 衣边上绣着精美的图案, 穿在身上美观大方, 极富民族特色.达 斡尔族女装以棉布为主, 有穿旗袍的习惯.达斡尔族女子素来注重装饰打扮, 除上述艳丽服装 外, 头插金属簪笄和绸缎花朵, 出嫁的女子还要梳两半头, 佩戴各种首饰, 戴金银或玉制耳环、 耳坠、 戒指, 在右侧衣襟上佩挂绣花烟荷包和手帕, 以备给长辈敬烟之用. 参加各种典礼、 聚会的男子, 必须要系腰带, 而且腰带上必须佩带烟荷包和火镰, 否则会被人 们耻笑不重礼节. 但最有特色的是达斡尔族人的皮帽, 是用狍子( 狍子属鹿一类的动物, 雄的有分枝状的角, 肉 可食用) 的头皮原料制成的, 双耳挺立, 耳边有对称的犄角, 还嵌入两只眼睛, 这种帽子既保暖耐 用, 又是猎人狩猎时的伪装.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达斡尔族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 而且一直坚持着氏族外通婚的传统制度, 在本氏族内婚 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 重则受氏族习惯法的惩处. 在其民间传说中很早的时候不是女子出嫁, 而是男子嫁到妻方居住.后来由于男子不愿居 住在妻家, 经常逃回母亲家才改为女子出嫁, 并开始给新娘陪嫁.据说起初女子也想逃回娘家, 但又舍不得丢弃她的衣柜等物, 久而久之, 女子出嫁便成为一种制度.订婚后, 男方送马、 牛、 猪 和酒等, 这叫大礼, 达斡尔语叫" 恰安特" , 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 不见未婚夫.结婚前一月还要送 一小礼叫" 托列" , 礼品主要是衣服、 被褥等.这时女婿和姑娘可以见面, 在一起吃" 拉里" 粥或挂 面.婚礼以入赘婚较普遍, 婚礼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 新郎要迎着新升的太阳去接新娘, 希望 家庭像旭日东升一样美好. 在达斡尔族传统婚俗中, 过彩礼仪式同样隆重, 达斡尔族将这种仪式称为" 察恩特" ( 彩礼) . " 察恩特" 包括: 带缰的马一匹, 意为连接亲姻之意; 乳牛一头, 表示感谢女方母亲滋乳养育之恩; 还有肥猪九头、 酒90 斤及野果、 奶制品、 糕点等物.彩礼由未来的女婿及朋友赶马车送到女方 家, 女方家举行隆重的" 察恩特" 宴会招待送彩礼人及氏族近亲.在" 察恩特" 宴上还有专门的祝 词: " 贵方的少女我方的郎, 千里姻缘系双方.选择这良辰吉日, 我将这微薄的察恩特献上……" 等. · 3 1 1 · 离婚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事, 俗语说, " 写离婚书的那块地方, 三年不长草" . 2 . 丧葬习俗 达斡尔人的丧葬以土葬为主, 只有萨满的安葬根据其意愿实行风葬或火葬, 孕妇实行火葬, 死于天花病的儿童实行风葬, 一般正常死亡者均为土葬.过去有本家族墓地的, 按辈分先后, 自 北向南一代代地埋葬, 夫左妻右, 世代相接.在死者的一周年、 两周年和三周年的忌日和春节, 都 要举行祭奠仪式上坟添土烧纸, 达斡尔人认为, 三年以后, 死者的灵魂便会离开族众和故土远去, 一切祭奠活动到此结束. 敬老的传统和灵魂不死信念, 使达斡尔人对死者的安葬、 悼念活动日益隆重和繁杂, 尤其是 对老年长辈的葬礼更是如此. 3 . 传统节庆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小年等, 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 同.但是, 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在达斡尔人的节庆中, 以春节最为隆重.春节, 达斡尔人称为" 阿涅" , 是一岁之首.除夕他 们称为" 布通" , 是迎春最为忙碌的一天, 除夕晚餐以手扒肉为主.除夕之夜, 家家户户的烟火使 整个屯落笼罩在暮霭中, 充满和睦吉祥的节日气氛.他们认为烟火越旺, 点燃时间越长, 越是象 征着迎来的兴旺之年. 在除夕的傍晚, 还要给天神点香磕头, 供祭各种糕点和酒, 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他们吉祥 安康. 节日里, 男子举行曲棍球赛、 颈力赛和赛马等体育活动, 中青年女子聚在一起跳" 鲁日格勒 舞" .节日也是民间艺人最忙碌的时候, 应邀到各家说唱" 乌春" 或讲故事, 让人们欣赏本民族传 统的说唱艺术. 这种节日活动, 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元宵节, 达斡人称为" 长钦" , 是仅次于春节的又一节日, 农历正月十四日晚餐和十五日早餐之丰盛, 仅次于春节除夕. 斡米南仪式是仅次于领神仪式的重大宗教祭奠, 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时间在农历二三月间. 在偏僻的达斡尔山村, 萨满的领神和斡米南仪式, 是最为隆重的宗教活动.斡米南仪式的第三天 举行的库热仪式是向神表达达斡尔人祈求无病、 无灾、 人口兴旺的虔诚愿望的仪式.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达斡尔族主要信仰萨满教, 部分人信仰藏佛教.直到近半个多世纪, 现代医学开始在达斡尔 族中普及.以前, 几乎所有的达斡尔人都是萨满教的虔诚信奉者, 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神 灵和灵魂.他们把供奉的神称为" 巴尔省" , 共有几十种, 其中源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 河神、 雨 神以及虎神、 狐仙等, 属于人物崇拜的神有各民族的祖先神、 娘娘神等.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对他 们宗教巫师的称呼各不相同, 达斡尔人则将男女萨满称为" 雅根德" .达斡尔族萨满的产生和训 练, 非常隆重而富有神秘色彩. 禁忌: 忌别人在自己的炕上横卧; 忌手执马鞭、 弓箭、 刀枪等器物进入室内; 忌用刀、 剪等物指 人; 家中有病人时忌外人来. · 4 1 1 · 第二十节 鄂伦春族一、概况 鄂伦春族, 人口 0 . 69 万( 1990 年) ,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 扎兰屯市、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 逊克、 爱辉、 嘉荫等地区, 以及额尔古纳 河、 嫩江的支流、 多布库尔河、 甘河、 诺敏河等流域. 在历史上, 对鄂伦春族人曾有过" 森林人" 、 " 林中百姓" 、 " 驯鹿人" 、 " 山顶的人" 等称呼, 可见 他们与森林和大山的密切关系.鄂伦春人过去世代以狩猎为生, 过着漂泊不定、 到处迁徙的生 活.从20 世纪 50 年代起开始定居下来, 过着养猎并举、 多种经营的生活. 狩猎是鄂伦春族人生存的需要, 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中.猎马和猎狗是鄂伦 春族猎民不可缺少的帮手, 被称为" 猎人的伙伴" .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很通人性, 出于这个特 殊的原因, 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 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鄂伦春族主要从事狩猎, 辅之以采集和手工业.男子均善骑射, 妇女多精于手工业, 有时也 随男子出猎.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也有学者把鄂伦春族从通古斯语族 中单独列出) , 无传统文字, 一般用汉字.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1 . 居住习俗 " 仙人柱" , 是鄂伦春族人传统的居室, 圆锥形, 用四根顶端带叉的木杆交叉搭成支撑架, 然后 再搭上几十根木杆, 围成圆锥体, 外面或覆盖狍皮围子或覆盖桦皮围子, 门上挂狍皮或柳条门帘, 易于拆卸搭建.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 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他们富有 代表性的传统居所" 仙人柱" , 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狩猎对于这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强烈影响." 仙人 柱" 是鄂伦春语, 意为" 木杆屋子" , 类似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庐帐住所, 容易拆盖, 很适合于游猎生 活.建造" 仙人柱" 的原料在森林中随处可找到.由于经常迁徙, " 仙人柱" 内的摆设非常简单, 除 了睡铺之外, 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2 . 饮食习俗 鄂伦春族传统的饮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密切, 夏天是猎獐和狍子的季节, 人们多吃獐、 狍肉, 此外, 还有野猪、 鹿、 熊肉.动物肉的吃法可烤、 煮、 薰着吃, 野葱、 野韭菜、 盐就是调料, 还有一种 特殊的吃法, 将煮的狍子肉与其肝脑切碎拌和, 然后加拌野猪油和野葱花而食.桦皮桶煮肉和晒 肉干是鄂伦春人特有的食物.此外, 他们还喜欢生吃狍肉干, 喝烧酒和马奶酒.小飞禽走兽也是 鄂伦春人的食品. 野菜、 野果、 蘑菇、 木耳等也是猎民的日常食品.农业发展以后, 他们吃粮食的数量也逐步增 多, 而且特别喜欢吃一种烧面圈, 鄂伦春语称之为" 布拉曼乌恩" .他们认为吃烧面圈, 人会更聪明 更勇敢.此外, 他们还喜欢吃用野韭菜、 野葱做馅的饺子.鄂伦春人的米食主要有苏木逊( 稀粥) 、 · 5 1 1 · 老考太( 黏粥) 和米饭, 而面食多为高鲁布达( 面片) 、 卡布沙嫩( 油饼) , 有时也吃谢纳温( 饺子) . 鄂伦春人的饮料主要是马奶酒和烧酒, 前者是自行蒸馏而制的, 后者是购买的.此外, 他们 在严冬出猎之前, 常喝一碗热熊油( 熊油含热量特大) , 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鄂伦春人不论在家还是在野外, 每当饮酒和吃饭时, 都会先敬山神和火神. ( 二)服饰冠履 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鄂伦春族人的服装以狍皮为主, 主要有 皮袍、 皮袄、 皮裤、 皮套裤、 皮靴、 皮袜、 皮手套、 皮坎肩、 狍头皮帽等.因为狍皮不仅耐磨, 防寒性 能好, 而且不同季节的狍皮, 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 柔软、 轻便, 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帽, 独具匠心, 别具特色.狍皮衣, 鄂伦春 语叫" 苏恩" , 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 由狍筋搓成细线缝制, 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 袍上装饰" 弓 箭形" 、 " 鹿角形" 、 " 云卷形" 等图案, 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 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 既生动又逼真, 而且很保暖, 非常精巧别致.女式皮狍上绣花和项圈很讲究.皮裤叫" 额勒并 依" , 膝部饰有图案绣花. 鄂伦春族妇女善于刺绣, 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 都要绣上花、 鸟、 鱼、 虫和小动物的图案, 显 示了她们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鄂伦春族实行一夫一妻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 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员之间大多亲上加亲.家 庭以父权为主, 母权制残余表现在某些情况下舅父的权威作用.求婚认亲后, 男方可以在女方家 住, 双方成年可以同居, 当有孩子出世后, 才过彩礼正式成亲.家庭财产继承权归男子. 男女婚嫁多由男方找媒人到女方求婚, 一般求三次才成.求成后, 商定认亲、 过彩礼的日期. 男方到女方认亲时就得和女的同房, 时间一个月或 20 天不等.女方给男方换上用黑皮子镶边的 新装和红皮坎肩, 而且女方要把头发梳成两个辫子缠在头上, 这是订婚的标志. 2 . 丧葬习俗 鄂伦春人死后一般行风葬, 将尸体装入用柞木钻成的棺内, 送到离" 仙人柱" 四五百米远的树 林中, 死者头朝南, 放在约 2 m 高的树杈上.也有把死者骑过的马用来陪葬的, 并请萨满跳神. 实行火葬的往往是得急病而死的青年及孕妇等. 3 . 传统节庆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节前进山打猎、 冰上捕鱼准备过新年.腊月二十三火神 上天, 要供食品.除夕, 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 吃团圆饭, 守夜.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年 的谢纳温( 饺子) , 正月十六早上, 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 崇拜各种自然物, 相信事物有灵, 但以崇拜祖先为主.鄂伦春族信奉 万物有灵, 熊也是他们敬奉的内容之一.在他们的传说中, 认为熊是人的祖先, 原来是不猎熊更 不吃熊肉的, 后来这个禁令解除了.鄂伦春人为了生存也猎熊, 但又以一种矛盾的心情对待被猎 杀的熊.熊被打死后, 不说死, 说是睡了, 将熊头架到树杈上风葬.吃熊肉全体成员一起吃, 而且 边吃边模仿乌鸦的叫声, 还说着" 不是鄂伦春人在吃你的肉, 是乌鸦在吃" .吃剩的骨头包起来, 风葬. · 6 1 1 · " 德乐查" 是鄂伦春人对太阳神的称呼, 一般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要拜此神.在鄂伦春族所供 神像的图画上角, 都画有太阳的形象.人们发生争论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都愿向太阳起誓和 倾诉, 以求得太阳神的庇护和保佑. 白那查, 鄂伦春语中的山神, 这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鄂伦春人长期过着深山老林中游猎的 生活, 他们认为山中的野兽都是由" 白那查" 饲养和管理着的, 因此崇拜山神, 才能保证打猎有好 运气.在山林中有时能见到大树根部削掉一块皮, 上面画着一老汉的脸, 这是鄂伦春人心目中山 神的形象, 猎人行至此处, 都要下马崇敬地装烟、 敬酒或取下几根马尾系在山神像旁边的小树上. 禁忌: 鄂伦春人崇拜火, 认为得罪了火神会遭殃, 因此忌随便翻弄火, 不能向火中吐唾沫, 不 能用脚踢火中的柴火.他们也敬畏山神白那查, 因此进山打猎, 不能大声喧哗.此外, 鄂伦春人 还有许多禁忌, 如对猛兽不敢直呼名字, 叫虎为" 宝如坎" ( 即神) , 或叫" 木奴才文格齐" ( 长尾巴) ; 叫熊为" 阿玛哈" ( 即大爷) .在狩猎生产上也有许多禁忌, 如出猎前, 不许告诉他人去向何处, 打 猎不能作计划, 因相信野兽的肩胛骨有预知的本领. 第二十一节 高山族一、概况 高山族, 人口约 40 万( 1990 年) , 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 屿岛上.此外, 也有散居在福建、 北京、 上海、 南京等地.内部有阿美、 泰雅、 排湾、 布农、 鲁凯、 卑南、 葛、 赛夏和雅美等不同名称.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被誉为" 歌舞繁荣的社会" .其杵舞和长发舞都有很高的艺 术水平.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没有文字, 通用汉文.在高山族内部语 言差别很大, 但都是属于多音节黏着语, 大体可分泰雅、 葛、 排湾三种语群. 二、民俗风情 ( 一)民居饮食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做围墙, 用木棍做立柱与横梁, 以茅草盖顶.高山族喜欢一个 宗支同住一处, 每个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 — —公廨.未婚男子在公廨接受生活、 生理、 道德方面的教育, 婚后才可离开.公廨在村寨中央, 公廨广场是村里人的活动中心. 高山族的食物比较简单, 以稻米、 粟米和甘薯为主食, 烤鹿肉和酸鹿肉是高山族的风味食品. 烤鹿肉一般是将鲜鹿肉切成小块, 用竹条串好, 撒上盐、 生姜等调料, 然后用木炭烧烤.是高山族 饭食中的上等供品.酸鹿肉是把鲜鹿肉切成块后, 与凉米饭掺在一起加盐放入坛内密封, 一个月 后发酵成熟, 吃起来特别爽口. ( 二)服饰冠履 高山族常用的衣料是用麻自织的" 番布" .高山族喜欢用鸡毛、 鸟羽作头饰.成年男子喜欢 穿鲜艳的腰裙, 好穿长裙, 妇女会染织各种彩色麻布, 喜欢在衣襟、 衣袖、 头巾、 围裙上面加上纤巧 精美的刺绣, 还喜欢用贝壳、 兽骨等磨制各种装饰品.有的地区有断齿、 文身、 黥面的习俗. · 7 1 1 · 高山族分为阿美、 排湾、 泰雅等部分, 因而服饰各具特色.泰雅、 赛夏及部分阿美人, 不论男 女都穿着麻布裁制的无袖胴衣.有长, 有短, 长到膝头的叫" 鲁靠斯" , 短到肚脐的叫" 拉当" .市 农族和葛族男子多数用兽皮做外背心, 胸前挂有方形斜折胸袋, 既是装饰又很实用.排湾和阿美 人则喜欢在衣服的袖、 领、 下摆镶上细条的花边, 腰部系半源裙, 用黑布式鹿角作为头冠.高山族 的男女都喜欢赤足, 爱佩戴各种多姿多彩的头饰、 耳饰、 手镯、 脚环和项链等, 排湾人的男子头冠 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美观. ( 三)婚丧节庆 1 . 婚姻习俗 男女婚前社交自由.女子到了结婚年龄, 父母就让她另室独居.男青年夜间来到姑娘住室 的外边, 用鼻箫或口琴吹奏倾诉衷肠的曲子, 如果姑娘爱上了这个青年, 就用口琴与对方相和, 或 直接把他请进屋谈情说爱.如果双方中意, 可告知父母, 行聘结婚. 高山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排湾人是高山族的一个支系, 其婚礼别具一格.婚礼那天, 男方迎亲队伍个个侃刀带剑, 威武神勇, 由酋长、 家长带领浩浩荡荡地从自家的板屋前出发到女 方去迎娶.新娘子高高端坐在结婚礼堂内的大秋千上, 头上插着象征纯洁的羽毛.当新娘子荡 完最后一次秋千时, 新郎上前将其抱下, 这告示将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女方家长在女儿荡完 秋千后, 就地点收聘礼, 点收完毕就算与男方结亲了.而台湾省雾台地区的鲁凯人, 不仅平时喜 欢长跑, 就在结婚迎娶新娘时, 都以长跑的形式进行.结婚那天上午, 新郎带领亲戚好友, 浩浩荡 荡地跑到新娘家门, 先递上聘礼, 然后由新郎背上新娘, 跑到族人为他们举行婚礼的广场上, 在欢 乐的歌舞声中, 新郎背着新娘绕场跑两圈, 表示接受族人的祝贺.婚礼结束后, 新郎又背着新娘 跑回家, 表示新的生活开始了. 2 . 丧葬习俗 高山族实行土葬, 葬时要给死者穿上他生前最喜爱的衣服, 多用棺材入殓. 3 . 传统节庆 高山族的节日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 比如播种节和丰收节, 内容是祭祖、 举行农耕仪式、 会餐 歌舞娱乐等. 阿美人每年在农历八月前后第一季稻子熟了的时候, 过丰收节, 举行七天七夜的庆祝活动. 节日里要杀猪、 宰牛、 饮酒, 他们平日一般不喝酒, 但是到了节日就要聚在一起痛饮.喝酒时一定 要唱歌跳舞, 跳舞也认为是使祖先的灵魂得到娱乐, 所以这个节日又叫" 祖灵祭" .青年们把这个 节日作为定情的日子, 他们的终身大事在这七天中决定.因此, 姑娘小伙子又把它叫做" 求婚 节" .每一天的礼仪和名称都不相同, 第一天称为" 美巴福" , 第二天叫做" 巴拉南" 等, 第七天叫 " 巴特望" , 是最热闹的一天.由头人召集全体男女集会, 讲述过去一年发生的大事, 并提出未来 打算.然后, 按年龄大小分组, 到河畔沐浴, 表示新的一年的开始.礼毕, 到广场狂欢跳舞通宵达 旦, 这一夜晚是专为青年男女安排的情人夜.当" 情人夜" 进入高潮时, 小伙子围个大圆圈, 女子 在外等候.伺机取走情郎身上的腰带, 被取走腰带的男子, 第二天清早四点就要上山打柴, 在天 未亮前送到姑娘家中, 如此连续五六天, 待女方父母同意后, 便可和姑娘成亲. 排湾人有个五年一次的节日, 叫" 五年祭" , 他们在节日里要饮酒唱歌跳舞, 不同的是, 他们还 有一次" 竹竿顶球" 的活动.竹竿象征祖先长矛, 那球则是敌人的脑袋, 他们用这个仪式饮酒招 魂, 以祭祖先的战功, 仪式完了, 还要欢送神灵, 祭神的东西是用网袋装好的酒和肉. · 8 1 1 · 台东县一带的布农人, 每一年农历四月三十日要举行盛大的" 打耳祭" 活动, 这是为了酬谢大 自然的种种恩赐. ( 四)宗教信仰、 禁忌 高山族还保留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 一般迷信鬼神, 相信灵魂不灭, 崇拜祖先.如排湾、 鲁凯 人还以百步蛇为图腾崇拜.每年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有狩猎祭、 渔祭等.人死无棺椁, 有固定的 墓地. 第二十二节 中国各民族主要节日概览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壮族歌圩节 多在春秋两季举行 每逢 歌圩 节, 男女 青年 会聚 传统 的歌 场, 各村 寨分 为男 队、 女队, 以歌传情.节日期间还有举行抛绣球、 碰红蛋、 踢毽 子、 抢花炮等活动. 拜山节 农历三月初三 届时除为 祖先 扫 墓上 坟外, 要吃枫叶 泡 水蒸 的 乌米 饭. 同一家族的人有时要联合举行祭祖和会餐. 铜鼓节 农历正 月初一、 十五和正月末 节日里, 除祭祀外, 主要 赛铜鼓, 青年 人以村 寨为单 位组 成鼓队, 集中到赛场, 搭起竹棚, 对擂比赛. 祝寿节 农历九月初九 节日里, 要给寿米 缸中添 满新米.晚 辈及出 嫁的女 儿于 节日来祝贺时, 要带最好的米回来, 倒入缸中, 表示为老人" 添寿" 、 " 养缸" . 满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源于汉族, 是汉、 满文化 交流的 标志之 一, 歌 舞是节 日活 动的重要内容, 辞旧迎新.节期一般为 3~ 5 天. 添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 满族农村家家讲究 煮黏高 粱米饭, 放在 仓库.用秫 秸棍 编织一只小马插在 饭盆上, 意 思是马 往家驮 粮食, 丰衣 足食. 第一天要连添三回新饭. 虫王节 农历六月初六 六月天, 易闹虫灾.这一天, 到虫王庙朝拜, 杀猪祭祀, 求 虫王爷免灾, 保证地里的收成好.或家家在这一天晾晒衣物, 以防虫蛀. 回族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一日至 十 月一日定为斋月.伊斯 兰 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在斋月里, 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 前和日落后进食, 整个白天不能吃 饭喝水, 称为" 守斋" .斋月的目的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 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 穷人.通过封斋, 使回族逐步养成坚韧、 刚强、 廉洁的美德. 古尔邦节 开斋节过后 70 天举行 亦称" 宰牲节" 、 " 献牲节" 、 " 忠孝节" 、 " 尔德节" , 是伊斯兰 教三大节日之一, 属于 穆斯林 朝觐功 课的仪 式范围.这 一天 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 请阿訇宰牲. 圣经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伊斯兰教三 大节日之一, 是纪念 伊斯兰教的 创始人穆罕 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 在 活动中诵经演说, 讲述圣绩. · 9 1 1 · 续表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苗族龙船节 农历五月初五 节日里举行龙舟赛、 跑马、 斗牛、 踩鼓和" 游方" 等活动. 芦笙节 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 出嫁的姑娘要满载 鸡鸭、 粽粑回 娘家探 亲.居住在 凯里 舟溪一带的苗族, 过芦笙节并设芦笙堂, 寻找意中人. 纪念英雄" 亚努" 的节日 农历四月初八 吹笙奏笛, 对歌传情, 耍狮子, 玩龙灯, 打球, 比武. 吃新节 没有规定的统一日期 家家都用新谷做饭.祭 过先人 之后, 宴席 开始, 对歌、 踩塘、 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 直到黄昏. 苗年 农历十 月亥日, 有的在农历九、 十、 十一月的卯( 兔) 日或丑( 牛) 日举行 苗族人民欢庆丰收,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 赶歌节 农历六月初六 苗族人民用 歌声缅怀英 烈、 控诉 封建统治者 残酷压迫的 节日. 维吾尔族肉孜节 与开斋节同一天 也叫" 开斋节" .伊斯兰 教规定, 成年 教徒每 年都要 封斋 一个月.封斋期间, 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 白天绝对禁止 任何饮食.节期一般三天. 古尔邦节 肉孜节以后的 70 天举行 与回族的古尔邦节相同. 诺鲁孜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分时节 是维吾尔族 人民最古老 的传统节日, 举行庆 祝活动和传 统的" 麦西莱甫" , 预祝 在新的 一年里 平安幸 福、 人 丁兴 旺、 五 谷丰登. 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 十 五日 每到火把节, 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 宰牲畜祭献灵 牌, 尽情跳舞、 唱歌、 赛马、 摔跤.夜晚, 手持火把, 转绕住宅和 田间, 然后相聚一起烧起篝火, 翩翩起舞. 彝族年 农历正月 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 为彝族的年节, 相当于" 春节" . 跳公节 农历四月上旬 跳公节一般要 过三天, 内 容主要 是祭天 地、 祭 祖先、 祭山 神、 讲本民族历史、 唱歌跳 舞、 吃 菜喝酒 等.有一 个盛大 场面 是不可少的, 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 插花节 农历十月初八 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昙华山, 采摘象征吉祥的杜鹃花, 插 于门前、 房子周围、 田园. 藏族藏历年 藏历正月初一 置办年货, 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 在 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 表示祝贺吉祥如意. 花灯节 藏历正月十五 华灯齐放, 用各种 酥油捏 成的彩 色人像、 花鸟、 动物 花灯 挂满了街头、 寺院. 雪顿节 藏历七月初 各地藏戏剧 团 集中 到拉 萨 罗布 林 卡会 演各 种 剧目 的藏 戏, 人们一边看戏, 一边喝奶. 望果节 秋收之前择吉日举行 这天农民男女 老少身 着新衣, 打 着各色 彩旗, 手擎 麦穗, 边歌边绕田边地头转, 还有演戏、 赛马、 射箭等活动. · 0 2 1 · 续表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土家族赶年 农历腊月二十九或腊月 二 十八 土家族最隆重、 祭祀活动最丰富、 民族特色最浓厚的一个 节日. 迎春 农历立春之日 在立春之日举行盛大集会, 欢庆春天的降临.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就要忙碌农事积肥等生 产活动了.夜晚, 玩灯、 燃灯闹 元宵. 蒙古族大年 农历正月初一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称为" 查干萨仁" 即白色的月, 亦称" 白节" 、 " 白月" , 除夕吃" 手扒肉" 等. 那达慕 夏秋之交举行 蒙古语意为" 游戏" 或" 娱乐 " , 原指 蒙古族 传统的 男子三 竞技— — —摔跤、 赛马和射箭, 现为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 大庆典活动. 马奶节 通常 农历 八月下旬 举行, 日期不固定, 为期一天 蒙古族传统节日, 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而故名.据传, 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敖包会 一般在公历五六月或夏 秋 举行一次 是蒙古草原盛大的 民间传 统祭祀 活动.敖包 亦称为" 鄂博" , 是蒙古语堆子 的意思.届时, 男女老 少在神 像前膜 拜祈 祷, 祈求风调雨顺, 之后常举行赛马、 射箭、 摔跤等竞技活动.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正好是送" 灶神 爷" 上天的 日子, 故又 称为" 祭灶" 或" 祭火" .祭祀时, 全家人向火神爷跪拜, 长者念祷词祈求庇 护. 侗族萨玛节 农历正月至二月 祭祀侗族女神.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家家户户做黄草粑吃. 祭牛节 农历四月初八 祭祀天牛, 祈求保佑耕牛平安. 吃新节 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 严禁妇女纺棉花, 以免引来风灾、 粮食减产. 八月八 农历八月初八 各姓氏家族都 宰杀牛、 猪等, 各 户还制 糖糕、 发糕和 买月 饼祭祖, 定亲人家则给女方送节礼等. 侗年 农历八九月谷子成熟后 分 户举行 缅怀祖宗, 祭祀农耕.新年期间, 寨上举行大规模的踩堂 对歌、 跳芦笙舞和斗牛等活动.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饭菜均吃昨天做好的, 意为上年余下的, 以示年年有余. 瑶族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 活动 内容 是跳 长鼓 舞, 这是 一种 民族 舞蹈, 人 们打 起长 鼓, 舞者伴着长鼓声, 时而翻腾、 旋转、 跳跃, 舞姿粗犷, 表现开 荒、 播种、 造林、 伐木等.瑶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唱盘王歌、 爱 情歌、 生产歌等, 欢庆丰收, 祭祀祖先. 芦笙节 各地节期不一 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 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达努意为" 不要忘记" , 节期 3~ 5 天. · 1 2 1 · 续表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朝鲜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源于汉族, 并形成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老人节 农历九 月九日, 时间随各地区略有不同 朝鲜族敬老习俗历史悠久, 因此, 在朝鲜族不同地区都过 老人节, 感谢老人的辛苦操劳和养育之恩. 婴儿生日节 婴儿一周岁纪念日, 是人们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 洗头节 农历六月十五日 这一天视为黄道吉日,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 传说 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 晚上有丰盛的晚餐. 白族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 节日这天, 云南大理白族人民邻近的彝、 藏、 纳西、 傈僳等 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穿 戴着节 日盛装, 赶着 牲畜, 满载山 货药 材和农副产品, 云集一隅.在参加物资交流的同时, 还要举行 对歌、 跳舞、 射箭、 赛马、 球类等比赛活动. 逛桑林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 祈求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也兼 有" 令会男女" ( 即使男女 相会) 之意义. 哈萨克族肉孜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 按照伊斯兰教规定,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 教徒要封斋一 个月, 斋月里穆斯林只要不是病人、 旅客、 怀孕和哺乳的妇女, 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 要戒除 一切饮 食和房 事.斋戒不 仅是 不吃不喝, 主要是杜绝 一切不 良行为.伊 斯兰教 历十月 一日 即行开斋, 这一日就是肉孜节. 古尔邦节 肉孜节之后 70 天举行 与回族的古尔邦节相同. 纳吾鲁孜节 农历春分 是哈萨克族传统节 日." 纳 吾鲁孜" 是 哈萨克 语" 送旧迎 新" 之意.这一天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 大米、 小麦、 奶疙瘩和 肉混合做成的饭, 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歌、 翩翩起舞. 纳吾热孜节 农历春 分 那天 ( 公历3月21 日前后) " 纳吾热孜" 即新年之意, 是哈萨克人民的春节, 即哈历新 年的元旦. 黎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过春节前, 家家做年饭、 酿年酒、 舂" 灯叶" .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 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 酿好的米酒、 做好的糕点 去看望寨内有 威望 的 老人, 年 轻的 男 子则 结 伙外 出 狩猎、 打鱼, 姑娘们烤鱼、 煮饭. 敬牛节 农历三、 七、 十月的丑日 为耕牛和禾苗举行扫魂仪式, 祈求五谷丰登. · 2 2 1 · 续表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傣族赶花街 春节后 赶街期间, 在蓝蓝的江边活跃着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 姑 娘们头戴鲜花, 身穿新的花边筒裙. 采花节 清明之日 各村寨男女老少身着盛装、 手提花篮、 肩挎" 筒帕" 上山采 花, 休息时男女青年背着象脚鼓跳民族舞蹈. 泼水节 清明节前后 傣历的新年, 相当 于汉族 的春节.其 间人们 相互泼 水祝 福.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除佛 教活 动外, 一 切活 动都 要停 止, 青年 人可 以谈 情说 爱, 但不许结婚. 开门节 三个月的佛教活动结束时 到佛寺去拜佛祷告, 忏悔一年的罪恶. 做摆节 各家视情况而定 做摆被傣族视为进入佛国天堂前的准备. 畲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节日里家家贴 红, 人人着 新衣, 到处鞭 炮声, 相互串 门道 喜, 备办三牲厚礼祭祖. 招兵节 在农历大雪后至冬至前 择 吉日 节日里在公厅 搭一高 木台, 设神 坛, 摆 香火炉, 上饰 有各 种兵马的令旗, 男女老 少穿着 节日盛 装, 家 家户户 备办 供品, 宴请宾客. 会亲节 农历二月初二 访亲友, 叙家常, 互致问候.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日 照例要蒸乌米饭吃, 合家共餐, 馈赠亲友, 共同欢庆节日. 封龙节 农历五月二十日 预定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 青年男女还通过这一盛会, 对唱山歌, 寻觅情侣. 纳西族海坡会 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人们载歌载舞, 尽 情娱乐, 一是 为女神 助威, 二是用 隆重 的仪式祭祀女神, 祈求她保佑人们平安, 五谷丰登, 畜牧兴旺. 三朵节 农历十月初八 男女老少踏春 赏花, 小伙 子骑上 骏马, 进行拔 旗、 拾 银圆 赛马活动, 胜者, 备受姑娘 们的青 睐. 晚饭后, 人 们围坐 在篝 火旁, 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 阿哩哩" . 棒棒会 农历正月十五 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 达斡尔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达斡尔族人称为" 阿涅" , 是一岁一首, 是达斡尔族最隆重 的节日, 除夕晚餐以手扒肉为主, 具有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达斡尔族人称为" 卡钦" , 是仅次于春节的又一个节日. 依尔登 每年或隔年的农历三月 择 日举行 是达斡尔语音译, 意为萨 满的祭 祀.节日祭 祀仪式 在氏 族萨满家举行. 斡米南 于农历三四月间择日举行, 每三年举行一次 斡米南意为" 萨满的盛典" , 其目的是向诸神献礼, 并为族 人祈福消灾.与依尔 登不同 的是, 仪式在 户外另 搭大帐 篷举 行.节期三天. · 3 2 1 · 续表 民族 节日时间主要活动鄂伦春族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清晨煮饺子. 祭月亮 农历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因为月亮和北斗星可以帮助游猎的人在莽莽林海中辨别 方向, 确定位置. 祭北斗星 农历除夕或正月初一夜 举行吃团圆饭, 守夜. 抹黑脸 农历正月十六 鄂伦春族具 有民族特色 的传统的节 日, 传说 在这一天将 脸涂黑, 据说可以祛病消灾. 高山族丰收节 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时 向祖先神灵祷告, 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 并预祝来年 五谷丰登, 人畜两旺, 又称"祖灵 祭" .节日里杀 猪、 宰牛、 饮酒.节期七天. 猴祭 农历十月秋收后 节日前一天 少年男子要 打扫公廨和 祭场, 晚 上以芭蕉叶 裹身, 脸上涂黑灰, 在部落四处奔跑呼叫, 以驱逐邪魔, 然后回 到公廨里, 围着火炉行走, 接受鞭子抽打臀部, 第三天, 让少年 持标枪刺杀关在笼 子里 的猴 子, 杀死 后, 歌 舞庆 祝.节期10 天. 背篓会 农历八月十五 青年男女社交节日. 成丁礼 男子 16~ 19 岁举行成年礼仪 将男性按年龄分段进行训练并决定是否能参加部落的集 体劳动和作战, 能否有参与部落政治生活的权利, 即少年晋级 为青年的隆重仪式. 思考题1.名词解释: 歌圩、 杆栏式住房、 藏袍、 泼水节、 三月街. 2 . 概述苗族的民间节庆风俗. 3 . 概述傣族的服饰特征. 4 . 简述满族的形成及特点. 5 .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其饮食习俗有哪些特点? 6 . 简述到蒙古包做客应注意的事项. · 4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