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9卷第4期2014年4月Vol.69, No.4 April, 2014 收稿日期:2013-05-28; 修订日期:2013-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71178; 41171125)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271178; No.41171125] 作者简介:陶伟 (1971-), 女, 河南人, 教授, 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荣誉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形态理论与方 法、城市旅游与遗产保护.E-mail: muyang426@hotmail.com 553-565页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 陶伟1, 2 , 陈慧灵1 ,2 , 蔡水清3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摘要:民俗节庆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为认识居民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 视角.国内关于地方依恋的探讨尚处于萌芽阶段,应用研究主要以旅游地和旅游者为对象. 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沉寂淡化半个世纪之后又重新兴起,节日的 内容形式功能已被重构.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珠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 查、深度访谈并结合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探究民俗节庆的重构与居民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结 果表明:① 乞巧节对珠村世居居民、新移居居民、租房于珠村的居民这三种不同身份居民心 理形成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意向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乞巧节使居民们更好地融合到了珠村 社区.② 重构后的乞巧节在改善原住居民精神生活、优化珠村村落风貌、提升珠村族群的凝 聚力、增强文化自豪感、保护乞巧文化及推动珠村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③ 重构后的传统民俗节庆生产了新的文化记忆,其如何被居民内化吸收、如何被整合进原生 态的乞巧文化中,都有待探索.本研究对丰富地方依恋在微观空间层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 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俗节庆;珠村;乞巧节;地方依恋;广州 DOI: 10.11821/dlxb201404011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新文化地理学思潮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开始由对文化的 空间研究,转变到了对空间的文化研究[1] ,即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强调文化渗透 在生活中的每个过程中,并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空间实践性[2] .节庆是指固定或不固定的时 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特殊的民俗文 化,节庆一直被认为是特定地方人们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3-4] ,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融合,承 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有 了更多"外来者"(媒体、民间文艺家协会、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等) 的参与,不断经历着 "地方传统"和"现代发展"的融合[5] .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 战争的爆发迫使其消失淡化了半个世纪之久.近年来在岭南珠村率先得到了复兴,珠村因 此获得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名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珠村因广州城区的扩展、政府及开发主体为了规避极高的经 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而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城中村[6] .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廉价的租金使得大量 外来流动人口在这里聚集,珠村的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开始趋于多元化,嵌入其中的社会 69卷地理学报关系网络也随之改变.时代背景的变化、外来权利机构的参与、举办主体的改变等等,这 一系列因素使得乞巧节的内容形式得到了重构,乞巧节具有了与昔日不同的意义.居民对 乞巧节的认知情感由于居住时间和身份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乞巧节对他们的意味也不 尽相同.鉴于此,本研究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珠村这个特殊的城市微观空间 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乞巧节的重构对珠村居民地方依恋的影 响,以丰富微观城市空间层面上有关地方依恋的实证研究,为其后续进展提供新的视角. 2 研究回顾 以前,人们总把地方看成一个空间概念,用矢量精确表达,只包括地理位置和物质形 式两部分,没有文化的成分.但在一些地理学家如段义孚 (Yi-fu Tuan)、Edward Relph、 David Seamon与Anne Buttimer看来,地方表示的则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他们强调的是 主观体验而非空间科学的冰冷生硬逻辑[7] .作为现今地方理论的重要子概念,地方依恋源 于国外环境心理学.首次将地方依恋概念引入中国的是黄向和保继刚,提出其是用于解释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依赖关系"的理论工具[8] . "人与地方之间特殊依 赖关系"的研究在国外先后出现了三个概念,即1974 年段义孚提出的"恋地情结 (Topophilia)" ,1976 年Relph 提出的"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再到 1989 年Williams 和Roggenbuck提出的"地方依恋 (place attachment)" .这三个概念描述的内容基本一致,关 注人与地的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是一种感情联系,而这种感情联系来源于人对地方的价 值观、认知等等.地方依恋这个概念构建了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结构,认为人对地方既 有情感上的依赖又有功能上的依赖[9] . 近几年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地方依恋问题,如地方依恋对人们改造居 住环境行为的影响[10] 、地方依恋在身份和社区缔造中的作用[11] 、地方依恋在个人和邻里之 间的差异以及它在邻里复兴中的作用[12] 、从乡村迁到城市的居民对乡村环境依恋的表现方 式[13] 等等;而国内对地方依恋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大多集中在旅游研究领域,主要包 括对节事场所游客[14-15] 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居民[16] 的地方依恋研究、地方依恋与游憩需求之 关系研究[17] ,旅游者地方依恋对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18] ,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 和旅游发展之影响关系研究[19-22] 、休闲地地方依恋的形成与地点提供功能之间的关系研 究[23] 等.已有地方依恋理论研究很少探讨人们和地方联结的过程及途径的本质,实证层面 尚没有民俗节庆和居民地方依恋关系的具体案例分析,没有涉及人们对城中村这一特殊微 观空间的地方依恋问题. 国内学者对城中村的关注是从20世纪80年代研究城乡边缘带开始,随着城中村问题 的凸显,对城中村的研究逐渐得以深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城中村现象的认 识,即城中村概念的界定,特点的归纳,类型的划分,以及对城中村的评价;其次,在透 彻辨析城中村概念内涵基础上,不同学科开始从不同的侧重点探讨城中村形成的机 制[24-28] ;而后是关于城中村的改造及发展建议的研究[29-33]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可以发 现,已有研究以城中村改造为目的,主要集中探讨了城中村自身特点和发展机理,很少关 注城中村的传统文化、村民的内心感受等方面. 本研究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尝试研究重构后的传统 民俗节庆与城中村居民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工作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将地方依恋 作为分析具有独特民俗文化地方的人们情感的核心内容,探究政府和村民共同举办的乞巧 节对广州珠村这个微观空间单元的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本工作不仅拓展了地方理论的研 究,也推进了城中村研究的深度,对城中村"软件"方面的改造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554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案例 广州珠村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内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居民以潘、钟两姓为 主.村落向心布局,水乡风貌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珠村因广州城区的扩展而成 为了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图1).珠村人重视保护历史文化,村内的祠堂、庙宇、社坛等仍 基本保留至今.珠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保留有舞狮、拜猫、拜太公、扒龙舟、摆七娘、 唱大戏等传统民俗活动.从2005年至今,在市、区、街道等各级政府的引导下, "乞巧文 化节"已经连续在珠村举办了8届,每年都会引来不少市民参观,成为了广州重要的民俗 节庆.2011 年6月珠村乞巧习俗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的"乞巧"已经成为天河区、广州市的一个文化品牌.从珠村乞巧节的影响规模、珠村的文化底 蕴和历史传承、以及珠村作为城中村这一个特殊社区空间来看,选择其作为案例地,具有 典型性和代表性. 3.2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现今人地关系的实证研究日渐丰富,从已有众多纷杂的"地方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理 论视角较为困难且益处不大.关于地方依恋概念的差别定义也渐趋多样,尚未达成一致的 较为认可的概念[16] .在这些地方依恋概念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都很少提及人们情 感联结途径及过程的本质.基于此,本研究利用三维框架理论来分析珠村居民与珠村这个 地方之间情感联结途径及过程及乞巧节的重构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今后地方依 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地方依恋,从概念解构的意义上来说, "地方"是依恋发生的基础,而"依恋"是对 "地方"有了认知以后情感的反映[34] .为使地方依恋这个内隐的概念外显易被测量而利于 研究,本研究引用了scanell的三维框架理论.此框架的优点在于,它吸纳了诸多地方依恋 概念的共性,清晰有序地将地方依恋所包含的诸多元素组织了起来.它把地方依恋分为 图1 珠村在广州的区位示意图 Fig. 1 The location of Zhucun village in Guangzhou 555 69卷地理学报人、地方、心理过程三个维度[35] .此理论结合了诸多已形成的地方依恋的结构模型,在研 究地方依恋现象时能平等地看待人和地方的地位,深入理解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同时 不忽视对地方特殊性的考察[14] .原理论观点认为: "人"这一维度上,地方依恋同时发生 在个人和群体层面上,个人层面的依恋包含人与地之间的联结,认为能唤起个人记忆的地 方其地方依恋更强,个人重要的经历也会使这个地方充满意义;群体层面的依恋是通过分 享历史经历、价值观以及符号意义所组成,并说明地方依恋可能以宗教为基础. "地方" 作为地方依恋三维框架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分为社会和物质两个层面的依恋,社会 层面包括社会人际关系、流动性、社会经济地位;物质层面包括便利设施、社会活动场所 的存在等. "心理过程"作为三维框架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强调地方依恋需以对此地的情 感为基础,建构和联结地方意义,形成促使其与地方亲近的认知,最终通过行为来表达和 此地的亲近,地方依恋这种组分和其他社会心理学概念相同,在地方依恋各种理论以及操 作定义中得到强调[35] . 本研究是关于广州珠村这个特殊空间的小尺度案例研究,珠村混杂着世居居民、移居 居民以及租房于此的外来人口,研究需要将三维框架理论"本土化" .在"人—居民"这 一维度上,宗教对珠村居民的影响较小,所以在概念模型中没有给予涉及;在"地方—珠村"这一维度上,珠村作为一典型的城中村,有着特殊的人口结构,所以在分析中将社会 层面调整为了地缘、亲缘、业缘关系以及社区场所;第三个维度"地方依恋心理形成过 程"的组成成分和其他社会心理学概念一样都涉及情感、认知、行为特征而改变不大.综 合后最终得到珠村的地方依恋模型 (图2). 地方依恋的本质是一种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作为依恋主体"人"的研究,主要从居 民的经历和感受来揭示乞巧节的重构和珠村这个地方的联结程度;作为依恋客体"地方" 的研究,主要从居民社会关系和珠村物质环境的变化来讨论了乞巧节的重构和珠村的关 系; "心理过程"联结了依恋主体和依恋客体,这一维度主要分析了现今乞巧节对居民内 心感受的影响.本文对人、地方这两个维度,采用了深度访谈这种定性评估的纵向历时研 究方法;对心理过程这个维度,采取了问卷分析的定量测量的横向现状研究方法.本研究 的问卷设计分为三部分,包括对乞巧节的了解、对乞巧节的情感认识和个人资料.题目设 计大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在2012年2月16日、17日预调研的基础上反复斟酌和修 改问卷,并分别于2012年2月19日、21日至25日、8月19日至22日乞巧节举办期间对广 州珠村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对象为居住在珠村的居民.调研地点包括潘氏大祠堂内及其 图2 珠村的地方依恋模型 Fig. 2 The place attachment model of Zhucun 556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附近、北帝庙内及其附近、 乞巧苑内及其附近、珠村市 场及其附近、居委会及其附 近等.采用便利抽样法对珠 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选取 已在珠村居住一定时间并熟 悉乞巧节的居民,并向被调 查者简述问卷填写的方法. 问卷发放共85份,回收有效 问卷83份,回收有效问卷率 为97.6%.访谈时间主要集 中在2012年2月20、22、23 日,访谈地方包括乞巧苑、 祠堂、访谈者家里等.最终 完成的正式访谈份数为 16 份.其中访谈对象有:珠村 世居居民6位,移居珠村居民3位,租房于珠村者7位.访谈时间长短不一,最短为15分钟,最长为10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特别对广州珠村本地的民俗热心人士潘剑明 (民俗专家、广州市民间文艺家) 进行了长达100分钟的深入访谈. 4 研究内容 4.1 乞巧节的重构 七夕乞巧风俗全国各地都有,然而昔日兴盛却以岭南为最,其中拜七姐特别虔诚.七 月七的原型是一种农时节日,汉魏六朝起七月七成为民俗节日;南朝荆楚七夕习俗有所变 化,加入了乞巧的内容,演变为了纯粹的妇女节日[36] .抗日战争的爆发导致乞巧节沉寂了 半个世纪, 1998年珠村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村祠堂自发摆出了她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 品,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98年到2004年,乞巧节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2005年广州天河 区委、区政府决定举办"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 .2005至2012年这8年里,珠村的乞巧 文化节在市、区、街道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已经发展成为广州重要的文化节庆,规模盛大, 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珠村由此也获得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美誉.且自2005年开始 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 ;珠村的"乞巧"已成为天河区、广州市的文化品牌. 文献材料记载了从前岭南女子拜七姐的风俗: "七月初七日,俗传牛女相会之期,一 般待字女郎,联集为乞巧会.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 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等,极钩心斗角之妙......初六夜,初更时分,焚香燃 烛,向空礼叩,曰迎仙.自三鼓以至五鼓,凡礼拜七次,因仙女凡七也,曰拜仙.礼拜 后,于暗陬中持绸丝穿针孔,多又能渡过者,盖取金针渡人之意....拜仙之举,已嫁之女不 与会,唯新嫁之初年或次年,必行辞仙礼一次...."[37] 那时的乞巧节是民间自发的行为, 礼节繁缛,热闹铺张,却一直没有受到当地精英的重视和提倡.时代背景的变化使得珠村 的乞巧节与城市文化进行了调适、融合,开始呈现出与传统乞巧节一系列不同的特点.首先,举办主体的改变让乞巧节开始从民间走向官方,呈现半官方的特点.同时官方对节日 进行了利用和再造,在保留了村民自发的"摆七娘"传统形态外,还添加了很多现代节庆 活动的惯用表现形式,如开幕式、乞巧小游戏等,且拜七娘的仪式也由繁复变得简化,已 无拜仙、辞仙、慕仙之分,人人皆可拜[41] .其次,旧时七夕工艺制作有俩大类:砌作和扎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Tab. 1 Basic statistics of the interviewees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名称 潘先生 潘先生 钟女士 钟女士 潘女士 钟先生 王女士 李先生 黄女士 刘女士 吴先生 陈女士 谭女士 陈先生 刘女士 吴女士 性别 男男女女女男女男女女男女女男女女年龄 43 52 67 50 66 60 35 45 42 40 45 28 31 35 27 30 教育水平 本科 小学 小学 初中 小学 小学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本科 高中 初中 初中 小学 职业 事业单位职员 自由职业 退休 政府职员 退休 退休 企业职员 事业单位职员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 企业职员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 企业职员 个体户 身份 珠村世居居民 珠村世居居民 珠村世居居民 珠村世居居民 珠村世居居民 珠村世居居民 移居珠村多年 移居珠村多年 移居珠村多年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租房于珠村 557 69卷地理学报作.砌作的原材料主要是谷、米、豆、芝麻、农作物壳以及纺作物碎料等等,而用于大件 工艺扎作的主要是竹、篾、铁丝、色纸等等.传统的工艺品大概有三类:斋塔、鹊桥微型 景观和古代人物公仔,且大多工艺品摆出来为展示自己的手巧,用来供人欣赏.现在保留 了传统的制作工艺,材料和工艺品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材料已经商品化了.作为 原材料的废旧物品已经退出人们的视野,一些如珠片、胶片等现代装饰材料得到了普遍的 运用,出现了如珠村牌坊、珠绣、神舟六号等创新的现代手工艺品.村民的商品意识也慢 慢增强,原来只是用来供人欣赏的手工艺品也开始有买卖的出现[36] . 最后,摆巧主体从 "小孙女"到"老婆婆" .旧时乞巧对摆七娘的主体——未婚少女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在创 造了新婚妇女的辞仙、久婚妇女的慕仙等名目之后,又将其与少女的拜仙做了实质上的区 分.而近几年一直参与其中,并作为绝对主力的是少数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 总之,珠村乞巧节整合了传统乞巧节的文化元素而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品牌,无论是文 化产品、功能、内涵、活动内容,还是主体方面都是对传统乞巧节文化资源的再创造.通 过对传统乞巧节日的重构,以及与现代文化形式的结合,珠村乞巧节实现了对珠村的地方 意义和地方形象的重塑,珠村居民的地方依恋也因其乞巧文化认同与空间复杂互动的变化 而改变. 4.2 乞巧节的重构对珠村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4.2.1 地方的变迁 斯蒂尔认为,地方最重要的贡献或作用就是为个人或群体提供一种 安全感,一种在家或有家可归的感觉,一种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40] .奥特曼等认为地方的 文化意义是通过人们赋予特殊空间或地方情感意义而形成的象征关系,这种地方为个人或 群体理解环境并与之建立联系提供了基础[41] .珠村原是一个传统性很强的熟人社区,主要 社会关系是亲人、街坊邻里.对于村民来说,珠村为其提供了安全感和身份感的庇护所, 乞巧节则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特色.而现在的珠村作为城中村成了一个特殊的"地方" ,大 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原有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他们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复杂 的,有着隔膜的同时又相互依赖.现今乞巧节成了原村民和租房于此的人们发生联系的一 个纽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直接互动的"舞台" ,间接影响了移居于此的居民的心 理和行为发展,如租房于珠村的店铺老板P说到: "乞巧节算是珠村的一个特色吧,别的地方一般都没有特地为七夕设置一个节日,而这里却有,那几 天有时间就会去祠堂看看那些工艺品展览,和他们再聊聊天. " ——访谈对象:P (租房于珠村) 从前的珠村作为一个传统的村落缺乏文化设施,家居格局一般是相互封闭隔离的独门 独院布局;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建筑布局及风格发生巨变,楼层越盖越高,院落开 始变小,村内街道商户林立,拥挤狭窄.珠村乞巧节举办规模越来越大,却没有一个固定 的场所.2012 年筹备迎接乞巧节期间,天河区政府为珠村专门修建了一座文化广场,节 后广场上还增设了体育健身设施,为村民和附近的居民免费开放.政府投资改善了珠村的 地方资源,人居环境虽不能等同于大都市社区,但已大异于原来典型城中村的风貌: "珠村环境整治工程及乞巧文化设施完善工程总投资达3000万元.除文化广场、七夕 路主牌坊、明德堂之外,还将对珠村的主要道路、河涌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羊城 晚报记者采访) 珠村的社区环境因乞巧节的举办变得更加宜人,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珠村居民感知地 方要素的品位得到了提高,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由居住体验所决定的对珠村的情感纽带强 度,珠村于居民的地方意义得到了解构和重构.人们也容易对那些促进其社会关系和群体 认同的地方产生依恋,对于租房于珠村的居民,感知到因为乞巧节的存在,珠村比其他地 方更能提供满足自己某种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条件,人们变得更愿意接近珠村. "我租房在珠村,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珠村的乞巧节,因为一直以来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在我的心目中是 神圣而伟大的,在这里居住,我似乎可以感觉到离牛郎和织女更近了. " ——访谈对象:L (租房于珠村) 558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珠村本是一个以族姓血缘聚居的传统村落,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城市文化的强 势冲击下慢慢发生着变迁.现今乞巧节是对传统乞巧元素的重构,其与现代节庆形式的结 合,重塑了珠村的地方性象征和意义;乞巧节的重构带来了异文化的接触,是新情境下乞 巧节"吐故纳新"的绵延过程,原珠村居民的文化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迁,一定程度上消 解了乞巧节文化上的内涵.然而重构过程的导向仍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访谈时世居于珠 村的潘先生说: "现在的乞巧节更与时俱进了,制作的工艺品里面还有航母,以前哪看的到啊,因为弄些手工艺品销 售的这种副业,到时还会有分红.还有政府村委作为主导者出资来给我们搞这个节,还那么重视,开幕 式的时候有市领导来看,开幕式上还有拜仙仪式,还是保留了传统的一些东西.除了开幕式,其他的节 目我们村民如果想去的还是可以弄到票的,不过这些票一般不销售,是分给每个队里,外来人还是很难 去看.因为举办这个节,政府还出资对文化广场那做了绿化,对我们还是很受益的. " ——访谈对象B(世居于珠村,自由职业) 政府的参与主办让现今乞巧节在"传承历史、演绎现代"的指导思想下有了新的含义 与注释,这种含义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新时代的乞巧节应该具有和居民对话、展示 乞巧文化魅力的地方意义. 4.2.2 居民的经历 珠村世居居民因为有参加乞巧节活动这个特殊的经历而更加认同这 个地方,认为乞巧节对于自己的家乡珠村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珠村的乞巧节开始成为村 民在融入城市文化后一种群体身份的象征.同时,村中的文化精英意识到了乞巧节传统民 俗节庆在珠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挖掘、保存甚至放大了关于乞巧节现存的民俗事象, 他们是乞巧民俗重构中的中坚力量.世居珠村的民间文艺家潘剑明,从上世纪90年代开 始就奔走于政府与媒体之间,宣传珠村民俗文化.在访谈时他说: "珠村乞巧节最吸引我的是那种文化内涵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个人认为文化是支撑村落发展的 精神延续.(珠村) 乞巧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劳动和生存的品质,象征了古老而年轻的爱情故事, 体现了人们追求爱情、追求团聚、追求家、热爱生活的精神.我喜欢珠村乞巧节的每一个环节,而且都 曾参与其中,并非常希望能把珠村的文化在保留下来的同时发扬光大.珠村因为乞巧节等各种节日活动 和各种古建筑而变得更加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价值,我会一如既往地为珠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付出最大的 努力. " ——访谈对象:A (世居于珠村,民间文艺家、事业单位人员) 同时,乞巧节的举办为村民带来了"分红" ,村民对乞巧节开始有了经济上的依赖. 乞巧节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进行了转化,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的文化 自豪感和归属感[42] .访谈中世居于珠村的村民H和新移居于此L说到: "以前的乞巧节都是女人们的事,就摆些香炉糖果啊在祠堂里面拜拜,简单很多.现在不一样了,规 模大很多,而且摆很多天,也有很多人过来看,我们自己也邀请附近的亲戚朋友来看.相比我们当然是 喜欢现在的了,因为有分红啊. " ——访谈对象:H (世居于珠村) L (新移居于珠村) 移居于此的居民对于乞巧节活动没有像世居于此的居民那么关心,部分人认为乞巧节 是属于珠村人的一个节日,对乞巧节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很在乎.但他们都认为,由于乞巧 节的原因,他们更加认为居住在珠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表明乞巧节传统节庆活动加强 了他们对珠村的认同.他们从珠村这一特殊空间感受到了乞巧节所赋予的文化力量,理解 了乞巧节在这个特定空间内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我到广州已经六年多了,租住过好几个地方,但是我觉得这里是文化氛围和邻里关系最好的地方. 平时有空,大家会一起做乞巧,互相学习……在这里,不管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很多都会因乞巧而熟络 起来,所以我很喜欢住在这里. " ——访谈对象:刘女士O (租房于珠村,企业职员) "2005年以后,(珠村) 乞巧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很多人来参观.我有空也会去祠堂看'摆七娘' , 没时间我就不去.不过刚开始住在这里时,感觉还是蛮新鲜的. " ——访谈对象:陈先生 N (租房于珠村,个体工商户) 通过乞巧节,外来居民感受到了珠村的独特精神价值,自然会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 足感又增强了世居居民的独特身份地位,更进一步强化了珠村族群内部的自我认同[43] ,这559 69卷地理学报构成了乞巧节举办的重要动力之一. 4.2.3 居民心理形成过程 根据文献研究,地方依恋心理形成过程涉及情感、认知、意向3个特征.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法和 Varimax 正交旋转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因子分 析.在提取因子时采用强制获取3个因子模型.表2表示的是由因子分析所得因子载荷及 各因子解释的方差及累计值.通过因子贡献进行分类可得:F7-11为情感因子,F1-3为认 知因子,F4-6 为意向因子.3 个因子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 35.095%、21.215%、21.073%, 累计解释总方差的77.383%.这些解释方差的数据表明情感、认知、意向等心理过程对地 方依恋的形成有显著性的影响.在这3个因子中,情感因子的解释方差最大,表明情感在 地方依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为显著,对人们文化心理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珠村乞巧节对地方依恋心理形成过程的3个成分 (情感因子、认知因子、意向因子) 都 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珠村乞巧节对地方依恋中的情感因子影响最为显著,这是由于 乞巧节的文化意义对人们心理层面影响的结果.珠村乞巧节使居民对珠村产生了较强的骄 傲和自豪感,并产生了一份浓厚的归属感 (情感因 子).珠村居民对"乞巧节是珠村的一个重要而独特 的民俗节日"认同度很高 (认知因子). 珠村居民非 常愿意向他人推荐珠村的乞巧 (意向因子).利用 SPSS17.0 的ANOVA 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到结果 (表3、表4):影响情感因子的社会属性最多,说明了 对于乞巧节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 果,其综合结果也反过来影响着乞巧节对珠村居民 地方依恋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出居住时间对情感因 子和意向因子影响比较显著,这是因为 居住时间越长,对乞巧节的认知越深, 关于乞巧节传统节庆活动的个人经历和 对珠村环境的感知就越丰富,所以也更 愿意向别的地方的人介绍乞巧节.除了 居住时间外,还有身份、出生地和教育 程度都显著影响居民对乞巧节的情感, 这和每个个体接触乞巧节的时间和认知 密切相关. 表2 地方依恋的因子分析 Tab. 2 Factors analysis of place attachment 地方依恋测量变量 F7政府举办有关乞巧节活动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F8参与珠村乞巧节活动让我对珠村产生了归属感 F9参与珠村乞巧节活动让我感觉自己融入了珠村 F10参与珠村乞巧节活动让我感到我是珠村的一份子 F11参与珠村乞巧节活动让我对珠村产生了依恋和认同感 F1乞巧节是珠村人独特的民俗文化节日 F2乞巧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民俗 F3乞巧节是珠村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 F4我非常喜欢观看珠村乞巧节活动 F5我非常喜欢参与珠村乞巧节活动 F6我愿意向他人推荐珠村的乞巧节 KMO值Bartlett's 球形检验 情感 0.758 0.701 0.812 0.875 0.759 0.908 P = 0.000 认知 0.865 0.686 0.688 意向 0.870 0.812 0.506 解释的方差 (%) 35.095 21.215 21.073 累计解释方差 (%) 35.095 56.310 77.383 注:因子萃取的方法为正交旋转的主成分分析法 表3 地方依恋的单因子方差分析 Tab. 3 ANOVA of place attachment P值 性别 年龄 出生地 职业 教育程度 月收入 居住时间 身份 情感因子 0.584 0.400 0.002 0.108 0.007 0.191 0.069 0.001 认知因子 0.111 0.371 0.229 0.645 0.444 0.343 0.564 0.116 意向因子 0.691 0.294 0.361 0.867 0.451 0.361 0.026 0.181 表4 珠村居民的社会属性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Tab. 4 The influence of residents' social attributes on place attachment in Zhucun attributes on place attachment in Zhucun 因子 情感 认知 意向 影响显著 教育程度、 出生地、 居住时间、 身份 居住时间 影响不显著 性别、 年龄、 职业、 月收入 教育程度、 出生地、 性别、 年龄、 职业、 月收入、 居住时间、 身份 居住地、 教育程度、 出生地、 性别、 年龄、 职业、 月收入、 身份 560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研究以广州珠村为案例地,以居民为研究对象,借助关于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 探讨"重构后的乞巧节"对"人—居民" 、 "居民的心理形成过程" 、 "地方—珠村"这三个 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乞巧节对珠村居民地方依恋心理过程形成的三个因子都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乞巧节的存在使居民对珠村产生了较强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并产生了浓厚 的归属感 (情感因子).珠村居民对"乞巧节是珠村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民俗节日"认同度很 高 (认知因子),他们非常愿意向他人推荐珠村的乞巧 (意向因子).世居于珠村的居民因为 乞巧节民俗节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文化,移居于珠村的居民也通过乞巧节这个民俗节 庆更好地融入到了珠村中.乞巧节的存在使珠村这一城中村成为了特殊的文化空间. 传统的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乞巧文化习俗在珠村的实践过程 中,彰显了村民身份、提升了族群的凝聚力 (图3).乞巧节沉寂淡化了半个世纪,近年来 又重新得以兴起,节日的内容形式功能已被重构.政府、媒体等权利机构的参与组织增加 了乞巧节的宣传效应,加强了人们对传统节庆的回归意识.世居居民与乞巧节传统节庆接 触的时间最长,认知越深,因而对乞巧节的情感也最浓;新移居和租房于珠村的居民则因 乞巧节的存在而加强了对珠村的认同.重构后的乞巧节展示了珠村世居居民的族群力量、 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也为居住在珠村这一特殊空间的不同身份的居民提供了互动的舞台. 重构后的乞巧节在影响原居民精神生活环境、改变珠村物质生产环境、提升原珠村族群凝 聚力、增强文化自豪感、保护乞巧文化和发展珠村社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重构后的传统民俗节庆生产了新的文化记忆,其如何被居民内化吸收、如何被整合 进原生态的乞巧文化中,仍有待探索. 作为典型的个案研究,本文尝试性地运用了scanell的三维框架理论,试图突破三维框 架理论中未对地方依恋内在心理机制阐述的不足之处,研究了居民地方依恋的产生与乞巧 节重构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中居民与物质环境的关系、居民与珠村的情感联结以及居民 对乞巧节重构的认知和感受,全面剖析了地方依恋各维度对珠村这个地方的建构意义.本图3 乞巧节的重构与地方依恋三维框架各维度的互动 Fig. 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construction of Qiqiao Festival and tripartite model of place attachment 561 69卷地理学报工作对 scanell 的三维框 架理论进行了反思,认 为研究中需探讨原理论 中未涉及的地方依恋发 生发展的过程、各维度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 互作用产生的原因等. 基于此,本文对原理论 进行了修正 (图4),提出:地方依恋的三个维 度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人这个主体是通过心理 过程和地方这一客体相 联结,地方的社会和物 质环境影响塑造人的心 理过程,从而决定人的 感知,个人在地方的经 历、行为以及情感的输入形成了地方整体,人和地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重要的地方意义. 此外,本工作弥补了城中村研究中较少关注村民内心感受以及传统地方文化的缺陷,对未 来城中村的"软件"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地理学已有关于城中村的研究多以定性描 述分析为主,少量定量研究也只是集中在类型划分方面.本文基于理论的支撑、以定性描 述分析和定量分析互为结合的综合方法有利的对论题进行了阐述,有助于推动城中村研究 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地方依恋是个体对地方的一种态度,是对地方长期感受而得到的深刻意义.节庆与地 方的过去相联系,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表征.日益同质化的城市建设使得真实地方的意义丧 失,如何在城市化浪潮中保持其内部传统和地方文化特性显得极为迫切.本研究得出推 论,地方对于居民的影响,不仅仅在心理层面上体现了居民对地方的价值观念,在功能和 活动型态上也体现了居民的一种需求.如何避免传统节庆在演变过程中的去地方化,如何 实现重构后传统节庆与地方的无缝对接,相关组织机构筹备传统节庆期间如何以深厚的地 方文化为基础、寻找恰当的彰显方式将是保护地方性的关键论题. 致谢:感谢朱竑教授和刘博博士在问卷设计和整体行文框架中给予的支持和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Tang Xiaofeng, Zhou Shangyi, Li Leilei. The concept of super- organism in the study of cultural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2): 431-438. [唐晓峰, 周尚意, 李蕾蕾. "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 地理研究, 2008, 27(2): 431-438.] [2] Zhou Shangyi. Anglo-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7): 162-166.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 地理学报, 2004, 59(7): 162-166.] [3] Silverman C. The politics of folklore in Bulgaria.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1983, 56(2): 55-61. [4] Liu Bo, Zhu Hong, Yuan Zhenji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the Winter Jasmine Flower Market in Guangzhou.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12): 2197-2208. [刘博, 朱竑, 袁振杰.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 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197- 2208.] [5] Tang Xueqiong, Qian Junxi, Chen Lanxue. Cultural ada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festival activiti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Hani Long-Street Banquet.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5): 835-844. [唐雪琼, 钱俊 图4 修正后的地方依恋模型 Fig. 4 The modified model of place attachment 562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希, 陈岚雪. 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 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 地理研究, 2011, 30(5): 835-844.] [6] Tong De, Feng Changchun. Prospect and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f urban villages at home and abroad. Human Geography, 2009, 24(6): 29-35. [仝德, 冯长春. 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文地理, 2009, 24(6): 29-35.] [7] Tuan,Y. F. Space and Place. London:Edward Arnold,1977. [8] Huang Xiang, Bao Jigang, Geoffrey Wall. Place attachm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creational behavior. Tourism Tribune, 2006, 21(9): 19-24. [黄向, 保继刚, Geoffrey Wall. 场所依赖 (place attachment): 一种游憩 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 旅游学刊, 2006, 21(9): 19-24.] [9] Zhu Hong, Liu Bo. Constructs analysi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Sense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 (1): 1-8. [朱竑, 刘博.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 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1): 1-8.] [10] Brook I. Making here like there: Place attachment, displacement and the urge to garden.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2003, 6(3): 227-234. [11] Corcoran M P. Place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sentiment in marginalized neighborhoods: A European case study. 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2002, 11(1): 47-67. [12] Smith J S. Rural place attachment in Hispanic urban centers. Geographical Review, 2002, 92(3): 432-451. [13] Brown B, Perkins D D, Brown G. Place attachment in a revitalizing neighborhood: Individual and block levels of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 259-271. [14] Dai Guangquan, Liang Chunding.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place attachment to event venue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2011 in Xi'a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7): 777-783. [戴光全, 梁春鼎. 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依赖维度探索性研究: 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地理 科学, 2012, 32(7): 777-783.] [15] Dai Guangquan, Xiao Lu.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goers' place identity based on regional relations & IPA model: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2011 in Xi'an. Human Geography, 2012, 27(4): 115-124. [戴光全, 肖璐. 基于区域联系和 IPA 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空间特征: 以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人文地理, 2012, 27(4): 115-124.] [16] Li Juan. A study of place attachment to Dongda Mosque Community in Kaifeng City [D].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2012. [李娟. 开封东大寺社区地方依恋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2.] [17] Tang Wenyu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to recreational block: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Block.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0): 1202-1207. [唐文跃.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 征分析: 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地理科学, 2011, 31(10): 1202-1207.] [18] Qian Shuwei, Su Qin, Zheng Huanyou.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of historic street and customer shopping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Guanqian Street.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3): 355-362. [钱树伟, 苏勤, 郑焕友. 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的关系: 以苏州观前街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3): 355-362.] [19] Xiang Wenhui, Wang Wei. A stud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based on the place attachment theory: A case study of Fuyang Longm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2010, 9(3): 269-273. [项文惠, 王伟. 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以富阳龙门为例.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2010, 9(3): 269-273.] [20] Bai Kai.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s' loyalty in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Human Geography, 2010, 25(4): 120-125. [白凯. 乡村旅游地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关联研究. 人文地理, 2010, 25 (4): 120-125.] [21] Tang Wenyue, Zhang Jie, Luo Hao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ce attachment of ancient village resident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resource protection.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0): 87-92. [唐文跃, 张捷, 罗浩 等. 古村落居民 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 旅游学刊, 2008, 23(10): 87-92.] [22] Li Jiuquan, Wang Li. Study on visitors attraction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place attachment theory. Human Geography, 2008, 23(4): 79-83. [李九全, 王立. 基于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区旅游竞争力探析. 人文地理, 2008, 23(4): 79-83.] [23] Zeng Bingxi. The Research about sense of attachment of local residents placed on Meichuan Water Park in Taichung city [D]. Taichung: Leisure Management Research Laboratory i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 [曾秉希. 地方居民对台中市梅川亲水公园依附感之研究[D]. 台中: 朝阳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研究所, 2003.] [24] Wei Lihua, Yan Xiaopei. The informal immigrant colony of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urban villages. Management World, 2005, (8): 48-57. [魏立华, 闫小培.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 式移民聚居区: "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 管理世界, 2005, (8): 48-57.] [25] Dai Tangping.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villages. Society, 2002, (5): 44-46. [代堂平. 关注"城中村"问题. 社563 69卷地理学报会, 2002, (5): 44-46.] [26] Yan Xiaopei, Wei Lihua, Zhou Ruibo.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with the re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village-amid- the- city of Guangzhou as a case. Planning Study, 2004, 28(3): 30-38. [闫小培, 魏立华, 周锐波.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 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规划研究, 2004, 28(3): 30-38.] [27] Lan Yuyun. Causes of "Slum-like" dwelling places in China: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ommunity in the "Village in City".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 47(5): 147-153. [蓝宇蕴. 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 辑: 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47(5): 147-153.] [28] Li Lixu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typical villages of Guangzhou. Beij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view, 2005, (3): 34-37. [李立勋. 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特征: 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 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 2005, (3): 34-37.] [29] Han Dang.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ity village. Planners, 2004, 20(5): 13-15. [韩荡. "城 中村"改造的理论框架及案例研究. 规划师, 2004, 20(5): 13-15.] [30] Yin Xiaoying, Yan Xiaopei, Xue Desheng. The informal sector in "Urban village" and "Urban village" transformation in rapid urbanization region: Case study of Caiwuwei and Yumincun, Shenzhen.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09, (3): 44-53.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非正规部门与"城中村"改造: 深圳市蔡屋围、渔民 村的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3): 44-53.] [31] Zhou Ruibo, Yan Xiaopei. Collective economy: The reframing ligament at the end of villages.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4): 628-634. [周锐波, 闫小培. 集体经济: 村落终结前的再组织纽带. 经济地理, 2009, 29(4): 628-634.] [32] Liu Muping, Cheng Kegui, Lv Jun. Stay in the resettlemen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dilemma of "village in city". China Land, 2005, (12): 32-33. [刘慕平, 程克贵, 吕军. 留地安置, 解开"城中村"难题的有效思路. 中国土地, 2005, (12): 32-33.] [33] Wang Ruyuan, Meng Ling. Thinking on the compensation pattern of returning land usufruct to the land-lost peasants: Case of Shenzhen Special District. China Soft Science, 2005, (10): 14-20. [王如渊, 孟凌. 对我国失地农民"留地安 置"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 以深圳特区为例. 中国软科学, 2005, (10): 14-20.] [34] Zhou Huiling, Xu Chunxiao. A logical thinking on the forming system of tourist's "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9, 165(1): 22-26. [周慧玲, 许春晓. 旅游者"场所依恋"形成机制的逻辑 思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165(1): 22-26.] [35] Scannell L, Gifford R.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 30(1): 1-10. [36] Ye Chunsheng. The function of contemporary Qiqiao Festiv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ntonese Qiqiao folk custom. Cultural Journal, 2011, (1): 58-60. [叶春生. 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 文化学刊, 2011, (1): 58-60.] [37] Ye Chunsheng. Lingnan Folk Custom Notes. Guangzhou: Guangdong Tourism Press, 1988. [叶春生. 岭南风俗录.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88.] [38] Chu Dong'ai.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qiao Festival: A case study of Qiqiao activity in Guangzhou Zhucun. Cultural Research, 2009, (3): 39-45. [储冬爱. 乞巧的复活与蜕变: 以广州珠村"七姐诞"活动为 例. 文化研究, 2009, (3): 39-45.] [39] Luo Huajuan. Qiqiao cultural resource's modern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D]. Beijing: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2009. [罗华娟. 乞巧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研究: 以广州珠村为例[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40] Steele F. 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CBI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1: 7. [41] Altman I, Low S M. Place Attachment. Philadelphia: Plenum, 1992: 87. [42] Bao Jigang, Yang Yun. On the local residents' changes of place attachm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Case from Yangshuo West Street.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2, 34(4): 49- 54. [保继刚, 杨昀. 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 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学 报, 2012, 34(4): 49-54.] [43] Chu Dong'ai.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stoms in "City Village" and the adaptation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Guangxi National Research, 2009, 97(3): 90-95. [储冬爱. "城中村"民俗文化嬗变与和谐社会调适. 广西民族研究, 2009, 97(3): 90-95.] 564 4期陶伟等: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 Influence of Lingnan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reconstruction on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A case study on Qiqiao Festival in Guangzhou Zhucun TAO Wei1, 2 , CHEN Huiling1, 2 , CAI Shuiqing (1.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Folk festival provides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research with a new perspectiv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ents and place. Domestic research about place attachment is still at the embryonic stage, and most application research objects are tourist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Qiqiao Festival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Lingnan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It has revived after a half century's decline. As a result, the function,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festival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paper takes residents in Zhucu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s methods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depth interview and facto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festival's re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The main conclusion can be obtained as follows: (1) Qiqiao Festival is vital for emotion, cognition and inten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process of original inhabitants, new settlers and foreign tenants. And it makes residents integrated into Zhucun community better. (2) Reconstructed Qiqiao Festival exert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mproving original inhabitants' spiritual life, optimizing the village style, enhancing ethnic group cohesion, strengthening cultural pride, protecting the Qiqiao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ucun. (3) Reconstructed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produces new cultural memory. The way that it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original Qiqiao culture and absorbed by the residents has yet to be explored. This research has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place attachment at the microcosmic space level. Key words: folk festival; Zhucun; Qiqiao Festival; place attachment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