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BD/2002 > ICS 35.71
  • ICS 35.71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3-10-0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30—2005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Standard for 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code 2005—10—21 发布 2006—03—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ICS 35.71 L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SL330—2005 的通知 水国科 [2005]463 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经审查,批准《水情信息编码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 SL330-2005. 本标准自 2006 年3月1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 前言现行《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是1964 年12 月按照邮电部门传送电报要求编制的 水情电报代码格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全社会对水情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 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水情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方式发生了 根本变化, 现行 《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 已经不能满足水文情报预报业务发展的需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等,按照《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SL250-2000)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1-2002) 的要求,制定《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 本标准共 17 章62 节552 条和 3 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规定了水文要素标识符的组成和信息编码格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确定了各个水文要素代码和编码符号的含义; 编制了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泵站水情、 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特殊水情和水文预报的水文要素的编码 方法; 编写了各类水情信息的编码示例.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 浙江省水文勘测局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2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金平 周新春 李根峰 程绪干 董家根 陈树娥 程琳孙春鹏 周俊丁伯良 苏传宝 孙玉华 王光生 吴伟强 姚永熙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王厥谋 王俊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登毅 3 目次1总则12术语23编码的基本格式.3 3.1 一般规定.3 3.2 A 格式.4 3.3 B 格式.5 3.4 C 格式.5 4 编码的基本规则.7 4.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7 4.2 水情站码.7 4.3 观测时间码.8 4.4 时间步长码.8 4.5 要素标识符.9 4.6 数据(值)编码.10 5 降水量编码.11 5.1 一般规定.11 5.2 标识符.12 5.3 编码格式.13 4 5.4 编码示例.15 6 蒸发量编码.22 6.1 一般规定.22 6.2 标识符.22 6.3 编码格式.23 6.4 编码示例.24 7 河道水情编码.26 7.1 一般规定.26 7.2 标识符.27 7.3 编码格式.29 7.4 编码示例.31 8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39 8.1 一般规定.39 8.2 标识符.40 8.3 编码格式.41 8.4 编码示例.44 9 闸坝水情编码.49 9.1 一般规定.49 9.2 标识符.49 9.3 编码格式.51 5 9.4 编码示例.52 10 泵站水情编码.58 10.1 一般规定.58 10.2 标识符.59 10.3 编码格式.60 10.4 编码示例.61 11 潮汐水情编码 64 11.1 一般规定.64 11.2 标识符.64 11.3 编码格式.66 11.4 编码示例.67 12 沙情编码.69 12.1 一般规定.69 12.2 标识符.69 12.3 编码格式.70 12.4 编码示例.71 13 冰情编码.74 13.1 一般规定.74 13.2 标识符.75 13.3 编码格式.79 6 13.4 编码示例.80 14 土壤墒情编码.83 14.1 一般规定.83 14.2 标识符.84 14.3 编码格式.85 14.4 编码示例.86 15 地下水情编码.89 15.1 一般规定.89 15.2 标识符.89 15.3 编码格式.90 15.4 编码示例.92 16 特殊水情编码.95 16.1 一般规定.95 16.2 标识符.95 16.3 编码格式.97 16.4 编码示例.97 17 水文预报编码.99 17.1 一般规定.99 17.2 标识符.100 17.3 编码格式.103 7 17.4 编码示例.107 附录 A 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113 附录 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115 标准用词说明.124 条文说明.125 1 1 总则1.0.1 为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输实时水情信息,更好地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国 民经济建设服务,统一水情信息传输的编码标准,加强科学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水文部门,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单位 等及其所属水情站(包括国家基本站以外的报汛站) ,凡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 门传输水情信息,应执行本标准.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内部的水情信息传输可参照执行本标准,当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和水文部门传输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 承担对国外提供水情的部门在向国外提供水情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 本标准采用代码标识符加数据(值)描述的方法表示水文要素的标识及属性.标 识符由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阿拉伯数字构成,具有严格的意义. 1.0.4 本标准中的水情站码应采用全国统一编定的站码,具有唯一性. 1.0.5 水情信息的观测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即120 0 E 标准时,并以 24 小时法计.午夜12 时一律记为次日 00 时,测报时间计至分钟. 1.0.6 本标准中的水文要素值均采用实际观测值或计算值.数据(值)的精度和单位, 应执行本标准规定.本标准没有规定的,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1.0.7 水情信息的保密范围和保密等级,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8 水情人员在报送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附录 A 的有关规定. 1.0.9 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 50095-98)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 50179-93)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GB 50159-92)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 (SL 213-98)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SL 250-2000)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 58-93)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T 183-96) 1.0.10 水情信息编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2.0.1 水情信息 水情信息指江河、水库(湖泊) 、地下水和其他水体的水文及有关要素过去、现时 及未来的信息.本标准中的水情信息分为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泵站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特殊水情和 水文预报等 13 类. 2.0.2 标识符 标识符指编码中规定表示某种要素或现象的代码,标识功能是其基本特征. 2.0.3 水文要素标识符 水文要素标识符指一个或一组标识水文要素、具有规律性和明确意义、易于计算机 和人工识别与处理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具有唯一性. 2.0.4 编码格式标识符 编码格式标识符指标识编码格式和水情信息编码类别的代码,由英文字母表示,具 有唯一性. 3 3 编码的基本格式 3.1 一般规定 3.1.1 水情信息编码应包括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水文要素标识符 及与水文要素相对应的数据(值) 、结束符"NN"六个部分,各部分由空格分隔,不应 缺漏.水情信息编码格式的基本组成见图 3.1.1. 3.1.2 编码格式标识符应由格式码与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见4.1 节)组成,格式码在 前,编码分类码在后.格式码 A、B、C 与10 类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组合,分别构成 A、 B、C 三种不同类别水情信息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其中格式码"A"可缺省.编码格式 标识符应列在编码的首组,且不应缺省. 3.1.3 水情信息的编码格式可分为下列三类: 1 单站多要素格式:用于编列一个水情站在不同时间内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 要素的信息.用格式码 A 表示,简称 A 格式. 2 多站多要素格式:用于编列多个水情站在同一时间内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 要素的信息.用格式码 B 表示,简称 B 格式. 3 单站水文系列格式:用于编列一个水情站以均匀时段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 要素的一组信息.用格式码 C 表示,简称 C 格式. 3.1.4 需要修正或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采用 A 格式编报,应执行下列规定: 1 需要修正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R" ,组成修正编码 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其他部分的编码型式不变. 2 编报修正信息时,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 3 需要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D" ,组成删除编码 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再编列原编码中的全部内容,编码形式不变. 4 原编码中的水情站码和观测时间错误时,应编发删除编码,并同时编发正确的 编码. 5 原编码中漏编某组信息时,修正编报执行本条第 2 款. 6 B 格式或 C 格式编码中出现错误信息时,与之相关联的全部内容应单独采用 A 图3.1.1 水情信息编码格式的基本组成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水文要素 标识符 数据 (值) NN 4 格式编发修正或删除编码,并按本条 1~5 款规定执行. 3.2 A 格式 3.2.1 A 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要素标识符、数据和结束 符"NN"组成.A 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 3.2.1. 图3.2.1 A 格式基本组成形式 3.2.2 在一份 A 格式编码中, 可编列多个水文要素的信息. 要素标识符与其数据应成对 编列,标识符编列在前,数据紧列其后. 3.2.3 编列同一观测时间的水情信息时,观测时间码可只编列一次. 3.2.4 在同一编码中编报不同观测时间的水情信息时,可由时间引导标识符"TT"引导 后续各观测时间码, "TT"和观测时间码之间由空格分隔.A 格式不同观测时间编码形 式见图 3.2.4. 3.2.5 需要采用 A 格式编码形式同时编报多个水情站的信息时,可重复编写水情站码、 观测时间、要素标识符和数据.从第 2 个水情站开始,前面由水情站码引导符"ST"引导,中间用空格分隔.但在一份信息编码中,最多可连续编列 20 个水情站的信息.A 格式多个水情站编码形式见图 3.2.5. TT 图3.2.4 A 格式不同观测时间编码形式 编码 格式 标识 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 码1…… 要素 标识 符11 数据 11 TT 要素 标识 符12 数据 12 观测 时间 码n…… 要素 标识 符21 数据 21 要素 标识 符22 数据 22 NN 观测 时间 码2…… 编码 格式 标识 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 码…… 要素 标识 符1数据 1 要素 标识 符2数据 2 NN 要素 标识 符n数据 n 图3.2.5 A 格式多个水情站编码型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1 观测时 间码 1 …… 要素标 识符 11 数据11 ST 要素标 识符 12 数据 12 …… 要素标 识符 21 数据 21 要素标 识符 22 数据 22 NN ST 水情 站码 2 …… 观测时 间码 2 水情 站码 n 观测时 间码 n 5 3.3 B 格式 3.3.1 B 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 观测时间码、 要素标识符组、 水情站码引导符 "ST" 、 水情站码组、数据组和结束符"NN"组成.B 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 3.3.1. 3.3.2 在一份编码中,最多可编列 20 个水情站的水文要素的信息. 3.3.3 要素标识符组编列需要报送的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应按本标准各章节规定的次序 编列. 3.3.4 数据组中编列的数据应与要素标识符组中编列的相应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对应.某 一水情数据(值)缺测时,应在对应的位置填列字符"N" ;某一项目无编报任务或未达 编报标准时,应在对应的位置填列字符"M" . 3.4 C 格式 3.4.1 C 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时间步长码、要素标识符 组、数据组和结束符"NN"组成.C 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 3.4.1. 3.4.2 观测时间码应为第一组数据的观测时间.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1 观测 时间码 要素标 识符 1 数据 1 NN 图3.3.1 B 格式基本组成形式 …… …… …… …… 要素标识符组 数据组 1 数据组 2 结束符 数据 2 数据 1 数据 2 水情 站码 2 要素标 识符 2 ST ST 要素标 识符 22 数据 22 数据 22 …… 数据组 22 数据 1 数据 2 水情 站码 22 ST 数据 22 6 3.4.3 时间步长码表示相邻数据组之间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应缺省.时间步长码编码方 法应按 4.4 节的规定执行. 3.4.4 要素标识符组编列需要报送的所有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次序编 列.C 格式编码中,应只有一个要素标识符组. 3.4.5 C 格式编码中的数据编列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数据组中的数据应与要素标识符组中编列的相应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对应,数据 之间由空格分隔. 2 需要编报的数据应按观测时间分组,同一观测时间的所有数据为一个数据组, 数据组应按时间顺序编列. 3 第一个数据组应为观测时间码所对应的数据,相邻数据组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与 时间步长码定义的时间一致. 4 某一时间的某个数据值未能获得时,应在相应位置上填列字符"N" . 5 某一项目无编报任务或未达编报标准时,应在对应的位置填列字符"M" . 图3.4.1 C 格式基本组成形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NN 要素标识符组 要素标 识符 1 要素标 识符 2 …… 数据组 2 …… 数据 1 数据 2 …… 数据 1 数据 2 数据组 1 …… 时间步 长码 数据组 22 …… 数据 1 数据 2 7 4 编码的基本规则 4.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4.1.1 根据水情站站类和水情信息的特性,水情信息编码可分为降水、河道、水库(湖泊) 、闸坝、泵站、潮汐、墒情、地下水、特殊水情、水文预报等 10 类.水情站有多个 编报项目时,在同一份编码中,各类信息编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见表 4.1.1. 表4.1.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 序号 水情信息 编码类别 编码 分类码 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 1 降水 P ①降水;②蒸发 2 河道 H ①降水;②蒸发;③河道水情;④沙情;⑤冰情 3 水库(湖泊) K ①降水;②蒸发;③水库水情;④冰情 4 闸坝 Z ①降水;②蒸发;③闸坝水情;④沙情;⑤冰情 5 泵站 D ①降水;②蒸发;③泵站水情 6 潮汐 T ①降水;②蒸发;③潮汐水情 7 土壤墒情 M ①降水;②蒸发;③土壤墒情 8 地下水情 G ①降水;②蒸发;③地下水情 9 特殊水情 Y 特殊水情 10 水文预报 F 水文预报 4.1.2 在编报水情信息时,应执行下列规定: 1 水情信息编码的分类码以及各类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应按表 4.1.1 的规定执行. 2 在同类水情信息编码中,各水情信息可在同一份水情信息编码中组合编报,也 可单独编报.单独编报时,编码格式标识符仍采用所属测站的编码格式标识符. 3 仅编报降水和蒸发信息时,各类水情站的降水和蒸发信息可编列在同一份信息 编码中,编码格式标识符采用降水类编码格式标识符. 4 不同类别的水情信息编码,应由各自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引导,单独编报,不应 混合编报. 4.2 水情站码 4.2.1 水情站码(简称站码或站号)是水情站的标识.水情站与其站码应一一对应,具 有唯一性. 8 4.2.2 水情站码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定的站码. 4.3 观测时间码 4.3.1 观测时间码表示水文要素值的发生时间.对于时段平均值或时段累计值,对应的 观测时间为时段末的时间.对于旬、月平均值或累计值,以旬、月终了后的次日(即11 日、21 日和下月 1 日)8 时作为观测时间. 4.3.2 观测时间码应由月、日、时、分组成. 1 编码格式:MMDDHHNN. 2 说明: ——MM:表示月份,2 位数字,取值 01~12; ——DD:表示日期,2 位数字,取值 01~31; ——HH:表示小时,2 位数字,取值 00~23; ——NN:表示分钟,2 位数字,取值 00~59. 4.3.3 编码中需要编写多组观测时间码时,可从第 2 个观测时间码开始,由时间引导标 识符"TT"引导. 4.4 时间步长码 4.4.1 时间步长码表示某组等时段水文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 4.4.2 时间步长码应由标识符、时间类型和时间间隔组成. 1 编码格式:DRxnn. 2 说明: ——DR:时间步长码标识符; ——x:一个字母,表示时间类型,由M、X、D、H 和N分别表示月、旬、日、 小时、分钟; ——nn:由2位数字组成,表示与 x 对应的时间长.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围应按 表4.4.2 的规定确定. 9 表4.4.2 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围 代码单位nn 范围 DRM nn 月01~12 DRX nn 旬01~03 DRD nn 日01~31 DRH nn 小时 01~23 DRN nn 分钟 01~59 4.5 要素标识符 4.5.1 要素标识符应由主代码、副代码、时段码与属性码四部分组成.各类水情信息的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见本标准附录 B. 1 编码格式为:主代码[副代码] ? [时段码][属性码]. 2 说明 ——主代码:水文要素类型码,1 位; ——副代码:对主代码作补充说明,1 位; ——时段码:水文要素所涉及的时段长,1~3 位; ——属性码:水文要素的属性标识符,1 位. a:[ ]中的内容为可缺省,下同. 4.5.2 主代码是水文要素类型码.其要素分类及其类型码应按表 4.5.2 的规定执行. 表4.5.2 要素分类及其类型码 序号 要素分类 类型码 1 面积、气温 A 2 水温 C 3 密度 D 4 蒸发量 E 5 气压 F 6 水深 H 7 距离、长度 L 8 土壤含水量 M 9 降水量 P 10 流量 Q 11 径流深 R 12 含沙量 S 13 时间、历时 T 14 流速、速度 V 15 水(径流)量W16 水位、潮位 Z 4.5.3 副代码是对所要表示的水文要素主代码作补充说明,包括水文要素具有的方位属 10 性等.部分要素及其副代码应按表 4.5.3 的规定执行.表4.5.3 未作规定的,可按各章节 的规定执行. 表4.5.3 部分要素及其副代码 序号要素副代码 1 (闸、坝)上U2(闸、坝)下B3左L4右R5入流 I 6 出流 G 4.5.4 时段码描述水文要素观测(或计算)值的时段长度,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如果时段码所描述的水文要素是一个连续值,如江河流量,则设定该水文要素 值是时段平均值;若水文要素为累计值,如时段降水量、蒸发量,则设定该水文要素值 为时段总量. 2 报送水情信息时,年、月、旬、日的时段码分别由 Y、M、X、D 表示;24h 以 内的时段码用相应的小时数表示,小时的取值范围为 00~23;1h 以内的时段码用"N" 加相应的分钟数表示,分钟的取值范围为 01~59. 3 对于水文要素的瞬时值,不列时段码. 4.5.5 属性码用于表示水文要素的最高(或最低) 、最(或极)大(或最小、极小)等 特征属性.水文要素的最(极)大(最高) 、最(极)小(最低)等属性分别用代码"M" 、 "N"表示. 4.5.6 要素标识符应与相应水文要素观测(或计算)值关联编码,不应单独出现在信息 编码中. 4.6 数据(值)编码 4.6.1 在水情信息编码中,数据(值)应采用实测值或计算值.基面以下的水位值或零 度以下的温度值可用负值表示. 4.6.2 数据(值)的单位和有效位数应以本标准的规定为准;未做规定的,可按国家有 关标准规定执行. 4.6.3 数据(值)应填列在与所属水文要素相对应的规定位置上,由空格分隔. 4.6.4 对数据(值)的精度或准确性有质疑的数据(值) ,应在相应的数据(值)编码 上加括号" () " . 11 5 降水量编码 5.1 一般规定 5.1.1 在降水量信息编码中,可同时编报降水、蒸发类信息.降水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 基本格式见图 5.1.1. 5.1.2 降水信息的编码内容应包括降雨、降雪和降雹等信息. 5.1.3 规定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应编报降雨、降雪和降雹等信息. 5.1.4 规定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 一日内正常编报次数应执行本标准附录 A.0.6 的规定. 5.1.5 时段降水量的编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 8 时除编报日降水量外, 还应同时 编报各时段降水量. 2 到规定编报时间时,如时段降水量达到起报标准,应立即编报这个时段的降水 量. 3 前一个或几个规定编报时段内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其后某一规定时间已 达到起报标准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 时段之前未达到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时段降水量为零的各时段,可不列报. 5.1.6 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信息时,应列报天气状况. 5.1.7 每日 8 时应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并将每日 8 时作为前一日日降水量编码的观 测时间. 5.1.8 旬、月降水量为零时,也应列报.编报旬、月降水量时,应执行附录 A.0.9 的规 定. 5.1.9 水情站编报暴雨加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暴雨加报的时间标准,应以 1h、2h 或3h 等整小时正点编报为原则;暴雨加报 的雨量标准,应为在规定时段内降雨量达 20mm、30mm、50mm 为宜. 2 在规定的时段内,若降水量达到暴雨加报标准时,应立即单独编发暴雨加报, 图5.1.1 降水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12 同时编列降雨历时. 3 加报的暴雨量不应跨时段、跨日计算. 4 加报过的暴雨量仍应参加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的统计. 5 当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 6 如遇间歇性暴雨,则降雨历时为观测时段内累计降雨时间. 7 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观测时间末为准. 5.1.10 当发生雹情时,水情站应在雹情停止时立即编报降雹历时和雹粒直径. 5.1.11 当降雪或雨夹雪时,水情站编报降水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以编报降水量. 2 当地面积雪时,应在 8 时水情报文的降水量信息之后,编列积雪深度和密度信 息. 3 旬、月内的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后的降水量,以编报旬、 月降水量. 5.2 标识符 5.2.1 降水量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降水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5.2.2 降水量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5.2.2 的规定执行.需要编报表 5.2.2 中没有规 定的时段降水量时,其标识符可按 4.5 节的规定构成. 表5.2.2 降水量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1min 时段降水量 PN01 11 旬降水量 PX 2 5min 时段降水量 PN05 12 月降水量 PM 3 10min 时段降水量 PN10 13 年降水量 PY 4 30min 时段降水量 PN30 14 暴雨量 PR 5 1h 时段降水量 P1 15 降水历时 DT 6 2h 时段降水量 P2 16 降雹历时 PHT 7 3h 时段降水量 P3 17 雹粒直径 PHD 8 6h 时段降水量 P6 18 积雪深度 PSH 9 12h 时段降水量 P12 19 积雪密度 PSD 10 日降水量 PD 20 天气状况 WS 5.2.3 降水量应以毫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5.2.4 降水历时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 13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为 00~23; NN:分钟数,取值为 01~59. 3 当降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5.2.5 积雪深度应以厘米计,记至整数.积雪密度应以克每立方厘米计,最多记至 2 位 小数. 5.2.6 编报雹情信息时,观测时间码应以降雹停止时间编列. 雹粒直径可采用目估法,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且以毫米计,记至整数.降雹历时应 以分钟计,记至整数. 5.2.7 天气状况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 5.2.7 的规定执行. 表5.2.7 天气状况类型及其代码 天气状况类型 雪 雨夹雪 雨阴晴WS 5 6 7 8 9 5.3 编码格式 5.3.1 降水量编码应以降雨、降雪、降雹的顺序编报. 5.3.2 降雨应以时段降水量、降水历时、日降水量、天气状况、旬降水量、月降水量的 顺序列报. 5.3.3 暴雨加报应以暴雨量、降水历时、天气状况的顺序列报. 5.3.4 降雪应以降水量、天气状况、积雪深度、积雪密度的顺序列报. 5.3.5 降雹应以降雹历时、雹粒直径的顺序列报. 5.3.6 A 格式的降水量编码和暴雨加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 5.3.6-1 和5.3.6-2. 14 5.3.7 B 格式的降水量编码和暴雨加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 5.3.7-1 和5.3.7-2. 图5.3.6-1 A 格式降水量编码基本格式 时段降水 量标识符 时段 降水量 DT 降水 历时 时段降水量 PD 日降 水量 日降水量 PX 旬降 水量 PM 月降 水量 旬、月降水量 PSH 积雪 深度 PSD 积雪 密度 降雪 PHT 降雹 历时 PHD 雹粒 直径 降雹 WS 天气 状况 天气状况 P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NN PR 暴雨量 DT 降水 历时 WS 天气 状况 图5.3.6-2 A 格式暴雨加报编码基本格式 P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NN 降水量标识符组 图5.3.7-1 B 格式降水量编码基本格式 时段降 水量标 识符 DT PD WS PX PM PSH PSD PHT PHD 水情 站码 1 时段降 水量 降水 历时 日降 水量 天气 状况 旬降 水量 月降 水量 积雪 深度 积雪 密度 降雹 历时 雹粒 直径 ST 水情站 码2时段降 水量 降水 历时 日降 水量 天气 状况 旬降 水量 月降 水量 积雪 深度 积雪 密度 降雹 历时 雹粒 直径 ST BP 观测 时间码 NN … 15 5.3.8 C 格式降水量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5.3.8. 5.4 编码示例 5.4.1 编报时段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1012, 采用三级标准编报, 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有雨即报. 6 月18 日8~ 14 时降水量为 1.4mm,14 时天气阴,则该时段降水量编码可采用 A 格式编写: P a 8101206181400P61.4WS8NN a: ""表示空格符.下同. 图5.3.7-2 B 格式暴雨加报编码基本格式 暴雨量 降水 历时 天气 状况 ST 水情 站码 1 暴雨量 降水 历时 天气 状况 ST 水情 站码 2 PR DT WS 暴雨加报要素标识符组 BP 观测 时间码 … NN 图5.3.8 C 格式降水量编码基本格式 NN 旬降 水量 月降 水量 积雪 深度 积雪 密度 降雹 历时 雹粒 直径 日降 水量 天气 状况 时段降 水量 降水 历时 数据组 1 降水量标识符组 降水量 标识符 DT PD WS PX PM PSH PSD PHT PHD CP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时间步 长码 … 日降 水量 天气 状况 时段降 水量 降水 历时 数据组 2、…、n 16 5.4.2 前一个时段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后一个时段达到起报标准,则连同上一时段 降水量一并编报.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45878,采用三级拍报标准,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 5mm.7 月17 日8~14 时降水量为 3.7mm, 14 时天气阴, 因未达到起报标准, 可不编报; 14~20 时降水量 6.3mm, 20 时天气雨,已达到起报标准,则应将上一时段降水量一并报出.17 日20 时至 18 日2时降水量 3.2mm,天气阴,因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18 日2~8 时降水量 9.8mm, 天气雨,已达到起报标准,又到了编报日雨量的时间,应连同后两个未报的时段降水量 以及日降水量一并报出. 该站 17 日20 时的编码可采用 A 格式,也可采用 C 格式编写. A 格式编写: P4587807171400P63.7WS8TT07172000P66.3WS7 NN C 格式编写: CP4587807171400DRH06P6WS3.786.37NN 该站 18 日8时的编码宜采用 A 格式编写: P4587807180200P63.2WS8TT07180800P69.8PD23 WS7NN 5.4.3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除编报日降水量外,还应编报各时段 降水量.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66787,采用四级拍报标准,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 10mm.8 月19 日8~ 11 时降水量 1.2mm,11 时天气雨,由于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11 时至 14 时降水 量8.2mm,14 时天气雨,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14~17 时降水量 4.5mm,天气阴, 未达到起报标准还是不编报;17~20 时降水量 0.1mm,天气阴,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 报;20~23 时无雨;23 时至 20 日2时也无雨;20 日2~5 时降水量 6.1mm;5 时天气 雨,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5~8 时降水量 7.9mm,8 时天气晴.已到日分界,日降水 量为 28mm.由于各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故在编报日降水量时,应同时编报 各时段降水量.其编码采用 A 格式编写: H6678708191100P31.2WS7TT08191400P38.2WS7 TT08191700P34.5WS8TT08192000P30.1WS8TT 08200500P36.1WS7TT08200800P37.9PD28WS9NN 5.4.4 编报日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62038,规定有雨即报,6 月28 日8时至 29 日8时日降水量 16.8mm,29 日8时天气阴,其编码可采用 A 格式编写: 17 K6203806290800PD16.8WS8NN 5.4.5 同时编报两个以上水情站的降水信息(1)示例如下: 某水情中心站,需发送所属 9 个雨量站 9 月5日2~8 时的时段降水量和 8 时的日 降水量,各站站码、时段雨量、日雨量和 8 时天气情况分别为:83245,10mm、19mm, 晴;83246,5mm、14mm,阴;83264,5.6mm、8.9mm,阴;83265,7mm、12.5mm, 雨;83273,7.5mm、日雨量缺测,阴;83290,5mm、6.9mm,晴;83445,0mm、0.6mm, 晴;83545,7mm、12.5mm,晴;83546,7.9mm、16.2mm,雨. 上述编码可采用 A 格式,也可采用 B 格式编写. A 格式编写: P8324509050800P610PD19WS9ST8324609050800 P65PD14WS8ST8326409050800P65.6PD8.9WS8 ST8326509050800P67PD12.5WS7ST8327309050800 P67.5PDNWS8ST8329009050800P65PD6.9WS9 ST8344509050800PD0.6WS9ST8354509050800P67PD 12.5WS9ST8354609050800P67.9PD16.2WS7NN B 格式编写: BP09050800P6PDWS ST8324510199 ST832465148 ST832645.68.98 ST83265712.57 ST832737.5N8 ST8329056.99 ST8344500.69 ST83545712.59 ST835467.916.27 NN 5.4.6 同时编报两个以上水情站的降水信息(2)示例如下: 某水情分中心所辖的雨量站 51001、51002、51007,河道站 51005、51010、51012 和水库站 51114、51123 于8月15 日8~14 时降雨,降雨量及天气状况分别为 78.2mm、 阴,98.5mm、雨,102mm、雨,87mm、雨,121mm、阴,69mm、阴,55.8mm、雨, 158mm、雨. 此种情况可按单站分别单独编报,也可在 A 格式或 B 格式编码中一同编报.现采 用后一种方式,A 格式编码为: 18 P5100108151400P678.2WS8ST5100208151400P698.5 WS7ST5100708151400P6102WS7ST5100508151400P6 87 WS 7 ST 51012 08151400 P6 121 WS 8 ST 51114 08151400P655.8WS7ST5112308151400P6158WS7NN B 格式编码为: BP08151400P6WS ST5100178.28 ST5100298.57 ST510071027 ST51005877 ST510101218 ST5101269.08 ST5111455.87 ST511231587 NN 5.4.7 编报某站一组降雨量数据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3245, 需要编报 9 月1~10 日的日降雨量, 其各日降雨量数据及天气情况 分别为:10.9mm、阴;19mm、阴;5mm、晴;14mm、雨;5.6mm、阴;8.9mm、阴; 7mm、阴;12.5mm、雨;缺测,阴和 7.5mm、阴. 上述编码可采用 A 格式,也可采用 C 格式编写. A 格式编写: P8324509020800PD10.9WS 8TT09030800PD19WS8 TT09040800PD5WS9TT09050800PD14WS7TT09060800 PD5.6WS8TT09070800PD8.9WS8TT09080800PD7WS 8TT09090800PD12.5WS7TT09100800PDNWS8TT 09110800PD7.5WS8NN C 格式编写: CP8324509020800DRD01PDWS10.9819859147 5.688.987812.5 7N87.58NN 5.4.8 编报数据欠准或不全的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53782,采用二级发报,起报标准为 20mm.9 月6日8~20 时因雨量器 损坏,估测降雨量为 40mm,20 时仍在降雨,从20 时至次日 8 时雨量器才修好,测得 19 降雨量为 31.2mm,7 日8时阴,则编码可采用 A 格式编写: 6 日20 时的编码为: P5378209062000P12(40)WS7NN 7 日8时的编码为: P5378209070800P1231.2PD(71.2)WS8NN 5.4.9 编报旬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6720,8 月10 日8时至 11 日8时日降水量为 4.5mm,11 日8时晴,上 旬降水量 88mm,其编码为: P8672008110800PD4.5WS9PX88NN 5.4.10 编报月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45787, 采用一级编报标准. 6 月30 日8时至 7 月1日8时日降水量 2.6mm, 8 时天气晴;6 月下旬降水量 58mm,6 月份月降水量 269mm,其编码为: P4578707010800PD2.6WS9PX58PM269NN 5.4.11 编报降水历时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3531,采用三级拍报,起报标准为 20mm,并要求编报时段降水量的历 时.9 月6日8~14 时降雨 26.8mm,实际降水历时 3h28min,14 时天晴,则14 时降水 量的编码为: P8353109061400P626.8DT3.28WS9NN 5.4.12 修正降雨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3531,9 月6日2~8 时降雨 26.8mm,日雨量为 137mm,8 时天晴,编 报时错将降雨量编为 268mm,原编码为: P8353109060800P6268PD137WS9NN 修正降雨错报时,应列出全部内容,现编码为: RP8353109060800P626.8PD137WS9NN 5.4.13 编报间断性降雨历时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3835,采用三级拍报,起报标准为 20mm,并要求编报时段降雨量的历 时.6 月28 日14~20 时内,14~15 时31 分降雨 6.8mm,16 时10 分~18 时39 分降雨 19.1mm,19~19 时36 分降雨 7.3mm,20 时天阴,则时段降雨量为 33.2mm,实际降雨 总历时为 4h36min,则28 日20 时的降雨量编码为: P8383506282000P633.2DT4.36WS8NN 5.4.14 编报暴雨加报的示例如下: 某水情站 68428,采用三级拍报,起报标准为 10mm,规定要进行暴雨加报,加报 20 标准为 1 小时降雨超过 30mm 即作暴雨计.7 月14 日8~9 时降雨 31mm,9 时天气雨; 9~10 时又降雨 42mm,10 时仍在降雨;10~11 时降雨 2mm,11~13 时无雨.13~14 时又降雨 10.1mm,14 时天气阴.8~14 时时段降雨量为 85.1mm.则: 9 时的暴雨加报编码为: P6842807140900PR31DT1WS7NN 10 时的暴雨加报编码为: P6842807141000PR42DT1WS7NN 14 时时段降雨量已到编报标准,其编码为: P6842807141400P685.1WS8NN 5.4.15 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示例如 下: 某雨量站 47321,采用三级编报标准,起报标准 25mm.暴雨加报标准为 3h 降雨 50mm 即作暴雨计.8 月16 日8时至 17 日8时的降水记录如下: 16 日8~14 时降雨 1.7mm,14 时天气阴;14~17 时降雨 0.4mm;17~18 时降雨 11.0mm;18~19 时降雨 22.5mm;19~20 时降雨 25.8mm,20 时天气雨,14~20 时的 时段雨量 59.7mm;20 时至 17 日2时降雨 3.5mm,2 时天气阴;17 日2~4 时无雨;4~ 5 时降雨 0.8mm;5~6 时降雨 0.5mm;6~7 时降雨 48.2mm;7~8 时降雨 5.4mm,8 时 天气雨,2~8 时的时段雨量为 54.9mm,16 日8时至 17 日8时的日降水量为 119.8mm. 按上述记录,14 时降水量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 16 日17~20 时3小时的暴雨量为 59.3mm,已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正好与 20 时 时段雨量编报时间相同,则只需编报时段降水量(连同 14 时降水量一并编报) ,不编报 暴雨加报. 16 日20 时降水量编码为: P4732108161400P61.7WS8TT08162000P659.7WS7 NN 17 日8时降水量(应连同 2 时降水量一并编报)编码为: P4732108170200P63.5WS8TT08170800P654.9PD 119.8WS7NN 5.4.16 编报降雪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26872,采用二级编报标准,起报标准为 20mm.11 月15 日8时起开始降 雪,20 时测得雪水当量 25.5mm,20 时仍在降雪;15 日20 时至 16 日8时测得雪水当 量7.5mm,8 时天气雪,15 日8时至 16 日8时共测得雪水当量 33mm. 21 则15 日20 时的降水量编码为: P2687211152000P1225.5WS5NN 16 日8时的降水量编码为: P2687211160800P127.5PD33WS5NN 5.4.17 编报积雪深度和密度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24689,采用一级拍报标准,12 月11 日夜降雪,12 日8时测得降水量 12.8mm,观测场上积雪深度 13cm,积雪密度 0.14g/cm3 ,天气阴.则其降水量编码为: P2468912120800PD12.8WS8PSH13PSD0.14NN 5.4.18 编报降雹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5721,5 月2日13 时37 分开始降雹,于13 时46 分停止,历时 9min, 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为 15mm.则降雹信息编码为: H5572105021346PHT9PHD15NN 5.4.19 编报雹情并报时段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52925,采用二级拍报标准,起报标准为 15mm.6 月17 日19 时48 分开 始降雹,于19 时57 分停止,降雹历时 9min,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为 17mm,到20 时测 得降水量 18.5mm,天气阴,则应编报雹情并报时段降水量. 雹情编码为: P5292506171957PHT9PHD17NN 20 时时段降水量编码为: P5292506172000P1218.5WS8NN 5.4.20 修正雹情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35258,5 月18 日14 时23 分开始降雹,14 时31 分停止,历时 8min,目 估一般雹粒直径为 9mm,编报时将雹粒直径错列为 19mm.原雹情编码为: P3525805181431PHT8PHD19NN 发现错报后即发修正雹情错报,现雹情编码为: RP3525805181431PHT8PHD9NN 22 6 蒸发量编码 6.1 一般规定 6.1.1 蒸发量编码内容应包括蒸发量、蒸发器(皿)型号等信息. 6.1.2 规定编报蒸发量的水情站,可只编报日蒸发量. 6.1.3 每日 8 时应编报前一日蒸发量, 并将每日 8 时作为前一日蒸发量编码的观测时间. 6.1.4 编报旬、月蒸发量时,应执行附录 A.0.9 的规定. 6.1.5 蒸发器(皿)型号的编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若为本月首次编报日蒸发量,或蒸发器(皿)型号改变时,应列报蒸发器(皿) 型号. 2 仅编报旬、月、年蒸发量时,不编列蒸发器(皿)型号. 6.2 标识符 6.2.1 蒸发量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按观测蒸发量的水情站类别确定. 6.2.2 蒸发信息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6.2.2 的规定执行. 表6.2.2 蒸发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日蒸发量 ED 2 旬蒸发量 EX 3 月蒸发量 EM 4 年蒸发量 EY 5 蒸发器(皿)型号 ES 6.2.3 蒸发量应以毫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6.2.4 蒸发器(皿)型号及其代码应按表 6.2.4 的规定执行. 表6.2.4 蒸发器(皿)型号及其代码 蒸发器(皿)型号 E601 Φ20 Φ80 其他 ES 1 2 8 9 23 6.3 编码格式 6.3.1 在蒸发信息编码中,应按蒸发量、蒸发器(皿)型号的顺序编列. 6.3.2 编报蒸发量信息时,应以日、旬、月、年蒸发量的顺序编列. 6.3.3 若编码中需编列蒸发器(皿)型号时,蒸发器(皿)型号应编列在日蒸发量之后, 旬、月蒸发量之前. 6.3.4 A 格式蒸发量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6.3.4. 6.3.5 B 格式蒸发量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6.3.5. 6.3.6 C 格式蒸发量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6.3.6. 图6.3.4 A 格式蒸发量编码基本格式 蒸发量 标识符 蒸发量 ES 器(皿)型 号代码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AP NN 图6.3.5 B 格式蒸发量编码基本格式 蒸发量 标识符 ES 水情 站码 1 蒸发量 器(皿)型 号代码 ST 观测 时间码 BP NN 水情 站码 2 蒸发量 器(皿)型 号代码 ST 器(皿) 型号代 码图6.3.6 C 格式蒸发量编码基本格式 蒸发量水情 站码 观测时 间码 CP 时间步 长码 … NN 蒸发 量标 识符 ES … 24 6.4 编码示例 6.4.1 编报日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81016,7 月15 日8时至 16 日8时蒸发量为 3.7mm,采用 E601 型号蒸发 器,可用 A 格式编码: H8101607160800ED3.7ES1NN 6.4.2 编报日、旬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81016,7 月10 日8时至 11 日8时蒸发量为 3.2mm,7 月1日8时至 11 日8时蒸发量为 56.8mm,采用ф20 型号蒸发皿,采用 A 格式编码: H8101607110800ED3.2ES2EX56.8NN 6.4.3 编报日、旬、月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47221,7 月31 日8时至 8 月1日8时蒸发量为 5.1mm,下旬的蒸发量为 48.3mm,7 月蒸发量为 128mm,采用ф80 型号蒸发器,可用 A 格式编码: P4722108010800ED5.1ES8EX48.3EM128NN 6.4.4 编报日、旬、月、年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47221, 2001 年12 月31 日8时至 2002 年1月1日8时蒸发量为 2.1mm, 2001 年12 月下旬蒸发量为 20.3mm,12 月份月蒸发量为 63.6mm,2001 年年蒸发量为 1029.5mm,采用 E601 型号蒸发器,可用 A 格式编码: P4722101010800ED2.1ES1EX20.3EM63.6EY1029.5 NN 6.4.5 修正日蒸发量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81016,7 月15 日8时至 16 日8时蒸发量为 3.7mm,采用 E601 型号蒸发 器,发出的编码如下: H8101607160800ED8.7ES1NN 经检查发现日蒸发量有误,应立即发送修正编码,编码为: RH8101607160800ED3.7ES1NN 6.4.6 同时编报 2 个站的日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81016,9 月12 日8时,日蒸发量为 3.7mm,采用 E601 型号蒸发皿;另 一河道站 81010,日蒸发量为 2.3mm,采用ф80 型号蒸发器.采用 A 格式编码: H8101609120800ED3.7ES1ST8101009120800ED2.3 ES8NN 6.4.7 同时编报多个站的日、旬和月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25 11 月1日8时,某中心站编报水情站码分别为 81016、86050、84710 的三个河道站 的日蒸发量、 10 月下旬蒸发量和 10 月份月蒸发量. 这三个站的日蒸发量分别为 4.5mm、 5.3mm 和4.8mm;10 月下旬蒸发量分别为 32.1mm、27.2mm 和33.5mm;10 月份月蒸发 量分别为 73mm、61.5mm 和79.3mm.蒸发器均为 E601 型号.采用 B 格式编码: BH11010800EDESEXEM ST810164.5132.173 ST860505.3127.261.5 ST847104.8133.579.3 NN 6.4.8 编报单站多日的日蒸发量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51016,需要编报 7 月1~10 日的日蒸发量,日蒸发量依次为 2.1mm、 2.0mm、2.9mm、1.8mm、1.7mm、1.9mm、2.1mm、2.2mm、2.1mm、3.0mm,可用 C 格式编码: CK5101607020800DRD01ED2.12.02.91.81.71.92.1 2.22.13.0NN 6.4.9 同时编报降雨和蒸发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 81012,同时观测蒸发.6 月18 日8时测得 6 小时时段降雨量为 41.4mm, 天气阴,日降雨量为 56.8mm,日蒸发量为 6.2mm,蒸发器为 E601B 型.该时段的信息 编码为: P8101206180800P641.4PD56.8WS8ED6.2ES1NN 26 图7.1.1 河道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沙情 信息类 冰情 信息类 河道 水情类 7 河道水情编码 7.1 一般规定 7.1.1 在河道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河道水情、沙情、冰情等五类信息. 河道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7.1.1. 7.1.2 河道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水位、流量、断面面积、流速、波浪高度、风力风向 等信息. 7.1.3 编报水位与流量时, 水势与流量测法应同时编列. 水势为观测时的水位变化趋势, 当观测的水位低于相邻的前次即为落,反之即为涨;若相邻水位相同,即为平. 7.1.4 水情站报送的水位,应以基本水尺为准. 7.1.5 凡指定编报流量的水情站,每次编报水位时,应列报相应流量.当水情站的水位 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时,可只编报流量值. 7.1.6 编报实测流量时,应列报其相应水位. 7.1.7 断面面积和流速可随实测流量一并编报.当编报流速时,可编列断面平均流速和 断面最大流速. 7.1.8 每日 8 时应编报前一日的日平均水情信息,并将每日 8 时作为前一日的日平均水 情编码的观测时间. 7.1.9 编报旬、月水情特征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编列旬、月水情极值时,应同时编列发生时间.各项极值的出现时间,不论 相同与否,均应分别列报,不应缺省. 2 一旬(月)内有 2 次或 2 次以上的水情特征值相同时,则发生时间应编列第一 次的出现时间. 7.1.10 河道水流特征可分为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逆流和顺逆不定等六种情 况.当出现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现象时,应立即编报. 7.1.11 起涨水位一般应在涨势明显后,立即补报起涨转折点的水位.洪峰水位一般应 在水势由涨趋平,判定已达峰顶时,应立即编报. 27 7.1.12 河道发生干涸或断流现象时,应于开始发生时列报一次干涸或断流标志,以后 可停止编报.当河道再次过流时,应恢复正常编报. 7.1.13 编报波浪高度时,应同时列报风力、风向. 7.2 标识符 7.2.1 河道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河道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7.2.2 河道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7.2.2 的规定执行. 表7.2.2 河道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瞬时水位 Z 2 日平均水位 ZD 3 旬平均水位 ZX 4 月平均水位 ZM 5 年平均水位 ZY 6 日最高水位 ZDM 7 旬最高水位 ZXM 8 月最高水位 ZMM 9 年最高水位 ZYM 10 日最低水位 ZDN 11 旬最低水位 ZXN 12 月最低水位 ZMN 13 年最低水位 ZYN 14 水势状态 ZS 15 水流特征 HS 16 瞬时流量 Q 17 日平均流量 QD 18 旬平均流量 QX 19 月平均流量 QM 20 年平均流量 QY 21 日最大流量 QDM 22 旬最大流量 QXM 23 月最大流量 QMM 24 年最大流量 QYM 25 日最小流量 QDN 26 旬最小流量 QXN 27 月最小流量 QMN 28 年最小流量 QYN 29 流量测法 QS 30 断面面积 AC 31 面积测法 AS 32 断面平均流速 VA 33 断面最大流速 VM 34 流速测法 VS 35 极值发生时间引导符 TM 7.2.3 水位应以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7.2.4 水势状态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 7.2.4 的规定执行. 28 表7.2.4 水势状态类型及其代码 水势状态类型 落涨平ZS 4 5 6 7.2.5 水流特征分类码及其代码应按表 7.2.5 的规定执行. 表7.2.5 水流特征分类码及其代码 河道水流特征 河水干涸 断流 顺逆不定 逆流 起涨 洪峰 HS 0 2 3 4 5 6 7.2.6 流量应以立方米每秒计,最多记至 3 位小数. 7.2.7 流量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7.2.7 的规定执行.若流量为查线所得(即代码为 1) ,则流量测法可缺省. 表7.2.7 流量测法分类及其代码 流量测法 水位流量关 系曲线 浮标及溶液 测流法 流速仪及量水 建筑物 估算 ADCP 电功率 反推 其他 方法 QS 1 2 3 4 5 6 9 7.2.8 测流断面面积应以平方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7.2.9 断面面积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7.2.9 的规定执行. 表7.2.9 断面面积测法分类及其代码 断面面积测法 水位面积关 系曲线 测深杆(锤、 铅鱼) 回声测深仪 其他方法 AS 1 2 3 9 7.2.10 流速应以米每秒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7.2.11 流速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7.2.11 的规定执行. 表7.2.11 流速测法分类及其代码表 流速测法 流速仪 浮标法 声学法 其他方法 VS 1 2 3 9 7.2.12 旬(或月)水位、流量极值发生时间的编码方法同观测时间码.极值发生时间 应列于相应水文极值之前,由极值时间引导符"TM"引导.当单独编报极值信息时, 应以编发极值信息的时间作为观测时间码. 29 7.2.13 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 10 章"潮汐水情编码"的相关规 定执行. 7.3 编码格式 7.3.1 在河道水情编码中,应按水位、流量、断面与流速、风力风向、波浪高度、河道 径流量的顺序编列. 7.3.2 水位编码应按水位、水势的顺序编列.当水位为特征值时,不编列水势信息. 7.3.3 流量编码应按流量、流量测法、水流特征的顺序编列.当流量为特征值时,不编 列流量测法和水流特征信息. 7.3.4 断面信息应按断面面积、断面测法的顺序编列. NN 图7.3.7 B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观测 时间 码BH 面积 水位 流量 水位 标识 符ZS HS 流量 标识符 QS AC AS VA VM VS 断面流速 … 风力、风向、波 浪高度等标识符 ST 水情 站码 1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流量 流量 测法 断面 面积 断面 测法 断面平 均流速 断面最 大流速 流速 测法 风力风向、波浪 高度等信息 流量 标识 符 流量 值QS 流量 测法 图7.3.6 A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 码AH 水位 标识 符 水位 值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水位 NN 结束符 断面面积 AC 断面 面积 AS 断面 测法 断面流速 VA 断面 平均 流速 VM 断面 最大 流速 VS 流速 测法 风力风向、波浪 高度等信息 流量 水流特征 ST 水情 站码 2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流量 流量 测法 断面 面积 断面 测法 断面平 均流速 断面最 大流速 流速 测法 风力风向、波浪 高度等信息 30 7.3.5 流速信息应按断面平均流速、断面最大流速、流速测法的顺序编列. 7.3.6 A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7.3.6. 7.3.7 B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7.3.7. 7.3.8 C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7.3.8. 7.3.9 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应按先均值后极值、先旬后月、先水位后流量、先高(大) 后低(小)的顺序编列.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编码宜采用 A 格式或 B 格式.当编报 内容仅为旬(或月)均值系列时,也可采用 C 格式编报.A 格式与 B 格式的旬、月水 文特征值信息的编列格式分别见图 7.3.9-1 和7.3.9-2. 数据组 1 … NN 观测 时间 码CH 要素标识符组 水位 标识 符ZS HS 流量 标识 符QS AC AS VA VM VS 水位水势水流 特征 流量流量 测法 断面面积断面 测法 断面 平均 流速 断面 最大 流速 流速 测法 水情 站码 时间 步长 码 流量 水位 水势 数据组 2、…、N 图7.3.8 C 格式河道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图7.3.9-1 A 格式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编列格式 旬平均水位、流量信息组 旬(月) 时间码 ZX 旬平均 水位 QX 旬平均 流量 ZM 月平均 水位 QM 月平均 流量 月平均水位、流量信息组 旬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旬最高 水位出 现时间 ZXM 旬最高 水位 TM 旬最大 流量出 现时间 QXM 旬最大 流量 月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月最高 水位出 现时间 ZMM 月最高 水位 TM 月最大 流量出 现时间 QMM 月最大 流量 旬最低水位、最小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旬最低 水位出 现时间 ZXN 旬最低 水位 TM 旬最小 流量出 现时间 QXN 旬最小 流量 月最低水位、最小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月最低 水位出 现时间 ZMN 月最低 水位 TM 月最小 流量出 现时间 QMN 月最小 流量 AH 水情 站码 NN 31 7.4 编码示例 7.4.1 编报 8 时河道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5202,6 月17 日8时水位 134.72m,水势涨,查线流量为 1350m3 /s,则 可用 A 格式编码: H5520206170800Z134.72ZS5Q1350QS1NN 7.4.2 按二段一次报水位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6912,7 月18 日20 时水位为 27.88m,水势平,查线流量为 37.5m3 /s. 19 日8时水位为 27.16m,水势落,浮标测流为 33.5m3 /s.8 时编报时需同时列报 18 日20 时水位,按时间顺序采用 A 格式编码: H3691207182000Z27.88ZS6Q37.5QS1TT07190800 Z27.16ZS4Q33.5QS2NN 7.4.3 编报洪峰水位的示例如下: 图7.3.9-2 B 格式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编列格式 旬月均值 ZX QX ZM QM 旬平均 水位 旬平均 流量 月平均 水位 月平均 流量 旬最高水位、最大流量 TM ZXM TM QXM 旬最高 水位出 现时间 旬最高 水位 旬最大 流量出 现时间 旬最大 流量 旬最低水位、最小流量 TM ZXN TM QXN 旬最低 水位出 现时间 旬最低 水位 旬最小 流量出 现时间 旬最小 流量 月最低 水位出 现时间 月最低 水位 月最小 流量出 现时间 月最小 流量 月最低水位、最小流量 TM ZMN TM QMN 月最高水位、最大流量 TM ZMM TM QMM 月最高 水位出 现时间 月最高 水位 月最大 流量出 现时间 月最大 流量 旬(月)时 间码 ST 水情 站码 BH … NN 32 某河道站 55013,8 月28 日16 时24 分水位为 366.91m,水势平,初步判断为洪峰 水位,查线流量为 3760m3 /s,应立即编报,A 格式编码为: H5501308281624Z366.91ZS6Q3760QS1HS6NN 该站于 19 时18 分水位又涨至 367.95m,水势持平,应再编报一次洪峰,A 格式编 码为: H5501308281918Z367.95ZS6HS6NN 7.4.4 按规定标准编报水位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7800,主管机关规定,当水位在 23.00m 以下时,按一级拍报水位和相应 流量,附报实测流量;水位在 23.00m 以上时,实测流量随测算、随编报.7 月1日8时水位为 22.30m,水势涨,在关系曲线上查得相应流量为 3.34m3 /s,可用 A 格式编码: H3780007010800Z22.30ZS5Q3.34QS1NN 该站于 14 日19 时48 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 6.69m3 /s,相应水位 22.70m,水势 落.按规定该次实测流量可附在下一次编码中列报,15 日8时水位为 22.64m,相应流 量6.26m3 /s,水势落,则编码为: H3780007141948Z22.70ZS4Q6.69QS3TT07150800 Z22.64ZS4Q6.26QS1NN 该站于 7 月16 日22 时15 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 60.8m3 /s,相应水位 25.03m,水 势涨,水位已在规定标准 23.00m 以上,按规定该次实测流量应随测算、随编报,则编 码为: H3780007162215Z25.03ZS5Q60.8QS3NN 7.4.5 编报河水干涸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7465,10 月28 日6时河水干涸,按主管机关规定应立即编报(以后在 河水干涸期间,不再逐日编报) ,则编码为: H3746510280600HS0NN 7.4.6 编报逆流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5201,6 月4日8时水位为 33.62m,水势涨,但流向逆流,估计流量为 16.0m3 /s,则编码为: H5520106040800Z33.62ZS5Q16.0QS4HS4NN 7.4.7 编报实测断面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7465, 6 月14 日13 时41 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零, 当时水位为 111.34m, 水势落,经了解本站上游 5km 处筑坝引水灌溉,形成断流(筑坝报文已另发) .该次流 量按规定附在次日水情内列报,15 日8时水位为 111.34m,水势平,相应流量亦为零. 33 则编码为: H3746506141341Z111.34ZS4Q0QS3HS2TT 07150800Z111.34ZS6Q0NN 7.4.8 编报水位出现负值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7950,10 月28 日8时水位在基面下 0.12m,水势平,则编码为: H3795010280800Z-0.12ZS6NN 7.4.9 编报的水情数字欠准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6029,8 月31 日16 时30 分水位 552.06m,水势涨,用流速仪实测流量 为6180m3 /s,当时流速大,忽略了测点流速的偏角改正,计算完毕后,认为精度有问题, 则在 9 月1日报出的编码为: H3602908311630Z552.06ZS5Q(6180)QS3NN 该站 9 月17 日2时15 分, 基本水尺在水势起涨时被冲毁, 当时估计水位为 552.40m, 水势仍涨,则编码为: H3602909170215Z(552.40)ZS5NN 7.4.10 编报水位流量、实测流量、断面面积、月平均水位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37030,7 月31 日12 时35 分用流速仪实测的流量为 568m3 /s,相应水位 541.52m,水势续涨,用测深杆测得断面面积 705m2 .7 月月平均水位为 540.85m,7 月 下旬平均流量为 584m3 /s,7 月月平均流量为 520m3 /s,8 月1日8时水位 542.06m,水 势平,相应流量 870m3 /s,则编码为: H3703008010800Z542.06ZS6Q870QS1QX 584ZM 540.85QM520TT07311235Z541.52ZS5Q568QS3AC705 AS2NN 7.4.11 编报断面面积和流速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1012,6 月23 日实测流量,12 时05 分用流速仪测得断面最大流速为 3.73m/s,计算断面平均流速 2.15m/s,用测深杆测得断面面积 715.35m2 ,实测的流量为 1540m3 /s,相应水位 39.52m,水势续涨.则编码为: H5101206231205Z39.52ZS5Q1540QS3AC715.35AS 2VA2.15VM3.73VS1NN 7.4.12 编报旬、月水位流量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8125,8 月1日有以下信息需要编报:7 月下旬最高水位 219.85m,最大 流量 1350m3 /s,均发生在 29 日14 时;7 月下旬最低水位 217.20m,最小流量 615 m3 /s, 均发生在 23 日8时;7 月下旬平均水位 218.12m,旬平均流量 892m3 /s.7 月月最高水 34 位221.47m,发生在 12 日21 时10 分;7 月月最大流量 3480 m3 /s,发生在 12 日20 时; 7 月月最低水位、 最小流量与下旬相同, 7 月月平均水位 218.89m, 月平均流量 1020m3 /s. 则8月1日的编码为: H4812508010800ZX218.12QX892ZM218.89QM1020TM 07291400ZXM219.85TM07291400QXM1350TM07230800ZXN 217.20TM07230800QXN615TM07122110ZMM221.47TM 07122000 QMM 3480 TM 07230800 ZMN 217.20 TM 07230800 QMN 615 NN 也可以单独编报特征值: H4812508010800TM07291400ZXM219.85TM07291400QXM 1350 TM 07230800 ZXN 217.20 TM 07230800 QXN 615 TM 07122110ZMM221.47TM 07122000 QMM 3480 TM 07230800ZMN 217.20 TM 07230800 QMN 615 NN 7.4.13 单独编报旬最高、最低水位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1033,7 月上旬最高水位 24.34m,发生在 2 日17 时45 分,最低水位发 生二次河水干涸,一次在 7 日14 时20 分,一次在 10 日20 时,则7月11 日8时编码 为: H5103307110800TM07021745ZXM24.34TM07071420HS 0TM07102000HS0NN 7.4.14 修正河道站水情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24028,发出的编码为: H2402807210800Z28.42ZS4Q370QS1TT07201336 Z28.52ZS5Q598QS2NN 经检查发现实测流量有误,应立即发送更正编码,这时编码为: RH2402807201336Z28.52ZS5Q398QS2NN 7.4.15 同时报送 2 个站的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9 月12 日8时某河道站码 60260,水位 27.68m,水势落,查线流量 25000m3 /s;另 一水情站 60270,水位 23.23m,水势落,查线流量 30700m3 /s. 采用 A 格式,其编码为: AH6026009120800Z27.68ZS4Q25000QS1ST60270 09120800Z23.23ZS4Q30700QS1NN 采用 B 格式,其编码为: 35 BH09120800ZZSQQS ST6026027.684250001 ST6027023.234307001 NN 7.4.16 编报单站均匀时段流量系列的示例如下: 8 月16 日为预报调度计算,需要某河道站(60200)14 日8时至 16 日8时每 6 小 时流量过程,其流量分别为 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56500、57800、58900 和60000m3 /s. 采用 A 格式编码为: H6020008140800Q50000TT08141400Q52400TT08142000 Q53500TT08150200Q54500TT08150800Q55700TT 08151400Q56500TT08152000Q57800TT08160200Q58900 TT08160800Q60000NN 采用 C 格式编码为: CH6020008140800DRH06Q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 56500578005890060000NN 7.4.17 报送单站多参数均匀时段数据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03357, 需要编报 9 月1~10 日的每日 8 时的水位流量值, 水位依次为 6.19 m、6.78 m、6.80 m、6.64 m、6.39 m、6.66 m、6.64 m、6.16 m、6.62 m 和6.60m;流量 依次为 116 m3 /s m、 226 m3 /s、 268 m3 /s、 219 m3 /s、 157 m3 /s、 225 m3 /s、 219 m3 /s、 111 m3 /s、 214 m3 /s 和208m3 /s.采用 C 格式,其编码为: CH0335709010800DRD01ZQ6.191166.782266.80268 6.642196.391576.662256.642196.161116.622146.60 208NN 7.4.18 同时报送多个站、多种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站 2001 年11 月1日8时报送 4 个河道站 41046、41140、41150、41330 的2h 时段降雨量、日雨量、上月下旬雨量、上月月雨量、8 时水位与流量和上月平均水位、 平均流量.4 个河道站的 2h 时段降雨分别为 10.5mm、11.3mm、缺测和 20.3mm,天气 状况分别为雨、阴、雨、晴;日雨量分别为 50.5mm、17.3mm、缺测和 29.3mm;上月 下旬雨量分别为 100mm、 67mm、 58.5mm (不准) 和113mm; 上月月雨量分别为 120mm、 84.5mm、77mm(不准)和129.3mm;8 时水位分别为 1512.40m,涨;382.67m,平; 327.40m,峰;91.95m,落;8 时流量分别为 624 m3 /s、265 m3 /s、620m3 /s、缺测,分别 36 由查线、浮标和流速仪测得;10 月平均水位分别为 1513.52m、383.05m、327.66m 和92.15m;上月平均流量分别为 849 m3 /s、506 m3 /s、722 m3 /s 和667m3 /s. 此类信息编码为河道类编码,采用 A 格式编码为: H4104611010800P210.5PD50.5WS7PX100PM120 Z1512.40ZS5Q624QS1ZM1513.52QM849ST41140 11010800P211.3PD17.3WS8PX67PM84.5Z382.67ZS 6Q265QS2ZM383.05QM506ST41WS7 PX(58.5)PM(77)Z327.40ZS6Q620QS3HS6ZM 327.66QM722ST40P220.3PD29.3WS9PX 113.0PM129.3Z91.95ZS4ZM92.15QM667NN 采用 B 格式编码为: BH11010800P2PDWSPXPMZZSQQSZMQM ST4104610.550.571001201512.40562411513.52849 ST4114011.317.386784.5382.6762652383.05506 ST41150nn7(58.5)(77)327.4066203327.66722 ST4133020.329.39113129.391.954nn92.15667 NN 7.4.19 修正 B 格式编码错误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水情分中心于 11 月1日8时采用 B 格式编报出如下信息: BH11010800P2PD WSPXPMZZSQQSZMQM ST4104610.550.571001201512.4056241513.52849 ST4114011.317.3867.084.5382.6762652383.05506 ST41150nn7(58.5)(77.0)327.4056203327.66722 ST4133020.329.39113129.391.954nn92.15667 NN 后发现水情站 41046 的月平均水位 1513.52m 错编为 513.52m,立即采用 A 格式对 其进行修正,由于错误信息属于河道信息,所以需要编列出原编码中该站全部河道信息 内容,其编码为: RH4104611010800 Z1512.40 ZS5 Q624QS1 ZM 1513.52QM849NN 7.4.20 修正 C 格式编码错误信息的示例如下: 37 河道站 60200 某日采用 C 格式编报的信息为: CH6020008140800DRH06Q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 56500578005890069000NN 后发现最后一组流量信息 69000 应为 60000, 立即采用 A 格式对该组信息进行修正, 其编码为: RH6020008160800Q60000NN 7.4.21 单站同时报送降雨、河道水情、波浪和风力风向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水位站 51052,6 月17 日8时测得 6h 时段降雨量为 30mm,日雨量为 156mm, 降雨仍在继续,8 时水位 27.72m,水势涨,此时东风 5 级,波浪高度 1.03m,气压 980 *102 Pa.A 格式编码为: H510520617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 3UE5HW1.03FL980NN 7.4.22 编报删除编码的示例如下: 某水位站 03999 在编报时,误编了一组流量信息: H0399911110800Z4.35ZS4Q123NN 应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 DH0399911110800Z4.35ZS4Q123NN H0399911110800Z4.35ZS4NN 7.4.23 修正水情站码错误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9999 误将水情站码编为 49998: CH4999808140800DRH06Q512524535545557565578 589600NN 应采用 A 格式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 DH4999808140800Q512TT08141400Q524TT08142000 Q535TT08150200Q545TT08150800Q557TT08151400Q 565TT08152000Q578TT08160200Q589TT08160800Q 600NN CH4999908140800DRH06Q512524535545557565578 589600NN 7.4.24 修正观测时间码错误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59999 误将观测时间 17 日8时编为 18 日8时: 38 H599990618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 3UE5HW1.03FL980NN 应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 DH5999906180800P630PD156WS7Z27.72ZS5 UC3UE5HW1.03FL980NN H599990617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 3UE5HW1.03FL980NN 39 8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8.1 一般规定 8.1.1 在水库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水库水情、冰情等四类信息.水库信息 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8.1.1. 8.1.2 水库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入库流量、库上水位、蓄水量、总出库流量、库下水 位、出流设备运行情况、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 8.1.3 采用水量平衡法编报时段平均入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时段长. 8.1.4 编报水库蓄水量及库下水位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 8.1.5 出流设备运行情况的编报内容应包括设备的类型、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及 相应的流量.不同类型设备的运行情况应分别编列. 8.1.6 输水设备的类型应按功能划分可为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泄洪道(洞) 、灌 溉洞(渠) 、发电洞、供水洞(渠) 、排沙孔、船闸及其它共九类.当某类输水设备具有 多种功能时,应以其主要功能的类别为准.当设备的类型划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时,各 地在不违背本标准的情况下,可自行增加分类,同时通报各信息接收单位. 8.1.7 输水设备的编号由水库管理部门确定,并应根据需要将编号所对应的设备名称、 设计用途、闸门类型、过流能力等相关信息报送主管机关及各信息接收单位.出流设备 的编号应保持不变,确实需要变动的,应报主管机关同意备案,并将新的编号及时通知 各信息接收单位. 8.1.8 当某编号设备的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应根据开启高度进行分组,每组连续编 报相应的开启孔数及开启高度. 8.1.9 输水设备的闸门开启情况调整变更时,应立即报送水位、蓄水量、设备运行情况 及相应的流量.当溢洪道开始溢洪和出现最大溢洪流量、溢洪终止和溢洪道闸门全关等 情况时,应立即加报,溢洪过程的加报应按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果输水设备启 闭频繁,且通常情况不用掌握,则由主管机关规定编报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可不编报. 8.1.10 当输水设备出现逆流时,应加报逆流标志. 图8.1.1 水库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冰情 信息类 水库 水情类 40 8.1.11 如船闸等非正常输水设备被用来应急过流,应编报相应的编号及流量. 8.1.12 库下有出库站时,出库站的水情信息应按河道水情单独编报,不应与水库信息 编列在一起. 8.1.13 水库水情特征值编码应按本标准 7.1.9 条的规定执行. 8.2 标识符 8.2.1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水库(湖泊)类信息编码格式标 识符. 8.2.2 水库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8.2.2 的规定执行. 表8.2.2 水库水情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库上水位 ZU 45 月平均入库流量 QIM 2 库上日平均水位 ZUD 46 年平均入库流量 QIY 3 库上旬平均水位 ZUX 47 日最大入库流量 QIDM 4 库上月平均水位 ZUM 48 旬最大入库流量 QIXM 5 库上年平均水位 ZUY 49 月最大入库流量 QIMM 6 库上日最高水位 ZUDM 50 年最大入库流量 QIYM 7 库上旬最高水位 ZUXM 51 日最小入库流量 QIDN 8 库上月最高水位 ZUMM 52 旬最小入库流量 QIXN 9 库上年最高水位 ZUYM 53 月最小入库流量 QIMN 10 库上日最低水位 ZUDN 54 年最小入库流量 QIYN 11 库上旬最低水位 ZUXN 55 输水设备类别 GS 12 库上月最低水位 ZUMN 56 输水设备编号 GN 13 库上年最低水位 ZUYN 57 闸门开启孔数 GT 14 库下水位 ZB 58 闸门开启高度 GH 15 库下日平均水位 ZBD 59 输水设备流量 QZ 16 库下旬平均水位 ZBX 60 输水设备日平均流量 QZD 17 库下月平均水位 ZBM 61 输水设备旬平均流量 QZX 18 库下年平均水位 ZBY 62 输水设备月平均流量 QZM 19 库下日最高水位 ZBDM 63 输水设备年平均流量 QZY 20 库下旬最高水位 ZBXM 64 输水设备日最大流量 QZDM 21 库下月最高水位 ZBMM 65 输水设备旬最大流量 QZXM 22 库下年最高水位 ZBYM 66 输水设备月最大流量 QZMM 23 库下日最低水位 ZBDN 67 输水设备年最大流量 QZYM 24 库下旬最低水位 ZBXN 68 输水设备日最小流量 QZDN 25 库下月最低水位 ZBMN 69 输水设备旬最小流量 QZXN 26 库下年最低水位 ZBYN 70 输水设备月最小流量 QZMN 27 水势状态 ZS 71 输水设备年最小流量 QZYN 28 蓄水量 W 72 总出库流量 QA 29 日平均蓄水量 WD 73 日平均总出库流量 QAD 30 旬平均蓄水量 WX 74 旬平均总出库流量 QAX 31 月平均蓄水量 WM 75 月平均总出库流量 QAM 32 年平均蓄水量 WY 76 年平均总出库流量 QAY 41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33 日最大蓄水量 WDM 77 日最大总出库流量 QADM 34 旬最大蓄水量 WXM 78 旬最大总出库流量 QAXM 35 月最大蓄水量 WMM 79 月最大总出库流量 QAMM 36 年最大蓄水量 WYM 80 年最大总出库流量 QAYM 37 日最小蓄水量 WDN 81 日最小总出库流量 QADN 38 旬最小蓄水量 WXN 82 旬最小总出库流量 QAXN 39 月最小蓄水量 WMN 83 月最小总出库流量 QAMN 40 年最小蓄水量 WYN 84 年最小总出库流量 QAYN 41 入库流量 QI 85 水流特征 HS 42 时段长 DT 86 流量测法 QS 43 日平均入库流量 QID 87 极值发生时间 TM 44 旬平均入库流量 QIX 8.2.3 库上(下)水位和出(入)库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 的相关规定执行;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 11 章"潮汐水情编码" 的相关规定执行. 8.2.4 时段平均入库流量的计算时段长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不小于 0; ——NN:分钟数,取值为 01~59. 3 当计算时段长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8.2.5 水库蓄水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3 位小数. 8.2.6 水库输水设备的类别及其代码应按表 8.2.6 的规定执行. 表8.2.6 水库输水设备类别及其代码 类别 非常 溢洪道 正常 溢洪道 泄洪道 (洞) 灌溉洞 (渠) 发电 (洞) 供水洞 (渠) 排沙孔 船闸 其他 标识码 GS 0 1 2 3 4 5 6 7 9 8.2.7 水库输水设备闸门的开启高度应以米计, 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当发生无闸门控制、 闸门全关、闸门全开、闸门提出水面等特征状态时,分别用 555、444、999、888 表示. 8.3 编码格式 8.3.1 在水库水情编码中,应按入库流量、库上水位、蓄水量、总出库流量、库下水位、 输水设备运行情况、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的顺序编列. 8.3.2 入库流量信息应按入库流量、时段长的顺序编列. 42 8.3.3 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应按类别、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相应流量的顺序编列. 8.3.4 水库水情特征值的编码顺序为: 先均值后极值、 先日后旬月、 先高 (大) 后低 (小) . 8.3.5 A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8.3.5. 8.3.6 A 格式入库流量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8.3.6. 8.3.7 A 格式输水设备运行情况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8.3.7. 图8.3.6 A 格式入库流量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 旬、月平均入库流量 QIX 旬平均 流量 QIM 月平均 流量 旬(月) 时间码 AK 水情 站码 NN TM 出现 时间 QIXM 旬最大 流量 DT 时段 长度 旬最大入库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IMM 月最大 流量 DT 时段 长度 月最大入库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IXN 旬最小 流量 DT 时段 长度 旬最小入库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IMN 旬最大 流量 DT 时段 长度 月最小入库流量及出现时间 蓄水量 图8.3.5 A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AK 库上水位 水位 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ZU 入库流量 入库 流量 QI(D) 时段 长度 DT 设备 编号 GS GH 设备 类别 GT 开启 孔数 GN 输水设备运行情况 库下水位 ZB 闸下 水位 ZS 闸下 水势 QA 出库 流量 QS 流量 测法 总出库流量 W 蓄水 量 输水设备运行情况 开启 高度 流量 QZ 流量 测法 QS NN 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 水流特征 43 8.3.8 B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8.3.8. 8.3.9 C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8.3.9. 图8.3.7 A 格式输水设备运行情况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 旬、月平均流量 QZX 旬平均 流量 QZM 月平均 流量 旬(月) 时间码 AK 水情 站码 GS 设备 类型 GN 设备 编号 旬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ZXM 旬最大 流量 GT 开启 孔数 GH 开启 高度 旬最小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ZXN 旬最小 流量 GT 开启 孔数 GH 开启 高度 月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ZMM 月最大 流量 GT 开启 孔数 GH 开启 高度 月最小流量及出现时间 TM 出现 时间 QZMN 月最小 流量 GT 开启 孔数 GH 开启 高度 NN 图8.3.8 B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观测 时间码 BK ZU ZS HS DT … NN 水情 站码 1 ST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时段 长 水情 站码 2 ST ... W 蓄水 量…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时段 长 蓄水 量…入库 流量 入库 流量 QA 总出库 流量 总出库 流量 QI (D) 44 8.4 编码示例 8.4.1 编报湖泊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湖泊站 59804,7 月4日8时湖水位 18.05m,水势落,蓄水量 15.0 亿m3 .A 格 式编码为: K5980407040800ZU18.05ZS4W1500NN 8.4.2 编报水库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56006,7 月3日8时库水位为 129.99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 0.267 亿m3 ,由库容曲线反推的 6h 平均入库流量为 213m3 /s,1 号灌溉洞开 2 孔,开启高度均为 1.20m;2 号发电洞开 2 孔,开启高度均为 1.30m;2 号输水洞 3 孔全关.从泄流曲线上 查得灌溉洞的泄流量为 20 m3 /s, 发电洞的泄流量为 15 m3 /s, 水库总出库流量为 35 m3 /s. A 格式编码为: K5600607030800QI213DT6ZU129.99ZS5W26.7QA35 GS3GN1GT2GH1.20QZ20GS4GN2GT2GH1.30 QZ15 GS 5 GN 2 GT 3 GH 444 NN 8.4.3 编报库下水位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56804,7 月4日8时库上水位 16.07m,水势落,库下水位 7.01m,水势 平,蓄水量 1.50 亿m3 ,水库总出库流量为 100 m3 /s .A 格式编码为: K 56804 07040800 ZU 16.07ZS4W150QA100ZB7.01ZS6 NN 8.4.4 编报洪峰水位及泄洪情况的示例如下: 图8.3.9 C 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NN 数据组 1 观测 时间码 CK 水情 站码 ZU ZS W QI (D) DT … QA 水位 水势 时段 长 蓄水 量…入库 流量 总出库 流量 水位 水势 时段 长 蓄水 量…入库 流量 总出库 流量 数据组 2、 …、 n 要素标识符组 时间 步长码 45 某水库站 56006, 7 月18 日20 时库水位 133.96m, 水势平, 已初步判定是洪峰水位, 相应蓄水量为 2.61 亿m3 ,当时第一溢洪道 4 孔闸门全开,相应泄洪流量 867 m3 /s;第 二溢洪道闸门 2 孔, 开启高度 2.10m,相应泄洪流量 392m3 /s; 1 号排沙洞开 3 孔,全开, 下泄流量 205.0m3 /s.A 格式编码为: K 56006 07182000 ZU 133.96 ZS 6 HS 6 W 261GS 1 GN 1 GT 4 GH999QZ 867GS1 GN 2GT2GH2.1 QZ392 GS 6GN1 GT 3 GH 999 QZ 205 NN 8.4.5 编报船闸等非正常过流设备泄洪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66153,7 月20 日18 时20 分库水位为 83.46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 34.67 亿m3 ,当时 1 号泄洪洞 4 孔全开,下泄流量 505 m3 /s,唯一的溢洪道 4 孔闸门全 开, 相应泄洪流量 1670 m3 /s, 唯一的非常溢洪道泄洪, ADCP 实测泄洪流量为 1230 m3 /s, 因情况紧急,2 号船闸被用来泄洪,估计泄洪流量为 280 m3 /s.A 格式编码为: K66ZU83.46ZS5W3467GS2GN1GT4 GH999QZ505GS1GT4GH999QZ1670GS0GH555QZ 1230GS7GN2GH999QZ280NN 8.4.6 编报输水设备闸门分组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56153,9 月27 日8时库水位为 70.12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 24.4 亿m3 ,第一溢洪道无闸门控制,泄洪流量 173m3 /s;第二溢洪道闸门开 3 孔,1 孔开启高 度4.60m,2 孔开启高度 3.60m,相应泄洪流量 292m3 /s,水库总出库流量为 465 m3 /s. A 格式编码为: K56ZU70.12ZS5W2440QA465GS1GN1 GH555QZ173GS1GN2GT1GH4.60GT2GH 3.60QZ 292 NN 8.4.7 编报的水情数字欠准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60153,8 月20 日8时由于设备出现故障,库水位不能精确确定,估计为 123.45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 4.66 亿m3 .A 格式编码为: K60ZU(123.45)ZS5W(466)NN 8.4.8 更正水库入库流量错码的示例如下: 更正入库流量应列报相应的时段长.某水库站 58006,7 月5日8时库水位为 139.99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 0.287 亿m3 ,由库容曲线反推的 6h 平均入库流量为 231m3 /s.A 格式编码为: K5800607050800QI231DT6ZU139.99ZS5W28.7NN 经检查发现入库流量计算有误,更正码为: 46 RK5800607050800QI189DT6ZU139.99ZS5W28.7NN 8.4.9 更正水库蓄水量错码的示例如下: 更正蓄水量应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某水库站 24028,A 格式编码为: K2402805210800ZU28.42W37.0NN 经检查发现蓄水量查线有误,更正码为: RK2402805210800ZU28.42W49.8NN 8.4.10 更正水库输水设备错码的示例如下: 更正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应列报该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部内容,如果由于输水设备出库 流量的更正带来总出库流量的变化,还应同时列报更正的总出库流量. 某水库站编报了下列水库泄流编码: K5600607182000P610.9WS8ZU133.96ZS6HS6W61.1 QA959GS1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 GH4.60QZ392NN 经检查发现第二溢洪道闸门 2 孔,开启高度 4.60m 应为 3.60m,则更正码为: RK5600607182000ZU133.96ZS6HS6W61.1QA959GS1 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GH3.60QZ392 NN 再检查发现第二溢洪道泄流量应为 392 m3 /s 应为 420m3 /s,则更正码为: RK5600607182000ZU133.96ZS6HS6W61.1QA987GS1 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GH3.60QZ420 NN 8.4.11 编报水库波浪和风力风向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56007,6 月17 日8时水位为 143.00m,水势涨,蓄水量为 20.33 亿m3 , 此时东风 5 级,波浪高度 1.03m,气压 980 百帕.A 格式编码为: K5600706170800ZU143.00ZS5W2033UC3UE5HW 1.03FL980NN 8.4.12 编报水库输水设备逆流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号为 60153, 8 月20 日8时库水位为 123.46m, 水势涨, 相应蓄水量为 0.67 亿m3 ,水库 1 号泄洪道 4 孔闸门全开接受补水,补水流量 150 m3 /s.A 格式编码为: K60ZU123.46ZS5HS4W67GS2GN1GT 4GH999QZ150HS4QZ150NN 8.4.13 编报水库干涸的示例如下: 47 某水库站 32455,10 月28 日6时水库干涸,按主管机关规定应立即编报(在以后水 库连续干涸期间,不再逐日编报) ,A 格式编码为: K3245510280600W0HS0NN 8.4.14 编报水库旬、月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75624,10 月1日需要编报以下信息:9 月下旬旬平均水位 90.54m,旬平 均泄量 62 m3 /s; 旬最高水位 100.46m, 出现时间在 23 日13 时30 分; 旬最低水位 82.32m, 出现时间 28 日20 时;旬最大泄量 87 m3 /s,出现时间 26 日18 时;旬最小泄量 54 m3 /s, 出现时间 22 日8时. 9月份水库月平均水位101.05m, 月平均蓄水量0.78亿m3 , 月平均入库流量158 m3 /s, 月平均下泄流量 108 m3 /s,1 号发电洞月平均流量 68 m3 /s;水库月最高水位 108.42m, 出现时间 3 日17 时, 相应蓄水量 3.18 亿m3 ;月最低水位 78.47m,出现时间 12 日8时, 相应蓄水量 0.28 亿m3 ;月最大 6h 入库流量 425 m3 /s,时段末时间 7 日14 时;月最大 下泄流量 125 m3 /s,出现时间 5 日16 时40 分;月最小下泄流量 32 m3 /s,出现时间 14 日6时;1 号发电洞月最大流量 100 m3 /s,出现时间 10 日8时20 分,当时闸门开 3 孔, 开启高度为 1.30m;1 号发电洞月最小流量 20 m3 /s,出现时间 20 日8时10 分,当时闸 门开 1 孔,开启高度为 0.80m. A 格式编码为: K7562410010800ZUX90.54QAX62.0QIM158ZUM101.05WM 78QAM108TM09231330ZUXM100.46TM09282000ZUXN82.32 TM09261800QAXM87TM09220800QAXN54TM09071400QIMM 425DT6TM09031700ZUMM108.42 TM09120800ZUMN78.47TM 09031700WMM318TM09120800WMN28TM09051640QAMM125 TM09140600QAMN32GS4GN1QZM68TM09100820QZMM 100GT3GH1.30TM09200810QZMN20GT1GH0.80NN 8.4.15 采用 B 格式编报多个水库站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情分中心 8 月1日8时报送 51046、51140、51150 三个水库站的库水位、蓄水 量、月平均出入库流量.三个站的 8 时水位分别为 1512.4m、382.67m、缺测;相应蓄 水量分别为 6.24 亿m3 、2.65 亿m3 、缺测;7 月平均入库流量分别为 151 m3 /s、83 m3 /s、 92 m3 /s;7 月平均出库流量分别为 149 m3 /s、106 m3 /s、67 m3 /s.B 格式编码为: BK 08010800ZUWQIMQAM ST51046 1512.4 6.24151149 ST51140 382.67 2.6583106 ST51150 NN9267 48 NN 8.4.16 采用 C 格式编报单个水库站多参数等时段间隔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47000,9 月18 日20 时至 19 日14 时的 6h 时段库水位过程为 143.35m、 143.36m、143.40m 和143.46m;蓄水量过程为 20.30 亿m3 、20.31 亿m3 、20.35 亿m3 和20.40 亿m3 .C 格式编码为: CK4700009182000DRH06ZUW143.352030143.362031143.40 2035143.462040NN 上例也可以采用"TT"时间引导符编列单站不同时间的水情.A 格式编码为: K4700009182000ZU143.35W2030TT09190200ZU143.36W 2031TT09190800ZU143.40W2035TT09191400ZU143.46W2040 NN 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C 格式编码较为简便. 49 图9.1.1 闸坝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沙情 信息类 冰情 信息类 闸坝 水情类 9 闸坝水情编码 9.1 一般规定 9.1.1 在闸坝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闸坝水情、沙情、冰情等五类信息. 闸坝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9.1.1. 9.1.2 闸坝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闸上(下)水位、闸门启闭情况、引(排)水量、引 (排)潮次、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 9.1.3 编报闸坝水情时,应列报闸上水位、闸门启闭情况、过闸流量等信息. 9.1.4 闸坝水情站除闸下水位信息外,其他水情信息应编列在闸上测站信息编码中. 9.1.5 闸坝水情站闸下水位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闸下水情站没有水情站码时,闸下水位信息应随闸上信息一起编码. 2 闸下水情站有水情站码时, 闸下水位信息可按河道水情编码标准单独编码列报, 也可随闸上信息一起编码列报,且应编列在闸上信息之后. 9.1.6 闸门启闭情况应包括闸门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和过闸(组)流量等. 9.1.7 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闸门启闭情况应按开启高度进行分组编列. 9.1.8 如闸门结构为上下两层或蝴蝶阀等其他特殊型式,其闸门启闭情况的编码方法, 应在与本标准编码不相混淆的原则下,各主管机关另行补充规定,并通知各有关信息接 收单位. 9.1.9 凡是指定编报实测流量的闸坝水情站,每次编报时,应同时列报其相应时间的闸 上水位、闸门启闭情况等信息. 9.1.10 当闸门开启情况变更时,应随时编报. 9.2 标识符 9.2.1 闸坝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闸坝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9.2.2 闸坝水情信息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除应符合表 7.2.2 中的规定外,还应按表 50 9.2.2 中的规定执行. 表9.2.2 闸坝水情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闸上水位 ZU 21 日最大流量 QDM 3 闸上日平均水位 ZUD 22 旬最大流量 QXM 4 闸上旬平均水位 ZUX 23 月最大流量 QMM 5 闸上月平均水位 ZUM 24 年最大流量 QYM 6 闸上年平均水位 ZUY 25 日最小流量 QDN 7 闸上日最高水位 ZUDM 26 旬最小流量 QXN 8 闸上旬最高水位 ZUXM 27 月最小流量 QMN 9 闸上月最高水位 ZUMM 28 年最小流量 QYN 10 闸上年最高水位 ZUYM 29 闸门(组)编号 GN 11 闸上日最低水位 ZUDN 30 闸门开启孔数 GT 12 闸上旬最低水位 ZUXN 31 闸门开启高度 GH 13 闸上月最低水位 ZUMN 32 过闸(组)流量 QZ 14 闸上年最低水位 ZUYN 33 时段平均水位 ZK 2 闸下水位 ZB 34 时段平均流量 QK 3 闸下日平均水位 ZBD 35 引排水历时 DT 4 闸下旬平均水位 ZBX 36 日引水量 WRD 5 闸下月平均水位 ZBM 37 旬引水量 WRX 6 闸下年平均水位 ZBY 38 月引水量 WRM 7 闸下日最高水位 ZBDM 39 年引水量 WRY 8 闸下旬最高水位 ZBXM 40 日排水量 WPD 9 闸下月最高水位 ZBMM 41 旬排水量 WPX 10 闸下年最高水位 ZBYM 42 月排水量 WPM 11 闸下日最低水位 ZBDN 43 年排水量 WPY 12 闸下旬最低水位 ZBXN 44 日引潮次 NRD 13 闸下月最低水位 ZBMN 45 旬引潮次 NRX 14 闸下年最低水位 ZBYN 46 月引潮次 NRM 3 水势状态 ZS 47 年引潮次 NRY 15 过闸总流量 QA 48 日排潮次 NPD 16 流量测法 QS 49 旬排潮次 NPX 17 日平均流量 QD 50 月排潮次 NPM 18 旬平均流量 QX 51 年排潮次 NPY 19 月平均流量 QM 52 极值发生时间 TM 20 年平均流量 QY 9.2.3 水位、流速、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 行;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 11 章"潮汐水情编码" 的相关规定 执行. 9.2.4 分组编报闸门启闭情况时,同一闸门组信息应编列在一起. 9.2.5 同时编报闸下水位与闸上信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闸下有站码时,闸下水情站码应以标识符 ST 引导. 2 闸下无站码时,闸下水位应列于闸上水位信息之后,闸门启闭情况之前. 9.2.6 闸门开启孔数和开启高度均以实际孔数和实际高度进行编码. 闸门开启高度应以 米计,最多记至两位小数.当发生闸门全关、闸门全开、闸门提出水面等特征状态时, 分别用 444、999、888 表示. 51 9.2.7 引(排)潮次应以实际的引(排)水次数编码. 9.2.8 引(排)水历时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不小于 0; ——NN:分钟数,取值为 01~59. 3 当引(排)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9.2.9 引(排)水量单位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3 位小数. 9.3 编码格式 9.3.1 在闸坝水情编码中,应按闸上水位、闸下水位、闸门启闭情况、流量、流速、引 (排)水、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的顺序编列. 9.3.2 水位、流量、流速等信息的编列顺序,应按 7.3 节的规定执行. 9.3.3 闸门启闭情况应按闸门(组)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过闸流量的顺序编列. 9.3.4 A 格式闸下有站码和无站码的闸坝水情编码基本格式分别见图 9.3.4-1 和图 9.3.4-2. 闸上水 情站码 观测 时间码 AZ 水位标 识符 水位 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闸上水位 图9.3.4-1 A 格式闸下有站码的闸坝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闸下信息 NN ST 闸下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ZB 闸下 水位值 ZB 闸下 水势 闸门启闭情况 GN 闸门 编号 GT 闸门开 启孔数 GH 闸门开 启高速 闸门启闭情况 QS 流量 测法 QZ 过闸 流量 ··· 总流量 QA 下泄 总流量 QS 流量 测法 引排水 量标识 符 引排 水量 引排潮 次标识 符 引排 潮次 引排水 引排水 DT 时段平 均水位 标识符 时段平 均流量 标识符 引排 水历 时 时段 平均 水位 时段 平均 流量 HS 闸下水 流特征 52 9.3.5 B 格式闸坝水情编码基本格式见图 9.3.5. 9.4 编码示例 9.4.1 编报 8 时水位,闸门全关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 36913,闸下站码 36914,指定测报闸上、闸下水位和闸门启闭 闸上水 情站码 观测 时间码 AZ ZU 水位 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闸上水位 闸下水位 ZB 闸下 水位值 ZS 闸下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NN 闸门启闭情况 QS 流量 测法 GN 闸门 编号 QZ 过闸 流量 GT 开启 孔数 GH 开启 高度 QA 下泄 总流量 QS 流量 测法 流量信息 ··· 图9.3.5 B 格式闸坝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NN 闸上水 情站码 1 水势 水流 特征 闸下 水位 流量 测法 闸门 编号 过闸 流量 开启 孔数 开启 高度 下泄 总流量 流量 测法 ST 闸上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 观测 时间码 BZ ZU ZS HS 水位组 ZB ZS HS 闸门启闭情况 QS GN QZ GT GH QA QS ··· 总流量 闸上水 情站码 2 水势 水流 特征 闸下 水位 流量 测法 闸门 编号 过闸 流量 开启 孔数 开启 高度 下泄 总流量 流量 测法 ST 闸上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图9.3.4-2 A 格式闸下无站码的闸坝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引排水 DT 时段平 均水位 标识符 时段平 均流量 标识符 引排 水历 时 时段 平均 水位 时段 平均 流量 引排水 量标识 符 引排 水量 引排潮 次标识 符 引排 潮次 53 情况.6 月13 日8时闸上水位 23.66m,水势平;闸下水位 20.68m,水势落,闸门全关. 其编码为: AZ3691306130800ZU23.66ZS6GH444ST36914061308 00ZB20.68ZS4NN 9.4.2 编报不同闸门开启高度的示例如下: 上例站 6 月5日20 时,2 孔开启高度 1.5m,另1孔开启高度 0.7m,当时闸上水位 23.05m,水势落;闸下水位 21.62m,水势落,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出的相应过闸流 量为 135m3 /s.其编码为: AZ3691306052000ZU23.05ZS4GT2GH1.5GT1 GH0.7QA135QS1ST3691406052000ZB21.62ZS4NN 9.4.3 同时列报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 55203,闸下站码 55204,7 月29 日13 时26 分有 7 级东北风, 波浪高度 1.54m,当时闸上水位 34.87m,闸下水位 33.14m,水势均涨,39 孔闸门开启 高度均为 7m,过闸流量估算为 7820m3 /s.其编码为: AZ5520307291326ZU34.87ZS5GT39GH7QA7820 QS4UC2UE7HW1.54ST5520407291326ZB33.14ZS 5NN 9.4.4 加报洪峰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 36913,闸下站码 36914, 8 月21 日19 时闸上水位 25.53m,闸 下水位 24.81m, 闸上闸下水势平, 判断达到洪峰水位, 该时 4 孔闸门开启高度均为 4.8m, 相应过闸流量为 413m3 /s,由量水建筑物测得.其编码为: AZ3691308211900ZU25.53ZS6HS6GT4GH4.8 QA413QS3ST3691408211900ZB24.81ZS6HS6 NN 9.4.5 无闸下测站码,只列报闸坝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6, 7 月5日8时闸上水位为 7.98m,水势涨,闸下水位 6.45m,水 势涨,闸门开启孔数 2 孔,开启高度均为 1m,查线过闸流量 56.4m3 /s.其编码为: AZ6957607050800ZU7.98ZS5ZB6.45ZS5GT2G H1.0QA56.4QS1NN 9.4.6 包含时段降雨量信息的闸坝水情信息(1)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 69576, 闸下站 69577, 7 月5日8时天气雨, 6h 时段降水量为 25mm, 54 日降水量为 47mm,日蒸发量为 5mm,闸上水位 7.87m,闸下水位 6.45m,水势均涨, 开2孔闸门,高度均为 1m,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过闸流量 56.4m3 /s,其编码为: AZ6957607050800P625PD47WS7ED5ZU7.87ZS 5GT2GH1.0QA56.4QS1ST6957707050800ZB6.45 ZS5NN 9.4.7 包含时段降雨量信息的闸坝水情信息(2)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6,降水量起报标准为 10mm,6 月4日20 时,时段降水量为 5mm, 天气雨,未到起报标准;5 日2时,时段降水量为 7mm,天气阴,未到起报标准;5 日8时,时段降水量为 14mm,日降水量为 87mm,天气雨;日蒸发量为 5mm;闸上水位 7.87m,水势平,开2孔闸门,高度均为 1.5m,过闸流量 56.4m3 /s,闸下站 69577, 闸 下水位 6.45m,水势平.其编码为: AZ6957606042000P65WS7TT06050200P67WS 8TT06050800P614PD87WS7ED5ZU7.87ZS 6GT2GH1.5QA56.4QS1ST6957706050800ZB 6.45ZS6NN 9.4.8 同时编报降水量和实测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 86725,闸下站码 86726,7 月7日8时至 8 日8时降水量为 42.1mm.8 日8时,天气晴,闸上水位 20.53m,闸下水位 19.81m,闸上闸下水势均持 平,该时闸门 3 孔开启高度均为 1.2m,相应流量 97.8m3 /s.7 日23 时15 分用流速仪实 测的流量为 107m3 /s,测流时闸上水位 20.55m,水势落,闸下水位 19.84m,水势平,当时3孔闸门开启高度均为 1.3m.其编码为: AZ8672507080800PD42.1WS9ZU20.53ZS6GT3 GH1.2QA97.8QS1TT07072315ZU20.55ZS4GT3 GH1.3QA107QS3ST8672607080800ZB19.81ZS6TT 07072315ZB19.84ZS6NN 9.4.9 无闸下测站编码,编报多组闸门的闸坝水情信息(1)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6, 6 月5日8时闸上水位 7.98m,水势涨,闸下水位 6.45m,水势 涨. 开3孔闸门, 其中 2 孔开启高度为 1m, 过闸流量为 56.4m3 /s; 1 孔开启高度为 1.5m, 过闸流量为 40m3 /s,查关系线得过闸总流量为 106m3 /s.其编码为: Z6957606050800ZU7.98ZS5ZB6.45ZS5GT2GH 1.0QZ56.4GT1GH1.5QZ40QA106QS1NN 55 9.4.10 无闸下测站编码,编报多组闸门的闸坝水情信息(2)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6, 6 月5日8时闸上水位 7.98m,水势涨,闸下水位 6.45m,水势 涨,1 号闸门组开 2 孔,开启高度为 1m,过闸流量为 56.4m3 /s;2 号闸门组开 1 孔,开 启高度为 1.5m;3 号闸门组开 1 孔,高度为 2m,过闸流量为 40m3 /s.查线过闸总流量 为106m3 /s.其编码为: Z6957606050800ZU7.98ZS5ZB6.45ZS5GN1GT 2GH1.0QZ56.4GN2GT1GH1.5GN3GT1GH 2QZ40QA 106QS1NN 9.4.11 编报日平均的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600,7 月6日8时闸上水位为 9.80m,水势涨,闸下水位 5.34m,水势 涨, 开2孔闸门, 开启高度均为 2.0m. 瞬时过闸流量为 345m3 /s, 日平均流量为 320m3 /s. 其编码为: Z6960007060800ZU9.80ZS5ZB5.34ZS5GT2GH 2.0QA345QD320NN 9.4.12 编报旬月平均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53014,6 月1日8时闸上水位为 7.45m,水势落,闸下水位 6.45m,开3孔闸门,其中 1 孔闸门提出水面,2 孔闸门开启高度均为 1.0m.由水工建筑物测得瞬时 过闸流量为 556m3 /s,日平均流量为 450m3 /s,旬平均流量为 330m3 /s,月平均流量为 230m3 /s.其编码为: Z5301406010800ZU7.45ZS4ZB6.45GT1GH888GT 2GH 1QA556QS3QD450QX330QM230NN 9.4.13 列报引水的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436,7 月5日8时闸上水位为 9.88m,水势落,闸下水位 8.90m,水势 涨,开5孔,闸门全开,日引水量为 3.24*106 m3 ,日引 1 潮次.其编码为: Z6943607050800ZU9.88ZS4ZB8.90ZS5GT5GH 999 WRD3.24NRD1NN 9.4.14 编报排水的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436,8 月8日8时闸上水位为 12.88m,水势落,闸下水位 10.90m,水 势涨,5 孔闸门全开,日排水量为 6.24*106 m3 ,日排 1 潮次.其编码为: Z6943608080800ZU12.88ZS4ZB10.90ZS5GT5 GH999WPD6.24NPD1NN 56 9.4.15 编报旬引排水的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436,5 月21 日8时闸上水位为 10.88m,水势落,闸下水位 7.90m,水 势涨,闸门全开,日排水量为 6.24*106 m3 ,日排 2 潮次,旬引水量为 32.4 百万 m3 ,旬引8潮次,旬排水量为 10.4*106 m3 ,旬排 5 潮次.其编码为: Z6943605210800ZU10.88ZS4ZB7.90ZS5GH999 WPD 6.24NPD2WRX32.4NRX8WPX10.4NPX5NN 9.4.16 编报旬月引排水的闸坝水情信息编码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4,9 月1日8时闸上水位为 7.76m,闸下水位 6.56m,水势均落,所 有闸门全开,开启高度均为 1.5m,瞬时流量为 2.21m3 /s,日平均流量为 4.34 m3 /s,日引 水量为 5.50*106 m3 ,日引 2 潮次,旬引水量为 43.2*106 m3 ,旬引 13 潮次,月引水量 为65.0*106 m3 ,月引 20 潮次,旬排水量为 12.1*106 m3 ,旬排 4 潮次,月排水量为 44 *106 m3 ,月排 10 潮次.其编码为: Z6957409010800ZU7.76ZS4ZB6.56ZS4GH999 GH1.5QA2.21QD4.34WRD5.50NRD2WRX43.2NRX 13WRM65.0NRM20WPX12.1NPX4WPM44.0NPM10 NN 9.4.17 列报时段平均流量闸坝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39576,6 月5日17 时闸上水位 17.98m,闸下水位 16.45m,10 孔闸门全 关,前8h 排水坝的平均流量为 120m 3/s,平均水位为 17.80m.其编码为: Z3957606051700ZU17.98ZB16.45GT10GH444DT8 ZK17.80QK120NN 9.4.18 编报特征值信息的闸坝水情信息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48125, 8 月1日8时闸上水位 123.15m, 5 孔闸门全开, 过闸流量 342m3/s, 7 月下旬最大流量 780m3/s ,闸上最高水位 125.00m,均发生于 22 日9时,最小流量为 0,闸上最低水位为 121.50m,均发生于 29 日8时,7 月份最大流量 1020m3/s,发生在 15 日12 时.其编码为: Z4812508010800ZU123.15GT5GH999QA342TM 07220900ZUXM125.00TM07220900QXM780TM07290800 ZUXN121.50TM07290800QXN0TM07151200QMM1020NN 9.4.19 更正错误报文(1)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50,6 月8日8时编码中,闸上水位编码为 ZU 9.85,检查后发现应为 57 8.85m,需更正.更正编码为: RZ6955006080800ZU8.85NN 9.4.20 更正错误报文(2)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 69578, 6 月8日8时编码中, 闸下水位编码为 ZB 7.15 和日引水量 WRD 3.2 均有错误,正确的闸下水位应为 8.85m,日引水量应为 3.02*106 m3 ,需重新更正, 更正编码如下: RZ6957806080800ZB8.85WRD3.02NN 9.4.21 更正错误报文(3)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编报了下列信息: Z8672507080800PD42.1WS9ZU20.53ZS6GT3 GH1.2QA97.8QS1TT07072315ZU20.55ZS4GT3 GH1.3QA107QS3ST8672607080800ZB19.81ZS6TT 07072315ZB19.84ZS6NN 检查后发现 7 日23 时15 分的流速仪实测流量 107 m3 /s 应该为 157m3 /s,需立即编 报修正,但应编列出 7 日23 时15 分的全部信息内容,更正编码如下: RZ8672507072315ZU20.55ZS4GT3GH1.3QA157 QS3ST8672607072315ZB19.84ZS6NN 9.4.22 更正错误报文(4)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编码为: Z6957606050800PD72.9WS8ZU7.98ZS5ZB6.45 ZS5GN1GT2GH1.0QZ56.4GN2GT1GH1.5 GN3GT1GH2QZ40QA 106QS1NN 检查后发现 3 号闸门组的过闸流量 40 m3 /s 应为 10 m3 /s,更正时应编列 6 月5日8时的全部闸坝信息.更正编码为: RZ6957606050800ZU7.98ZS5ZB6.45ZS5GN1GT 2GH1.0QZ56.4GN2GT1GH1.5GN3GT1GH 2QZ10QA 106QS1NN 58 10 泵站水情编码 10.1 一般规定 10.1.1 在泵站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泵站水情等三类信息.泵站水情 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10.1.1. 10.1.2 泵站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站上(出水口)水位、站下(进水口)水位、抽水 流量、累计抽水量、机组开机情况等信息. 10.1.3 编报泵站水情时,应同时编报泵站水位、抽水流量和机组开机情况等信息. 10.1.4 抽水流量信息包括瞬时抽水流量、时段平均抽水流量、最大(最小)抽水流量 等,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 抽水流量应为泵站当前开机状态下的抽水流量. 2 时段平均抽水流量是指从开启第一台机组开始连续开机期间的平均流量,该期 间开机台数变化时,用时间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流量. 3 日、旬、月、年平均抽水流量为各时间内的抽水总量除以所对应的时间. 4 报送抽水流量的极值时,应同时报送该极值的发生时间. 10.1.5 机组开机情况应包括开机台数、开机功率及抽水时间等信息. 10.1.6 抽水历时应为从第一台机组开机开始连续开机(至少有一台机组运行)至规定 的报送时间为止的累计抽水时间,日、旬、月累计抽水历时是指相应时间内开机运行抽 水时间的总和.报送实际抽水时间内的平均抽水流量(日、旬、月平均抽水流量除外) 时,应同时报送相应的抽水历时. 10.1.7 泵站开机台数发生变化(指增加或关闭机组)时,应立即报送泵站水情.其间 无变化时,按规定段次报送. 10.1.8 抽水量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抽水量.需要报送抽水量信息时,应在抽水时 间后列出抽水量信息;需要同时编报抽水流量和抽水量信息时,抽水量信息应列在抽水 流量信息之后. 10.1.9 具有引排双向抽水功能的泵站,规定排水时为顺流,引水时为逆流. 图10.1.1 泵站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泵站 信息类 59 10.1.10 具有引排双向抽水功能的泵站报送抽水量或平均流量信息时,应分别统计引水 和排水的抽水量或平均流量. 10.2 标识符 10.2.1 泵站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泵站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10.2.2 泵站水情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0.2.2 的规定执行. 表10.2.2 泵站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站上水位 ZU 29 日平均抽水流量 QD 2 站上日平均水位 ZUD 30 旬平均抽水流量 QX 3 站上旬平均水位 ZUX 31 月平均抽水流量 QM 4 站上月平均水位 ZUM 32 年平均抽水流量 QY 5 站上年平均水位 ZUY 33 日最大抽水流量 QDM 6 站上日最高水位 ZUDM 34 旬最大抽水流量 QXM 7 站上旬最高水位 ZUXM 35 月最大抽水流量 QMM 8 站上月最高水位 ZUMM 36 年最大抽水流量 QYM 9 站上年最高水位 ZUYM 37 日最小抽水流量 QDN 10 站上日最低水位 ZUDN 38 旬最小抽水流量 QXN 11 站上旬最低水位 ZUXN 39 月最小抽水流量 QMN 12 站上月最低水位 ZUMN 40 年最小抽水流量 QYN 13 站上年最低水位 ZUYN 41 时段平均抽水流量 QK 14 站下水位 ZB 42 抽水历时 DT 15 水位涨势 ZS 43 日累计抽水历时 DTD 16 站下日平均水位 ZBD 44 旬累计抽水历时 DTX 17 站下旬平均水位 ZBX 45 月累计抽水历时 DTM 18 站下月平均水位 ZBM 46 年累计抽水历时 DTY 19 站下年平均水位 ZBY 47 抽水量 W 20 站下日最高水位 ZBDM 48 日抽水量 WD 21 站下旬最高水位 ZBXM 49 旬抽水量 WX 22 站下月最高水位 ZBMM 50 月抽水量 WM 23 站下年最高水位 ZBYM 51 年抽水量 WY 24 站下日最低水位 ZBDN 52 开机功率 NW 25 站下旬最低水位 ZBXN 53 开机台数 NS 26 站下月最低水位 ZBMN 54 极值发生时间 TM 27 站下年最低水位 ZBYN 55 抽水流量测法 QS 28 瞬时抽水流量 Q 56 水流特征 HS 10.2.3 泵站站上(下)水位、抽水流量(或发电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第 7 章"河道 水情编码"的规定执行.编报抽水流量时可不编列其测法.当单独编报极值信息时,编 码方法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规定执行. 10.2.4 泵站开机台数和开机功率应编报实际的总台数和总功率,其中功率应以千瓦计, 记至整数. 10.2.5 抽水历时及日、旬、月、年累计抽水历时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 60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00; ——NN:分钟数,取值为 01~59. 3 当抽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10.2.6 抽水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3 位小数. 10.3 编码格式 10.3.1 在泵站水情编码中,应按站上水位、站下水位、水流特征、机组开机情况、抽 水流量、抽水量的顺序编列. 10.3.2 机组开机情况应按开机台数、开机功率、抽水时间的顺序编列. 10.3.3 泵站水情编码可采用 A 格式或 B 格式.A 格式、B 格式泵站水情编码基本格式分 别见图 10.3.3-1 和10.3.3-2. 站上水位 站下水位 图10.3.3-1 A 格式泵站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AD 测站 编码 观测时 间码 站上 水位 ZS 水势 水流 特征 ZU 站下 水位 ZS 水势 ZB HS 泵站运行情况 NS 抽水 历时 开机 台数 NW 开机 功率 抽水历时 标识符 抽水 流量 Q 测法 QS 平均抽 水流量 平均流量 标识符 NN 抽水 量 抽水量标 识符 泵站运行情 图10.3.3-2 B 格式泵站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NN ZS ZU ZS ZB HS 水位信息 BD 观测时 间码 泵站运行情况 NS NW Q 平均抽水流 量标识符 QS 抽水历时 标识符 抽水量标 识符 站上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站下 水位 水势 ST 测站 编码 1 抽水历时 开机 台数 开机 功率 抽水 流量 测法 抽水流量 抽水 量 站上 水位 水势 水流 特征 站下 水位 水势 ST 测站 编码 1 抽水历时 开机 台数 开机 功率 抽水 流量 测法 抽水流量 抽水 量…61 10.4 编码示例 10.4.1 编报水位、流量和开机功率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4121,6 月2日8时开机 2 台,总功率 1600kW,站上水位 23.50m,水 势涨,站下水位 22.20m,水势落;推算抽水流量 10m 3 /s.A 格式编码为: D990A412106020800ZU23.50ZS5ZB22.20ZS4NS2 NW1600Q10.0QS4NN 10.4.2 编报降雨、水位、流量和开机功率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4121, 5 月2日2~8 时时段降雨量 15mm,日降雨量 22mm, 8 时天气雨. 2 日8时开机 2 台,总功率 1600kW,站上水位 23.10m,水势涨,站下水位 22.50m,水 势落;推算抽水流量 10m3 /s.A 格式编码为: D990A412105020800P615PD22WS7ZU23.10ZS5ZB 22.50ZS4NS2NW1600Q10.0QS4NN 10.4.3 编报水位、流量、开机功率和抽水历时以及平均抽水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4111,7 月2日8时开机 2 台,总功率 1200kW,站上水位 13.50m,水 势涨,站下水位 13.20m,水势落;推算抽水流量 10m 3 /s.连续开机至今累计抽水时间为 72h,平均抽水流量 15m3 /s.A 格式编码为: D990A411107020800ZU13.50ZS5ZB13.20ZS4NS2NW 1200Q10.0QS4DT72QK15.0NN 10.4.4 编报水位、流量、开机功率和抽水历时以及抽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4411,8 月20 日8时开机 3 台,总功率 2400kW,站上水位 33.50m,水 势涨,站下水位 31.20m,水势落;推算抽水流量 15m 3 /s.连续开机至今累计抽水时间为 50h,累计抽水量 5184 万m3 .A 格式编码为: D990A441108200800ZU33.50ZS5ZB31.20ZS4NS3 NW2400Q15.0QS4DT50W51.84NN 10.4.5 编报泵站开机变化情况时(1)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5111,7 月3日14 时开机台数增开至 4 台,总功率 1600kW,推算抽水 流量 26m 3 /s.A 格式编码为: D990A511107031400NS4NW1600Q26.0QS4NN 10.4.6 编报泵站情况开机变化时(2)的示例如下: 62 某泵站 990A8111,6 月5日20 时,全部停机,站上水位 26.48m,水势落,站下水 位25.50m,水势涨.A 格式编码为: D990A811106052000ZU26.48ZS4ZB25.50ZS5NS0NN 10.4.7 编报实时水情和旬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6121,7 月中旬站上平均水位 35.67m,站下平均水位 32.50m,平均抽 水流量 31m 3 /s,旬累计抽水时间 150h;中旬最大抽水流量 50.0 m 3 /s,出现时间 7 月15 日20 时;7 月21 日8时站上水位 35.50m,水势涨,泵站停机.A 格式编码为: D990A612107210800ZU35.50ZS5NS0ZUX35.67ZBX 32.50 DTX150QX31.0TM07152000QXM50.0NN 10.4.8 编报实时水情和旬、月特征值(1)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6111,7 月份站上平均水位 35.67m,站下平均水位 32.50m,平均抽水 流量 31.0m 3 /s,月累计抽水时间 450h;7 月最大抽水流量 50.0m 3 /s,出现时间 7 月15 日20 时;7 月下旬降雨量 30mm,月降雨量 101mm.8 月1日8时站上水位 35.80m,水势 涨; 站下水位 32.80m, 水势落, 泵站开机 2 台, 功率 2400kW, 计算抽水流量为 20.0m 3 /s. A 格式编码为: D990A611108010800PX30PM101ZU35.80ZS5ZB32.80 ZS4NS2NW2400Q20QS4ZUM35.67ZBM32.50DTM 450QM 31.0TM07152000QMM50.0NN 10.4.9 编报实时水情和旬、月特征值(2)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 990A1222,6 月份站上最高水位 25.34m,时间是 10 日17 时;站下最高水位 24.80m,时间是 25 日9时;月累计抽水量 8148 万m3,月累计抽水时间 360h.7 月1日8时站上水位 25.20m,水势落,站下水位 24.75m,水势落,开机 2 台,总功率 1200kW, 计算抽水流量 16.0m3 /s.A 格式编码为: D990A122207010800ZU25.20ZS4ZB24.75ZS4NS2NW 1200Q16.0QS4DTM360WM81.48TM06101700ZUMM25.34 TM06250900ZBMM24.80DTM360WM81.48ZBMM24.80NN 10.4.10 同时编报多站相同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站同时报送两泵站相同信息.其中站码 990A4111,6 月5日8时站上水位 31.25m,水势涨;站下水位 30.50m,水势平;开机 2 台,功率为 3200kW,估算抽水流 量40.0m 3 /s. 站码 990A4112, 6 月5日8时站上水位 28.95m, 水势落; 站下水位 27.82m, 水势涨;开机 3 台,功率 1800kW,估算抽水流量 24.0m 3 /s .采用 B 格式编码为: 63 BD 06050800ZUZSZBZSNSNWQQS ST 990A411131.25 530.5062320040.04 ST990A411228.95427.8253180024.04 NN 10.4.11 更正泵站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泵站发送的水情信息编码为: D990A522305030800P625PD78WS7ZU28.70ZS4ZB 28.52ZS4NS2NW1600Q20.0NN 经检查后发现抽水流量有误,应为 25 m 3 /s,需要编报修正原水情信息编码,此时 更正编码应为泵站信息的全部内容: RD990A522305030800ZU28.70ZS4ZB28.52ZS4NS2 NW1600Q25.0NN 10.4.12 具有双向抽水功能泵站的水情编码的示例如下: 当水流特性为顺流时,其编码方法跟单一功能的泵站完全一样.只是在为逆流时, 在抽水流量或抽水量后,编列水流特性.如: 某泵站 980A1222,5 月份站上最高水位 26.34m,时间是 10 日17 时;站下最高水位 25.80m,时间是 25 日9时;月累计引水量 3800 万m3,累计排水量 2000 万m3,月累计 抽水时间 400h.6 月1日8时站上水位 26.20m,水势落,站下水位 24.75m,水势落, 水流特性为逆流.开机 2 台,总功率 1200kW,计算抽水流量 16.0m 3 /s.A 格式编码为: D980A122206010800ZU26.20ZS4ZB24.75ZS4HS4NS 2NW1200Q16.0QS4DTM400WM38HS4WM20TM 05101700ZUMM26.34TM05250900ZBMM25.80NN 64 11 潮汐水情编码 11.1 一般规定 11.1.1 在潮汐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潮汐水情等三类信息.潮汐水情 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11.1.1. 11.1.2 潮汐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潮位、风力风向、波浪高度和气压等信息. 11.1.3 潮位应包括高(低)潮位和旬(月)特征值潮位等信息. 11.1.4 规定报送高潮位的潮水河(或感潮河段)的水情站和海洋水情站,当高潮位出 现时,应连同前次低潮位及发生时间一起编报. 11.1.5 除及时报送潮汐水情的水情站,在编报 8 时水情时,还应附报前 24h 内的高、 低潮位及其发生时间. 11.1.6 报送旬、月特征值潮位和最大风力时,应同时报送其发生时间. 11.1.7 报送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水情站,各主管机关可根据需要规定报送标准,达 到标准时应及时编报. 11.1.8 报送波浪高度的水情站,应同时报送风力风向. 11.1.9 受台风暴潮影响时,水情站应按主管机关的规定段次及时报送逐时潮位和高低 潮位;有报送风力风向、波浪高度和气压任务的水情站还应列报风力风向、波浪高度和 气压. 11.2 标识符 11.2.1 潮汐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潮汐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11.2.2 潮汐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1.2.2 的规定执行. 图11.1.1 潮汐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潮汐 信息类 65 表11.2.2 潮汐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潮位 Z 15 月最高潮位 ZMM 2 高潮位 ZH 16 旬最低潮位 ZXN 3 旬平均高潮位 ZHX 17 月最低潮位 ZMN 4 月平均高潮位 ZHM 18 水势状态 ZS 5 低潮位 ZL 19 高(低)潮位 发生时间 TM 6 旬平均低潮位 ZLX 20 风向 UC 7 月平均低潮位 ZLM 21 风力(级) UE 8 高高潮位 ZHH 22 最大风力(级) UEM 9 低高潮位 ZHL 23 风速 US 10 高低潮位 ZLH 24 最大风速 USM 11 低低潮位 ZLL 25 最大风力(速) 发生时间 TEM 12 日平均高潮位 ZHD 26 波浪高度 HW 13 日平均低潮位 ZLD 27 气压 FL 14 旬最高潮位 ZXM 11.2.3 水位(包括逐时潮位)及潮位的编码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 执行.编报高(低)潮位、旬(月)潮位特征值时,可不列报水势和水流特征等信息. 潮位和风力特征值的编码方法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中有关水位、流量特征值的 编码规定执行. 11.2.4 当不能判定高高潮位和低高潮位、高低潮位和低低潮位时,应按高潮位、低潮 位编报. 11.2.5 报送风力可采用风速或蒲福氏等级(见附录 C)编报,用01~12 表示.有风速 计的站,风力应按实际测得的风速或蒲福氏等级编报.风速应以米每秒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无风速计的站,可按陆地或水面物体受风力影响所引起的现象,判断风力的蒲 福氏等级. 11.2.6 风向以 16 个方位表示,风向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1.2.6 的规定执行. 表11.2.6 风向分类及其代码 风向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UC 1 2 3 4 5 6 7 8 风向 南 西南南 西南 西南西 西 西北西 西北 西北北 U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2.7 波浪高度应以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11.2.8 气压应以百帕计,记至整数. 66 11.3 编码格式 11.3.1 在潮汐水情编码中,应按潮位、风力风向、波浪高度、气压的顺序编列. 11.3.2 A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1.3.2. 11.3.3 B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1.3.3. 11.3.4 C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1.3.4. CT 观测 时间码 Z … 测站 编码 时间 步长码 潮水 位2潮水 位1NN 图11.3.4 C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气压 1 FL 气压 2 高(低)潮水 位发生时间 TM 图11.3.2 A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AT 测站 编码 观测 时间码 潮水 位NN 高(低)潮水 位标识符 高(低) 潮水位 UE 风向UC 风力 HW 波浪 高度 Z FL 气压 US 风速 TEM 最大风力 发生时间 UEM 最大 风力 USM 最大 风速 旬月 极值 旬月极值 标识符 旬月 均值 旬月均值 标识符 图11.3.3 B 格式潮汐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HW FL 波浪 高度 波浪 高度 气压气压NN … TM BT 观测 时间码 高(低)潮水 位标识符 UE UC Z US 高(低)潮水 位发生时间 测站 编码 1 潮水 位高(低) 潮水位 风向风力ST 高(低)潮水 位发生时间 测站 编码 2 潮水 位高(低) 潮水位 风向风力ST 风速风速旬月均值 标识符 旬月极值 标识符 旬月 均值 旬月 极值 旬月 均值 旬月 极值 67 11.4 编码示例 11.4.1 编报潮位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81586,8 月5日8时34 分出现高低潮位-0.19m,14 时2分出现高高潮位 0.99m,21 时4分出现低低潮位-0.38m,6 日1时38 分出现低高潮位 0.25m.6 日8时水位-0.09m,水势落.A 格式编码为: T80Z–0.09ZS4TM08050834ZLH–0.19TM 08051402ZHH0.99TM08052104ZLL–0.38TM08060138ZHL 0.25NN 11.4.2 编报高潮位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60390, 7 月12 日6 时55 分出现低潮位1.36m, 12 时50 分出现高潮位 5.70m, 规定该站观测高潮位后应及时报送,7 月12 日13 时编报的 A 格式编码为: T6039007121300TM07120655ZL1.36TM07121250ZH5.70 NN 11.4.3 编报 8 时潮位、风力风向、波浪高度和气压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69852,12 月15 日8时0分潮位 4.20m,水势涨,东风 5 级,波浪高度 1.03m,气压 980*102 Pa;14 日平均高潮位 4.78m,日平均低潮位 3.98m;14 日9时30 分高高潮位 5.12m,15 日1时12 分低高潮位 5.01m,14 日17 时24 分高低潮位 3.25m, 15 日6时6分低低潮位 2.89m;14 日最大风力 6 级,出现时间 21 时12 分.A 格式编码 为: T6985212150800Z4.20ZS5ZHD4.78ZLD3.98TM121 40930ZHH5.12TM12141724ZLH3.25TM12150112ZHL5.01 TM12150606ZLL2.89UC3UE5TEM12142112UEM6HW 1.03 FL980NN 11.4.4 编报任意时间潮位(1)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60345,12 月15 日11 时12 分潮位 4.22m,水势涨,东风 5 级,波浪高度 1.03m,气压 980*102 Pa.A 格式编码为: T6034512151112Z4.22ZS5UC5UE5HW1.03FL980 NN 11.4.5 编报任意时间潮位(2)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88888, 12 月15 日11时0分高潮位 5.12m, 14 日17 时24 分次低潮位 3.25m, 东风 5 级,波浪高度 1.03m,气压 980*102 Pa.A 格式编码为: 68 T8888812151100ZH5.12TM12141724ZL3.25UC5UE 5HW1.03FL980NN 11.4.6 编报旬、月潮位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81632,7 月21 日4时19 分旬最高潮位 10.69m,31 日22 时40 分旬、月 最低潮位 9.75m;11 日21 时30 分月最高潮位 10.95m;月平均低潮位 10.46m.A 格式 编码为: T8163208010800ZLM10.46TT07210419ZXM10.69TM 07312240ZMN9.75TM07112130ZMM10.95NN 11.4.7 编报逐时潮位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60350,12 月15 日9时潮位 4.22m,10 时潮位 4.32m,11 时潮位 4.52m, 12 时潮位 5.10m,13 时潮位 3.95m,14 时潮位 2.75m.采用 C 格式编码为: CT6035012150900DRH01Z4.224.324.525.103.952.75 NN 11.4.8 修正潮位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潮位站 60390,7 月12 日6时55 分出现低潮位 1.36m,12 时50 分出现高潮位 570m,规定该站观测高潮位后应及时报送.7 月12 日13 时编报时误将高潮位编报成高 高潮位,原编码为: T6039007121300TM07120655ZL1.36TM07121250ZHH 5.70NN 修正错报后的编码为: RT6039007121300TM07120655ZL1.36TM07121250ZH 5.70NN 69 12 沙情编码 12.1 一般规定 12.1.1 沙情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含沙量、旬(月)径流总量、旬(月)输沙总量等 信息. 12.1.2 编报含沙量的水情站,应编报每日 8 时含沙量.当沙情有较大变化时,还应编 报含沙量过程,并列报日平均含沙量. 12.1.3 当日的含沙量最迟应在次日内报出,沙峰应在当日内报出. 12.1.4 旬、月输沙总量,应在旬或月终了后 3 日内报出.观测时间应以旬、月终了日 次日(1 日、11 日、21 日)8 时编列. 12.1.5 编报输沙总量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径流总量. 12.1.6 编报调(输)水量时,可仅编报每日径流总量. 12.2 标识符 12.2.1 沙情信息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按观测沙情的水情站类别确定. 12.2.2 沙情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2.2.2 的规定执行. 表12.2.2 沙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含沙量 SQ 7 日径流总量 RWD 2 含沙量测算方式 SQS 8 旬径流总量 RWX 3 日平均含沙量 SD 9 月径流总量 RWM 4 日平均含沙量测算方式 SDS 10 日输沙总量 SWD 5 沙峰 SM 11 旬输沙总量 SWX 6 沙峰测算方式 SMS 12 月输沙总量 SWM 12.2.3 含沙量、沙峰、日平均含沙量均应以千克每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3 位小数. 12.2.4 含沙量、沙峰、日平均含沙量测算方式及其代码应按表 12.2.4 规定执行. 表12.2.4 含沙量测算方式及其代码表 测算方式 混合法 单沙法 单位水样 推估法 实测断面 平均含沙量 其他 SQS、SDS、SMS 1 2 3 4 9 12.2.5 旬、月径流总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4 位小数. 旬、月输沙总量应以 万吨计,最多记至 4 位小数. 70 12.3 编码格式 12.3.1 在沙情编码中,应按含沙量、沙峰、日平均含沙量、径流总量、输沙总量的顺 序编列. 12.3.2 含沙量、沙峰、日平均含沙量均应按含沙量值、含沙量测算方式的顺序编列. 12.3.3 输沙总量应按先旬后月、先径流总量后输沙总量的顺序编列. 12.3.4 A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2.3.4. 12.3.5 B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2.3.5. 图12.3.4 A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SM 沙峰 量 沙峰 SMS 沙峰测 算方式 SQ 含沙 量SQS 含沙量测 算方式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AH 含沙量 NN RWD 日径流输沙总量 日径流 总量 SWD 日输沙 总量 RWX 旬径流输沙总量 旬径流 总量 SWX 旬输沙 总量 RW M 月径流输沙总量 月径流 总量 SW M 月输沙 总量 SDS SD 日平均 含沙量 日平均含沙量 日平均含沙 量测算方式 SM SMS 沙峰 RWM 月径流 输沙总量 SWM 观测 时间码 BH SQ SQS 含沙量 SD 日均含沙量 SDS RWD 日径流 输沙总量 SWD RWX 旬径流 输沙总量 SWX 旬径 流总 量 旬输 沙总 量 月径 流总 量 月输 沙总 量 沙峰 沙峰 测算 方式 含水 量 含沙量 测算方 式 日平均 含沙量 日平均含 沙量测算 方式 水情 站码 1 ST 日径 流总 量 日输 沙总 量图12.3.5 B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旬径 流总 量 旬输 沙总 量 月径 流总 量 月输 沙总 量 沙峰 沙峰 测算 方式 含水 量 含沙量 测算方 式 日平均 含沙量 日平均含 沙量测算 方式 水情 站码 2 ST 日径 流总 量 日输 沙总 量NN … 71 12.3.6 C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2.3.6. 图12.3.6 C 格式河道站沙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12.3.7 水库(湖泊)站、闸坝站编报沙情时,编码格式标识符应按表 12.2.2 的规定执 行,各沙情要素的编报顺序与河道站相同. 12.4 编码示例 12.4.1 同时列报推求与实测的断面平均含沙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558,7 月15 日13 时由单位水样推求的断面平均含沙量为 98.4 kg/m3 , 同日 18 时实测的断面平均含沙量为 253 kg/m3 .A 格式编码为: H40SQ98.4SQS3TT07151800SQ253 SQS4NN 12.4.2 加报沙峰并报日平均含沙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558,8 月18 日15 时实测沙峰断面平均含沙量为 1240 kg/m3 ,18 日日 平均含沙量 1100 kg/m3 (由实测成果用流量加权法求得) .A 格式编码为: H40SM1240SMS4TT08190800SD1100SDS 4NN 日径流 输沙总量 旬径流 输沙总量 月径流 输沙总量 NN 沙峰 沙峰 测算 方式 含沙量 测算方 式 日平均 含沙量 日平均含 沙量测算 方式 数据组 1 日径 流总 量 旬径 流总 量 旬输 沙总 量 月径 流总 量 月输 沙总 量 日输 沙总 量 沙峰 沙峰 测算 方式 含沙量 测算方 式 日平均 含沙量 日平均含 沙量测算 方式 数据组 2、…、n 日径 流总 量 旬径 流总 量 旬输 沙总 量 月径 流总 量 月输 沙总 量 日输 沙总 量 观测 时间码 CH 日均含沙量 水情 站码 时间步 长码 含沙量 沙峰 SD SDS SM SMS SQ SQS 生SDS RWX SWX RWM SWM 含沙 量 含沙 量72 12.4.3 编报旬及月径流总量和输沙总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6532,9 月下旬径流总量 6.286 亿m3 ,输沙总量 0.3058 亿t,9 月月径 流总量 24.78 亿m3 ,输沙总量 1.482 亿t,10 月1日8时编报的 A 格式编码为: H4653210010800RWX628.6SWX3058RWM2478SWM 14820NN 12.4.4 编报旬径流总量和输沙总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6532,7 月11 日8时编报 7 月上旬径流总量和输沙总量,该站 7 月上旬 径流总量 12.85 亿m3 ,输沙总量 184 万t.A 格式编码为: H4653207110800RWX1285SWX184NN 12.4.5 同时报送多个站沙情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站 11 月1日8时需报送站码为 41046、41140、41150 和46532 的4个河道 站10 月份月径流总量,上述 4 个站 10 月份月径流总量分别为 19.78 亿m3 、20.8 亿m3 、 22.13 亿m3 、24.78 亿m3 ,月输沙总量分别为 1.08 亿t、1.132 亿t、1.285 亿t、1.482 亿t,则宜采用 B 格式较为简便,其编码为: BH11010800RWMSWM ST41046197810800 ST41140208011320 ST410 ST46532247814820 NN 也可采用 A 格式编码,但需每站编列一份报文. 12.4.6 编报一站多日、多时段含沙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6532,11 月5日编报本站本月 2 日8时至 4 日20 时含沙量.含沙量情 况分别为:2 日8时3.07 kg/m3 、2 日20 时2.73 kg/m3 、3 日8时2.31 kg/m3 、3 日20 时2.29 kg/m3 、4 日8时1.73 kg/m3 、4 日20 时2.05 kg/m3 ,均为单位水样推估含沙量,则 宜采用 C 格式较为简便,其编码为: CH4653211020800DRH12SQSQS3.0732.7332.313 2.2931.7332.053NN 也可采用 A 格式编码,其编码为: H4653211020800SQ3.07SQS1TT11022000SQ2.73SQS 1TT11030800SQ2.31SQS1TT11032000SQ2.29SQS1 73 TT11040800SQ1.73SQS1TT11042000SQ2.05SQS1NN 12.4.7 单站同时报送降雨、河道水情和沙情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4151,采用三级报汛,时段雨量 5mm 起报.该站 7 月3日8~14 时无降 雨, 14~20 时降雨量为 3mm, 20 时天气阴, 20 时至 4 日2时无降雨, 2~8 时降雨量 15mm, 日降雨量 18mm,8 时仍在下雨;该站 4 日8时水位 77.43m,水势涨,查线相应流量为 537m3 /s; 3 日8时该站测得单位水样含沙量为 13.5kg/m3 , 4 日8时单位水样含沙量为 123 kg/m3 .该站的报文编码为: 3 日20 时、4 日2时,因降雨量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4 日8时的编码为: AH44SQ13.5SQS1TT07032000P63WS8 TT07040800P615PD18WS7Z77.43ZS5Q537QS 1SQ123SQS1NN 12.4.8 更正沙情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6532,发出报文如下: H4653210010800Z28.42ZS6Q370QS1RWX628.8 SWX3058RWM2478SWM148.2NN 经检查发现编码中将 9 月输沙总量 1.482 亿t误编为 148.2 万t, 立即编报修正编码. 此时,应编列出所有沙情内容,更正沙情错报如下: RH4653210010800RWX628.8SWX3058RWM2478SWM14820 NN 12.4.9 报送调水水量的示例如下: 黑河向东居延海调水, 10 月11 日8时狼心山 (东) 水文站 (站码 04519) 水位 97.48m, 流量 60.7m3 /s,11 月10 日过水量为 430 万m3 ,编码为: CH0451910110800Z97.48ZS5Q60.7RWD4.3NN 12.4.10 报送河道日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站码 25062999)报送 10 月1~3 日的日径流量 1.45 亿m3 、1.58 亿m3 、 1.64 亿m3 .编码为: CH0DRD01RWD145158164NN 12.4.11 报送河道月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站码 25062998)报送 10~12 月的月径流量预报,预报值分别为 54.56 亿m3 、58.33 亿m3 、56.76 亿m3 .编码为: CH0DRM01RWM545658335676NN 74 13 冰情编码 13.1 一般规定 13.1.1 冰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气温、水温、断面冰厚、定量冰情、定性冰情等信息. 13.1.2 编报冰情信息时,应首先编列冰情现象的编号,然后编列该冰情现象的各要素. 冰情现象的编号应列报,不应遗漏. 13.1.3 在编报单站的冰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的冰情现象,应按照冰情现象编号,由小到大依次分类编列. 2 对于同一冰情现象,应遵循测验河段、测验河段上游、测验河段下游的顺序编 列. 3 只有当一类冰情现象的信息编报结束,才能编报另一类冰情现象的信息. 13.1.4 各类冰情现象发生位置和距离的编号为河道站的河段;水库(湖泊)冰情站可 用区号、段号表示位置和距离.区号、段号的编列应按本标准附录 A.0.10 的规定执行. 13.1.5 由于流冰堆积、冰坝、冰塞或其他冰情引起水位、流量发生显著变化时,应随 时编报其变化过程和洪峰. 13.1.6 气温信息应包括瞬时气温、日(旬、月)最高(最低)气温、日(旬、月)平 均气温.旬(月)最高(最低)气温、旬(月)平均气温的编报应符合附录 A.0.9 的规 定.瞬时气温是否编报,由主管机关规定. 13.1.7 水温信息应包括瞬时水温、日(旬、月)平均水温.旬(月)平均水温的编报 应符合附录 A.0.9 的规定.瞬时水温是否编报,由主管机关规定. 13.1.8 断面冰厚应包括断面平均冰厚、断面冰上雪深和断面冰下冰花厚.按实际观测 的厚(深)度编报. 13.1.9 定量冰情应包括岸冰、流冰花、流冰、封冻、解冻、流冰堆积和冰坝等 7 种. 各种定量冰情可编报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岸冰信息应包括左岸冰宽、右岸冰宽和平均厚度. 2 流冰花或流冰信息应包括流冰花或流冰密度、流冰平均厚度、最大冰块面积、 最大冰块流速、流冰量、日平均流冰量. 3 封冻信息应包括封冻位置、距离、封冻性质. 4 解冻信息应包括解冻位置、距离、解冻性质. 75 5 流冰堆积信息应包括流冰堆积位置、距离、宽度. 6 冰坝信息应包括冰坝位置、距离、发展趋势、冰坝高度、冰坝宽度、上游水位、 高程标志、上游水势. 13.1.10 定性冰情可分微冰、水内冰、清沟、清沟消失、封冻冰上不能行人等 27 种冰 情现象.编报定性冰情时,应编报定性冰情的编号、位置和距离. 13.1.11 编报冰情现象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每种冰情现象的编报次数,应以能掌握其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连续变化过程为 准,遇到冰情现象出现或消失时应及时编报.变化显著时应随时加报;变化缓慢时可每 日一报或数日一报;稳定封冻期的冰情现象可减少到数日一报或停报. 2 重点冰情预报站,可由领导机关事先指定,当最低气温转负时,即开始逐日编 报气温. 3 稳定封冻后,水温连续 5 日在 0.2O C 以下时,可以停报;春季第一次融冰或冰 上积雪融化时,应继续逐日编报. 4 流冰花或流冰时,一般只报测验河段的流冰密度及厚度. 13.1.12 当冰情现象复杂不能按本标准规定编报时,可用其他方式报送. 13.2 标识符 13.2.1 冰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按观测冰情的水情站类别确定. 13.2.2 冰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3.2.2 的规定执行. 表13.2.2 冰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瞬时气温 AI 24 日平均流冰量 IRQD 2 日最高气温 ADM 25 封冻位置 IFP 3 旬最高气温 AXM 26 封冻距离 IFD 4 月最高气温 AMM 27 封冻性质 IFQ 5 日最低气温 ADN 28 解冻位置 IGP 6 旬最低气温 AXN 29 解冻距离 IGD 7 月最低气温 AMN 30 解冻性质 IGQ 8 日平均气温 AD 31 流冰堆积位置 IPP 9 旬平均气温 AX 32 流冰堆积距离 IPD 10 月平均气温 AM 33 流冰堆积宽度 IPW 11 瞬时水温 C 34 冰坝位置 IDP 12 日平均水温 CD 35 冰坝距离 IDD 13 旬平均水温 CX 36 冰坝发展趋势 IDT 14 月平均水温 CM 37 冰坝高度 IDH 15 冰情现象代码 IP 38 冰坝宽度 IDW 16 岸冰左岸宽度 IBL 39 冰坝上游水位 IDZ 17 岸冰右岸宽度 IBR 40 冰坝上游水位高程标志 IDI 76 18 岸冰平均厚度 IBT 41 冰坝上游水位水势 IDU 19 流冰或流冰花密度 IRD 42 定性冰情位置 ICP 20 流冰平均厚度 IRT 43 定性冰情距离 ICD 21 最大冰块面积 IRA 44 断面平均冰厚 IAT 22 最大冰块流速 IRV 45 冰上积雪深度 ISH 23 流冰量 IRQ 46 冰下冰花厚 IST 13.2.3 冰情现象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3-1、表13.2.3-2 的规定执行. 表13.2.3-1 定量冰情现象分类及其代码表 冰情现象 IP 冰情现象 IP 岸冰 1 解冻 5 流冰花 2 流冰堆积 6 流冰 3 冰坝 7 封冻 4 表13.2.3-2 定性冰情现象分类及其代码表 冰情现象 IP 冰情现象 IP 微冰 10 冰层塌陷 24 水内冰 11 冰色变白 25 清沟 12 冰色变黄 26 清沟消失 13 岸边融冰 27 冰上不能行人 14 河心融冰 28 冰上可行人 15 冰滑动 29 冰上可行马车 16 冰塞被炸毁 30 冰上可行汽车 17 冰堆被炸毁 31 悬冰 18 冰坝被炸毁 32 冰桥 19 冰塞自然冲毁 33 冰塞 20 冰堆自然冲毁 34 连底冻 21 冰坝自然冲毁 35 冰上有水 22 终冰日期 36 冰上结冰 23 13.2.4 气温、水温应以摄氏度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用负值表示摄氏零度以下. 13.2.5 冰情位置是指发生封冻、解冻、冰坝等冰情现象发生地与测验河段的位置关系. 冰情位置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5 的规定执行. 表13.2.5 冰情位置及其代码 所处位置 位于测验河段 位于测验河段上游 位于测验河段下游 IFP、IGP、IDP、ICP 0 1 2 13.2.6 冰情发生的距离是指封冻、解冻、冰坝等冰情现象的发生地至基本断面的里程, 应以千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13.2.7 编报岸冰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左(右)岸冰宽用左(右)岸岸冰占河面宽的比值表示,岸冰占河面宽的比值 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7 的规定执行. 77 表13.2.7 岸冰占河面宽的比值及其代码 比值 <0.5/10 1/10 2/10 3/10 4/10 类推 IRD、IBL、IBR 0 1 2 3 4 类推 2 岸冰平均厚度应以厘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13.2.8 编报流冰或流冰花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流冰或流冰花密度,是指测验河段内流冰块和流冰花面积与敞露水面面积的比 值,其比值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7 的规定执行. 2 流冰平均厚度应以厘米计,记至整数. 3 最大冰块面积应以平方米计,记至整数. 4 最大冰块流速应以米每秒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5 流冰量、日平均流冰量应以立方米每秒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13.2.9 编报封冻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封冻位置是指封冻河段与测验河段的位置关系,其位置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5 规定执行. 2 封冻距离编码应按 13.2.6 条的规定执行. 3 封冻性质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9 的规定执行. 表13.2.9 封冻性质分类及其代码 封冻性质 以平封为主 以立封为主 IFQ 1 2 13.2.10 编报解冻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解冻位置是指解冻河段与测验河段的位置关系,其位置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5 的规定执行. 2 解冻距离编码应按 13.2.6 的规定执行. 3 解冻性质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10 的规定执行. 表13.2.10 解冻性质分类及其代码 解冻性质 文开 武开 半文半武开 IGQ 1 2 3 13.2.11 编报流冰堆积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流冰堆积位置是指流冰堆积河段位于测验河段的所处位置,其位置及其代码应 按表 13.2.5 的规定执行. 2 流冰堆积距离编码应按 13.2.6 的规定执行. 3 流冰宽度是指流冰堆积宽占水面宽的比值,其比值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7 的规 78 定执行. 13.2.12 编报冰坝信息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冰坝位置是指冰坝现象发生地与测验河段的位置关系,其位置及其编码应按表 13.2.5 的规定执行. 2 冰坝距离编码应按 13.2.6 条的规定执行. 3 冰坝发展趋势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12-1 的规定执行. 表13.2.12-1 冰坝发展趋势分类及其代码 冰坝发展趋势 稳定 增强 减弱 IDT 0 1 2 4 冰坝高度是指冰坝高出上游水面的平均高度,应以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5 冰坝长度是指冰坝顺河流方向的长度,应以米计,记至整数. 6 冰坝上游水位是指冰坝上游的水位,以水位实测值或水面相对于某高程标志的 高差表示,应以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7 上游水位高程标志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12-2 的规定执行.若水面低于高程 标志,应在高差数值前加负号编报. 表13.2.12-2 上游水位高程标志分类及其代码 上游水位 观测参考物 水位为海 拔高程 水位为水 面距堤顶 的高差 水位为水面 距某特定居 民点的高差 水位为水面 距某特定建 筑物的高差 水位为水面 距保证水 位的高差 IDI 1 2 3 4 5 8 水势的编码方法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行. 9 若水位、水位高程标志中某项不明时,上游水位要素代码不应列入报文中. 13.2.13 编报定性冰情报文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定性冰情现象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3 的规定执行. 2 定性冰情的位置及其代码应按表 13.2.5 的规定执行. 3 定性冰情的距离编码应按 13.2.6 的规定执行. 13.2.14 断面平均冰厚、冰上积雪深度应以厘米计,记至整数. 13.2.15 冰下冰花厚编码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以1、 2、 3、 …表示冰花厚占冰下水深的比例, 其比例分别为 1/10、 2/10、 3/10 …, 其余依次类推. 2 若无冰花,应以 0 表示. 3 若全部被冰花填满,应以 10 表示. 79 13.3 编码格式 13.3.1 在冰情编码中,应按气温、水温、断面冰厚、定量冰情、定性冰情的顺序编列. 13.3.2 气温、水温应首先编报瞬时值,然后按日、旬、月值次序编报.每类编报中的 顺序为最高值、最低值、日(旬、月)平均值. 13.3.3 断面平均冰厚、冰上雪深、冰下冰花厚应依次编列,并应编列在各定量及定性 冰情之前. 13.3.4 冰情要素应按冰情现象编号由小到大依次编列,各类冰情要素编列顺序应按表 13.3.4 的规定执行. 表13.3.4 各类冰情现象的编列顺序 序号 冰情现象 编号 编列顺序 1 岸冰 1 冰情现象编号、左岸冰宽、右岸冰宽、平均厚度 2 流冰花 2 3 流冰 3 冰情现象编号、流冰花或流冰密度、流冰平均厚度、最大冰块面 积、最大冰块流速、流冰量、日均流冰量 4 封冻 4 冰情现象编号、位置、距离、封冻性质 5 解冻 5 冰情现象编号、位置、距离、解冻性质 6 流冰堆积 6 冰情现象编号、位置、距离、宽度 7 冰坝 7 冰情现象编号、位置、距离、发展趋势、高度、宽度、上游水位、 上游水位高程标志、上游水位水势 8 定性冰情 10-36 冰情现象编号、位置、距离 13.3.5 冰情信息宜采用 A 格式编报.A 格式冰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3.3.5. 13.3.6 当采用 B、C 格式编报时,要素标识符组中各冰情要素标识符的列报顺序与 A 格式相同. 图13.3.5 A 格式冰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断面冰 下冰花 厚IST IAT 断面平 均冰厚 值ISH 断面冰 上雪深 值 断面平均冰厚 定量冰情 IP 定量 冰情 编号 定量冰 情要素 标识符 定量冰 情要素 对应值 … IP 定性冰 情现象 编号 ICP 定性冰 情发生 位置 ICD … 定性冰 情发生 距离 定性冰情 NN ADM 日最 高气 温ADN 日最 低气 温AD 日平 均气 温 日水、气温 CD 日平 均水 温 水情站 码 观测时 间码 C 瞬时 水温 编码格 式标识 符AI 瞬时 气温 瞬时水、气温 TM AMN 月最 低气 温AM 月平 均气 温CM 月平 均水 温 月水、气温 月最低 气温出 现时间 AXM 旬最 高气 温AXN 旬最 低气 温AX 旬平 均气 温CX 旬平 均水 温 旬水、气温 旬最高 气温出 现时间 TM 旬最低 气温出 现时间 TM AMM 月最 高气 温 月最高 气温出 现时间 TM 月水、气温 80 13.3.7 水库(湖泊)站、闸坝站编报冰情时,编码格式标识符应按表 13.2.2 的规定执 行. 13.4 编码示例 13.4.1 编报气温、水温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41507,11 月14 日8时前 24h 内最高气温 1.1℃,最低气温-9.2℃,13 日 平均气温-4.4℃,平均水温 0.2℃.A 格式编码为: K40ADM1.1ADN–9.2AD–4.4CD0.2NN 13.4.2 编报岸冰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307,11 月28 日8时测得左、右岸的岸冰宽度分别占河面宽的 1/10 和2/10,岸冰厚度 0.16m,前24h 内最高气温-2.2℃,最低气温-15.6℃,昨日平均气温-9.1 ℃,平均水温 0℃.A 格式编码为: H40ADM–2.2ADN–15.6AD–9.1CD0IP 1IBL1IBR2IBT16NN 13.4.3 编报流冰花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561,11 月12 日8时前 24h 内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13.4℃;11 日平均气温-8.2℃,平均水温 0.2℃,左、右岸的岸冰宽度分别占河面宽的 1/10 和2/10, 岸冰厚度 0.3m;流冰花,密度占敞露水面宽的 5/10,平均冰花厚 0.40m;最大冰块面积 120m2 ,最大冰块的流动速度 1.28m/s;测得流冰量为 18.5 m3 /s.A 格式编码为: H40ADM–2.6ADN–13.4AD–8.2CD0.2IP 1IBL1IBR2IBT30IP2IRD5IRT40IRA120IRV 1.28IRQ18.5NN 13.4.4 编报封冻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18350, 11 月7日8时发现断面上游 3km 处封冻,断面下游 2km 也封冻, 这两处都是立封,断面附近岸冰左、右岸的岸冰宽度分别占河面宽的 1/10 和3/10,岸 冰厚度 0.3m.A 格式编码为: H00IP1IBL1IBR3IBT30IP4IFP1 IFD3IFQ2IP4IFP2IFD2IFQ2NN 13.4.5 编报更正报文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18350,11 月7日8时发现断面上游 3km 处封冻,断面下游 2km 也封冻, 这两处都是立封,断面附近左岸冰宽度占河面宽的 1/10,右岸冰宽度占河面宽的 3/10, 81 岸冰厚度 0.3m.该站编发的报文为: H00IP1IBL1IBR1IBT30IP4IFP1 IFD3IFQ2IP4IFP2IFD2IFQ2NN 经检查后,发现右岸冰岸宽度占河面宽的比值 3/10 报错,将3误报为 1,立即编报 更正.更正报文为: RH00IP1IBL1IBR3IBT30IP4IFP 1IFD3IFQ2IP4IFP2IFD2IFQ2NN 13.4.6 编报解冻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41173,3 月2日8时观测到库内三段二区文开.A 格式编码为: K4117303020800IP5IGP2IGD3IGQ1NN 13.4.7 编报冰坝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083,11 月27 日14 时基本断面水位猛涨,经查勘,发现下游 2km 处 结有一冰坝,坝顶高出上游水面的平均高度为 1.5m,冰坝沿河长度 1500m,冰坝正在 继续增强.A 格式编码为: H4108311271400IP7IDP2IDD2IDT2IDH1.5IDW 1500NN 13.4.8 编报定性冰情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351,3 月7日15 时发现冰情测验河段冰色变白及岸边融冰,冰上可以 行人,上游 1km 处有清沟.A 格式编码为: H40IP12ICP1ICD1IP15ICP0IP25 ICP0IP27ICP0NN 13.4.9 编报多站冰情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站编报站码分别为 41082、41088、41120、41126 的4个河道站 11 月23 日8时的冰情.4 站24h 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 8、6、4、6,最低气温(单位℃)分 别为-1、-3、-7、-7;22 日平均气温(单位℃)分别为 3.8、1.2、-1.8、-1.3,平均水温 (单位℃)分别为 4.8、3.6、0、0,41120、41126 两站测验河段有流冰花现象,流冰花 占敞露水面宽分别为 1/10、3/10.B 格式编码为: BH11230800ADMADNADCDIPIRD ST410828–13.84.8MM ST410886–31.23.6MM ST411204–7–1.8021 82 ST411266–7–1.3023 NN 也可采用 A 格式编码: H4108211230800ADM8ADN-1AD3.8CD4.8ST41088 ADM6ADN–3AD1.2CD3.6ST41120ADM4ADN–7 AD–1.8CD0IP2IRD1ST41126ADM6ADN–7AD–1.3 CD0IP2IRD3NN 13.4.10 编报多日冰情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41120,12 月9日8时编报该站自 12 月1日以来每日 8 时冰情信息.逐日24h 最高气温(单位℃)依次为 3、4、-3、0、-6、-6、-5、-1、-2;最低气温(单位 ℃)分别为-10、-11、-14、-8、-13、-16、-16、-13、-11;前一日平均气温(单位℃) 依次为-4.2、-4.5、-7.2、-5.4、-8.8、-10.9、-10.7、-5.7、-6.8;前一日平均水温(单位 ℃)均为 0,1~7 日测验河段有岸冰及流冰花,左岸岸冰密度均为 1,1~4 日流冰密度 为3,5~7 日流冰密度为 4,8 日该站测验断面平封,9 日起到开河前该站不再报定量 及定性冰情.C 格式编码为: CH4112012010800DRD01ADMADNADCDIPIBLIPIRDIP IFPIFDIFQ3–10–4.201123MMMM4–11–4.5011 23MMMM–3–14–7.201123MMMM0–8 –5.401123MMMM–6–13–8.801124M MMM–6–16–10.901124MMMM–5–16 –10.701124MMMM–1–13–5.70MMMM4 001–2–11-6.80MMMMMMMMNN 13.4.11 单站同时报送降雨、水库水情和冰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 41175,仅观测坝前冰情,段号及区号均为 1.1 月9日8时测得 8 日降水 量为 4mm,8 时天气睛.同时测得库水位 11.69m,水势落,蓄水量为 1.2 亿m3 ,观测到 坝前有岸冰,其左岸宽为 4/10,右岸宽为 5/10,冰厚未观测.编码为: AK4117501090800PD4WS9Z11.69ZS4W120IP 1IBL4IBR5NN 83 14 土壤墒情编码 14.1 一般规定 14.1.1 在土壤墒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和土壤墒情等三类信息.土壤墒情可 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14.1.1. 14.1.2 土壤墒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作物情况、土壤类别和灌溉 情况等信息. 14.1.3 墒情站分为重点站、 基本站和临时站三类. 各类墒情站在测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重点站: 取七点土样测墒, 取样深度分别为地面以下 10 cm、 20 cm、 30 cm、 40 cm、 50 cm、60 cm 和100cm.除定期观测外,还应根据降雨和失墒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2 基本站:取三点土样测墒,取样深度分别为地面以下 10 cm、20 cm 和40cm.一 般只进行定期观测. 3 临时站:测墒取样同基本站.编报项目和编报时间由主管机关确定. 14.1.4 重点站和基本站每次应测报两种作物耕地的墒情信息,其中一种作物在规定的地 块内连续观测,另一种作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只有一种作物生长时,另一种可在白 地上进行观测. 14.1.5 土壤墒情的观测地点应在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河流、水库、湖泊、大型渠道 等较远的大区域耕地中,选择能够代表大面积农作物状况和同一土壤性质的地段,并要 求尽可能固定在同一区域. 14.1.6 土壤墒情的观测分为定期测报和不定期测报两种.定期测报应在每旬旬初(即1日、11 日和 21 日)8 时进行.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定期观测也可以定为每候候初(即1日、6 日、11 日、16 日、21 日和 26 日)8 时测报一次.在汛期地面有积水和北方严寒季 节冻土深度超过 10cm 时可停止观测. 14.1.7 土壤含水率是指土壤的重量含水率,用百分比表示.某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可取同 一深度两个(或三个)土样的含水率的平均值. 14.1.8 作物情况可分为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期、作物受害原因、作物受害级别和土壤类 别等. 图14.1.1 土壤墒情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墒情 信息类 84 14.1.9 作物种类是指土壤含水率观测地点的作物种类,分为白地、小麦、水稻、春播杂 粮、夏播杂粮、薯类、棉花、油菜和甘蔗九类.春播杂粮是指玉米、高梁、谷子等,夏 播杂粮是指豆类、晚玉米等. 14.1.10 作物生长期是指作物生长所处阶段,分为白地、播种期、幼苗期、成长期、开 花结果期和黄熟期. 14.1.11 作物受害原因可分为生长正常(未受灾)、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和其它 七种. 14.1.12 作物受害级别是指作物受害的严重程度,即土壤墒情观测点附近主要农作物的 受害程度,分为未受灾、轻度受灾、中度受灾、严重受灾、绝收五种.轻度受灾是指 25% 以下作物受灾;中度受灾是指 25%~50%作物受灾;严重受灾是指 50%~75%作物受灾; 绝收是指 75%以上作物受灾. 14.1.13 土壤类别是指土壤墒情观测点土样的类型,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4.1.14 垂线平均土壤含水率是指地面至某一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率. 14.1.15 干土层厚度是指观测地点地表层的土壤含水率达到凋萎含水率的土层厚度. 14.1.16 灌溉间隔天数是指观测日期距最近一次灌溉日期的天数. 14.1.17 降水间隔天数是指观测日期距最近一次降水日期的天数. 14.1.18 第二块耕地引导符 MER 为两块耕地墒情信息编码的间隔符. 14.1.19 土壤含水率测法是指土壤含水率的观测方法,分为称重法、放射法、时域反射 仪法、传感器法和其他方法等五种. 14.1.20 墒情站如有地下水埋深信息,可编列在第二块耕地墒情信息之后. 14.1.21 当需要编报的项目和内容超出本标准规定时,在不违背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 各地可制定补充规定,并通知有关信息接受单位. 14.2 标识符 14.2.1 土壤墒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土壤墒情类编码格式标识符. 14.2.2 土壤墒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4.2.2 的规定执行. 表14.2.2 土壤墒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表层土壤含水率 M0 14 作物种类 MK 2 10cm 处土壤含水率 M10 15 作物生长期 MG 3 20cm 处土壤含水率 M20 16 作物受害原因 MS 4 30cm 处土壤含水率 M30 17 作物受害级别 MR 5 40cm 处土壤含水率 M40 18 土壤类别 MC 6 50cm 处土壤含水率 M50 19 干土层厚度 MT 7 60cm 处土壤含水率 M60 20 灌溉间隔天数 MD 85 8 70cm 处土壤含水率 M70 21 降水间隔天数 MP 9 80cm 处土壤含水率 M80 22 第二块耕地引导符 MER 10 90cm 处土壤含水率 M90 23 土壤含水率测法 MM 11 100cm 处土壤含水率 M100 24 地下水埋深 H 12 110cm 处土壤含水率 M110 25 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ZS 13 垂线平均土壤含水率 MA 14.2.3 土壤含水率保留 1 位小数,省略百分号. 14.2.4 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期、作物受害原因、作物受害级别、土壤类别分类及其代码 应按表 14.2.4 的规定执行. 表14.2.4 作物各要素分类及其代码 墒情要素分类取值 作物种类 MK 作物生长期 MG 作物受害原因 MS 作物受害级别 MR 土壤类别 MC 0 白地 白地 生长正常 未受灾 1 小麦 播种期 干旱 轻度受灾 沙土 2 水稻 幼苗期 洪涝 中度受灾 壤土 3 春播杂粮 成长期 大风 严重受灾 黏土 4 夏播杂粮 开花结果期 冰雹 绝收 5 薯类 黄熟收割期 霜冻 6 棉花 其它 7 油菜 8 甘蔗 14.2.5 干土层厚度以厘米计,记至整数. 14.2.6 灌溉间隔天数的代码,用1代表前一天有灌溉,2 代表前两天有灌溉,……余依 此类推. 14.2.7 降水间隔天数的代码,用1代表前一天有降水,2 代表前两天有降水,……余依 此类推. 14.2.8 土壤含水率测法及其代码应按表 14.2.8 的规定执行. 表14.2.8 土壤含水率测法及其代码 土壤含水量测法 称重法 放射法 时域反射仪法 传感器法 其它方法 MM 1 2 3 4 9 14.3 编码格式 14.3.1 在土壤墒情编码中,应按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测法、作物种类、生长期及受 害情况、土壤类别、干土层厚度及其他信息的顺序编列. 14.3.2 土壤墒情宜采用 A 格式编报,其基本格式见图 14.3.2. 86 图14.3.2 土壤墒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14.3.3 两种不同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应分别关联编码,不应交叉编列. 14.3.4 各种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应由浅到深关联编码. 14.4 编码示例 14.4.1 编报土壤墒情(1)的示例如下: 某基本墒情站站号 57513,6 月1日8时,在固定地块的冬小麦地里,用称重法测 得地表以下 10cm 处土壤含水率为 8.1%,20cm 处为 10.2%,40cm 处为 14.4%.根据调 查, 冬小麦普遍处在扬花期, 旱象很严重, 干土层厚度 8cm. 另在非固定的大田白地里,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 AM 第一种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 MK 作物及其受害情况信息 作物种类 分类取值 土壤含水率信息 不同深度土壤含 水率标识符 对应深度的 土壤含水率 测法 取值 MM MC 土壤类别 分类取值 MT 干土层厚度 分类取值 土壤及其他信息 第二种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 作物受害原 因分类取值 MS MR 作物受害级 别分类取值 作物及其受害情况信息 MG 作物生长期 分类取值 NN 结束符 H 地下水埋 深取值 ZS 地下水埋 深趋势 地下水埋深信息 MD 灌溉间 隔天数 MP 降水间 隔天数 第二种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 土壤及其他信息 MG 作物生长期 分类取值 MS 作物受害原 因分类取值 MR 作物受害级 别分类取值 第一种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 MC 土壤类别 分类取值 MD MT 干土层厚度 取值 土壤及其他信息 灌溉间 隔天数 MER MP 降水间 隔天数 土壤含水率信息 不同深度土壤含 水率标识符 对应深度的 土壤含水率 MM 测法 取值第二种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 MK 作物种类 分类取值 作物及其受害情况信息 87 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法测得 10cm 处土壤含水率为 14.0%,20cm 处为 15.1%,40cm 处为 18.3%.据村民反映,播种略有困难,有轻度旱象.两处土壤含水率观测的地块都是壤 土,已有 10d 没有灌溉,测墒之前 5d 有一次降水超过 10mm,实测地下水埋深 2.50m, 由于天晴少雨,地下水仍有下降趋势.编码为: M5751306010800M108.1M2010.2M4014.4MM1MK 1MG4MS1MR3MC2MT8MD10MP5MER M1014.0M2015.1M4018.3MM4MK0MG0MR0MC 2MD10MP5H2.50ZS4NN 14.4.2 编报土壤墒情(2)的示例如下: 某基本站站号 33143,10 月11 日8时,用称重法测得地表以下 10cm 处土壤含水 率为 16.0%,20cm 处19.1%,40cm 处为 23.4%.观测地块为冬小麦,出苗期,据当地 村民经验,生长良好.另在非固定地块棉花地里,用称重法测得 10cm 处土壤含水率为 14.4%,20cm 处为 16.1%,40cm 处为 20.0%,处在收获期,据村民经验,生长良好, 此两处观测地块都是粘土,无灌溉,前10d 有一次降水 15mm.该站实测地下水埋深 4.91m,趋势稳定.则编码为: M3314310110800M1016.0M2019.1M4023.4MM1MK 1MG2MS0MR0MC3MP10MERM1014.4M2016.1 M4020.0MM1MK6MG5MS0MR0MC3MP10 H4.91ZS6NN 14.4.3 编报土壤墒情(3)的示例如下: 某重点站站号 52149,4 月1日8时在冬小麦地里固定点用放射法观测的 10cm 处 土壤含水率为 10.6%,20cm 处为 13.3%,30cm 处为 13.5%,40cm 处为 15.0%,50cm 处为 18.1%,60cm 处为 22.2%,100cm 处为 25.3%.观测地下水埋深 3.40m,趋势稳定. 又在非固定的春玉米地里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法进行观测,10cm 处土壤含水率为 15.3%, 20cm 处为 17.1%,40cm 处为 17.5%,两个地块都是壤土,未灌溉,最后一次有效降水 与土壤墒情观测日期相隔 7d.冬小麦正处在拔节期,春玉米正处在出苗期,据村民反 映,冬小麦水分不足,玉米生长良好.编码为: M5214904010800M1010.6M2013.3M3013.5M4015.0 M5018.1M6022.2M10025.3MM2MK1MG3MS1 MR1MC2MP7MERM1015.3M2017.1M4017.5MM 4MK3MG2MS0MR0MC2MP7H3.40ZS6 88 NN 14.4.4 编报土壤墒情(4)的示例如下: 某基本站站号 34180,5 月1日8时在冬小麦固定的地块用称重法观测,10cm 处土 壤含水率为 15.6%, 20cm 处为 18.1%, 40cm 处为 24.3%.前4d 有灌溉.小麦生长正常, 正处在灌浆期.观测地下水埋深 3.50m,地下水有上涨趋势.又在非固定地块玉米地里 用时域反射仪法观测到 10cm 处土壤含水率为 19.3%,20cm 处为 20.1%,40cm 处为 22.1%.玉米正在拔节,前4d 有灌溉,生长正常.两块地都是壤土.编码为: M34M1015.6M2018.1M4024.3MM1MK1 MG4MS0MR0MC2MD4MERM1019.3M2020.1M40 22.1MM1MK3MG3MS0MR0MC2MD4H3.50 ZS5NN 89 15 地下水情编码 15.1 一般规定 15.1.1 在地下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地下水情等三类信息.地下水情可 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 15.1.1. 15.1.2 地下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温、泉水流量、地下水开采 量等信息. 15.1.3 地下水埋深是指地面至地下水水面的距离.当地下水上升至地面或超出地面引 起地面有积水时,地下水埋深为零. 15.1.4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温和泉水流量的旬、月特征值的编报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0.9 的规定. 15.1.5 地下水开采量是指以井的形式抽取的地下水量,计算时段以日、旬、月、年计. 15.1.6 当地下水观测井出现井干或地面积水现象时,应立即编报.在井干、地面积水 期间可停止编报,当上述两种现象消失后应立即恢复正常编报. 15.1.7 当需要编报的项目和内容超出本标准规定时,在不违背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 各地可制定补充规定. 15.2 标识符 15.2.1 地下水情编码应采用地下水情类编码格式及其标识符. 15.2.2 地下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5.2.2 的规定执行. 表14.2.2 地下水情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瞬时埋深 H 22 年最低水温 CYN 2 日平均埋深 HD 23 瞬时泉流量 Q 3 旬平均埋深 HX 24 日平均泉流量 QD 4 月平均埋深 HM 25 旬平均泉流量 QX 5 年平均埋深 HY 26 月平均泉流量 QM 6 旬最大埋深 HXM 27 年平均泉流量 QY 7 月最大埋深 HMM 28 旬最大泉流量 QXM 图15.1.1 地下水情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 编码格式 标识符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降水 信息类 蒸发 信息类 NN 地下水 信息类 90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8 年最大埋深 HYM 29 月最大泉流量 QMM 9 旬最小埋深 HXN 30 年最大泉流量 QYM 10 月最小埋深 HMN 31 旬最小泉流量 QXN 11 年最小埋深 HYN 32 月最小泉流量 QMN 12 瞬时水温 C 33 年最小泉流量 QYN 13 日平均水温 CD 34 开采量 W 14 旬平均水温 CX 35 日开采量 WD 15 月平均水温 CM 36 旬开采量 WX 16 年平均水温 CY 37 月开采量 WM 17 旬最高水温 CXM 38 年开采量 WY 18 月最高水温 CMM 39 开采量、泉水流量测法 QS 19 年最高水温 CYM 40 水势状态 ZS 20 旬最低水温 CXN 41 极值发生时间引导符 TM 21 月最低水温 CMN 15.2.3 地下水埋深应以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用0表示地面积水,444 表示地下 水观测井干涸. 15.2.4 水势状态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 7.2.4 的规定执行. 15.2.5 地下水温应以摄氏度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 15.2.6 泉水流量的计量编码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有关规定执行.当泉水断 流时,流量记为 0. 15.2.7 地下水开采量应以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4 位小数. 15.2.8 泉水流量和地下水开采量测法的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5.2.8 的规定执行. 表15.2.8 泉水流量和地下水开采量测法的分类及其代码 测法 水表法 堰槽法 流速仪法 耗电法 其他方法 QS 1 2 3 4 9 15.3 编码格式 15.3.1 在地下水情编码中, 应按地下水埋深 (或泉水流量) 、 水温和开采量的顺序编列. 15.3.2 泉水监测信息应按流量、水温顺序编列. 15.3.3 A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5.3.3. 91 15.3.4 B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5.3.4. 15.3.5 C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5.3.5. 15.3.6 旬、月特征值信息(包括地下水埋深、泉水流量、水温)应按先旬后月、先均值 后极值、先埋深(或泉水流量)后水温、先高(大)后低(小)的顺序编列.旬、月特 征值信息编码宜采用 A 格式.A 格式旬(月)地下水特征值信息的编列格式见图 15.3.6-1 和图 15.3.6-2.当编报内容为单一系列时,也可采用 B 格式或 C 格式. 图15.3.3 A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观测 时间码 水情 站码 AG NN 结束符 泉水流量 流量标 识符 泉水 流量 QS 流量 测法 开采量 标识符 开采量 QS 开采量 测法 地下水开采量 水温标 识符 水温 水温 或 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埋 深标识符 地下水 埋深 ZS 地下水 水势 图15.3.5 C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CG 观测时 间码 时间步 长码 水情 站码 … 地下水埋 深标识符 (或)泉水流 量标识符 水温标 识符 开采量 标识符 要素标识 地下水 埋深 泉水 流量 水温 数据 开采量 数据 数据组 1 … NN 结束符 地下水 埋深 2 泉水 流量 2 水温 数据 2 开采量 数据 2 数据组 2、…、n … 地下水 水势 地下水 地下水埋 深标识符 ZS 地下水 水势 泉水流量 标识符 QS 泉水流量 水温 标识符 泉水 流量 泉水 流量 流量 测法 流量 测法 水温 开采量 标识符 水温 开采量 开采量 地下水 埋深 地下水 埋深 水情 站码 ST 水情 站码 观测 时间码 ST 水温 图15.3.4 B 格式地下水情编码基本格式 NN BG 开采量 测法 … 开采量 测法 QS 地下水开采 92 15.4 编码示例 15.4.1 编报地下水埋深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井 20170000,6 月17 日8时测得地下水埋深 3.72m,水温 15.7℃.A 格式编码为: G2017000006170800H3.72C15.7NN 15.4.2 编报泉水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泉水观测站 20378888, 9 月18 日20 时用水表法测得泉流量为 0.25m3 /s, 水温 15.7 ℃.A 格式编码为: G2037888809182000Q0.25QS1C15.7NN 15.4.3 编报地下水开采量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井 20573338,3 月2日8时测得地下水埋深 2.95m,水势落,日开采 量2万m3 ,堰槽法测流.A 格式编码为: G2057333803020800H2.95ZS4WD2QS2NN 15.4.4 编报井水或泉水干涸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井 40177555,10 月28 日6时井水干涸.A 格式编码为: G4017755510280600H444NN AG 水情 站码 旬(月) 时间码 均值 标识符 平均 埋深 平均埋深组 均值 标识符 平均 流量 或平均流量组 图15.3.6-1 A 格式地下水旬(月)平均值信息编列格式 均值 标识符 平均 水温 平均水温组 NN 图15.3.6-2 A 格式地下水旬(月)极值信息编列格式 极值埋深组 最大(小) 埋深出现 时间 最大 (小)埋深TM 最大(小) 埋深标 识符 极值流量组 最大(小) 流量出现 时间 最大(小) 流量标 识符 最大 (小)流量TM AG 水情 站码 旬(月) 时间码 水温组 最高(低) 水温标 识符 最高 (低)水温TM 最高(低) 水温出 现时间 或93 某泉水观测站 40177888,5 月18 日6时30 分泉水断流.A 格式编码为: G4017788805180630Q0NN 15.4.5 编报地下水日平均埋深及旬月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井 30571111,7 月1日8时地下水埋深 5.52m,日平均埋深 5.58 m, 6 月下旬平均埋深为 5.85m,6 月平均埋深 5.11m,6 月最大埋深 5.89m,时间 6 月11 日8时,6 月最小埋深 5.00m,时间 6 月2日8时.编码为: G3057111107010800H5.52HD5.58HX5.85HM5.11 TM06110800HMM5.89TM06020800HMN5.00NN 15.4.6 编报时段开采量及旬月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站 40578888,7 月31 日开采量 2 万m3 ,测法为耗电法,7 月下旬开 采量 35 万m3 ,7 月开采量 100 万m3 .编码为: G4057888808010800WD2QS4WX35WM100NN 15.4.7 同时报送多个地下水观测井的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水文站 6 月1日8时报送 3 个地下水观测井 30725046、 30725140、 30725150 的地下水月平均水温、月平均埋深.月平均水温分别为 15.6℃、14.9℃、缺测;地下水 月平均埋深分别为 3.45m、2.67m、2.60m. A 格式编码为: G3072504606010800HM3.45CM15.6ST3072514006010800HM 2.67CM14.9ST30725HM 2.60 NN B 格式编码为: BG06010800HMCM ST307250463.4515.6 ST307251402.6714.9 ST307251502.60N NN 15.4.8 报送单站均匀时段开采量系列的示例如下: 某地下水观测井 30760200,报送 8 月11 日至 17 日开采量过程,开采量分别为 5.1 万m3 、5.2 万m3 、5.3 万m3 、5.4 万m3 、6 万m3 、5.6 万m3 和6万m3 .C 格式编码为: CG3076020008120800DRD01WD5.15.25.35.465.66NN 15.4.9 修正地下水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站 00024028,发出的编码如下: 94 G0002402807210800H8.42C13.3 NN 经检查发现埋深有误,应立即发送更正编码.更正编码为: RG0002402807210800H7.42C13.3NN 95 16 特殊水情编码 16.1 一般规定 16.1.1 特殊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暴雨山洪、泥石流、堤防决口、扒口、堵口、筑坝、 扒坝、溃坝、灾害性河流漫滩、浆河现象、揭河底现象和异重流等信息. 16.1.2 凡水情站附近发生特殊水情时,应按照规定及时编报. 16.1.3 凡水情站附近发生特殊水情时,应立即观测本站水情并根据情况随时编报. 16.1.4 特殊水情发生的地点应由相对于水情站的方位和位置表示,可用下列两种方法 之一表示: 1 方位表示法:用东西南北表示特殊水情发生的方向,距离为发生地点与水情站 的直线距离,当距离不能精确测算时,可估算; 2 位置表示法:用上下游、左右岸表示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距离为发生地点与 水情站之间的河道长,当距离不能精确测算时,可估算. 16.1.5 堤防决口、扒口、扒坝等处的过水宽度以过水处的平均宽度表示;堤防堵口、 筑坝等处的水深以蓄水处的平均深度表示;堤防决口、扒口、堵口、筑坝等的高度以垂 直高度表示. 16.1.6 当编报水库溃坝信息时,应同时编报该水库的类型. 16.1.7 特殊水情应单独编报,不得与其他水情混合编报.当在本站附近有几个地方发 生特殊水情时,各特殊水情可以编列在同一份编码中. 16.1.8 当特殊水情复杂,不能按本标准规定编报时,可用其他方式报送. 16.2 标识符 16.2.1 特殊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特殊水情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16.2.2 特殊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6.2.2 的规定执行. 表16.2.2 特殊水情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特殊水情类型 YC 2 特殊水情发生地点相对本站的方向 YDR 3 特殊水情发生地点距本站距离 YL 4 决口、扒口、堵口等处的宽度 YW 5 决口、扒口、堵口等处的水深 YH 6 决口、扒口、堵口、筑坝等的高度 YHD 7 水库的类型 YK 96 16.2.3 特殊水情的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 16.2.3 的规定执行. 表16.2.3 特殊水情的类型及其代码 山体类 堤防类 坝体类 河道水流类 特殊水情 类型 山洪 泥石流 决口 扒堤 漫溢 堵口 筑坝 扒坝 溃坝 河流 漫滩 异重流 浆河 现象 揭河底 现象 YC 11 12 21 22 23 24 31 32 33 41 42 43 44 16.2.4 当特殊水情的发生位置采用方位表示法时,特殊水情发生的方位及其代码应按 16.2.4-1 的规定执行. 表16.2.4-1 特殊水情发生的方位及其代码 方位 北 东北北 东北 东北东 东 东南东 东南 东南南 南YDR 1 2 3 4 5 6 7 8 9 方位 西南南 西南 西南西 西 西北西 西北 西北北 本站周围 YDR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当特殊水情的发生位置采用位置表示法时,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分类及其代码应按 表16.2.4-2 的规定执行. 表16.2.4-2 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分类及其代码 位置 上游河道上游左岸干堤上游左岸支堤上游左侧支流上游右岸干堤上游右岸支堤上游右侧支流下游河道下游左岸干堤下游左岸支堤下游左侧支流下游右岸干堤下游右岸支堤下游右侧支流YDR 20 21 22 23 24 25 26 30 31 32 33 34 35 36 16.2.5 特殊水情的发生地点距本站的距离应以千米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宽度以米 计,最多记至 1 位小数.水深和高度均以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 16.2.6 流量及其测法的编码方法应按第 7 章"河道水情编码"的有关规定执行. 16.2.7 水库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6.2.7 的规定执行. 表16.2.7 水库分类及其代码表 水库类型 其他 小(二)型小(一)型 中型 大(二)型大(一)型 相应库容(亿m3)0.001 以下 0.001~0.01 0.01~0.1 0.1~1 1~10 10 以上 YK 9 1 2 3 4 5 16.2.8 当在同一份编码中编列几处特殊水情时, 各特殊水情的发生时间不论相同与否, 均应分别列报,不应省略.发生时间前由标识符"TT"引导. 97 16.3 编码格式 16.3.1 在特殊水情编码中,应按特殊水情类型、发生位置和其他信息的顺序编列. 16.3.2 特殊水情宜采用 A 格式编码.A 格式特殊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6.3.2. 16.4 编码示例 16.4.1 同时编报两处山洪、泥石流的示例如下: 某站 68205,4 月18 日16 时20 分,西南方向 12.6km 处发生暴雨山洪;4 月18 日17 时,东北方向 15.5km 处发生泥石流.分别编码为: Y6820504181620YC11YDR11YL12.6NN Y6820504181700YC12YDR3YL15.5NN 一并编码为: Y6820504181620YC11YDR11YL12.6TT04181700 YC12YDR3YL15.5NN 16.4.2 编报堤防决口的示例如下: 某站 68408,8 月18 日15 时30 分,距本站 5.5km 的上游左岸干堤发生决口,其决 口宽度 10.00m,决口处平均水深 3.50m,用水力学公式估算决口流量 120m3 /s.编码为: Y6840808181530YC21YDR21YL5.5YW10.0YH 3.50Q120QS4NN 16.4.3 编报河道筑坝的示例如下: 某站 67302,9 月4日16 时,本站上游 9km 处河道筑坝,坝高 3.4m,宽度 120m. 编码为: Y6730209041600YC31YDR20YL9.0YHD3.40YW 120.0NN 16.4.4 编报垸堤堵口的示例如下: YC 特殊水 情种类 YDR 相对 方向 YL 相对 距离 YW 过水 宽度 YH 水深 YK QS 图16.3.2 A 格式特殊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 发生 时间码 水情 站码 AY 流量 测法 水库 类型 NN 流量 Q YHD 筑坝等 高度 98 某站 68408,10 月28 日10 时,距本站 6km 的下游右岸垸堤堵口,堵口深度 3.0m, 宽度 18.0m,尚未合龙,估算堵口处流量 50.5m3 /s.编码为: Y6840810281000YC24YDR35YL6.0YHD3.00YW 18.0Q50.5QS4NN 16.4.5 编报堤防决口和扒口的示例如下: 某站 68010,7 月25 日13 时30 分,距本站 5km 的处上游右岸干堤决口,决口宽 度12m,决口水深 3.8m,用水力学估算流量为 350m3 /s;7 月25 日14 时45 分,距本站 3.5km 处的下游左岸支堤扒口,扒口深度 5.0m,宽度 18.0m,扒口流量无法测得.编码 为: Y6801007251330YC21YDR14YL5.0YW12.0YH 3.80Q350.0QS4TT07251445YC22YDR32YL3.5YHD 5.00YW18.0NN 16.4.6 编报堤防漫溢的示例如下: 某站 56789, 7 月27 日10 时, 距本站 5km 的下游右岸垸堤漫溢, 漫溢处深度 0.15m, 宽度 4.0m.编码为: Y5678907271000YC23YDR35YL5.0YHD0.15YW 4.0NN 16.4.7 编报小(二)型和中型水库溃坝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15005,了解到东南方向 30km 处的一小(二)型水库于 8 月5日22 时溃 坝(水库无站码),估算溃坝流量 7500m3 /s.编码为: Y00YC33YDR7YL30Q7500QS4 YK1NN 某中型水库站 15000,于8月5日22 时溃坝,估算溃坝流量 7500m3 /s.编码为: Y00YC33Q7500QS4YK3NN 99 17 水文预报编码 17.1 一般规定 17.1.1 水文预报的编码内容应包括被预报站码、预报内容、预报类别、预报依据、预 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等信息. 17.1.2 根据被预报的水情信息种类,将水文预报编码分为降水、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和地下水情预报等九类. 17.1.3 在各类水文预报编码中,均应按被预报站码或地区编号、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 预报的水文要素、预报站码、预报依据、预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的顺序编列.其 中预报的水文要素所包括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预报包括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趋势. 2 河道水情预报包括径流总量、洪峰水位(流量) 、相应流量(水位) 、预报类别. 3 水库水情预报包括最高库水位、入库流量、入库水量、预报类别. 4 闸坝水情预报包括闸上最高水位、可能过闸流量、预报类别. 5 潮汐水情预报包括最高潮位、风暴潮增水. 6 沙情预报包括含沙量、径流总量、输沙总量. 7 冰情预报包括最高(大)水位(流量) 、相应流量(水位) 、冰厚、流冰量、冰 情现象、冰情发生位置及距离. 8 土壤墒情预报包括平均土壤含水率,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 9 地下水情预报包括地下水埋深. 17.1.4 预报类别应按下列规定分类: 1 一类预报,根据上游已出现的水位或流量来预报下游水情. 2 二类预报,根据实际降雨或实际降雨与上游来水综合分析作出. 3 三类预报,根据已出现的水情雨情和预报降水量预报未来的水情. 17.1.5 预报依据包括预报依据站、预报依据水情发生时间和预报依据水情.在编列预 报依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若预报依据的组成比较复杂时,可仅编列报预报依据水情发生时间. 2 在列报预报依据的各水文要素时,编列顺序与编报要求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执行. 100 17.1.6 在预报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时,宜编列预报作业时所考虑的水库(湖泊)站的输水设备运行情况、闸坝站的闸门启闭情况等信息. 17.1.7 水文预报信息应单独编码,不应与其他水情报文一并编码. 17.1.8 当需要发布本标准规定以外的预报内容时,在不违反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各 地可制定补充规定,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 17.2 标识符 17.2.1 水文预报类型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7.2.1 的规定执行. 表17.2.1 水文预报类型及其标识符 序号 预报类型 编码格式标识符 1 降水预报 FP 2 河道预报 FH 3 闸坝预报 FZ 4 水库预报 FK 5 潮汐预报 FT 6 沙情预报 FS 7 冰情预报 FI 8 墒情预报 FM 9 地下水预报 FG 17.2.2 水文预报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 17.2.2 的规定执行.表中未规定的水文预 报编码要素,其标识符应按有关各章的规定执行. 表17.2.2 水文预报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序号 编码要素 标识符 1 水情发生日 FTD 2 预报根据站 BST 3 预报根据信息时间 BTT 4 预报发布单位 FST 7 预报发布时间 FDT 8 水情预报类别 FA 9 径流量 RW 10 输沙量 SW 11 水库入库水量 WI 12 计算历时 FD 13 预报降水趋势 FPT 14 前期影响雨量(Pa)值FPA 15 流域平均降水量 FBP 16 平均土壤含水量 MA 17 风暴潮增水 FDZ 17.2.3 在水文预报编码中,水情站码应以被预报站站码或地区编号编列. 17.2.4 观测时间码应编列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 若预报内容为旬 (月) 值, 则以旬 (月) 终了次日(即1日、11 日、21 日)8 时作为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 101 17.2.5 当某一预报水文要素不与具体时间发生关联时,则采用日期及当日 8 时表示时 间编码,当上述时间编码方式易造成混淆时,应采用水情发生日表述.水情发生日采用 4 位数字来描述. 1 编码型式:MMDD. 2 说明: ——MM:月份,2 位数字,取值范围为 01~12; ——DD:日期,2 位数字,取值范围为 01~31. 17.2.6 径流量及输沙量的编码方法应按 12.2.5 的规定执行. 17.2.7 水库入库水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 2 位小数.预报的降水量、入库总 量、径流总量、输沙总量等累计值的计算历时,应以日计,记至整数.当编报一次降雨 过程产生的入库总量和径流总量时,可不编报计算历时. 17.2.8 降水趋势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 17.2.8 的规定执行. 表17.2.8 降水趋势分类及其代码 降水趋势 趋于消失 趋于减弱 增强 维持 FPT 3 4 5 6 17.2.9 风暴潮增水为受风暴潮影响的潮位与正常潮位的差值,应以米为单位,最多计 至2位小数. 17.2.10 编报沙情预报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报含沙量预报与旬(月)输沙(径流)量预报时,应分别单独列报. 2 编报含沙量预报信息时,观测时间码为预报含沙量的发生时间. 3 编列旬、月输沙量时,观测时间码为所预报旬(月)终了次日(1 日、11 日、 21 日)8 时. 17.2.11 平均土壤含水率为各观测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应记至 1 位小数, 不列百分号. 17.2.12 编列多个时间的水文预报信息时,预报信息应按发生时间顺序依次编列,且从 第2个观测时间码(发生时间)起,前面由时间标识符"TT"引导. 17.2.13 水文预报类别及其代码应按表 17.2.13 的规定执行. 表17.2.13 水文预报类别及其代码 预报类别 一类 二类 三类 FA 1 2 3 102 17.2.14 水文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若预报发布单位为水情站,应以该水情站的站码作为其代码. 2 省级及流域机构水文预报发布单位代码应按表 17.2.14-1 的规定执行. 表17.2.14-1 省级及流域机构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序号 预报单位 代码 序号 预报单位 代码 1 水利部水文局 100000 21 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50000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1000 22 江西省水文局 360000 3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2000 23 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70000 4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3000 24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410000 5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4000 25 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 420000 6 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5000 26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30000 7 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6000 27 广东省水文局 440000 8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处 107000 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 450000 9 北京市水文总站 110000 29 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60000 10 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 120000 30 重庆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500000 11 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30000 31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510000 12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40000 32 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 520000 13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 150000 33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530000 14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10000 34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540000 15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 220000 35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610000 16 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30000 36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620000 17 上海市水文总站 310000 37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630000 18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20000 38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640000 19 浙江省水文勘测局 330000 3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 650000 20 安徽省水文局 340000 3 流域机构水文局下属水文预报单位代码范围应按表 17.2.14-2 的规定执行. 表17.2.14-2 流域机构水文局下属预报单位代码范围 序号 预报单位 代码 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1001~101999 2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2001~102999 3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3001~103999 4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4001~104999 5 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5001~105999 6 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06001~106999 7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处 107001~107999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下属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应采用我国行政区 划代码中相应地区的数字码作为其代码. 17.2.15 水文预报发布时间应以发布预报时的时间为准,编码方法同观测时间码. 103 17.3 编码格式 17.3.1 在水文预报编码中,应按被预报站码(或地区编号) 、预报水情发生时间、预报 内容、预报等级、预报依据、预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的顺序编列. 17.3.2 预报内容的编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报内容所包括的各水文要素,其编列顺序应符合 17.1.3 的规定. 2 17.1.3 中未列出的水文要素,其标识符应使用本标准编定的标识符,并编列于 17.1.3 条已指明的各要素之后和预报等级或预报根据信息之前,若有多个要素需要编列 时,其内部的编报次序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3 不应编列本标准未规定标识符的要素. 17.3.3 预报依据的编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预报依据的要素编列顺序应执行本节所列各类水文预报编码基本格式的规 定. 2 在各类水文预报编码基本格式中未列出的预报依据要素,应编列于已列出的各 预报依据要素之后和预报发布信息之前, 其内部的编列顺序应按本标准各章的具体规定 执行. 3 不应编列本标准未规定标识符的要素. 17.3.4 水文预报宜采用 A 格式分类单独编码.A 格式降水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4. 预报组 n 图17.3.4 A 格式降水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水 情发生 P 预报降 水量 FD 历时 FPT 降水 趋势 预报组 1 被预报站 码或地区 编号 FP …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P 预报降 水量 FD 历时 FPT 降水 趋势 预报组 2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3 P 预报降 水量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发 布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发布 FD 历时 FPT 降水 趋势 … 104 17.3.5 A 格式河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5. 17.3.6 A 格式水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6. 17.3.7 A 格式闸坝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7. 预报组 1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FPA 前期 影响 雨量 FBP 流域 平均 降水 量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 等级 FA 预报类别 HS 水流 特征 图17.3.5 A 格式河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被预 报站 码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RW 预报径 流总量 FD 径流总 量历时 Z 水位 预报 值Q流量值 ZS 水势 FH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RW 预报径 流总量 FD 径流总 量历时 Z 水位 预报 值Q流量值 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预报组 2 …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QI 入库 流量 WI FD 入库水 量历时 Z 库水 位 水势 HS 被预 报站 码FK 预报组 1 入库 水量 …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QI 入库 流量 WI 入库 水量 FD 入库 水量 历时 Z 库水 位 水流 特征 水流 特征 输水设 备类标 识符 输水设 备类标 识符 输水设 备运行 情况 ZS 输水设 备运行 情况 ZS 水势 HS 预报组 2 图17.3.6 A 格式水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 等级 FA 预报等级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 闸门启闭 情况类信 息标识符 闸门启 闭情况 相应值 预报时闸门启闭情况 … 105 17.3.8 A 格式潮汐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8 所示. 17.3.9 A 格式含沙量和旬、月输沙量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 17.3.9-1 及图 17.3.9-2. 被预报 站码 FS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含沙量 标识符 预报含 沙量值 预报组 1 …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含沙量 标识符 预报含 沙量值 预报组 2 … …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图17.3.9-1 A 格式含沙量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图17.3.8 A 格式潮汐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 等级 FA 预报等级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被预报 站码 FT …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Z 潮位 HS 水流 特征 预报组 1 FDZ 增水 预报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Z 潮位 HS 水流 特征 预报组 2 FDZ 增水 预报 预报组 2 预报等级 预报组 1 预报根据 图17.3.7 A 格式闸坝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 等级 FA 被预报 站码 FZ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ZU 闸上水 位预报 值ZS HS Q 闸门启 闭情况 各组 … 水流 特征 过闸 流量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BST 预报 根据 站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闸门启闭 情况类 闸门启 闭情况 相应值 预报时考虑的 闸门启闭情况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ZU 闸上水 位预报 值HS 水流 特征 Q 闸门启 闭情况 各组 … 闸门启闭 情况各组 标识符 过闸 流量 水势 闸门启闭 情况各组 标识符 水势 ZS … 106 17.3.10 A 格式冰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10. 17.3.11 A 格式土壤墒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11. 图17.3.9-2 A 格式旬月输沙量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根 据信息 时间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被预报 站码 AFS 预报组 1 RWX 旬径 流总 量值 SWX 旬输 沙总 量值 旬输沙总量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RWM 月径 流总 量值 SWM 月输 沙总 量值 月输沙总量 TT 预报组 2 RWX 旬径 流总 量值 SWX 旬输 沙总 量值 旬输沙总量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RWM 月径 流总 量值 SWM 月输 沙总 量值 月输沙总量 图17.3.11 A 格式土壤墒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组 1 预报组 2 预报组 2 图17.3.10 A 格式冰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 预报组 1 被预 报站 码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FI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NN 结束符 预报根据 BST 预报 根据 站码 BTT 预报 根据 信息 根据信 息标识 符 根据 信息 值…预报的冰情要素 ICP 冰情 发生 位置 ICD 冰情 发生 距离 IP 冰情 现象 编号 IAT 断面 平均 冰厚 IRQ M 最大 流冰 量 冰厚、流冰量预报 预报的冰情要素 ICP 冰情 发生 位置 ICD 冰情 发生 距离 IP 冰情 现象 编号 HS 水流 特征 IAT 断面 平均 冰厚 Z 水位 值 流量 值QZS 水势 IRQ M 最大 流冰 量 冰厚、流冰量预报 水位、流量预报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Z 水位 值 流量 值QZS 水势 HS 水流 特征 水位、流量预报 FM 不同深度 土壤含水 率标识符 相应土 壤含水 率值 预报组 2 …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结束符 NN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不同深度 土壤含水 率标识符 相应土 壤含水 率值 … 预报组 1 平均土 壤含水 率值 MA TT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MA 平均土 壤含水 率值 预报组 2 被预报 站码 107 17.3.12 A 格式地下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 17.3.12. 17.4 编码示例 17.4.1 根据河道上游站水情预报下游站洪峰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101000,7 月2日9时发布预报,根据甲站(站码 60145)2 日6时洪峰水位预报乙站(站码 60200)于3日3时出现洪峰水位 51.04m,相应流量 48000m3 /s,为一类预报.编码为: FH6020007030300Z51.04Q48000HS6FA1BST 60145BTT07020600FST101000FDT07020900NN 17.4.2 根据流域内降雨量预报径流量和洪峰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440000,7 月5日9时30 分发布预报,根据某流域 5 日8时以前的雨情, 前期影响雨量 50mm, 流域平均降雨量 150mm, 预报某河道站 (站码 85463) 的径流量为 1.48 亿m3 ,6 日2时出现洪峰流量 2460m3 /s,洪峰水位 44.55m,为二类预 报,预报根据站站码填列被预报站站码.编码为: FH8546307060200RW148FD2Z44.55Q2460HS6 FA2BST85463BTT07050800FPA50FBP150FST440000 FDT07050930NN 17.4.3 根据上游站水情预报下游站平均水位及平均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350000, 6 月30 日12 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站(站码 75047) 图17.3.12 A 格式地下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 预报发布 FST 预报发 布单位 编号 FDT 预报 发布 时间 结束符 NN 被预 报站 码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1 地下水 埋深标 识符 地下 水埋 深 预报组 1 FG TT … 预报水 情发生 时间 2 地下水 埋深标 识符 地下 水埋 深 预报组 2 108 30 日10 时以前的水情,预报下游站(河道站站码 75050)下月 1~10 日旬平均水位 108.43m,旬平均流量 26800m3 /s,预报均值的起始时间为 1 日0时,为一类预报.编码 为: FH7505007110800ZX108.43QX26800FA1BST75047 BTT06301000FST350000FDT06301200NN 17.4.4 根据上游站水情预报闸坝站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420000,7 月6日10 时根据上游站(站码 65015)6 日8时前 的水情,在河道节制闸 12 孔全开的情况下,预报闸坝站(闸上站码 65016,闸下站码 65017) 7日8时闸上水位291.76m, 水势涨, 相应下泄流量为2350m3 /s, 闸下水位289.64m; 8 日8时闸上水位 293.46m,水势涨,相应下泄流量 2790m3 /s,闸下水位 291.08m;8 日20 时将出现洪峰,闸上水位 296.90m,水势平,相应下泄流量 3860m3 /s,闸下水位 293.25m,按其可能达到的等级为二类预报.编码为: FZ6501607070800ZU291.76ZS5Q2350ZB289.64TT 07080800ZU293.46ZS5Q2790ZB291.08TT07082000ZU 296.90ZS6HS6Q3860ZB293.25FA2BST65015BTT 07060800GT12GH999FST420000FDT07061000NN 17.4.5 根据上游降雨预报水库水情(1)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610000,于7月8日8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 8 日2时前的 降雨实况,流域平均前期影响雨量 90mm,流域平均降雨量 150mm,预报本次降雨过程 产生的入库总水量 4.48 亿m3 ,库内(站码 46471)8 日10 时起涨水位 73.00m,相应蓄 水量 4.75 亿m3 ,为二类预报.编码为: FK4647107081000Z73ZS5HS5W475WI448FA 2BTT07080200FPA90FBP150FST610000FDT07080800NN 17.4.6 根据上游降雨预报水库水情(2)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610000,于7月8日8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 8 日2时前的 降雨实况,当时 1 号泄洪洞 9 孔全开、2 号泄洪洞 4 孔全开、溢洪道闸门 3 孔开启高度 2.5m,预报库内(站码 46471)水位 8 日20 时为 75.20m,水势涨,1 号泄洪洞下泄流 量1750m3 /s,2 号泄洪洞下泄流量 820m3 /s,溢洪道下泄流量 360m3 /s;9 日3时出现洪 109 峰,库内水位 76.35m,水势平,此时水库蓄水量将达 8.45 亿m3 ,1 号泄洪洞下泄流量 3260m3 /s,2 号泄洪洞下泄流量 1580m3 /s,溢洪道下泄流量 660m3 /s,为二类预报.编码 为: FK4647107082000Z75.20ZS5GS2GN1QZ1750 GS2GN2QZ820GS1QZ360TT07090300Z76.35ZS 6HS6W845GS2GN1QZ3260GS2GN2QZ 1580GS1GZ660FA2BTT07080200GS1GT3GH2.5 GS2GN1GT9GH999GS2GN2GT4GH999 FST610000FDT07080800NN 17.4.7 发布本站退水过程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 25012,7 月10 日9时根据本站 10 日8时前的水位回落趋势,发布本站 退水过程预报.10 日20 时水位为 516.58m,11 日8时水位为 516.46m,11 日20 时水 位为 516.33m,水势均落,为一类预报.编码为: FH2501207102000Z516.58ZS4TT07110800Z516.46ZS 4TT07112000Z516.33ZS4FA1BTT07100800FST 25012FDT07100900NN 17.4.8 发布沙峰及日平均含沙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620000,8 月12 日13 时预报某河道站(站码 42631)16 日平 均含沙量为 645kg/m3 ,16 日14 时出现沙峰为 1250kg/m3 .编码为: FS4263108161400SM1250SD645FTD0816FST620000 FDT08121300NN 此例中,由于日平均含沙量不与具体时间发生联系,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7.4.9 发布旬、月及月输沙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370000,7 月19 日11 时预报某站(站码 38524)7 月下旬输 沙量为 456.3 万t,相应径流量 7.244 亿m3 ,8 月输沙量为 856.2 万t,相应径流量 12.75 亿m3 .编码为: FS3852408010800RWX724.4SWX456.3TT09010800RWM 1275SWM856.2FST370000FDT07191100NN 110 17.4.10 发布开始流冰日期及最大流冰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410000,于11 月30 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 36542)预报,预 报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 12 月8日开始流冰,流冰占敞露水面宽 2/10,平均冰厚无法预 测,当日瞬时最大流冰量可达 1.25m3 /s.编码为: FI3654212080800IP3IRD2IRQM1.25FTD1208FST 410000FDT11300800NN 此例中,开始流冰的具体时间无法确认,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7.4.11 发布封冻及平均冰厚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610000,于12 月5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 46519)预报,预 报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 12 月28 日封冻,断面平均冰厚可达 0.21m.编码为: FI4651912280800IP4IAT21FTD1228FST610000FDT 12050800NN 此例中,测验河段封冻具体时间无法预报,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7.4.12 发布开河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370000,于2月5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 49365)预报,预报 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 4 月3日开河,由于开河影响将出现最高水位 38.26m,相应流量 2480m3 /s.编码为: FI4936504030800Z38.26Q2480FTD0403IP5FTD 0403FST370000FDT02050800NN 此例中,测验河段开河具体时间无法预报,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7.4.13 预见期 12h 以内的补充预报示例如下: 某预报单位代码 102000,于7月24 日20 时30 分,根据实测气象观测资料发布降 雨预报,自24 日20 时起 12h 内,某地区(地区编号 88662)降水量为 100mm,估计 25 日8时以后降水将减弱.编码为: FP8866207242030P100PD12FPT4FST102000FDT 242030NN 17.4.14 发布三天降水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101000,于9月3日9时发布预报,某地区(编号 64541)3 111 日8时至 4 日8时、4 日8时至 5 日8时、5 日8时至 6 日8时的降水量预报值分别为 0、10 mm、40mm,预计 6 日8时以后降水将增强.编码为: FP6454109040800P0FD1TT09050800P10FD1TT 09060800P40FD1TT09070800FPT5FST101000FDT 09030900NN 17.4.15 发布潮位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440000, 7 月20 日8时发布预报, 预报某潮位站 (站码 87987) 于20 日22 时出现最高潮位 12.89m.编码为: FT8798707202200Z12.89HS6FST440000FDT07200800 NN 17.4.16 发布潮位预报及潮水增水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440000,6 月12 日20 时发布预报,由于受风暴潮影响,某潮 位站(站码 87900)将于 12 日22 时出现最高潮位 13.65m,比正常潮位高出 1.36m.编 码为: FT8790006122200Z13.65HS6FDZ1.36FST440000FDT 06122000NN 17.4.17 发布土壤含水率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370000,10 月14 日8时预报某墒情站(站码 54062)16 日平 均土壤含水率为 14.0%.编码为: FM5406210160800MA14.0FST370000FDT10140800NN 17.4.18 发布地下水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210000,10 月6日8时发布预报,预报某地下水站(站码 25062000)于10 日8时出现地下水位 265.50m.编码为: FG2506200010100800H265.50FST210000FDT10060800NN 17.4.19 发布河道日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210000,10 月1日8时发布某河道站(站码 25062999)未来 3d 的日径流量预报,预报值分别为 1.45 亿m3 、1.58 亿m3 、1.64 亿m3 .编码为: FS0RWD145TT10030800RWD158TT 112 10040800RWD164FST210000FDT10010800NN 17.4.20 发布河道月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210000,10 月1日8时发布某河道站(站码 25062999)未来 3 个月的月径流量预报,预报值分别为 54.56 亿m3 、58.33 亿m3 、56.76 亿m3 .编码为: FS0RWM5456TT12010800RWM5833TT 01010800RWM5676FST210000FDT10010800NN 113 附录 A 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 A.0.1 水情站每次观测的水文数据应在观测后立即发出. 凡负责转发水情的测站和单位, 应随收随发,不应延误积压. A.0.2 当传输环节出现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传递水情信息,并 尽快排除故障. A.0.3 各水情站在测报工作中,应做到"四随(随测算、随编报、随整理、随分析) "和 "四不(不错报、不迟报、不缺报、不漏报) " .人工错报率不应超过 2%,水文自动测报 系统误码率不应超过 0.2%.各级水情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加强水情工作管理,保证水 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A.0.4 水情站码应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站码体系,不应占用其他流域或地区的测站 编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应交换所辖水情站的水情站码. A.0.5 水情站码一经编定,不应轻易变动.若需要变动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 临时个别站变动时,应报相关流域机构水情主管部门批准,及时通知有关信息接 收单位. 2 变动若干个水情站的水情站码时,应由省级水情主管部门提出,流域机构负责协 调,于汛末提出调整方案,报国家水情主管部门批准.省级水情主管部门应及时整理出 新旧水情站码对照表,及时分发至所有接收水情信息的单位,于次年汛期开始使用. A.0.6 在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报送水情信息的段次,可分为以下六级: 1 一级:1 段1次,每天只在 8 时报送一次. 2 二级:2 段2次,每天 8 时、20 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 12h,全天共报送 2 次. 3 三级:4 段4次,每天 8 时、14 时、20 时、次日 2 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 6h,全天共报送 4 次. 4 四级:8 段8次:每天 8 时、11 时、14 时、17 时、20 时、23 时、次日 2 时、次日5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 3h,全天共报送 8 次. 5 五级:12 段12 次:每天 8 时后每次报送间隔 2h,全天共报送 12 次. 6 六级:24 段24 次:每天从 8 时起,每小时报送一次,全天共报送 24 次. A.0.7 各水情站的信息报送任务和报送标准应由主管机关根据暴雨洪水特性、防汛抗旱 部门对水文情报预报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在下达测站任务书、水情任务书或其他文 114 件中加以规定.各水情站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报送水情信息.若工作需要,水情站应加 密报送段次.遇特殊水情,应随时编报. A.0.8 凡是指定编报日值(均值和总量)的水情站,日值信息应随每日 8 时水情一同编 报. A.0.9 凡是指定编报旬(月)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 (蓄)水量、水(气)温等 特征值(极值和均值)的水情站,应于旬、月终了后次日(即11 日、21 日和下月 1 日) 及时编报. A.0.10 水库(湖泊)段号和区号的编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段号:自水库大坝(湖泊的主要出流断面)向上游按每 10km 一段进行平行划分, 依次称其段号为 1、2、3、…. 2 区号:自水库(湖泊)区域最左侧垂直于大坝中轴线(湖泊的主要出流断面)的 边界起,向右侧按每 100m 一个区间进行平行划分,依次称其区号为 1、2、3、…. 3 对于一个水库(湖泊) ,其段、区号一经编定,不应随意更改.若需要改变时, 应由流域机构批准,并报国家水文主管部门备案.改变后,主管机关应及时编制新旧区、 段号对照表,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 A.0.11 当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属水文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一经编定,应及 时通知所有信息接收单位,不应随意变动. 115 附录 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1AC 断面面积 2 AD 日平均气温 3 ADM 日最高气温 4 ADN 日最低气温 5 AI 瞬时气温 6 AM 月平均气温 7 AMM 月最高气温 8 AMN 月最低气温 9 AS 面积测法 10 AX 旬平均气温 11 AXM 旬最高气温 12 AXN 旬最低气温 13 BST 预报根据站 14 BTT 预报根据信息时间 15 C 水温 16 CD 日平均水温 17 CM 月平均水温 18 CMM 月最高水温 19 CMN 月最低水温 20 CX 旬平均水温 21 CXM 旬最高水温 22 CXN 旬最低水温 23 CY 年平均水温 24 CYM 年最高水温 25 CYN 年最低水温 26 DR 时间步长码 27 DT 时段长 降水历时 抽水历时 引排水历时 28 DTD 日累计抽水历时 29 DTM 月累计抽水历时 30 DTX 旬累计抽水历时 31 DTY 年累计抽水历时 32 ED 日蒸发量 33 EM 月蒸发量 34 ES 蒸发器(皿)型号 35 EX 旬蒸发量 36 EY 年蒸发量 37 FA 水情预报类别 38 FBP 流域平均降水量 39 FD 计算历时 116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40 FDT 预报发布时间 41 FDZ 风暴潮增水预报 42 FL 气压 43 FPA 前期影响雨量(Pa)值44 FPT 预报降水趋势 45 FST 预报发布单位 46 FTD 水情发生日 47 GH 闸门开启高度 48 GN 闸门(组)或输水设备编号 49 GS 输水设备类别、地下水开采量测法 50 GT 闸门开启孔数 51 H 地下水瞬时埋深 52 HD 地下水日平均埋深 53 HM 地下水月平均埋深 54 HMM 地下水月最大埋深 55 HMN 地下水月最小埋深 56 HS 水流特征 57 HW 波浪高度 58 HX 地下水旬平均埋深 59 HXM 地下水旬最大埋深 60 HXN 地下水旬最小埋深 61 HY 地下水年平均埋深 62 HYM 地下水年最大埋深 63 HYN 地下水年最小埋深 64 IAT 断面平均冰厚 65 IBL 岸冰左岸宽度 66 IBR 岸冰右岸宽度 67 IBT 岸冰平均厚度 68 ICD 定性冰情距离 69 ICP 定性冰情位置 70 IDD 冰坝距离 71 IDH 冰坝高度 72 IDI 冰坝上游水位高程标志 73 IDP 冰坝位置 74 IDT 冰坝发展趋势 75 IDU 冰坝上游水位水势 76 IDW 冰坝宽度 77 IDZ 冰坝上游水位 78 IFD 封冻距离 79 IFP 封冻位置 80 IFQ 封冻性质 81 IGD 解冻距离 82 IGP 解冻位置 83 IGQ 解冻性质 117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84 IP 冰情现象代码 85 IPD 流冰堆积距离 86 IPP 流冰堆积位置 87 IPW 流冰堆积宽度 88 IRA 最大冰块面积 89 IRD 流冰或流冰花密度 90 IRQ 流冰量 91 IRQD 日平均流冰量 92 IRT 流冰平均厚度 93 IRV 最大冰块流速 94 ISH 冰上积雪深度 95 IST 冰下冰花厚 96 M0 表层土壤含水率 97 M10 10cm 处土壤含水率 98 M20 20cm 处土壤含水率 99 M30 3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0 M40 4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1 M50 5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2 M60 6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3 M70 7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4 M80 8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5 M90 9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6 M100 10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7 M110 110cm 处土壤含水率 108 MA 垂线平均土壤含水量 109 MC 土壤类别 110 MD 灌溉相隔天数 111 MER 第二种耕地墒情引导符 112 MG 作物生长期 113 MK 作物种类 114 MM 土壤含水量测(算)法115 MP 降水间隔天数 116 MR 作物受害级别 117 MS 作物受害原因 118 MT 干土层厚度 119 NN (报文)结束符 120 NPD 日排潮次 121 NPM 月排潮次 122 NPX 旬排潮次 123 NPY 年排潮次 124 NRD 日引潮次 125 NRM 月引潮次 126 NRX 旬引潮次 127 NRY 年引潮次 118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128 NS 开机台数 129 NW 开机功率 130 P1 1h 时段降水量 131 P2 2h 时段降水量 132 P3 3h 时段降水量 133 P6 6h 时段降水量 134 P12 12h 时段降水量 135 PD 日降水量 136 PHD 雹粒直径 137 PHT 降雹历时 138 PM 月降水量 139 PN01 1min 时段降水量 140 PN05 5min 时段降水量 141 PN10 10min 时段降水量 142 PN30 30min 时段降水量 143 PR 暴雨量 144 PSD 积雪密度 145 PSH 积雪深度 146 PX 旬降水量 147 PY 年降水量 148 Q 瞬时流量、瞬时抽水流量 149 QA 总过闸流量、总出库流量 150 QAD 日平均总出库流量 151 QAX 旬平均总出库流量 152 QAM 月平均总出库流量 153 QAY 年平均总出库流量 154 QADM 日最大总出库流量 155 QAXM 旬最大总出库流量 156 QAMM 月最大总出库流量 157 QAYM 年最大总出库流量 158 QADN 日最小总出库流量 159 QAXN 旬最小总出库流量 160 QAMN 月最小总出库流量 161 QAYN 年最小总出库流量 162 QD 日平均流量、日平均抽水流量 163 QDM 日最大流量、日最大抽水流量 164 QDN 日最小流量、日最小抽水流量 165 QG 出库流量 166 QGD 日平均出库流量 167 QGM 月平均出库流量 168 QGX 旬平均出库流量 169 QGY 年平均出库流量 170 QI 入库流量 171 QID 日平均入库流量 119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172 QIDM 日最大入库流量 173 QIDN 日最小入库流量 174 QIM 月平均入库流量 175 QIMM 月最大入库流量 176 QIMN 月最小入库流量 177 QIX 旬平均入库流量 178 QIXM 旬最大入库流量 179 QIXN 旬最小入库流量 180 QIY 年平均入库流量 181 QIYM 年最大入库流量 182 QIYN 年最小入库流量 183 QK 时段平均流量、时段平均抽水流量 184 QM 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抽水流量 185 QMM 月最大流量、月最大抽水流量 186 QMN 月最小流量、月最小抽水流量 187 QS (泉水、抽水)流量测法 188 QX 旬平均流量、旬平均抽水流量 189 QXM 旬最大流量、旬最大抽水流量 190 QXN 旬最小流量、旬最小抽水流量 191 QY 年平均流量、年平均抽水流量 192 QYM 年最大(入库)流量、年最大抽水流量 193 QYN 年最小(入库)流量、年最小抽水流量 194 QZ 过闸(组)流量、过闸(洞)流量 195 QZD 输水设备日平均流量 196 QZM 输水设备月平均流量 197 QZX 输水设备旬平均流量 198 QZY 输水设备年平均流量 199 QZDM 输水设备日最大流量 200 QZMM 输水设备月最大流量 201 QZXM 输水设备旬最大流量 202 QZYM 输水设备年最大流量 203 QZDN 输水设备日最大流量 204 QZMN 输水设备月最小流量 205 QZXN 输水设备旬最小流量 206 QZYN 输水设备年最小流量 207 RW 径流量 208 RWD 日径流总量 209 RWM 月径流总量 210 RWX 旬径流总量 211 SD 日平均含沙量 212 SDS 日平均含沙量测算方式 213 SM 沙峰 214 SMS 沙峰测算方式 215 SQ 含沙量 120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216 SQS 含沙量测算方式 217 ST 测站编码引导符 218 SW 输沙量 219 SWD 日输沙总量 220 SWM 月输沙总量 221 SWX 旬输沙总量 222 TEM 最大风力(速)发生时间 223 TM 极值发生时间、高(低)潮位发生时间 224 TT 观测时间引导符 225 UC 风向 226 UE 风力(级) 227 UEM 最大风力(级) 228 US 风速 229 USM 最大风速 230 VA 断面平均流速 231 VM 断面最大流速 232 VS 流速测法 233 W 蓄水量、排水量、抽水量 234 WD 日平均蓄水量、日开采量、日排水量、日抽水量 235 WDM 日最大蓄水量 236 WDN 日最小蓄水量 237 WI 水库入库水量 238 WM 月平均蓄水量、月开采量、月排水量、月抽水量 239 WMM 月最大蓄水量 240 WMN 月最小蓄水量 241 WPD 日排水量 242 WPM 月排水量 243 WPX 旬排水量 244 WPY 年排水量 245 WRD 日引水量 246 WRM 月引水量 247 WRX 旬引水量 248 WRY 年引水量 249 WS 天气状况 250 WX 旬平均蓄水量、旬开采量、旬排水量、旬抽水量 251 WXM 旬最大蓄水量 252 WXN 旬最小蓄水量 253 WY 年平均蓄水量、年开采量、年排水量、年抽水量 254 WYM 年最大蓄水量 255 WYN 年最小蓄水量 256 YC 特殊水情类型 257 YDR 特殊水情发生地点相对本站的方向 258 YH 决口、扒口、堵口等处的水深 259 YHD 决口、扒口、堵口、筑坝等的高度 121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260 YK 水库的类型 261 YL 特殊水情发生地点距本站距离 262 YW 决口、扒口、堵口等处的宽度 263 Z 瞬时水位、潮位 264 ZB 库(闸、站)下水位 265 ZBD 库(闸、站)上日平均水位 266 ZBDM 库(闸、站)上日最高水位 267 ZBDN 库(闸、站)上日最低水位 268 ZBM 库(闸、站)上月平均水位 269 ZBMM 库(闸、站)上月最高水位 270 ZBMN 库(闸、站)上月最低水位 271 ZBX 库(闸、站)上旬平均水位 272 ZBXM 库(闸、站)上旬最高水位 273 ZBXN 库(闸、站)上旬最低水位 274 ZBY 库(闸、站)上年平均水位 275 ZBYM 库(闸、站)上年最高水位 276 ZBYN 库(闸、站)上年最低水位 277 ZD 日平均水位 278 ZDM 日最高水位 279 ZDN 日最低水位 280 ZH 高潮位 281 ZHD 日平均高潮位 282 ZHH 高高潮位 283 ZHL 低高潮位 284 ZHM 月平均高潮位 285 ZHX 旬平均高潮位 286 ZK 时段平均水位 287 ZL 低潮位 288 ZLD 日平均低潮位 289 ZLH 高低潮位 290 ZLL 低低潮位 291 ZLX 旬平均低潮位 292 ZLM 月平均低潮位 293 ZM 月平均水位 294 ZMM 月最高水位、月最高潮位 295 ZMN 月最低水位、月最低潮位 296 ZS 水势状态 297 ZU 库(闸、站)上水位 298 ZUD 库(闸、站)上日平均水位 299 ZUDM 库(闸、站)上日最高水位 300 ZUDN 库(闸、站)上日最低水位 301 ZUM 库(闸、站)上月平均水位 302 ZUMM 库(闸、站)上月最高水位 122 序号 标识符 编码要素303 ZUMN 库(闸、站)上月最低水位 304 ZUX 库(闸、站)上旬平均水位 305 ZUXM 库(闸、站)上旬最高水位 306 ZUXN 库(闸、站)上旬最低水位 307 ZUY 库(闸、站)上年平均水位 308 ZUYM 库(闸、站)上年最高水位 309 ZUYN 库(闸、站)上年最低水位 310 ZX 旬平均水位 311 ZXM 旬最高水位、旬最高潮位 312 ZXN 旬最低水位、旬最低潮位 313 ZY 年平均水位 314 ZYM 年最高水位 315 ZYN 年最低水位 123 附录 C 蒲福氏风力等级表 表C蒲福氏风力等级表(以距地面 10m 为准) 海面状况 浪高(m) 相当风力 风力 等级 名称 浪别 一般 最高 海岸渔船征象 陆地面物征象 km/h 海里/ m/s 0 无风 - - 静静、烟直上 <1 <1 0.0~0.2 1 软风 微波 0.1 0.1 寻常渔船略觉摇动 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1~5 1~3 0.3~1.5 2 微风 小波 0.2 0.3 渔船张帆时,每小时可随风移行 2~3km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6~11 4~6 1.6~3.3 3 微风 波0.6 1.0 渔船渐觉簸动,每小时可随风移行 5~6km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12~19 7~10 3.4~5.4 4 和风 轻浪 1.0 1.5 渔船满帆时可使船身倾向一方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20~28 11~16 5.5~7.9 5 清风 中浪 2.0 2.5 渔船缩帆(即收去帆的一部分)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29~38 17~21 8.0~10.7 6 强风 大浪 3.0 4.0 渔船加倍缩帆,捕鱼须注意风险 大树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39~49 22~27 10.8~13.8 7 疾风 剧浪 4.0 5.5 渔船停息港中,在海边下锚 全树摇动,大树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50~61 28~33 13.9~17.1 8 大风 狂浪 5.5 9.5 近港的渔船皆停留不出 可折毁树枝,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62~74 34~40 17.2~20.7 9 烈风 狂浪 7.0 10.0 汽船航行困难 烟囱及平房屋顶受到损失,小屋遭受破坏 75~88 41~47 20.8~24.4 10 狂风 狂涛 9.0 12.5 汽船航行颇危险 陆上少见,可将树拔起或将建筑物摧毁 89~102 48~55 24.5~28.4 11 暴风 11.5 16.0 汽船遇之极危险 陆上很少,出现则必有重大损失 103~117 56~63 28.5~32.6 12 飓风 14.0 — 海浪涛天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大于 117 大于 63 >32.6 124 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 标准用词说明 标准用词 在特殊情况下的等效表述 要求严格程度 应 有必要、要求、要、只有……才允许 不应 不允许、不许可、不要 要求 宜 推荐、建议 不宜 不推荐、不建议 推荐 可 允许、许可、准许 不必 不需要、不要求 允许 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SL330—2005 条文说明126 目次1总则128 2 编码的基本格式.129 3 编码的基本规则.133 4 降水量编码.136 5 蒸发量编码.139 6 河道水情编码.140 7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143 8 闸坝水情编码.145 9 泵站水情编码.147 10 潮汐水情编码.148 11 沙情编码.149 12 冰情编码.152 13 土壤墒情编码.156 14 地下水情编码.159 15 特殊水情编码.160 16 水文预报编码.161 128 1 总则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本标准中的水工程应包括水利水电、 防洪工程、取引水工程、河道整治、航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各种与水有关的工 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正逐步成为水情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由 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内部的水情信息传输有其本身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因此,本标 准对系统内部的水情信息传输不做强制性规定,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但当向防汛抗 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门传输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而向国外提供水情时,还 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0.2 现行《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采用 5 位密码的方式对水情信息进行编码, 易产生二义性.为适应水文业务工作的需要,解决原办法中的问题,本标准采用标 识符表示水文要素. 确定本标准中的各类标识符时,总体上遵循了以下原则:①执行国家和行业的 有关标准;②参照有关国际惯例;③尊重国内水文情报预报工作中的使用习惯;④ 互不冲突. 1.0.3 本标准中的水文要素是指所有描述某一观测点在某一时间内水文现状和未来 趋势的水文因子,如降水量、水位、流量、水温、输沙量等. 1.0.8 本标准虽然对有关水情信息编码的技术要求做了规定,但因有关水情信息的 报送标准、时段要求等管理方面的内容,与水情信息编码的报送关系密切,而且非 常重要,故本标准以附录形式对报送水情信息工作的要求做了规定. 1.0.10 本标准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原《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 (1964 年)的基础 上编写的,同时参考了美国的《水文气象交换格式标准》 .但由于原《水文情报预报 拍报办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标准,参考的美国《水文气象交换格式标准》不是其标 准原版,所以在引用标准中均没有列出. 129 3 编码的基本格式 3.1 一般规定 3.1.1 这里给出的格式是水情信息编码的一种最基本的组成方式,缺一不可. 3.1.2 为了便于编码、译码程序自动编报和译码,在一份信息前,必须有编码格式 标识符.由编报格式码 A、B、C 与10 种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组合,分别构成 A、B、 C 三种不同类别水情信息的编码格式标识符,见表 1.为了方便测站人员使用,规定 其中常用的 A 格式码的"A"可缺省. 表1编码格式标识符 编报格式码 序号 水情信息编码类别 编码 分类码 A B C 1 降水 P [A]P BP CP 2 河道 H [A]H BH CH 3 水库(湖泊) K [A]K BK CK 4 闸坝 Z [A]Z BZ CZ 5 泵站 D [A]D BD CD 6 潮汐 T [A]T BT CT 7 土壤墒情 M [A]M BM CM 8 地下水情 G [A]G BG CG 9 特殊水情 Y [A]Y BY CY 10 水文预报 F [A]F BF CF 注:[A ]可缺省. 3.1.3 水情信息编码的三种格式,各有不同的用途. A 格式主要用于编报单个水文测站观测的多种水情信息,是水情信息编码的最 基本的格式.如果需要用 A 格式编报多个站的水情信息,则可用站码引导符"ST" 引导其他的站.一般的测站均建议采用此格式. B 格式主要是为中心水文站和水情分中心等转发水情信息的单位而设计的.这 些单位往往需要批量转发信息.为了使用方便,减少差错,标准中要求用 B 格式传 输的是同一类测站的水情信息. C 格式是为传输水文时间序列信息而设计的,用于传输单个测站以均匀时段观 测的一个或多个水文要素的一组水情信息. 3.1.4 用"R"表示修正码.根据条文规定,修正编码只有 A 格式一种形式,在A格式编码标识符前加符号"R" ,即分别构成不同类别水情信息的修正编码格式标识 130 符,见表 2.如果没有修正码"R" ,数据库中的错误数据将得不到修正. 表2修正编码格式标识符 序号 水情信息编码类别 编码分类码 修正编码格式码 1 降雨 P R[A]P 2 河道 H R[A]H 3 水库(湖泊) K R[A]K 4 闸坝 Z R[A]Z 5 泵站 D R[A]D 6 潮汐 T R[A]T 7 土壤墒情 M R[A]M 8 地下水情 G R[A]G 9 特殊水情 Y R[A]Y 10 水文预报 F R[A]F 注:[A ]可缺省. 用"D"表示删除码.根据条文规定,在A格式编码标识符前加符号"D" ,即分 别构成不同类别水情信息的删除编码格式标识符,见表 3.如果没有删除码"D" ,数 据库中的需要删除的错误记录将得不到删除. 表3删除编码格式标识符 序号 水情信息编码类别 编码分类码 修正编码格式码 1 降雨 P D[A]P 2 河道 H D[A]H 3 水库(湖泊) K D[A]K 4 闸坝 Z D[A]Z 5 泵站 D D[A]D 6 潮汐 T D[A]T 7 土壤墒情 M D[A]M 8 地下水情 G D[A]G 9 特殊水情 Y D[A]Y 10 水文预报 F D[A]F 注:[A ]可缺省. 131 当出现水情站码错误时,在数据库中,不仅本站的信息没有记录,而且给其他 站还加上一条错误记录.因此,除要求补发本站原编码中的全部内容外,还要求发 送删除编码,通知编码接受单位将数据库所有表中与原错误站码相应的错误记录删 除. 当出现观测时间码错误时,会造成数据库记录错误,不仅该时间没有记录,而 且使其他时间的信息不能被记录上.因此,除要求补发该时间的原编码中的全部内 容外,还要求发送删除编码,通知编码接受单位将数据库所有表中与原错误时间相 应的错误记录删除. 3.2 A 格式 3.2.1~3.2.3 A 格式编码的基本思路和原《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一致.值得注意 的是,一个要素的标识符和数据必须成对编列,标识符编列在前,数据(值)紧列 其后. 3.2.4 过去在同一编码中编报不同观测时间的水情信息时,观测时间与前面的编码 没有特别的标识符,容易造成二义性.为计算机识别方便,在本标准中,特别规定 了由时间引导标识符"TT"引导后续各观测时间码. 3.2.5 在过去的编码办法中,由"99099"引导多个站的水情信息.在本标准中,原 则上定义了 A 格式编码用于编报一个水情站的信息.实际上,在一份 A 格式水情信 息编码中, 可通过站码引导符 "ST" 引导编列多个水情站的信息, 这时, 引导符 "ST" 相当于原编码办法"99099"的作用.在引导符"ST"后的信息内容,应符合 A 格 式的基本型式,包括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要素标识符和数据 等五部分. 另外, 考虑我国水情分中心和中心水文站所管辖的水情报汛站一般不超过 20 个, 故规定在一份编码中最多可编列 20 个水情站的水情信息. 3.3 B 格式 3.3.1 当中心水文站或水情分中心需要报送多个同类型测站的水情信息时,建议使 用B格式.当用 B 格式编报不同测站类型的水情信息时,在不同的要素标识符下会 出现很多的数据空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标准规定,原则上 B 格式只用于编报 同一测站类型的水情信息,但同时又规定了降水和蒸发站的信息可以同其他站类的 信息一同编列,此时的编码格式标识符采用河道、水库和闸坝等其他类别的编码格 式标识符. 132 3.3.3、3.3.4 B 格式编码的形式类似于一个表格.编码标识组相当于表的标题行, 其内容包括编码格式标识符、观测时间码和各要素的标识符.数据组相当于表中的 内容,包括水情站码以及该站需要编报的数据.数据的编列次序必须与编码标识组 中定义的要素标识符的次序一一对应,如果某一标识符没有对应的数据时,必须在 对应的位置标明字符"N"或"M" .否则,表格错行会引起错误.每一个水情站码 前均由站码引导符"ST"引导. 3.4 C 格式 3.4.1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需要补报过去几天或一段时间内的等时段数据.如果 按照常规方法编报,编码会很长.为了简化这一类编码,专门设计了 C 格式.当需 要报送系列较长的水情数据时,宜采用 C 格式.C 格式分为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 站码、观测时间码、时间步长码、要素标识符组、数据组和结束符"NN" 七部分. 一般只用于编报一个站的等时段的水文数据. 3.4.2~3.4.5 观测时间码必须定义第一组数据的观测时间,时间步长码表示观测数据 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同一时间观测的数据应该按照要素标识组定义的次序编列完毕 后,再编列下一个观测时间的数据.以后各组数据的观测时间即为前一组数据的观 测时间加上时间间隔码表示的时间间隔.如果某一时间的某个或多个数据值未能获 得时,必须在相应位置上标明字符"N"或"M" .如果需要编列另外一个时间间隔 的时间序列,或者时间间隔长发生变化时,则需要另编 C 格式的编码. 133 4 编码的基本规则 4.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4.1.1、4.1.2 按照《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SL250-2000)规定, "水情信息"的概念 已扩展到包括水质在内的全部水文要素.在本标准中, "水情信息"专指为防汛抗旱 等特定任务需要的信息,因此,本标准中的水情信息分为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水 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泵站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 地下水情、特殊水情和水文预报等 13 类,不包括水质信息. 本标准中,水情信息编码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测站观测和编报内容而确定的.水 文预报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虽然每种信息类别都有预报,但为了引起重视,故将其 单分一类.特殊水情不是测站的常规观测项目,一般只有在灾害性水情发生时才需 要编报,为了区别于其他一般水情,也单分一类. 同时规定,水文预报类和特殊水情类编码必须单独编报. 每一类水情信息编码可编列不同种类的水情信息.为了便于计算机的自动编码 和解码,也为了便于人工识别,减少编码中差错,凡一个水情站需要编报多种水情 信息时,原则上应按表 4.1.1 中所列 10 类水情信息编码的顺序依次编列.有关联的 水情信息,如降雨和天气状况、水位和水势、流量和测法、各组闸门的启闭情况等, 应连续编列. 4.2 水情站码 4.2.1、4.2.2 水情站码(简称站码或站号)采用国家统一的编码体系.目前,全国 报汛采用的是五位码,已出现站码不够用的现象.在全国新的测站编码体系没有实 施之前,编报水情信息仍沿用五位站码;全国新的测站编码体系实施之后,则采用 全国统一的新测站编码,即八位站码.当一个水情站有几个观测断面时,每一个断 面均应有一个唯一的水情站码. 4.3 观测时间码 4.3.1、4.3.2 本标准中的观测时间码,不论是观测时间,还是预报时间,均由月、 日、时、分四部分构成,以24h 法计,每部分为 2 位数字,共8位.旬、月特征值 134 的出现时间由对应的旬月结束日的次日(即11 日、21 日、1 日)08 时00 分表示. 同一观测时间的不同水情信息,除极值信息外,一般只列一组观测时间码. 4.4 时间步长码 4.4.1、4.4.2 时间步长码是专为 C 格式编码设计的,它表示了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 长.时间步长可以是月、日、小时、分钟,由标识符"DR"和表示月、旬、日、小时、分钟的代码 M、X/D、H、N,以及相应的时间长 nn 表示(nn 的取值范围见表 4.4.2) ,即DRMnn 表示时段长以月计,时间间隔为 nn 月,DRXnn 表示时段长以旬 计,DRDnn 表示时段长以日计,DRHnn 表示时段长以小时计,DRNnn 表示时段长 以分钟计.一条 C 格式编码中,只能有一个时间步长码. 4.5 要素标识符 4.5.1 本条中的"要素"是指可以定量表示的水文观测(或计算)项目,如降水量、 水位、流量、蓄水量等.每一个水文要素都有而且仅有一个代码.对于定性的描述 项目,如"天气状况" 、 "水势状态" 、 "测法"等,虽然属于编码中的要素,但不可 以定量表示,因此本条中规定的要素标识符的构成规则不适用这些定性的描述项目. 要素标识符的构成格式为:主代码[副代码][时段码][属性码].按此规则,水文 要素代码最短的只有 1 位字符,最长的可达 6 位字符(特殊规定除外) . 4.5.2 为了便于构成水文要素主代码, 按照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95 -98)的规定,以及水情工作中的使用习惯,将编码中涉及到的水文要素一共分为 16 大类,并用不同的代码进行标识.水文要素主代码表示水文要素的类型,以标识 水情信息所属的类别.主代码是不能缺省的. 4.5.3 闸坝、水库等信息编码中常常需要编写多个同一类型的水文要素,如闸上水 位、闸下水位,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等.设计副代码,就是为了对主代码进行补充 说明.副代码是可以缺省的,视水文要素而定. 由于需要补充说明的主代码可能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在本条中仅对日常工 作常用的副代码做了规定,其他的在各章中规定. 4.5.4 过去由于观测、通信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每个水情测站的报汛时段长都是固 定的, 南方一般采用 6h, 北方一般采用 2h.但是随着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不断普及, 通信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防汛抗旱对水情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每个测站 的报汛时段长将不是固定的,这在降水方面尤为突出,如果需要就会改变报汛的时 段长. 135 为了在编码中表达报汛时段长的概念,设计了时段码.时段码是构成水文要素 代码的一个部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编列.在水文要素代码中,它赋予了该 代码所包含的时段概念.如果该水文要素代码表示的是流量、水位等值,则设定该 水文要素是这个时段的平均值;如果该水文要素代码表示的是降水、蒸发等值,则 设定该水文要素为这个时段的累计量. 年、月、旬、日的时段码分别由字符 Y、M、X、D 表示.为了直观、方便、易记,对24h 以内的时段长用相应的小时数表示,如P2、P6、P12 分别表示 2h、6h 和12h 的降水量,QX、QM 分别表示旬、月平均流量.1h 以内的时段码用"N"加相 应的分钟数表示,分钟的取值范围为 01~59.如5min 降水,用PN05 表示;15min 降水,用PN15 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未来水文遥测系统的数据报讯而设计的. 对于水文要素的瞬时值,可缺省时段码. 4.5.5 水文要素代码的第四位为属性码,是为了表示水文特征属性而设计的,如最 高(或最低) 、最(或极)大(或最小、极小)值等.如果某一水文要素属于特征数 据,其代码中就必须含有属性码;否则,可缺省属性码. 4.5.6 在编写水情信息编码时,水文数据之前应编列水文要素代码,二者缺一不可; 否则为错码. 4.6 数据(值)编码 4.6.1 为了方便人工和计算机的识别,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在水情信息编码中,数据(值) 均采用实际观测值或计算值. 数据值可以带小数点. 如某站水位为 1235.46m, 则水位数据应直接编码为"1235.46" ;如某站流量为 13600m3 /s,则流量数据应直接 编码为"13600" .基面以下的水位值或零度以下的温度值用负值表示,如某站的水 位为基面下 0.52m,则水位数据应直接编码为"-0.52" ;如某站的水温为摄氏零度以 下0.1 度,则水温数据应直接编码为"-0.1" . 4.6.4 由于测验或计算方面的原因,如果对数据(值)的精度或准确性有怀疑,应 在数据(值)上加括号" () " .如某站实测的流量为 6180 m3 /s,当时流速大,忽略了 测点流速的偏角改正,计算完毕后,认为精度有问题,则流量的编码应为" (6180) " . 136 5 降水量编码 5.1 一般规定 5.1.2、5.1.3 降雪和降雹是特殊的降水方式,不仅增加了测站的降水量,还可能造 成一定的灾害,因此要求所有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均应编报降雪及降雹信息. 5.1.4 目前在水情报汛工作中,将报汛时段按 6 级进行划分,在能够满足水文情报 预报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控制了报量,相对减小了测站的工作强度,因此在本标准 中,仍沿用 6 级划分,分时段报汛.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需要划分报汛 时段,并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编定水文要素代码进行报汛. 5.1.6 在洪水期间,报汛站是否有后续降雨,可能对洪水预报的精度有影响,也对 防汛工作安排及采取的防汛措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 时,一定要编报当时的天气状况.而对于旬、月降水量,由于其本身为计算值,因 此编报时,就不需编报天气状况. 5.1.7 日降水编码的观测时间为次日 8 时.在采用 C 格式编报系列日降水值时也应 执行此规定. 5.1.8 为便于掌握水情站的实时降水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也为了适应水资源管理、 利用和保护工作的需要,水情站的日降水量一般要求有雨即报.对于旬、月降水量, 规定其为零时,也必须列报,便于开展统计工作. 5.1.9 考虑到各地的暴雨特性不同,报汛时段长也不尽相同,部分测站由于报汛时段 较短,不加报暴雨,也可掌握降水情况,并能满足洪水预报需要;而某些测站的报 汛时段较长,仅编报时段降水,可能对及时掌握降水情况有影响,这时,可安排这 些测站对暴雨进行加报. 为尽量减轻水情站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及时了解降水情况,因此是否安排测站 加报暴雨,由各水情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考虑到我国目前大部分的降雨仍为人工观测,很难规定观测人员在非整点的某 时刻进行降雨观测,故暴雨加报以整点小时数编报. 降雨历时为观测时段内的实际降雨时间.如某站规定 1h 内降雨 10mm 进行暴雨 加报,某日该站 9~10 时降雨 24mm,实际降雨历时为 45min,则该站 10 时需要编 报暴雨加报信息,其中降雨历时为 45 分min. 5.1.10、5.1.11 雪水当量换算及雹粒直径的量测方法应执行有关测量规范. 137 5.2 标识符 5.2.2 表5.2.2 中给出了常用的降水量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对于表中未给出的,可 根据本标准的有关标识符的构成原则,参考本表的标识符构成规律编制.但在使用 本标准 5.2.2 条规定之外的标识符,应报国家水文主管部门批准,并通知有关接收单 位. 由于在《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中,各站的时段雨量的报汛时段长是不编码 的,造成有关的水情接收单位不了解水情站降水的时段长,不知道时段降水量是在 多长时间内发生的,也影响了降水强度的计算,因此本标准直接将时段长编入时段 降水量标识符,便于各收报机关掌握.如P6 表示观测降水量的时段长为 6h,P6 2.5 表示 6h 时段内的降水量为 2.5mm. 对于本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时段降水量, 当时段长为小时数时, 其标识符可用 "P" +时段长(小时数)方法编制,以解决部分收报机关的特殊需要.如8h 降雨量的标 识符为 P8. 对于小于 1h 的时段长降雨量,按4.5 节的规定,要素标识符为"PN+分钟数" , 分钟的取值范围为 01~59.如5min 雨量的标识符为 PN05,30min 降雨量的标识符为 PN30.为保证不出现时段跨天问题,一般来讲,要素标识符"PN+分钟数"的组合 是有限的, 如PN01、 PN02、 PN03、 PN04、 PN05、 PN06、 PN10、 PN15、 PN20、 PN30. 5.2.3 在降水量观测值中,出现整数的情况较多,为使编码尽量简单,本标准规定 当降水量的观测数值为整数时可直接用整数表示,不带小数;当观测值有小数时, 最多保留 1 位小数. 5.2.4 降水历时用来说明降水的实际历时.主要用于时段降水量及暴雨加报中,便 于掌握水情站的降水真实情况.历时计至分钟,表示方法为"小时·分钟" . 5.2.6 目估的一般雹粒直径是指雹粒大小的平均情况,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雹 粒直径. 5.2.7 由于《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中规定雨、阴、晴分别用 7、8、9 表示,为了 应用方便,在不影响新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尽量沿用原来的习惯用法,故本次在说 明降水量天气状况时仍用 7、8、9 表示雨、阴、晴. 由于降雪及雨夹雪也是较为常见的天气情况,故本标准中也将这两种天气状况 赋予代码,分别由 5、6 表示. 5.3 编码格式 5.3.1~5.3.5 在编报降水信息各要素时,除应关联编码的各要素,一般对编列位置 138 无严格要求,但为便于人工阅读,也便于计算机的自动编码与处理,本标准规定了 一种排列顺序,一般应按该顺序编报. 5.3.6~5.3.8 除暴雨外的各降水信息编报均可采用 A、B、C 三种格式编报. A 格式适合于单个雨量站编报降水量的信息,是常用的降水量编码格式. B 格式适用于水情分中心编报多个雨量站同一时间的降水量信息. C 格式只适用于单个雨量站编报等时间间隔的降水量信息,这种情况多用于一 天中,前几个时段的降水量均达不到起报标准,但后一个时段降水量达到起报标准, 需补报前几个时段降水量信息的情况. 由于暴雨加报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降水信息,因此不应采用 C 格式编报,应根 据情况,及时采用 A 格式(单站)或B格式(多站同一观测时间)编报. 5.4 编码示例 5.4.2 由于该站 18 日8时不仅要编报前两个等时段的时段降水量,还要编报日降水 量,因此不宜采用 C 格式进行编码. 5.4.3 由于该站的起报标准为 10mm, 各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 因此各时段 降水量均不编报,16 日8时编报日降水量时,应将各时段降水量同时编报. 139 6 蒸发量编码 6.1 一般规定 6.1.2 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编报蒸发信息的各水情站,应编报日蒸发量.旬、月、年蒸 发量为统计值,是否需要编报,由主管机关自行规定. 6.1.3 日蒸发量编码的观测时间为次日 8 时. 在采用 C 格式编报系列日蒸发量时也应该 执行此规定. 6.1.5 一般情况下,水情站的蒸发器(皿)型号是不变的,因此编报时不必每次都编列, 考虑到信息接收单位的需求,水情站每月编列一次即可.但若水情站的蒸发器(皿)更 换时,应及时编列. 6.2 标识符 6.2.4 目前常用的蒸发器(皿)有E601、Φ20、Φ80 三种. "其他"是指未来科技发展 可能采用的新的蒸发量观测仪器设备. 6.3 编码格式 6.3.6 在C格式蒸发量编码中,一般可不编列蒸发器(皿)型号代码. 140 7 河道水情编码 7.1 一般规定 7.1.3 水位的涨落趋势, 对防汛工作十分重要, 所以编报水位数据时, 应同时编列水势. 当采用 C 格式报送系列数据时,由于水情信息的实时性已不是很强,所以水势、测法等 信息可不列报. 7.1.4 本条的水位指零点基面以上的水面高程.有些河道站为了比测等目的,一般设有 几组水尺.本条规定,报汛的水位采用基本水尺的水位. 7.1.5 要求编报流量的水情站,往往在洪水预报或水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要求这样的水情站在每次编报水位时,一定要列报相应流量.对某 些流域上游的山谷性河道控制站,没有什么防洪任务,水位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意义不大 时,可不列报,但流量对下游的防洪和预报意义很大,所以一定要列报. 7.1.6 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在修正水位—流量曲线时必不可少,所以要求报送实测流量 时,应同时列报其相应水位. 7.1.7 在断面面积和流速组中,一般只需要列报实测断面面积和流速,断面面积和流速 的测法可根据需要列报,不做强制性规定. 7.1.8 当日 8 时编报前日平均值信息,其编码的观测时间码应编列为当日 8 时.在采用 C 格式编报系列日平均值时也应执行此规定. 7.1.9 编报特征值时,极值的发生时间对了解水文特性有较大作用,因此极值的发生时 间应与极值一并列报.极值的出现时间与极值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每个极值均应编报其 对应的发生时间.在一个旬或月内,水文要素的极值出现不止一次时,定义首次出现的 时间为极值发生时间. 7.1.10 河道的水流特征只有当其发生时才需要编列.在流量组中,流量为必编项目. 7.1.12 当河水干涸时,水情站只需列报一次干涸特征,因为干涸之后,再编报水情, 对掌握水文情势已无较大作用,因此可不再编报水情.但若该站再次来水时,水文情势 已经发生了变化,应按正常任务要求进行编报. 7.2 标识符 7.2.1 河道水情编码采用河道类编码格式标识符,即AH、BH、CH、RH. 7.2.2 本条规定了河道水情中常用的编码要素及其代码.对日以内的水位和流量平均 141 值、极值,按照 4.5 规定的水文要素代码的构成法则,时段码应直接用表示小时数的数 字,并与水位、流量的主代码构成不同水文要素代码.如6h 平均流量、平均水位的代 码分别为 Q6 和Z6. 7.2.3 水位应以米为单位,记至厘米,即小数点后保留 2 位,如"25.53"即表示水位为 25.53m.无小数位的,可只列报整数位.如水位 326.00m,可编列为"Z326" . 基面高程以下的水位用带负号 "-"的数据表示,如某站水位在基面下 0.65m,则 表示为"Z-0.65" . 7.2.4 河道水势和水位是一对关联的信息,河道水势一般编列于水位数据的编码之后, 中间不编列其他要素.如某站某观测时间的水位为 167.98m,水势为涨,则编码应为: Z167.98ZS5. 7.2.5 河道水流特征的编码一般应编列在流量信息之后. 7.2.6 大于 1.0m3 /s 的流量,取3位有效数字,如某站实测流量为 12.58m3 /s,则编码为: "Q12.6" ;小于 1.0m3 /s 的流量,取2位有效数字,但小数不超过 3 位,如某站实测 流量为 0.0134m3 /s,则编码为: "Q0.013" . 7.2.7 流量测法和流量数据是一对关联的信息,所以流量测法的编码应紧列在流量数据 的编码之后.为了简化编码,本标准规定当流量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时,可以不 列报流量测法,如某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的流量为 16700m3 /s,则编码为: "Q 16700QC1"或"Q16700" .但其他情况均应列报. 目前测站的大多数流量信息是根据本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为缩短编码长 度,因此当流量是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时,可不再编列流量测法编码. 7.2.8 测流断面面积可以保留 2 位小数.当小数点后均为 0 时,可以只编列整数. 7.2.9 断面面积测法和断面面积是一对关联的信息,断面面积的测法应紧随断面面积信 息之后编列. 7.2.10 为了解测站的实测断面的有关信息,要求编报实测流量的测站,在编报实测流 量时,需要编报断面流速信息.对于断面流速信息,只要求测站编报断面平均流速及断 面最大流速信息即可. 7.2.11 流速测法和流速是一对关联的信息,流速测法应紧随流速信息之后编列. 7.2.12 旬末(或月末)补报旬(或月)水位、流量极值时,可与旬(或月)降水量和 旬(或月)平均值等其他特征值一同编报,但其发生时间,不能由旬(或月)结束日次 日8时表示,而应由时间引导标识符"TM"引导,单独编列在相应的旬(或月)极值 信息之后,不应缺省.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单独编报极值信息时,以编发极值信息时间 作为观测时间码,然后以"TM"引导相应信息.单独编报极值信息的基本组成型式见 图1. 142 …… 图1单独编报极值信息的基本组成型式 7.3 编码格式 7.3.1~7.3.5 为了便于人工识别和计算机的自动编码和解码,这五条规定了河道水情各 个项目的编列次序.编报时,当某些项目不需要报送时,可以缺省. 7.3.6~7.3.8 在河道水情的三种编码格式中,水位和流量有许多要素,如瞬时值、平均 值和极值等,在一般型式中不便一一列出,故用"水位标识符"和"流量标识符"分别 统称各自的所有要素.在实际编码时,要根据编报要素确定具体的要素代码.另外,三 种基本型式均以一个水情站的编报内容来表达,当需要编报多个水情站的信息时,应按 照编码的基本格式的规定执行. 7.3.9 规定旬、月水文特征值的基本编列顺序,也是为了便于人工识别和计算机的自动 编码和解码,尽量减少错误.图中所列项目是以每月 1 日需要编报的水文特征值内容为 对象而编列的.每月 11 日、21 日编报时,所有月特征值信息均不需要编列. 7.4 编码示例 7.4.1 本编码示例及以下各编码示例中的 QS 1 均可省略. 7.4.14 本编码示例采用 A 格式修正报文和完整编码格式标识符.实际应用中,A 格式 标识符"A"可以省略,编报时可仅用"RH" . 7.4.15 本编码示例也可采用 A 格式编报,但每站需要单独编报. 7.4.16 通过本编码示例可以看出,编报单站均匀时段的水文要素时,宜采用 C 格式编 报. 7.4.17 本编码示例也可采用 A 格式编报. 编码格式 标识符观测时 间码 TM 极 值发 生时间 极值要素 标识符极值NN 143 8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8.1 一般规定 8.1.1 水库信息编码编报的信息依次为降水、蒸发、水库水情和冰情.降水、蒸发、冰 情信息类的编码方法分别按第 5 章"降水量编码" 、第6章"蒸发量编码" 、第13 章"冰 情编码"的规定执行. 水库出(入)库的沙情包括含沙量、径流总量等信息,比较复杂,不宜列入水库站编 报内容,需要另外设置站号,并按第 12 章"沙情编码"的规定编报. 8.1.2 库下水位只有在水库出库主要控制断面唯一时,才能编报.如果水库出库不止一 个主要控制断面,那么编报库下水位就容易引起混淆. 当水库总出库流量由出库总控制断面测得时, 无论是查线或是实测, 均应编报测法, 其它情况不报测法. 8.1.9 通行船只的船闸,短时间开闸过船,启闭频繁,可只作定时报送,不逐次报送. 但若被用来应急过流,则应按照主管机关的规定编报. 8.1.12 水库除入库流量与出流设备运行情况外,其他项目特征值的编码方法与"河道水 情" 等信息类型中的项目类似, 可以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入库流量的极值应列报时段长; 出流设备运行情况特征值的编报内容为:溢洪道指示标志、设备编号、流量的特征值及 相应的闸门开启孔数与开启高度. 8.2 标识符 8.2.3 当用库容曲线反推法编报入库流量时,一般情况下,如果库水位在防洪限制水位 或溢洪道底板高程以下时,可只编报前 24h(8 时至次日 8 时)的均值;如果库水位达到防 洪限制水位或超过溢洪道底板高程时,应按主管机关规定的水位报送段次,列报时段平 均入库流量和时段长. 8.2.5 一般而言,百亿及以上,可以精确至亿;百亿以下,十亿及以上,可以精确至千 万;依此类推,百万及以下精确至万. 8.2.6 有些输水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属性,应以主要功能确定其类别.如泄洪排沙洞,如 功能以泄洪为主,则设备类别应定为 2;如以排沙为主,则设备类别应定为 6. 8.2.7 888 表示闸门提出水面,但未全开.当闸门在水面以上调整时,可不编报.如果 144 主管机关规定应报闸门开启的真实高度,则不用 888,而用真实高度,在这种情况下, 闸门一有变动,就应编报. 145 9 闸坝水情编码 9.1 一般规定 9.1.3 闸上水位、闸门开启孔数和开启高度、过闸流量是闸坝水情的必报项目.过闸流 量是总的过闸流量和各闸门组过闸流量的总称. 9.1.4 为便于数据的入库和查询,特作本条规定. 9.1.5 闸下水位信息随闸上信息一起编码时, 可将闸下水位信息直接编列在闸上水位信 息之后. 9.1.6 闸门(组)编号和闸门(组)流量是否编报,由主管机关确定. 9.1.8 分上下两层或蝴蝶阀闸等其他特殊型式的闸门结构,过去没有规定,但考虑到今 后可能会出现,故单独说明. 9.1.9 相应时间是指实测流量所对应的时间. 9.1.10 如闸门开启情况变动频繁,也可按主管机关规定执行. 9.2 标识符 9.2.4 分组编报闸门启闭情况时, 必须将同一闸门组的信息编完后才能编下一个闸门组 信息. 9.2.5 当闸下水位与闸上信息同时列报时,闸下水位信息用 ZB 标识.如闸下水位以河 道站形式编报,则应用水位标识符 Z 标识. 9.2.6 888 表示闸门提出水面,但未全开.在这种情况下,闸门在水面以上调整时,可 不编报.如主管机关规定应报闸门开启的真实高度,则不用 888,而用真实高度.在这 种情况下,闸门一有变动,就应编报. 9.3 编码格式 9.3.1 本条规定了闸坝水情编码的一般顺序.由于有的水闸运行情况复杂,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编列顺序,但各组闸门的相关信息应编列在一起. 146 9.4 编码示例 9.4.8~9.4.18 过闸流量的测法一般为查线,在编码中可以不编列. 9.4.22 如没有闸门编号,则应将所有闸门组的信息作为更正信息编列. 147 10 泵站水情编码 10.1 一般规定 10.1.2 在有些省份,站上、站下分别称为出水口、进水口.因此出水口水位和站上水 位、进水口水位和站下水位是一致的.主要是为了和闸上水位、库上水位相对应. 10.1.3 在规定的编报时间内,如果泵站全部停机,则只需编报水位和开机台数. 10.1.4 本条规定的时段平均抽水流量和日(旬、月、年)平均抽水流量的计算方法不 同.时段平均抽水流量是时段抽水量除以开机时间,日(旬、月、年)平均抽水流量是 日(旬、月、年)抽水量除以整个日(旬、月、年)的时间(包括停机时间) . 10.1.5 由于各地的泵站用途不同,因此报送的具体内容可由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 10.1.6 报送实际抽水时间内的平均抽水流量(日、旬、月平均抽水流量除外)时,应 同时报送相应的抽水历时.需报送抽水历时,可不列报平均抽水流量. 10.1.7 当机组全部停机时,报送开机台数为 0. 10.1.9 将水排至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中为顺流,从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 中取水为逆流.作为泵站向上游引水,可理解为从河流中取水,应作为逆流.将上游的 涝水排到下游去,应理解为顺流(水排至河流中) . 10.2 标识符 10.2.3 抽水流量一般均按功率推算,较为固定. "当单独编报极值信息时"是指报送的信息均为极值信息,不含有其他内容.其编 码方法与河道水情编码的规定相同. 10.2.6 抽水量保留多少位小数可由各部门确定. 10.3 编码格式 10.3.1 需要同时列报极值、平均流量和抽水量时,则在列完实时信息之后再按平均流 量、极值和抽水量的顺序列报.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应按先均值后极值、先旬后月、 先水位后流量、先高(大)后低(小)的顺序编列. 10.3.3 按规定,泵站的开机台数变化时应立即编报,因此一般不用 C 格式. 148 11 潮汐水情编码 11.1 一般规定 11.1.4 前24h 内的高潮、低潮水位报送的具体内容由主管机关决定,可只报送 24h 内 的最高、最低潮位,也可报送逐时潮位和高低潮位.有些海洋水情站可参照执行. 11.1.7 报送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主要是在开阔水面、防汛紧张时作为防浪措施的一 项参考资料,因而在平时不用报送,各地可根据需要规定一个报送标准,达到标准时应 及时编报. 11.1.8 波浪高度主要是受风力风向的影响,两者关系密切.因此,报送波浪高度时, 应同时报送风力风向. 11.1.9 台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是沿海和沿江地区防汛的重点,一般发生在 7~9 月,而这时往往是防汛最紧张的时候,主管机关一般均要加密报汛,以求及时掌握 最新的水情信息. 11.2 标识符 11.2.3 高潮、低潮水位发生时,水势均为平.潮位和风力特征值的编码,应按"先时 间后量值"的顺序,主要是为了与《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一致.按发生时间顺序编 码指先编列第一个特征值的发生时间和特征值,再编列第二个特征值的发生时间和特征 值,依此类推. 11.2.4 考虑到有时无法判定一个潮水位是高高潮还是低高潮,是低高潮还是低低潮等, 但又必须及时报送,因此制定本条规定. 11.2.5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在描述风力时,除了用蒲福氏等级外,更多的时候直接采 用风速,以米每秒计.因此,本标准规定,风力可以直接用风速编报,也可用蒲福氏等 级编报.如,风速为 22.5m/s,相当于蒲福氏 9 级,可编为:US 22.5.也可编为:UE 9. 11.3 编码格式 11.3.2 本条规定的是编码基本格式.可由时间引导符"TT"引导不同时间的潮位信息, 待潮位信息编完后再编列风力风向等信息. 149 12 沙情编码 12.1 一般规定 12.1.1 目前,在泥沙测验方面,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测验方法、测报项目均无大的改 变, 测验方面主要是如何实现测报自动化, 因此本标准仍沿用 《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 的规定,对测报项目未进行扩充. 本标准仍将径流总量作为沙情信息的一部分.目前水情工作中常用的径流总量、输 沙总量均为旬、月值,因此本标准中未对径流总量、输沙总量的项目进行调整. 12.1.2 有编报含沙量任务的水情站,汛期应编报每日 8 时的含沙量,对于不需要编报 沙情的水情站,也可由主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测站的输沙特性制定起报标准,当含沙 量达到或超过起报标准后,才编报沙情. 当出现较大的含沙量过程或沙峰时,应对含沙量过程进行观测,测站次数以能够满 足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为原则. 一个过程中所测含沙量是否加报, 以及加报次数和标准, 均由主管机关根据需要确定. 12.1.3 在含沙量测验中,沙样处理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当日的含沙量存在不能当日得 出的可能性,因此水情站的含沙量可在次日报出,但不应超过次日. 在实际工作中,若需及时了解水情站沙情,主管机关可根据水情站输沙特性制定起 报标准,当含沙量达到或超过起报标准时,水情站处理沙样时可采用简单方法,以便及 时测得含沙量. 12.1.4 编报旬、月输沙总量时,相应的观测时间应为输沙总量的统计时段(旬或月) 终了次日(1 日、11 日、21 日)8 时,不应以其他时间列报. 12.1.5 虽然本标准规定单独编报输沙总量或径流总量,无须关联编码,但考虑到其内 在联系性, 在编报输沙总量时, 仍要求同时编报相应的径流总量, 以便对水情站的输沙、 输水总量能完全掌握. 对于没有编报沙情任务的水情站,其径流总量仍可单独列报. 12.2 标识符 12.2.1 在本标准中,沙情信息不是一个单独的水情信息编码分类,因此编报沙情信息 时,其报文的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应依据水情站类别确定,如水情站为河道站,则水情 150 信息编码分类码采用河道类分类码(H) ;如为水库(湖泊) )站,则采用水库(湖泊) 类分类码(K) ;如为闸坝站,则采用闸坝类分类码(Z) ,水情站类别及其沙情编码格 式标识符见表 4. 表4水情站类别及其沙情编码格式标识符表 沙情编码格式标识符 序号 站类 A 格式 B 格式 C 格式 1 河道站 [A]H BH CH 2 水库(湖泊)站[A]K BK CK 3 闸坝站 [A]Z BZ CZ 注:[A]可缺省. 12.2.2 由于目前实际工作中编报的输沙总量一般为旬(或月)输沙总量,不编报任意 时段的输沙总量,因此在本标准中,输沙总量的编报仅适用于编报旬(或月)输沙总量. 12.2.3、12.2.4 为了使含沙量、日平均含沙量和沙峰这三个要素在同一份报文中出现, 且不造成混淆,分别编制了三个不同的代码,其单位及精度不因代码不同而不同. 含沙量、沙峰、日平均含沙量的测算方式也采用三个不同的代码,但其取值范围相 同. 12.3 编码格式 12.3.1 考虑按先实时后统计的顺序编列沙情信息,因此沙情编码应按含沙量、沙峰、 日平均含沙量、输沙总量的顺序列报. 12.3.2 含沙量测算方式是含沙量值的一种属性,应与含沙量关联编码,含沙量测算方 式紧列在含沙量之后,之间不应编列其它要素. 12.3.3 虽然输沙总量和径流总量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对报文理解,但考虑到工作习惯, 一般先列报径流总量,然后列报输沙总量.在实际编码中,径流总量与输沙总量应关联 编码,两要素之间不应再出现其它要素,既便于水情站有关人员校核报文,也便于信息 接收的人工处理. 12.3.4 在A格式报文中,可编列同一水情站多个时间的沙情信息,其基本型式参见本 标准 3.2.4, 报文中同一时间的各要素排列顺序应与本标准图 12.3.4 所列顺序一致. 但编 报时应注意,同一时间的沙情信息应连续编列,测报时间仅列报一次. 12.3.5、12.3.6 当用 B 格式编报多站、C 格式编报单站系列沙情信息时,各要素排列顺 序与 A 格式中各要素的排列顺序相同. 12.3.7 当水库站、闸坝站编报沙情信息时,除分别采用水库站、闸坝站类型的报文编 码格式及其标识符外,沙情各要素标识符及排列顺序均与河道站的相应格式(A、B、C 151 格式)相同. 12.4 编码示例 12.4.2 在编报日平均含沙量时,应以次日 8 时作为观测时间. 12.4.7 因为原编码中只有 9 月下旬径流总量报错,故在更正编码中,只编报沙情部分 的内容,而不需编报河道水情信息. 152 13 冰情编码 13.1 一般规定 13.1.1 冰情现象较为复杂,其观测也较为困难,大多数要素无法用测验工具进行观测, 而只能采用目估的方法.考虑到《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中对冰情现象及观测要素的 规定已较为详细,近几年来,在观测项目方面没有大的发展,因此本标准对冰情现象的 类别及观测要素没有进行扩充. 冰情要素包括气温、水温、断面冰厚、定量冰情、定性冰情.其中断面冰厚包括断 面平均冰厚、冰上雪深及冰下冰花厚三要素. 13.1.2、13.1.3 在编报冰情时,为避免不同冰情现象间要素出现交叉现象,致使处理不 便,因此要求编报时,按照冰情现象代号,由小到大依次分类编列.在编列冰情现象的 编号后,应紧接着编列该冰情现象的各要素,并连续编列,特别是不能将各类冰情现象 的信息交叉编组在一起. 13.1.4 对于河道站来说,应以测验河段作为基准进行描述,用冰情发生的位置用来指 明冰情是位于水情站的测验河段内或位于测验河段上游、下游等,冰情发生的距离指明 冰情发生位置与测验断面之间的距离.如位于测验河段,则认为其距离为零; 对于水库(湖泊)站,应以冰情所处的区号与段号进行描述,说明冰情现象发生地. 在《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中未规定区与段的划分及区号与段号的编定方法,本标准 规定以水库(湖泊)主要出流断面或以水库大坝作为基准点进行区与段的划分及区号与 断号的编定. 13.1.5 流冰堆积、冰坝、冰塞等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引起水位、流量发生显著变化, 特别是出现壅水时,造成水位抬高,危及大堤安全,极易形成冰凌灾害,因此当出现这 些冰情时,应及时加密测验段次,并及时将观测到的冰情信息上报有关单位,便于有关 单位及时了解水位、流量的变化过程,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避免造成大的 损失. 13.1.6、13.1.7 目前的冰情测验中,气温一般编报日最高(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水 温一般编报日平均水温. 为便于冰情预报人员能够了解水情站的一段时间内的气温与水 温总的情况,个别水情站编报旬(月)的最高(低)气温、平均气(水)温,因此本标 准对旬(月)最高(低)气温、旬(月)平均气(水)温的编报仅规定了编报方法,而 对是否编报未作明确的要求,由水情站主管机关根据测站冰情特性及工作需要确定. 某一时间点的瞬时气(水)温的编报为本次扩充内容,实际工作中,水情站瞬时气 153 (水)温是否编报,由主管机关确定. 13.1.9 编报定量冰情时,岸冰、封冻、解冻、流冰堆积和冰坝等包含的各要素均应编 报.流冰花和流冰可只编报密度和厚度,最大冰块面积、最大冰块流速、流冰量及日均 流冰量是否编报,由主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布置确定. 13.1.10 定性冰情的三个要素(冰情编号、发生的位置及与测站测验断面的距离)均应 列报,不应缺漏. 13.1.11 冰情现象的编报,应能让有关单位较为清晰地了解测站的冰情产生、发展及消 失的情况和过程,因此测站应根据各种测验、报汛任务书的有关规定,准确安排测站冰 情测验,并及时编报. 13.1.12 由于冰情较为复杂,按照本标准规定可能无法明确描述冰情现象时,可利用电 话、传真或其它通信途径,以语音、照片、录像及其它各种方式通知各有关单位. 13.2 标识符 13.2.1 在编报冰情信息时,报文的编码格式及其标识符应根据水情站的类型确定.水 情站类别及其冰情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见表 5. 表5水情站类别及其冰情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编码格式标识符 序号 站类 A 格式 B 格式 C 格式 1 河道站 [A]H BH CH 2 水库(湖泊)站[A]K BK CK 3 闸坝站 [A]Z BZ CZ 注:[A]可缺省. 表5给出了编报冰情信息时,不同站类根据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不同,采用的不同 编码格式标识符. 13.2.2 表13.2.2 中冰情各要素的标识符均以字母"I" (气温、水温标识符除外)开始, 便于记忆,也便于与其它标识符区分. 13.2.3 在实际报汛工作中,部分冰情现象一直未使用过,一是因为冰情现象较难观测, 另一原因是较少出现,但考虑到标准的适用性,本次仍将这些冰情现象全部编入. 13.2.4 本标准对气温、水温的观测精度一律调为 0.1℃. 13.2.5 冰情现象的位置主要是指明冰情发生地与水情站测验河段的位置关系,对河道 站,采用测验河段内、测验河段上游、测验河段下游来指明;对水库站,则采用冰情发 生地的区号指明. 13.2.6 距离为冰情发生地与基准点的距离.对河道站,基准点采用水情站基本测验断 面,观测精度为 0.1km;对水库站,则直接采用段号表示. 154 13.2.7 本条主要规定岸冰信息的编报方法.表13.2.7 中"类推" ,用5、6、7、8、9 分 别表示比例为 5/10、6/10、7/10、8/10、9/10. 13.2.8 本条主要规定流冰及流冰花信息的编报方法,其中的流冰或流冰花密度与流冰 厚度为必报项目,其余为可选项目. 13.2.12 本条规定了冰坝信息的编报方法.对第 7 款应加以注意, 《水文情报预报拍报 办法》中当水面低于高程标志时,在高差数值前加修正值 50 编列,本标准要求在高差 数值前加负号填列. 13.2.15 本条规定了冰下冰花厚的编报方法,其中的"其余依次类推" ,指用 4、5、6、 7、8、9 分别表示冰花厚占冰下水深的比例为 4/10、5/10、6/10、7/10、8/10、9/10. 13.3 编码格式 13.3.2 实际编报中,气温与水温一般按时间进行混合编码,即对于某一时间(或时段 内)的气温、水温采用先气温后水温的顺序,对于整份报文来说,采用先瞬时,并按时 段逐步加长的编码顺序进行编列,即先瞬时,其次为日值,再次为旬值,最后编列月值. 13.3.3 断面冰厚组仅编报指定测报时间点的断面平均冰厚、冰上雪深及冰下冰花厚等 冰情信息. 13.3.4 表13.3.4 给出了各类冰情现象可编报的各要素及先后顺序.水情站在编报冰情 时,不应调整各要素的前后顺序,除冰情现象编号外,对于未观测的要素可缺省. 13.3.5、 13.3.6 给出了编报冰情时各要素的排列顺序. 图13.3.5 给出了 A 格式情况下冰 情要素的排列顺序.在编报 B、C 类报文时,各冰情要素的排列顺序与 A 格式冰情要素 编列顺序相同. 13.3.7 本条规定了水库(湖泊)站、闸坝站编报冰情时的编码格式标识符构成方法, 参见 13.2.1 和13.2.2 条的条文说明. 13.4 编码示例 13.4.1 本条给出了气温、水温的编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 (1)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精度采用 0.1℃. (2)当温度低于 0℃时,不再加修正值 50 列报,而直接用负值表示. 13.4.2 本条给出了岸冰的编码示例.岸冰宽度与厚度的编码未作调整. 13.4.3 本条是一个流冰现象的编码示例.由于同时要编报岸冰,根据按冰情现象编码 由小到大的原则,报文中先编列岸冰信息,其次编列流冰信息. 155 13.4.4 本条是封冻的编码示例,需要注意的是: (1)根据冰情现象编号由小到大原则,先编列岸冰,后编报封冻信息;根据先测 验断面,其次断面上游,最后断面下游的原则,先编报断面上游的封冻信息,后编报断 面下游的封冻信息. (2)距离的精度调整为 0.1km. 13.4.5 本条是一个更正报文的编码示例.由于列报的只有冰情一种信息,当更正时, 应将所有信息(包括原报文中的正确编码)全部编报一次. 13.4.6 本条是一个解冻现象编码的示例(以水库为例) .示例中,冰情的位置用水库的 区号表示,距离用水库的段号表示. 13.4.7 本条是一个冰坝编码的示例.对这类报文,应在勘查确定后,及时编报. 13.4.8 本条是一个定性冰情的编码示例.编码顺序按冰情现象编号由小到大排列,其 中的定性冰情距离精度为 0.1km. 13.4.9 本条是一个多站冰情编码的示例,以采用 B 格式编列较为合适.采用 A 格式也 可编报,但编码较长,不易校核. 13.4.10 本条是一个关于长系列编码的示例,以采用 C 格式编码较为合适.其中的未观 测项目以字母"M"填列. 156 14 土壤墒情编码 14.1 一般规定 14.1.3 本条对墒情站点的分类和不同性质的墒情站的观测深度作了规定. 1 重点站:观测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在雨前雨后加密测次,并观测不同深度的 土壤含水率.除测报土壤墒情外,并为科学研究积累资料.取7点土样测墒,取样深度 分别为地面以下 10cm、20cm、30cm、40cm、50cm、60cm 和100cm. 重点站加密布置测次的原则是: ——当气象预报某日达到大雨(日雨量 25mm)以上时,在雨前加测一次; ——当前一日日雨量超过 50mm 时,自该日起每日晨 8 时观测一次,直至墒情变化 稳定为止.当前一日日雨量在 25~50mm 时,自该日起每隔一日晨 8 时观测一次,直至 墒情变化稳定为止.当前一日日雨量在 25mm 以下时,一般可不进行变化过程的观测. 2 基本站:定期测报土壤墒情.取三点土样测墒,取样深度分别为地面以下 10cm、 20cm 和40cm. 3 临时站:为不定期观测土壤含水率等项目的测点.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发生严 重旱情时提供信息.这类站不列入长期观测站网范围.测墒取样同基本站. 14.1.4 本条对墒情观测的地块作了规定,无论重点站还是基本站,要求选择两种不同 作物的地块进行土壤含水率平行观测,其中一种作物在规定的地块内连续观测,另一种 作物可根据情况选择;当只有一种作物生长时,另一种可在白地上进行观测. 14.1.5 本条对观测地点的选择作了规定,要求土壤墒情的观测地点选择在大田中,观 测地点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河流、水库、湖泊、大型渠道等较远的地点,选择能够 代表大面积农作物状况和同一土壤性质的地段. 观测土壤含水率的取样地块面积, 在平原区应大于 6.667*10 3 m 2 , 在丘陵区和山区 不宜少于 6.667*102 m 2 .为了使历年观测资料能相互比较,要求尽可能固定在一块地区 连续观测, 若必须更换时, 要求换在与原来地形、 土壤性质、 耕作制度基本相同的地点. 14.1.6 本条对土壤墒情的观测时间作了规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大,气 候带跨度亦大,各地政府对墒情信息的需要也不尽一致.因此,各地土壤墒情的观测时 间可在不违背本规定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14.1.7 本条要求报送重量含水率,这是因为重量含水率测试方法简单易行,有足够的 157 精度,是使用最广泛、最主要、最基本的表示方法,也是其他土壤含水率(量)与之对 比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各地采用了各种类型的测墒设备,实测的土壤含 水率表示方法不尽一致,本标准要求统一换算为重量含水率报送. 14.1.9 本条中列出了土壤含水率观测地点的作物种类, 主要是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 作物. 14.1.10 本条对作物生长期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划分为白地、播种期、幼苗期、 成长期、开花结果期和黄熟期六个阶段,分别说明如下: (1)白地是指尚未播种的空地. (2)播种期是指作物未露出地面的时期. (3)幼苗期是指作物出芽露出地面至拔节前的一段时期(薯类不计) . (4)成长期是指作物拔节后至开花始期. (5)开花结果期是指作物开花始期至黄熟初期. (6)黄熟收割期是指作物黄熟至收割完毕后这一时期. 14.1.13 本条对土壤墒情观测点土样的类型进行了分类, 土壤的类型若细分分类较多, 为直观了解观测点土壤性质,本标准暂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4.1.14 为了明确本标准中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不是指某一区域平均土壤含水率, 本条特对垂线平均土壤含水率作出解释. 14.1.15 本条对干土层厚度作出解释, 通过干土层厚度可以了解土壤表层的干旱程度. 此项目在旱情较重时报送. 14.1.16 本条对灌溉间隔天数作出解释,编报灌溉间隔天数使信息接受单位了解人类 活动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1.17 本条对降水间隔天数作出解释,编报降水间隔天数使信息接受单位了解降水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4.1.18 本条对第二块耕地引导符作出解释,通过第二块耕地引导符将两块耕地的土 壤墒情信息分隔开,不会引起混淆. 14.1.19 本条对土壤含水率测法进行了分类,称重法为传统的取土烘干法;放射法利 用放射源测定土壤含水量;时域反射仪法,即TDR(The Domain Reflectometry)法, 它是依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传播时,其传导常数如速度的衰减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 别是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和电导率; 传感器法为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 方法等;其他方法为除前几种方法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等;其他方法为除 前几种方法之外的方法. 158 14.3 编码格式 14.3.2 由于土壤墒情信息为独立的旱情信息, 本条规定土壤墒情报送宜采用 A 格式编 报. 14.3.3 为防止两种地块的墒情信息造成混淆, 本条规定两种不同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 息必须分别关联编码,不应交叉编列.两种不同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由第二块耕地引 导符 MER 分隔. 14.3.4 从编码、识码、译码等方面考虑,本条规定各种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应由浅 到深关联编码. 159 15 地下水情编码 15.1.7 由于地下水情的编报工作在我国尚未开展,而且各地对地下水情需求因地域不 同而不同,东西南北差别很大.本章的编写主要参考了北方部分地区的工作经验,不一 定适合全国所有地区.所以,地下水情站的编报项目和报送时间应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 而确定.当需要编报的项目和内容超出本标准规定时,在不违背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 各地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待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补充完善. 160 16 特殊水情编码 16.1 一般规定 16.1.3 由于堤防决口、扒堤、溃坝等特殊水情发生时,会对河道水势产生明显影响, 对防汛工作极为重要,故要求当了解到本站附近有特殊水情发生时,应立即观测本站水 情并根据情况随时编报. 16.2 标识符 16.2.3 特殊水情的类型及其代码的规定体系是:山体类为 1,堤防类为 2,坝体类为 3, 河道水流类为 4. 16.2.4 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分类及其代码沿袭了《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中的规定. 其中,支堤指干流上的民堤、垸堤、生产堤等. 16.2.7 水库分类及其代码的依据是《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 (SL213-98) . 161 17 水文预报编码 17.1 一般规定 17.1.2 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按照水情信息的种类不同,将水文预报分为九类:降水、 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及地下水. 每种预报编码,均分配一个编码格式标识符,编报时单独编码.不同种类的预报信息, 不列报于同一份编码中,这些要求均是为了强调水文预报的重要性,便于特殊显示,提 示水情人员重视,同时保证预报报文的处理方便. 17.1.3 各种预报报文列报的水文要素预报信息一般为本条所列的内容.对于因工作需 要,不是本条中的水文要素预报信息,若未超出本标准规定可编报的水文要素,则可采 用相应的水文要素标识符,其编码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若超出本标准规定,则 只能以其他形式报送预报信息. 17.1.4 对于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和闸坝水情的预报,由于所采用的预报依据 不同,采用的预报方法也不相同,造成相应预报结果的可信度也不相同,在《水文情报 预报拍报办法》中,采用预报精度的概念来表示,考虑到易与预报结果的实际精度造成 混淆,在本条中依据河道演算、降雨径流预报和利用降水预报所做的洪水预测,将水文 预报分为一类、二类、三类,这和《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的分类概念是有区别的. 17.1.5 一般情况下,预报依据内容是指主要依据站的水文要素内容.当主要依据站有 困难,或预报依据内容就是上游某一区域的水情时,可直接给出预报依据某时的水情, 供信息接收单位参考. 17.1.6 对于水库(湖泊) 、闸坝等,由于闸门启闭情况或输水设备运行情况的变化对预 报结果影响较大,因此要求列出预报时所考虑的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和闸门启闭情况. 17.2 标识符 17.2.1 各类预报仅限于采用 A 格式编报. 17.2.2 表17.2.2 给出了仅在水文预报报文中采用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对于在编报 实时水情时,已采用的标识符,可直接在水文预报编码中使用,其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 有关规定执行. 17.2.3~17.2.4 对编码的主要部分,即本站发生的水情(实时水情)或某站(地区)可162 能发生的水情 (预报水情) 采用一致的编码格式, 即水情发生的测站站码 (或地区编号) 、 水情发生的时间,水情内容.因此,这两条对水情站码与观测时间码的编码作了规定. 地区编号由主管机关编定,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流域机构水文局下属预报发布单 位的代码由流域机构水文局分配. 17.2.5 当不需要或不可能预报出水情的具体发生时间,而仅在日期上给出定义,这时 若用 8 时表示某一天,可能会造成时间上差异,因此本条用水情发生日来表达水情可能 发生的日期. 17.2.7 计算历时是指某统计量的统计时间长.一般来说,对于常规报汛时段的统计量, 如6h 降雨量,日、旬、月径流量等,一般不需要编报计算历时,只有不规则时段的统 计量、如3d 降水量、2d 入库水量等,需要编报计算历时. 17.2.10 若预报的含沙量是日平均含沙量,可用水情发生日来描述日期,但观测时间码 仍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编列,编报示例可参见 17.4.8. 17.2.14 若预报发布单位既无水情站码又无电报挂号,可用与主管机关约定的代码编 列,并在注释中详细说明预报发布单位的名称. 17.3 编码格式 17.3.1 本条规定了编报水文预报时,所要遵守的一般编列顺序.正常情况下,水文预 报报文的各要素编列顺序应与本条规定相一致.特殊情况下,主要的信息类别也应按本 条规定的类别顺序进行编列,不应与本条的编列顺序相矛盾. 17.3.2 本条规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若编列一个 17.1.3 未列出的要素时,其编列顺序 应在 17.1.3 所列出的各要素之后及预报等级及预报依据信息之前,其标识符采用本标准 已编定的标识符; 二是编列多个 17.1.3 未列出的要素时, 首先将这些要素看作一个整体, 其编列顺序与编列一个要素时相同,这些要素的标识符和编列顺序均应以本标准各章节 的具体规定为准. 17.3.4~17.3.12 由于本标准规定采用 A 格式分类单独编报水文预报编码, 因此, 在编报 多时段预报水情时,应按照 A 格式的多个时间水情的编码方法进行编报.但预报等级、 预报时考虑的输水设备运行或闸门启闭情况、预报依据信息及预报发布信息仅编列一 次,并依次编列于报文尾部.因此对于存在的不同预报依据的预报水情,不能编列在同 一份水文预报编码中. 若编列本节各基本型式未列出的预报依据时,应编列于已列出的各依据之后,预报 发布信息之前,编列顺序应按本标准各章节的具体规定执行.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zbd05两栖步兵战车  250zbd530  zbd格式如何打开  zbd05  zbd04步兵战车  zbd04a步兵战车  zbd05型两栖步兵战车  zbd08式新型战车  怎么打开zbd文件  zbd9360kw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