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资讯 2014 年8月1日星期五 5 本版责编 苏丹丹 E-mail: whcyzk@126.com 电话: 010-64291141 产业与市场· 演艺 演艺论语 两年前,一直在从事音乐剧创作的知名音乐人小柯意识到"做音乐剧首先要有自己的剧场",于是,他在北京798 艺术区建立了小柯剧场, 由他创 作的小剧场音乐剧 《因为爱情》 、 《稳稳 的幸福》 等在这里常年上演.同样在两年前就定位于 "音乐剧专业剧场" 的北京东方剧院,今年4月再次明确要做音乐剧演出的"专卖店",并开启了国内原创音乐剧驻场演出的探索之路.北京之外,在音乐剧市场较为繁荣的上海也开始了音乐剧剧场的打造,地处上海静安区中心的云峰剧院正在改建中,改建后将定位音乐剧市场, 按照计划, 原创音乐剧 《上海滩》 将 全面进驻, 并连续演出 100 场. 建立专业的音乐剧剧院, 是这些年 音乐剧创作者一直在呼吁的事情, 尤其 是近几年, 国内音乐剧发展迅速, 涌现 出了一批在市场上反响不错的作品, 让 业界看到了建立专业音乐剧剧院的可 行性. "能有一家剧院是为国产原创音 乐剧而建立, 这对我们来说, 是一件再 幸福不过的事儿! " 东方剧院院长、 音乐 剧制作人李盾说.的确, 音乐剧剧院让 长久以来 "打一枪, 换一个地方" 的音乐 剧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不过, 剧院能 否实现良性运营, 对国产原创音乐剧能 起到什么作用, 都还有待观察. 打造音乐剧演出的专卖店 在今年接手东方剧院时, 李盾提出 了"打造音乐剧演出'专卖店'"的想法.在李盾看来, 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 是现代都市文化的产物, 集合了音乐、 舞蹈、 戏剧等多种舞台 表演艺术,相比歌剧、芭蕾等,它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被现代都市人接受.音乐剧作为 现代都市文化的代表, 在很多发达国家 的大都市里, 都有专门的剧院, 并常年 有演出.反观国内的大都市——北京、 上海,音乐剧的观赏氛围远没有形成."在这个时候,打造一个专门演出音乐剧的剧场是非常必要的.参考国 外的音乐剧发展情况,未来的都市文 化生活中,音乐剧会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专业剧院的建立有利于培育市场、 满足细分市场下的观众需求, 这也是东 方剧院确立音乐剧专业剧院品牌定位 的依据. " 李盾说. 对于音乐人小柯来说, 打造音乐剧 剧院有着更为现实的考虑.小柯在接 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 "没有剧场的时 候,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四处 流窜, 辛辛苦苦演了一圈, 最后还是赔 钱.找了个学经济的老师做了一套财 务分析, 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成本用在了 从A剧场转移到 B 剧场的过程中.当时 第一反应就是做音乐剧首先要有自己 的剧场.当然有了剧院以后, 同样有很 多困惑, 还需要考虑演什么剧目、 如何 运营等问题. " 上海的云峰剧院不同于东方剧院和 小柯剧场, 它是一个老剧场, 有着悠久的 历史, 坐落在演艺场所聚集区, 周边有美 琪、 百乐门、 商城剧院等颇具特色的剧 院.据该剧院负责人李培荣介绍, 改建 是为了重新定位, 与其他剧院错位经营, 而音乐剧正是可以尝试的方向.据了 解, 参与改建的金典工场也正是音乐剧 《上海滩》 的制作方, 剧院的改建主要是 为了配合 《上海滩》 的驻场演出. 市场仍然需要培育 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 都有大量的音乐剧在驻场演出, 经典剧目如《猫》 、 《剧院魅影》 、 《悲惨世界》 等能演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剧院 也被看成当地的文化地标.而在国内, 音乐剧剧院显然离文化地标还有一段 距离, 尚处在探索音乐剧驻场演出模式 的阶段. 今年 5 月, 东方剧院开始了国产原 创音乐剧短期驻场演出的尝试,李盾的两部音乐剧作品《妈妈再爱我一次》 、 《爱上邓丽君》 在这里连续演出 62 场,其中,《妈 妈再爱我一次》 演出12 场, 《爱上邓丽君》 演出 50 场. "我们通 过驻场演出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票价,吸引观众进剧院."东方剧院的营销总监杨大春说,虽然从这几十场的演出情况来看,上座率和市场口碑都不错, 但是要是长久演下去, 首先需要解决票房问题,这一点现行的票务体系显然解决不了. 对于 《上海滩》 在云峰剧院驻演 100 场的计划, 李培荣表示, 虽然看好这个 项目, 但还是难免担心上座率和票房. "一部音乐剧再好看, 一个观众也不可 能看 3 次或者 5 次, 所以音乐剧要驻场演 出, 肯定需要源源不断的观众群, 也就 是要有流动的客人, 才能保证票房.其实, 百老汇音乐剧的很大一部分观众是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 接下来, 云峰剧院要考虑如何把游客吸引来. " 为了解决票房问题, 东方剧院创新 性地与众筹网合作, 新版 《爱上邓丽君》 上线没多久就实现了众筹 10 万元的目 标.李盾介绍道: "筹钱不是众筹的唯 一目的,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众筹的 方式来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并且利用众筹网提供的用户数据, 更加精准地营销推广. " 李盾说, 自己的愿望就是将位于北 京东城区的东方剧院打造成国产音乐 剧的 "高地" , 以后当人们谈起伦敦西区 时, 还会想到北京东区.当然这需要有 好作品和好的剧院运营模式来支撑."现在剧院运营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 国内没有足够多的优秀剧目, 无 法满足剧院运营的需求; 其次, 国内音 乐剧市场还需要培育, 观看音乐剧显然 还不是人们的刚性需求.培育市场还 需要一个过程. " "现在音乐剧剧院的经营情况是, 一部剧满足不了一个剧院的实际需求, 一个剧院又承受不了几部剧同时运作, 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正在积极打造音乐 剧剧院联合体.北京之外, 其他二、 三线城市同样有一些剧场可以演音乐剧.有一些文艺团体有剧目无处演, 也 有一些剧场找不到可演的剧目.我们 的想法就是整合剧场、 剧团资源, 将它 们充分利用起来. " 杨大春说, 打造音乐 剧剧院联合体就是将全国各地的音乐 剧演出剧场联合起来, 大家可以抱团取 暖.如果这个可以实现, 对音乐剧的创 作和演出都非常有意义. 音乐剧剧院需要理性的经营与管理 本报记者 苏丹丹 在坚持了两年小规模的 "Live 生活 音乐会" 系列之后, 乐视音乐终于等来 了一个大蛋糕——汪峰鸟巢演唱会直 播, 这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互联网史上一 次野心勃勃的演唱会直播计划了: 不仅 是直播, 而且是付费的. 7 月28 日, 汪峰正式与乐视音乐战 略合作, 8 月2日汪峰的 "峰暴来临" 超级 巡回演唱会将在乐视 TV 超级电视和互 联网上同步直播.这就意味着, 这场演 唱会不再仅限于现场聆听, 而是通过互 联网及电视同步上演, 使场外观众也能 身临其境感受音乐会的火爆现场, 实现 线上线下同步观看.歌迷只要支付 30 元 (预售价) , 便可提前 2 天在乐视 TV 超 级电视和乐视网跟进演唱会的直播筹 备, 并在当日与现场歌迷一起欣赏演唱 会.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线上 线下均采取付费形式的演唱会, 在此之 前, 观看演唱会或者音乐节的网络直播 都是免费的. 考虑到整个项目的复杂性, 乐视音 乐算得上勇气可嘉.支撑他们的是过 去两年来通过 "Live 生活音乐会" 项目磨 练出来的直播经验.而笔者比较感兴 趣的是, 通过这次直播, 我们有可能判 断 "视频直播" (尤其是付费直播) 能在 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内音乐产业的走向. 时间回到2008 年.那一年曾经被外国媒体称为"音乐现场的网播元年",因为在那一年里,多个音乐现场直播平台上线, 比如昔日的明星产品 Synchronicity Live. 在此大趋势下,乐观者依稀看到音乐现场互联网化的曙 光.通过各种互动功能, 在线直播的探 索者们希望打造出一个比线下的现场 更好玩的视听体验. 但是, 这种探索并没有走得更远. 在过去的 5 年里, 虽然全球演唱会和音 乐节发展得如火如荼, 虽然互联网技术 前所未有的发达, 但是在互联网平台植 入传统演出内容方面并没有出现特别 成功的案例, 除了美国的一个在线音乐 会平台 ——Stageit, 采用预付费加自主 直播的模式, 取得一些成绩. 近一两年来, 国内也有一些有趣的 尝试.比如优酷土豆推出的 "星梦" 平台, 跳出 "秀场" 的美女主播模式, 把互 动直播与优酷土豆的 UGC 平台有机结 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个自助生产内容的 艺人视频自媒体.土豆网的"魔豆现场" 算是目前直播平台中比较纯粹的在 线音乐 Live 直播.但是, 对于音乐爱好 者来说, 要想通过互联网欣赏到高品质 的音乐现场演出,乐视音乐的"Live 生活" 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Live 生活"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产品" .在互联网上运营一个直播平 台,其中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说实话, 过去两年来, 一些业内人士一直对 "Live 生活" 报以观望的态度, 原因之一 在于不确定中国的音乐用户是否能接 受这样一种新的体验方式. 其实,乐视音乐应该庆幸自己遇上了好时代.一方面, 乐视的 "TV+盒子+多平台终端战略"的成功让"Live 生活"高成本投入产生的内容获得了渠道保障,另一方面,国内演出市场(尤 其是音乐节市场) 的持续火爆,为音乐现场视频直播提供了足够的资源 和发展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尤其是,付费直播仍然是一个有待观察的模式.酷狗 "歌友会" 曾经试 图移植Stageit 的预付费模式但没有取得成功.YY 网络红人的粉丝愿意在免费直播间中送各种礼物,却不愿意预付费观看直播,这是有前车之鉴的.虽然汪峰背后消费人群庞大,并且乐视音乐有渠道优势,但乐视背负的成本也非常巨大. 不过, 一旦这次汪峰鸟巢演唱会付 费直播能获得成功, 加上后续的音乐电 影计划, 乐视音乐无疑将开启一个新的 时代, 为艺人开创一个能提升个人品牌 价值和收入的新模式.尤其是付费直 播, 无疑将是互联网思维对音乐行业的 一次巨大冲击, 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未来 新音乐产业的格局. 现场演出+付费直播 乐视音乐探索演唱会 O2O 模式 陈贤江 本报讯 7 月28 日、 29 日, 作为 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的特邀 剧目,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排演 的新版话剧 《 〈人民公敌〉 事件》 亮相 北京东宫影剧院, 这也是 2006 年该 剧热演之后的再次亮相. 据了解,该剧初创于2005 年,和2012 年上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 一样,都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效平和他的学生的编剧课程作品, 由吕效平与李耿巍等同学共 同执笔.2006 年, 南京大学戏剧影 视艺术系邀请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硕士生张慧担任导演, 重新排 演了该剧.此版在南京大学演出十余场, 并参加了第六届北京大学 生戏剧节, 反响热烈.迄今已被南 京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阳理工学院、 厦门大学等近十所高校 学生剧社搬上舞台. 但是,吕效平一直认为这部剧的剧本没有完成, 在舞台呈现上, 他 也希望能够把易卜生的内容和当代 中国的内容在表演风格上更鲜明地 区分开来.为了实现这一点, 在新 版《〈人民公敌〉 事件》 中, 吕效平特 别邀请了德国戏剧导演和戏剧教育 家歌德思联合执导. (文欣) 本报讯 在结束了 2013 年上海 首轮 50 场演出、 今年上半年北京 32 场演出之后, 音乐剧 《Q 大道》 中文版 将正式启动巡演计划, 于9月、 10 月 登陆广州、 深圳. 音乐剧 《Q 大道》 由电影 《冰雪奇 缘》 主题曲的词曲作者罗伯特·洛佩 兹和搭档杰夫·麦克斯共同创作, 曾 获得过 2004 年 "托尼奖" 最佳音乐剧、 最佳词曲、 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讲述 了一群住在纽约 Q 大道的年轻人为 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剧情搞笑、 言辞犀利, 直击各类敏感话题, 被称 为 "最离经叛道" 的百老汇作品. 去年10 月,七幕人生音乐剧团队和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TVBC) 联手, 共同引进 《Q 大道》 独家版权, 将这部剧的中文版正式 搬上了中国舞台.目前为止, 《Q 大道》 中文版在上海和北京进行了两 轮共 82 场演出.观众对此剧给予了 不错的评价:"超萌玩偶加全能演员, 绝无违和感. " "没有高富帅白富 美们的虚假做作, 只有实实在在怀 抱梦想的小人物. " 目前, 《Q 大道》 在广州、 深圳的演 出已经开票.本轮演出依然延续着七 幕人生音乐剧 "好作品、 长档期、 低票 价" 的原则, 最低票价 80元、 100元, 此 外还有套票优惠活动. (苏丹丹) 本报讯 7 月28 日, 宋城演艺发 布的半年报显示, 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3.9 亿元, 同比增长 48.41%; 归属 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7 亿元, 同比增长 28.70%; 基本每股收 益0.31 元. 对于下半年的计划,宋城演艺公司表示,对泰山、石林、武夷山项目,公司将对目标市场再进行一轮深度调研、反复论证,以确保项目方案切实可行. 公告还显示,宋城演艺拟出资3000 万元与七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 黄巧灵、 陈佃共同投资设立一 家子公司 "浙江宋城娱乐传媒有限 公司" .本次投资完成后, 宋城演艺 将持有合资公司 60%股权, 成为其控 股股东.其中黄巧灵和七弦投资系 本公司关联方, 因此, 本次共同投资 设立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合资公 司成立后, 将整合宋城演艺的景区 设施资源、 艺术团人才资源、 演艺编 创策划资源以及外部相关资源进行 综艺节目的开发和制作, 以分享综 艺产业的发展成果, 实现演艺产业 与综艺产业的协同与融合. 事实上,作为一家旅游演艺公司, 宋城演艺一直在扩张文化领域 的并购投资.此前, 公司投资了电 影公司大盛国际.业内人士称, 公 司从旅游向文化转型, 将形成新的 盈利增长点, 提升盈利能力; 并与公 司现有的景区、 文化演艺、 影视娱乐 等业务形成协同发展, 提升公司整 体运营能力. (宋文) 《 〈人民公敌〉 事件》 北京上演 《Q大道》 中文版转战广州、 深圳 宋城演艺设立宋城娱乐 当代音乐更需评论引导 今年, 各地舞台推出了大大小小多部国内作曲家的新作品, 但相关 的评论却少之又少.对此, 有业内人士表示, 当代音乐正陷入最需要评 论却最得不到评论的尴尬境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 都需要来自受众的反馈, 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 当代作品尤其如此——创作者需要借助反馈来对作品进行打磨, 同时明 确自己未来创作的方向, 对作品毫无反应的受众会让创作者很沮丧.而 评论家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受众的代言人. 此外, 受众在面对新作品时, 同样需要评论来引领.当代作品意味 着某种程度上的创新, 而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往往带有惰性.现在人们一 方面抱怨能把耳朵叫醒的新作品太少, 另一方面却又对新作品报以拒绝 的态度.如果乐评人除了谈论贝多芬和莫扎特之外, 也能够谈一谈现代 作品, 引导大众熟悉、 了解乃至欣赏新作品, 当代音乐的发展也就拥有了 更加广阔的空间. (来源: 《文汇报》 ) 经典话剧要对接当下生活 中国话剧的百年发展中, 出现了一批具有高超艺术水准和享有盛誉 的经典剧作, 如 《雷雨》 、 《日出》 、 《茶馆》 、 《狗儿爷涅槃》 、 《蔡文姬》 等. 在一些活动中演出的也多是这些保留剧目, 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剧目的 传世性、 永恒性和经典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原创剧作的不足.当下创 作的快餐式的作品, 大多热情有余而内涵不足, 加之一些从事话剧创作 的人投身于影视剧创作, 造成了话剧人才的流失, 原创剧目在数量和质 量上愈加不能满足话剧发展的需要, 具有较高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 剧本相对不多, 因此经典剧作不仅在演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而且近 年来的经典剧作改编也呈上升趋势, 此现象令人喜忧参半.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态日趋和谐, 人们更愿意用平常的 视角、 轻松的文化心态来观看更具个性化、 平民化的作品, 在剧中体验人 生, 寻求人生定位.在经典的复排过程中, 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创作者 的注意, 在解读经典作品, 对作品的重构和解构时, 应该与当下观众的生 活对接, 而非一味地崇尚经典. (来源: 《辽宁日报》 ) 中国话剧应形成自己的 "学派" 有人说, 对于话剧导演而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经 过话剧人几十年的努力, 话剧观众越来越多, 话剧市场正在从一线城市 向二、 三线城市拓展.与此同时, 话剧演出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面 对, 如市场不够规范, 各地的演出商鱼龙混杂, 创作环境浮躁等.此外, 知名话剧导演田沁鑫认为, 中国话剧还应该形成 "中国学派" , 不过, 时至 今日, 仍很难说中国话剧形成了自己的 "学派" . "我觉得我们还在路上. 中国话剧在一个多世纪的努力下, 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原创的能力.但中 国 '学派' 是什么?我觉得是中国语言、 中国声音, 表达中国的情感.目 前来讲, 我们做得还不够.我希望有一天中国话剧能够站在世界舞台 上, 和全世界优秀的话剧艺术家交流.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苏晓整理) 汪峰与乐视音乐签约现场 近日,由英皇娱乐投资制作的舞台剧《杜老志》 在香港公演, 该剧 向观众展示了上世纪70 年代香港杜老志舞厅的纸醉金迷, 梁家辉饰 演银行企业家, 刘嘉玲饰演厂家遗孀, 谢君豪饰演股 坛高手.据悉, 由 于观众反响热烈, 《杜老志》 到9月将 再加演10 场.图为《杜老志》演出剧照. (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