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3-05-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究 , 共 60 篇 。其中对陶渊明诗文中的 “好读书 , 不求甚解” “落英缤纷”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 、 、 山” “一去三十年”还是 “一去十三年” “不为五 、 、 斗米折腰”等关键词句的理解 , 分歧尚明显 。
    13 、关于陶渊明四言诗的研究 , 仅 8 篇 。 14 、关于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 , 共 51 篇 。不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是 “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之后 , 似乎陶渊明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 “大 隐” 从 此 归 隐 是 陶 渊 明 研 究 中 一 个 久 经 不 衰 的 , “热门话题” 。与传统讨论有别 , 20 世纪 80 年代中 叶以后 , 随着现代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 , 一 些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视角出发 , 尝试探讨陶渊明的 “仕隐心理轨迹” “归隐心情描述” “仕隐心态” 、 、 、 “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理” “隐逸的心理原因”和 、 “性格因素”等 。
    7 、关于陶渊明创作的研究 , 共 24 篇 。50 年代
    仅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阐释和评价 , 还有对陶渊明 田园诗的写实倾向 、浪漫色彩 、艺术特色 、意境成 因 、价值思考 、美学追求等话题的研讨 。
    15 、关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研究 , 共 333 篇 。
    它涉及了陶渊明 30 多篇诗文 。现按研究文章的多 寡排序 , 分述之 。 一是《桃花源记并诗》的研究 , 共 121 篇 , 最 多 。有的属一般介绍 ; 有的进行逻辑分析 ; 有的发 表教学札记 ; 有的论证幻灭意识 ; 有的探讨思想倾 向 、社会背景 、现实意义 ; 有的剖析文学地位 、写 作手法 、风格基调 ; 有的阐述创作基础 、美学价 值 、语言特色 , 等等 。另有三个讨论 “热点” 即 : , 桃花源理想 、桃花源 “原型”辨 、 《桃花源记》中 的 “外人” 共 37 篇 , 占 3016 % 。生活中 , 时下有 , 人常爱把 “乌托邦”挂在嘴边 , 甚至说 “桃花源是 中国的乌托邦” 。英国人莫尔创造的 “乌托邦”与 中国人陶渊明造就的 “桃花源” 是根植于西方与 , 东方两个不同国度 、民族 、文化沃土上的 “理想世 源”的诞生比起 “乌托邦”来 , 要早整整 1000 年 ! 界” 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必须指出 : “世外桃 , 自萧统《陶渊明集序》曰 :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 酒 , 吾观其意不在酒 , 亦寄酒 为 迹 者 也 。 ”嗣 后 ,
    末 , 中国学术界曾就 “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 的诗人”与 “陶渊明基本上是现实主义诗人”问 题 , 有过一次针锋相对地激烈争辨 。在 “以阶级斗 争为纲” 、极左思潮泛滥的特定时空 , 这场讨论的 结局可想而知 。戴上墨镜去考察陶渊明创作 , 误 解 、偏见与伤害的频频出现就很自然了 。
    8 、关于陶 渊 明 文 学 观 美 学 观 的 研 究 , 共 39
    篇 。90 年代后 , 一些学者就陶渊明的 “自然美学 观” “为仁由己”的 气质 , “适性得意”的审 、 美基础 、陶诗的 “悲剧美学思想” “以仁为美 、以 、 真为用”的美学风格 、“践行孔孟美学的潜体系” 和是否 “以诗传世”等课题 , 作了初步探索 。
    9 、关于陶渊明艺术风格的研究 , 共 40 篇 。讨
    论陶渊明艺术风格的文章 , 不少受到鲁迅意见的影 响 , 依旧在 “怒目”与 “静穆” 、“金刚怒目”或 “崇尚自然”的话题上重复 ; 当然 , 还有的涉足到 陶渊明的抒情艺术 、音乐特性 、劳动的美 、哲理表 现和幽默风格等 。
    二是饮 酒 及 饮 酒 诗 的 研 究 , 共 61 篇 , 次 之 。
    ??5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陶渊明的饮酒及饮酒诗就成为其人其诗的一个特 质 , 为后辈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 “百年陶学”除了 对《饮酒》 《止酒》 《述酒》诗的文本考察外 , 还 、 、 就陶渊明的酒与道 、酒与心 、酒与情 、酒与友 、酒 与菊 、酒与诗等话语 , 众说纷纭 。 三是 《闲 情 赋》的 研 究 , 共 37 篇 , 居 第 三 。 在萧统的眼里 , 陶渊明的《闲情赋》属于 “白璧微 瑕” 。20 世 纪 前 70 年 , 仅 一 篇 文 章 谈 到 《闲 情 赋》的 “读后志” 。自 80 年代始 , 研究 《闲情赋》 的热情不减 。有 “情测”者 , 有 “主旨”探者 ; 有 称《闲情赋》是 “爱情散文”者 , 有言 “游戏之笔 者” 有说 “爱情心理杰作”者 ; 有的认为是 “聊 ; 托物以幻化 , 寓至情于奇想” 有的认为是 “谈柔 ; 情于俗内 , 负雅志于高云” 有的认为是 “胡思乱 ; 想的自白 , 清新真切的情诗” 还有的把陶渊明的 ; 《闲情赋》与弗洛依德的 “泛性论”进行比较 。对 于陶渊明这篇奇文 , 似乎争论最多 , 分歧最大 。 四是《归去来兮辞》的研究 , 共 25 篇 。有谈 其结构的 , 有谈其意义的 , 有谈创作心态的 , 有谈 后世影响者 。还有两个争论的 “焦点” 关于 “归 : 去来兮”的理解和 “创作时地”的考辨 。 五是《归园田居》的研究 , 共 19 篇 。几乎都 是溢美为多 。什么 “一幅美丽的田园图” “笃意真 ; 古 , 辞典婉惬” “淡笔白描 , 意趣盎然” “以平常 ; ; 之景语 , 写无穷之妙趣” “独标性格 , 诗如其人” ; ; “诗中画 , 画中情 , 情中意”等 , 隐藏一种共识 。 六是《形影神》的研究 , 共 10 篇 。 七是《读〈山海经〉 》的研究 , 共 8 篇 。 八是《乞食》的研究 , 共 7 篇 。 九是《五柳先生传》的研究 , 共 6 篇 。 十是《拟古》的研究 , 共 5 篇 。 此外 , 评论 《责子》 4 篇 ; 评 的 《咏贫 咏荆 、 《 轲》 与殷晋安别》 和郭主簿》 杂诗》 归鸟》 《 、 、 《 、 《 、 《 、 《和刘柴桑》 拟挽歌辞》 《 、 的各 2 篇 ; 评 《酬柴桑诗》 、 《游斜川》 移居》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 、 《 、 、 《己酉岁九月九日》 九日闲居》 还旧居》 咏二 、 《 、 《 、 《 疏》 咏三良》 岁暮和张常侍》 赠长沙公》 停 《 、 、 《 、 《 、 《 云》 命子》 自祭文》 《 、 《 、 的各 1 篇 。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翻译  归去来兮辞朗诵  陶渊明的辞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ppt  归去来兮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