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原始的欲望 >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8-2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2008 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 卷第 1 期Feb. 2008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125 NO. 1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 — — 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的主题意蕴 3 奉华英 ( 四川外语学院 法商学院 ,重庆 400031) [摘要]享乐主义的消费文化刺激现代人的欲望膨胀 ,两性关系体现为欲望主体与欲望客 体的交替轮换.性成为消费社会的核心 ,古典的爱情在瞬息万变的物质文明中消解.性革命 和女权主义运动促成性别意识变革 ,家的圣坛摇摇欲坠. [关键词]人性 ;欲望 ;性别 [中图分类号]I3/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0598 (2008) 01 - 0122 - 04 1976 年 ,索尔 ·贝娄 以 "对当代文化富于人 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 小说主人公以知识分子为主 ,他们游移在欲望横流 的物质世界中 ,坚持不懈地维护着生活的意义取决 于尊严的信念 ,因而得名 "贝娄风格" .贝娄的后期 作品描述的悲剧首先发生在家庭. 《更多的人死于 心碎》 (1987 年 ,以下简称 《心碎》 ) 是贝娄的第十部 小说.贝娄一生经历了五次婚姻 ,所以在两性关系 问题上应当说是有发言权的 ,批评家们曾多次指出 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他妻子的影子.但是 ,贝娄 在 《心碎》 中的叙事却超越了他本人的生活范围 ,触 及了现代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在两性关系上无 法摆脱的困境.本文解读贝娄如何围绕 一个后历 史精英 ( Post - historical Elite) [1] (13) 、 著名植物学 家本诺 · 克雷德的婚姻与爱情的故事 ,从另一个侧 面———性与爱、 欲望与精神、 两性分裂与两性和谐 的矛盾揭示美国文化的危机. 本诺 · 克雷德是著名的植物学家 ,他能看穿植 物 ,透视植物.可只是为了在科学研究之外寻找一 点点普通生活的乐趣 ,他也无法摆脱欲望的劫难. 小说以本诺对一幅漫画的执著作铺垫 ,预示他在后 来的故事中躲不过爱的沦陷(画的题材是墓碑和紫 杉中一对恋人 ,一对痴狂而落寞的情侣 ,男的相貌 狰狞 ,女的披头散发.漫画的解说简明扼要 : "亲爱 的 ,你 不开心吗?" "是的,是的!不开心到极点!" ) [2 ] (2) .他为人的晚年罗列出形形色色的象联 邦报表一样长的痛苦一览表 ,其中最难以承受的还 是与爱情有关的痛苦 [1] (11) ,他想不明白既然爱情 如此折磨人们 ,他们为什么不能理智些 ,及早地引 退.可是 ,本诺终究是个凡人 ,他曾经是个忠实的 丈夫 ,在第一个妻子死后的十五年间经历了无数次 露水艳情以证明自己的男性自我评价(征服能力) , 最终也是欲望(性) 使然 ,娶了年轻的美女玛蒂尔德 为妻.不知不觉中 ,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两性关系 的羁绊 ,最后一逃了之.贝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二 十世纪末的知识巨人和生活的矮子 ,在欲望弥漫的 美国社会中所经历的悲喜人生.他的反英雄形象 和婚恋失意的人生经历发人深省 :两性关系将走向 何方 ? 一、 人性 在古希腊荷马时代 ,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仅仅是 一种神话思维 ,认为人是 "神的亲戚" ,所以人和神 是相通的.后来 ,亚里士多德以常识和经验观察为 基础 ,提出 "人是动物" ,人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员 , 人又是城邦动物 ,即群居动物[3 ] .中世纪基督教把 人性归纳为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野兽" .近代认为 "人是理性的动物" .作为西方现代哲学大师 ,叔本 华和尼采提出人性的核心是 "意志和欲望" .叔本 华认为 ,近代理性主义者把认识和意志的实际关系 完全颠倒了 ,人是根据自己的欲求和意志来认识事 物的 ,先有欲望后才去认识.他第一次大胆地说出 了人的意志、 欲望才构成人的本质.他说 : "意志是 第一性的 ,最原始的 ;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 ,是作为 2 2 1 3 [收稿日期]2007 - 11 - 12 [作者简介]奉华英 ,女 ,四川人 ,重庆四川外语学院法商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奉华英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2008 第1期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因此 ,每一 个人都是出于他的意志而是他 ,而他的性格也是最 原始的 ,因为欲望是他的本质的基础[4 ] . "尼采认 为知识不是人的最高目标 ,理性主义的知识论必然 消解人的生命意志 ,然而正是生命意志才是人的本 质 ,正是超越理性之上的精神才是人性最深刻的表 露.因此 ,非理性主义找到了它的立足点 ,马尔库 塞寄希望于用 "审美之维" 取代 "理性之维" ,来表达 人性的崭新层面 ,为新的感性的到来开启新的亮 光[5 ] .对人性的这些命题的阐述可以说都是以 "人 是动物" 为基本前提的 ,它们对西方后工业化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当代作家常常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冷眼旁 观美国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揭露资本主义物质生 活高度发达的时代中人与社会的矛盾.其文学作 品的表现主题反映出从传统的强调人的灵魂、 精神 至上 ,到身体、 物欲突显的享乐主义的演变过程 ,即 人性在文明进程中动物性重新突起.这刚好契合 了当下欲望化社会人类的生存状况 — — — 欲望合理 化 ,温情边缘化. 《心碎》 便是这种叙事的典型代表 之一. 二、 欲望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后工业化社会 ,人性 的外化经历了野兽 (动物性) — — — 天使 (神性/ 理性) — — — 野兽(动物性/ 非理性) 的演变过程 ,从一个 极端向另一个极端 ,似乎从未能恰当地平衡人的两 面性.用 《心碎》 的叙述者肯尼思的启蒙老师叶梅 洛夫的话说就是 :人已经兽性化了 ! 在现代社会 , 越来越多的人根本不去关心什么生存意义、 生命目 的 ,而是沉湎于肉欲的放纵 ,性爱的迷失.爱情被 性欲取代 ,精神被瓦解 ,人人心中都有一条不曾解 冻的小冰川 ,由于不得人世间温情的融化而最终在 冰冷的孤独与寂寥中饱受折磨而撒手人寰 ,就如小 说的主人公本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更多的人死 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本诺原想从欲望的漩涡中 挣扎出来 ,借助婚姻来寻求爱与性的和谐 ,可是他 专注于植物学的同时却使自己与现实相分离 ,知识 之树与生命之树不能同时生长.所以 ,在他第二次 结婚之前 ,他与女性的往来虽然可谓应接不暇 ,但 终究是从狂喜极乐到精神崩溃的一场欲望的折磨. 他理想中的婚姻是美丽的女人和完美的家庭 ,而在 决定选择玛蒂尔德为妻的时候 ,本诺的人性的动物 性一面暴露无遗 — — — 他反复说她美得无与伦比. 这样一个有教养、 有背景、 有经验的美丽女子 ,可以 说是任何男性心目中的尤物.况且 ,玛蒂尔德的婚 姻取向与本诺发生了严重的错位 ,她要的是一台 "提款机" 来满足自己的物欲.他怎么能指望与她 过上平静如水的婚姻生活呢 ? 他在不知不觉中就 陷入性的欲望泥潭 ,受制于性的女神厄洛斯( Eros , 追求生命和快乐的本能) 的磁场[2 ] (42) . 因此 ,传统文学作品中那一场场风花雪月的 事———爱人之间的温情脉脉和生死相许(死了都要 爱) ,在当代文学中已经演变成了男女之间不堪回 首的欲望与心碎、 金钱与感情错位的尴尬.作为一 个思辩型的作家 ,贝娄笔下的社会是那样嘈杂、 紊乱、 冷漠.小说主人公身处茫茫大世界 ,却感到没 有精神生活的空间.像卡夫卡一样 ,贝娄在其创作 的末期把视野缩小到家庭成员之间和情侣之间的 关系上 ,可谓以小见大 ,折射出二十世纪末全美国 人精神危机的主旋律 — — — 爱的幻灭. 吉登斯对父权制的爱情神话作了精辟的论述. 他说 , "浪漫之爱是男人专为对付女人而捏造的一 种诡计 ,进而让女人心中充满枉然非真的故事和虚 无缥缈的梦想. " 这种爱情曾一度作为现代神话、 即 宗教消失后的宗教 ,但是被劳伦斯唤起的性意识觉 醒和享乐主义的消费文化粉碎.因而 ,欲望社会的 男女关系更多地表现为迷恋 , 《心碎》 中本诺和玛蒂 尔德的关系就是典型.因为他们的关系符合海伊 斯在 《精明之爱》 中罗列的范式 — — — 首先 ,关系建立 在幻想及对不快之事的回避上 ;其次 ,一方试图改 变伴侣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第三 ,痛苦和失望循环 出现 [6 ] (125) .在小说中 ,读者不只是看到本诺苦苦 挣扎于性与爱不可并存的折磨 ,其他人也在劫难 逃.性不仅是人们放纵自己的方式 ,也是解除痛苦 的药方 ,心心相通的爱情在欲望弥漫的环境中没有 一席之地. Knight 认为 ,《心碎》 是一部关于性欲求的黑 色喜剧小说 (dark sexual comedy) ,作者通过小说 的叙述者和主人公本诺在情场的失败经历暴露了 纵情的性生活给现代人心灵上造成的不和谐[7 ] . 有女权主义批评者痛斥贝娄的 "厌女症" ,可笔者认 为贝娄不至于弱到在二十世纪末还不知男女平等 为何物.Bigsby 就断言 , 《心碎》 不是 "厌女症" 而 是作者为二十世纪末所有的美国人(包括男人和女 人) 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悲叹.现代人因欲望得不 到完全满足而备受折磨 ,或为了一时畅快而放弃追 求多彩的人生 (human complexity) .在这部小说 3 2 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奉华英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2008 第1期中,"性" 简直就是当代美国社会、 政治和人心涣散 的意象[8 ] . 从 《心碎》 的主人公老本诺不顾一切要与年轻 的美女结婚而最终自食苦果的经历 ,就不难看出贝 娄不是有 "厌女症" .作者很可能通过叙述者肯尼 思的话 ,暗示五十多岁的老本诺贪恋一个与他年龄 极不相称的两性关系是欲望使然 ,一件愚蠢的事 , 可是出于尊敬又只能出手相助.叙述者肯尼思的 父亲是一个生活在巴黎的美国人 ,他有权有钱有 势、 身强体壮 ,纵欲无度 ,在妻子和儿子心中投下阴 影 ,最终妻离子散.翠姬与滑雪教练之间也是以性 趣相投来维持关系的 ,作者关于他们的生活描述 , 从未提及志同道合、 两情相悦的细节 ,而是反复暗 示这是一对为获得畸形的性满足的施虐狂与受虐 狂.翠姬的生母一见到肯尼思也是不择手段想与 他共度良宵 ,全然不顾此人是女儿的孩子的父亲身 份.肯尼思虽然追随本诺并学了文学 ,想在灵魂上 得到提升 ,但他多次在与女性交往时想要像他父亲 那样迷倒对方 ,前女友翠姬的身材之美始终是他想 和她结婚的重要原因之一.肯尼思与本诺一样 ,经 受着欲望的折磨 ,好在他的学生迪塔暂时解救了 他 ,他无不感慨地说 : "这个女人为了我而让她的脸 承受残酷的折磨 ,而当我在为翠姬茶饭不思的时 候 ,迪塔向我作了她特别的爱情奉献 ,使我没有成 为感情上的丧家之犬"[7 ] (201) .而小说并没给两人 的故事更进一步叙述或安排一个结局. 三、 性别 父权制社会实行的双重标准将男性的话语霸 权和阳刚推崇备至 ,却错误地将女性的人性作单一 的命题 ,从而将女性划分为"天使" 与 "妖妇" 这两 类文学形象.然而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和科学对 人体的进一步解释 ,人性的两面性浮现出来 ,双性 共生已经被广泛接受.传统的不平等性别权力被 现代内部指涉的秩序取代 ,性与生育相分离 ,从而 成为秩序变化的隐喻 — — — 两性不是绝对对立的 ,性 别差异是横向的而非纵向的等级关系[9] (231) .女权 主义运动逐渐动摇了传统的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文 学批评更是揭开男性话语霸权的面纱 ,痛斥传统文 学作品中男性作家塑造的 "天使" 与 "妖妇" 的女性 形象严重地扭曲了女性的人性 ,成为当代文学批评 的一个突出的话语增长点. 上述变化和二战后的核武器技术直接导致了 美国社会的男性 "阳刚危机" [10 ] (384) 和女性 "性自主 权伸张" 两种倾向[11 ] (57) .笔者认为 ,贝娄的小说即 使是与父权意识有关联的话 , 《心碎》 也至多可算是 男性中心意识的自我剖析和表白而已 ,是贝娄对男 权社会陈旧的性别意识的自我表白、 剖析与批判. 首先 ,贝娄塑造了三个传统阳刚男性的典型代 表———肯尼思的父亲、 拉雅蒙医生和维利泽.他们 事业有成、 体面风光 ,把金钱和权力、 家庭与女人看 成自己的附属品 ,妄自尊大.可是他们的受过高等 教育的子女 — — — 肯尼思和费舍尔 ,都是一事无成、 放荡不羁的平庸之流 ,他们都是性别意识演变的 "产物" .肯尼思不顾父母的挽留和阻挠 ,毅然抛弃 优裕的家 ,到美国去实现 "灵魂的塑造" .他追随知 识巨人本诺 ,就选择了非传统意义的阳刚男性榜 样 ,于是他在父亲的基因和舅舅的外来影响下左右 为难 ,无所是从.虽然是个好坯子 ,肯尼思暗下决 心要超过父亲 ,但行动起来既不受女性的青睐也无 事业上的突出成就 ,所以在给了女儿生活费后便没 有多余的钱 ,只能住在简陋的宿舍.费舍尔事业上 的失败和被逐出家门更是与他不可一世的父亲形 成鲜明对比.男性的阳刚被解构了.肯尼思最后 得到学生迪塔的关照与他被前女友抛弃扯平 ,所以 他至多是性别意识变革中的和谈者. 与此同时 ,女性性别意识的重构也在 《心碎》 的 叙事中得到了彰显.肯尼思的母亲与新女性玛蒂 尔德成为好友 ,后来离开给她荣华富贵的家 ,可以 说是老一代女性在新女性的影响下女性性别意识 的演变结果.从贤妻良母转化成为落后民族献力 的事业女性 ,家不再是她的王国 ,她需要比家更大 的天地.毅然离家作为妇女参与人类事业的发展 , 体现了她基于 "实用性社会性别的需要" 的性别意 识[12 ] .肯尼思的前女友翠姬 ,因为有一份医院的 工作 ,另外还有一份遗产收入 ,所以即使生了孩子 , 她还没准备好结婚.她宁愿与男友象吉普赛人一 样四处谋生 , 也不要嫁给肯尼思作个贤妻良母而 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女性自主权等到了伸张 , 家 ,不再是女性命运的归宿. 本诺与玛蒂尔德的结合 ,可以说是作者对传统 性别意识最深刻的剖析和最有力的批判.之所以 要在小说中将男主人公塑造成失败的角色 ,很可能 意在说明男性中心的性别意识已经与当下的社会 文化格格不入 ,而非同情情场弱者.本诺以为他找 到了一个聪明的贤妻 ,可一段家庭生活使他很快失 望至极.高等教育使玛蒂尔德不再梦想白雪公主 与白马王子的生活 ,她要主宰自己的生命.她本人 4 2 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奉华英 :二十世纪末两性关系的悲歌 2008 第1期在经过多年的纵情无度之后 ,她有些累了 ,可是物 质欲望却愈来愈强烈.为此 ,她盯上了年长于她近 二十岁的本诺 ,他知书达理 ,学术上名扬四方 ,可以 给她带来金钱和名誉 ,她要成为他的女王.玛蒂尔 德是基于 "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 , 打破了传统的社 会分工 ,实现了政治上的男女平等[12 ] .其实质是 , 女性自主意识增强 ,渴望成为欲望的主体 ,而男性 在作为一种欲望(性) 主体的同时也成了另一种欲 望 (金钱) 的客体.他们的家只不过是一个经济实 体 ,因为拉雅蒙医生多次对他的女婿说 ,为了这样 一个美丽高贵的女子他应该不惜一切 ,包括亲情. 在本诺梦醒之时 ,他逃离了这个家 ,因为这里不可 能有他要的温情和成就感 ,家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在此 ,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挽救 "阳刚危机" 的烈士的 无奈. 小说人物背离传统性别意识和其不幸遭遇及 人物的家庭破裂 ,展示了现代人生活的破碎和心灵 没有归宿的生存状态[13 ] .作为一个关心全人类命 运的作家 ,贝娄在这部小说中也将人物搁到巴西、 日本和巴黎等地 ,其生活体验与在美国并无二致. 人们看不到温情的空间 ,胸中的小冰川无法解冻 , 欲望的折磨早已粉碎了爱情的神话和家的梦想 ,除 了荒无人烟的极地 ,人们无处可逃.失去了精神支 柱 ,更多的人将死于心碎.通过剖析和批判传统的 性别意识 , 《心碎》 质疑了传统文化中男性阳刚、 女 性阴柔的二元划分和婚姻作为两性关系的归宿的 合理性. 四、 结语 贝娄通过 《心碎》 表达了知识分子对世纪末人性 演变的反思 ,突显人类兽性化倾向 ,反映了现代人正 在经历欲望的磨难.性放纵导致畸形的两性关系已 经使古典的爱情边缘化甚至消亡.性别意识的演变 要求传统的性别角色随之改变 ,女性自我解放和男 性自我矫正都有待寻找出路 ,否则结果就是本诺等 人的悲剧人生 — — — 死于心碎.小说一方面悲叹现代 社会性与爱的矛盾 ,暗示传统文化所宣扬的 "有情人 终成眷属" 已经与现代文明的消费主义和欲望化生 活方式格格不入.另一方面 ,家不仅不是避风的港 湾 ,反而是致人精神崩溃的牢笼 ,人们更多地体会到 的是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其当代叙事视角意味着 两性关系的传统模式似乎面临绝境. [参考文献] [1 ] Saul Bellow , More Die Of Heartbreak [ M ]. London : Penguin Books , 1988. [2 ] S · 贝娄 ,李耀宗译.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M ]. 北京 :中 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2. [3 ] 杜丽燕. 人性的曙光 — — — 希腊人道主义探源[ M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31 - 348. [4 ] 叔本华 ,石冲白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6. 401. [5 ] 戴茂堂 ,魏素琳. 现代西方学的 "三大批判" [J ]. 人文杂 志,1999 ,(2) :10 - 14. [6 ]A · 吉登斯 ,陈永国 ,汪民安等译. 亲密关系的变革 :现 代社会中的性、 爱和爱欲[ M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 [7 ] Knight , K. Saul Bellow' s More Die of Heartbreak : Point - of - View and Irony. Saul Bellow Journal 9. 1 (1990) : 1 – 20. [8 ]Bigsby , C. E Pluribus Unisex ? Gender & Identity in the US Novel. Encounter Mar. 1988. 54 – 57. [9 ] 佟新.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两性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 [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0 ] R · 麦克艾文 ,王祖哲译. 夏娃的种子 :重读两性对抗 的历史[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5. [11 ] 李银河. 李银河说性[ M ].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 2006. [12 ] 王凤华 ,贺江平等. 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3 ] Schulz , D. ' Family' in Bellow's More Die of Heart2 break. Saul Bellow at Seventy - five :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Studies & Texts in English 9. Tü bingen : Narr , 1991. 151 – 62. (责任编辑 :杨睿) A threnody for describ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 at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 — — On the theme of More Die of Heartbreak FEN G Hua - ying ( School of L aw and Commerce , Sichuan Forei gn L anguage Studies , Chongqing 400031 , China) Abstract : Consumption culture of hedonism stimulates the inflation of desire of modern human beings and heterosexual relations are embodied by the exchange and rotation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2 tivity of desire. Sex becomes the core of consumption society , which results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classic love in changeable material civilization. Sex revolution and feminist movement promote the re2 form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 which makes the chancel of a family overwhelming in the process of dis2 integration. Keywords :humanity ; desire ; gender 5 2 1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最原始的欲望txt下载  最原始的欲望下载  最原始的欲望快眼看书  小说最原始的欲望全本  最原始的欲望小说目录  最原始的欲望全文阅读  最原始的欲望小说阅读  最原始的欲望txt全本  最原始的欲望小说  最原始的欲望txt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