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平行透 > 黔东地区典 型构 造样 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黔东地区典 型构 造样 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1-06-2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第14卷第 4 期200 8年12月 地质力学学报JOU R N AL O F G E O ME C HAN I C S Vo 1 . 1 4 No . 4 D e c.200 8 文章编号:1 0 0 6 . 6 6 1 6( 2 0 0 8 )0 4 - 0 3 3 9 — 0 7 黔东地 区典 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戴传 固 ,张 慧 ,黄清华. (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 0 0 0 8 3 ;2 .贵州省地 质调查 院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5 ; 3 .浙江省瑞安 市旧城改造发展公 司,浙江 瑞安 3 2 5 2 0 0 ) 摘要:黔 东地 区发育 中、新元古 代 至新 生 代地 层和多种 类型的岩 浆岩、 变质 岩,存在多期次构造运动,主要可划分为武陵构造旋回期、加里东构造旋 回期、燕 山构 造旋回期和喜 马拉 雅旋 回期 .形成 的典 型构造样 式分 别有 阿 尔卑斯 式褶皱 、侏罗山式褶皱 、逆冲 推覆 构造 、韧 性剪切 带 、变质核 杂岩 构造及 伸展 剥 离断层 系、平 行走 滑断层系、地垒一地堑构造等.在不同的构造旋 回期,其构造样式的差异反映 出了 所处 构造 位置 的不 同,进 而在平 面上 反 映出江 南造 山带是 由不 同 时期 的造 山亚 带组 成且 具有向东迁 移 的演化 历史 的复合 造 山带. 关键词 :典型构 造样 式 ;地 质 意义 ;黔东地 区 中图分 类号 :P 5 4 8 文献 标识码 :A 1 区域地 质概 况 黔东 地 区位于 江南造 山带 西 南段 的北 亚带、中亚 带 和扬 子陆块的东 南缘… ( 图1).发育中、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 ,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 、具有不同的沉积组合;出现多 种类 型 的岩浆 岩 、变质岩 ,具有 不 同的岩浆 岩组 合和 不 同的变 质相带 ,它们 受控 于不 同 的大 地构造背 景 ;存 在 多期次 构造运 动 ,有洋 陆转换 阶段 的造 山运 动 ,也有 陆 内活动 阶段 的造 山 运动 .该 区明显 的造 山运动 有武 陵运 动 、加 里东运 动 、燕 山运动 和喜 马拉雅 运动 ,使中、新 元古地 层 之间 出现 明显 角度不整合 ,早 、晚 古 生代 地层之间出现 平行不整合 一 角度 不整合,侏罗纪 与 白垩纪地 层 之间 出现角度 不整 合 ,古近纪 始新 世和 渐新世 地层 之 间出现 角度不 整合 等~引. 根 据该 区 的地 层 、沉积 相 、岩 浆岩 、变 质岩 、构造 组合样 式 ,构造 运动 等特征 ,该 区经 历 了洋 陆转换 阶段 和板 内活 动阶段 两个发 展 、演化历 程 ,可 以划分 出洋 陆转换 阶段 的武 陵构 造旋 回期 、加 里东 构造旋 回期 和板 内活动 阶段 的燕 山构造 旋 回期 、喜 马拉 雅构 造旋 回期等 四 个构造旋 回期 J .武陵构造旋 回期使本区出现 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加里东构造旋 回期 出现 了低绿片岩相一极低变质作用.在长期演化过程 中,本区形成了各类褶皱 、断裂和韧性剪切 带,发育有不同组合类型的构造形迹 ,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北北东向,不同时期、不同 收稿 日期 :2 0 0 7 - 0 6 . 3 1 基金项 目:属1:25万铜仁幅 、锦屏幅区域地质调查项 目成果. 作者简介 :戴传 固(1963.).男 ,研究员 ,长期从事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3 4 0 地质力学学报构造形 迹相 互叠加、改造 而 形成 了十分 复杂 的构 造 面貌 ,通 过构 造解 析研究 识别 出 了该 地 区发 育 的典 型构造 样式 . 2 典 型构造样式 黔东地 区发 育 的主 要典 型构造样 式有 阿 尔卑 斯 式褶 皱 、侏 罗 山式 褶皱、逆 冲推 覆构 造 、韧 性 剪切带、变质核杂岩构造及伸展 剥 离断层 系 ,次 要的尚有 平行 走滑断层系、地 垒一地 堑构造等,且不同的构造 旋 回期 其构造样 式差异明显 . 2 . 1 武陵构造旋回期典型构造样式—— 紧 闭型阿尔 卑斯式 褶皱 武 陵构 造旋 回期 阿尔 卑斯 式褶皱变形的主体是该区中元古图1黔东及 邻 区大地构 造略 图Fi g. 1 A s k e t c h ma p s h o wi n g t h e t e c t o n i c s i n e a s t e r n Gu i z h o u a n d a d j a c e n t a r e a s I扬子陆块 Ⅱ江南造 山带 Ⅲ华夏陆块 ①师宗一松桃一慈利一九江断裂 带(北亚带 ) ;②罗城一龙胜一桃江一景德镇断 裂带 ( 中亚带 ) ;③北海 一 萍乡一绍兴断裂带 ( 南亚带 ) 界 ,构造线方向主要为 N E向,只在梵净山地区和从江地 区发育.在梵净山地 区该期构造形 迹被 角度不 整合界 面所覆 盖 ,且 被新元 古代一 早古生 代构造 形迹 明显交 切.该类型 褶皱是 由多个 相互平行 或雁 行状排 列 的次 级褶皱 构成 的复式 褶皱 .褶皱形 态 为紧 闭相 似褶皱 ( 图2),以线型褶 皱 为基 本 特征 ,伴 有走 向压性 断层.一 系列 紧闭 次级 褶皱构成的复式褶 皱 的褶 皱形态 也为线 性 ,具 有阿尔 卑斯式 褶皱 的典 型特点 . 北西 图2贵州 江 口县 黑湾河 梵净 山群 褶皱 素描 图Fig.2Asketchma p s h o w i n g t h e f o l d s i n F a n j i n g s h a n F o r ma t i o n i n He i w a n h e a l g a i n J i a n g k O H C o u n t y ,G 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2 . 2 加 里东构 造旋 回期典 型构造样 式2.2.1宽缓 型阿尔 卑斯式 褶皱 加里东构造旋回期阿尔卑斯式褶皱变形的主体是该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 ,构造线 方 向主要 为NNE--SSW向,在黔东 雷 山地 区和锦 屏地 区发育 较为典 型.该类 型褶 皱规模 较大 ,控制 了区 内的地层 和构造 格架 ,由多 个相互 平行 或雁行 状排列 的第4期戴传 固等 :黔东地 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4 1 次级褶 皱构成 复式 褶皱 .单个 次级 褶皱 两翼倾 角 较小 ,一般 为20.一3 O . ,轴 面近 于 直立 或略向西倾 ,平面上呈短轴状,长宽比值较小.常由一系列中常一开阔平缓褶皱构成的复式褶皱 ( 图3).但褶皱组合样式仍属阿尔卑斯式 ,与武陵构造旋 回期阿尔卑斯式褶皱相比则较宽 缓.在锦屏新化、从江贯洞等地可见到该类型褶皱被晚古生代地层 以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所 覆盖 . 图3雷公 山复 式背斜 剖面图Fi g. 3 S e c t io n o f t h e c o mp o s i t e a n t i c l i n e i n L e i g o n g Mo u n t a i n 1 . 变余凝灰岩 ;2 . 绢云母 板岩 ;3 . 变余粉砂岩 ;4 . 绢云母千枚岩 ;5 . 石英岩 ;6 . 断层 2 . 2 . 2 韧 性剪切 带该区韧性 剪切 带 主要分 布于黔 东南 及邻 区的新 元古 界 出露 区 ,发 育于 低绿 片岩相 的绢 云 母板岩、粉砂质板岩和凝灰质板岩为主的岩石中,出露在 台江、雷公山、都江一带 ,呈NE向带状展 布 ,在原 1 : 2 0万榕 江幅 区域 地质 调查成果 中表示 为片 理 化带 .该带 倾 向北西 ,倾 角较小 ,一 般为 1 5 o ~2 5 o ,在雷山排 里坳一 带 发育较 为典 型(图4).里坳 … 一I..' ' , . : . . ' . . 一:'NW...___. · ' I . ' . . . · · ' 一:图4 雷山县排里坳 同斜褶皱构造剖面图 Fi g. 4 S e c t i o n o f t he c o n g r u o u s f o l d s t r u c t u r e i n Pa i l i a o a r e a,Le i s h a n Co u nt y a .剪切透镜体 ;b .膝褶 ;c . d .层片关系 ;e . 石香肠 ; f . 窗棂板造 ;g 、一 构造 ;h . 褶皱转湾端及轴面劈理 韧性 剪切 带 内发 育密 集 的剪切劈 理带 ,对地 层原 生层 理有 明 显改造 作用.剪 切劈 理密集 带与 弱变 形块 相间 出现 ,表现 出 由几 条相互 平行的剪 切 变形带 与 中间夹块 组成 的带状 分布 特征,构成 了一个 较 为完整 的剪切 变形 带 .在 剖 面上剪 切带 的中心 部位 ,剪切 劈理 密集且 相对 咖姗∞m2115O342地质力学学报集中,而 向两 侧呈渐 变过渡 关系 ,剪切劈 理变少 、变稀 ,且其 间没有 明显 界线 .带 内伴 生有 一 系列剪切变形构造 ,叠瓦状、剪切褶皱、剪切透镜体 、并伴生交面线理 、褶纹线理、拉伸 线理、矿 物生 长线理 和石香肠 构造 、窗棂 构造等 .同时出现碎 裂岩 、千糜 岩 、糜 棱岩,s —C 组 构及 黄铁矿 压力影 等(图4).2.2.3变质 核杂岩 构造及 伸展 剥离断 层系本区存在变质核杂岩构造和伸展剥离断层系,在梵净山地区和从江地区均见发育.按其 构 造要 素划分 为原地 系统 、滑面 系统和 滑块系统 . 该地区原 地 系统分 布于梵净 山 、从 江地 区 ,系指 主滑脱 面之下 的 中元 古代梵 净 山群 、四堡岩群 变质基 底 ,原 岩为 一套深 海复理 石建造及 火 山岩建造 ,武 陵运动使 其变形 变质 ,岩石 经过区域变质作用 ,同时,有后期酸性花岗岩、基性辉绿岩及碱性超基性岩侵入. 滑 面系统 由一 系列 近于平行 的滑动 面组成 ,可划 分为 主滑面 和次级滑 面.主滑面位 于中、新元 古界之 间 的角 度不 整合 面上 ,即板 溪群、下江群和丹 洲群的下 部(图5),在梵 净 山地 区其 影 响层 位主要 是新 元古 界下 江群 甲路 组(从江地区)和 芙蓉坝组、红 子溪组、乌 叶组 ,受其影 响使 下江群 甲路组 、芙蓉坝 组有不 同程度 的缺 失或 重复 .发 育滑脱 韧 性剪切 带 ,其 岩石类 型有 初糜棱 岩化碎 粒岩 、千糜 岩和糜棱岩 ,带 内发育糜 棱 面理 、无 根褶皱 、" s — c " 组构 、褶纹 线理 、旋转 碎斑等 .局部保 留的底砾 岩 中砾 石普遍 有压 扁 、拉长 、定 向排 列 、边缘粒 化等变 形特征 ,个 别砾石 还具有 旋转 等显 著 的韧 性剪切 变形 特征 .在从 江地 区沿 该滑脱 构 造带有 铜 、金 银多 金属矿 点分 布.次滑面主要分 布在新 元古代 至早古 生 代地层 千枚岩 ) 英砂岩 图5从江县 新村下 江群 甲路组 滑脱 构造 带素描 图Fi g. 5 A s k e t c h ma p s ho wi n g t he d 6 c o l l e ma n t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h e J i a l u F o r ma t i o n i n X i n c u n a r e a , C o n g j i a n g C o u n t y 中 ,分 别 以下 江群 和丹 洲群中部 、震旦系顶 部 、寒 武 系底 部 为代 表 ,形 成一 系列 层间滑脱带,造 成 了部分地 层 的构造缺失 .次 级滑 面附近在新 元古 代地层 中形成 构造 片岩 、硅化碎 裂岩、碎 裂状 变质砂 岩(石英岩 ) ,在早 古生 代地 层 中形 成碎 粒岩、剪切 透 镜体 、断层 泥 、断 层角砾 岩等 .据滑 脱断 层带及 旁侧牵 引特征 分析 为上盘下 滑运动 .在黔 东南地 区由次级滑 面 构成 的层 问滑脱 带控制 了石英 脉型金 矿 的产 出.伸展剥离 断层 系滑 面 系统 之上的地 质 体是 新 元古 界 、早 古 生界 ,发育一系列正断 层组合,该类型构造 ( 特别是上盘滑覆体的正断层组合)可能控制了后期晚古生代 的沉积格局, 反映其 形成 时代为 于加 里 东构 造旋回期 末.同时滑 面系统之 上的伸展 剥离断层 系控 制 了三 都、铜仁地区金、锑、汞矿的产出. 2 . 3 燕 山构 造旋 回期典 型构造 样式 2 . 3 . 1 侏罗山式褶皱 该 类型褶 皱 主要 出现于 晚古生代 、中新 生代 地层 ,但 由于存在后 期构 造对先 期构造 的改 造 、利用等 ,在早古生代及之前的地层 中也有发育 ,全区均有分布.构造线方 向主要 为近 S N,部 分呈 N N E—N E走向. 该类 型褶 皱规模 较大,决定 了区域构造 格架 , 由狭 窄紧闭向斜 与开阔平 缓 背斜 所组 成,第4期 戴传 固等 :黔东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4 3 塑: 贵阳一 凯里 乡/百\,///、、\/— ——\ 2 k m 一口灰岩圈砂岩m$五1x~ -. al 蛆蛆姐姐江衄里喀水召隆平滑t幕群群群群旦江江出江量下下下下田回曰回回 熹累累系秉幕1.j.1岩 盘宙膏三二石掘志寞口田口田田 田344地质力学学报3地质意义 黔 东地 区位于 江南造 山带西 南段 的北亚带 、 中亚 带和扬 子陆块 的东南 缘 ,不 同构 造旋 回 期具有 不 同的典型构 造样 式 ,而 不 同的构造样 式发育 于造 山带不 同的构造 部位 .该 区武陵构 造旋 回期 ( 中元古代 末 )发育 紧闭型 阿尔卑斯式 褶皱样 式 ,反映 出该 区在 武 陵构造旋 回期处 于造 山带 内带 的位 置 .据 区域资 料分析 ,中元古 代末 发生 的造 山带其 中心位置 经本 区 向西延 至云南 师宗一 弥勒 ,向东延 至 慈利一 九江 一带,也 是 华南 R o d i n i a 超大陆聚合 事件的中心 位置.加里东 构造旋 回期 发育宽缓 型阿尔 卑斯式褶 皱样 式 、韧 性剪 切带 、变质核 杂岩 构造和 伸 展剥离 断层 系 ,反 映 出该 区在加 里东构 造旋 回期 处 于造 山带 外带的位 置 .据 区域 资料 分析 , 早古 生代未 发生 的加里 东运动形 成 的造 山带 已经 向东迁移 ,可能 在罗城一 龙胜~桃 江一景 德 镇一 线 ,龙 胜地 区发育 的蛇绿混 杂岩 应是其 中心位 置 ,使 本 区置 于其造 山带 的外带 . 燕 山构 造旋 回期发 育侏罗 山式褶皱 及密切 相关 的逆 冲推覆构 造 ,反映 出该 区在 燕 山构 造旋回期处 于造 山带前陆 的位置 .据 区域资料 分析 ,燕 山运 动形成 的造 山带位 置 已再 次 向东迁 移 ,其 中心位置 应在绍 兴一萍 乡一北 海一线 ,使本 区置 于其造 山带前 陆带 的位置 . 而喜 马拉雅 构造旋 回期 ( 古近 纪渐新世 一第 四纪 )发 育平行 走滑 断层 系 、地 垒一地 堑构 造 ,反 映出该地 区在喜 马拉雅 构造旋 回期 已进入板 内活动 阶段 ,处 于云贵 高原隆 升背景 . 从黔 东地 区不 同时期典 型构造样 式 的演 变可 以确 定 与江 南造 山带 的演 化具 有有机联 系,从点上 特征反 映面上变 化 ,表现为本 地 区在不 同时期分别 位 于江南造 山带 内带 ( 武 陵构 造旋 回期 )一 江南造 山带外 带(加里东 构造旋 回期 )一江南造 山带 前陆 ( 燕 山构造旋 回期 )一华 南 板块 板 内活动 ( 喜 马拉雅 构造旋 回期 )等位置 ,从而 反映 出江南造 山带 从早 到晚具有 向东 南 迁移 、从西 向东造 山带逐 渐变新 的地质 演化特 点 ,同时从不 同时期 沉积 盆地 的格局及 盆地 演化 的特征上 看 ,也具 有 向东迁 移 、从西 向东盆 地逐渐 变新 的地质 演化特 点 .可 以确 定江南 造 山带 是一个 由武 陵构造旋 回期 造 山亚带 、加里 东构造 旋 回期 造 山亚带 和燕 山构造旋 回期造 山亚带 组成 的 、向东迁移 的复合造 山带 . 参考文献[1] 戴传固,李硕 ,张慧 ,等 .试论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构造演化——以黔东及邻 区为例 [ J ] .贵州地质 ,2 0 0 5 ( 2 ) . [ 2] 程裕淇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 M] .北京:地质 出版社 ,1 9 9 4 . [3] 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 [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 9 8 7 . [ 4]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地矿局 .广西壮族 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 9 8 5 . [ 5]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 .湖南省区域地质志 [ M] .北京 :地质 出版社 ,1 9 8 8 . [ 6] 丘元禧 ,等 .雪峰山的构 造性 质 与演 化——一 个陆 内造 山带 的形 成演 化模 式[M].广 州 :中山大 学 出版 社1999. 第 4期 戴传固等 :黔东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4 5 TYP I CAL TECTONI C S TYLES AND THEI R GEoLOGI C S I GNn1 I CANCE I N EAS TERN GUI ZHoU PRoVI NCE D A I C h u a n . g u ' 一,Z H A N G H u i ,H U A N G Q i n g . h u a 3 ( 1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G e o s c i e n c e s ,B e l t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G u i z h o uA c a d e m y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5 ,C h i n a 3 .D 却Companyoft h e U r b a n R e b u i l d i n g ,R u i " a n, n g 3 2 5 2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Me s o p r o t e r o z o i e - Ne o pr o t e r o z o i c t o C e n o z o i c s t r a t a,i n c l u d i n g ma n y t y p e s o f ma g i n a t i t e a n d me t a mo r p h i t e,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e a st e m Gu i z ho u P r o v i n c e.Mu l t i — p e r i o d s o f t e c t o n i c mo v e me n t s h a p pe n i n g i n t h e s t u d y r e g i o n h a v e b e e n d i v i d e d i n t o Wu l i n g s t r u c t u r a l c y c l e,C a l e d o n i a n t e c t o n i c c y c l e ,Ya n s h a n t e c t o n i c c y c l e a n d Hi m a l a y a n t e c t o n i c c y c l e .T y p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y l e s a l e A l p i n e f o l d,J u r a — t y p e f o l d, t h r u s t — n a p p e s t r uc t u r e,d u c t i l e s h e a r z o n e,me t a mo r p h i c c o r e c o mp l e x e s ,e x t e n s i o n - s t r ip p e d f a u l t s y s t e m, s t r ik e - s l i p f a u l t s y s t e m, h o r s t — g r a b e n s t r uc t u r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Di f f e r e n c e o f t e c t o n i c s t y l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t e c t o n i c p e r i o d s r e f l e c t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p o s i t i o n s .T h e r e f o r e , i n t h e p l a ne , t h e J i a n g n a n o r o g e n i c b e l t i s a c o mp o s i t e o r o g e n i c b e l t c o mp o s e d o f d i f fe r e n t o r o g e n i c s u b - b e l t s wi t h e v o l u t i o n h i s t o r y o f e a s t wa r d mi g r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 t y p i c a l t e c t o n i c s t y l e;g e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 ic a n c e;e a s t e r n Gu i z h o u P r ov i n c e ( 上 接第 3 7 3 页)displayobviousgrowt h a n d s u c c e s s i o n, a n d r e a c h e d t h e a c me i n t h e i r d e v e l o p me n t d u r in g t h e d e p o s i t i o n o f Es 3 一Es 2 a n d Ed.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y s i s o n b a la n c e d C r oS S — s e c t i o n e v o l u t i o n o f 41 1 6 s u r v e y l i n e, t h e Ce n o z o i c t e c t o n i c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i s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c o u l d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s t a g e s : p r e- E e mb r y o n i c s t a g e , E s 3 - E d s h a p i n g s t a g e, a n d Ng — p r e s e n t d e c l i n e s t a ge. Th e o i l r e s o u r c e o f t h i s a re a ma i n l y c a n l e f r o m t h e n e a r b y Mi n f e n g a n d Ni u z h u a n g s a g s . Ed a n d Ng — Nm a re t wo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f o r mi n g p h a se s . a n d t he l a t t e r i s t h e ma i n o n e. T h e g e n e r a t e d 0 i l a n d g a s mi g r a t e d l a t e r a l l y i n t he v i c i n i t y a n d a c c u mu l a t e d i n d e e p t r a p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Es 4 a n d E ~一Es 2 ; t h e n, t h e o i l a n d g a s c o n t i n u e d t o mi g ra t e t hr ou g h l a rg e - s c a l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b o d y a n d a c t i v e f a u l t s t o t he r es e a l ~h a r e a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e P a l e o g e n e f a u l t b l o c k s i n v o l v e d i n wi n g a n d C O r e p a r t s o f s t r uc t u r e s n e a r s a g s . L o n g - t e r m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c t i v e f a u l t s l e d t o t h e c h a n g e i n c o n d i t i o n f o r f o r ma t i o n o f o i l a n d g a s , 8 0 p a r t o f t he g e n e r a t e d o i l a n d g a s m i g r a t e d u p wa r d a lo n g t h e a c t i v e f a u l t s a n d f o r me d s e c o n d a r y h y d r oc a rb o n r e s e r vo i r i n t h e Ne o g e n e b e d s. Ke y wo r d s: t e c t o n i c e v o l u t i o n; b a la n c e d C r oS S — s e c t i o n; o i l& g a s a c c u mu l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素描三角体怎么看平行  素描字体设计透感  qq肤色素描透图片女生  大雄的平行西游记  平行宇宙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什么是平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