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2010 2010 2010 2010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引引引引言言言言中山大学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传统,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 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广州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珠海 校区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达 6.17 平方公里,另设有 5 所综合性医院及 3 个附属专科 医院. 学校共设 35 个学院和 4 个直属系,112 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7 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 1 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生物学、 物理学、基础医学、临床技能、法学等 6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 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截至 2010 年11 月,各类在校学生中 有博士研究生 4573 人、 硕士研究生 11138 人,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5104 人, 本科生 32111 人,港澳台学生 1177 人,留学生 1575 人、进修生 1820 人;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 教育部 IBM 精品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52 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和网络教育课程)81 门,校级精品课程 160 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 298 门;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19 个、省级特 色专业 37 个,省级名牌专业 25 个,校级名牌专业 15 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 4 个;国家级 教学名师 7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0 个. 一、 一、 一、 一、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 (一)办学理念与思路 (一)办学理念与思路 (一)办学理念与思路 (一)办学理念与思路 学校提出三个办学核心理念:第一,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里的学者应该以 学术为生存方式,大学应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学校强调大学行政机构最重要的责任,在于 维护学术共同体的利益, "管理就是服务"已经成为中山大学行政工作基本理念; 第二, 强调"教 授就是大学". 教授水平代表大学的水平, 是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传统的主要塑造者和弘扬者, 是大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尺度,是对大学生的人品学品最具影响的群体;第三,把"善待 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 拔尖创新人才和领袖型精英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应该知礼、诚信,勤奋、阳光,敢于超越, 勇于担当,并具有职业准备.以此为基础,学校形成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 本科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形成了"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本科教育特色. 2 (二) (二) (二) (二)教学中心地位 教学中心地位 教学中心地位 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将"夯实基础,强化质量,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 "作为根本任务,牢固 树立人才培养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采取各项 措施,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确保本科教学中心的地位. 学校从人事制度上保证教学工作是教师聘任的必要条件.《中山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 规程》规定:"副教授必须担任两门或两门以上相关课程的讲授工作;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 生讲授一门课程,因学科特点或院系课程安排等未能讲授本科课程,应主动为本科生开设专 题讲座或指导研究工作."《中山大学教师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则规定: "所 有专业、所有层次教师职务的最低责任标准,都必须包含有承担本科学生课程教学的工作内 容", 还进一步明确: "受聘为讲师以上职务者, 每学年必须主讲至少 36 课时的本科生课程. ". 学校将师生互动视为教学流程中的必要环节之一,保证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为有效推进 师生互动的开展,学校发布了《关于在本科教学中设置师生互动时间的通知》,原则上每个 院系按各校区每周授课总学时数的 3%安排相应校区的师生互动时间, 计入教学工作量. 在鼓 励实施课外导修(Office hour)及导师制的同时,2009 年学校建立了"博士生助教"制度, 要求博士研究生均担任本科课程教学助理工作.目前,每门本科课程原则上配备教学助理, 对大班授课的通识核心课程,每40-60 名本科学生配备 1 名助教,为小班研讨、通识课程教 学等提供保障. 监控和激励机制并举,将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落到实处.在监控机制上,学校于 2005 年起 启动领导干部本科教学"三个一"工程,组织学校、学院(直属系)和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进入 本科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和试卷管理第一线,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建立有由学生评教、 教学督导评教、管理人员评教、问卷调查等多模式共存的课堂教学评教体系,评教结果作为 教师年度考核和岗位聘任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激励机制上,学校调整教师业绩津贴分配比例, 本科教学工作占大比重;实施教学评奖常设制,设立各类奖教金,强化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 氛围. 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倡导管理部门开展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建设适合优质人才培养 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以"关爱教师、善待学生,给学生最优质的本科教育"为出发点服务 教学,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各管理部门和院系办公室把教师和学生作为第一位的服务对象, 以"服务"为核心营建部门管理文化;图书馆、校园网络以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发展 和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拓展、完善服务功能. 3 二、本科教学运行情况 二、本科教学运行情况 二、本科教学运行情况 二、本科教学运行情况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中山大学的学科门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等 11 个领域.目前,全校有 35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 个硕士学 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 232 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 288 个学 科专业,还有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4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0 个.学校现有 2 个一级学科国 家重点学科、23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 11 个 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23 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的总体优势为拔尖创新 人才的孵化和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注重面向区域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注重行业应用的本科专业,努力为 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学校注重凭借多学科的优势积极培育专业建设新增长点,探 索跨学科专业设置,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校鼓励办学专业引入国际认证标准,提 升专业办学的国际竞争力.2010 年,学校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 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要求,加快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专业建设,该年度获教育部批 准新增的 10 个专业中共有 6 个专业涉及新材料产业中的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信息网 络产业、医药产业以及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产业(含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风能和清洁能源利用)等领域.表1给出了中山大学 112 个本科专业在 9 大学科门类中专业 分布情况. 表表表表1111中山大学本科专业 中山大学本科专业 中山大学本科专业 中山大学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一览表 一览表 一览表 一览表 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医学 管理学 专业数(个) 2 5 7 16 2 31 22 9 18 比例(%) 1.8 4.5 6.3 14.3 1.8 27.7 19.6 8.0 16.1 (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学校本科生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4 大模块构成.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含有 9 类共 12 门课,不同学科专业学分在 43-50 之间,《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 入学过关考试机制和分级教学;体育课按俱乐部制形式组织教学.公共选修课模块实施通识 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每位学生至少修 16 学分,其中通识核心课程 10 学分,跨学科课程占 50 %以上. 4 (三)学期设置及教学实施 (三)学期设置及教学实施 (三)学期设置及教学实施 (三)学期设置及教学实施 学校于 2009 学年开始实行三学期制,由两个为期 18 周的长学期与一个为期 4 周半的短 学期构成,短学期主要开展军训、主辅修课程、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2010 年度开出各类课 程8542 门次,受益学生 32111 人,课内总学时为 146244,授课教师近 3367 人次. (四)相关条件支撑的情况 (四)相关条件支撑的情况 (四)相关条件支撑的情况 (四)相关条件支撑的情况 2010 年,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 775159 平方米,其中课程教学实验室面积 77049 平方米; 多媒体课室 312 间, 多媒体课室座位数为 44590 个, 多媒体课室占总课室数百分比为 92.96%, 比2009 年增加了近 8%;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11 万余平方米, 图书文献累计总量 5,802,875 册, 新书刊资料年增长量达 17 万余件;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接入计算机近 5 万余台;有3个校 一级管理的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13 个校院二级管理的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其中上述 16 个中心下辖 94 个实验室, 2010 年教学科研设备资产年增加率为 15%;文、理工科校内外实 习基地达 200 多个,医科各专业实习基地包括校内附属医院 8 家、校外实习基地 86 家. 三、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建设情况 三、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建设情况 三、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建设情况 三、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建设情况 2010 年,中山大学在巩固"十一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果、谋划"十二五"人才 培养蓝图的过程中,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旋律,以本科教育模式的创新为抓手,在 深入开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具竞争力和先进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体系,通过孵育拔尖创新人才来落实和体现 "善待学生"的理念,努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育. ( ( ( (一一一一)结合学校新时期的发展规划 )结合学校新时期的发展规划 )结合学校新时期的发展规划 )结合学校新时期的发展规划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 "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 " "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环境,学校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多主题、多层次的调研和讨论活动,不断增强本科 教学的质量意识,加快教师与教学管理者育人理念更新和教学思想解放.其中,研讨 的话题 既有宏观层面的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制定、国家产 业结构升级转型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出台背景下专业结构 的优化、调整,也涉及具体操作层面的课堂教学、实验及实践教学、多学期制与国际化教学、 各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院(系)及校区的教学资源共享、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 机制、 质量工程建设状况等.调研的范围不仅涵盖了校内各学科领域的基层教学单位,也包括国内 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5 在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明晰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 教育观念,更注重学校内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的互动及外部环境中国家、地区需求与高 层次人才培养的结合,更注重本科教育特色的挖掘与凝练.依此思路,我校在草拟的"中山大 学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具体改革策略是: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 专业布局,创建国内外领先的课程与专业教学品牌,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博学教 育及国际化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招生、培养机制与评价模式改革,建立科学、精细的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打造有国际视野、基础宽厚、富有领袖气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 该方案已成功进入国家和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行列. ( ( ( (二二二二)以 )以 )以 )以" " "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 " " "为催化器,加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为催化器,加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为催化器,加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为催化器,加快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学校通过"三学期"制改革,旨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 重构课程设置,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变革,更好地发挥本科教育中综合性、 研究型大学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为 本科生跨校区选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二是通过 有效制度设计,形成包括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 培养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融通和流转.三是将长学期教学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 的灵活性、自主性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及尽早地进入科研 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实习和科技活动,培养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 竞争力. 2010 年的实践显示,各院(系)均顺利完成了两长一短的"三学期"教学,初步构建了由 一年级军事课和其他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跨校区开设的主辅修与双学位课程、全校性公共 选修课、研究型与综合性的开放实验、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开放性课程、野外实习与工程教育 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学术竞赛培训等构成的短学期课程框架;同时也 开设了"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IT 类专业"海外引进短期强化课程+软件工程实训"、 以 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留学生暑期学校课程等特色项目.通过短学期的教学,体现了跨校区 课程共享、创新与创业实践和国际交流等因素,受益学生达两万多人. (二) (二) (二) (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完善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完善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完善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完善 丰富通识课程体系.多种渠道培育课源,发挥通识教育对学生掌握多学科的思维方式, 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第一个渠道是依托通识教育中心的"共同专 业基础课程"教育模式,并由 2010 学年第 2 学期起已在文、理、工科全面实施"中国文明、 6 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4 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第二个渠道 二是以项目制形式拓展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 生命科学与医学 4 个领域的"素质教育课程", 2010 年立项建设了该类课程 67 门. 第三个渠道 是加大跨学院(系)选修课程教学的投入,以人文、经管、理科单位为试验点,鼓励院(系) 向非本专业学生开放高水平的专业选修课,逐步增加各学科开放专业课程修读学位数.初步 统计,2010 年仅投入核心通识课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经费就超过 100 万元. 提高专业课设置起点.在2010 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各教学单位从相关专业的 特点、专业知识构成要求、专业特色形成等出发,以世界排名前 100 位大学的同类专业课程 设置为参照,注重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建立综合化、国际化程度较高 的专业课平台,并逐步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三)注重学科特色,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 (三)注重学科特色,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 (三)注重学科特色,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 (三)注重学科特色,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 运行"博雅学院"教育模式:在入学新生中遴选 30 人进行培养,本科四年不分专业、跨学 科领域教学,着重打造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精英人才.教学 方案参考国外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的经验,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 期主要课程一般为 3-4 门,但每门课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学生在本科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 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 理论及技能,毕业学生将获得哲学(博雅)学士学位. 实施应用性文科的"博雅教育计划" ,与美国岭南基金会合作,向参与计划的社会科学相 关专业等专业的优秀生开设博雅公选课、博雅实践课,强调知识领域的拓宽,研究与实践能 力的培养,打造有较强学术潜能、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实践的技能,善于参与国际竞争,并 有一定的领导才能的社会科学类精英人才.2010 年,共有管理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 务管理学院、资讯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近 151 名本科生参与了该计划.2008 年以来学 校邀请多学科的知名教授,向430 名学生开设了 28 门的博雅教育选修课程. 以理科基地为依托组建"逸仙班" ,对物理、化学、生物类等专业的优秀新生实行按"学 科群"打基础、实行全程导学、交叉培养、动态管理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修读、早期科研培训、 实践教学等开辟绿色通道,允许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贯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 2010 年产生首批直博生近 70 人.同时学校对"逸仙班"方案进行深度优化后形成的"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获准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此外,学校继续推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立交桥"式的专业培养 机制,为学生创设多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环境. 7 (四) (四) (四) (四)建设专业与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建设专业与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建设专业与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建设专业与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多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两个模块:一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包含实验 教学、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学年论文)、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二是课外 实践活动体系,包含科技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优势,优化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仅2009 学年(即2009 年9月-2010 年7月)的基础实验(演示性、验证型)项目有 1374 个,综合实验(综合性、 设计研究性)项目 3236 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所占的比例为 70.2%;教学实验室开放为 371076 人时数.2010 年,设立实验教改基金,并立项 46 项;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并立项 47 项, 推动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 多方面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是资助野外实习项目计划, 主要涉及考古、地质、历史、社会工作、海洋、植物与生态、环境、工程类专业;二是资助 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进一步丰富国家、省、校三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系统.国家层面, 组织优秀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参与教育部召开的 "国家大学 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研讨会".省级层面,我校 121 项科研项目入选 2010 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 性实验计划,获资助经费 425 万元.学校层面,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2009 学年共立项资助了 2 批257 项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并完成学生论文集的汇编出版工作;三 是资助专业技能竞赛计划,2010 年立项资助项目 20 项;四是资助示范性基地建设,2010 年 立项资助项目 9 个项,资助经费共计 80 万元. (五)拓展 (五)拓展 (五)拓展 (五)拓展国际化 国际化 国际化 国际化办学的渠道 办学的渠道 办学的渠道 办学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在教育部实施"扩大教育开放行动计划"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试 点工作,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 在培养机制上,强化多校园培养模式.近年来已与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校际本科教学 项目,我校接收和派往大陆、港澳台地区的本科交换生各近 500 人;与世界 15 个国家 25 所 友好大学实施"2+2"项目合作,涉及土木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2010 年共开展 8 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招生 369 人, 新增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化学 2+2 联合培养项目"和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的"核 工程与核技术联合培养项目" ;有98 个专业向 40 所国内外其他高校派出交换生;接收 50 所 国内外高校的交换生 408 人.下阶段,还将继续拓展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积极 开拓暑期学校,设立海外学习项目、举办学生海外夏令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8 在课程建设上,努力与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接.鼓励院(系)将国际问题融入 传统课程,增设具有前瞻性的国际主题类课程,开设国际合作的个性化课程,并以项目制形 式建设一批短学期的外聘国际化特色课程;树立大教材概念,选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研制 集图、文、音、像等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在目前建设的近 200 项校级双语教学项目基础上, 还将逐步提高适合专业的双语课程与全英课程比例及质量,建立优质的全英课程平台. (六)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六)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六)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六)建立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在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建设多层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一一一一是落实新教师授课 "准入"机制, 仅2010 年就组织了 350 位教师参加"首次开课教师培训", 对综合考核达标的 270 位教师颁发了"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合格证书.二二二二是固化和发展"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制度,为 青年教师交流优秀教学经验、形成创新教学思维、启迪与拓宽教学改革的思路创造条件. 三三三三是丰富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包括开展高级讲师职称评审工作;完善分配制度,在业绩考核与 津贴发放中对教学适当倾斜;设立各类奖教金和"教学名师奖"评选制度等;实现"全方位教学 改革与研究支持",鼓励中青年教师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学校还计划于"十二五"期间 争创国家级教师职业发展中心,进一步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纳入系统建设范畴. 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实行领导干部的"三个一"工程,组织校、院(系) 、职能部门负 责人深入课堂教学、毕业教学工作及考试管理工作第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通过开学、期中和期末"三段式"教学检查制度、两级校—院(系)督导听课制、教学 信息员制度等建立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状态数据库",为优化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实行以学 生评价、同行(督导员)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多维评估制度. 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例如:在个性化教育方面, 在个性化教育方面, 在个性化教育方面, 在个性化教育方面,进一步研制更宽松的 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和"复合型"专业修读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选课制"和"学分制" 改革,更好地满足学生课程修读的需要.在国际化办学方面,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完善国际化的课程管理、建设 制度,研制跨校学分认证体系,构筑合作与交流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搭建交换生、联合办 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等.在研究性教学方面, 在研究性教学方面, 在研究性教学方面, 在研究性教学方面,进一步完善学生科研学分奖励制度,优化教师 指导学生科研的工作量及其效果考核机制,增强教与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方面 在师生互动方面 在师生互动方面 在师生互动方面, , , ,建立"博 士生助教"制度,要求获校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的一、二年级博士生、二至四年级直博生和硕博 连读资格生均担任本科课程教学助理工作;原则上每门本科课程均配备教学助理,大班授课 的课程, 每40-60 名本科学生配备 1 名助教, 为小班研讨、 通识课程教学等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0 年参与助教工作的博士生逾两千多人. 9 与此同时,学校也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为逐步建立本科教学工作的校内、外综合评价 与监控机制做准备. 四、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分析 四、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分析 四、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分析 四、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分析 (一)本科教育教学效果 (一)本科教育教学效果 (一)本科教育教学效果 (一)本科教育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以文、理、工科专业网上评教的情况为例,学生于 2009 学年第 2 学期 (即2010 年上半年) 评价课程 2004 门, 参评学生人数 213732 人次, 参评学生比例 97.76%, 评价结果达良好以上的比例为 98.25%, 其中优秀率为 53.24%; 学生于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即2010 年下半年)评教课程 1972 门,参评学生人数 174775 人次,参评学生比例为 79.21%, 评 价结果达良好以上的比例为 98.84%,其中优秀率为 65.52%.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2010 年我校本科生参加 ACM/ICPC 等国际性比赛,有221 人次/队获得 12 个奖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有219 人次/队获得 34 个奖项;参加省级学科竞赛,有200 人次/队获得 18 个奖项.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建设让大学生满意和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思想 道德素养教育,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2010 年12 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专门派主要领导到中山大学进行调研,总结中山大学的教学经验;规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为 99.3%,超过最低标准 89%;学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7 人次获 得第 16 届亚洲运动会奖牌,35 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35 人次获得省级奖项. 在毕业生方面,2010 年度毕业学生人数为 7954 人,获得学位人数为 7940 人;2010 届本 科毕业生就业人数 7565 人,就业率为 92.84%,本科生读研人数 2099 人,占毕业学生人数的 26.39%. (二)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二)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二)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二)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2010 年,在国家级项目中,10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 部IBM 精品课程和网络教育类课程) ;法医学、护理学、行政管理共 3 个专业获批教育部特 色专业建设点;中国近现代史、行政管理、外科学共 3 个教学团队获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在省级项目中,37 个专业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18 门课程入选广东省精 品课程(含双语和网络教育类课程) ;在校级项目中,学校立项建设了 72 项校级教学改革课 题立项项目、25 门校级精品课程、5 门博雅教育计划精品课程、22 门校级双语课程. 10 综上,2010 年,中山大学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工作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保障了本科教学体系有效地运行,保障了围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所推动和开展的工作有效地 实施,保证了学校本科教育质量. 中山大学 2011 年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