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所知道的芝加哥学派
胡永云①
虽然我非常遗憾从没有与谢义炳先生见过面,但在我的人生轨迹里却有两个最重要的阶
段是和谢先生的经历重叠在一起的:一是我们都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过,并在那里获得
了博士学位;另一是我们回国后都来到北京大学工作,只不过谢先生比我先行了整整半个世
纪。谢先生 1945 年去芝加哥大学,第一年是在国民政府资助下的培训,1946 年开始博士阶
段的学习,于 1949 年毕业;而我是 1996 年进入芝加哥大学,于 2000 年毕业。谢先生于 1950
年秋天回国后先是在清华大学任教,1952 年“院校调整”后来到北京大学;而我则是在 2004
年回国来北大工作的。正是这两段相同的经历促使我撰写此文来纪念我的校友和尊敬的师长
——谢义炳先生,也谨以此文献给为我国大气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老一辈气象学家。因为没
有见过面,我对谢先生的生平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我将把本文的重点放在培养了谢义炳
先生等一大批杰出气象学家的“芝加哥学派”上。
一、芝加哥学派
在大气科学或气象学的发展史上,能够被称为学派的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以皮叶克尼
斯(Bjerkenes)父子(Vilhelm Bjerkenes 和他的儿子 Jacob Bjerkenes)为首的“挪威学派”
(Norwegian School 或者 Bergen School),另一个便是以罗斯贝(Carl-Gustaf Rossby)为首
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一个学术团体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学派,我认为,首先
是这个团体由一大批精英学者组成,而且,该团体为某一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或者是
开创性的工作。其次,这个团体有着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和精神,这一学术风格和精神不是
来自教条,而是在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气氛中自然形成的。以罗斯贝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就包括
了一大批大气科学精英,他们基本上代表了大气科学的一个时代,并为现代气象学和大气动
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欧美,也包括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
洲国家。谢义炳、叶笃正和郭晓岚三位先生便是在罗斯贝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的。谢义炳
和叶笃正回国后,和其他老一辈气象学家一起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芝加哥学派的学术风格和精神非常鲜明,它特别强调大气科学问题的基本物理原理,而
不是停留在大气现象本身,这种从最基本的物理或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来研究大气科学问题的
风格,也许是芝加哥学派能够做出许多开创性工作的重要原因。芝加哥学派有众多代表性人
物,下面,我只选择我所熟悉的或者我在芝加哥大学(简称“芝大”)学习期间亲身接触过
的几位学者来介绍。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