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如一场漫长噩梦般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中华大地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愤懑和悲怆已经太久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宣泄自己的感情。而经过十年浩劫的艺术家们,也急于用自己的作品来抒发对这场灾难的感想。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这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文艺界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文革”中人们所遭受的种种创痛的作品,文坛上出现了被称之为“伤痕文学”的浪潮,而在戏剧和电影界也出现了很多此类题材的作品。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徘徊中爆发
1979年对于中国电影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在刚刚过去的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电影身上沉重的政治枷锁。不少电影作品在题材、风格、样式方面力求多样化,突破了“文革”中“三突出”原则的束缚,恢复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另外,在电影表现的形式上也力求突破,学习和借鉴新的手法,出现了不少大胆创新的影片。
在这一年,老导演李俊为观众献上了一部名为《归心似箭》的新片。影片以一名抗联战士,冲破重重阻力,坚定回归革命部队的行动为题材,歌颂了中国革命者对革命坚贞不渝的信念。本片虽然也刻画了革命英雄的形象,但没有以往高大全的僵硬死板,而是以真情示人,以真情感人,以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旋律衬托抗联战士的爱情,让观众也陶醉其中。影片打破了“文革”时期在影片中表现爱情的禁忌,使主人公显得真实可信。 除了《归心似箭》,其他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影片还有《吉鸿昌》、《曙光》、《小花》等等。
另外,在题材上有所突破的一类电影是歌颂知识分子的影片《李四光》、《海外赤子》等等。他们将镜头对准了在“文革”中受排挤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阶层,热情地讴歌了他们勇于献身、无私为国的高尚品德,在当时也算打破一种禁忌。
1980年的电影创作延续了上一年的好势头,出现了《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今夜星光灿烂》、《法庭内外》等优秀影片。其中以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思想内涵最为深刻,艺术手法最为成熟,代表了当时电影的最高水平。
从“文革”结束到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在转折中得到了发展,在经历了“文革”劫难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后,重现走上银幕,为观众奉献出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他们的创作激情正如那个时代的精神一样,跳动着喷薄而出,成为了当时中国影坛上一道绚烂夺目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