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学原理教材 > 孙静娟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 孙静娟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08-05-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教 材:
    孙静娟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世纪经济学教材)
    参考资料:
    1.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魏建国主编:《统计学》(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谢启南,韩兆洲主编:《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4.主编:袁卫等:《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0
    5.邹顺华,李金华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6.黄良文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姚景周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9.《中国统计》《统计研究》等杂志
    10.三峡大学主页—经济与管理学院主页—优质课程—统计学
    统计研究的过程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第一章 统计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对统计产生与发展的了解,掌握统计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职能,尤其要掌握几个常用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区别和运用.
    本章教学重点:统计学派,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职能,几个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难点: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
    本章教学学时:4学时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有三种含义:
    1.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所做的工作.如:"你是不是搞统计的 "
    2.统计资料——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数字及文字资料.如:"据统计".
    3.统计学——系统论述统计工作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如:"我正在学统计".
    二,统计学的主要学派
    统计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如《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
    奴隶社会:为了赋税,征兵,徭役的需要,就开始人口,土地以及重要财产的调查统计.《尚书·禹贡》记述了九州的基本国情和土地状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芽".
    封建社会:国家管理制度强化,统计范围有所扩大,统计方法也得到改进.秦始皇最早建立全国性的编户制度;东汉光武帝在建武15年下令度田,据以课税.
    资本主义社会:工,商,交,航,通信都迅速得到发展,国内外激烈竞争,矛盾复杂尖锐,各部门都要求提供更多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经济统计形成了工,农,商,交,邮,银,保等专业分支.19世纪30年代出现所谓"统计狂热时代",促使社会,科技,环境统计又从经济统计中分离出来,而且统计指标体系,核算方法体系不断获得改进完善.
    由于资本主义统计实践的发展和检验的积累,各种统计理论和学说随之产生发展起来.
    1."记述"学派:——国势学派.17,18世纪产生于德国,创始人:康令和阿亨瓦尔. 特点:文字记述为主,始终没有把数量对比分析作为这门科学的基本特征.故又叫"有名无实"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创始人(英)威廉·配弟.他在研究英,法,荷三国的国情国力时,不只是用文字表述,而且是通过大量的数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使英国富强的道路,并得出英国能够超过荷兰和法国,并写了《政治算术》一书.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3."数理统计学"学派——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19世纪中叶,用古典概率论手段研究社会问题,如犯罪,自杀,婚姻等.
    "现代统计学之父"――凯特勒
    4.社会统计学派――代表人物:恩格尔和梅尔,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社会动静态的集团现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数量关系探索国家,社会动静态集团观察中的规律.
    5.现代统计学――在社会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基础发展形成的.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科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客观性)(4)变异性
    四,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阶段:通盘考虑和安排.内容:
    (1)统计指标及体系的设计;
    (2)统计分组设计;
    (3)统计调查方法设计;
    (4)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设计
    2.统计调查阶段:资料搜集阶段
    3.统计整理阶段:对搜集到的资料加工和综合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4.统计分析阶段: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
    5.统计资料提供与开发阶段:信息社会化.
    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统计指标法
    4.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
    六,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
    (1)大量性
    (2)同质性
    (3)变异性
    3.统计总体的种类: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基本单位.
    5.二者的关系
    (1)二者互为存在条件;
    (2)二者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例1:研究某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例2:研究某地工业企业设备利用情况

    二,标志与指标
    (一)标志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2.标志表现:指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3.标志的种类:
    (1)按是否能用数量表示分: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2)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二)指标(或统计指标)
    1.定义
    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如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万亿元,同比增长9%;CPI全年上涨5.9% 等.
    2.特点
    (1)数量性
    (2)综合性
    (3)具体性
    3.种类:
    (1)反映的内容不同: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表现形式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3)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4)作用功能不同:描述性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4.指标体系: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指标群或指标组.一般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5.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的内容:确定统计指标及体系;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涵义,内容,计算范围;确定空间范围,计算时间;确定计算方法;确定计量单位.
    (2)设计的原则: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联系:
    三,变异和变量
    1.变异:标志表现间的差异.如"工人工资":400,450,455元等.
    2.变量:能以数值表现的变异.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都称为变量.
    3.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
    4.变量的种类:取值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练习:
    一,填空
    1.当我们研究宜昌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 ,每一居民是 .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它有 和 两种.
    3.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情况,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
    4.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志.
    5.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 的数量特征.
    6.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时间,地点,
    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二,选择
    1,某地区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_).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____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___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数量指标的是( )
    A.全国人口数 B.全国人口性比例
    C.人均消费率 D.设备台数
    4,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A.工业企业数 B.在校学生年龄
    C.工业总产值 D.工人工资
    5,要调查了解200名工人的月工资收入,每个工人的"月工资"是( )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标志 D.指标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安徽大学  统计学原理下载  应用统计学教材  统计学原理视频  统计学教材下载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统计学原理心得体会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