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10则ppt > 识(四之上)
  • 识(四之上)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10-01-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Administrators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常 识(四之上)
    主讲教师:张其昀
    古 今 语 音 的 异 同
    古今语音的差异表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三个方面.古今韵母的不同是容易察觉出来的.我们读唐诗就常常会发现有的押韵按今音读起来并不和谐.例如独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韵脚是"哀,回,来,台,悲".在古代诗韵"平水韵"裏,它们同属灰韵,这就是说,它们的主要母音和韵尾是相同的.而现代用普通话读起来,"哀,来,台"的韵母是ai,"回"的韵母是uei,"杯"的韵母是ei.虽然韵尾相同,主要母音却不一样了.如果读时代更早的《诗经》,语音的差异就更大.例如《诗经》第一首《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一般分三章.第一章的韵脚是"鸠,洲,逑",第二章前四句的韵脚是"流"和"求".这些字,现代也是同韵的.但第二章后四句的韵脚"得,服,侧",第三章的韵脚"采"和"友"," 芼"和"乐",现代读音的差别就很大,不仅主要母音不同,友的连韵尾也不一样.其实这三组韵脚,隋唐人甚至南北朝时代的人读起来就已经不押韵.因为从《诗经》时代到南北朝,已经过了一千余年,汉语的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裏,《诗经》的研究者却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种不押韵的现象.比如《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於飞,下上其音,之子於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南"字下《经典释文》印梁末沈重《诗音义》说:"协句,宜乃林反."意思是说,"南"字本读那含反(nán),但在这章诗裏为了押韵,应临时改读为nín,这样就与上文的"音"及下文的"心"
    协句了."协"就是谐和的意思.宋代朱熹著《诗集传》全面采"叶音"说,"叶"(xié)同"协",和"协句"的主张相同.比如上引《燕燕》三章"南"字下,朱熹注的是"叶尼心反"."尼心反"(nín)即乃林反,都是没有根据的."叶音"和"协句"都是强改字音以求叶韵,并非真正探明了《诗经》的本音.又如同一个"仪"字,在《诗经·小雅·湛露》四章裏:"其桐其椅,其实
    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仪"字与"椅,离"押韵,符合宋代音,朱熹未注叶音.但在《诗经·鄘风·柏舟》裏:"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仪"字与"河,它"押韵,不合宋代音,朱熹注云"叶牛何反",即读"仪"为"俄".又在《诗经·小雅·斯干》九章裏:"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朱熹认为"仪"字与"子,地,裼,瓦,议,罹"押韵,觉得不合宋音,注云:"叶音义."他还在
    "瓦"字下注"叶鱼位反.""罹"字下注"叶音丽".又在《诗经·豳风·东山》四章裏:"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仪"字与"缡,嘉,何"押韵.朱熹认为不合宋代音,在此四字下都注上叶音.缡"叶离,罹二音",仪"叶宜,俄二音",嘉"叶居宜,居何二反"(相当於今音的jī和gē),何"叶奚,何二音".同一个字,意义上没有什麽不同,只
    要不合自己的口语,就可以任意改读,完全没有客观的标准.朱熹的根本错误就在於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得古韵是发展变化的.
    古代联绵词中有一类是曡韵的,例如"窈窕",今音的韵母都是iao.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母音和韵尾相同,不计较介音的有无和异同.如"辗转","崔嵬","婵媛","薜荔","蹉跎","须臾"等等.但是有不少古代叠韵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却并不叠韵了.例如"仓庚",一个韵母是ang,一个韵母是eng.又比如"芣苡"(fú yǐ),一个韵母是u,一个韵母是I.这也就是古韵不同於今韵的表现.
    古今声母的不同,我们也可以从双声联绵词去考察.双声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仿佛",声母都是f.又如"参差","踟躇","蝃腖","蒹葭","栗烈"等,声母都两两相同.如果两音节都是零声母,也是双声.例如"伊威","逶迤","犹豫","鸳鸯"等.但双声和叠韵一样,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古代双声联绵词,有的今天读来也并不是双声了.例如"缤纷",今音一个声母是b,一个声母是f.
    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这三十六字母就是;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其中唇音又可以分为重唇和轻唇,舌音又分为舌头和舌上,齿音又分为齿头和正齿.此外还可分出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音,所以又有所谓"七音".下面是三十六字母的分类表: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论语六则ppt  论语十则ppt课件  七年级论语十则ppt  论语ppt  论语十则教案ppt  论语十则翻译ppt  论语导读ppt  人教版论语十则ppt  论语十则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