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概念英语ppt > 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 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06-09-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校党课参考)
    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
    2004年9月20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结束.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这是党的重要战略安排,必将在我党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现根据我们的学习体会,谈谈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认识.
    一,执政能力的含义
    我党正式提出增强执政能力问题,见诸于十六大修改的新党章总纲,以后陆续见诸于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但鲜明地把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作为中央全会议程,是这次四中全会.所以,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首先就要弄清楚执政能力的含义是什么.
    党的执政能力同党的领导能力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因此,领导的内涵比执政要宏观,宽泛得多.领导是针对全部国家和社会生活而言的,既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领域,也包括对社团,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党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教育以及组织手段实施领导.而执政则是针对国家政权而言的,主要发生在国家政权活动领域.
    领导主要是政治活动,而执政更多的是法治活动.执法活动必须受法制的规范和约束,依法执政是最重要的特征和标志.党的领导承担的是政治责任,而执政行为不仅承担政治责任,还承担法律责任.
    领导和执政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领导是执政的政治前提,执政是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必然体现.两者的区别,决定了在执政活动中不能简单搬用政治领导的手段和方法,不能把政治领导和执政行为看作一回事.
    党的执政能力是强还是弱,由谁来认可和评判呢 人民群众最有资格.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说明,人心向背是一个政党,政权盛衰兴亡的根本因素.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归根到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问题.所谓"认同",政治学里叫"合法性".执政的合法性不仅体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体现为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道义上的合法性.
    在现代社会,构成这种认同的有理念,程序和政绩三大因素.
    首先是理念.执政党必须提出反映时代要求,代表人民利益,体现人民心声的思想理论来引导人民前进.科学的执政理念.科学的执政理念是合法性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
    其次是程序.执政活动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正当的程序才能产生合法效力,规范的政治过程才能产生公众接受的的结果.执政党严格遵循既定程序施政,是执政活动获得公信力的前提,也是获得长期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重要条件.
    再次是政绩.包括经济发展,人民获得实惠,实现社会公正,综合国力提升等.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认同感.
    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是互相促进的.执政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人民群众的认同程度越高,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大大降低执政的成本.反之,就会动摇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还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先进的,有作为的执政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特别是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持续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获得人民认同的资源.
    二,艰辛的探索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其执政的经历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为夺取政权而斗争.但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以,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一些局部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有的,如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尔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还是按全国性政权的构想建立的.
    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这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设计和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包括建立了新的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
    从1949年到1956年,党比较谦虚谨慎,注意科学地行使国家政权的职能.从1957年到1965年,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委加强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和管理,但也出现了权力过分集中,党对政权机关包办代替的趋势."文化大革命"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先是遭到全面破坏,继而走向畸形发展.所谓"革命委员会"的体制,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党政合一,甚至"有政无党".严重削弱了党的领导,违反了执政的基本要求.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新概念英语ppt课件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ppt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ppt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ppt  新概念课件ppt  新概念第一册35课ppt  新概念第一册ppt  新概念课件ppt131  新概念三册2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