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问题"教学的
基本理念
指导课堂高效益教学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吕传汉
2006.11.
一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
基本模式
(观察,分析)
设置数学情境
注重数学应用
解决数学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
(探究,猜想)
(求解,反驳)
(学做,学用)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基本模式为:
经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于2005年9月28日——29日作出了该课题的鉴定,认为: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是一项植根于中国,具有中国特色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教学经验的现代课堂教学;
该教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性和探索性,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观察,探索,创新能力有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基础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该教学还迁移到中学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该项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鉴定委员会建议对该项目实施滚动式发展,进入"十一五"规划继续建设.
现已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 实验推广(2006年—— )
为了认真总结,交流,推广二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中国教育学会于2005年11月18—21日在重庆市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年会.将贵州师范大学提出的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以《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作为有影响的典型经验向全国介绍推广.
贵州省教育厅于2006年2月也下文在全省中小学推广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黔教办学[2006]40号文).
2006年4月21日-22日,由贵州省教育厅教科所,贵州省教育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培训会,到会代表有全省各市,县的教研室负责人,小学,初中,高中部份骨干教师共800余人.
4月25日在教育厅召开的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教育厅厅长又将该实验向全省作了介绍.
会后,遵义县(近120万人口大县)在全县由县教育局发文,教研室牵头,有计划地在全县50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目前,该实验正在全省持续,有序地进行.
省外,如云南,四川,重庆,黑龙江,广东,浙江,厦门,温州,,北京,上海及湖南的一些学校也在有计划地推广该课题实验.
● 初步形成了中小学数学"情境— —问题"教学体系
通过近六年的教学实验,已形成了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
该模式的教学宗旨:
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