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2012自学考试科目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10-08-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cuike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点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新目标新要求
    新中国60年:教育成就三大特征
    ——制度建设:摧毁旧中国教育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发展阶段:世纪之交从人口大国初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朝着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迈进.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新中国60年:教育历经风雨-跨越发展
    单位:万人
    年份
    1949
    1980
    2000
    2009
    高等教育在校生
    11.72
    271.93
    939.85
    2826.5
    高中阶段在校生
    43.88
    1720.61
    2447.1
    4624.44
    初中阶段在校生
    83.18
    4854.31
    6275.06
    5489.73
    初等教育在校生
    3765.9
    16273.1
    13494.13
    10282.29
    幼儿园在园儿童
    --
    1150.8
    2244.18
    2658
    各级各类教育总计
    3904.68
    24270.75
    25560.47
    26033.46
    占当年总人口%
    8.7%
    24.6%
    20.2%
    19.6%
    案例:全球马拉松—教育毛入学率(%)
    1-高水平 2-中上水平 3-中下水平 4-低水平
    各国2005年数据
    三级综合
    (学前除外)
    学前
    小学
    初中
    高中
    高教
    1
    北美和西欧
    93
    80
    102
    104
    98
    70
    2
    中东欧
    82
    60
    104
    91
    87
    57
    拉美和加勒比海
    81
    62
    118
    101
    74
    30
    3
    中亚
    75
    28
    101
    94
    77
    26
    东亚和太平洋
    71
    43
    110
    93
    55
    24
    中国(2009)
    ~70.5
    50.9
    105
    99
    79.2
    24.2
    中国(2005)
    ~65
    41.4
    107
    95
    52.7
    21
    阿拉伯国家
    66
    17
    96
    82
    55
    22
    4
    西南亚
    58
    36
    110
    63
    40
    10
    撒哈拉以南非洲
    50
    13
    95
    38
    24
    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总供给能力大幅增强
    UNESCO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中国处于前1/3位次,近年跻身全球义务教育免费水平较高国家.UNDP人类发展指数(HDI)测评: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处于典型低收入国家行列,整体提高15%而步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与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协调.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教育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责任.
    改革开放30年教育工作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二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五是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教育;六是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引自刘延东国务委员在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21世纪生产,生活,学习方式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人们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国民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这两大转变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更是文化的演进.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创新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不少国家都把加强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占据国际竞争有利位置的基本策略.
    案例:国外关注度高的教育政策要点
    ——保障公民教育权利,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平等.(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推行教育先行)
    ——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强化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注重人才本土化)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习,打造终身学习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
    ——应对跨境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挑战,扩大对外开放.(重视教育国际化)
    世界全民教育的2015年六项奋斗目标
    UNESCO《EFA达喀尔行动纲领》(2000年4月)
    1,扩大和改善幼儿,尤其是最脆弱和条件最差的幼儿的全面保育与教育;2,确保在2015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3,确保通过公平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来满足所有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需求;4,2015年以前使成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平等的机会;5,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男女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重点是确保女青少年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接受和完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6,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案例:世界银行评估中国教育
    【主要成果】"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其他任务的实施也已经步入正轨.政府的政治承诺和社会对于教育强有力支持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全国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以及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将会提前得以实现.公共教育的提供也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
    【主要挑战】与规模扩大和体系发展相比,区域发展和质量改进是整个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各个领域的教育质量都需要加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仍然落后于城市;与发展目标和国际标准相比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性工作包括建立数据库和更新教师资格标准等,都还没有开始进行.这类政策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对于质量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其他一些基础工作,例如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管理等则都需要长期的努力.
    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时点及定位
    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这段时期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目标(涉及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注:本节阐述了教育定位,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学改革,教育公平,教师素质等重要举措共六个政策要点和前进方向,为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制定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定下了基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08年8月29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这一规划纲要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教育规划纲要.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亲自指挥;
    ——战略专题研究,国内外调研,分省规划纲要;
    ——2009年1-2月,第一轮广征社会意见;
    ——14个部委成员参与讨论,形成纲要文本;
    ——2010年2月28日~3月28日,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4月15日,温总理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原则通过;
    ——5月5日,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
    ——6月21日,胡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
    ——7月13-14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层背景和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创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
    人力资源强国
    国家层面
    三大战略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可持续发展
    科技规划纲要
    人才规划纲要
    教育规划纲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2020年
    2010年2-3月教育规划纲要
    文本征求意见时热议问题
    素质教育仍需统一认识
    学前教育问题错综复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择校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途径
    高考招生制度与教育公平
    高校分类定位和质量评价
    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教授治学
    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反对学术不端和惩防教育腐败
    财政教育经费占GDP4%时间表
    教育规划纲要框架结构
    序言
    回顾历史/分析形势
    剖析问题/明确方向
    总体战略
    指导思想/工作方针
    战略目标/战略主题
    发展任务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
    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开放
    保障措施
    教师/经费/信息化/依法治教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组织领导
    实施
    如何理解20字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重要保障
    战略重点
    规划纲要明确2020年国家战略目标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基础教育进入转变发展模式,深化改革,注重质量新阶段
    胡锦涛总书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逐步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进展,与近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直接相关.
    2004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2004年教师节,胡锦涛主席在会见优秀教师代表重申素质教育.
    2005年,教育部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大讨论.
    案例: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的国际共识
    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改革教育结构,体制和方法,从新的发展概念来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中国素质教育Quality oriented education向国际推介,形成一定契合点.
    2003年第32届UNESCO大会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有质量的教育Quality education";2004年APEC在智利召开第三届教育部长会议.
    2005年UNESCO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全民教育提高质量势在必行》.
    2008年UNESCO世界教育大会: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广泛讨论了公共教育政策两大基点:公平与质量.
    东西方教学体系的课程交汇点
    (2004年APEC教育部长会议)
    "东方" "西方"
    强调核心知识
    强调个性化
    21世纪的
    有用的知识/技能
    东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汇点
    (2004年APEC教育部长会议)
    教师备课注重的要点
    "东方" "西方"
    核心知识/分解
    教学/教授法
    偏重核心知识
    +
    兼顾问题解决,交流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点
    ——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之一.
    ——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在高素质的教师.
    ——需要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联系起来部署.
    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幼儿"入园难" 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全国学前教育发展势头总体良好,2009年幼儿园近14万所,在园儿童2658万人,学前一年和三年的毛入园率分别为74%和50.9%,均达历史新高.但在许多地区群众反映入园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大多数城市和县镇覆盖面已经很高,但优质资源尤其是公办优质园供不应求,主要是政府责任不明确,投入体制不健全,公办园比例偏小,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民办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部分地区准入不严格,收费偏高,其中有新建小区幼儿园产权不清,民办园租费高导致收费高.
    农村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普遍缺乏,农民分担能力较差,政府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尚很吃力,对学前教育就更无支持协调能力,不仅办学经费困窘,而且幼儿教师待遇没有保障,成为全国普及学前教育的难点地区.
    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的总体部署

    一是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按照人口地域等结构调整和拓展学前教育供给;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及其收费管理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给予补助,四是制定办园标准,建立准入制度,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五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不断提高教师员工的整体素质,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学前教育.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学前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显著改变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状况.
    准确理解国际上义务教育基本属性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或强迫教育)的国际定义: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UNESCO:200个国家(地区)立法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和年限,规定政府在学校设立和管理方面的责任,学校与宗教分离,家长对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经费来源和分配,实行免费及其他补贴措施等.
    国际范围义务教育基本属性:
    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无歧视性或普及性)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本质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中国有法可依
    上学不难不贵,而且质量不断提升是
    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
    案例:国外基础教育挑战和应对策略

    2009年7月,中,美,澳,加,瑞典,新加坡,中国香港教育部高层官员聚会新加坡.会议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对21世纪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全球化时代,教育改革必须与时代同步,要为未来培养新一代公民.教育要从培养少量精英向全民高标准的教育方向转变.大多数工作需要有创造性,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而是需要某种中学后的教育与培训.因此,要为全民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的教育方式.未来的学生要继续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具备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创造性和信息沟通与应用能力.他们应能跨地域的工作,从不同来源分析和获取信息,多视角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案例:部分国家(地区)普通高中
    文理科目设置方式初步比较
    ——部分国家(地区)普通高中科目设置方式与我国文理分科含义很不相同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式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存在一定联系并非对应关系
    ——普通高中学生对选课和考试均有较大选择权并非分科被动应试
    初步结论:几乎没有国家(地区)的普通高中单纯以文理科为界进行划分,很少像我国这样为直接应对高校入学统考而分科教学.
    普通高中探索多样化发展新路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铺路
    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办法.
    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提供科学依据.
    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秀中职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有利于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
    中职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房子不能拆,需要科学调整门窗
    高考制度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高等教育一般性竞争不会缓解,结构性竞争加剧,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课程结构需要改革,人才选拔要求科学和公平.
    社会探讨试点的高考制度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考生多元评价,改革考试科目内容,试行本科(高职)分考,研究性大学联考,多批次考试等,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弹性注册学习,健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制度.
    基本方向:
    ——分类考试(本科,高职,高水平大学,成人高考)
    ——综合评价(统一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
    ——多元录取(择优 VS 自主,推荐,定向,破格)
    我国国内竞争传递
    与缓解前景 社会就业竞争
    学历竞争
    升学竞争
    考试竞争
    治标:课程改革/教师素质/考试评价制度
    治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社会用人制度理性化/去金字塔/网格/扁平化
    基础教育系统担负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重任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评价重在科学性,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
    与人才规划纲要紧密衔接和相互配套.
    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中国特色制度创新
    重点在于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负责制.
    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科学民主决策.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
    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胡锦涛总书记: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投入体制改革的重点:构建政府,社会,学校之间新型关系
    社会投入
    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学杂费,其他(事业)收入
    财政投入
    预算内拨款,教育税费,公有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
    政府和社会教育投入占GDP%
    20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4%
    现已4.5%
    2012
    4%!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支撑条件
    2020
    4.5%
    我国省际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现状
    分组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
    农村全面小康进程(2008年)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2007年)
    大中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2008年)
    全国平均
    22640.5元
    48.2%
    8.4年
    4179.7元
    高水平组
    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35000元
    上海,北京,天津,浙江>80%
    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西,广东>9年
    北京,上海,天津,西藏,浙江,宁夏>5500元
    中上水平组
    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20000-35000元
    江苏,山东,广东,福建,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50%
    吉林,黑龙江,新疆,海南,湖南,陕西,江苏,湖北,内蒙古,江西,河南,山东8.4-9年
    青海,广东,江苏,吉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辽宁,海南,福建4000-5500元
    中下水平组
    新疆,湖北,河南,陕西,重庆,宁夏,湖南,青海,海南,四川15000-19999元
    湖南,湖北,江西,海南,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陕西,重庆,四川,广西>30%
    河北,广西,浙江,宁夏,福建,重庆,四川7.5-8.39年
    山东,云南,山西,甘肃,河北,陕西,广西,重庆,湖南,贵州3000-3999元
    低水平组
    广西,江西,安徽,西藏,云南,甘肃,贵州<15000元
    新疆,云南,宁夏,贵州,甘肃,青海<30%
    青海,安徽,甘肃,贵州,云南,西藏<7.5年
    四川,江西,河南,湖北,安徽<3000元
    非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如何体现
    中国公共政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空间十分狭窄,基本不会导向更为福利化的教育体系.政府将坚持并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的投入体制.其中,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是保障国家对人才培养宏观控制力与教育公益性的基点;坚持成本分担和多渠道筹资,则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调动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客观需要.过去多年中国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改革十分成功,方向与成绩都不容否认.
    非义务教育促进公平的要点
    今后政策的关键点,一是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完善成本核定标准,稳定合理的收费水平;三是坚持禁止乱收费;四是强化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鉴于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可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应由民办学校提供择校及其他特殊服务,在条件具备时,可以试行非贫困家庭学费个人所得税减免或商业性教育贷款利息优惠等政策.政府还要负责监管和保证规则公平及良性运行状态,维护办学者,学校或教育机构,教师,学习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促进教育公平政策的要点
    ——重视数量发展,扩展教育机会,起点机会公平问题
    ——调整结构比例,增强外部适应性,缩小发展差距,发展过程公平问题
    ——增加经费投入,支撑基本质量,资源有限与使用效率,配置规则公平问题
    ——深化体制改革,克服制度障碍,提高制度普惠性,公众选择公平问题
    实施规划纲要的关键问题
    ——教育规模扩展不是主要问题
    ——教育质量保障提升成为重点
    ——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促进教育公平与服务型政府
    ——公共和非公共教育资源配置
    ——规划纲要并非教育部门文件
    *
    *
    *
    *
    *
    *
    *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山东2012自学考试报名  新疆2012自学考试科目  2012年自学考试科目  2012年山东自考科目  山东省2012年自考科目  山东2012年专升本考试  2012山东教师在编考试  2012山东专升本考试  2012山东高考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