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为什么汪晖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是错乱的?(2)
陆兴华
我说过,汪晖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的每一页、每一段都有错句。下文
是对他的导论的第一二两段的细读,你会看到这里真是每一句话都是莫名其妙的,
实际上是每一句里都有错乱。
我一再指出,一个人的写作资质是全盘反映到一个人一生的全部写作中,错
乱决不会光发于一个文本里的,发生在一个时间的。
我们小时都学会了认真写作文,写出我们的心里话。长大了,越来越学会看
人眼色来写。做了知识分子或教授,就更要装腔作势地来写,不懂装懂地来写。
汪晖的错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象农民兄弟那样看见了、想清楚了再来说,有什么
说什么。他要来装,又装不象。实际上,他的错乱,对我们大家都有启发:他虽
然假装在书里引用了大量英文和德文的书名,他其实不通西语,读的是这些书的
翻译,却装得象是读了英文和德文著作一样--他的写作腔调实际是在模仿国外
的汉学著作的中译文的腔调,那种别扭的翻译腔被他当作了严肃的学术口气,大
量的错乱都来自于此。比如:“‘现代’概念当然是一种现代人的自我确认,但
这种自我确认所导致的思想转变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引自《导论》第1段〗”
我们中国人,哪怕我们中国的大学教授其实也不是这样说话的。
这是很反讽的:汪晖他们老说自己在搞“汉语本土思想”,可是却总用这种
假汉学式的出口转内销的腔调来写。可悲的是,很多文科学者都被这种腔调吓住,
以为汪晖西书读得多,是西学眼光下来谈中学或东学。其实,这正是因为汪晖不
通西文,不能流畅地阅读西学文献造成。汪晖贴了很多外语书名在他的书里装他
懂西学,其实他根本读不了。汪晖自称在德国呆过一年,在柏林高等研究院做过
研究员,但他不懂德语--你想,即使对于一个普通学者,在德国呆一年,哪怕
他想学会德语,也是做不到的。
文风实际上是学术风气甚至知识界的道德风气的反映。从写论文的角度说,
研究报告是写给同行看的,不要说错乱,哪怕是几句花拳绣腿,都会惹恼同行。
紧扣着大家关心的共同课题,在共同的上下文里来将它说清楚,这是论文写作的
职责。我们中国大学文科现在也躲不了的这种强调方法论自我反思的“欧洲社会
科学”的规训了,研究和论文写作也都是“消解”式的了,是观察上加观察,对
已有描述用新眼光新方法作再描述了。每一个研究者的眼光都覆盖全盘,你很难
再来写四卷本的了。一个人不顾同行研究的互审眼光,顾自一个去写老太太的又
臭又长的裹脚布,是很滑稽的,写错乱,那就更要被打屁股。
一个社会科学或文科学者的写作是一生修炼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
水平代表着研究水平(著名的有巴尔特说过:研究本身是写作)。理不理得清思
路,推理能力,综合能力怎么样,都在写作过程中全面反映出来,再假装也是隐
瞒不过去的。学术写作的逻辑和意向错乱,在学术同行中间是不会被原谅的,露
一次丑,就被人一辈子看轻。本人还认为,一个学者的文风越到后来就越难改,
一错乱,就会越来越错乱。我认为汪晖这次急着想用四卷本来摆出他厉害,结果
是用更多的错乱来隐瞒他以前的错乱。这就是例证。下文要分析的错乱段落,是
《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的“导论”,也就是说,这是他写完了一千六百多页后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