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经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研究财经新闻评论的意义
一、 媒体竞争环境下财经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各家报纸以改扩版为切入点的改革风起云涌,读者资源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与此同时,报纸作为一个群体还不断遭遇着其他媒体的市场挤压。电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工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为广播媒介的复兴提供了市场基础。网络媒体经历了最初的来势汹涌,逐渐趋于平稳,如今的网络媒体日益理性与成熟,竞争力也大大增强。2005年,有“中国报业海外第一股”美誉的《北青传媒》在香港股市停牌,其利润暴跌99.7%;与此同时,“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阿里巴巴”兼并雅虎中国,创造了新媒体融资的神话;同年,网络媒体的利润以71%的增幅一路高歌猛进,而报纸却在25%的下滑中踉跄蹒跚。
随着入世五年保护期的结束,我国的传媒业将逐渐迎来真正的“战国时代”。虽然我国政府在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采取了既积极又稳妥的做法,并没有就开放新闻传播业的核心部分做出过承诺。但入世以后,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各种变化必将给传媒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正如我国新闻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所言: 中国已经入世,中国报业已经入世(其实是中国传媒入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引狼入室”,而且还要学会“与狼共舞”.
在众多的媒体选择面前,受众自会用手中的购买权投票。面对有限的受众资源,群雄逐鹿,鹿落谁手?现在的媒体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媒体的细分化越来越明显,财经媒体日益受到受众的关注。00财经新闻评论第一章 财经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渊源00二、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促使财经时代的到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中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征程。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南巡讲话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2001年11月10日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促进了我国经济步入全球化的轨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办事。入世对于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的确,入世五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生活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可以说,入世已然显著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前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所说: “入世前,WTO对于中国而言是深海,当时决策者鼓足勇气跳入自由贸易的大海,结果是越游本领越大,底气越足。”入世五年之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随着“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总体开放水平又将跃上新台阶,进入一个新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活动的领域日益广泛,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几乎再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于“经济”之外。全球化的逐步实现使世界变小了,地球村出现了。中国商品与西方商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人与西方人等等都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融。从国际上看,以经济为主的较量是各国竞争的主战场,以至于有如下说法: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从国内来看,经济的因素是众多问题的引源,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围绕经济领域而展开的各项活动已然成为社会的主音符,财经媒体的存在意义越来越重要。
三、 财经新闻评论是财经时代的重要新闻表现形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每一次前行和推动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跨越,经济宣传和经济报道都相应地快速发展,综合性报纸的经济报道版面大幅增加,经济、财经类报纸相继涌现。
经济的主旋律地位使得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的渴求有增无减。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轨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纷繁复杂。与此同时,入世使得我们身边发生的经济事件趋于复杂化、国际化、全球化,这也使得原本就难以看清本质的经济事件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这时,仅仅知晓发生了什么经济事件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深层次需求。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06年5月3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越是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越是面对艰巨的历史任务,越要发挥党的思想理论优势,把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新闻评论素来被视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并以解疑释惑、深刻性和指导性见长。财经评论正是满足读者深层次需求的报道形式。好的财经评论能够挖掘出经济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本质,能够揭示出经济现象所蕴涵的意义,以帮助受众在纷扰的经济现象中看清本质,从而对人们的工作、思想和行动进行正确的指导。一些财经评论以精当的事实、简练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可以使受众茅塞顿开。所以社会转型期需要财经评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以数字化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正在临近当今世界。对我国而言,新经济浪潮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但谁也无法阻挡它临近的步伐。在这种变动中,市场更为动荡,经济现象更为复杂,社会对财经信息的把握、解释与预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财经新闻评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财经新闻评论的内容上讲,首先,由于我国经济向前发展决定了媒体财经新闻评论的范围与题材会随着涌现出的新行业的日趋成熟而走向更专业化、深层化。我国正处在一个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迈进的制度变革时代。新行业、新产业、新问题是必然的。经济领域中众多的热点、焦点问题,将成为媒体评论的领域。例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做好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改善民生增加人民收入等。其次,经济现实瞬息万变,面对一个新规则或市场变化,媒体除了要对经济术语作解释,对新现象进行解读,还要为所报道的经济活动的话题提供广泛论证、预测。一个经济变量会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变化,要对经济的布局以及未来趋势作前瞻性分析,分析背景和实质。
从评论的论述形式上来说,随着专家型记者增加和专家介入媒介,专业化信息的通俗化解释能力会增强,复杂的经济问题同样会处理得既通俗易懂而又很专业到位,这就会使财经新闻评论者在论述的表现方式上有所突破,按照受众的阅读习惯对评论的文体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强评论的可读性,在进行论述时采用一些具有深刻含义的财经故事,通过这些方法使财经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与通俗性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
四、 财经新闻评论是新闻“解读”时代的必然产物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告知新闻信息长期以来是作为媒体的首要功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前行,大众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同媒体之间的博弈,跨媒体间的竞争达到空前的白热化,媒体战国时代已经来临。有学者称此为信息过剩。“信息过剩,由于传媒业自身的发展和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媒介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受众的需求,因而出现了信息的相对过剩。这种过剩对媒介提出了巨大挑战: 过去,谁占有了信息这种稀缺资源,谁就可以拥有渠道霸权;现在,由于供给量的激增,信息由稀缺转为过剩,媒介作为简单信息载体的价值大大降低,终结了其渠道霸权的时代。" 喻国明: 《一个有影响力的传媒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 http: //media.icxo.com/htmlnews/2004/01/08/61699.htm.
发达的大众传媒网络使得人们能够较为轻松地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因为信息的海量并且趋于同质化使得人们很容易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要想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就显得相对困难起来。人们开始需要媒体的解读,需要媒体提供有用的观点,而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告知,媒体“解读”新闻的时代在向我们走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杨兴锋认为,在国内,大众化报纸发展到了今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真正有发展空间的,应当是以意见、解读和视角取胜的主流报纸。这样的主流报纸,不仅仅是一个新闻纸、信息纸,也是一个观念纸,它的影响力,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最大的。
随着媒体“解读”新闻时代的到来,财经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受众不仅希望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希望知晓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及对其工作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财经新闻评论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表达形式。
第二节 财经新闻评论概述一、 “财经新闻评论”的概念 先来了解什么是“财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济”在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这种解释过于抽象笼统,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活动。
众所周知,经济是一个大系统,财政只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但中国一直流行财政经济(简称财经)这一概念: 中央有财经领导小组,人大有财经委员会,学校有财经院校,媒体有财经报刊、财经专栏、财经频道,实际上,财经就是指经济,两者当作同义语。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财政与计划、金融、外经一样,只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因此财经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适用。
财政经济,无论是理解为财政与经济,还是财政的经济,都是强调财政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支配作用,包括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特有的这一概念,有其历史渊源。在古汉语中,并没有财政这一词汇,相近的概念是食货,主要指粮食,由皇帝亲自掌管,管理粮食就是管理整个经济。及至近代,才传入财政概念,但无论是北洋军阀的财政总长,还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都以官僚资本为支柱,管理财政就是管理整个经济,财政经济这一概念也就流行起来。中国曾是世界最早、最大、最强、历史最长的封建国家,官本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财政经济这一概念,正是这种官本位的具体体现。
全国解放以后,中央和各级政府都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从此,财政经济也成为新中国的规范用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财政包干一切,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不仅包括生产领域以外的再分配关系,而且包括生产领域内的分配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包括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和企业财务的广泛的社会主义财政体系。"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步采用市场经济国家通行规则。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议,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财政正逐步转变为公共财政,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公共需要,不再用于竞争性领域。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原有财经类各个专业,也分别归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财政只是经济学科的二级学科。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出版的权威辞书,都找不到财政经济这一词条。为此,从理论上说,凡以“财经”命名者,都应当放弃财政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过时概念。
对“财经”正名,不仅可以明确定位经济与财政,做到名副其实,而且对完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西方历来存在财政学派与货币学派之争,这里不去探讨两者主次,因为各有所重,各有所长,必须结合。但不可否认,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重要。过去,中国宏观经济以指令计划为主,以财政手段为主,银行只不过是“第二财政”。宏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以来,由于财政经验丰富,财税改革进展迅速,金融改革缺乏经验,则相对滞后,且险象环生。从这几年扩大内需来看,增发国债、调整税收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显著,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尚未形成,就未达到预期效果,尽管一再调低利率,民间投资仍然不旺,尽管经济形势大好,证券市场至今不死不活。或许,这与财政经济这一概念不无关系,令人只要一提宏观调控,便首先想到财政政策,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应有作用。为此,从实践上说,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系,也应当放弃财政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过时概念。
什么是财经新闻?“财经新闻”是一个比较晚才出现的概念,在此之前,人们更为熟悉和使用的词汇是“经济新闻”。传统上,经济新闻大多是以一些产业、行业报道,总结经验、揭示问题、宣传先进人物为主。由于报道的专业性很强,距离老百实际生活又比较远,所以并不为普通社会公众所关注。在2000年左右随着《财经》杂志和《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新型报刊的崛起,“财经”概念才带着某种新潮、新锐的色彩逐渐为公众所瞩目。例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这类自名“经济”的报纸,却一直被人们视为财经报纸的代表。
关于什么是财经新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财经新闻专指对财税、金融、市场、贸易、证券、行情等各方面经济生活情况的报道。也有人认为财经新闻的含义更为广泛,除上述领域外,还应包括工业、交通、基建等传统的方面。张艳华、张贺泽: 《财经报道的实用价值取向》,载《中华新闻报》, 2003-10-09. 而《人民日报》前副总编周瑞金则认为,报道与新闻改革息息相关,从本质上来说,它其实就是经济报道。他说: “不能把财经报道仅仅狭义地理解为财政金融领域的报道,而一定要把财经报道看作改革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新阶段的一种具有新特点的经济报道。" 周瑞金: 《财经报道与新闻改革》, 《中国记者》, 2002 (10) . 其实,从一开始,“财经”一词的概念是以一种狭义的形式出现的。“例如我国比较早的一张以‘财经’命名的报纸《中国财经报》,创办于1991年。该财政部主管,对自己的定位是: ‘报道国家财税、宏观经济政策,追踪国内外热点,聚集体制改革最新动态,展示中国市场化进程深度,为读者提供前瞻后析。’这个定位可以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人们对于财经概念的狭义理解。另外早些时候的一些媒介在报道财政,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事件或现象时,也倾向于从一般经济新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版面或栏目,例如《人民日报》在开设‘财税金融’专版。显然,‘财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经域。" 李本乾、李彩英、王学成、李翔: 《财经新闻》,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公众经济活动频繁,即使是一些宏观的经济动态和变革,也通过千丝万缕的渠道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财经的理解慢慢变得宽泛起来,很多时候这个泛指各种商业性活动。英文中的“business news report”在中文里被翻译成“财道”;中文报纸《财经时报》的英文名则是“China Business Post" 。如此,所有与经济有关的行为、活动和现象,既包括比较宏观的利率杠杆、货币政策,又包括中观的公司经营、产业动态,甚至关乎个人的理财行为也被包含进来。2002年《财经时报》改版时声明自己追求的价值在于: “提供真实、扎实的商业,让经济简单明了。”在这里,财经和商业、经济已经成为可以串用的词汇。
不管是从眼下的媒介实践还是从人们的一般观念来说,我们现在使用“财经”这个概念时,很多时候都是持一种宽泛的理解,泛指一切经济活动。根据这种运用状况,对于当今的财经新闻评论,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是有关经济活动、现象、经济决策的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有关评论。它具体指涉的对象十分广泛,在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象征性资产,如货币、股票、期货等,这些领域的动态、政策、现象的评论自然是财经新闻评论的范围;传统上关于物质再生产所牵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的活动也是其评论的范围。甚至经营管理领域,因为最终将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表现,乃至整个市场格局都落在财经新闻评论的视野里。
虽然财经新闻评论和经济新闻评论有一定的重合度,从评论对象来说,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人们在使用这两个词时还是有差别的,它反映了在经济领域中评论侧重点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经济新闻评论是指比较传统的对于经济活动领域(如工业、农业、商业等)新闻的评论,这评论往往是站在政府和管理者的立场上,重视总结经济建设的成就、问题、经验教训等,评论视野狭窄,有人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工业围绕产值转,农业围绕粮食转,商业围绕节日转,市场围绕柜台转”。财经新闻评论的概念应市场经济而诞生,因而从一开始就十分敏感于市场变迁。它着眼于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和博弈,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趋势判断,致力于为受众展示方方面面的联系。
具体来说,财经新闻评论的对象可以分为三块。第一块是政府机构的决策、报告、活动安排以及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新闻评论。有人将这个领域称为经济领域。这些动态和事实的主体虽然不是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但其行为将会对市场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而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二块是业界动态和现象。在社会中,公司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活动主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业界报道就是公司报道。在一段时间里,有些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或者跟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产业,往往也成为媒介聚焦的对象,如目前的能源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行业等,其整体发展趋势和特点备受瞩目。第三块是资本融通领域,细分又有保险、股票、基金、债券、租赁、银行等。“重在对一切经象做理财化处理,即重在观察、分析宏微观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对资本市场建设及企业和个人投资理财等资本增值活动的影响,包括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的一切有关理财的新闻评论。" Brian S.Brooks: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7e),BEDFORDIST.MARTIN'S,New York and Basingstoke.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通常人们把货币当作实物符号来理解,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以货币为代表的价值符号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物而运动,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并且将深刻影响国民经济活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即是一例。资本、金融是财经新闻评论重要的评论对象,在资本以及金融领域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国家经济的变动影响老百姓的经济生活,因此,对资本、金融等财经领域的新闻给予专业性的评论成为了当今经济领域方面评论的主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经济新闻、财经新闻与金融新闻有什么区别?“财经”类媒体与“经济”类媒体、“金融”媒体、“商业”媒体有什么关联?
过去我们习惯于把经济只是看作政治的附属,所谓经济新闻,就是报告生产成绩、宣扬大好形势。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随着WTO的加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经济新闻是新闻中的一种,概括地说,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凡是报道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新闻,都是经济新闻;从经济部门、生产部门的角度讲,那些反映工业、农业、交通、商业、财政、金融等各种经济活动的新闻,都可称为经济新闻;从宏观的角度讲,凡是报道国民经济、生产建设和人民日常经济生活的新闻,就是经济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认为,财经报道的概念应从广义上来理解,它应该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经济活动中一切有关理财的报道。《现代汉语词典》对这几个概念的界定是: 财经: “财政和经济的合称”;经济: “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商业: “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财政: “国家对资财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活动”;金融: “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从上述诸多概念的定义可以初步判断: 这些概念的外延是逐步缩小的。我们认为,金融类的报纸更多的只是关注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等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行为,而真正意义上财经类报纸的视域则是商业、经济、消费者事务以及影响商业活动的文化生活的所有方面。
综上所述,其定义可归纳为: 财经报道(financial coverage)是有关财政、经贸等问题的报道,包括工业、农业、经济、商业、金融和消费等各个方面的热点新闻,如股市走向、石油价格、货币汇率等。
财经新闻的概念从1998年起快速被新闻业界接受,并在业界取得相对主导地位。此后国内经济新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归纳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第一,新闻样式。新闻样式指新闻文体、版式设计、版面分类、图片使用等各类新闻文本的表现形式。财经新闻样式的改变并不只是技术性改变,也包含着理念意识形态等深层改变。第二,立场分野。对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立场分野,由此也直接影响其报道立场。第三,新闻价值观传统新闻价值标准虽未变,但出现了新解释。传统经济新闻更倚重新闻所具有的社会动员价值,即“宣传价值”,而财经新闻力求还原新闻告知的“新闻价值”。第四,政治与经济术语。诸如“领导班子”等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特征的术语减少,“基尼系数”等经济管理术语增加。第五,报道对象。财经新闻通常以上市公司为报道主体。提供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的大型企业在财经媒体上的能见度要远高于其他企业。第六,与消息源的关系。以往经济新闻中很多是经验或典型报道,其消息源绝大多数是政府部门。而财经新闻的消息源包括政府部门,但从数量上说则主要是各类企业的营销部门以及服务于各类企业的公关公司。总体而言,广告投放量越大的行业,则该行业里的企业在财经媒体上的可见度往往越高。邓理峰: 《从“经济新闻”到“财经新闻”》,载《新闻与写作》, 2007 (10) .
财经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经新闻或称泛经济新闻,覆盖全部社会经济生活和与经济有关的领域,包括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从宏观到微观、从安全生产到服务质量,从经济工作到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领域。狭义的财经新闻,则重点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与投资相关的要素市场,并用金融资本市场的视角看中国经济主义生活。
关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都从不同的维度对新闻评论进行了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关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已经不能很好地概括出新闻评论的实践表现,本文认同赵振宇教授在《现代新闻评论》一书中给出的定义: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财经新闻评论应该是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关于经济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民日常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事件、问题、现象直接表达作者意愿的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文章。财经新闻评论应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财经新闻评论必须是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普通市民在街头巷尾或在家里客厅针对身边发生的经济事件作的议论,即使再有道理,也不在财经新闻评论之列。
(2) 财经新闻评论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涉及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关于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以及人民日常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事件、问题和现象。它区别于时政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娱乐评论等评论范畴。
(3) 财经新闻评论必须是作者观点的直接表达。或代表传媒单位,或代表作者个人,他的所文所言,都是一种有形意见的表达: 反对什么、批评什么、赞成什么、表扬什么,都是主观反映于客观的一种直接的、真实的思想表白。它不同于财经新闻中的消息、通讯,消息。通讯是告知读者财经信息,或者依靠事实信息传递给读者一种无形的观点,而财经新闻评论则是作者针对经济事件所持观点的直接表达。
二、 财经新闻评论与财经新闻报道的区别
此处所说的财经新闻报道是指不包括财经新闻评论的其他报道,如消息、通讯等体裁的报道。涂光晋教授对于经济报道与经济评论的区别作过如下阐述,除了前者侧重于对事实的报道,后者侧重于对事实的分析与评价外,后者应更注重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即不仅能从现象深入本质、从个别联系一般,而且能从现实推测未来,从未然思考必然。该段话既讲到了经济评论的深刻性,又谈到了经济评论的指导性。“从现实推测未来,从未然思考必然”指的就是经济评论要通过其深刻、从个别推广到一般,通过现实洞悉未知,告知读者未来的方向,要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这种区别对于财经评论与财经报道同样有意义。
0财经新闻评论第一章 财经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渊源0首先,从写作目的上看,财经新闻评论针对财经领域存在的问题,运用党和国家财经建设的方针、政策进行分析、评估,旨在揭示事实材料所包涵的思想意义、问题实质或财经活动的发展趋向。财经新闻报道以传播财经信息为主要目的,提供受众应知欲知而未知的消息。财经新闻评论则在解读财经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和指导读者实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比财经新闻报道重在陈述财经事件本身,财经新闻评论则旨在揭示财经事件背后的意义,因此,就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功效而言,财经新闻评论对于受众的指导性更强。
其次,从表达方式上看,财经新闻报道属于记叙类文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要素为基本要求。事实本身是否具有新闻性,能否准确地反映实际是其生命力所在。而财经新闻评论属于报纸言论,是议论文体,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财经新闻报道主要依靠新闻事实吸引读者,而财经新闻评论讲究的是以理服人。财经新闻评论在针对财经事件直接表达观点的时候,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必须依靠财经学上的原理,这样在基于新闻事实,运用逻辑思维得出的结论才会正确,才能让读者信服。
从行文上看,财经新闻评论文章的理论色彩更为浓厚。财经新闻报道主要是客观传递财经信息,因此,尽管它在行文上也遵循财经学上的逻辑思维,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在报纸上阐述财经学上的有关原理。而财经新闻评论文章作者在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推导或论证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财经学上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其理论性更强。
最后,从反映内容上看,财经新闻报道主要是传递财经信息,反映现实财经问题,它把财经领域最新变动的信息用新闻报道出来,它遵循客观呈现的原则。尽管它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斜,但主要是“用事实说话”。财经报道传播的是事实信息,具有客观性。
而财经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现象,然后进行说理,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涵的意义,它是作者对财经新闻事件、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观点。财经评论传播的是观点信息,具有主观性。并且,不同的作者对同一财经现象可能会持不同的观点。财经新闻评论直接表达观点,观点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因此,相比较财经新闻报道而言,财经新闻评论的思想性更强。
三、 财经新闻评论的特点
财经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大家族的一员,它区别于时政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娱乐评论等评论范畴。财经新闻评论在与其他评论相比较时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 作者队伍学者化
体育评论的作者大多是报社的记者,或者是资深球迷。娱乐评论的作者大多是报社跑娱乐新闻的记者。相比较而言,财经新闻评论的作者除了报社的评论员或跑财经新闻的记者外,相当一部分作者来自国内高校或者研究院的财经学专家和学者。因为财经新闻评论的专业深度,不具备一定的财经知识素养,不具备强有力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不能透过财经新闻事件,看穿事件的本质,因而就不可能写好财经新闻评论。所以,财经新闻评论的作者很多来自财经学的专家和学者。
(二) 论题更广泛
新闻评论是依新闻事实生存而发挥的,财经新闻评论的论题当然是与财经有关的,军事评论的选题是有关军事的,体育评论是关于体育的,娱乐评论是娱乐界的。财经新闻评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财经新闻评论的选题广泛,相应的其读者群也分布广泛。
因为工作性质、关注焦点等的不同,在很多人看来,时事政治评论似乎离他们很远。军事评论的目标读者仅只局限在军事工作者和军事爱好者中间。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也同样局限于爱好者范围内。而财经新闻评论则不同,它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有些情况下,体育界和娱乐界的事件也可以成为财经事件。
(三) 信息更实用
军事评论、体育评论、娱乐评论的读者在阅读评论时,得到的是兴趣爱好的满足。通过阅读这些评论,读者了解了相关的信息,丰富了日常生活,娱乐了身心,但这些信息对于读者而言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利益得失。而财经新闻评论则不同,好的财经新闻评论可以给读者的财经生活带来好的变化。比如,一位炒股的读者看到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评论后,他就可以对手中持有的股票作出分析,判断出股票未来的走势,从而保证自己财经利益的最大化。
四、 财经新闻评论的地位
新闻评论一直受到主流媒体的重视,特别是报纸更把它誉为“灵魂”和“旗帜”。虽然有的报纸一度取消或减轻新闻评论,但是大多数报纸都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了对评论的投入。财经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连,财经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财经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财经媒体的卖点是什么?我们认为,观点是当今财经媒体第一卖点。这里所说的“观点”,包括财经言论及观点性财经新闻。所谓观点性财经新闻,就是采写者在报道过程中,对所占有的财经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判断、整合,对财经事件、政策、现象、人物等加以独特解读,把深藏在芜杂的事实背后的深刻理念和普遍规律、发展趋势呈现给读者的新闻。
(一) “观点”(评论)对于财经媒体的意义
近年来,主打市井消息的都市报反而迫不及待地卖起了“观点”。它们以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事件或同一现象给予判断和评价。《南京晨报》、《现代快报》等都市报都开辟了评论版,有的版名就直呼为“观点”或“声音”,刊载的文章入木三分、鞭辟有据,道出了读者的心声,读来大快人心,如沐春风,为一些都市报带来了知名度与美誉度,这可以从近年盛行不衰的电视读报节目得到印证。据统计,《南京晨报》每年有近二百篇言论性文章在央视二套的“马斌读报”栏里被“点名”播报,这样的宣传力度和密度是众多纸质媒体梦寐以求的。而电视读报节目“名嘴”杨锦麟、马斌、孟飞,读报侧重点也多在于对事物的判断与评价。
与都市报不完全一样,财经媒体更重视卖“观点”,除了按照新闻体裁分类印刷成楷体的言论外,还有专栏文章和深度报道。如果说财经评论、专家专栏文章可以组织名家名作打造版面,那么,深度报道则是各大财经报刊不遗余力地精耕细作的“自有产品”。在国内,把单纯的财经信息整合为对读者经济生活、经济行为有一定指导作用的观点性财经新闻,已经成为新兴财经媒体努力的方向。它们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专业化地整合所占有的经济信息,使之成为具有明显特征的观点性财经新闻,从而被读者有目的、有意识地自觉选择。甚至有人认为,判断一份财经报刊是不是主流财经媒体,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在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独特的话语,传递一种全新的财经观点,从而成为读者所倚重的思想来源。正是通过大量鲜明、理性而又具有指导性的观点性财经新闻作品,《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杂志等新兴财经报刊一经问世即占据市场高端,并取代传统经济类报纸,登上主流财经媒体的“宝座”.
国外《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等国际著名财经报刊也是凭借其别具一格的财经时评、专栏作品及深度报道获得巨大成功。《华尔街日报》的“企业/公司聚焦”栏目,每期一个案例,请专家对某个公司或某个行业的战略或竞争态势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问题所在和成功途径。为了提供准确、快速的经济新闻报道和内外经济信息与动向的分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新闻》先后成立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本经济数据开发中心、日本消费经济研究所、日经产业研究所等一系列经济研究调查机构,为读者提供既具有专业水准又具有可读性的财经资讯服务。
(二) 只有“观点”才是独家的
人们购买都市报纸,阅读的是娱乐、市井等层面的消息。与此不同,买财经报刊,人们关注的是思想、是观念,甚至需要从中得到启发和指导。因此,财经媒体应提供能够影响人们经济观念、经济决策的观点。因为经济已渗入百姓居家、理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事务需要亲自处理,因而越来越需要“有用的”财经观点来帮助其做出有关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判断与选择。财经观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必需品,单纯的财经信息不再是财经媒体的第一卖点,以大信息量吸引读者眼球、以信息量取胜的办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阅读市场新的需求。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家信息已不存在,唯有独到的富有建设性的理性分析、判断才是真正独家的。财经媒体生产两种新闻产品: 财经信息和财经观点。互联网时代,在财经信息这个产品上,报纸很难占优势,因为互联网提供的财经信息是海量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搜索有针对性地查找。比如3月17日,央行公布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决定,各大网站当晚挂出重大消息,并制作了简单链接,而纸媒体最快第二天见报。但在财经观点这个产品上,财经报刊却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思想”是偷不走的。仍以央行加息新闻为例,3月18日,有的报纸只是发布了从网上摘录的消息,有的却“抢抓第二点”,回顾了央行去年以来的加息历程,分析了此次加息的原因,更以大篇幅分析了此次加息对百姓居家理财等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两者相比较,哪个更有卖点不言而明。
(三) “观点”引发“深度报道”
把观点作为财经媒体的第一卖点,引发了深度报道的繁荣,更引发了新闻业务操作理念的更新,从过去注重“是什么”到现在更加注重“为什么”、“怎么样”,而这一变化完全符合读者新的需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在处理财经信息时更注重其中涵盖着的利益、机会、趋势、方法,在注重故事、背景、观点等要素的同时,更敢于描述、提供自己的判断、分析与预测。2006年3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的通知》,未来3年内全国将政策性关闭破产2116户国有企业,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2271.6亿元、职工351万人。3月20日,《经济观察报》03版题为《国企政策性破产拨动敏感神经2200亿银行债权谁来买单》的政策观察文章,深入采访了银行界人士、财政界人士、专家学者等,提出了“已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国有银行是否还应该继续承担国企改制的成本?谁又该为银行债权买单?”的疑问,分析了2116户国企政策性破产涉及的2271.6亿元债权面临的各种可能的命运--或是汇金买单、或是财政买单、或是银行债权落空,读来令人振聋发聩。相对于其他报纸简短的动态消息,这篇报道的宏观性和纵深感以及入木三分的深刻分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媒体独立的思想和话语。
新兴财经媒体凭借大量有分析有判断的重磅报道和评论,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锁定了特定的读者群,也形成了独特的媒体特色。《经济观察报》以“理性,建设性”为办报理念,《21世纪经济报道》提倡“新闻创造价值”,《国际金融报》深信“资讯创造财富”。这些表述各异的报纸定位,传递出来的新闻业务操作理念却是相似的,即深入到财经新闻的“内核”部位,挖掘对受众而言有用的财经资讯,加以专业化整合后出售。这种理念代表了财经报道的发展趋势,也使财经媒体从过去的以信息量作为第一卖点转向以判断、分析、整合为新的卖点。这就不难理解,财经评论为何成了新兴财经媒体的拿手好戏。
以观点作为财经媒体第一卖点,并不否认信息是财经媒体的卖点这个命题,相反,观点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深化。眼下,不少财经报纸在处理信息上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大块头文章占据了版面,但其中信息含量明显不够;二是提供信息太过表面化,缺乏对所提供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即只注重信息“量”的扩张,而缺乏“质”的提升。实际上,读者不仅渴望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更期待媒体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重新组装,进而将其整合为一种更为新颖且实用的资源。进行这样的新闻业务操作,要求财经媒体能够运用理性、独特的财经眼光、立场、新闻敏感以及判断标准,挖掘信息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帮助受众准确理解和把握财经事件、财经现象。袁达珍: 《观点,财经纸媒的第一卖点》,载《传媒观察》, 2007 (6) .
第三节 财经新闻评论的历史考察一、 财经新闻评论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经方面的信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受众对于财经信息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而使财经新闻在新闻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21世纪初开始的住房、教育、医疗及分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人们开始关注财富的增加以及与财富相关的信息。许多前所未闻的财经术语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债、基金、股权、A股、B股、指数、福利彩票、按揭、信用消费,等等,大量充盈着新型的财经报道版面,每天为受众带来大量的财经信息,并影响他们的各种投资理财举动。与之前的评论相比,当代财经新闻评论无论是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写作观念上都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原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受众需求的变化
“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无论从哪方面说,受众对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介的必然选择,而占有市场、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栏目的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刘勇: 《试论新兴财经类报纸》,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 //www.cddc.net. 而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于自己的温饱问题不再担心,取而代之的是对财富的追逐,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不再是漠不关心和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收集、分析与之相关的经济信息,特别是这些经济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信息。
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们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层面运行的情况,以便作出及时的调整,进行正确的决策;各企业要想紧跟经济的大潮,必须号准当前经济发展的脉搏,了解与之切身相关的经济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而普通老百姓要想在股市以及其他资产投资上有所获益,他们就得每天关心股市的跌涨起伏,关心影响股市的每一个政策面的风吹草动。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企业的管理决策者还是经营自己资产的老百姓,他们都得关注财经媒体对于经济层面的每一条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分析与评论。这正是目前财经评论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之一。
(二) 评论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从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经济形势大好的宣传、单纯介绍成绩、传达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论,转变为主要以发展、预测经济问题以及为受众释疑解惑为主。评论内容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鼓与呼。评论对象涉及中观产业及行业走势面、微观企业的运作(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各个阶层消费者的个人理财和日常经济生活。比如,人们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人民币升值现象,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那些利与弊,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再如,最近在我国沿海地区纺织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原因遭遇大量企业倒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还有随着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高潮,楼市、股市都出现膨胀式地发展,老百姓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本进行投资理财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些热点问题都成为近期财经评论的重点。
(三) 评论信息量的不断增多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世界经济正日益趋向一体化、全球化。特别是在我国入世后,“国际分工合作越来越加剧,媒介看问题就不能限于一地一国,而要将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生的经济问题放在国家与世界大形势下认识、分析。同时,随着经济活动无限丰富,诸如‘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新事物、新名词出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媒介要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增强人们对国际经济风云的了解。譬如: ‘如果不了解耐克在美国、欧洲遭抵制的情况,就写不出雅加达、河内的劳工情况’" . 李良荣: 《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财经信息的传播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快捷。财经新闻中专业财经学知识的含量大大增多,金融、证券、财政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其自身的专业壁垒,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别说是评论的写作就是阅读起来也比较吃力。人们对于财经新闻报道和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越来越高,评论文章的写作者必须熟知现代经济理论,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具备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熟悉各行业特别是热点行业,如IT业、房地产业、汽车、通讯、新能源等行业运作机制和最新动态。举例来说写作对于IT业发展趋势的分析评论文章,评论者必须熟知IT业的专业知识、发展沿革、最新的产业动态以及IT公司的运作状态,如果缺乏相关知识的积累,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负面后果,影响媒介的公信力。财经评论信息量增多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诉求,要求财经评论者成为所评论领域的半个专家,财经评论再也不是对经济现象进行肤浅的评述,而是进行深入的分析,甚至给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四) 以人为本的传播意识的回归
“曾有位经济学家这样回答一个记者关于‘什么是经济学’的提问,他说,经济学就是教人们如何过日子的学问,他还说许多看似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就隐藏在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中。" 范敏: 《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看经济评论的服务性》,载《新闻与写作》, 2004 (11) . 经济学本身就是为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学问,更何况经济新闻的评论。如今,财经新闻评论不再仅仅是老百姓的宣传和教育工具。从写给国家干部政策制定者、高级知识分子等,转向主要写给投资者、消费者、企业的管理者等。财经评论站在阅读者的角度,以阅读者的诉求为写作的目标,进行国家经济政策的解读、产业、公司发展态势的分析。
财经评论写作对象更加倾向于经济建设相关的一线人员以及需要了解经济动态的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不仅如此,财经评论的写作形式上也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其表现为财经评论的文体不断地创新,运用读者所接受的文体对财经现象进行评述,并且,在论述的方式上使抽象的经济理论通俗化,论述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文风更加形象生动。传播意识从政治学阶层上理解的“人”,开始转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回归了经济新闻评论的本位。周纯: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变化初探》(硕士论文). 最后,“财经新闻评论还必须写得引人入胜,避免那种‘蓖麻油新闻’(即那种训令式的‘读这个吧!这对你有好处!’) 。要写得直截了当,甚至尖锐严厉,但始终要吸引人,以使你传达的思想信息易被读者消化吸收”Conrad C.Fink: Writing Opinion for Impact,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二、 财经新闻评论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经济体制就开始全面向计划经济转轨。自从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除了继续翻译出版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围绕总路线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化成为经济理论界研究的核心内容。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一条快速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国家领导人优先考虑的对象,也自然成为经济学界的中心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生活泛政治化,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经济学研究与经济政策宣传均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宣传多半停留在年年月月周而复始的所谓指导生产、催促完成计划产量和产值上面,引不起众多读者的兴趣。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的过程被人为简化,从生产、销售到分配以及扩大再生产,都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进行,因而经济报道的新闻性很弱。这是因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都不需要额外的信息,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颁布的《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就曾指出: ‘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任务的情况,全国报纸应当以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报纸工作的决议进一步明确规定: ‘经济宣传所占的篇幅,不应少于报纸版面的40%. ’这就是说,中央对经济新闻一贯是十分重视的。但到了‘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新闻也陷入‘崩溃’的状态。据《人民日报》一位记者的抽样统计,1974年,《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仅占全部新闻的13%,比之100年前的《申报》还少一个百分点。" 闻学: 《经济新闻评论: 理论与写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革命战争年代,党报评论是匕首和投枪,文字泼辣,语言尖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报也成为国内唯一允许存在的报纸,成为党的喉舌。新的建设形势决定了新闻评论不能用对待敌人的方式去评说人民内部矛盾,也不存在媒体间的论战(当然,对外还存在论战问题);反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经济评论的选题增加了,经济新闻评论任何写的问题重新成为了人们思考的焦点。" 杨新敏: 《新闻评论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济评论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其作为党的机关报的经济新闻评论,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意见教导者,党报的经济新闻评论以单向灌输为主,强调新闻评论的权威性,强调其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组织发言的职责。评论员在这种不署名的评论模式下写作,隐抑个性,传达训导式意见,缺乏与受众的交流。
1978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始了根本性“蜕变”。一方面,传统体制中企业缺乏活力、市场及价值规律功能范围狭小等弊病开始得到治理。另一方面,具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开始孕育,突出表现在,经济单位的主体性逐渐发育,市场发挥着日益增强的资源配置与利益调节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总体格局。与前相比,在经济增长动因方面,出现了侧重靠科技进步和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改善等集约因素的特征;在总量增长的动态轨迹上,出现了相对较为稳定的态势,在经济总体结构方面,长期对持、僵滞的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出现向现代经济转化的趋势。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闻评论内容也相应有所转移。从此,各新闻媒体开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着经济建设发表各种评论,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闻媒介的经济宣传日益显得重要而日趋繁荣。市场经济社会中对信息的需求被放大,没有信息就无法按市场要求开展生产和销售,无法合理消费,因此在发展之初对信息量的需求有特别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企业都将在经济运行中自行决策、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根据市场上所出现的价格信号、利率信号、汇率信号、供求信号等,独立地作出判断。然而,这些经济信息是瞬息万变的。每一企业的现状和遇到的环境条件都有不同,即使同一企业,今天的现状和遇到环境条件,也可能与明天不同。市场经济不允许他们墨守成规,不允许他们照抄照搬。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就将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被淹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各方面开始完善,并试图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努力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仍以《人民日报》的抽样统计为例,经济新闻所占比重1979年就达到了42%,恢复到了中央政府规定的不少于40%的水平,以后又逐年攀升,1989年到了57.6%, 1994年,更到了65%,真正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发展,把中央政府于1950年希望的‘首要篇幅’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实处。随着经济新闻的兴盛,经济类报纸也火爆起来,1978年只有5家,到了1992年,全国竟猛增到800多家。" 樊凡、时统宇: 《经济新闻范文评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经过近十来年的努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报刊的经济新闻评论开始逐步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经济新闻评论形成了新的繁荣局面,主要表现在: 实事求是的传统恢复了;注重从实际经济事件和社会生活选题;经济评论品种增加,个人署名评论有了长足发展;经济评论引起普遍重视等等,这对我国的经济工作起到了具体的指导作用。应该说,这种趋势冲击着以往较长时期内存在的指令性较强的单一灌输模式,从而促进言论多样化、平等化,打破媒体言论由编辑部少数专业人员垄断的冷清氛围,使评论呈现出题材多样、生机勃勃的局面,评论文风也更平易近人。
1994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财经新闻评论发生了更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住房、教育、医疗及分配体制的改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富和与财富相关的种种问题,与此相适应,国债、产权、美元、欧元、利率、汇差、A股、B股、个股、指数、买盘、卖盘、升幅、跌幅、转增股、配送股、中签号、分红保险、信用消费、按揭购房、上市公司中报、年报、股评信息……大量新型财经信息与日俱增地充盈各类媒体。" 王华庆: 《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各类财经报道、评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诸多新闻媒介的各种经济漫谈专栏纷纷登台亮相。“例如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级报纸如《人民日报》不断开设各种经济漫谈专栏‘市场随笔’、‘经济茶座’、‘经济札记’、‘经济漫笔’、‘视点’、‘农村杂谈’等;《经济日报》开设了‘星期话题’、‘王府井随笔’、‘每周经济观察’、‘国际经济’、‘随笔’、‘快论’、‘市说新语’、‘商贸时评’、‘股市周评’等;《光明日报》开设了‘经济漫笔’等,出现了群言型和专家型的经济漫谈专栏同时并举的议论风生的喜人局面。" 胡文龙: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今天市场上的三大强势财经类报纸,《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从其内容、定位到报纸的价格都明显与“平民化”“群众化”相区别,不断走向少部分的“分众”,其专业程度是相当高的。探索性的报道得以加强,特别是经济形势的预测分析,许多财经报道都借助了经济专家的头脑,让他们在报道中点评财经现象,或让经济学专家开办专栏直接撰文,使财经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全球市场趋向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最有力的杠杆和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现代金融活动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也越来越多地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因此,以证券、金融、房地产等经济和社会生活热点为核心的财经报道是经济报道的主体,尤其是金融报道,已经成为经济新闻的核心。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经济体--金融市场从封闭型转换成开放型,国际上尚无先例,适合快速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货币、金融、外资、外贸、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还有待重新构建。如何确保转型平稳推进的同时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基本稳定,让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度保持统一,是对发展智慧的重大挑战。我们确立建立现代金融制度、以市场化方式配置金融资源的发展目标,边走边唱。这种大背景决定了转型时期的金融政策具有实验性、试探性和多变性。此外,银行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发育与市场监管不完善,一个偶然事件甚至一次不恰当表态都可能让市场波澜骤起。所以报道金融新闻,不单单是简单的报道,还要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核实和思考,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经济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正是财经评论发挥其作用的大好时机。周纯: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变化初探》(硕士论文).
第四节 财经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与思考
经济全球化、入世使中国老百姓从没有这样强烈地感受到经济信息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人们急于了解最新的经济信息。宣传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式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难怪人们对于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和媒介传播的过多的经济信息无所适从,因此人们希望媒体上有准确的、实用的财经新闻评论指点迷津,以便使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可是,目前媒体的财经新闻评论是否都能明理达意,为读者解疑释惑呢?实际上,财经新闻评论的现状远非尽如人意。财经新闻评论存在的一些问题令许多学者和新闻专业人士担忧。
1. 虚假 一些财经新闻评论的权威性、科学性以及公信力都让人疑窦丛生。目前,全世界各国的基金经理们都注重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来确定买不买这只股票。而国内某些传媒的证券节目所请的股评家都是以图线分析(技术分析派)为工具,以预测股价为内容的。图线分析,除了台湾,全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早已淘汰了这种分析工具,因为普遍的实证研究表明,历史股价不能预测未来股价,你也不能判定该用多少年的历史股价作基础。
2. 肤浅 平铺直叙,干巴巴几个经济理论论点,再加上一二三四的经济现象罗列,浅尝辄止,过多地停留在热闹场面上,很少触及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经济规律。例如对于“国有股减持”,一些财经新闻评论只看到企业国有股减持的经济现象,而对于国有股减持是意味着国有股退出市场还是调整国有上市公司持股结构;国有股减持带来的是对市场的冲击还是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等关键性问题却没有涉及。
3. 雷同 没有具体的评论对象和目标,提不出新问题,谈不出新见解,为凑足版面,为评论而评论,千篇一律,这些“同质评论”对读者的眼球实在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比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面对WTO的冲击,报纸上的一些财经新闻评论所强调的都是长期利好的一面,而没有说我们怎样做才能把短期冲击转变成为长期利好,这样的评论对现实生活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同时,专业人士在传媒上预测股价更是违反职业道德和欺骗股民的,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都不允许这种行为。难怪有学者感叹中国媒体上的股市“算命先生”应该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