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1 |
附件: |
|
|
|
|
|
|
|
|
2 |
安徽省二○○八年科技攻关计划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简表 |
3 |
序号 |
计划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 |
预期目标 |
完成时间 |
主持人 |
承担单位 |
合作单位 |
归口管理部门 |
4 |
1 |
08010201220 |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研制 |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LFT)是一种新一代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本项目从工艺配方上调整来改善玻纤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浸渍问题,从设备设计角度入手,通过优化浸渍模具、调整螺杆结构等来改善玻纤的浸渍效果。 |
项目完成时LFT粒料产能达到1-2万吨/年,产值约2-4亿元,可实现利税近1亿元、完成3件国家专利的申请。 |
2009.12 |
刘安栋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合肥市科技局 |
5 |
2 |
08010201221 |
大中型数控机械压力机的研制及产业化 |
应用基于PDM的快速设计方法,进行不同类型机械压力机的方案设计和详细技术设计,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部件的装配工艺进行分析及编制,进入试制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服务。 |
开发出闭式单点机械压力机、闭式双点机械压力机、闭式四点机械压力机、高速落料压力机、闭式四点多连杆机械压力机。可靠性目标达到95%,形成3-5项核心专利技术。 |
2010.12 |
王玉山 |
合肥锻压集团有限公司 |
|
合肥市科技局 |
6 |
3 |
08010201222 |
高耐久性环保型沙发、家具及汽车内饰聚氨酯合成革关键技术研究 |
研制能够替代真皮的高档合成革的产品,广泛用于沙发、家具、汽车内饰等领域。1、特殊物性树脂、助剂的研究;2、产品配方改进,增加抗老化、阻燃、耐磨材料;3、使用湿法浸渍涂覆生产等工艺。 |
年产销量可达250万米(宽幅1.4米)以上,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 |
2008.10 |
姚和平 |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 |
|
合肥市科技局 |
7 |
4 |
08010201223 |
高透过率触摸屏透明导电玻璃 |
高透过率的触摸屏ITO透明导电玻璃目前尚需进口。本项目通过在超薄浮法玻璃上用平面磁控溅射技术的方法沉积一组光学增透多层膜和高面阻ITO薄膜,通过攻克大面积多层光学薄膜、均匀沉积产业化技术,以提高透过率,将透过率从87%提高到94%以上。 |
形成年产触摸屏用透明导电玻璃240万片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7200万元,年利润2547万元。 |
2009.6 |
许沭华 |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芜湖市科技局 |
8 |
5 |
08010201224 |
功能型系列粉末涂料专用聚酯树脂 |
研制节能型低温快速固化树脂、高光泽高流平高性能粉末涂料专用聚酯、超高耐候性耐热性耐黄变聚酯、美术型粉末涂料专用聚酯四大类功能型粉末涂料专用聚酯树脂,实现产业化生产,解决高档粉末涂料对进口高档聚酯树脂的依赖。 |
实现产值1.28亿元,利税2100万元,创汇500万美元。 |
2008.9 |
李保才 |
安徽神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芜湖市科技局 |
9 |
6 |
08010201225 |
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床研究与开发 |
利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和数控技术,对大型精密数控铣镗床进行创新设计和品质提升改善,开展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分析、数字化制造等,对大型精密数控铣镗床等机床的滑枕、箱体、立柱等主要大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对机床重心移动补偿、结构桡度自动补偿及加工过程中滑枕和主轴自动热补偿系统研究,对机床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精度控制和提升及其机电动态性能匹配设计分析。 |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数控铣镗床系列产品TK6916等,并形成批量生产。 |
2008.12 |
孙跃华 |
芜湖恒升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芜湖市科技局 |
10 |
7 |
08010301226 |
化工废弃污染物循环利用 |
针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酸、废渣、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通过科技攻关将其进行循环利用。主要内容:1、对生产钛白粉过程中排放的稀硫酸浓缩回用;2、利用排放的硫酸亚铁生产铁系颜料产品;3、利用磷铵生产中的废渣磷石膏生产水泥缓释剂;4、磷铵生产中的废水循环利用。 |
销售收入14184
万元,年利税4423 万元。并实现1、利用转窑尾气浓缩钛白废酸用于肥料生产,2、钛白废副硫酸亚铁资源化利用生产铁系颜料,3、挤压法磷石膏制水泥缓凝球,4、磷酸二铵生产过程中用水闭路循环。 |
2009.12 |
叶丽君 |
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铜陵市科技局 |
11 |
8 |
08010201227 |
低品位高镁磷矿在大型磷复肥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
本项目以六国公司近年来对低品位高杂质磷矿在大型磷复肥装置上应用研究为基础,提出研究开发低品位磷矿评价试验装置和高杂质磷矿的脱镁技术,将该研究成果在六国公司大型磷复肥装置上应用,实现大型磷复肥企业对低品位高杂质磷矿的高效开发利用,完成该项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应用示范和全面推广。 |
研究开发低品位磷矿评价中试装置,并建设一套3吨/小时的磷矿反应、过滤、浓缩中试装置。磷矿脱镁效率≥50%;脱镁工序P2O5损失率≤1.0%等。 |
2010.12 |
沈浩 |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铜陵市科技局 |
12 |
9 |
08010201228 |
全生物降解塑料应用研究 |
对PBS塑料成型加工特性进行研究攻关,解决可降解塑料PBS加工时可控温度区间小、可塑性大、加工时间、温度、吹塑成膜的特性存在的问题,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和大规模应用。 |
通过工艺改进提高PBS的分子量,通过接枝和共聚反应调节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建成年产10000吨规模PBS生产线,实现产值4.0亿元,利润7200万元,税金6133万元。 |
2009.12 |
马世金 |
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庆市科技局 |
13 |
10 |
08010201229 |
高支紧密纺系列产品研发 |
通过对当今各种不同紧密纺纱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联合国内纺机、纺器生产企业,组织对国产设备进行攻关,优化国产紧密纺生产线的工艺性能,使纱线质量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该流程适应不同原料纺纱的工艺性能,开发高支紧密纺系列产品。 |
产品各项指标将达到乌斯特公报5%的世界先进水平,高支紧密纺纱线系列产品的比重由17.5%上升到42.5%,利润率将由原来的9%上升到13%。 |
2009.12 |
倪俊龙 |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
安庆市科技局 |
14 |
11 |
08010201230 |
氰化物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开发 |
利用氰化钠生产过程中丰富的氢氰酸中间体资源,利用本公司的专利技术,开发1万吨亚氨基二乙酸和10万吨高纯度固体氰化钠等氢氰酸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同时,回收氰化钠生产过程中放空的含氢尾气做原料,生产合成氨,实现氢气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无烟煤3.8万吨,实现节能减排,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
年产2万吨羟基乙腈、1万吨亚氨基二乙酸产业化生产装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 |
2009.12 |
余永发 |
安庆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安庆市科技局 |
15 |
12 |
08010301231 |
黄山茶叶安全优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
针对黄山茶区的生态、茶树种质、名茶等众多资源,结合黄山传统的茶叶生产、加工特点,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三类产品层次的生产标准,开展茶园清洁生产、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监控体系等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制订出茶园管理作业规范、茶叶企业作业规范、茶树清洁种植技术规程及茶叶清洁加工技术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等。建成若干示范基地。 |
2010.12 |
黄利义 |
黄山市科学技术试验站 |
安徽省农科院 |
黄山市科技局 |
16 |
13 |
08010201232 |
小定量液体农药复合软包装材料 |
重点研究解决内层材料耐腐蚀性、包装覆盖面、复合熟化工艺、包装成形工艺及防伪功能、老化及破坏试验研究等,以实现产业化。提高液体农药塑料复合软包装的覆盖面,复合软包装的效果;实现小定量袋、瓶液体农药软包装。 |
形成年产3000吨小定量液体农药复合软包装材料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为15384.6万元,年税后利润2352.26万元。
|
2009.6 |
江继忠 |
黄山永新股份公司 |
|
黄山市科技局 |
17 |
14 |
08010301233 |
唐模古村落国际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新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围绕古村落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挖掘,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开发,主要内容包括:古民居的优化布局(采光、通风、通信等)和保护(防腐、防蛀、防火等)、污水处理、LED夜景亮化、开发电子导游系统等,全面提升唐模旅游产业的价值。 |
完成工程改造,打造安徽省乃至全国性集旅游、养生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成为新科技集成与示范的基地。 |
2010.12 |
沈国强 |
黄山市徽州唐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
黄山市科技局 |
18 |
15 |
08010201234 |
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列产品开发 |
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作为能量转换,从水、地源中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热泵(中央空调主机)加到高温,为用户供热,将室内余热通过中央空调转移到水中,为用户制冷。项目主要解决主机的优化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 |
热效率比同类产品提高10-20%。产业化实现10亿元产值/年,利税3.3亿元/年,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率60%-80%。 |
2009.6 |
黄康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滁州市科技局 |
19 |
16 |
08010201235 |
工程机械用系列柴油机 |
采用增压、中冷等技术优化设计,开发QC4112、QC10Z(四缸、六缸)两大系列产品,功率范围60-266KW。1.采用新型直喷收口型燃烧室,2.优化设计的新型螺旋进气道,3.新型凸轮轴型线设计。 |
平均大修期可达10000小时。增压机型可达到欧Ⅰ排放标准,增压中冷机型可达到欧Ⅱ排放标准。形成年产2.5万台QC4110、QC4112型柴油机、2.5万台QC10Z型柴油机(欧I)的生产能力。 |
2009.6 |
丁维利 |
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
滁州市科技局 |
20 |
17 |
08010201236 |
中、宽厚板轧机辊端用交错式十字万向轴 |
对上、下辊端接轴关节采用错开式结构的研制,利用无支撑的加长过渡轴进行错开,并运用三维CAD建模、装配体有限元分析等现代化设计手段,进行理论计算和实体分析。 |
延长易损件寿命由原来的1000小时提高到1万小时,提高传动效率、传动平稳性、噪音80~90
dB降低到30~40 dB。实现销售收入28000万元,年利润为4500万元,税收1100万元。 |
2008.10 |
汪桂林 |
安徽泰尔重工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
马鞍山市科技局 |
21 |
18 |
08010201237 |
半导体照明LED日光灯 |
开发12W以上的日光灯,重点解决低热阻封装,继承散热、恒流、驱动模块设计等技术难点。 |
年产各类LED日光灯100万只,年平均销售收入15000万元,年平均销售利润1856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
2009.8 |
周业如 |
安徽乾正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宣城市科技局 |
22 |
19 |
08010201238 |
NEP超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
研发符合美国NEMA超高效电动机标准的新型高效节能型系列电动机。研究电机设计与优化、提高电机效率、提高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电机效率指标要达到或超过美国NEMA
Premium标准,并实现产业化。 |
电机的效率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NEMA
Premium标准效率规定,系列电机的功率从1~500HP,实现产业化。 |
2008.12 |
管兵 |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宣城市科技局 |
23 |
20 |
08010201239 |
草甘膦工程化关键技术的开发-IDAN及空气氧化法新工艺 |
1、工程化工艺条件的研究;2、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3、生产线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
产品的总收率达85%以上,原药含量达96%以上。建成一条年产2万吨草甘膦原药清洁生产示范线,申报相关技术专利。 |
2010.4 |
谢平 |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公司 |
|
巢湖市科技局 |
24 |
21 |
08010201240 |
系列高效和特效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研发 |
从电机的优化设计、材料和制造工艺上采取技术攻关,降低电机损耗,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电机效率,开发达到或超过国际IEC标准的高效或特高效率系列电动机,降低噪声, |
产品效率指标达到或超过IEC60034-30标准,产品的效率可比目前的系列电机提高1%~5%,平均提高1.75%,工业变频电动机的系统效率提高20%。 |
2009.12 |
刘自清 |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
六安市科技局 |
25 |
22 |
08010301241 |
淀粉精深加工生产5万吨二元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
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对小麦、玉米进行一系列合理的精深加工,运用玉米淀粉经水解生产葡萄糖,由葡萄糖转化为二元醇。主要研究1、淀粉乳液化、糖化机理研究,2、离子交换的机理的研究等。 |
得出最佳的PH值范围、温度范围及淀粉酶、糖化酶的浓度等。建设日产200吨的淀粉生产线;年产5万吨二元醇生产线。 |
2010.12 |
王锋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
|
亳州市科技局 |
26 |
23 |
08010201242 |
XH7125小型立式加工中心的研制及产业化 |
项目重点研究机床的动态特性、可靠性,以及开发主轴、刀库等功能部件。采用进口的数控系统,装配主机,对一次装夹中的工件,按程序自动更换刀具、完成铣、钻、扩、镗、铰等工序的加工,其加工效率通常为普通机床的4-5倍,加工精度远高于普通机床。 |
达到设计产量,可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税后利润为7200万元。 |
2008.12 |
叶晓龙 |
安徽池州家用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
池州市科技局 |
27 |
24 |
08010301243 |
蔬菜种苗繁育和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化集成研究与示范 |
建设蔬菜繁育温室、实验室及工厂化育苗车间;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基本建设,引进并推广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名特优新品种和自有成果转化;制定绿色食品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进行精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对产品的采收、预冷、分级、包装、贮运进行标准化管理;按照国际、国内的有关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检验。 |
推广5万亩,年总产值可达1.56亿元,增收3000万元。 |
2009.12 |
王朋成 |
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 |
中国农科院、安徽农科院、日本花山梨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
宿州市科技局 |
28 |
25 |
08010301244 |
黄桃加工及安全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 |
1、自行研发常温清洗工艺,降低能耗;2、研发低温快速杀菌工艺;3、调整黄桃品种结构,筛选新品种;4、开展黄桃安全标准化栽培集成示范。 |
年新增销售收入0.3亿元,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使5万果农增收。 |
2009.12 |
娄德富 |
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
安徽省农科院 |
宿州市科技局 |
29 |
26 |
08010201245 |
真丝抗皱性能研究与应用 |
通过对现有传统真丝织物材料组织结构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选择研发抗皱效果明显的组织结构设计工艺,在上机织造之后再采用烯类单体辐射接枝,通过物理和化学双重手段加强织物抗皱效应。 |
真丝织物的抗皱回复角达到330度。每年可生产501万米色织高档真丝面料,新增销售收入30060万元,新增利润6211.39万元。 |
2010.5 |
马品德 |
安徽京九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农业大学 |
阜阳市科技局 |
30 |
27 |
08010201246 |
T300碳纤维产业化攻关 |
在引进的500吨原丝和200吨碳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对现有引进生产线的部分装置进行技术攻关。原丝制造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经聚合、纺丝制成原丝;碳化以原丝为原料经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和后处理等工序,最后制成含碳量达90%以上的碳纤维,生产符合需求3K、6K、12K等规格产品。 |
确保年产500吨PAN原丝和200吨碳纤维的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原丝质量指标达到计划规定要求。 |
2008.12 |
刘化虎 |
安徽华皖碳纤维(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
蚌埠市科技局 |
31 |
28 |
08010201247 |
年产1500吨催化剂工业试验示范 |
采用廉价工业原料和高效绿色生产工艺生产出煤制油催化剂中间体和成品,降低水耗,通过高效的NOx吸收工艺大幅度降低NOx污染,同时回收副产无机盐,使得NOx和排放水达标排放,生产出的关键的催化剂中间体和成品,保障国家煤制油能源产业的发展。 |
催化剂产油率达到250吨油/吨以上,吨催化剂耗水量降低到50吨水/吨催化剂以下,NOx排放达到150ppm以下。 |
2009.12 |
相宏伟 |
中科合成油淮南催化剂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淮南市科技局 |
32 |
29 |
08010201248 |
绿色新工艺光化学合成双烯醇酮醋酸酯 |
项目针对甾体皂苷元铬酐氧化的重金属铬污染问题,以薯蓣皂苷元为起始原料,研发甾体皂苷元的光敏氧化新工艺技术路线,利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氧化剂,利用光能引发氧化反应,最终实现16-DPA的绿色化工业生产。 |
生产产品200吨,实现产值1亿元,建成年加工薯蓣皂苷元1400吨,生产16-DPA
1000吨,年产值达5亿元规模的生产线。 |
2009.12 |
赵厚发 |
安徽科宝生物工程公司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淮北市科技局 |
33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