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感受抗战的国共合作
  • 感受抗战的国共合作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6-1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3301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敌我双方各自特点的显现,决定了战争的规律.敌强我弱使得日本人很快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而敌小我大敌寡我众又决定了日本人所谓的"三个月结束战斗"变成了绵绵无期的消耗.国民党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原则,把大半个国家搬到了川滇黔,"我们本部18个省份那怕丢了15个,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日本人相当容易的占领了中国的北方和东部的都市中心,并沿着主要公路和铁路线持续攻击,迅速推进.但这些交通干线并不穿过华西的山岳和峻岭,国民党就在这些山丘后指挥者和日军的正面抗争!而按照两党的约定,共产党的军队成为了开辟敌后战场和在这里消灭牵制敌人的主力!
    敌后战场不必多说,从小学起的历史书就讲述了许多,正面战场的情况则成为我详细阅读的部分.从淞沪会战国民党损失惨重,到平型关大捷,到血战台儿庄,到武汉会战,到广州会战,再到10远征军开赴缅甸,每一段历史的书写都不能缺少国民党和他的军队.
    抗战全面开始,,蒋介石和他的高级军事顾问们决定进行一场全力以赴的抗战,他冒了最有争议的一次风险,决定把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上海,国民党认为,较之华北的开阔地带,上海阻塞的地理优势更适于与日本作战,加之在租界开展也会引起国际关注,1937年8月7日,蒋介石对上海得日租界进行了猛烈的进攻,然而战事的进程却不是蒋介石最初的料想,国民党精锐部队惨败,上海除了租界,大部分遭到了毁坏!这是抗战以来,对大的一次终日决战!从这点我们其实从费正清的文笔中也了解了,国民党的抗战决心!似乎更为客观!
    平型关大捷,其实是国共两党共同抗日取得胜利的一场典型战例,更是抗战开始后对日作战的第一场胜利!林彪所领导的115师策应阎锡山的晋军,在平型关给与日军板垣部队以致命打击,全歼日军近千人!
    血战台儿庄,是中国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李宗仁的国民党军让整个中国都欢呼他们的胜利!
    之后的武汉会战,广州会战国民党都有积极的抗战,只是限于种种原因,领导的分歧,意志不坚定…给了日军很多的方便!但我们不能否认,国军在这些地方曾与日军殊死搏斗过!
    二战最高的战场,比诺曼底还早20多天的反攻敌,日寇唯一丢失两面两队均起的战败地,中美联军的作战契合点,远征军官兵们功勋与疤痕的交汇处……远征军开赴缅甸!10万国民党保卫着一条经缅甸的物资路线,远征军死死地逐日军直插中国腹地昆明,重庆的钢刀!四年的时间,10万人去,4万人回!高黎贡山脚下的老人说,打完仗几天山上流的都是"血旺子".山泉也红了一年!
    …………
    读了这本书特别欣赏之中的一段话:"最具伟力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反省;最具创造的过渡,不在于千百万的积累,而因为真与新的发现."60年前,国共两党共同努力,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军民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每一个士兵都为中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每一位牺牲者都值得缅怀和敬仰!中国人民万岁!
    抗战结束未及一年,全面内战又开始了!两党的严重政治对立,对抗日战争研究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由于两岸的相互贬低,人们不禁怀疑其抗战胜利到底因为什么!既不是共产党抵抗又不是国民党领导,那只能说是靠了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意识形态,中国在社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没有地道国记者会的广泛承认,因此历年的庆典中,欧洲总是受人瞩目,而中国却是被看轻.这实在是国人的悲哀.
    也是因为战后中国政局的混乱,战败国日本的战争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中日恩怨一直延续至今.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而中日关系却在今年跌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细究近日中日关系的几大症结,几乎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即便其背后有近日两国国力较量因素,也多借历史问题的纠葛来展现.钓鱼岛,教科书,靖国神社等诸多问题一再成为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
    一段抗战史读完,热别是国共合作历史的深层了解,心里突然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现在就是时机.56年后,两岸由于反对台独有又到一起!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破冰之旅,和平之旅,世纪握手,让我们看到了两岸统一的曙光.
    全民族都期待着国共第三次握手合作,集全民族的力量,让两岸得到和平统一!
    评语:作者指出《剑》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费正清比较清晰公正客观地评价了抗战时国共两党的是非功过.但作者并未到此为止,而进一步引申,两岸的政治对立,导致今天的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衷心希望"两岸一家亲"能够实现,境界得到升华.本文另外的特点是陪了不少图片资料,作为补充,叙述清晰明白,有些观点很有启发意义.
    抗 日 军 队 开 赴 前 线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校花  安徽医科大学教务处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