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春》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①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②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B.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该设计要求老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问题应尽量让同学自己解决,学生需要时,老师给予点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 (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 (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