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大学生在个人初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等系列看法.因此,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2,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是人们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渐产生和形成的.
3,人的本质
关于"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之谜,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马克思的这个科学论断,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再次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
第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二,人生观的内容
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因为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具体说人生目的决定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当然,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也会影响人生目的的实现.
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内涵
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中,"目"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达到的行为结果.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人的一生当中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将会与各种矛盾进行斗争.在这些困难与挫折面前,人生目的不同将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呈现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萎靡不振.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其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和指引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在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以追逐个人私利为目的,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做出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
总之,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人为什么而活着,以及怎样去生活;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光彩耀人还是卑鄙肮脏.高尚伟大的人生目的造就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自觉自愿奋斗奉献的一生.
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及其形成.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总体性和综合性;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和明显的实践倾向性等特点.由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苦乐,生死,祸福,得失,成败等一系列人生矛盾,如何面对这些矛盾,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处理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一个人人生成功与否.
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认知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现象.情感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等倾向.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一方面,人生观决定人生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人生态度对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对事事都显得"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就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主张"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面对困难,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也一定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2,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大学生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明确生活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和各种问题.要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
人生当务实.大学生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并从人生实际出发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将一事无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应乐观.大学生对人生发展的曲折性和规律性要有正确的认识,大学时期是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事情都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一切顺心.所以,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强的承受力,不能消极悲观,畏难退缩,更不能颓废堕落,自暴自弃,甚至轻生.
3,几种错误人生态度及其原因.第一,与世无争型:形成原因主要是自身性格方面淡漠,自卑,过于自傲或遭受太多挫折与打击,以致对人生失去信心;第二,追求享乐型:形成原因主要是外在优越物质条件或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第三,狂妄自大型:形成原因主要是西方思潮影响或不善与人合作.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发展过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原因: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理论.
第二,人的社会属性,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决定性作用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只有在互全依存,配合,服务过程中,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共产党人和一切先进分子,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第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倡,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实践表明,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代表了一种高尚的人生目的,应该成为我们时代最先进最崇高的精神.
毛泽东说过,只有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就会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迈进.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对社会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人生观的体现.
第四,只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辨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人生观的实质,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能以积极心态看待人生的意义,把个人努力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胸怀远大理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开拓人生的更高境界.
也许有会认为,为人民服务太空了,不实在,难以有一个明确的践行方式.其实不然,因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具有不同的层性:
为人民服务的层次与践行方式
(1)最高层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2)实践层次---为整个社会服务.
(3)大学生具体实践方式---关心社会,关心学校,关心同学,
奉献自我.
2,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以上各种错误人生观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片面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对世界观有着巩固,发展和变化的作用.充分认识到了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自觉地端正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高尚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有关概念
价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一般来说,主要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有划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三大价值之说.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这里的"用","利","值"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准确理解"价值"的含义:
第一,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反映了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客体本身;
第二,价值客体是指除主体的人之外的其他事物(自然界,社会,作为客体的人);
第三,主体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包括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2,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首先,在物的价值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它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主体客体都是人,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物的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始终是物,主体始终是人,两者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单一性.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不论是价值客体,还是主体都是人,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具有双重性.
再次,在物的价值关系中:客体(各种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它自己不会自动显露,而必须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客体(个人,群体或社会 )满足主体的需要却是由自身完成的,表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最后,在物的价值中:作为客体的物,对主体所具有的效用一般来说是稳定不变的.在人生价值中:人在不同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精神条件下,人生价值是不同的.
3,人生价值在人生观体系中的地位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人生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思考人生目的,即"为什么"的问题, 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自觉,执着地追求着他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思考人生态度,即"怎么样"的问题,也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在这些困难与挫折面前,有的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有的人则悲观消沉,看破红尘,萎靡不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这些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与他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人生价值观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人们进行不同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为社会和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以对社会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因为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个人既不单纯是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单纯就是目的.所以,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就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个体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了满足即个体自我价值不断实现,才能为社会,他人作出自己的贡献,创造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使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得到满足,一个人的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即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和基本尺度
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是对人生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也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真诚奉献.
3,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第四,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社会条件
第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创造中实现的,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因为缺乏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客观条件.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学生应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地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为我们所提供的良好的条件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要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有的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有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如果选择背离社会发展趋势的人生价值目标,就可能会走错人生之路,使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与社会发展方面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以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第三,要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它客观上制约着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所以,个体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只有这样人生价值的追求才会越主动,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走弯路,付出较大的代价,甚至迷失真正的价值目标.当然,个体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并不是简单地以社会的导向替代个体目标,也不是简单地附和社会实际存在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是指个人的价值目标必须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2,个人条件
第一,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每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生理心理条件等方面都会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形,某一个具体的价值目标,对这个人来说是恰当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未必如此.因此,每一个都应当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局限性,大学往往容易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者贬低自己,从而给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因此,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第二,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有些是天生,但绝大多数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锻炼使自己的能力浊断得到加强.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才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人生的美好时光,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立足现实,岗位,尽职尽责,发奋努力.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来体现,要通过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来.所以,每一个立志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都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需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畏惧劳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具有与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人生价值观,朝着即定的人生价值目标前进,终将有所收获.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社会实践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因为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行动即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实践结果的评价.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当今大学生应努力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2,创造有价值人生走必由之路
第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大学生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才能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瞬息万变,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事业的经验总结.大学生也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知.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要努力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并善于在实践中学,只有这样才能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等基本概念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通过劳动为他人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明白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与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同时,人生价值的实现还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而实现.从而要求同学们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身和心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基本方面.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心理)为身(生理)的精神机能,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只有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2,正确认识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一,内因即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在生理上,大学生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骨骼发育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大学生在生理状态上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在心理上,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
第二,外因即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总的是好的,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但是也要看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而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等等.
3,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地调控情绪.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协调好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2,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关键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3,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处理
同学之间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意见或矛盾,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此,此类矛盾的处理要求强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共同性,大家自觉地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原则促团结,而不当"好好先生";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要讲正气,重大义,而不高江湖义气;心胸坦荡,坚持原则,交诤友,而不交酒肉朋友,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平等待人就是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因为家庭,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差别对待.同时,平等待人要求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在交往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
诚信原则.诚信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诚信历来被视为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就是要求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来进行交往,重信用,守信义.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
宽容原则.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在与他人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和修养等差异的存在,因误会,不解和意见分歧而产生人际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就要求遵循宽容的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当然,宽容不能趋于怯懦,宽容不等于无原则地一味容忍退让,更不等于拿原则作交易.
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问题,因此,每一个人既需要帮助别人,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交往中了解别人的困难,主动地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交往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只有学会帮助别人,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
5,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要端正态度和认识,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体育比赛,智力竞赛是竞争,学校里的考试,人才的选拔也是竞争.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等.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们有挫折感与自卑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等.在竞争中要有规则意识,要守法守德,要讲风格讲合作,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致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讲究合作.
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只有正确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关键
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中的个人定位,经过充分的社会化洗礼,把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第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联系社会需要考虑个人需要,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第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自觉维护乃至于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第四,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义务,把享受个人权利,自由和承担责任,义务统一起来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协调好个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2)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彰显协调的紧迫.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和利用着自然.但是,人类对自然作用的加强,干涉自然的范围的扩大.人类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与日俱增:水源,空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变成了珍稀种类乃至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和湿地迅速减少,可利用资源日益短缺直到面临枯竭……人类正饱尝着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
2,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正确,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第二,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人的一人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处理上述四大关系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深刻懂得了这四大关系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思考题: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 为什么
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最大利益原则的关系如何
3,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4,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5,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
6,当代大学生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谈谈如何有效处理自我身心关系.
8,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9,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 当代大学生怎样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 领悟人生真谛
-
领悟人生真谛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3-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doc 文档作者: news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领悟人生真谛
下一篇:领悟人生真谛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当代大学生怎样追求有价值的人生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谈谈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的追求呢 追求韩国大学生 人生追求 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 人生追求的名言
- 大家在找
-
- · 仓管表格怎么制作
- · 360软件管家怎么卸载
- ·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材
- · 铁矿开采承包协议
- · 言承旭林志玲亲密照
- · word怎么设置两栏
- · 高数在中职专业中的应用
- · 高数微积分试题及答案
- · cad斜线怎么画
- · 深圳会计进修学院
- · 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
- · 机械设计减速器说明书
- ·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 · 环氧丙烯酸树脂
- ·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 · 超声波洁牙效果
- · 下载酷狗音乐正式版
- · 窃读记免费课件
- · 2011奔驰s600报价
- · 服装艺术设计课后答案
- · 2011公务员职位表
- · 采购led路灯头工程
- · 暴风转码器mp4下载
- · 同事离别的文章
- · 家居布艺diy制作步骤
- · 铝合金重力铸造
- · 汽车差速器原理
- · 新东方背单词5下载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大雁扎尼河露天矿
- · 电机星三角启动电路图
- · 掳卢唇镁胫谩唇驴
- · 十三届金凤凰奖的视频
- · 矿用防爆风机
- · 劳务中介公司章程
- · 羽毛球理论课教案
- · 极品飞车8存档修改器
- ·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 · 电饼铛烙饼
- · visualc6.0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