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
SI制是一种科学的单位制,它是由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词头组成.
SI制辅助单位由平面角,立体角组成.
导体直流电阻与电缆导体,长度截面,单线绞入系数,温度有关.
导体电阻率例行试验时允许截面积误差为(±0.15%).
电桥的四端测量夹具的外侧一对为电流电极内侧的一对为电位电极.
交流耐压试验中不允许在高电压下突然切断电源,以免出现过电压.
测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时,电阻测量系统误差应为±0.15%例行试验时总误差允许为±0.30%.
导体电阻测量时,测量环境温度时,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1m,离试样不超过1m.
影响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因素是温度,湿度,杂质.
10,一般耐压试验的电压为电缆额定工作电压的(2)倍左右.
11,材料击穿试验时,如果五次试验结果中有一个偏离中间值(15%),则需另做五个试验.
12,系统误差愈小,试验程度的准确度 越高 .偶然性误差越小,过程越 精确 .
13,有21,27,26,25,22五个数,其算术平均值为 24.02 ;其中位数是 25 .
14,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电压应平稳地升高到 1.2倍 试验电压,时间不得超过 1分钟 .
15,裸电线扭转试验的原始标距长度是 100mm ,最大不超过 500㎜ .
16,在裸电线拉力试验中,正常情况下铜的拉伸速度控制在 25~100 mm/min;铝的拉伸速度控制在 25~100 mm/min.
17,裸电线硬度试验·布氏法中选定钢球放置位置应使试验后的压痕中心离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2.5d ,两相邻压痕的中心距不小于 4d .
18,20℃时铝的密度是 2.703 ㎏/dm3,电阻温度系数是 0.00403 ℃-1.
19,电缆工频工作电压是 每两相之间 电压.
20,绝缘电阻常用的试验方法是电压_电流法..
21,SI基本单位符号m,kg,S,A,K,mol,cel.
22,计算20℃的直流电阻的公式R20
23,在通信电缆中,A端,B端的区分方法是面向电缆端头色谱顺序为顺时针方向,则此端为电缆A端,另一端为B端.
24,测量不确定度时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估计.
25,双臂电桥测量范围为1Ω及以下.
26,测导体的直流电阻(GB/T3048规定),在做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15℃~3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室内进行.
27,根据GB/T3956标准中规定,导体电阻的温度校正系数在(5℃——35℃).
28,在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至少需要4个有效数据,否则试验应重做.
29,管状试件一般用投影仪测出内径和外径,计算截面积公式为S=π(D2-d2)/4
30,一切测量都含有误差,按照误差及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的不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判断题
任一测量记录数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可靠的.(×)
在测试中系统性误差是允许的,偶然性误差是可以避免.(×)
真值是一个理想值,只有在排除了测量误差所引起的误差,并且总体是无限量才能得到.(√)
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决定于仪器精度的高低.(√)
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随温度和含水量而变化.(√)
绝缘电阻是施加在试样相接触的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电极间通过的稳态电流之商.(√)
GB8170《数字修约规则》中修约原则规定数字可以连续修约.(×)
乘除法中有效数字应当和参与计算的某个数字的最多位数相同.(×)
造成仪器误差的原因只有系统误差,没有随机误差.(×)
做绝缘电阻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外电场强度的升高而下降.(√)
当电缆线芯和绝缘材料相同时,绝缘厚度越厚,其单位长度电容越小.(√)
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都可以表示热力学温度.(√)
1微米10-3m.(×)
介电常数是表征高聚物极化程度的微观物理量.(×)
测量精度好,则意味着准确度也好. (×)
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夹具内侧为电流电极,外侧为电位电极. (×)
绝缘厚度测量时,对有压印标记凹痕处绝缘厚度须作计算平均厚度.(×)
测量绝缘厚度应从最薄处进行.(√)
拉力试验前,哑铃片试件中间部位两条标志线之间的距离为20mm. (×)
对于密封容器里的液体,受到压力作用时,各处压力值相等.(×)
高聚物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分子量相同的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增大导电线芯直径,电容增加,增大导电线芯间距离电容增大. (×)
做哑铃试件时,对PE和PP绝缘只能削平而不能磨平. (√)
测量哑铃试件厚度时的误差应不大于0.04mm,测宽度时的误差不大于0.01mm. (×)
测量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时至少需要4个有效数据,否则应重做.(√)
在一切测量中都有误差. (√)
通过无数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
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
在进行耐压试验时,如果在升压过程中发生击穿现象不一定是试样击穿. (√)
在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服从数理统计规律. (√)
在测量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对测量环境温度时的温度计应距试样1m处.(×)
试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以确保标准规定的试验精度和良好的使用状态.(√)
绝缘电阻与其击穿电压成正比关系.(×)
每个线路都有固有的波阻抗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和传输频率无关.(×)
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方法很多,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也可以用分压器等间接测量.(√)
电缆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
耐压试验时,试样的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不超过±5℃.(×)
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电缆的电容一般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拉力试验前,哑铃试片中间部位两条标志线之间的距离为20mm.(×)
不确定度A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察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耐压实验区域内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做耐压试验时所加的直流电压较工频试验电压高得多,一般取2.4倍.左右. (×)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进行现场耐压试验时,电缆的长度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 (√)
在电场作用下,电缆护套的部分区域中发生放电短路现象称为局部放电.(√)
火花试验设备和收放线装置均应可靠接地. (√)
"高阻计法"测量绝缘电阻又叫"检流计比较法".(×)
在进行直流电阻试验时,测量环境温度,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1m,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应在大致同一高度.(√)
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应超过一定的限度(×).
三,选择题
1,四端测量夹具中,每一端的电位电极与电流电极夹头距离应不于被测试样断面周长(C)倍.
A,2.0 B,3.0 C,1.5倍 D,2~3倍
2,SI基本单位共有七个,下面哪一个不属于SI基本单位(B).
A,质量 B,电阻 C, 长度 D,电流
3,下面只有一个单位不上是SI导出单位(D).
A,频率 B,电容 C,电感 D,平面角
4,有效数学位数的多少由(C)决定.
A,操作者爱好 B,试验要求 C,仪器精度 D,贯例
5,对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正确说法的是(C).
A,两者均不避免 B,两者均可避免
C,前者可避免,后者不可避免 D, 前者不可避免,后者可避免
6,根据GB/T2951-1997规定测绝缘或护套断裂伸长率中,数据的最终结果取(A).
A,中间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平均值
7,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内,外接法都大于待测电阻值 B,内,外接法都小于待测电阻值
C,内接法大于待测电阻值,外接法小于待测电阻值
D,内接法小于待测电阻值内,外接法大于待测电阻值
8,单,双臂电桥的测量范围,下面哪个符合(B).
A,单臂电桥范围1~99.9Ω B,单臂电桥范围100Ω以上
C,单臂电桥范围1Ω以下 D,根据操作者爱好
9,导体直流电阻标准要求(具有相同的条件有可比性)其说法正确的有(C).
A,R绞合>R软铜 B,R不镀>R镀 C, R不镀R软铜
10,体积电阻率的单位符号(A).
A,Ωmm2/m B,Ωm/mm2 C,Ω/m D,mm
11,质量电阻率的单位符号(A).
A,Ωg/m2 B,Ωgm2 C,Ωm2/g D,Ω/m2g
12,采用电压电流原理检测体积电阻率,下面哪一个不是测量电压的等级(D).
A,100 B,250 C,500 D,800
13,GB/T2951.1-1997首先在哪个试验中使用的(B).
A,抽样试验 B,型式试验 C,例行试验 D,A+C
14,绝缘,护套厚度和外型尺寸测量中,通常测6点,数据结果应取(B).
A,最大值 B,平均值 C,最小值 D,取中位数
15,绝缘和护套材料机械性能测量中,制3个试样,哑铃试件的宽度取(C).
A,最大值 B,平均值 C,最小值 D,取中位数
16,绝缘和护套材料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至少要取(B)个有效数据.
A,3个 B,4个 C,2个 D,5个
17,预处理:所有试验应在绝缘和护套料挤出(或交联)后存放至少多少小时(B).
A,8h B,16h C,24h D,24×7h
18,材料试样交流耐压试验中,通常制取试样做5次试验,取试验结果的(C)作为电气强度或击穿电压(C).
A,平均值 B,最小值 C,中间值 D,最大值
19,绝缘和护套厚度和外型尺寸测量中,第一次测量应在何处 (C)
A,中间 B,最厚处 C,最薄处 D,任意处
20,GB/T3048.7-94耐压电痕试验中下面哪一个为一个喷雾周期(A).
A,喷雾10S,间隙20S B,喷雾20S,间隙10S
C,喷雾10S,间隙10S D,喷雾20S,间隙20S
21,下面有四组数据,哪一组不是两位有效数字(D).
A,3.7 B,0.36 C,7.5 D,6.80
22,表面电阻试验中,测量电阻值为1×1012Ω以上,充电时间为(A).
A,5min B,3min C,10min D,1min
23,用电压—电流法测绝缘电阻试验中,浸入水中试验试样两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多少米(B).
A,100mm B,250mm C,150mm D,200mm
24,GB/T3048.11-94用于工频交流电压下测量电缆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下面哪一种产品不适用(B).
A,单芯电缆线 B,绕组线 C,多芯电缆线 D,分相铅套电缆线
电桥测定电缆直流电阻检流计读数为(A).
A,0 B,∞ C,通过被测电缆的电流 D,无法确定
26,若绝缘厚度为0.5mm及以上时,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C)位.
A,3 B,1 C,2 D,不作要求
27,低温拉伸试验时至少取(A)个哑铃试件.
A,4 B,3 C,5 D,6
28,电缆在1.73μ0电压下例行试验电压的局部放电量不超过(B).
A,5 B,10 C,15 D,20
29,铠装前假设直径≤30mm时,应使用(B)厚度的钢带铠装.
A,0.1mm B,0.2mm C,0.3mm D,0.4mm
30,拉伸试验时,拉力试验机指针读数应座落在指盘的(C)位置.
A,10~15% B,20~85% C,15~85% D,15~75%
31,检流计比较法测量绝缘电阻时,其绝缘电阻的测量范围(D).
A,105~104 B,104~108 C,105~1016 D,104~1016
32,进行绝缘电阻仲裁试验时,温度误差应为(D)℃.
A,±2 B,±0.5 C,±3 D,±1
33,电缆结构决定了电缆的(A)传输参数.
A,一次传输参数 B,二次传输参数 C,信号频率
34,20℃时国际退火铜体积电阻率为(B).
A,1.1241Ωmm2/m B,0.017241Ωmm2/m
C,0.15328Ω8/ m2 D,1.5326×10-4Ω8/ m2
35,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B).
A,±2℃ B,±1℃ C,0℃ D,±3℃
36,电阻测量误差例行试验和仲裁试验应各不大于(A).
A,2% 0.5% B,0.5% 2% C,0.2% 0.5% D,0.5% 0.2%
37,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计算公式(B).
A,RL=RX/L B,RL=RXL
38,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有何规定(A).
A,10Ω C,<8Ω D,<6Ω
39,直流高压发生器主要组成(ABCDE).
A,调压器 B,升压变压器 C,整流元件 D,滤波电容器 E,极性转换装置
40,在规定的老化温度下,烘箱内全部空气更换次数每小时不小(C)次.
A,6 B,5 C,8 D,10
问答题
1,到目前为止,在电线电缆行业中所用试验电源有两种方式产生,请简述其方法.
答:一种用一般的调压器和升压变压器产生所需试验电压,此方式适合于试验电压不高,容量较小的试验.另一种方式就是串联谐振方式产生试验电压.
2,交流电压试验注意事项有几点
答(1)试验回路应有快速保护装置,以保证当试样击穿或样端部或终端发生沿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时能迅速切除试验电流;(2)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门连锁,信号指示灯和"高压危险"警告牌安全措施;(3)试区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端和试样端或附加电极均应与接地可靠连接.
3,SI制是一种科学单位制,其构成原则有哪几点
答:(1)它是由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词头组成;
(2)一个物理量应只有一个单位;
(3)SI制是"一惯性"的单位制
4,结构尺寸检查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对电线电缆而言,结构尺寸是为保证电缆完成其特定功能而设计的技术数据,只有在结构尺寸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其它试验,所以结构尺寸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5,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耐电压试验时,往往出现泄漏电流过大的问题,泄漏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一,电缆的长度,电缆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
二,环境温度的影响;
三,电缆终端的影响,一定要间电缆的终端进行处理干净减少漏电流的影响;
四,环境温度的影响,对于环境温度较大的场合,不宜进行耐直流电压的试验,湿度越大,电缆端部的泄漏电流越大;
四,计算题
1,有一根铝线其三次重复测量的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原始标距(㎜)
断裂后标距(㎜)
断裂伸长率(%)
1
200
232
16
2
200
234
17
3
200
235
17.5
在忽略试件缺陷和拉伸速度的影响,试分析铝线断裂伸长率的不确定度
平均值:R=(16%+17%+17.5%)/3=16.83%
单次标准方差:s(R)=0.763%^
平均值的标准方差:u1= s(R)=0.441%
试件断裂后并且将断裂部分仔细对合在一起,再测量标志间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由于对合后间隙相当小,可以忽略.
测量标距用直尺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析,属于B类不确定度,根据检定报告,现使用的直尺误差在(-0.1%,+0.1%)之间,假设其服从均匀分布,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2==0.057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uc=u12+u22 =0.445%
确定扩展不确定度
1)确定包含因子k k=2
2)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kuc=0.89%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报告
裸电线断裂伸长率其扩展不确定度:
R=16.83% U=0.89%
2,有这样一组测量值
哑铃片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试片厚度mm
1.25
1.21
1.17
1.20
1.21
1.21
1.25
1.23
1.19
1.20
拉断力N
90
90
92
95
88
95
98
100
96
99
断裂伸长率%
210
200
190
200
210
200
180
190
190
100
其中:1-5号为老化前试片,6~10号为老化后试片.
计算:(1)原始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老化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3)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解:首先算出1~10号试片的抗张强度
δ1=F1/4d1=90/(4×1.25)=18.0(N/mm2)
δ2=F2/4d2=90/(4×1.21)=18.6(N/mm2)
δ3=F3/4d3=90/(4×1.17)=19.7(N/mm2)
δ4=F4/4d4=90/(4×1.20)=19.8(N/mm2)
δ5=F5/4d5=88/(4×1.21)=18.2(N/mm2)
δ6=F6/4d6=95/(4×1.21)=19.6(N/mm2)
δ7=F7/4d7=98/(4×1.25)=19.6(N/mm2)
δ8=F8/4d8=100/(4×1.23)=20.3(N/mm2)
δ9=F9/4d9=96/(4×1.19)=20.2(N/mm2)
δ10=F10/4d10=99/(4×1.20)=20.6(N/mm2)
根据GB2951规定取中间值,所以:老化前: δ1=18.6N/mm2;ε1=200%
老化后δ2=20.2N/mm2ε2=190%
抗张强度变化率TS=(δ2-δ1) /δ1×100%=(20.2-18.6)/18.6×100%=9%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EB=(ε2-ε1)/ε1×100%=(190-200)/200×100%=-5%
答:老化前抗张强度为18.6 N/mm2,,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为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为20.2 N/mm2,,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为190%
老化前抗张强度变化率为9%,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