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学课件 > 上海交大自评报告
  • 上海交大自评报告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7-04-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上海交大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盛宣怀先生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建校100余年来,形成了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多万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科学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为国家振兴,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名校友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以及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邹韬奋,茅以升,蔡锷,黄炎培,邵力子,王安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通大学的校友有180余位;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改革开放以来,一批较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交通大学在解放前已成为一所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大学.建国以来,虽然经过了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西迁"等重大变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上海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寸心不移.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古老学府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现有16个学院,2个直属系以及研究生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学校有本科专业48个,硕士点100个,博士点42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涵盖理,工,文,管,农,经,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工科物理,工科数学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3个国家教学基地,8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与通信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材料加工,机械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微纳米技术等学科或领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光纤技术,自动控制,热能与动力,复合材料,理论物理,生物工程与技术,系统工程等一批学科或领域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
    学校目前拥有徐汇,闵行,七宝,法华镇路,上中路五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公顷,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逾10亿元,其中教学实验设备约2.4亿元.图书馆藏书约220万册,期刊536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2100余种,光盘数据库40余种,网络版数据库10余种.学校在徐汇,闵行,七宝三个校区的图书馆建成了电子文献检索中心,并建成,开通了连接五个校区的高速宽带信息网.
    学校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老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在1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30余名,副教授约700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博士生导师36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教育部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4名.今年有2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家"五四"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学校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0000余名,其中本科生约14000名,高职生1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约5500名;另有留学生300余名,夜大学学生5000余名.学校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特色,毕业生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学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近几年来,每年科研项目超过1500项,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1999年达到2.8亿元,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在科研项目中,直接面向市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性课题超过70%.1999年,申请专利8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57项,其中国家级6项,国务院各部委科技进步奖27项,省,市,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4项.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系统,MCFC燃料电池,以1mm微马达为核心器件的微机械,桑塔纳轿车活塞生产线,别克轿车液力变矩器焊接生产线,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新一代高速全光通信实验网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已经或可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在马氏体相变,记忆合金,聚合物反应动力学,集成电路,计算机科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上海交大科技园"作为上海市第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进行试办.交大科技园由"慧谷","张江","敏谷","新华"等4部分组成,其中在交大徐汇校区周边的"慧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成为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密集区和高科技企业集聚地.学校不断加强校企管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学校所管辖的产业集团1999年销售额达10余亿元,利润为1.5余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交流和合作,与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30多家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培养人才,协力科技攻关.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曼德尔等20多位世界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聘请100余位知名学者为顾问教授.我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出国讲学,学习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也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交流.今年,我校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签署了共建上海交大机械学院的协议,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技术研究诸方面与世界名牌大学全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我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南地区的节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学校与海内外的联系更为密切,便捷.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系  上海海洋大学流体力学  上海大学力学所论坛  上海大学力学所  重庆交通大学结构力学  兰州交通大学材料力学  上海交大力学研究生  大学理论力学教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