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舟山市地图 > 深度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内涵
  • 深度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内涵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12-2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深度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内涵
    ——舟山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讲座
    舟山市定海去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辉
    经常在武侠影视中看见,武林宗师将他多年的功力传给后生晚辈,十年功力在瞬间输入,令后生晚辈功力猛增.20年前,初登讲台的我,眼中的教研员就是这样的武林宗师.
    很想成为这样的"武林宗师",但终究功力还不深,也无法令在座的各位功力猛增.不过10年里,我还是敢说是一个努力的人,喜欢这门学科,喜欢我们学科的老师,喜欢思考,喜欢否定自我…我有幸有一支虽专业结构不甚合理,但又认真好学、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自04年起,先后4位教师5次登上省及全国的展示平台,前天岑港中心的沈海江老师又将踏上省优质课比赛的征程.其中3位是师范类专业的教师.而回过头想想这些竟是我这10年里最大的收获,今天愿意和大家互动学习.
    自2003年全省开展了新课程培训以来,我接触最多的、说得最多的是: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因为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的整合.
    教师的学科素养高低决定着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的准确度与深度.而这一准确度和深度又直接决定着我们课的效度.当然我们学科的教师需积蓄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三门不同学科的素养,真是不容易!要上好课,是我们在座每一位教师的愿望,在座的绝大多数教师都上过各级平台的优质课、公开课、研讨课.怎样上出优质的课?我想应该要走四步:1、准确理解课标2、深度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内涵3、科学合理巧妙设计环节4、顺利有序地付诸教学.四大环节缺一不可.今天我利用手头的案例着重讲前两步.案例基本是我区教师在各个平台上过的课,在这里我要声明的是:不论我是从哪个角度讲,或褒或贬,我都是从学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绝不针对教师个人,所以既请不对号入座,如有得罪又请谅解.
    怎样才能深度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内涵呢?
    我们先要拿上GPS.
    先作一个小小的统计:每次备课必看相应的课程标准的老师有多少?
    为什么作这个统计? 是因为我发现我们部分教师的课标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不够准确,致使教学目标的定位偏离了方向.这个GPS就是——课程标准
    有一个成语叫"有的放矢"〖词语解释〗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言语﹑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程标准就是箭靶子.一则简单的课标,寥寥数语,就是你上课的箭靶子,那么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取舍、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展开、作业的设计……就是我们要放出的箭,这些箭必须要对准课标这个箭靶子.课堂质量的高低就看你课标要求的落实情况如何.做到了有的放矢,依标施教,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
    课标是箭靶子(三维考虑、补充主语及其他三个要素重点分析内容目标、不能忽视单元的总体目标、教学要求及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的眼睛:标题、前言、框题及相互关系、明线和暗线
    优美的诗歌、散文、影视作品都会给你的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以灵感(一棵开花的树)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宪法",是纲领性文件.教学应该依标施教,因为"标"具有纲领性和权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它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也是指导学科学教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依标施教
    教科书即教材,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程标准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观,依据课标开展教学活动,用教科书较,而不是较教科书.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课标和教材本不该是个矛盾体,他们是统一的."标"是根本、是方向,"材"是"标"的案例.在依标施教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教材.人教版与课标基本一致,人教版教材按一框一目的方式呈现,对课标的解读准确和清晰,教师在使用上比较容易把握,"因材施教"不会偏离课标太远.如果教材能够较好的体现课程标准的话,那么"依材施教"也就等于"依标施教".这时候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解读教材文本了.我们应该根据课标的内容,加入自身对教材的认识,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拓展,但必须围绕教材的核心观点进行,切勿天马行空乱拓展.
    内容目标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目标的确定就应该依据"内容目标".
    在这种行为目标陈述的句式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在我们看来,惟有综合了这四个要素的陈述方式,才能使有关内容的呈现,在把握其方向、程度和范围的意义上更为明确、具体.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浙江舟山旅游景点地图  浙江舟山普陀山地图  浙江舟山定海地图  浙江舟山地图全图  浙江舟山群岛地图  浙江舟山沈家门地图  浙江舟山地图电子版  浙江舟山到常州地图  丁丁地图浙江舟山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