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制度制约和教育关怀同在 > 校长与教师相处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校长与教师相处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10-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校长与教师相处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校无小事,与教师的相处也是校长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校长不仅要领导好教师,更要尽力关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与教师的相处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高高在上.校长自认为与教师不是同一层次上,只会发号施令. 二、管理矛盾.管理和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他所考虑的往往是学校如何发展,如何提高办学质量,提高管理品位,如何改善学校各方面条件,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可能要触及一部分教师的利益.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有些教师可能处于竞争的劣势,势必对校长或是学校的其它管理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而作为教师,往往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他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感觉校长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一定就那么得当,或是管理中把自己与校长对立,这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创造合适的人文氛围,不要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恰恰相反,注重一些小节才能让教师"知恩"并"图报". 一、明白教师,了解教师. 1.知教师之现状.包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业进取心以及在生活中的角色等等,校长都应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这是校长走进教师内心世界的前提. 2.知教师之所需.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与愿望.有的教师希望教育艺术精湛,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有的教师希望学校福利见长,解决家庭经济紧张的问题;还有个别教师对教育热情不高,对工作外的事情感兴趣,如写作、书法甚至经商活动等.对此,校长要心中有数,在布置工作中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热爱教学、善于教学的教师放在教育教学主要的位置上;对有书法专长的教师想办法让其专长与学生的培养整合,如让其带书法兴趣组,使他体会到另一种成就感,以逐渐实现专长与教育的统一;对沉溺于与教育无多大关系活动的教师,校长会利用刚性的制度去制约. 二、亲近教师. 和教师见面可主动示好.无论在校园内或是在街上,校长和教师相遇时应主动示好,或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就算无话,微笑着点个头也可以.教师因此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亲近"校长.如果校长"高昂着头颅"或"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教师就会对校长"敬而远之".在课余时间,校长可以和教师一起参加打篮球、下象棋等娱乐活动,借这些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或者表露自己的不足均可——如果才艺出众,大家衷心佩服;如果某些才艺一般化,让教师了解校长也是我们当中普通的一员.学校有教师新婚,校长也可去参加聚会.在保证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还可像"欧阳修"那样,敬教师一点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同事间的情意".教师乐于与这样的校长交流,并乐于讲"知心话". 三、刚柔相济,人文关怀与制度制约相结合. 对于热爱教育事业、一心希望有所建树的教师,校长不会停留在了解教师和亲近教师的层次上,他会用心培养教师,帮助教师达到能够达到的高度.校长会真诚地做教师的引路人,为教师拨开眼前的迷雾,全面地剖析其个人特点,找准其优势与不足,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回避不足发挥优势,或突破瓶颈更进一步.具体表现为: 1.是教师事业发展的策划者、指导者:大到某段时期的努力方向——是侧重研究课堂教学,还是侧重学习理论知识;小到某堂研究课的注意事项、某个管理案例的思考等. 2.是教师事业发展的支持者.在宏观上,校长会为教师搭建良好的舞台:学校有明晰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有积极、乐观、和谐、上进的教师群体.在微观上,校长会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助飞跑道:教师群体中有可发挥引领作用的专家;学校管理制度中有关注教师发展的学习、进修制度,有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教研机制,有奖励先进的激励导向措施等. 另外,对于选择了教师职业却心在别处的教师,在引导其正确处理教育与其他事务关系的过程中,校长要以朋友的身份为教师指点迷津.比如对教师职业没有热情却热衷经商的教师,靠校长简单的说理教育以及制度制约束是很难有理想效果的.此时,校长应针对教师的具体特点,敞开心扉,和教师一起探讨出路.因为明智的校长知道,没有哪个人注定非当教师不可,没有哪个人选择了某项职业就非得"从一而终"不可.如果没有某方面的兴趣与潜能,适时果断地放弃,重新选择也是一种智慧.此时具有智者内涵的校长,更容易产生强大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师作出明智的选择. 当然,校长与教师的相处远不止以上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案,但我相信,只要校长做有心人,就能充分向着好校长的道路上成长.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权利运行监督制约制度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社区激励制约制度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