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学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成为私立金陵大学。创办于1913年的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后称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于1951年与私立金陵大学合并称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系等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六、七十年代原江苏新闻专科学校和江苏教育学院并入。1984年1月,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3月,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1996年4月,学校以全国省属高校第二、师范院校第三的次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
我校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现代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曾先后在此主政,词学大师唐圭璋、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苔藓学家陈邦杰、心理学史专家高觉敷等为之奋斗和贡献了一生,著名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师大家曾在此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我校是全国地方院校中首批具有整体教授审定权的两所高校之一,现有专任教师1360人,其中正高职称257人,副高职称474人。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九五”以前,我校校园面积仅396亩。经过“九五”以来建设和发展,目前拥有随园、紫金、仙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100亩。学校目前设置了20个普通二级学院(系)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强化培养部和公有民办的中北学院等教学单位。1995年至今,学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0个增至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6个增至42个,博士后流动站由0个增至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37个增至94个,另增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由27个增至65个;国家重点学科由0个增至3个,另有1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1个为重中之重学科),4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2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拥有教育部道德教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50多个。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设有江苏省师资培训中心等4个省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8238名,公有民办中北学院本科生3273名,专科生69名,博、硕士研究生3206名,高校教师(“两课”)硕士生和教育硕士生1297名,在读成人教育学生10470名,留学生127名,国外进修生300名左右。
1998年以来,学校教务处两度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称号,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48项,2位教务处长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务处长;199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一类优秀课程25门,二类优秀课程23门,省优秀课程群1项;2000年以来,学校教师出版教材404部,其中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奖8项。学校注重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1997年以来承担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 “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0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2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640项。1988年以来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0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23项。
2000年至2002年,我校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总量为1769项,资助总经费达8607.30万元;其中新获项目总量为1064项,资助总经费为5844.79万元,包括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十五”科技攻关、“863”、“973”子项目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子项目1项、面上项目45项,国家青年杰出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教育、艺术规划)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8项。三年中,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6项。学校在江苏省历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评审中获奖情况居省属高校第一。2000年以来,我校教师出版专著253部、编著260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893篇,其中被SCI(SCIE)和EI收录论文共325篇,在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发表论文1篇,有2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