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语文第四课课后题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4-0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3,体会不同风格小说的特点
    4,了解市场新产品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或参与一次调查活动.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5课时
    《孔乙己》 2课时
    《范进中举》 2课时
    《口技》 2课时
    《变色龙》 1课时
    《窗》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3课时
    三,教学设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小说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达到使学生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本单元课文除《窗》外,篇幅均较长,人物较多,情节较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应善于寻找阅读的突破口,提供探究的平台,化繁为简,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孔乙己》(1)
    学习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小说主题,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2.能通过 "矛盾分析法",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前学习:
    疏通字词,能流畅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资料助读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课堂学习:
    一.导入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
    听讲,领悟
    2
    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依据学生交流适当补充.
    交流收集的资料
    二,感知课文
    步骤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初二上册语文书第四课  初二语文第四课  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课  初二语文上册第四课  初二语文上册课后题  初一语文第四课课后题  初二语文上册课本21课  初二语文第三课蜡烛  初二语文上册第2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