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 >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7-11-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杨丹芳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
    本规范同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3.1
    术语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 manual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 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 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3.2 24 小时连续采样 24h continuous sampling 指 24 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 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3.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 处 理,分析的过程.
    4
    采样
    4.1 24 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 24 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0) ,总悬浮颗粒物(TSP) ,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4.1.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根据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 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1.2 气态污染物监测 4.1.2.1 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 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积应不小于 5m2,采样 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 25℃±5℃.
    1
    HJ/T194 -2005
    4.1.2.2 采样系统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 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如图 4-1 所示.
    1
    2 3 4 11 4 10 8 9 6 5 7 10 12 11 ⊕ 13 16 12 ⊕ 13 14 15
    图 4-1 连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中:1-采样头;2-采样总管;3-采样亭屋顶;4-采样支管;5-引风机; 6-二氧化氮吸收瓶;7-二氧化 硫吸收瓶;8-温度计;9-恒温装置;10-滤水井;11-干燥器;12-转子流量计;13-限流孔;14-三通 阀;15-真空表;16-抽气泵.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 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 应为 1m~2m. 2)采样总管: 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 为 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 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 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 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 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2 进气口应先于 NO2 进气口. 3)采样支管: 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 管内径一般为 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2
    HJ/T194 -2005
    0.5m.采样支管的进气口应置于采样总管中心和采样总管气流层流区内.采样支 管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或不与被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 采样支管与采 样总管,采样支管与气样吸收装置之间的连接处不得漏气,一般应采用内插外套 或外插内套的方法连接. 4)引风机: 用于将环境空气引入采样总管内,同时将采样后的气体排出采样 亭外的动力装置,安装于采样总管的末端.采样总管内样气流量应为采样亭内各 采样装置所需采样流量总和的 5~10 倍. 采样总管进气口到出气口气流的压力降 要小,以保证气样的压力接近于环境空气大气压. 5)气样吸收装置: 气样吸收装置为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其结构如图 4-2 所示.在规定采样流量下,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的阻力应为(6.7±0.7) kPa, 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φ8 7~8 7~8 45 φ40 50 毫升 185±3 185±3 75 毫升 175 50 毫升 φ50 50 40 30 20 25 毫升 5±1 5±1 φ16.5±0.5 38 25 毫升 φ16.5±0.5
    28±0.5 33±1
    图 4-2
    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内径5垫圈  不锈钢弹簧垫圈  组合密封垫圈  垫圈的作用  橡胶垫圈切割机  弹簧垫圈规格  标准型弹簧垫圈  内齿垫圈m2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