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p2000建模实例下载 >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
  •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12-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1.1 引言
    绪论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 1965 年Peter Drucker就提及, "知识"将与 机器设备,资金,原材料或劳工等一样,成为企业关键的生产要素之一,而"知 识型工作者"将取代传统的劳动工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处于激烈竞争中 的现代制造企业,只有致力于核心竞争优势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而 企业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找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并发挥其最大效用.斯坦福大学 经济学家Paul Romer认为[Kelly
    ,1996]
    : "知识,是世界上唯一无限的资源,而且是会
    随着使用而成长的资产. "因此,如何创造,存储,传播与运用这项战略性资源 成为企业争相探讨的问题,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应运而生. 现代制造企业如何面对知识竞争,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管理,已成为管 理等学科的前沿研究课题,并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的研 究对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情境普遍客观地存在,它与知识和知识管理紧密关联: (1) 人们在情境中学英语比单纯地背英语句子和单词,学习效率要高得多. (2) 物理,机械等学科中的知识(如定理,公式,规则等)等都是在一定的条 件下才适用. (3) 在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施中,人们 发现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制造 等的差异,导致很难将在一个企业实施成功的 ERP 系统照搬到其它企业. (4) 在社会科学领域,情境与知识的关系更是密切.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教条主义就是不顾知识的情境特点,盲目照搬照抄, 是一种错误的知识学习和应用方法. 随着人们不断地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研究和应用的日益深入, 情境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正不断地得到认识和重视.如何在知识创造,共 享和应用等知识活动中集成和应用情境是目前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情境 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正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新方向. 论文的研究是在现代制造企业不断向知识化方向发展, 大量企业开始开展知 识管理的背景下展开的,以制造企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将情境因素明确引入到 知识管理中,从技术和工具对知识管理的支持和实现角度,对集成情境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egrating Context, KMIC)的基本原理,方法,关键技术 和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研究成果通过具体应用进行验证.
    -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集成情境知识管理中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1 制造企业的知识化与知识管理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以高科技为特征,以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 配置和消费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在制造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现代制造企业正向知识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顾新建,2000][黄本笑,2004][徐勇,
    1999][张健,2004]
    :
    (1) 制造企业生产要素的知识化.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制造企业中的比重正 不断地增加,具体表现为:制造企业不断增加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提高技术 消化, 研究, 创新能力, 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 逐步更替和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 如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和柔性制造系统等自动化机器设备,增大生产资料的知 识比重;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培养和开发技术含量和知识水平高,富有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 (2) 制造企业中从业人员的知识化.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制造业 中的深入应用,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大大减少.现代制造企业的运行将主要 依靠掌握了信息和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美国是一个典型例子, 其蓝领工人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达到顶峰,之后不断下降,预计在未来的一二十 年内,蓝领工人会从 1995 年占美国劳动力的 20%缩减到 10%,甚至更少,与此 同时,知识型从业人员,如掌握专业技术的制造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人员,经 理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等将扩大到 70%左右. (3) 制造企业资源中知识所占比重的增大.在过去制造业的生产要素中,资 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制造业至关重要,缺一不可,而且,这三大要素 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知识及其附产品在现在和将来的制造业中,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成为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据统计, OECD(联 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GDP 中有 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从科技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在农业经济时代低于 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 40%以上;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将到达 80%以上. (4) 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知识化/智能化.制造企业将越来越"软化" ,知 识型的软产品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日本专家把服务,软件等非物质性投入所 创造的附加价值在整个产品价值中的比重称为 "软化率" 分析显示, . 日本在 1965 到 1980 年中,软化率低于 20%的产品的比重由 58.9%减少为 27.3%,软化率在 69%-80%区间的产品的比重却从 1.5%增长到 17%.同时,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 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智能型电冰箱可以"告知"人们何时除霜;家庭恒 温器能够感应室内的温度并自动加热或降温.产品的知识化/智能化既是制造企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sap2000建模  sap2000建模过程  sap2000安全壳建模  sap2000建筑建模  sap2000实例教程  sap2000实例  sap标准成本实例  sap动力分析实例  从实例学sapabap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