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富矿: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价值
熊月之
随着全球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作为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信息中心于一体的城 市,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和重要,城市史的研究,也越来 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城市社会生活史已是国际史学界备受重视的研究重点之一。我 们通过因特网搜索关于城市社会生活的研究信息,点击 Urban life,就有 77 个站点。美国 印第安纳等许多大学开设城市生活史课程,英国莱斯特大学 1985 年就成立了城市史研究中 心(Center for Urban History),美国网上教程(Oncourse on-line course, )中有专门的 城市史课程设置。 城市生活史研究有三种不同取向,第一种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城市生活史的比较 研究,藉以了 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道路与特点,研究城市生活的共性和个性,如哈 佛大学费 研究中心主任裴宜理教授主持的《上海、香港、纽约城市史比较研究》 ,联合 美国、香港和上海有关学者共同进行,分别在香港、纽约和上海召开研讨会。第二种是不同 时代不同城市生活比较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世界地理学会组织编写的《三个城市的故事》 (Tale of Three Cities),分别研究了三个标志性年份三个有 性城市的特点、生活,即 公元元年的埃及城市亚力山大(建于公元前 330 年) ,公元 1000 年的西班牙城市科罗多瓦 (Cordoba),公元 2000 年的美国城市纽约,藉以了 类在两千年间城市生活的变迁。第三 种是关于单个城市生活史的研究,这方面成果最多,既有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世界 大城市生活史的研究,也有对埃及、古罗马城市生活的研究。 城市生活史的研究,在国内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如果从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算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生活史研究迅速发展,湖南出版社出版的 城市生活系列著作,即《消逝的太阳――唐 市生活长卷》《坊墙倒塌以后――宋 市 、 生活长卷》 都市中的游牧民――元 市生活长卷》 飘摇的传统――明 市生活长卷》 、 《 、 《 与 《腐朽与神奇――清 市生活长卷》 是关于中国历 市社会生活研究的 性著作。 , 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生活,也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比如吴圳义的《清末上海租界社会》 ; 乐正的《近 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尚克强等的《天津租界社会研究》 》 ,忻平的
1??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 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1927-1937), 》 各从某一城市、 某一侧面、某一时段研究了近 市社会生活史。前两年出版的《上海通史》中,在晚清、 民国、当 分,也各有一卷专述城市社会史,其中相当篇幅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新近出版 的李长莉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 》 ,在识见和资料方面,均堪称 研究晚清上海城市生活的佳作。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是近 20 年来国际学术界都相当重视的研究课题。截至 2002 年, 英语世界以上海史作为博 文题目的就有 328 篇 , 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与社会生活史有关。 美国的魏斐德、 理、高家龙、叶文心、韩起澜,德国的瓦格纳,法国的白吉尔、安克强, 澳大利亚的伊懋可,许多国际著名汉学家,都有关于上海城市生活史的著作问世,涉及资本 家、警察、 、商人、职员、工人、妓女、茶馆、书场、里弄等城市生活的许多群体、阶 层和空间。 虽然已有上面诸多成果,但是,就上海城市生活的特殊性而言,就上海在中国城市中 的独特地位而言,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有鉴于此, 我们以多卷本《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为题,申报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异 质文化交织下的都市生活》为题,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均已批准立项。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特别是近代部分,至少有三大特点:一是杂,五方杂处,华洋杂 居,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不同区域的人,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伦理道 德,不同的建筑样式,不同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共处共存,真是万象杂陈,斑驳陆离。二是 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中西“两种文明会合,但是两者中间哪一种都不占优势” (墨菲) , 国内各种区域文化,哪一种都不占主导地位。一句话,没有主客之分,没有文化霸权。三是 原生态。近 海特殊的文化生态,并不是人工设 结果,不是主动开放的文化特区,而 是因缘际会,中外众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异质文化交汇、共处、融合,没有 人为的造势,没有政治的高压,自然,真实。 这种稀有的文化富矿,环视宇内,竖看古今,找不到第二个。几年前,在德国,来自 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四五十名学者,聚集在海德堡 一个小城市里,共同讨论万里以 外的上海史问题。当时,我问会议组织者,召开这么一个会议,有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大 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到最后,共同认为,近 海,提供了一个异质文化交流共存的特殊 场所,这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对于研究当今世界文化问题,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上海市社会团体(专业性)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
下一篇:上海银行社会责任报告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上海市劳动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上海市劳动保障网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最新上海市劳动法 上海市劳动合同范本 上海市劳动手册 上海市劳动合同 上海市劳动局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 上海市劳动保障
- 大家在找
-
- · 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
- · 有限元理论ppt
- · 致用高职英语教程
- · 喷油泵维修
- · consciousness
- ·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 · 宝石鉴定中心
- · 单片机课程设计音乐盒
- · a氯代苯乙酮
- · pdf打印机破解版win7
- · 走进西藏第二课时教案
- · 八木天线原理
- · fullhouse游戏
- · sc四川电信
- · 百斯巴特
- · 2010年化学竞赛试题
- · 高中化学必修1ppt
- · 公路养护管理
- · 广西商贸技工学校贴吧
- · 足球比赛的记分
- · 2011成考高升专数学
- · dota是什么
- · 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 继续教育学时计算
- · 电子工艺实训课件
- · 高压焊工培训
- · 伤感分手个性签名女生
- · 计算机职称考试试题
- · 初中文言文读本
- · 长春市政府公开电话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