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新建项目表 > 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项目-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项目-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9-1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I- 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日期:二零一零年十月 -1- 1 总论 1.1 前言 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拟建于中山市三角镇三角村(高平工业区) ,主要从事 印刷油墨、稀释剂(天那水) 、水性油墨的生产销售,总投资额 8000 万元人民币,占 地面积 16666.67 平方米,建筑面积 11212 平方米.建设项目原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 的一级品,所用的原材料由广东省境内或附近省份的化工厂、炼油厂提供,项目的生 产能力为 10500t/年,其中印刷油墨 6000 t/年、油墨稀释剂 3000 t/年、水性油墨 1500t/年.根据项目的建设规划,东面和西面为规划工业用地,厂区南面为工业区道 路,北面是厂区的主要出入口,项目在总图布置时,南北为宽 113.96 米、东西为长 146.25 米,包括有一座甲类车间、两座甲类仓库、一座丙类车间、一座丙类仓库、 一座地埋储罐区、一座综合楼,储罐区设置 6 个埋地卧式储罐,单罐容积 33m 3 ,总容 积198 m 3 ,储存易燃剂;两座甲类仓库分别为油墨仓库和天那水仓库,用于储存甲类 液体原料及产品;丙类仓库用于储存丙类产品、丙类原料及包装物等,严格按照《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布置的. 受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环保局《关于对重 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90)环管字 057 号]和《关于加强环境 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 号]的精神,中山市环境保护 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环保油墨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按照规范程序, 评价单位于 2010 年6月对该项目进行了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以及初步的工程分析和 环境现状调查, 在此基础上, 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 通过工程分析、现场调研和预测分析,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存在的主 要环保问题及对策,以期达到降低环境风险,减少公害的目的,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 -2-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12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9月)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6月)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8 年12 月修正)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8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6月29 日)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2月28 日修订通过,2008 年6月1日起施行)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4月修订)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10 月)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 年10 月30 日第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4 年12 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 年12 月) . 1.2.2 全国性法规依据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11 月18 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委 员会议通过,1998 年11 月29 日颁布实行);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年10 月); (3)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年8月3日); (4)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2005 年12 月3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3月20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令第 284 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 年7月1日国家环保 局第五号令); (7)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国家环保局、农业部、国家计 -3- 委和国家经贸委 1997 年3月5日发布) ; (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 (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2005 年12 月2日) ; (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 (征求意见稿) ; (10) 《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2004 年5月,国家发改委) ; (11)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第二批) ; (12) 《轻工业"十一五"规划》 (国家经贸委) ; (1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2005 年11 月9日国务院第 112 次常务会 议审议通过 国发〔2005〕40 号) ; (14)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国经贸资源[2000]1015 号) ; (15)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2004 年4月) ; (1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8月1日) ; (17)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5号,1999 年6月) ;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3 年5月9日) ; (19)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5]152 号) ; (20) 关于印发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的通知 (环发 〔2006〕 28 号) . 1.2.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粤人大[1994]57 号,97 年修正) ; (2)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 33 号公告(2004.9); (3)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通 知》 (粤府〔2006〕35 号) ; (4)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 (5)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1999 年1月1日) ; (6)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 》 (2004.9) ; (7)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试行方案) (粤府函[1999]553 号文批复) ; (8)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07 年7月起实施) ; (9)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9 年5月1日); -4- (10) 《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 》 (2007 年1月) ; (11) 《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 (粤府办[1997]29 号) ; (12) 《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 (粤府办[2001]7 号) ; (13) 《珠江河口管理办法》 (水利部 10 号令) ; (14) 《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粤府[1999]74 号) ; (15)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目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1 年8月31 日) ; (16)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 (粤环[2007]99 号) ; (17) 《广东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程》 (2005 年5月8日广东省环 保局办公室文件 粤环办[2005]43 号) ; (18) 《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粤经贸资源[2001]972 号); (19)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 号); (20) 《中山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中府函[2005]131 号) ; (21) 《印发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府[2008]96 号); (22) 《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 (中府办[2003]4 号) ; (23) 《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保护规定》 (中府[1998]51 号) ; (24) 《中山市内河涌管理规定》 (中府[2002]52 号) ; (25) 《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9 年版) 》 ; (26) 《中山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 . 1.2.4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T2.1-93)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 (6) 《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2007) ;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8)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2007) ; (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5- (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 年版) ; (1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 (12)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试行) 》 (2007 年) ; (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 ; (14)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 (AQ 5204-2008) . 1.3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3.1 评价等级 (1)大气 根据计算结果,Pmax 最大值为 4.66%(乙酸乙酯) ,最大占标率 Pmax 均小于 10%, 符合上表中"三级"类型,因此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 (2)地表水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约15.6t/d) ,并无生产废水产生.该废水水质 的复杂程度为简单,本项目在三角镇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 池"处理后,由污水管网进入三角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洪奇沥水道.洪 奇沥水道属中河,且属Ⅲ类水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水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及项目的工程情况,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从简. (3)区域环境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有卧式砂磨机、分散机、空压机、过滤器、冷却水 系统、风机等生产设备,估计噪声值在 75~90dB(A)之间.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对 这些敏感点影响较小,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声环境》 (HJ2.4—2009)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及项目的工程情况,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4)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的规定,并参照《重 大危险源辨别》 (GB18218-2009)标准,本项目储存甲苯、异丙醇、丁酮、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异丁醇、硝化棉溶液等化工产品,其生产和储存单元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规定,本次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级别确定为二级. -6- 1.3.2 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 大气评价范围为根据中山市的年风频特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以及 《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确定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包括以下 区域: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边长为 5km 的矩形. (2)地表水环境 水环境评价范围为:三角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上下游 3000m 范围.水环境影响 评价范围主要是洪奇沥水道和黄沙沥水道,由于项目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且废水 量较小,因此确定评价范围与调查范围相同. (3)环境噪声 噪声评价范围为项目厂界外 1m 及附近敏感点. (4)风险评价 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以项目储罐区为中心, 3km 为半径的圆为区域,作为本项目风险评价的范围. -7- 2 建设项目概况 2.1.1 地理位置情况 图1.3-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在中山市的位置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N22° 42′04.85″、E113° 26′37.28″ 比例尺(KM) 0 0.5 1.0 1.5 2.0 2.5 -8- 2.2 工程概况 2.2.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地点:中山市三角镇三角村,地理位置图详见图 1.3-1. (2)项目四至:项目北面、南面均为拟建工业区道路,西面、东面均为空地, 其西面 190 米处是新建村,东面 200 米处是台一的厂区宿舍.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3)建设单位: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4)法人代表:焦容森. (5)项目联系人:梁华超. (6)生产制度:每年生产 300 天,每天生产 16 小时. (7)投资情况:投资总额 8000 万元,环保投资 200 万元. (8)占地面积:16666.67m 2 ,建筑面积:11212m 2 . (9)行业类别:C2652 涂料生产 (10)生产规模:印刷油墨 6000 t/年、油墨稀释剂 3000 t/年、水性油墨 1500t/ 年. (11)定员:员工 79 人,其中厂内住宿 50 人,用餐 79 人. (12)拟投产日期:2011 年6月. 2.2.2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项目的生产能力为 10500t/年,其中印刷油墨 6000 t/年、油墨稀释剂 3000 t/ 年、水性油墨 1500t/年.整个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工艺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发生,仅 是各种物料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混合、搅拌的物理过程.所用的主要原料和溶剂为甲 苯、异丙醇、丁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异丁醇等. 2.2.3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使用的生产设备主要有卧式砂磨机、分散机、小型调色分散机、空压机、 搅拌槽、中间储存槽和过滤器等,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9- 2.2.4 项目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生产能力为 10500 吨/年,所有的化学品采用厂家用专用送货车辆直接送 货的方式,送货司机都是专职专人运送,输送车辆配有专门的防火防爆设施.输送过 程中避开居民区较集中的沿线运输,以防发生泄漏时对这些敏感区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运送时间一般选择晚间,这样可以避开上、下班等的交通高峰期.化学品均采取 就近生产车间储存的原则,以减少化学品的频繁搬动.原料情况见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 2.2.5 项目主要产品 本项目生产能力为 10500 吨/年,其中印刷油墨 6000 t/a、油墨稀释剂 3000 t/a、 水性油墨 1500t/a,产品情况见表 2.2-1. 表2.2-1项目产品情况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年生产能力 最大储 存量 火险分级 是否在危险 化学品名录 储存位置 1 稀释剂 3000t 85 甲是甲类仓库 2 印刷油墨 6000t 160 甲是甲类仓库 3 水性油墨 1500t 50 / 否 丙类仓库 2.2.6 项目平面布置 根据项目的建设规划,东面和西面为规划工业用地,厂区南面为工业区道路,北 面是厂区的主要出入口,项目在总图布置时,南北为宽 113.96 米、东西为长 146.25 米,包括有一座甲类车间、两座甲类仓库、一座丙类车间、一座丙类仓库、一座地埋 储罐区、一座综合楼,储罐区设置 6 个埋地卧式储罐,单罐容积 33m 3 ,总容积 198 m 3 , 储存易燃剂;两座甲类仓库分别为油墨仓库和天那水仓库,用于储存甲类液体原料及 产品;丙类仓库用于储存丙类产品、丙类原料及包装物等,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及《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布置的.项目主要项目建筑 物及使用功能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生产车间平面布置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0- 3 工程分析 3.1 项目污染物产生概况 3.1.1 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概况 生产车间按照甲类化工厂房设计要求建成通透式车间,加强车间通风.搅拌工序 和分散工序物料投加方式为敞开式,研磨、调色、过滤、包装等工序物料转移方式均 为密封式. 搅拌槽 (搅拌、分散过程) 、中间贮存槽(物料暂存) 、 砂磨机(砂磨过程) 、 过滤机(压滤过程)等设备为密封式,操作条件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物理过程,不 是连续进行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份作业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液体投料通过 管道进行,粉料投料、搬运工序采用人工和半自动式机械进行; "搅拌-高度分散- 研磨-压滤"工序之间,物料由搅拌槽进行转移. 根据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产生来源主要包括油墨车 间、稀释剂车间、地埋式储罐区、备用发电机和厨房油烟,下面分别对各个大气污染 源强进行分析: 3.1.2.1 油墨车间大气污染源强 油墨车间主要包括印刷油墨和水性油墨生产工序设备、 产品或半成品的中间贮存 槽12 个、物料输入管道 500 米(Φ=60mm)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包括投料粉尘和有机 废气. 1、投料粉尘 粉末状和粒状物料加料时由人工称量加料, 在由包装袋向料称倾倒和称量后倒入 搅拌槽的过程中会有粉尘产生.粉尘产生量为 35.29 t/a.项目在搅拌槽投料口安装布 袋除尘器,其收集率可以达到 95%,去除率 95%,处理后废气通过 1 根H=15m 的排 气筒(D=0.6m,排气量 10000m3 /h)排放. 2、有机废气 (1)投料和物料转移过程中有机废气的散发量 -11-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 由于蒸发作用, 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 (2)设备和管道不严有机废气的泄漏量 油墨车间的设备主要包括搅拌槽(搅拌、高度分散) 、砂磨机(研磨过程) 、中间 贮存槽(物料暂存) 、过滤机(压滤过程) 、物料管道为密闭式,但是在各种设备和管 道都有不严密处会泄漏出有机废气. (3)非生产期间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量 项目每天生产 16 小时,而在非生产时间的 8 小时里,残留在设备和管道里面的 物料仍会散发少量的有机气体.根据建设单位的估算,参考类比同类企业和原厂区的 生产情况,非生产时间车间区内(不含储罐区)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量按生产时间 的无组织排放量的 15%计算. 3.1.2.2 稀释剂车间大气污染源强 稀释剂车间主要包括稀释剂生产工序设备、物料输入管道 100 米(Φ=60mm) ,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是有机废气,计算方法参考§ 3.1.2.1. 3.1.2.3 地埋式储罐区大气污染源强 特定储罐区主要指甲苯、异丙醇、丁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异丁醇的储罐区 (储罐区的储存情况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该区域气体排放主要是储罐大、小 呼吸引起的排放,其排放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1、小呼吸排放 静止储存的油品,白天受太阳辐射使油温升高,引起上部空间气体膨胀和油面蒸 发加剧, 罐内压力随之升高, 当压力达到呼吸阀允许值时, 蒸汽就逸出罐外造成损耗. 夜晚气温下降使罐内气体收缩,油气凝结,罐内压力随之下降,当压力降到呼吸阀允 许真空值时,空气进入罐内,使气体空间的油气浓度降低,又为温度升高后油气蒸发 创造条件.这样反复循环,就形成了储罐的小呼吸损失. 2、大呼吸排放 这是储罐进行收发作业所造成.当储罐进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 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机械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储罐输 出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 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物料致使储罐排除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 -12- 损失. 3.1.2.4 其他大气污染源 建设项目设置食堂, 会产生油烟废气; 消防设施要求配备 50kw 备用发电机一台, 燃油过程中产生燃油废气. 1、食堂油烟废气 食堂每天用餐人数约 79 人,根据有关资料,人均日食用油用量约 30g,一般油 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2~3%,此处取 3%,则整个项目日总耗油量约为 2.37kg,排 放油烟约为 0.0711kg/d,每年按 300 天计,共产生 21.33kg 的油烟.厨房油烟排放时 问主要集中在每天的 1l:00~13:00 和17:30~19:30 这两个时间段,油烟平均排 放量约 0.018kg/h.类比其它餐饮业厨房,食堂的排气量约为 5000m3 /h,因此产生油 烟浓度约为 3.6mg/m3 .食物在烹饪过程将会产生油烟污染,油烟组份比较复杂,动 植物油在高温下蒸发出大量油雾和裂解出大量挥发性物质,需净化后排放.采用净化 器处理后,排放的油烟浓度不高于 1.5mg/m3 ,外排废气可达到《饮食行业油烟排放 标准》 (GBl8483-2001)的要求.建议外排油烟从集中排烟井排放,排烟井高出屋面, 距地面高度不少于 15 米. 2、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 消防设施需要配备 50kw 备用发电机一台,使用频次较少;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为 0.2%的0#轻质柴油,轻质柴油的热值约为 10200kcal/kg,计算出 50kw 发电机耗油 量为 8.5 kg/h. 轻质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含 SO2、NO2 和烟尘等的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参考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祥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根据上表可计算出该项目燃柴油的污染物产生情况,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分析可知,燃柴油发电机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 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 (GB20891-2007)第Ⅱ阶段标准要 求,可直接排放. 3.1.2 项目水污染物产生概况 项目车间采用硬化地面,不需要用水进行冲洗.生产工序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不会发生结垢现象. 因此,本项目的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13- 1、生活污水 项目定员 79 人,其中厂内住宿 50 人,用餐 79 人.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17.3 t/d, 产污系数按照 0.9 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约为 15.6t/d,本项目在三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纳污范围内,由污水管网进入三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洪奇沥水 道.项目生活污水中各类污染物产生量及污染物浓度见下表. 2、初期雨 建设项目主要原料均放在仓库内,储罐区设立地埋式储罐,储罐区设有雨棚,没 有储罐或原料露天堆放,项目原料输送均用桶装,正常生产(非事故)的情况下,项 目初期雨水的污染很小.本报告参考同类型行业企业以 10%的降水量作为初期雨水, 厂区面积 16666.67m2 .经计算可得,项目初期雨水约为 2900t/a,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SS.建议经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三角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 排入洪奇沥水道(若发生泄漏事故时,初期雨水要求收集在事故池,不得直接排放, 应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 3.1.3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概况 项目主要固体废物汇总见表 3.1-1. 表3.1-1项目固体废物污染物产生情况(t/a) 固体废物 年产量 危险性质 生活垃圾 11.85 一般固体废物 粉尘截留量 31.84 一般固体废物 原料包装桶 3 HW12 原料包装袋 2 HW12 废清洗液 5 HW12 废活性炭 40 HW12 废滤布和滤渣 0.1 HW12 3.1.4 项目噪声产生概况 项目的具体噪声源及其噪声强度如表 3.1-2 所示.另外,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 品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约 70~80dB(A)的交通噪声. -14- 表3.1-2项目生产设备的噪声值(离声源 1m 处)单位:dB(A) 设备名称 噪声值 数量 卧式砂磨机 75 25 分散机 75 10 空压机 85 2 过滤器 75 20 冷却水系统 75 1 风机 90 3 备用发电机 90 1 3.2 建设项目环保措施与污染控制分析 3.2.1 废气治理措施 1、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机理是含尘烟气通过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 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扩散和筛分作用. 2、活性碳废气净化器 活性碳废气净化器是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 选择不同填料可以处理多种不同废 气,如苯类、酚类、醇类、醚类、酊类等有机废气和臭味.废气在风机的动力作用下, 经过收集装置及管道进入主体治理设备—吸附器.吸附器内填充高效活性炭.活性炭 的吸附能力在于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高达 600~1500m2 /g) ,以及其精细的多孔 表面构造.废气经过活性炭时,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表面,从而与其他 组分分开,气体得到净化处理.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气相污染物,一般是中低浓 度的气相污染物,具有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活性炭本身对吸附气体有一定的饱 和度,当活性炭达到饱和后需进行更换或再生. (1)印刷油墨车间 根据类比该套处理装置对有机废气的收集效率为 85%,去除率可以达到 90%以上,处理后的气体通过 1 根H=15m,出口直径 0.6m 的排气筒排放,风机风量约 10000m3 /h.活性碳应定期更换,更换频次视其运行工况而定,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少. -15- (2)稀释剂车间 建议在稀释剂车间的投料口、搅拌槽安装密闭吸风罩及排风管道,对排出的有机 废气 (主要是投料和物料转移过程中有机废气的散发量; 设备不严有机废气的泄漏量) 进行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机废气的收集效率为 85%,去除率可以达到 90%以上,处 理后的气体通过 1 根H=15m,出口直径 0.6m 的排气筒排放,风机风量约 1000m3 /h. 3、车间通风系统 对于密闭吸风罩无法收集的部分 (约15%) 和管道不严造成的有机废气泄漏等无 组织排放量,建议加强车间通风,同时做好厂区的绿化工作,适当多种植一些对有关 大气污染物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以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大气环境、滞尘降噪 的效果,将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少. 4、储罐区有机废气 建设单位通过在储罐区地表栽种草坪,定期洒水以降低储罐的昼夜温差,降低大 呼吸损耗,加之储罐大呼吸损耗较小,经草坪阻挡,自然通风散去,另外建议对挥发 量较大的储罐(如乙酸乙酯) ,在储罐装卸作业过程中增设有机废气减排措施(如氮 封装置) ,对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更少. 5、其他废气 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需采用净化器处理,排放的油烟浓度不高于 1.5mg/m3 ,外 排废气可达到《饮食行业油烟排放标准》 (GBl8483-2001)的要求.建议外排油烟从 集中排烟井排放,排烟井高出屋面,距地面高度不少于 15 米. 备用柴油发电机使用频次较小,且使用含硫率为 0.2%的0#轻质柴油,根据分 析,燃柴油发电机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 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 (GB20891-2007)第Ⅱ阶段标准要求,可以直 接排放. 3.2.2 废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1)生活污水:项目定员 79 人,其 中厂内住宿 50 人,用餐 79 人.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17.3 t/d,产污系数按照 0.9 计算, 生活污水排放约为 15.6t/d, 本项目在三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 由污水管网 进入三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洪奇沥水道. (2)初期雨水:本报 -16- 告参考同类型行业企业以 10%的降水量作为初期雨水,厂区面积 16666.67m2 .经计 算可得,项目初期雨水约为 2900t/a,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SS.建议经沉淀后与生 活污水一起排入三角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洪奇沥水道(若发生泄漏事 故时,初期雨水要求收集在事故池,不得直接排放,应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 3.2.3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项目的主要固体废物情况见表 3.1-1,处理处置方式为: 1、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固体废物,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除尘设备的粉尘截留量全部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 3、原料包装桶厂房可循环使用; 4、原料包装袋、不可利用清洗液、废活性炭、废滤布和滤渣,属于危险固废, 要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理, 要求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前落实危险废物处理协议及危 废转移相关手续. 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如能按此方法处理,并加强监督管理,则所产生的固体废弃 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的影响. 3.2.4 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的具体噪声源及其噪声强度如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噪声级约 75~ 90dB(A) .另外,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约 70~80dB(A)的交 通噪声. 由于距离项目最近的居民区约 190 米,因此,建议厂房车间处加设隔音玻璃,对 噪声进行阻隔,使噪声的影响大大减少,同时加强车间外围以及厂界绿化工作等,可 起到更强的降噪以及吸尘的作用.此外,对于长期在高噪声车间内作业的员工,应加 强听觉保护,减少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另外,噪声防治对策应该从声源上和噪声传播 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着手. -17-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4.1.1 水质现状监测 (1)采样点布设 根据本项目区域及纳污水体洪奇沥和黄沙沥水道的现状, 考虑到三角污水处理厂 处理实际情况, 水环境的调查范围定为洪奇沥及黄沙沥――三角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 游3km 至排放口下游 3km 的河段,设置 4 个监测断面.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 质监测点位置见附图(建设项目大气、水监测布点图) . 4.1.2 监测结果及分析 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如表 5-1-3 所示.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计算出洪奇 沥及黄沙沥中各项评价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详见表 5-1-4.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如 下: ①在洪奇沥上布设了 3 个水质监测断面, 除水质监测指标溶解氧和石油类存在超 标现象,溶解氧的单项污染指数为 0.95-4.01,石油类的单项污染指数为 2.60-3.20, 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标准;在黄沙沥上布设了 1 个水质监测断面,除水质监测指标总磷和石油类存在超 标现象,总磷的单项污染指数为 1.25-1.25,石油类的单项污染指数为 2.6-4.0,其余 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的国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标准. ②各断面水质污染指标涨潮水质与退潮水质无明显差别. ③从各评价指标的水质现状以及单项污染指数进行分析, 洪奇沥及黄沙沥在一定 程度上受到有机物质的污染, 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河道两岸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的排入,应引起注意. ④所有监测断面的石油类均存在超标现象.洪奇沥及黄沙沥是中山市重要的航 -18- 道, 在其航行的船只发生漏油事故或船只上的人员随意倾倒含油废水均可能导致水体 中石油类超标.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船只的管理,保护人为或事故的漏油事件对 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4.2 大气环境现状及评价 4.2.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监测布点 为评价本项目及其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本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的特点及 污染分布和污染气象特征,在评价区范围内取 6 个监测点,各采样点的具体位置见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附图(建设项目大气、水监测布点图) . (2)监测结果 大气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内各测点的 SO2、NO2 的测出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 量二级标准;区域内各测点的的 PM10 测出值除了 2#监测点单日存在超标现象外,其 余监测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就这几项而言,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4.3 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拟建项目周围声学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从表 5.3-2 可知,各测点昼、夜间的噪声等效连续各点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19-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1 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由工程概况可知,该项目实施后,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15.6t/d,不产生工业废水, 由污水管网进入三角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洪奇沥水道,CODcr 排放量为 0.187t/a. 5.1.2 污水排放方案 本项目所在地属于三角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服务范围. 因此项目的生活污水 经过三级化粪池预处理、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 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将由市政污水管网汇集进入三角镇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后排入洪奇沥水道. 5.1.3 水环境影响 项目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三角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项目建成后的生活 污水总排放量为 15.6t/d,而三角镇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污水 2.0* 104 m3 )已建成 投入运行,完全可满足本项目及其所在区域污水处理的需要.本项目排放污水总量仅 占处理厂首期工程设计污水日处理量的 0.078%,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不会产生冲 击影响,对洪奇沥水道的影响不大. 5.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 大气扩散模式及有关参数 (1)估算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HJ2.2-2008) ,采用大气估算模式SCREEN3估算在排 -20- 放源下风向主要污染物的落地浓度分布情况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进一步预测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HJ2.2-2008)推荐模式AERMOD做进一步的大气环 境影响预测,预测范围为污染源为中心、边长5km矩形范围内. (3)计算点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HJ2.2-2008)的要求,计算点为环境空气敏感点、 网格点及最大地面浓度点. 在距离源中心1000m的区域内采用步长为50m的直角坐标网 格,其他预测区采用步长为100m的直角坐标网格. 5.2.2 污染源强及评价标准 (1)评价项目及源强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源包括: 油墨车间有机废气排放口, 油墨车间粉尘排放口和稀释剂车间有机废气排放口. (2)评价标准 参照 TJ36-79、 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污染物最高容许浓度及前苏联(1977) 大气质 量标准,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5.2.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采用 SCREEN3 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污染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1)正常工况 在达标排放情况下, 落地浓度占标率均未超过 10%, 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分级判 据,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大气污染物只要能保证达标排放,在 污染源下风向 3km 区域内,污染源对环境影响比较小. (2)事故排放 在事故排放情况下,落地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 51.93%,出现在下风向 342 米处; 粉尘、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和异丁醇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超过 10%;在污染源下 风向 3km 处,粉尘、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和异丁醇的落地浓度占标率均超过 10%, 最大值为 26.42%,在事故排放情况下,项目污染物对污染源下风向 3km 区域内的环 境影响较大,应杜绝事故排放. -21- (3)防护区域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环评确 定建设项目厂界外防护区域为东面厂界外 190 米、 南面厂界外 60 米、 西面厂界外 145 米、北面厂界外 150 米,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5)结论 根据预测结果建议如下: 1、项目应进一步加强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密封性、有机废气的 收集率,减小无组织排放源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大废气污染物的治理 力度,提高大气污染物的捕集率、增加活性炭的用量及更换频次,将有机废气和粉尘 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至 95%.同时,建设单位还应积极改进投料方式,从源头上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 2、项目西面 190 米处存在敏感点新建村(约300 人) ,东面 200 米处是台一厂区 宿舍,为减小对敏感点的影响,建设项目应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周边防护区域(东面 厂界外 190 米、南面厂界外 60 米、西面厂界外 145 米、北面厂界外 150 米)范围内 用地性质,禁止用于居住、医疗、学校等环境敏感设施的建设. 3、鉴于事故排放影响严重,建设单位应定期维护保养废气治理设施,一旦发现 问题,应立即停止物料投放工序,以减小影响.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厂边界噪声均能够达到(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5.3.1 噪声防治措施与建议 对于声级值较低的声源,可通过合理布局,使其与厂界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距 离的衰减,可使其厂界达标. 对于声级值较高的声源或发声体较大的声源(r0 较大) ,必须通过隔声、吸声、 密封等方式大幅度降噪,一般通过密封措施可减噪 30-40dB(A)左右,再通过合理布 局,经距离的衰减,可使其厂界达标. 建议围绕厂内边界和主要车间周围,做好绿化和植树,在起到美化环境的同时, -22- 可起到一定的噪声衰减作用. 另外,为降低陆路运输的声环境影响,应合理设计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夜间运输 作业. 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等如能按照上述方案妥善收 集、 贮存、 处置或者委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企业或单位进行收集、 利用和处置, 则在项目建设营运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在运营期间,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固体 废物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按时和按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登记、 贮存、收集、运输和转移.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与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企业 或单位签署相关协议,落实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去向. -23- 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周边水体;施工噪声污染干扰周围居民正常生 活; 受粉尘、 扬尘、 有害废气污染的空气危害人群健康; 工程区附近外来人员的集中, 以及由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可能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有些是暂时的短期的,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如对土地利用 方式的改变) ;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则是间接的;有些是可恢复的,有些则是不可恢 复的.本章节将结合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尽可能分析和列出施工期间开发建 设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利用环境系统分析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施 工期建设对各环境因子的主要影响及性质,并根据本项目施工建设期的环境影响,提 出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24- 7 环境风险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 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 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 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7.1 评价等级和范围 7.1.1 评价工作等级 (1)等级划分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及《重大危险源辨别》 (GB18218-2009)标准,识别建设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并结合 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规定,来确认本次环评中环境 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工作级别划分依据见表 7.1-1. 表7.1-1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划分 危险特征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 质 可燃、 易燃危险性 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 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 一一一一(2)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 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有甲苯、 异丙醇、 丁酮、 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 异丁醇等,其车间临时使用量、平时储存量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4)确定评价等级 综上所述,项目的生产场所、储存场所并未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的选址位于工 业区针,可视作非环境敏感区.因此,将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为为二级, 重点对其可燃、易燃危险化学品的评价. -25- 7.2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可得出如下结论: 1、项目的事故风险主要有以下类别: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源主要来自 储罐区、生产装置、运输和公用工程.火灾和爆炸事故通过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 对环境造成危害;毒物泄漏通过大气和水体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危害. 2、根据预测结果,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造成的危害 最大,其造成的风险值为 9.6*10 -6 /年,小于化工行业 8.33*10 -5 /年. 3、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环 评确定建设项目厂界外防护区域为东面厂界外 190 米、南面厂界外 60 米、西面厂界 外145 米、北面厂界外 150 米.严格控制周边防护区域范围内用地性质,禁止用于居 住、医疗、学校等环境敏感设施的建设. -26- 8 清洁生产分析 总的说来, 本项目建设实施后, 本项目溶剂型涂料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 87.8; 水性涂料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 86.5,均达到国内清洁生产企业水平.总之,建设 单位应该继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全面管理,提高清洁生产 水平.在资源利用指标、装备要求、环境管理要求方面的清洁生产可达国际先进的水 平.但污染物产生指标、生产工艺仍有可改进的地方,综合来看,项目的清洁生产水 平为国内清洁生产企业水平. 因此,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尽量使项目的整体清洁 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清洁生产水平为国内先进水平,但尚存在一些不足,现总 结如下: (1)自动化程度不高.液体投料通过管道进行,粉料投料、搬运工序采用人工 和半自动式机械进行; "搅拌-高度分散-砂磨-压滤"工序之间,物料由搅拌槽进 行转移,有机物挥发量较大. (2)投料粉尘的回用率还不算高,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3)车间无组织有机废气未采取收集、处理措施,车间内有机废气浓度较高, 可能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物料分装、包装过程均为人工操作,物料挥发损失较大. (5)现场管理不严,极个别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污染物的产生. -27- 9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为了确保环境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进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确 保评价水域实现水环境质量目标.本项目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排入三 角镇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在三角镇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中核定.生活污水总量指标 申请如下: 表10.4-1 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总量建议申报值 污染物 水量 CODcr 排放量(t/a) 4680 ≤0.187 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质量,配合全市实施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 所以本报告将结合项目实际,建议本项目的总量控制指标如下表. 表10-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总量控制污染物 总量控制指标(t/a) 挥发性有机物 3.026 可吸入颗粒物 1.68 注:挥发性有机物量、可吸入颗粒物量分别参照项目有机废气和粉尘排放总量. -28- 10 公众参与调查分析 通过本次公众调查, 对该项目持赞成、 不否定态度的占大多数. 且根据实际情况, 拟建项目选址合理,建设项目距离敏感点也较适合.建设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经过 有效的处理之后可以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是公众可以接受的. 本次公众参与得到广大群众等的大力支持,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真实、可信,具有 较好的代表性.从调查结果来看,群众对本项目是基本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该项目的 建设是有必要的.结合本次公众参与的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给建设单位以及有关部门 参考: (1)加强与群众的沟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周围环境以及 住宅区产生影响.建议建设单位组建专门的部门,定期和不定期走访附近的居民等, 及时了解群众意见以及建议,将矛盾解决在萌芽阶段. (2)向群众承诺,加强员工管理,并做好污染物的治理.从调查结果来看,群 众对项目的新建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以及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忧虑. 建议建设单位 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将做好各项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作到各项污染控制指标的达标 排放.其完善的规划向群众公示,特别是关于污染物治理方面的信息公布,让群众消 除有关的忧虑. 综合以上意见,建设单位表示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建议,做好厂区规划,加强环 境卫生与环境保护,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降低无组织排放源强;加强建设项目的 环境监测,加大力度完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建立自动在线 环境监测系统与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努力尽快建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友好的生态型 建设项目. 本报告对建设单位提出如下建议: 建设单位在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向附近的公众加强沟通,让公众深 入了解建设项目的内容及其污染控制对策,消除公众的疑虑. -29- 11 合理性及合法性分析 11.1 选址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11.1.1与"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外源性劳动密集型产业,选址属中山市东部组团的三角镇高平工业区, 符合《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中东部组团的发展规划要求. 11.1.2与"中山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使用了清洁能源, 能耗也不大, 不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 项目的生产主要为混合搅拌的物理过程,比一般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小. 因此,可以认为项目的选址不违反《中山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 11.1.3与"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治理方案,本项目的有机废气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生产过程 无废水产生,工业噪声较小、且距敏感点较远,固体废物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处置,符合《中山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11.1.4与三角镇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山市三角镇总体规划(2002-2020 年) 》 ,规划图见图 11.1-1. -30- 图11.1-1 《中山市三角镇总体规划(2002-2020 年) 》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11.1.5与"高平工业区的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高平工业区的规划可知,项目的选址符合其土地利用规划;而且项目的产业 定位符合高平工业区发展轻工业的产业发展规划. 11.2 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1.2.1环境功能区划 ①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印发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府[2008]96 号文)的规定, 本项目直接纳污河涌洪奇沥为渔业工业用水,属于 III 类水质功能区,水质执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标准. 项目选址 -31- 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 《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保护规定》 和 《中山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 规划》 ,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 ③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 :项目属声环境质量 3 类区, 《声环 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 根据以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析本项目符合功能区的要求. 11.3 产业结构相符性分析 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 ,对油墨行业的相关要求如 下:淘汰类:300 吨/年以下的油墨生产装置(利用高新技术、无污染的除外) 、用于 凹版印刷的苯胺油墨.项目的生产规模:印刷油墨 6000 t/年、油墨稀释剂 3000 t/ 年、水性油墨 1500t/年,属利用高新技术的产品,生产的凹版印刷油墨为非苯胺油 墨.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 . -32- 12 结论 中山菲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位于中山市三角镇三角村,符合 三角镇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三同时" 规定,落实本报告书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同时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 运行,并加强清洁生产管理,杜绝污染事故,做好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2014新建化工项目  2014宁夏新建化工项目  康乃尔化工新建项目  新建化工项目审批程序  广东新建化工项目环评  新建化工项目  新建化工项目手续办理  阳煤恒通化工新建项目  2014聊城新建化工项目  河北新建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