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
指導老師:戴冠璋老師
組員:王文婷
吳玫瑩
林珮潔
王湘怡
大綱
- 這篇是說自我實現的刻板印象,裡面會談到有四點:
- 性別和種族
- 重寫傳記
- 在課堂和工作地點的定型觀念
- 社會的後果
- 戈登.奧爾波特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發表一本主要在闡述偏見特質的經典著作。在書裡他告訴我們,有個孩子相信住在明尼亞波尼斯州的人都是壟斷者,這名孩子從他父親的身上學到,壟斷者全都是邪惡的。多年過後,當他發現他一直混淆了這兩個字時,他對當地居民的憎惡感也消失了。
- 奧爾波特當然知道,要消滅固有的偏見和錯誤的刻板印象是不容易的。像他這樣的心理學家都認為,真正的偏見深藏在人類的性格裡,只有重建教育才能將這些偏見徹底根除。但許多人似乎都相信,所謂的刻板印象單單只是一個信念或是一種態度;他們認為,以經驗來改變固有的刻板印象是很容易的事。
- 根深的偏見通常建立在病態的性格結構上,但很明顯的,刻板印象在一般正常人身上非常容易看得到。當人們第一次見到他人時,無法不去注意一些顯而易見且特殊的特徵:性別、種族、外表等等。儘管人們懷著善意,但對於他人的初次印象,早已從推測他人的特徵中成形了。
- 在實驗中,他們讓大學年齡的男性與女性在電話交談中認識彼此。在這開始前,給每位男性各一張相片,裡面各有面貌皎好與其貌不揚的女性,再隨機哪張照片用在哪個交談中後,並向現場男性確定,照片裡的女性外貌與在交談中的女性外貌並沒有一致的關係。
- 在詢問過這些男性後,我們了解到,在交談開始前,對於外貌的刻板印象已經開始運作。期待與容貌皎好的女性有所對話的男性,認為會遇到擅交際、泰然且幽默的社交高手,而認為自己會與其貌不揚的女性對話的男性則認為,將會遇到不擅社交、笨拙而且嚴肅的人。
- 男性們也證明,他們在看待容貌皎好與其貌不揚的女性時,方式不一樣。拿到容貌皎好的女性照片的人,表現得親切、友善、幽默且活潑,而拿到其貌不揚的女性照片的人,則表現出一付冷淡、不感興趣而且沈默寡言的樣子。
- 男性們這些不同的行為,顯示出他們對於女性固有的刻板印象。在男性的認知下,外貌皎好的女性舉止都會很友善、可愛且擅於社交;相反的,其貌不揚的女性行為都會很冷酷、冷淡且疏遠。因此,令人注意的是那些女性不同的行為舉止,因為藉著聽女性單方面的錄音,男性就可以輕易的辨別她們是外貌皎好或是其貌不揚。清楚的來說,藉著將遇到的女性的刻板印象,男性們初步會採取一連串為了確認他們的信念是正確行為的一些動作。
- 同樣地,由史丹佛大學的實驗中也顯示,當情況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時,女性們也會根據預想的外貌來對待男性,這種情況下,也讓男性更堅定自己固有的刻板印象。因此,很多人仍會說服自己,皎好的容貌與有吸引力的個人特質,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性別和種族
- 一個經常被忽視刻板印象的成見:權力影響社會關係的方式,創造幻想的現實。